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孟強民法

孟強民法

發布時間: 2022-06-20 13:15:09

① 離婚的時候,為什麼會有冷靜期呢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婚姻觀念也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女性逐漸解脫出來,自主獨立的意識慢慢覺醒,女性也有了自己的職業,在某些領域不比男生差。所以家庭當中男主外、女主內的法則已然破解,女性在家庭當中有了自己的觀念,針對一些傳統的矛盾不再隱忍,再加上女生本都是感性的,有時一氣之下就提出離婚的口號,生活中雞毛蒜皮的事多了去了,一點小問題就提離婚肯定是不理智的狀態下提出的,有了這個冷靜期,雙方可以認真檢視自己與配偶的感情,避免意氣用事,給有挽救可能性的婚姻多一次機會。

「離婚冷靜期」在法律形式上為協議離婚設置了障礙。會不會有更多的人為了離婚而轉向訴訟?陶法官認為這是非常可能的。他說「離婚冷靜期」是指協議離婚。「立法的初衷可能是為了減少沖動離婚和草率離婚。為了維護社會穩定,我覺得離婚的時候應該做這樣一個相應的考慮。」陶建議,訴訟離婚也增加了相應的成本,並改變了程序操作和思維。

「離婚冷靜期」只適用於夫妻雙方自願協議離婚。如果發生家庭暴力,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一般來說,實施家暴的一方不會協議離婚,也不會有冷靜期。當然,也有一些施暴者出於暴力後的尷尬,同意協議離婚,受害者在冷靜期可能會再次陷入困境。」北京理工大學法學民法典研究中心主任孟強認為,在未來的冷靜期,民政部門、法院、女權組織應該給予家暴受害者更多的幫助。

② 民法典物權編草案有關規定能否解決業主「三難」

鳳凰網房產淄博訊(編輯 劉佳)業主委員會選舉頻頻「難產」、公共維修資金躺在賬上「睡大覺」、物業不作為業主卻投訴無門——近年來,關於業主權益的糾紛在各地多有發生,業主「三難」被廣泛「吐槽」。日前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民法典物權編草案二審稿,針對相關問題作出規定,引發不少期待和關注。

業委會成立難?——明確政府、居委會應給予指導協助

「我們小區業主委員會從籌備到選舉出來,用了將近一年時間!」家住南京市建鄴區某小區的朱先生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小區在選舉業主委員會時,多次發生物業公司阻撓業主開會、阻攔業主大會發放選票等事件,還有業主受到社會閑散人員的威脅。

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盡管近年來各地紛紛出台物業管理辦法,鼓勵住宅小區成立業委會,但由於業主對政策不熟悉、業主與物業公司有矛盾等原因,許多小區的業委會遭遇「難產」甚至「流產」。

對此,民法典物權編草案二審稿規定,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居民委員會應當對設立業主大會和選舉業主委員會給予指導和協助。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楊立新表示,居委會是群眾自治性組織,具有特別法人資格,上接政府下靠居民。二審稿增加了居委會在設立業主大會和選舉業委會中的職能,有利於業主保護自己的權利。

「在基層實踐中,沒有業主大會和業委會,業主就像一盤散沙。聘請物業公司、處理和居委會的關系,以及保護業主的權益,都很難展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殷一璀在分組審議草案時呼籲,除了加強政府指導,還應給設立業主大會和業委會提供更多法律支撐。

公共維修金使用難?——降低使用門檻增加使用情形

家住湖北省武漢市南湖某小區的胡先生,幾年前發現自家住宅樓內部公共牆面嚴重滲水,牆面大面積脫落。他多次向物業反映,希望能夠用公共維修金進行維修,但遲遲未見維修工作啟動。

這並非個例。近年來,隨著許多建築逐漸進入「中年維修期」和「老年危房期」,公共維修金亟待使用。但因申請手續繁瑣,收繳上來的維修金往往處於「沉睡」狀態。

民法典物權編草案一審時,曾對此作出規定,籌集和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應當經參加表決專有部分面積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且參加表決人數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同意。

草案二審稿中,兩個「四分之三」改為了「半數」。二審稿同時增加規定,緊急情況下需要維修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可以依法申請使用維修資金。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王利明表示,此前的規定要求較高,實踐中易造成業主開會難、議事難、表決難等問題,給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不便。草案二審稿將通過這一事項的表決要求從面積和人數的「四分之三」降至「半數」,有利於讓公共維修金不再「沉睡」。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田紅旗說,關於緊急情況下申請使用維修資金的規定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緊急情況下,物業服務企業、業主都應有權申請使用維修資金;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有召集程序的要求,在時間來不及的情況或不履行職責或無人管理的情形,應賦予相關業主申請權利。」

業主維權難?——賦予相關部門管理義務明確權利救濟渠道

北京市民袁大爺幾年前購買了東四環某高檔小區的商品房,可小區的管理卻讓他很鬧心:「小區看上去很臟,有一些私搭亂建也沒人管,找物業投訴也不搭理。」

草案二審稿對此作出規定,在建築區劃內違反規定飼養動物、違章搭建、侵佔通道等的行為人拒不履行相關義務的,有關當事人可以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投訴,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民法典研究中心主任孟強說,草案二審稿的這處修改,為解決小區違規現象引發的糾紛提供了法律依據。

「物業作為服務企業難以對違規業主進行有效約束,但根據草案二審稿,當涉事業主拒不履行相關義務的,其他業主可以向管理部門投訴,且這些部門必須依法解決,這就對小區生活中常見糾紛指明了解決的途徑和渠道,並賦予相關部門一定的義務去積極履行職責。」孟強說。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劉海星認為,保障業主權利,還需加強對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的監督。

「實踐中,一些小區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建設不規范、履職不到位,甚至由少數人掌控,侵害小區業主權益。」劉海星建議,在法律中增加有關部門對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日常運作進行監督的規定。若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侵害業主合法權益,受侵害的業主除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外,也應增加向有關部門或居委會投訴的渠道。

(來源:新華視點)

③ 網約車侵權應該如何處理

《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網約車平台公司承擔承運人責任,應當保證運營安全,保障乘客合法權益。」根據該規定,在涉網約車的交通事故糾紛中,網約車平台公司確有可能成為賠償責任的承擔主體。但是,在具體辦案過程中卻有一定困難。海淀區法院民六庭負責人告訴記者,「從涉互聯網運營平台類交通事故案件的審理情況來看,實際侵權人與相關平台公司的應訴積極性均不高,缺席審理的比例較大。這些人員不出庭應訴,將導致事故是否發生在網約車運營期間等關鍵事實無法查清,難以確定責任主體」。

在這種網約車情形下,用戶是與司機直接成
立的運輸合同,司機一旦出現侵權行為,由司機自行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孟強表示,網約車公司的責任,只有在違反居間合同的法定或約定義務時才存在。例如,網
約車公司承諾其加盟駕駛員均符合《辦法》第14條的規定,但卻隱瞞了訂立合同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用戶利益。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秦希燕聯合律師事務所主任秦希燕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確實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他認為,結合《辦法》的規定,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條規定:「因第三人侵權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由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


全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當在其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對於網約車駕駛人侵害乘客合法權益,或是網約車車主在交通事故中
承擔主要責任的,網約車平台公司應當承擔替代責任。對於第三人侵權的行為,應當由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平台公司在其過錯范圍內承擔補充責任。

懂法知法,做什麼都方便。

④ 中國民法典有幾個分編

民法典包括7編,即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共84章、1260條,總字數10萬余字。結構安排上有幾個特點:一是堅持民商合一,二是單設人格權編,三是不設獨立的債權編,四是不設獨立的知識產權編,五是單設侵權責任編。
(一)編纂民法典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現實需要。民法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基礎性法律。編纂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意願的民法典,能夠充分彰顯、集中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有力促進和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也能夠為人類法治文明的發展進步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二)編纂民法典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民事法律關系是社會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法律關系。民事關系調整得好,各種社會關系就比較和諧,各種社會矛盾也就比較和緩。民法與國家其他領域法律規范一起,支撐著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

⑤ 60餘年磨一法 民法典將如何改變民眾生活

作為今年全國兩會的重頭戲之一,經過數十年醞釀、5年編纂的《民法典(草案)》提交審議。24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代表小組會議,審議《民法典(草案)》。

這是我國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里程碑意義。草案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民法典出台後,現行的民法通則、物權法等相關法律將被替代。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22日表示,編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也不是簡單的法律匯編,而是對現行的民事法律規范進行編訂纂修,對已經不適應現實情況的規定進行修改完善,對經濟社會生活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作出有針對性的新規定。

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王利明對第一財經表示,編纂民法典有利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民法典作為「民事權利的宣言書」,是公民私權保護的基本依據,也將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制度基礎。

王利明認為,民法典採取了七編制體例,突破了傳統大陸法系體系的安排,增設了人格權編和侵權責任編,這是我國民法典體系的重大創新。

民法典也與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草案對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屆滿續期、個人信息和隱私保護、離婚冷靜期及共債等眾多熱點問題均有回應。

增加居住權用益物權,明確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續期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立法專家委員會專家楊立新,全程參與民法典草案的起草工作。他對第一財經表示,過去的用益物權都是在土地上的用益物權,缺少在建築物上的用益物權,此次物權編草案新增了居住權用益物權;還有農村土地問題,明確了「三權分置」原則,民法典草案物權編明確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可以自主決定依法採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轉其土地經營權。這些都是創新和亮點。

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民法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孟強也對第一財經表示,對老百姓比較關心的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續期問題,民法典編纂回應了人民的法治需求。

孟強稱,物權法規定了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是自動續期的,但是怎麼續期法沒有寫得太明確。這一次在此基礎上向前走了一步,提到了費用的繳納或者減免,將來由國務院制定法律法規來完善。雖然還是沒有給出一個最終的答案,但是提到減免,這是一個導向。「對於老百姓住宅類建設用地使用權,將來收費應該是少收或者不收,或者是一個很低的比率,傳達了很清晰的導向。」

上海信栢律師事務所主任、合夥人齊斌分析稱,針對近年來群眾普遍反映業主大會成立難、公共維修資金使用難等問題,草案在現行物權法規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制度。

關於用益物權,齊斌表示,草案在現行物權法規定的基礎上作了進一步完善,比如落實黨中央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的要求,明確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的自動續期;續期費用的繳納或者減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刪除耕地使用權不得抵押的規定,以適應「三權分置」後土地經營權入市的需要。此外,為貫徹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住房制度的要求,增加規定「居住權」這一新型用益物權,明確居住權原則上無償設立,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或者遺囑,經登記佔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滿足其穩定的生活居住需要。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民法室主任、民法典編纂工作組秘書長謝鴻飛對第一財經表示,這次《民法典(草案)》物權編進一步將平等保護的范圍擴大到所有財產權。如在「混改」過程中,國有股權和其他民事主體的股權的法律地位也平等。這將極大提升我國產權法律保護的水平,實質性改善營商環境。

更加完善的隱私保護

在民法典草案中,獨立成編的人格權無疑是最大亮點之一。而在人格權中,最重要的是對個人信息和隱私權的保護。

特別在大數據時代的今天,個人信息在網路飛速流傳,人們對個人信息和隱私格外擔憂。民法典草案無疑給人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大數據服務平台(北京)騰雲天下科技有限公司(TalkingData)法務部南鈺彤律師對第一財經表示,民法典草案中對隱私權的規定,使得對隱私權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保護體系,進一步做到了有法可循。

民法典草案把隱私的定義修改為,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生活、私密信息。明確規定了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南鈺彤稱,與之前《民法通則》相比,民法典對隱私權保護更加細化,增加了隱私保護的內容及場景,還重點將保護個人信息單拎出來,作出具體說明和規定。

民法典(草案)也為即將出台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做鋪墊,進一步體現保護個人信息的重要性。

南鈺彤表示,國家正在進行《個人信息保護法》的立法過程,預計今明兩年會正式出台。

離婚冷靜期制度引發廣泛討論

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編針對協議離婚新設了離婚冷靜期制度,規定「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申請」。

長達30天的離婚冷靜期制度引起了廣泛討論,其中不乏反對的聲音。有一種觀點認為,這會限制離婚自由,對於存在家暴等情況的婚姻而言,更不應該設置冷靜期。

「離婚冷靜期制度在律師圈的反響很大。」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合夥人王小成對第一財經表示,一般來說,找了律師這樣的專業人士介入的離婚案件,往往是矛盾比較大的,大部分不會協議離婚,而是會提起離婚訴訟。而就離婚協議而言,也是雙方經過較長時間溝通,在冷靜權衡利弊、互相妥協的情況下形成的,不會是一時沖動。

「離婚冷靜期會對理性離婚有正面的引導,但對於有些案件,會增加時間成本。」更讓王小成擔心的是,這可能會在實踐中增加協議離婚的變數和不確定性,從而增加民政局的工作量,甚至讓協議離婚上升為訴訟,加重法院的負擔。

不過,上海德美律師事務所訴訟部負責人孟建俊告訴第一財經,設立離婚冷靜期制度還是有一定必要性的,因為冷靜期主要針對協議離婚,協議離婚中的確出現大量隨意性較大的情形。畢竟就訴訟離婚而言,從法院受理到一審完畢一般都不止一個月,而且整個過程中法院還會反復勸解。

至於存在家暴等情況的離婚案,孟建俊表示,目前訴訟離婚制度還是比較健全的,存在家暴可以申請禁制令,擔心財產轉移的則可以申請財產保全等。

現行婚姻法沒有具體規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有關夫妻債務的認定。2018年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施行,明確了夫妻債務「共債共簽」原則,而該解釋也寫入了此次的民法典草案。

該解釋規定,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在王小成看來,這有助於保護非負債配偶的利益。與此同時,他認為,明確「共債共簽」原則,可以有效杜絕離婚時虛假債務的出現。

⑥ 阿勒泰隕石歸屬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市牧民朱曼在自家草場上發現了一塊17噸重的隕石,並一直保管了25年。直到2011年,這塊隕石被阿勒泰市政府拉走。

之後,朱曼向法院提起訴訟,希望阿勒泰市政府歸還隕石。法院一審、二審均判決駁回起訴,朱曼提出申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將此案發回阿勒泰地區中級人民法院重審。2018年1月3日,重審判決下達,法院駁回了朱曼要求返還隕石的訴訟請求。

孟強說,與隕石歸屬爭議比較類似的,還有烏木以及天然的黃金塊等情況。我國物權法規定礦藏、水流、海域、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屬於國家所有,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文物屬於國家所有,也規定了拾得遺失物、漂流物,發現埋藏物和隱藏物的歸屬問題,但由於隕石的性質較為特殊,並未對此作出明確的規定。

⑦ 中國民法典的歷史根基是什麼

195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力量起草民法典。此後,由於反右斗爭擴大化,立法活動被終止。

1962年,民法典起草工作再次被提上議程,並於1964年完成了草案(試擬稿)。後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止。

1979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組織民法典起草工作,至1982年形成民法草案第四稿。雖然草案並未正式通過成為法律,但現行的民法通則都是以該草案為基礎。

2002年12月,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民法草案。之後,由於物權法尚未制定,加之對民法草案認識分歧較大等原因,民法草案最終被擱置下來。

2014年11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編纂民法典。

2015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啟動民法典編纂工作,著手第一步的民法總則制定工作,以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則為基礎,系統梳理總結有關民事法律的實踐經驗,提煉民事法律制度中具有普遍適用性和引領性的規則,形成民法總則草案。

2017年3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7)孟強民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正確調整民事關系,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根據憲法和我國實際情況,總結民事活動的實踐經驗,制定了民法典。

民法典在國家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僅次於憲法。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為准則,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據。和其它單行民事法律及其它部門法中有關的民事法律規定一起調整著我國的民事法律關系,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⑧ 民法典物權編草案:更好保護你我財產權利

即將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民法典草案中,物權編草案是民事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律界人士普遍認為,從現行物權法修改而來的物權編草案,有助於強化保護公民財產權利,讓有恆產者更有恆心。
從物權法到物權編草案
物權制度是產權保護的基石,物權法律制度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國現行物權法於2007年實施,物權法規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物權制度,在明晰權利歸屬、實現物權平等保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8年8月,民法典物權編草案與其他分編草案一並,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表示,草案在物權法基礎上,按照黨中央提出的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的要求,結合現實需要,進一步完善了物權法律制度。
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三次審議後,物權編草案進一步完善。針對經濟社會生活以及司法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草案在強化業主權利保護、增加居住權規定、完善動產抵押和權利質押的規則等多方面作出完善。
「民法典物權編草案並不需要對物權法進行脫胎換骨式的修改,而應該在保持物權法的基本制度與基本規則不變的情況下,以問題為導向,進行必要的、適當的修改。」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利明說。
專家普遍認為,物權編草案總體上是對現行物權法的延續和「升級」。從物權法到物權編草案,標志著我國物權法律制度的再度明確與不斷完善。這樣的立法方式也有利於最大程度凝聚共識,減少爭議,提升立法質效。
聚焦經濟社會熱點問題
如何破解小區業主維權難?居住權制度如何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怎麼辦?……這些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物權編草案均作出了回應。
在建築物業主權利保護方面,草案強化了業主對共有部分共同管理的權利,降低業主作出決議的門檻,明確共有部分產生的收益屬於業主共有。此外,草案還規定政府、居委會應對設立業主大會和業委會給予指導協助,推動解決業委會成立難的問題;完善公共維修資金使用的表決程序,有利於讓資金不再「沉睡」。
「對於一些違反規定飼養動物、違章搭建、侵佔通道等引發的糾紛,草案賦予了相關部門一定的義務去積極履行職責,對小區常見糾紛指明了解決途徑,為解決糾紛提供了法律依據。」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民法典研究中心主任孟強說。
作為物權編草案的一大亮點,草案在用益物權部分專章規定居住權,明確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沈春耀表示,這一制度是為了落實黨中央的要求,認可和保護民事主體對住房保障的靈活安排,滿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有助於為公租房和老年人以房養老提供法律保障。
對於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續期問題,物權編草案作出原則性規定,回應社會關切;對於承包地「三權分置」問題,草案進一步明確土地承包期限,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可以自主決定依法採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轉土地經營權……
不少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在審議物權編草案時表示,草案較好地回應了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的一些社會熱點問題,體現了對公民權利的高度重視。
讓公民財產得到更好保護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據了解,民法典物權編草案編纂過程中,立法機關嚴格遵循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原則,廣集民意、凝聚民智,讓草案更接地氣、具實效。
從立法機關多次召開座談會聽取中央有關部門和部分專家學者意見,到赴地方調研了解實際情況;從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各抒己見,到草案公開上網徵求社會公眾意見……編纂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保護民事權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我國物權法律制度進一步完善。
對於業主權利保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田紅旗提出,關於緊急情況下申請使用公共維修資金的規定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應賦予相關業主申請權利。
對於居住權制度,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譚琳建議在草案中增加規定,屬於夫妻一方個人所有的房屋是夫妻唯一住所的,雙方有共同使用居住的權利,離婚後所有權人不得隨意處分。
……
專家認為,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三次審議後,草案已日漸成熟,但仍有提升空間。即將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對民法典物權編草案進一步補充完善,築牢現代產權保護制度的堅實基礎,讓你我財產權利得到更有力的保護。

⑨ 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 如何捍衛信息安全

用戶的網路記錄被平台擅自收集用於商業推銷、公民在相關機構登記的個人信息被泄露外傳……近年來,隨著大數據技術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公民個人隱私的邊界也頻頻遭遇挑戰。
13日,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上首次亮相,從確立「告知——同意」為核心的個人信息處理一系列規則、嚴格限制處理敏感個人信息、明確國家機關對個人信息的保護義務等方面,全面加強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
看點一:法律適用范圍更明確
草案對本法中的個人信息作出界定。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與已識別或者可識別的自然人有關的各種信息,不包括匿名化處理後的信息。個人信息的處理包括個人信息的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等活動。
相比之下,今年5月通過的民法典規定,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
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民法典研究中心主任孟強表示,該草案沒有具體列舉個人信息范圍,避免了立法重復;在規定個人信息的概念時,既強調了個人信息的權利保護,也強調了對個人信息權的規范行使和運用。
看點二:收集用戶大數據須用戶同意
在網上搜索了一個商品,接著就會收到無數同類商品的廣告推送;購買了網站VIP會員,平台卻突然變更規則,購買「VVIP會員」才能享受全部會員權利……對此類侵犯用戶權益的現象,網友「吐槽」聲不絕。
草案明確,處理個人信息應當在事先充分告知的前提下取得個人同意,並且個人有權撤回同意;重要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重新取得個人同意;不得以個人不同意為由拒絕提供產品或者服務。
一些平台利用用戶大數據推送個性化廣告,草案對此強調,通過自動化決策方式進行商業營銷、信息推送,應當同時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徵的選項。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孫憲忠表示,信息的核心環節就是告知,草案確立「告知——同意」為核心的個人信息處理規則十分必要,這也是個人信息保護立法中的核心制度點。
孟強認為,「告知——同意」規則還可以規定得更為詳細,如區分自然人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而採取不同的要求;對自然人權利的規定也可以進一步細化,如在撤回權之外,規定查詢、更正、刪除等權利。
看點三:國家機關保護義務更明確
近年來,公眾人物航班行蹤等信息的買賣形成黑色產業鏈,嚴重侵犯個人隱私;公民在有關機構登記的個人信息頻遭泄露,甚至被用於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
為此,草案設專節對處理敏感個人信息作出嚴格限制。根據草案,敏感個人信息包括種族、民族、宗教信仰、個人生物特徵、醫療健康、金融賬戶、個人行蹤等。個人信息處理者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的情形下,方可處理敏感個人信息,並且應當取得個人的單獨同意或者書面同意。
國家機關為履行法定職責處理個人信息,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許可權、程序進行,不得超出履行法定職責所必需的范圍和限度。國家機關不得公開或者向他人提供其處理的個人信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或者取得個人同意的除外。
草案還將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者緊急情況下保護自然人的生命健康,作為處理個人信息的合法情形之一,並強調,在上述情形下處理個人信息,也必須履行個人信息保護義務。
王浩公認為,區分一般個人信息與敏感信息有三個維度:泄露該信息是否會導致重大傷害、泄露該信息給信息主體帶來傷害的幾率是否較大、社會大多數人對該類信息的敏感度如何。「總體而言,草案對敏感個人信息的界定較為清晰准確,有助於更好地區分並作出有效保護。」他說。
「個人信息的處理和運用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還按照傳統的職能部門劃分進行治理,難以有效防治個人信息權被侵害的問題。」孟強建議,在立法進一步完善的基礎上,還要綜合統籌協調各相關部門的執法行動、強化中央和地方的溝通配合,實現個人信息保護的有效綜合保障。

⑩ 77歲父親為何與養女斷絕關系

據媒體6日報道,四川成都77歲的曾明(化名)稱,他和愛人35年前收養了女兒曾英(化名),多年來供女兒上學看她成家,還將房產過戶給她。結果女兒私自拿走房產證,二人斷絕關系。曾明起訴養女,欲追回房產同時索要撫養費24萬元。目前,父親曾明的說法,暫未得到養女回應及證實。

全國律師協會民委委員、副主任律師張承鳳表示,如果父母與子女之間有血緣關系,那麼是不能解除關系的,而如果是非親生屬於收養關系,雙方關系又確實惡化的情況下,在子女成人後可解除收養。

北京理工大學民法副教授孟強表示,對於本案情況,根據《收養法》的規定,對於年滿18周歲的被收養人,如果長大後養父母與成年養子女關系惡化,已經到了無法共同生活的程度,再維持收養關系對雙方均不利,且被收養人已經長大成人,具備自我生存生活的能力時,養父母和養子女可以協議解除收養關系,如果不能達成協議的,主張解除收養關系的一方,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熱點內容
依法治國和依法執政 發布:2024-11-18 13:46:06 瀏覽:598
社會主義法治理論背誦 發布:2024-11-18 13:43:29 瀏覽:38
北京海淀區海淀街道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4-11-18 13:27:49 瀏覽:247
同謀罪刑法 發布:2024-11-18 13:20:20 瀏覽:696
國際商法知識產權英文版 發布:2024-11-18 13:19:15 瀏覽:922
規章可分為 發布:2024-11-18 13:18:59 瀏覽:122
依法治鎮建議 發布:2024-11-18 13:16:01 瀏覽:977
南翔法院 發布:2024-11-18 13:03:14 瀏覽:772
國內信用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18 12:58:06 瀏覽:979
教師資格中教育法的社會作用 發布:2024-11-18 12:53:19 瀏覽: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