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限制王權
⑴ 歷史上限制王權的有什麼
英國在光榮革命之後,於1701年通過「嗣位法」。
法案規定:1、由斯圖亞特王朝的遠親,德國的漢諾威選帝侯,杜絕了斯圖亞特王朝佔有英國王位的野心;2、法案還規定英國王位不能傳給天主教徒,凡英國國王必須參加英國國教會;3、直接依附於國王的人不能擔任下議院的議員;4、國王所做的一切決定和政府命令,必須由同意該項決定的樞密院成員即政府的大臣簽署才能生效;5、法官的任免權不再屬於國王而屬於議會。
這樣就確立了議會高於王權,司法權獨立於王權的原則,從而奠定了君主立憲制度的基礎。從而限制了王權。
⑵ 《權利法案》內容它在哪些方面限制了王權責任內閣有何職能
內容:1凡未經國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
2近來以國王權威擅自廢除法律或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
3設立審理宗教事務之欽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類指令與法庭,皆為非法而有害。
4凡未經國會准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徵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徵收金錢,超出國會准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
5向國王請願,乃臣民之權利,一切對此項請願之判罪或控告,皆為非法。
6除經國會同意外,平時在本王國內徵募或維持常備軍,皆屬違法。
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為防衛起見,得酌量情形,並在法律許可范圍內,置備武器。
8國會議員之選舉應是自由的。
9國會內之演說自由、辯論或議事之自由,不應在國會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彈劾或訊問。
10不應要求過多的保釋金,亦不應強課過分之罰款,更不應濫施殘酷非常之刑罰。
11陪審官應予正式記名列表並陳報之,凡審理叛國犯案件之陪審官應為自由世襲地領有人。
12定罪前,特定人的一切讓與及對罰金與沒收財產所做的一切承諾,皆屬非法而無效。
13為申雪一切訴冤,並為修正、加強與維護法律起見,國會應時常集會。
人們可以看到「十三條」主要有兩方面內容:一、限制國王的權力,約束英王的實際統治權,如第1、2、4、6條;二、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司法權和軍權等,如第8、9、13條。
背景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後,開始倒行逆施,不僅大力壓制反對派,企圖恢復國王集權,而且企圖在英國恢復天主教,這引起了當時英國輝格黨和部分托利黨人的反對,矛盾逐漸激化。恰好,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的第二個妻子生了一個兒子,這位未來的國王將來必定信奉天主教無疑!這樣,原來人們認為詹姆斯二世死後他的信奉新教的女兒將繼位的希望破滅了,於是人們決定採取行動。包括倫敦主教在內的幾位著名人物發送了一封密信給在荷蘭的信奉新教的詹姆斯二世的女兒瑪麗和女婿威廉,邀請他們到英國來保護英國的「宗教、自由和財產」。對威廉來說,他主要關心的是如何能為他的妻子和他自己爭奪英國的王位繼承權,同時他也認為他入主英國可以防止英國同法國結盟以共同反對荷蘭,因而接受了邀請。 為了避免當年(1660年)邀請斯圖亞特王朝復辟的前車之鑒,英國決定以法律形式限制國王的權力,保證自己的權力,於是在議會上、下兩院共同召開的全體會議上,向威廉和瑪麗提出了一個「權利宣言」,要求國王以後未經議會同意不能停止法律的效力,不經議會同意不能徵收賦稅,今後任何天主教徒不得擔任英國國王,任何國王不能與羅馬天主教徒結婚等。威廉接受了這些要求,即英國王位,是為威廉三世,瑪麗即位為英國女王,是為瑪麗二世。1689年10月,議會通過了「權利宣言」並制訂為法律,是為《權利法案》。
⑶ 英國《權利法案》限制王權的原因、主要方式和歷史意義!快!
權利法案
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後,開始倒行逆施,不僅大力壓制反對派,企圖恢復國王集權,而且企圖在英國恢復天主教,這引起了當時英國輝格黨和部分托利黨人的反對,矛盾逐漸激化。恰好,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的第二個妻子生了一個兒子,這位未來的國王將來必定信奉天主教無疑!這樣,原來人們認為詹姆斯二世死後他的信奉新教的女兒將繼位的希望破滅了,於是人們決定採取行動。包括倫敦主教在內的幾位著名人物發送了一封密信給在荷蘭的信奉新教的詹姆斯二世的女兒瑪麗和女婿威廉,邀請他們到英國來保護英國的「宗教、自由和財產」。對威廉來說,他主要關心的是如何能為他的妻子和他自己爭奪英國的王位繼承權,同時他也認為他入主英國可以防止英國同法國結盟以共同反對荷蘭,因而接受了邀請。 為了避免當年(1660年)邀請斯圖亞特王朝復辟的前車之鑒,英國決定以法律形式限制國王的權力,保證自己的權力,於是在議會上、下兩院共同召開的全體會議上,向威廉和瑪麗提出了一個「權利宣言」,要求國王以後未經議會同意不能停止法律的效力,不經議會同意不能徵收賦稅,今後任何天主教徒不得擔任英國國王,任何國王不能與羅馬天主教徒結婚等。威廉接受了這些要求,即英國王位,是為威廉三世,瑪麗即位為英國女王,是為瑪麗二世。1689年10月,議會通過了「權利宣言」並制訂為法律,《權利法案》的目的
為了限制國王的權利。
英國《權利法案》的意義
1.為限制國王的權利提供的法律保障。 2.英國從此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 從社會轉型的角度來看,《權利法案》最重大的意義是:以法律權利代替君主權力。
⑷ 權力法案如何限制王權和保障資產階級權力反應了什麼本質問題
大憲章是限制王權,權力法案是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同時牽制王權 1凡未經議會同意,以 國王 權威停止 法律 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 權力 。 4凡未經國會准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徵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徵收金錢,超出國會准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 6除經國會同意外,平時在本王國內徵募或維持常備軍,皆屬違法 本質問題就是 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限制國王的權利
⑸ 《自由大憲章》主要從哪些方面限制王權
《自由大憲章》主要從稅金以及自由方面限制王權。
《自由大憲章》主要內容是保障封建貴族和教會的特權及騎士、市民的某些利益,限制王權。規定非經貴族會議的決定,不得徵收額外稅金;保障貴族和騎士的采邑繼承權;承認教會自由不受侵犯;歸還原侵佔的領主土地、抵押物和契據。
尊重領主法庭的管轄權,國王官吏不任意受理訴訟,對任何自由人非經合法判決,不得逮捕、監禁、沒收財產或放逐出境;承認倫敦和其他自治城市的自由;統一度量衡,保護商業自由等。同時規定由領主推舉25人負責監督憲章的實施。
影響:
《大憲章》當時並未起重大作用,不久教皇應約翰請求宣告作廢,於是內戰又起。因為它有著限制王權的作用,後來封建貴族在和國王的斗爭中曾一再強迫國王重新頒布《大憲章》。
15、16世紀時英國王權強化,《大憲章》無人提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資產階級賦予《大憲章》以新的意義,用以反對封建專制王權。今天它仍是英國憲法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的聯邦憲法和各州憲法也都包含有《大憲章》的思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自由大憲章
⑹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權利法案》是通過哪些手段來限制王權的
1.以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利,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等權力。否定了君權神授,君主權力由法律賦予,受到法律嚴格制約。
2.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權力,國王開始逐漸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確立起來。
⑺ 《權利法案》通過哪幾個方面控制王權
《權利法案》著重從立法,司法,財政,軍隊指揮權四個方面控制國王的權利。
《權利法案》內容
英國《權利法案》(the Bill of Rights),全稱《國民權利與自由和王位繼承宣言》,內容並不多,只有短短的十三條:
1、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
2、近來以國王權威擅自廢除法律或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
3、設立審理宗教事務之欽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類指令與法庭,皆為非法而有害。
4、凡未經國會准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徵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徵收金錢,超出國會准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
5、向國王請願,乃臣民之權利,一切對此項請願之判罪或控告,皆為非法。
6、除經國會同意外,平時在本王國內徵募或維持常備軍,皆屬違法。
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為防衛起見,得酌量情形,並在法律許可范圍內,置備武器。
8、議會之選舉應是自由的。
9、國會內之演說自由、辯論或議事之自由,不應在國會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彈劾或訊問。
10、不應要求過多的保釋金,亦不應強課過分之罰款,更不應濫施殘酷非常之刑罰。
11、陪審官應予正式記名列表並陳報之,凡審理叛國犯案件之陪審官應為自由世襲地領有人。
12、定罪前,特定人的一切讓與及對罰金與沒收財產所做的一切承諾,皆屬非法而無效。
13、為申雪一切訴冤,並為修正、加強與維護法律起見,國會應時常集會。
人們可以看到「十三條」主要有兩方面內容:①限制國王的權力,約束國王的實際統治權,如第1、2、4、6條;②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司法權和軍權等,如第8、9、13條。
《權利法案》的意義
1.為限制國王的權力提供的法律保障。
2.確立了議會的權力。
3.英國從此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
4.國王日益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
從社會轉型的角度來看,《權利法案》最重大的意義是:以法律權利代替君主權力。
⑻ 王權有限和王在法下什麼意思
在英國的歷史上,形成了兩大原則,一是王在議會,也就是說國王必須通過議會來進行統治。第二呢,是王在法下,也就是說法律高於國王,國王必須服從法律。
英國大憲章(拉丁文Magna Carter, 英文Great Charter)是英國於1215年制定的法案,用以限制英國國王的絕對權力。大憲章要求皇室放棄部分權力,尊重司法過程,承認王權必須受到法律的限制。大憲章是英國建構憲政歷史進程的開始。
英國是一個沒有成文憲法的國家。其憲法由一系列的文件和法案組成,其中最具奠基意義的組成部分,就是在1215年6月15日,由英國國王與貴族們簽訂的《大憲章》。這張書寫在羊皮紙卷上的重要文獻在歷史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確限制封建君主的權力,確立「王在法下」的重要原則,日後成為英國君主立憲制和憲政的法律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