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搶劫
1. 刑法中規定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搶劫怎麼量刑
你好:
根據抄刑法第17條和18條的規定襲:
對於未成年人,應當從輕或是減輕處罰;參照量刑指導意見的規定,可以在20%到60%的范圍內從輕判處。
對於尚未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以從輕或是減輕處罰;參照量刑指導意見的規定,可以在20%到40%的范圍內從輕判處。
2. 搶劫是刑法還是民法
搶劫是刑法規定的一個罪名,而且屬於重罪。
第二百六十三條【搶劫罪】以暴力、專脅迫或者其他屬方法搶劫公私財物,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入戶搶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
(三)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
(四)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額巨大的;
(五)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
(六)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
(七)持槍搶劫的;
(八)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
3. 搶劫罪是否刑事負代民事
對於物質損失是可以的。
附帶民事訴訟是指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在解決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同時,附帶解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物質損失的賠償問題而進行的訴訟活動。《刑事訴訟法》第99條規定: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九十九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一百三十九條、第一百四十條、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定:
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的物質損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為已經遭受的實際損失和必然遭受的損失。
被告人非法佔有、處置被害人財產的,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追繳、退賠的情況,可以作為量刑情節考慮。
犯罪行為造成的物質損失,既包括犯罪行為已經給被害人造成的物質損失,例如,犯罪分子作案時破壞的門窗、車輛、物品,被害人的醫療費、營養費等,這種損失又稱積極損失;此外還包括被害人將來必然遭受的物質利益的損失,例如,因傷殘減少的勞動收入、今後繼續醫療的費用、被毀壞的豐收在望的莊稼等。
4. 搶劫屬於犯罪還是民事違法或者是行政違法
搶劫屬於刑事犯罪,除了個別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沒有刑事責任能力版的情形的。
刑法第263條:以暴力權、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入戶搶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
(三)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
(四)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額巨大的;
(五)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
(六)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
(七)持槍搶劫的;
(八)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
5. 搶劫屬於刑事還是民事
搶劫是納入刑法的,絕對的刑事案件,而且屬重大刑事案件。
6. 民法的具體罪名 為什麼刑法有具體的罪名,如故意殺人或搶劫罪。而民法沒有
民法規范的是民事法律關系。其中涉及到犯罪的由刑法調整。
7. 刑事搶劫案件附帶民事訴訟狀怎麼寫
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是指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在刑事訴訟過程中依法專要求被告人或其他責任人屬員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文書。
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組成。
首部應當寫明:(1)文書名稱,即「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2)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職業或者工作單位和職務、住址。
正文應當寫明:(1)訴訟請求;(2)事實與理由;(3)證明損失的證據等。
訴訟請求,應當寫明請求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賠償的項目和具體數額。事實,應當寫明因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的犯罪行為給被害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造成實際經濟損失的情況。理由,應當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寫明為什麼應當電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承擔民事責任。證明損失的證據,應當一一列明名稱、種類及來源。
尾部應當寫明:(1)致送人民法院的名稱;(2)附帶民事起訴狀的份數;(3)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簽名或者蓋章;(4)具狀時間。
由於附帶民事訴訟是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提起的,檢察機關已經對犯罪行為提起公訴,因此,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中應當重點寫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給被害人造成物質損失的情況及有關證據。
8. 民法中有沒有關於先行行為的規定
不能。所謂先行來行為是適用於刑自法的不作為犯罪中,是引起不作為犯罪中的作為義務的一種先在的條件。先行行為是有其特定的存在條件和語境的,不能說一行為在另一行為之先引起了另一行為的發生就是先行行為。
拋去先行行為不談,B也不能提起民事賠償,首先用常理想,如果B可以提起賠償,那麼我們之後生活中的每一種行為都有可能引起某一種另一種行為的發生,那麼我們每個人都會在無過錯條件下被其它人提起某種訴訟,這顯然是不合常理的。再者,如果提起賠償之訴,民事賠償的原因無非即是侵權行為之債,那麼侵權責任構成要件一是作出侵權行為、二是產生危害結果、三是有過錯、四是行為與結果間具有因果關系,首先侵權行為非為A作出,第二A無過錯,他只是請B去家裡而已,只能說是A行為與B被搶劫的結果間有間接的因果關系,但顯然A的侵權是不成立的
9. 因民事糾紛違背當事人意願搶東西算不算搶劫
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規定,【搶劫罪】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入戶搶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
(三)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
(四)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額巨大的;
(五)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
(六)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
(七)持槍搶劫的;
(八)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
10. 搶劫的定義是怎麼樣的什麼叫民事糾紛
我國<<刑法>>第153條規定:「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臟物、抗拒逮捕或者毀來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國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150條搶劫罪處罰。」該條規定的是盜竊、詐騙、搶奪罪轉化而成的搶劫罪,亦稱准搶劫罪。和典型搶劫罪先使用暴力、脅迫後劫取財物不同,轉化型搶劫罪則是先謀財後使用或以暴力相威脅。
民事糾紛,亦稱民事爭議,是人們在生活、生產消費等領域,因觀念或利益不同引起的行為沖突,導致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民事糾紛主要有兩類,一是財產關系糾紛,包括財產所有權關系和財產流轉關系民事糾紛;二是人身關系糾紛,包括人格權關系和身份關系民事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