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善意惡意
Ⅰ 善意佔有和惡意佔有
法律分析: 善意佔有是指不法佔有人在佔有他人財產時,不知道或不應當知道其佔有為非法佔有。惡意佔有是指不法佔有人在佔有他人財產時,知道或應當知道其佔有為非法佔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一十一條 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Ⅱ 不當得利的效力受益人善意或惡意是什麼
惡意受益人是指明知無法律的原因而取得利益的受益人。善意受益人指於受益時不知其受益無法律上的原因的受益人。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九百八十六條,得利人不知道且不應當知道取得的利益沒有法律根據,取得的利益已經不存在的,不承擔返還該利益的義務。第九百八十七條,得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取得的利益沒有法律根據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其取得的利益並依法賠償損失。
Ⅲ 民法中所提到的善意相對人應如何理解啊
涉及代理事宜時,當事人有被代理人、代理人和善意相對人,也叫善意第三人。所謂「善意」是與「惡意」相對,是行為人不知道、不能知道或不應當知道存在足以影響法律效力的事實而進行的行為。比如保險代理人的發展保戶行為,如果保戶沒有與代理人串通騙保或單獨騙保的行為,保戶一般是善意相對人。
參考資料:http://www.cfee365.com/bbs/dispbbs.asp?BoardID=11&id=819
Ⅳ 善意在民法中的意思是什麼
民法中的「善意」是指受讓人從轉讓人處受讓動產或者不動產時,不知道或內者不應當知道轉讓人容為無權處分人的主觀心理狀態。
應該理解為:善意是行為人的一種主觀心理狀態,它存在於行為人的內心和理念之中;行為人在從事民事行為時不知道或無法知道其行為缺乏法律根據;行為人主觀上認為其所為的民事行為合法或其行為相對人有合法的權利基礎。
Ⅳ 淺析如何認定民法上第三人的善意
認定第三人的善意,理論上有兩種觀點,即「消極觀念說」和「積極觀念說」。「消極觀念說」認為,第三人的善意,就是第三人在取得財產時,根據客觀情況和第三人的交易經驗等考察,不知道也不應當知道出讓人無權處分該財產。第三人的善意以接受出讓人交付時為准,至於受領財產後是否知道出讓人的無權處分,並不影響他對財產善意取得所有權。而「積極觀念說」則認為,第三人必須具有將出讓人視為原權利人,即根據出讓人的權利外像而信賴其有權利實像的認識,也就是說第三人必須認為其所為的民事行為合法或行為的相對人依法享有權利。由於「積極觀念說」對第三人要求過於苛刻,也不利於交易的實現,有悖於鼓勵交易的原則,並且要對第三人的主觀心理加以考察,缺乏可操作性標准,執行起來較為困難。因此,現在世界各國大多不採用此學說。而「消極觀念說」由於能減輕第三人的義務,更有利於交易的實現,符合現代鼓勵交易的立法趨向,並且具有客觀性,容易把握,對第三人善意的判斷比「積極觀念說」要簡單易行得多,因而世界各國大多採用「消極觀念說」。我國學者大多也持此觀點。另外,也有學者提出,在確定善意時,應將這兩種主張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消極觀念說」為原則,以「積極觀念說」為補充,即只要行為人不知道或不應當知道、無法知道其行為缺乏法律根據或行為相對人沒有權利,就推定其主觀上認為其行為合法或相對人享有權利,為善意。但是若能證明行為人主觀上根本就不認為佔有人行為合法或享有權利的,則不能認定為善意。之所以以「積極觀念說」為補充,是因為善意只是行為人的一種主觀心理狀態,它存在於人們的內心理念之中,往往很難為外人所知曉和證明,但是又不能完全排除能夠證明的情形存在。
由上可知,善意是一種主觀心理狀態,民法上的善意應為不知道或不可能知道行為相對方不具備做出某行為的資格而與之建立相關民事法律關系。而民法對惡意認定為明知對方不具備做出某行為的資格還與之建立相關民事法律關系。所以善意與惡意的區別在於第三人是否知道行為相對人不具備做出某行為的資格。同時,基於這種區別,法律對待善意第三人與惡意第三人的態度也不同。法律基於公平、正義原則,在保護善意行為的同時,懲治惡意的行為。
善意的認定,在通常情況下,判斷是否善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察:
第一,第三人有無法定了解的義務。對於標的物,第三人沒有法定義務了解物權歸屬及處分人是否有處分權,且無惡意則其為善意;若第三人由於職業需要或特殊情況,對權利轉讓人及物權歸屬有法定了解義務而未了解的,則不能認定為善意。[4]
第二,財產轉讓時的價格情況。在進行轉讓時,轉讓物品品質非常好,無正當理由,第三人受讓物品的價格與同類物品的當地市場價、習慣交易價相比較,過於低廉,則可根據具體情況確定第三人為惡意購買;反之,正常情況下,第三人受讓物品的價格與同類物品的當地市場價、習慣交易價相比較,價格相當,則為善意。
第三,第三人的專業及文化知識水平。依第三人的專業及文化知識水平,對交易的情況盡到最低注意義務,就可作出正確判斷而未注意的為惡意;反之,依第三人的專業及文化知識水平,對交易情況已盡到最大注意義務而未能認別的,則為善意。
第四,第三人對出讓人的熟悉和了解程度。依第三人對出讓人的熟悉和了解程度,能輕易識破其為非法轉讓民事行為的,為惡意;反之,則為善意。
第五,交易場所的綜合因素。例如是否在同類物品交易場所,交易人身份是否可疑,交易時交易人行蹤是否可疑等,結合這些因素,來判斷善意和惡意。
第六,第三人與出讓人的關系以及其對出讓人的態度。第三人與出讓人之間關系密切,如近親屬、朋友等有惡意串通可能的或者第三人和出讓人有其他非正常關系,有損害權利人利益可能的,應結合具體情況認定為非善意;反之,則為善意。
當然,在實踐中,判斷是否善意,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標准,上面提到的也不能適用於所有情況。要想正確地把握是否善意,應緊密結合具體的客觀情況,因時、因地、因人、因事具體分析。北安市人民法院劉忠傑
Ⅵ 商法上的善意,惡意具體含義是什麼
(一)善意的定義
善意(拉丁語Bona fides,英語good faith)起源於羅馬法中的善意佔有之訴(actio publicaca),是產生於共和國末期的一種以時效取得為基礎的虛擬的要求返還所有物之訴。查士丁尼法中,又增加了「擴用確認之訴」(confessonia utile)的功能,擴大適用於用役權和以善意設立的役權以及納稅田。[1]但羅馬法並未給善意下一個明確的定義。有學者將善意概括為「不知某種情形存在,善意是一種事實」,並以善意取得為補充解釋[2];也有學者將善意等同於「無過失」,將善意佔有解釋為「無過失佔有」[3];還有學者認為應參考《德國民法典》第932條規定,將善意解為非因重大過失而不知讓與人無讓與的權利[4];更有學者將善意定義為:「行為人在從事民事行為時,不知道或無法知道其行為缺乏法律根據,而認為其行為合法或其行為的相對人有合法權利的一種主觀心理狀態」。[5]我認為前幾種定義只局限於善意取得、善意佔有中的「善意」的規定,有失片面、局限,無法涵蓋善意侵害名譽權、善意債務人等情形;最後一種定義也失之片面,且其舉例中提到「善意侵害名譽權」,表述為「善意的過錯」,「指非故意而是由於疏忽,但是由於良好願望所造成的過錯」[6],其含義顯然是前面的定義所無法涵蓋的。而翻開《牛津法律大辭典》,其對善意的定義有兩種:(1)如果一個人誠實行事,即不知道也沒有理由相信其主張是沒有根據的,他就是善意行事,……當該人得知或應知表明其權利缺乏法律根據的事實時,則不存在善意。[7](2)真誠實施的行為,即使是疏忽實施的,都屬於善意行為。[8]我認為,這兩種意思都是民商法上的善意應包括的,其涵蓋了民商法中所有善意的情形,後一種含義便可用於解釋「善意侵害名譽權」等中的善意。故善意應包括以下兩種含義:(1)認識主義或稱觀念主義的善意,指不知或不應知、無法知道某種情形存在或行為缺乏法律根據,即基於信賴、信任或確信的心理狀態。(2)意思主義的善意,指出於善良的動機或願望行為,而不論是否有疏忽和過失。這樣定義,既涵蓋了民商法中有關「善意」的所有情形,又便於實踐操作,關於這後一點,將在區分的實益中展開,在此不贅。
(二)惡意的定義
惡意(拉丁語mala fides,英語bad faith)作為相對於善意的概念,同樣起源於羅馬法,在羅馬法上也沒有明確定義,只是通過惡意佔有、惡意抗辯得到具體體現。對惡意如何定義也有不同觀點。《牛津法律大辭典》認為:「惡意是用於行為人不誠實心理狀態的一種術語,即其明知缺乏權利,或者相反,不相信他的行為具有合法正當的理由」[9];有學者認為惡意指「行為人在從事民事行為時,明知其行為缺乏法律根據或其行為相對人缺乏合法權利的一種主觀心理狀態」;[10]還有學者認為惡意有三種含義,即與善意相對,明知某種情形存在、與故意同一意義、動機不良的故意。[11]我認為,與善意的兩種含義相對應,惡意也應包括兩種含義,又因為與故意同一意義的惡意,通常是出於不良動機的故意,故上述惡意的第二、三種含義可合並為動機不良的故意。因此,惡意應包括以下兩種含義:(1)認識主義或稱觀念主義的惡意,指明知某種情形存在,即明知其行為缺乏法律根據或明知其行為的相對人不享有權利。(2)意思主義的惡意,指動機不良的故意,即以損害他人利益為目的而行為,如惡意串通、惡意磋商、惡意侵害名譽權等。這樣,既涵蓋了民商法中所有惡意的情形,又統一了善、惡意的定
Ⅶ 不當得利之善意與惡意的確定
法律分析:善意抑或惡意受領是指是否明知無法律上原因而受領。善意是指受益人不知無法律上的原因,反之,則為惡意。應當知道無法律上的原因,但是因為過失而不知,則不屬於惡意。在具體判斷受領人是否知悉無法律上原因時,王澤鑒先生認為以受領人依其對事實認識及法律上判斷,知其欠缺保有所受利益的正當依據時,即為已足,不以確實了解整個法律關系為必要。受領人為法人的機關時,該機關的明知,即為法人的明知,委託代理人的明知,即為本人的明知。在法定代理人介入不當得利過程時,無行為能力人及限制行為能力人是否知悉無法律上原因,應就法定代理人是否知悉而定。但對於法定代理人未介入時,如何判定其是否知悉無法律上原因有爭議。筆者認為,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對具體的不當得利有識別能力的,其是否知悉無法律上原因,就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本人判斷之。反之,則都視為不知無法律上的原因,即善意受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四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三百一十一條 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受讓人依據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
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適用前兩款規定。
Ⅷ 惡意取得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
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
1、財產佔有人無權處分其佔有的財產;
2、受讓人取得該財產時出於善意;
3、受讓人取得財產是基於合理的價格;
4、已作出了物權變動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條
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
受讓人依據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
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適用前兩款規定
Ⅸ 民法中什麼是惡意善意
民法中的善意,涉及的是善意取得制度,建議你學習「善意取得制度」
Ⅹ 民法中常提到的「對抗善意第三人」如何解釋
善意是相對於惡意而言的。所謂善意第三人,是指第三人在與合夥企業的交易中,沒有從事與合夥企業中的部分合夥人串通損害合夥企業利益之行為,或倚仗某種優勢地位,強迫企業接受某種不平等的交易條件的行為。 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則是競爭,為了在市場中站住腳跟,求得生存與發展,企業必須參與競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同的人採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是靠研究技術,開發產品,降低消耗,攤薄成本,拓展市場等策略,以求競爭的優勢地位;有的則採取行賄受賄,拉攏腐蝕交易對方部分成員,使其為自己提供內幕信息,或與其相互勾結,惡意串通以達到推銷偽劣產品,剽竊技術,製造對方混亂,使自己得到某種好處或獲得競爭優勢地位之目的。 在上述行為中,前者使用的是合法手段,其結果無論給交易對方或競爭對手是否造成損害,他的出發點無意損害對方的利益,因而是善意的;而後者使用的是非法手段,原本就是要損害對方自己從中漁利,即使其結果未給對方造成損失(事實上這類行為往往造成對交易對方或競爭對手的損害),故其行為是非善意的。合夥企業的第三人在與合夥企業的交易中如採用前一種方式,即使與其產生競爭關系,也是善意的;如採用後者,他就是非善意的。 由此可見,善意第三人並不在於與合夥企業是否進行商業競爭,而在於他與合夥企業的交易與競爭中使用的手段是否正當合法。合法的交易與競爭就是善意的,反之就是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