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心得

民法心得

發布時間: 2020-12-23 21:53:01

① 談學習民法的感受

民法中的人情關懷
法律,原本應該是高高的居於廟堂之上,供平凡的你我頂禮膜拜,心懷敬畏的.而對於民法,更多的不是冷冰冰的教條規范,相反,人情關懷溢滿紙張,讓我這個仍舊處在法學門外的普通人按捺不住走進法學殿堂的好奇.
民法,顧名思義,關乎你我大眾切身利益法律事務由其管轄.債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每個領域,每個方面,涉及的不僅僅是權利與義務的簡單羅列,更多的是關於自然人,法人的切實利益.這時候,總是感覺法律代表的不僅是正義,還有人情關懷,讓每個受法律約束管轄的我們感受到的是利益被維護的安全感,權益被侵犯之後的慰藉.
一個社會人,身處復雜變化的社會之中,或多或少的處於各種社會關系中,這就需要一種強更有力的法律維護利益,排除侵害.而民法就扮演著這么一種角色,象徵著正義的光環籠罩於各種世俗事務之上.很難解釋民法的內涵,因為它不僅僅作為一種法律,更像是我們背後的保障,堅實而有力,在法律的威嚴下,藏著它獨有的溫情.
這可是我想了半天才寫出來的,,,,,,,,,不是粘貼的哦,,,,,,

② 民法典感想和體會200字

寫作思路:圍繞文章的中心思想,結合自身感受得描述,正文:

《民法典》內充分體現了人民的容意志和意願。因為它完全來自於人民的生活和實踐,無論是在生活中遇到高空拋物、還是在消費中遇到的「套路貸」「校園貸」「高利貸」等等。《民法典》都一一給了解答,豐富地展示了與人民相關的點點滴滴。

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是具有生命力的,它堅持問題導向。而問題的提出和解決,自然是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民法典》更好的體現人民的需求、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意志,能夠真正用來解決和調解現實生活中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回應社會關切。

為了加強民事立法相關活動和加強《民法典》執法司法活動,我們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在實踐中檢驗、探索,還需要不斷配套、補充、細化,在新的實踐基礎上推動《民法典》不斷完善和發展。

同時把《民法典》作為行政決策、行政管理、行政監督的重要尺標,我們要秉持公正司法,提高民事案件審判水平和效率。發揮人民調解、商事仲裁等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作用,多方面推動《民法典》實施方案。

③ 學習中國民法心得體會500字數

提供思路供您參考,您這具有創造性的大腦一定寫得很好。
1、民法性質。相較於憲法、刑法版、行政法等公權法,民法是私法。側重保護私權利。
2、民法原則。中國的民事立法上,確立了以下幾項民法的基本原則:平等原則,意思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3、民法體系嚴謹而完整。物權法體系,債權法體系,侵權法體系,知識產權法體系,婚姻家庭繼承法體系等共同構築嚴謹而完整的民法體系。
問主可以從以上三個角度為視角進行展發和論述。五百字絕不成問題,具有創造力的展發交給你。

④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釋義的讀後感

學習民法的心得體會
一、對民法的一些認識。
法律是社會的調節器。任何部門法皆以一定的社會關系之調整為使命,民法也不例外。民法區別於其他部門法的原因,在於它有自己特殊的調整對象和調整方法。
民法的調整對象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人身關系就是人格和身份發生的社會關系和法律關系。財產關系就是大陸法系的「物權」就是以財產為媒介的社會關系和法律關系。民法的調整方法分為事前調整和事後調整。民法調整在於恢復正常的民事關系。民法的性質。首先民法為權利法,其次,民法為私法,是市民社會的法,是私人社會的憲法。民法的基本原則: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地位平等,意思自治的原則,誠實信用的原則,權利不得濫用原則。
民事活動是日常的社會生活,民事社會活動在民法的范圍內活動。而民事活動超出了它的范圍才與行政法和刑法發生關系。民事活動是最基本的市民社會的活動,可以說民法具有領先性。
民法是私人社會的法,是民間社會的法非權力社會的法,是完全平等的法,是調整民事社會的法。它保護的是私權。因此我認為民法是民眾之法,具有極強的實踐性,植根於民眾的社會生活,來源於民眾的社會實踐,與民眾自身利益息息相關。在諸法之中,與民眾利益關系最緊密者,莫過於民法。
二、學習民法的心得。
學習民法不能只看法條,即使是把《民法通則》及《司法解釋》都背下來也是無濟於事的,民法重要的是在對法條記憶的基礎上對實際問題的解決,即要聯系實際案例,進行分析才能真正的理解。
學民法,要多做練習,對實際上的案例進行分析,通過這種途徑去理解法條,也就是說在對法條有充足的理解基礎上,再去記憶。
三、民法的展望
展望民法有兩個角度,一是從法本身來看法,二是從法外來看法。進入21世紀的中國民法會怎樣發展?能否如前面所講,把市民社會放到核心的地位,把權利本位、私法自治突出來,深入人心,這關繫到中國法治化的整個進程,也關繫到經濟民主化、政治民主化的進程。
從法本身的角度來展望中國民法。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成果,對中國的經濟、政治以至倫理確實有巨大的貢獻,而且更多的是開啟了一種民智,提出了一種新的治國理念,即不要貧困落後的社會主義,要讓人民過上富足的生活,過上自由的有尊嚴的生活。雖然這種自由狀態現在還受到許多約束,但與改革以前相比已是極大的進步。改革開放以後,從民法的制度到理念,我們更多地是從大陸法,包括從歐洲、日本的民法典以及中華民國的民法中借鑒對我們民族發展、政治經濟改革有益的東西,結合國情,形成如今中國民法的基本狀況。並有了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合同法、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公司法、票據法等諸多民商事立法,再加上05年頒布實施的物權法,當今中國的民法的立法體系不斷的趨於健全。
但是可能我們中國還是需要一般民法典。法典化對於民主國家有著積極的意義。人治的基本原則是「臨事制刑」,即事情出現了才制定法律。而法治必須把規則預先公開。規則一旦制定,就不光約束老百姓,同樣也約束立法者和執法者,一個國家沒有什麼東西比「法」更大。法典就有這樣的功能:把所有的規則事先制定出來,公之於眾,以此引導人們的行為,保護人們的權益。法典的意義並不僅在於有文字規范,更重要的是要人們知道有什麼制度,知道自己有哪些權利。而它更深遠的意義在於成為一種文化,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和自由,即依法辦事,依法治國。
民法典不是單行法,也不是一般的法,是改革三十多年來法文化的結晶,需要充分的醞釀和准備。一方面是要加快民法典的立法進程,另一方面要對民法典的制定持十分審慎的態度,因為這畢竟是我國法治化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完全有理由相信,稍微長一點的時間,中國也能搞出一部比較好的民法典。

⑤ 民法典如何看待為成年人的心得體會

未成年人吶,要應該分類的,不能一棒子打死。家長實際上是要負一定的責任的。

⑥ 民法學習心得

畢業作業寫心得?我們都是些論文的。
每個人有自己的學習體會,還是自己寫吧。這是你的作業。

⑦ 幫忙寫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心得體會。。。太感謝你了

網路有範文,在修改。

⑧ 怎樣學好 民法

同志,你這來問題問得太好啦源。我們老師說在司法考試中「得民刑者得天下」。可見民法之重要啊!
但民法不是一個學期學完的,也不可能學完,這你應該知道。我們是第一學期民法總論,第二學期合同法,現在這個學期仲裁和婚姻與繼承,還有民訴,我想我們還要學物權,侵權責任。所以你知道有多麼復雜了吧!
民法確實難,難在多而雜,但有相通的地方,要自己總結,別指望老師,老師都是扯淡。
我個人沒什麼心得,用禪宗的說法就是「悟」,要靠自己長期不懈的努力,不要等到司法考試才認真,因為內容實在是太多了。總之學習沒有捷徑,起碼民法沒有,加油吧!

⑨ 民事訴訟法學習心得

《民事訴訟法》,是法學體系中的一門民事法學,基本解釋原則與民法學相同.相對於法理學和中國法制史這樣一些理論性極強的學科來說,民事訴訟法無疑是一門既簡單又實務的一門學科,但民事訴訟法的內容較多,而且大部分是需要理解記憶的,因而,不太容易掌握。那麼,我想問問大家,如何學好並考好民事訴訟法呢?首先,我要糾正一種錯誤的思想,即「法學是一門文科學科,只要靠背就可以考好,所以,現在的學習並不重要。」實際上,現階段學習對於我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它不僅可以培養我們的法學思維,而且還能夠增加我們對法學的學習興趣。
本人覺得,學習學習民事訴訟法如果沒有雄厚的民法積累和對民事權利司法考試保護方法,手段,途徑,多樣化的東西的感悟,是不可能學好這門學科的。此外,訴訟法的學習和精進還離不開大量的經驗觀察和實踐積累,這就要求我們多多看些一些民訴專家學者的著作,我們僅僅停留在書本 上的學習是不能達到學好這門學科的標準的,我現在終於明白老師為什麼在上課的時候苦口婆心的要我們多看些與訴訟法有關的名家寫的著作,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去從多角度多觸角的去分析問題,而不是讓書本上僅有的觀點束縛了我們的思維。
初學民訴的時候,自己一般滿足於對靜態訴訟規則的記憶,我認為只要背會了起訴的條件,上訴的期限,再審的事由等等一些教材的內容,考試成績就一定會很好,就算是一個合格的訴訟法入門者。這種看法在大學生中佔有很大的比例,特別是學習法律專業的學生覺得那樣就算是完成了應有的學習任務,因為大家在評估訴訟法的學習時,採用了與實體法學習相同或相似的標准。這種理解,使得不少學生參加工作後過高的自我評價與用人單位的實際要求之間出現了巨大的落差。
所以,訴訟法的學習,態度要端正,方法要得當,否則會停留在表面,皮毛還沾沾自喜。學習訴訟法的目的在於運用,而非記憶(雖然是基礎)。能夠運用訴訟法的只是,理論來分析,透視權利保護的案例,或者會中國權利保護的司法程序存在的縱深問題展開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實體與程序融會貫通的研究,那麼,在我看來,這才是真正的「入門」。
其次,本人同意教科書上講的一些觀點,也覺得訴訟法的學習功夫在法外,民訴法學既是一門理論法學,也是一門實踐法學。在掌握民訴法學基本范疇,體系的前提下,還要注重民訴法的應用價值。通過旁聽法庭審判,參與法庭執行程序,開展模擬法庭,接受診所式教育,利用暑期到法院律師事務所實習,到法院調研等各種形式。採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一方面可以用所學習和掌握的民訴法學的基礎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實際案例分析加深對民訴法學理論的進一步理解。

熱點內容
讓法治成為全民的信仰 發布:2025-02-06 00:55:22 瀏覽:695
我怎麼看新的勞動法 發布:2025-02-06 00:55:14 瀏覽:668
行政法和經濟法的區別 發布:2025-02-06 00:54:32 瀏覽:905
初級會計經濟法模擬題 發布:2025-02-06 00:40:59 瀏覽:822
海商法調整的船舶 發布:2025-02-06 00:40:22 瀏覽:638
刑法終審權 發布:2025-02-06 00:36:28 瀏覽:312
醫院執行勞動法情況 發布:2025-02-05 23:48:01 瀏覽:782
道德的歸宿 發布:2025-02-05 23:12:09 瀏覽:513
三部民法典 發布:2025-02-05 23:07:01 瀏覽:263
2016商法答案 發布:2025-02-05 22:24:37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