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總則142條

民法總則142條

發布時間: 2022-06-27 04:42:37

1. 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二條怎麼理解

第一百四十二條有復相對人制的意思表示的解釋,應當按照所使用的詞句,結合相關條款、行為的性質和目的、習慣以及誠信原則,確定意思表示的含義。

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釋,不能完全拘泥於所使用的詞句,而應當結合相關條款、行為的性質和目的、習慣以及誠信原則,確定行為人的真實意思。


對意思表示的解釋,需要區分是否有相對人,而且,在做裁判時要從多個角度綜合考慮意思表示的內容,避免偏頗。誠信原則是個兜底條件。

2. 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三條是什麼內容

法律分析: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民法典頒布後該法律已被廢除。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3. 民法總則第142條是什麼,有哪些基本原則

我國是法制國家,政府一直在致力於法律的建設,讓法律能夠變成更加完善、健全。民法總則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隨著社會的進步,法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民法總則也會增加新的規定,做到與時俱進。那麼,民法總則第142條是什麼,有哪些基本原則?請看下文。
一、民法總則第142條
第一百四十二條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釋,應當按照所使用的詞句,結合相關條款、行為的性質和目的、習慣以及誠信原則,確定意思表示的含義。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釋,不能完全拘泥於所使用的詞句,而應當結合相關條款、行為的性質和目的、習慣以及誠信原則,確定行為人的真實意思。
二、民法總則的基本原則
1、平等原則。平等原則主要有兩層含義,一層含義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憲法原則在民法中的體現,一層含義是平等保護所有民事主體的合法民事權益。
2、自願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意思自治是現代民法的「三大基石」之一。
3、公平原則。所謂公平就是以利益的均衡作為價值判斷標准以調整民事主體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通過利益均衡配置民事主體的權利義務,公平正義是對民事司法活動的基本要求。
4、誠信原則。誠實守信是市場活動的基本准則,是保障交易秩序的重要法律原則,它和公平原則一樣,既是法律原則,又是一種重要的道德規范,它要求全部民事主體誠實不欺,講究信用,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權利。
5、綠色原則。這是民法總則新確定的一項法律原則,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創舉,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這項原則既傳承了天地人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傳統文化理念,又體現了新的發展思想,有利於緩解我國不斷增長的人口與資源生態的矛盾。
6、公序良俗原則。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兩個慨念構成的,要求民事主體遵守社會公共秩序,遵循社會主體成員所普遍認可的道德准則。這項原則還有一種含義,凡違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是無效的。
三、民事法律的適用規則
1、是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和善良習俗。
2、是其他法律對民事關系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著作權法、專利法、保險法等民商事特別法既涉及民事法律關系,也涉及行政法律關系,還有一些涉及特殊商事規則,這些法律很難也不宜納入民法典,這條規則明確了民法總則與民商事特別法的關系。
四、民法總則存在的問題
總體上,《民法總則》的歷史貢獻是主要的,不過,因為立法體制缺陷、立法中的制度依賴、理論准備不充分等各種原因,最終審議通過的《民法總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其不足之處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
1、是存在較多的制度缺失,
2、是存在一些法律體系化方面的欠缺。
在生活中,民法總則無處不在,無論是戶口登記還是法院訴訟,都需要用到民法總則。民法總則第142條講的是有相對人和無相對人的含義,民法總則講究平等、自願、公平、誠信的原則,在處理民事糾紛的時候,不能違背法律,要切實保護人們的權益。雖然民法總則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民法總則仍在我國律法中占據重要地位。
延伸閱讀:
民法總則全文
民法總則明確規定自然人享有什麼權利?
民法總則關於欺詐是如何規定的?

4. 民法總則合同無效調整了哪些

您好:
《民法總則》有關民事行為(含合同無效行為)的規定

1、民事法律行為包含合同無效的情形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四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2)虛假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四十六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理解與適用:涉及第三人時如何處理,有待明確。
(3)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理解與適用:但書部分確指「違反強制性規定中的管理性規定不導致合同無效」無疑,與《合同法》解釋規定一致。管理性規定通常表現為對市場秩序的管理,本身不涉及合同效力。
(4)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二款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5)惡意串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五十四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理解與適用:與「雙方虛偽意思表示」的關系有待明確。
(6)部分無效、部分有效
第一百五十六條 民事法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理解與適用:這一點與《合同法》的規定是一致的。
2、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法律後果
(1)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第一百五十五條 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2)返還財產、折價補償
第一百五十七條前半部 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後,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
理解與適用:不論過錯
(3)賠償損失
第一百五十七條後半部 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理解與適用:過錯損害賠償
以上的民事行為會導致簽署的合同無效。

5. 新的《民法總則》有什麼新規定

新的《民法總則》有什麼新規定?

① 違背公序良俗合同無效

【法律條文】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八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② 「綠色」成基本原則

【法律條文】 第九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③ 保護從搖籃到墳墓

【法律條文】 第十六條 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第一百八十五條 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④ 8歲就能獨立買東西

【法律條文】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⑤ 監護人可遺囑指定

【法律條文】 第二十九條 被監護人的父母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

第三十條 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可以協議確定監護人。協議確定監護人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

⑥ 村委會也是特別法人

【法律條文】 第九十六條 本節規定的機關法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城鎮農村的合作經濟組織法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為特別法人。

⑦ 個人信息禁止非法買賣

【法律條文】 第一百一十一條 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⑧ 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

【法律條文】 第一百二十七條 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對這些財產要不要保護,過去,有較大爭議,但隨著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種類越來越多、數量越來越大,對其保護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民法總則保持了開放性,明確法律對這些財產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這樣做,為將來的立法留足了空間,也為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提供了上位法依據。

⑨ 「好人法」保護見義勇為

【法律條文】 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一百八十四條 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⑩ 訴訟時效延長到3年

【法律條文】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九十一條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

以上就是新的《民法總則》的十大新規定,民法總則對個人信息泄露、電信詐騙、通訊騷擾、「人肉搜索」等方面做了回應,強調了個人信息的取得必須依法,為進一步維護自身信息權益、追究責任提供了法律依據。對個人虛擬財產、徵收徵用等也進行了規定。

6. 民法典第142條內容

民法典第142條內容是
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釋,應當按照所使用的詞句,結合相關條款、行為的性質和目的、習慣以及誠信原則,確定意思表示的含義。

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釋,不能完全拘泥於所使用的詞句,而應當結合相關條款、行為的性質和目的、習慣以及誠信原則,確定行為人的真實意思。

7. 合同法如何處理籠統的描述

《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二第一款條規定:「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釋,應當按照所使用的詞句,結合相關條款、行為的性質和目的、習慣以及誠信原則,確定意思表示的含義。」對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解釋,既需要考慮表意人的內心真實意思,即主觀想法;更要考慮相對人的信賴利益,即客觀情況。將二者結合起來考慮。第一,首先按照意思表示所使用的詞句進行解釋,即按照一個合理人通常的理解來進行文義解釋。第二,如果按通常的理解,對詞句進行解釋存在困難或者不合理,則應當結合相關條款、行為的性質和目的,確定意思表示的含義。第三,按照交易習慣和誠實信用原則確定合同條款的含義。按照習慣進行解釋,是根據當事人所知悉的生活和交易習慣解釋意思表示;依據誠信原則解釋,是指根據誠信原則對有爭議的意思表示進行解釋,按照一個誠實守信的人理解、判斷意思表示的內容,平衡雙方當事人的利益,合理地確定意思表示內容。《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二第一款條規定:「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釋,應當按照所使用的詞句,結合相關條款、行為的性質和目的、習慣以及誠信原則,確定意思表示的含義。」對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解釋,既需要考慮表意人的內心真實意思,即主觀想法;更要考慮相對人的信賴利益,即客觀情況。將二者結合起來考慮。第一,首先按照意思表示所使用的詞句進行解釋,即按照一個合理人通常的理解來進行文義解釋。第二,如果按通常的理解,對詞句進行解釋存在困難或者不合理,則應當結合相關條款、行為的性質和目的,確定意思表示的含義。第三,按照交易習慣和誠實信用原則確定合同條款的含義。按照習慣進行解釋,是根據當事人所知悉的生活和交易習慣解釋意思表示;依據誠信原則解釋,是指根據誠信原則對有爭議的意思表示進行解釋,按照一個誠實守信的人理解、判斷意思表示的內容,平衡雙方當事人的利益,合理地確定意思表示內容。《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二第一款條規定:「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釋,應當按照所使用的詞句,結合相關條款、行為的性質和目的、習慣以及誠信原則,確定意思表示的含義。」對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解釋,既需要考慮表意人的內心真實意思,即主觀想法;更要考慮相對人的信賴利益,即客觀情況。將二者結合起來考慮。第一,首先按照意思表示所使用的詞句進行解釋,即按照一個合理人通常的理解來進行文義解釋。第二,如果按通常的理解,對詞句進行解釋存在困難或者不合理,則應當

熱點內容
公司法律風險解決方案 發布:2025-01-18 14:45:04 瀏覽:605
兩項新民法 發布:2025-01-18 13:43:27 瀏覽:491
民法115條 發布:2025-01-18 13:40:23 瀏覽:128
人民法院錯案追究 發布:2025-01-18 13:21:33 瀏覽:81
治安處罰條例新 發布:2025-01-18 12:48:20 瀏覽:573
佔用紅樹林保護區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8 12:14:06 瀏覽:15
北京刑事沒輸過律師 發布:2025-01-18 12:09:11 瀏覽:643
司法所法律援助與扶貧 發布:2025-01-18 11:55:00 瀏覽:887
黑子林律師 發布:2025-01-18 11:23:10 瀏覽:354
三大訴訟法的證明對象 發布:2025-01-18 11:10:53 瀏覽: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