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16歲

民法16歲

發布時間: 2020-12-24 01:15:44

A. 16歲與18歲的人在法律責任上有什麼區別

16歲與18歲都是青年人,但18歲已經成年,在刑法民法上的法律責任認定有所區別,他們的區回別為:

1、刑事答責任不同。根據《刑法》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十八歲為成年人,涉及犯罪的,不會從輕或減輕處罰。

2、治安管理處罰的不同。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而十八歲的成年人,要按照規定接受處罰。

3、民事責任的不同。根據《民法通則》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如果還沒有以自己勞動為主要生活來源,則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B. 《民法通則》: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

1、你不能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當然不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社會實踐不是參加工作,所謂合同其實並非勞動合同。是否有效,要看具體內容。

C. 民法通則里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以自己的勞動~~包括16周歲嗎

凡是法條里寫的"數字+以上/以下"的,都是包括本數字的表示。
16歲以上,也包括16歲。

D. 十六歲,我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刑事的責任年齡是16周歲,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專周歲的人犯故屬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民法16歲擴展閱讀

我國刑法第17條第3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可見,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是減輕刑事責任能力年齡階段。這是未成年人犯罪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法定情節,表明我國刑法對未成年人犯罪從寬處罰的刑事政策精神。

我國刑法第17條第4款規定:「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這里的收容教養是對不負刑事責任的未成年人的一種保安處分措施。

E. 16歲 民事責任怎麼劃分

刑事責任年齡是這樣的:14周歲以下的人犯罪是不受刑事處罰的;14周歲以上的到16周歲之回間的人如果犯故答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放火、爆炸、投毒、強奸、搶劫、販毒等重罪的,要承擔刑事責任,其他的罪不用承擔;16周歲以上的人犯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要從輕或減輕處罰。你所說的情況,應當先向公安機關報案,我個人估計,可能會判六個月以內,或是判緩刑。

F. 16歲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嗎

不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十一條 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二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6)民法16歲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中國《民法通則》規定的實質要件有: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和民事權利能力。公民的權利能力不受限制,但行為能力則有所不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能實施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活動須由其法定代理人行使或徵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民事活動由其法定代理人進行。法人的權利能力與行為能力一致,故法人也只有在其相應的能力范圍內才能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2)意思表示真實。行為人的意思表示應與其真實意志相符。如因欺詐、虛偽、脅迫、重大誤解而發生不真實的意思表示,該行為則依法無效或被撤銷。

(3)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當事人的行為內容(權利義務關系)、動機、目的必須符合法律規定和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否則無效。

(4)必須具備一定的形式。《民法通則》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取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其他形式。法律規定用特定形式的,應依照法律規定」。

此外,《民法通則》還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從成立之時起具有法律效力,因而其成立要件與生效要件是一致的。

但在學理上,有人認為成立不等於生效,有民事主體(當事人)、意思表示和行為內容(權利與義務)即構成成立要件,而生效要件則要求民事主體須有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和行為內容合法。

G.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為() A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一條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H. 年滿16周歲就要承擔民事負責,法律上有條文嗎

年滿18周歲,應當自己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年滿16周歲的,還要符合法定回條件。
法律依據:答《民法通則》第11條:
1、 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我國法律規定年滿十六周歲可以享有以下權利:
(1)接受義務教育權
(2)接受父母撫養權
(3)保守個人隱私權
(4)享受勞動保護權
(5)維護人格尊嚴權
(6)人身安全、財產繼承權。

十六周歲,是中國公民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一個例外標志,它是公民開始享有和承擔完整的權利和義務的一個特殊起點。
在我國,大多數公民只有心智正常且年齡達到十八周歲的時候,才能夠獨立享有和承擔完整的權利和義務。但是,少數年滿十六周歲的公民因法定特殊情況的出現,也能夠獨立享有和承擔完整的權利和義務。

I. 十六歲至十八歲是不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不一定是,分兩種情況:
《民法通則》規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內,具有完全民事容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自然人,能夠以自己的勞動收入,並能維持當地群眾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認定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熱點內容
勞動法對社保的社會意義 發布:2025-02-06 09:39:12 瀏覽:90
任慧律師 發布:2025-02-06 09:15:42 瀏覽:238
對照準則條例自查報告 發布:2025-02-06 09:07:41 瀏覽:317
教師資格證教育法律法規責任 發布:2025-02-06 08:59:27 瀏覽:636
職業道德第 發布:2025-02-06 08:39:44 瀏覽:2
法院書記員記錄 發布:2025-02-06 08:21:07 瀏覽:803
司法考試費 發布:2025-02-06 08:18:49 瀏覽:62
司法局年度總結 發布:2025-02-06 08:03:47 瀏覽:304
道德實踐日記500字 發布:2025-02-06 07:31:52 瀏覽:321
江蘇預備法官培訓 發布:2025-02-06 07:26:12 瀏覽: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