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過錯司法鑒定
① 醫療事故鑒定和司法鑒定的區別是什麼醫療過錯要怎麼鑒定
醫療糾紛案件,關鍵在於醫療鑒定,鑒定結論決定著醫院是否能夠賠償。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和司法實踐,醫療鑒定包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和醫療損害司法鑒定。二者在鑒定程序上和實體審查方面都存在明顯區別,現主要介紹如下:
一、鑒定的法律依據不同
醫療損害司法鑒定的主要法律依據是:《民事訴訟法》、《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試行)》、《司法鑒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司法鑒定人管理辦法》、《司法鑒定執業分類規定》等。現行有效的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醫學文獻也是鑒定的依據。
醫療事故鑒定的法律依據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醫療事故分級標准(試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學科專業組名錄》、《醫療事故爭議中屍檢機構及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認定辦法》、《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和《中醫、中西醫結合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同時參照現行有效的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醫學文獻等。
二、鑒定程序不同
醫療損害司法鑒定由人民法院委託有資質的司法鑒定機構完成。醫療司法鑒定分為初次鑒定、補充鑒定、重新鑒定、復核鑒定。任何一方當事人對初次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申請補充鑒定、重新鑒定或復核鑒定。
醫療事故鑒定由人民法院、衛生行政部門委託當地醫學會完成。醫學會分為設區的市級和省級醫學會。初次鑒定由設區的市級醫學會進行,對初次鑒定不服的,由省級醫學會再次鑒定。
司法鑒定提交的材料主要是病歷資料,包括住院病歷、門診病歷、用葯明細、診斷證明、掛號單、收費憑證,以及醫生出具的和醫療行為有關的書面材料等。和醫療行為環境、人員資格有關的,還要提供相關證據材料。其中關鍵是患者認為醫院存在過錯的陳述意見和理由。司法鑒定有的有聽證程序,有的沒有。不管有沒有聽證程序,患者的陳述意見和理由,是確認醫院過錯的重中之重。鑒定機構結合陳述意見和理由,了解鑒定的目的,是司法鑒定的關鍵。
醫療事故鑒定有聽證程序,就像法院開庭一樣,雙方當事人分別陳述意見和理由。陳述順序先患方,後醫療機構。專家鑒定組成員根據需要可以提問,當事人應當如實回答。必要時,可以對患者進行現場醫學檢查。在陳述中,要掌握重點突出,觀點鮮明,不僅要說明醫療行為損害事實,也要有醫療過錯的法律法規文獻依據,讓人感覺有理有據。聽證程序也是鑒定的關鍵。
三、鑒定結論不同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主要內容是醫療行為是否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醫療過失行為與人身損害後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中的責任程度和醫療事故等級,需要護理的,還有對醫療事故患者的醫療護理醫學建議。醫療事故責任程度分成四個級別:完全責任、主要責任、次要責任和輕微責任。醫療事故等級主要有一直四級,每一個級別又有詳細劃分。
司法鑒定結論內容重點是對醫療過錯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責任比例或損失參與度。事故等級需要單獨鑒定。
四、社會評價不同
醫療事故鑒定都在事故所在地設區的市醫學會完成,鑒定專家都是所在市的醫療行業的專業醫生,難免和患者就診醫院屬於同一個醫院。同一個醫院的醫生為本醫院醫療行為進行鑒定,難免有失公正。因此鑒定結論多傾向於醫療機構。另外,醫學會隸屬於衛生行政部門,醫療機構也隸屬於衛生行政部門,同出一門,仍然沒有擺脫以前父親給兒子鑒定的局面,社會認可度不高。
司法鑒定機構隸屬於司法行政部門,從隸屬關繫上與醫療機構沒有任何關系。有的司法鑒定在患者就醫的醫療機構之外的鑒定機構進行,大大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干擾,更具有科學性。因此司法鑒定是很大患者的共同選擇。
② 醫療過錯司法鑒定的鑒定費用是多少,誰承擔
一般2000左右,先自己承擔,起訴的話可以要求對方承擔。
③ 醫療過錯司法鑒定機構
民事訴訟中的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中人民法院依其職權或任何一方當事人的請求,委派具有專門知識、技能或特別經驗的人,對案件中涉及的某些專門性的問題進行檢驗、鑒別和判斷。醫療侵權損害賠償案件所涉及的是否構成醫療事故、醫療機構醫療行為是否有過錯,醫療行為與損害後果因果關系的鑒定屬司法鑒定范疇,應符合司法鑒定的特性,它的啟動、進行應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鑒定依據的材料必須經過法庭雙方和認證程序;鑒定活動的取證是一個公開的過程,必要時舉行訴訟雙方參加的鑒定聽證制;鑒定結論的證據效力必須經過法庭質證程序,鑒定人應依法出庭回答訴訟雙方提出的相關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規定:人民法院在民事審判中,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者依職權決定進行醫療事故司法鑒定的,交由條例所規定的醫學會組織鑒定。因醫療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醫療賠償糾紛需要進行司法鑒定的,按照《人民法院對外委託司法鑒定管理規定》組織鑒定。醫療事故的鑒定結論與其他司法鑒定一樣,均屬「鑒定結論」這種證據。這種證據經過庭審的質證、認證,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是否構成醫療事故不是醫療侵權損害賠償的先決條件。即使不構成醫療事故,但因其行為確有過錯,且與損害後果存在因果關系,醫療機構仍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④ 醫療事故鑒定和醫療過錯鑒定的區別是什麼
醫療事故和醫療過錯兩種鑒定的區別
一、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即常講的「事故」鑒定從性質上講屬於行政鑒定;司法鑒定所做出的「過錯」鑒定主要審查其是否有「過錯」,直接為訴訟服務,是一種訴訟活動。
二、「事故」鑒定的目的主要是為衛生行政部門處理醫療事故提供事實依據;「過錯」鑒定是為醫療事故民事訴訟提供依據。
三、鑒定的啟動不同:「事故」鑒定的啟動權在於衛生行政部門和爭議雙方當事人,「過錯」鑒定的啟動權在於法院和雙方當事人,或律師事務所委託。
四、主體不同:「事故」鑒定由醫學會組織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組進行;「過錯」鑒定由依法成立的司法鑒定所進行。
五、責任方式不同:「事故」鑒定由醫學會的名義出具鑒定書,專家不署名,責任不道人,有點集體負責制但誰也不負責的意味、;「過錯」鑒定實行鑒定人負責制,鑒定人要在結論上簽名或蓋章,如有不同意見要註明。
六、證據要求不同:「事故」鑒定中關於證據的保全、固定和保存制度較為寬松,實踐中時有塗改、毀損、遺失情況;「過錯」鑒定大多在訴訟環節,相對嚴謹的多。
七、角度不同:「事故」鑒定雖不在主體甚至不能直接叫做「老子」審「兒子」的鑒定了,但審查時仍側重於對其違法性的審查,首先看其有無明顯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診療護理規范,有點上對下的「縱向」審查;「過錯」鑒定是從民事過錯侵權歸責原則出發,可理解為更多是「橫向」審查。
八、范圍不同:「事故」僅為衛生行政部門處理醫療事故提供依據,而司法鑒定(不單只「過錯」鑒定)可為民事賠償、及涉嫌非法行醫、醫療事故罪的刑事訴訟提供依據,范圍要廣。
九、從兩者內容看:「事故」鑒定主要審查診療行為是否具有違法性,「過錯」鑒定則是從民事過錯歸責出發,認定院方在診療過程中有無過錯、過錯與損害後果之間有無直接因果關系、有時還會對過錯的參與度做出界定,直接為民事訴訟服務,醫療糾紛訴訟中,法官直接依照過錯鑒定的結論確定責任,特別是有參與度比例的鑒定結論,直接就可依照損害賠償標准計算賠償責任,有點兒象老交法施行時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照搬即可。
十、訴訟中的效力不同:在民事訴訟實踐中,人民法院可以採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將其作為證據,也可以否定這種鑒定結論而重新進行司法鑒定,並以此為基礎做出判決。
十大主要區別應該可以很容易看出「事故」鑒定和「過錯」鑒定孰優孰劣。如果想得到一個客觀、公正的糾紛處理結果,就應盡可能地跳出對方的影響范圍,向其「老子」告狀,「老子」未必不護短。
⑤ 做醫療過錯的司法鑒定在哪裡好
應當到當地的司法鑒定機構做醫療過錯司法鑒定。
醫療過錯司法鑒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醫療損害賠償民事訴訟案件中,依職權或應醫患任何一方當事人的請求,委託具有法定鑒定資質的機構對患方所訴醫療損害結果與醫方過錯有無因果關系等專門性問題進行分析、判斷並提供鑒定結論的活動。由此可見,醫療過錯司法鑒定的目的,是為醫療損害賠償民事訴訟中遇到的專門性問題提供的一項技術服務。
司法鑒定的委託與受理: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統一受理司法鑒定的委託。
1、司法鑒定機構接受鑒定委託,應當要求委託人出具鑒定委託書,提供委託人的身份證明,並提供委託鑒定事項所需的鑒定材料。委託人委託他人代理的,應當要求出具委託書。
上述所指鑒定材料包括檢材和鑒定資料。檢材是指與鑒定事項有關的生物檢材和非生物檢材;鑒定資料是指存在於各種載體上與鑒定事項有關的記錄。
鑒定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人的名稱或者姓名、擬委託的司法鑒定機構的名稱、委託鑒定的事項、鑒定事項的用途以及鑒定要求等內容。
委託鑒定事項屬於重新鑒定的,應當在委託書中註明。
2、委託人應當向司法鑒定機構提供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材料,並對鑒定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
委託人不得要求或者暗示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按其意圖或者特定目的提供鑒定意見。
3、司法鑒定機構收到委託,應當對委託的鑒定事項進行審查,對屬於本機構司法鑒定業務范圍,委託鑒定事項的用途及鑒定要求合法,提供的鑒定材料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委託,應當予以受理。
對提供的鑒定材料不完整、不充分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要求委託人補充;委託人補充齊全的,可以受理。
4、司法鑒定機構對符合受理條件的鑒定委託,應當即時作出受理的決定;不能即時決定受理的,應當在七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並通知委託人;對通過信函提出鑒定委託的,應當在十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並通知委託人;對疑難、復雜或者特殊鑒定事項的委託,可以與委託人協商確定受理的時間。
5、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鑒定委託,司法鑒定機構不得受理:
(1)委託事項超出本機構司法鑒定業務范圍的.
(2)鑒定材料不真實、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
(3)鑒定事項的用途不合法或者違背社會公德的。
(4)鑒定要求不符合司法鑒定執業規則或者相關鑒定技術規范的。
(5)鑒定要求超出本機構技術條件和鑒定能力的。
(6)不符合本通則第二十九條規定的。
(7)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情形的。
對不予受理的,應當向委託人說明理由,退還其提供的鑒定材料。
6、司法鑒定機構決定受理鑒定委託的,應當與委託人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司法鑒定協議書。
司法鑒定協議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1)委託人和司法鑒定機構的基本情況。
(2)委託鑒定的事項及用途。
(3)委託鑒定的要求。
(4)委託鑒定事項涉及的案件的簡要情況。
(5)委託人提供的鑒定材料的目錄和數量。
(6)鑒定過程中雙方的權利、義務。
(7)鑒定費用及收取方式.
(8)其他需要載明的事項。
因鑒定需要耗盡或者可能損壞檢材的,或者在鑒定完成後無法完整退還檢材的,應當事先向委託人講明,徵得其同意或者認可,並在協議書中載明。
在進行司法鑒定過程中需要變更協議書內容的,應當由協議雙方協商確定。
⑥ 過錯鑒定程序是如何進行的,醫療過錯司法鑒定申請書
具體程序
1、醫療過錯鑒定的申請
醫患雙方均可申請醫療過錯鑒定,但是在《侵權責任法》實施後,由於醫療機構有過錯時,才承擔與過錯程序相適應的賠償責任,舉證責任由患方來承擔。在發生醫療糾紛時,患方如果不能證明醫療機構有過錯,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因此,醫療過錯鑒定往往由患方提出申請。
2、鑒定材料的質證
患方提出醫療過錯鑒定後,要向法院提交證明醫療機構有過錯的鑒定材料;醫療機構也可以提出證據證明醫療機構無過錯。材料提交法院後,法院會確定一個時間由雙方來質證。質證時,雙方主要對材料的真實性表示有無異議,至於其證明力無需辯論。
3、鑒定機構的選擇
法院將材料移交技術科後,技術科會確定一個時間由醫患雙方共同挑選一個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醫療過錯鑒定。如果醫患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意見,可以通過抽簽、搖號的方式來決定鑒定機構。
4、鑒定前的聽證
法院技術科選定鑒定機構後,會將鑒定材料移送鑒定機構,鑒定機構接到鑒定材料後通過審查決定是否受理。鑒定機構決定受理後,在鑒定前會組織醫患雙方聽證會,由醫患雙方提交材料陳述各自意見。
5、鑒定材料的補充
鑒定機構在鑒定過程中,如果認為雙方所提交的材料有所遺漏的,可以通知法院要求醫患雙方提交鑒定所需要的補充材料。法院會通知醫患雙方提交鑒定所需補充材料,然後經質證後的材料移交技術科,由技術科移送鑒定機構。
6、鑒定結果的出具
鑒定機構根據醫患雙方所提交的材料和陳述,組織專家進行鑒定,然後出具司法鑒定書載明醫療機構是否有過錯及過錯參與度。
補充鑒定的情況
如果在鑒定的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根據委託人的請求進行補充鑒定:
(一)委託人增加新的鑒定要求的;
(二)委託人發現委託的鑒定事項有遺漏的;
(三)委託人在鑒定過程中又提供或者補充了新的鑒定材料的;
(四)其他需要補充鑒定的情形。
補充鑒定是原委託鑒定的組成部分、是對原司法鑒定結論的補充。與原鑒定結論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如果對鑒定結論不服的應當重新申請鑒定,不能夠通過補充鑒定達到重新鑒定的目的。
重新鑒定的情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託進行重新鑒定:
(一)原司法鑒定人不具有從事原委託事項鑒定執業資格的;
(二)原司法鑒定機構超出登記的業務范圍組織鑒定的;
(三)原司法鑒定人按規定應當迴避沒有迴避的;
(四)委託人或者其他訴訟當事人對原鑒定意見有異議,並能提出合法依據和合理理由的;
(五)法律規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需要重新鑒定的其他情形。
⑦ 醫療過錯司法鑒定需要什麼材料嗎
司法鑒定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種類的司法鑒定所需的材料的要求也不一樣。鑒定所需提版供的材料通常為:委權托書、身份證、鑒定所需的樣本和檢材等;鑒定委託書;病歷包括傷後所有的門診病歷、入院記錄、手術記錄、出院記錄等;若為交通事故,提供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如無責任認定書,則說明事故經過等情況;其他案件,應說明辦案部門查明的案情。
⑧ 醫療事故鑒定和醫療過錯司法鑒定有什麼區別,他們各有什麼利弊
醫療事故鑒定與醫療過錯司法鑒定的區別有如下幾點:
(1)、鑒定的機構不同。事故鑒定是各地醫學會承擔,醫療過錯司法鑒定由有資格的司法鑒定機構承擔,上海就有一家比較權威的機構。
(2)、醫療事故鑒定有兩級,地級市醫學會鑒定後,如果當事人不服的,可以向省級醫學會申請第二次鑒定,但司法鑒定則無這樣的層級區別。如當事人不服,則可以另行委託其他有資質的機構重新鑒定。
(3)、公信力有差異:醫學會由於是在掛靠在當地衛生局的學術組織,可以說是衛生局的婢女,自然要偏向其屬下的醫院。公信力當然要差一些。司法鑒定的機構則和醫院沒有那麼的瓜葛,偏心的情況可能會少一些。
(4)、性質上不同。醫療事故鑒定基本上是技術鑒定。司法鑒定則是獨立的專業機構所做鑒定,如果其鑒定行為違法並造成當事人損失的,依法要承擔賠償責任。但醫學會基本上沒有能力承擔賠償責任。
至於其利弊,如果患者是死亡或傷殘的損害結果,醫療事故按照原《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來確定賠償標準的話,受害人所得的賠償大大少於醫療過錯損害賠償,差別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