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閱讀

民法閱讀

發布時間: 2020-12-24 05:00:42

A. 王澤鑒所著《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的正確閱讀方式是怎樣的

王澤鑒先生一九三八年六月二日生,台灣台北人。前中華民國司法院大法官,成版功高中畢業,國立台灣大權學法律學系學士、碩士。在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學習期間,以第一名考取台灣公費留學,後赴德國海德堡大學深造,半年後轉學至慕尼黑大學,師承德國著名法學家卡爾·拉倫茨(Karl Larenz)教授研究民法及法學方法論,於1968年獲該校法學博士學位。隨後任教於台灣大學法律系,講授民法總則、民法債編、民法物權、比較民法等課程。
中文名
王澤鑒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38年6月2日
職 業
教師
畢業院校
國立台灣大學
信 仰
基督教
代表作品
《人格權法》

B. 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每一個國家有三種權力,即立法權力、有關國際法事項的行政權力和有關民法事項的行

孟德斯鳩:主張三權分立反對個人專權。
傑佛遜:主張人人平等和享版有人權,主張建立受人民監權督的政府。反對有害於平等和人權的政策。
孟德斯鳩的時代背景:18世紀法國正好在封建統治陷入全面危機,階級矛盾尖銳的時代。作用:孟德斯鳩的思想為即將到來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作了充分的准備。
傑佛遜所處的時代背景:是北美13州反對英國殖民統治時期。作用:傑佛遜所起草的《獨立宣言》中的思想,對美國制定1787年的憲法,確立美國共和政體和人民選舉總統及議員等,都有一定作用。

C. 我國哪些法律條文(如刑法,民法)與生活關系比較大,適合非法律人士(普通人)閱讀

刑法,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婚姻法,侵權責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

D. 1.王澤鑒老師的天龍八部閱讀順序 2.物權法,合同法要看哪些書,以哪些為重點 3.債法怎麼學

我是法律的初學者,王澤鑒先生的書,我只看過一點點。所以對於這版個問題我談談自己的一些感權受吧。
王澤鑒先生師從德國民法大師拉倫茨,是陳水扁,馬英九的民法老師,在大陸地區出版有享譽民法學界的「天龍八部」,他的書能夠體現德國民法思想的精髓,學術價值很高。
雖然可能由於台灣法律和大陸法律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們在理解一些具體條文的規定的時候可能會存在一些困難,其學術價值不一定能夠為我所用。但是正是因為他在德國長期接受的大陸法系的法學教育,他的書邏輯演繹能力很強,書體系非常清晰,特別是其中的《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能夠培養我們法學思維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我認為才是我們所需要的。

E. 學法律讀什麼書

可以推薦你看看法學經典。

這是我本科學習法學的順序(學校安排的課程;法科生系回統學習)。

法學導答論(法學入門類書籍,一本就夠了 大概看一下)

憲法(又叫做「閑法」法律事務基本用不上,但是還是要一本憲法沒事翻一番了解我國的法律 精神,原則)

民法總論,民法分論,然後看民事訴訟法;

商法

三國(國際公法,國際經濟法,國際私法)
刑法和刑事訴訟;

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

經濟法

最後看法理學(比較抽象)

ps:學習方法:1.按照上面的順序學習
2.實體法結合程序法

3.認識優秀的法學教授或者法科生,不懂就去問,這樣才是節約時間

4.學習法學教材請不要吝嗇,一定要准備相應的法條參考(結合國家經濟 社會 形勢政策 反思法律為什麼這么規定)

5.每一個本科生都知道 啥專業都是要踏實的自學。要主動去安排自己的學習規劃

初學法學者 ,法學進階 和 對 法學感興趣的夥伴
可以參考最上面的圖片,那是最全面的法學經典(非教材)幾乎老師推薦的經典都有, 具體請自己看圖片。大家可以參考書目自己去購買紙質書

F. 請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

哈,老實跟你招了吧,這是網上轉的。。。。不過但願對你有所幫助。 先解釋一下您的最後一個問題,您有所理解後便於自己試著學以致用。
1.您所從事的職業決定著您所應考的教育法規,主要是涉及到教育法、民法等法律關系(通常不會涉及到刑事法律關系,暫且不談為好)。從法學理論上講,在民事法律關系中 ,具有三大要素,是應考案例題分析的主要思索脈絡。簡述如下:
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簡稱民事主體)——民事法律關系中的參與者、當事人;
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簡稱民事客體)——民事主體形成相互關系的利益對象,表現為三類:物、行為、智力成果;
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簡單說就是民事權利、民事義務。
再就是,民事法律事實(簡稱法律事實),就是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消滅的客觀現象。沒有法律事實,就不會引起民事法律關系。
研討案例題,就要循著民事法律關系中的三要素,針對法律事實,依據法律法規,推斷出各個民事主體(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2.本案例題,所涉及的民事法律關系不外乎是教育法、民法等方面的,所以其法律主體也就是民事法律主體,即當事人(案例題第2問中已經點出):
A.程某(小學生、未成年人、受教育者),民事主體之一,其權利主要是受教育權、人身(及財產)不受非法侵害的權利,(未成年人的法定義務基本沒有,不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的);
B.程某的家長(因程某系未成年人,家長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不是獨立的民事主體之一,其監護的權利義務均依附於程某,沒有其自己的、直接的權利義務(僅指在本案中的情形);
C.學校(教育組織,法律上屬於事業法人單位,教師的管理者),是民事主體之一,應對於其管理的教師的職務行為(包括錯誤的職務行為)以及產生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D.數學老師(受學校管理的教師,教育授課的執行者),也不是獨立的民事主體之一,教師的權利義務(授課、管理學生等)來源於學校給其的授權,當然,從教師管理的角度來看,其又是教師管理的主體之一。
順便說一下,「前排的兩名男同學」、「醫院」都不是本案例中的法律主體。
3.本案例題中,民事客體主要就是行為:程某上課不認真聽講的行為;教師的體罰(打耳光、讓學生打耳光)行為和變相體罰(罰站)行為;程某因患精神病而退學的行為。其他的(如醫院診斷、媒體曝光等)不屬於本案例中的法律客體。
本案例題中,法律事實就是程某患有「心因性精神病」(通常是與教師的體罰、變相體罰有直接因果關系)。
4.本案例體中,當事人違反的什麼法律,也應從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民法等方面著眼考慮:
A.程某(及其家長),上課不聽講,只是構成違反課堂紀律,屬於教育管理的問題,不構成違法行為,也不必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B.教師在執行教師職務工作中,違反了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民法通則;
C.學校,對於教師的錯誤行為承擔管理失職的責任,違反了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及民法通則中學校應承的法定職責,應對教師的過錯職務行為所造成的後果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5.案例啟示,可以從「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有教無類」、「誨人不倦」、「教師的法定職責」、「關心愛護學生(未成年人)」、以及「嚴令禁止體罰或變形體罰學生的法律規定」的角度,闡發自己的感想。(在此不便贅言說教!)
6.反過來(扣合第1點)看,民事法律、教育法律的案例思考脈絡:當事人(法律主體)——行為(所作所為)——結果——行為與結果之間因果關系——推出法律及法律責任。

G. 民法60講是什麼

首先感謝大家對《民法60講》的一如既往的信任與愛護。八年來,無數一屆屆的考生伴隨這本書為代表的專題講座系列,順利通過了司法考試。還有的朋友雖然通過了司考甚至已經開始了律師執業,但也會每年買上一本新版的《民法60講》,以示支持、留念抑或珍藏。2010年版本雖然換了新的教育機構名義出版,但仍然沒有消減大家購書讀書的積極性,在此作為作者我先謹致謝意了。
此時此刻,華燈初放,我坐在廣州海珠區眾合學校在中電數碼城的一間辦公室里敲鍵盤,窗外車水馬龍紛紛攘攘,但我的心是清靜的。中午來穗,袁錦校長給我一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是一本寫於上世紀四十年代暢銷幾十年的名著了,兩位美國人寫的。下午讀之,心有有感,正好袁校長也反映眾合教育的學員都想了解如何使用《民法60講》等專題講座系列如何閱讀,能否寫上幾句話建議大家一下。只能從命,現學現賣加上我自己對這本書的心得體會,寫下以下文字,希望對各位讀者有所幫助。
一、 民法的學科特點以及司考命題的有特點
民法素稱博大精深,的確有著非常宏大精深的理論體系,所以對於民法的學習重在理解。這一理解,一定要突出強調體系化的理解與掌握。可以這樣說,孤立地掌握民法的某一個知識點,無論掌握的有多好,可能都是沒有意義的,如果迷失了其在民法理論框架下的位置的話。與此相適應,民法的司考命題也是重在考查綜合性的知識體系,重視對民法基本概念體系與基礎理論體系的理解與掌握程度的考查。這里只舉一例。司考中的民法命題,每年分值在近100分,涵蓋的立法文件有25個之多,分別是:民法通則、民法通則意見、精神損害賠償解釋、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物權法、建築物區分所有權解釋、物業糾紛解釋;擔保法、擔保法解釋;侵權法;合同法、合同法解釋一、合同法解釋二、租賃合同解釋;婚姻法、婚姻法解釋一、婚姻法解釋二;繼承法、繼承法意見;著作權法、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專利法、專利法實施細則;商標法、商標法實施細則等。這么多的知識體系以及立法文件,僅僅掌握各自的部分還是不夠的,關鍵在於各自的關系,還是主要的一個側面。
所以,對於民法的復習,一定要處理好理論體系、立法規范與生活(司法、或者真題)實例之間的關系,
同時,民法也顯然是商經法等學科的理論基礎之所在。這至少提醒我們在復習的進度上,我們至少要先安排民法的復習其次是商經法的復習,如果復習順序搞顛倒了,可能效果並不妙。
二、 《民法60講》做對了什麼
一句話來說,《民法60講》之所以在應試司考輔導領域的成功,就是比較成功地實現了法理、法條與實例的完美結合。具體稍微展開言之:
1.就其專題體例而言,並沒有拘泥於傳統常見的民法教科書的章節結構,而是以知識集群為中心關注點,分為60個左右的專題,打破以上各個民法組成部分以及各個立法文件之間的內容界限,只要在內容上具有共通性或者屬於同一類法律現象的,就會出現在同一個專題裡面,其相互之間的關系也會得到周詳的敘述或者得到總結。舉例而言,前者,如』產品責任(加害給付)」一個專題,融合了侵權責任法、合同法、合同法解釋一、民法通則、民法通則意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以及民事訴訟法等所有關於產品責任的規定。這樣大開大合、眾橫捭闔的敘述,在各類民法教材與輔導書中都是不常見的。但確實迎合了司法考試的命題復習應對需要,極大地方便了考生的復習;後者,如「合同終止」一講里關於合同解除的情形,整合了我國列入司考范圍內的民商法、經濟法20多個部門法關於各類合同解除的規定,統一列在一起,既讓讀者一目瞭然,也極大減輕了讀者自己總結的困頓。
2.就其每一專題下的內容而言,以理論體系為框架展開,在敘述上緊緊圍繞現行法律法規的主要法條,但在每一部理論知識與法條內容展開的時候,都會及時附上生活中簡單易懂或者過往司考命題中的典型例題,予以輔佐讀者理解每一個知識點而唯恐有所偏差。即使每一位讀者在理解的某一個知時節點上有偏差,也會予以及時的自我自覺糾正。這樣,讀者會覺得時時與作者在一起共同思考同步思考而不會有所偏離,利於自學。

三、 閱讀《民法60講》的若干建言
在以上認識背景下,我對大多數讀者(具體因人而異,不好適用於每一位讀者)閱讀本書的應注意問題,提出以下建議,以利於提高學習效率。
1. 關於閱讀時間的選擇
建議包括三點:
(1)拿到書就開始閱讀,要早越好。由於司考復習量太大,所以盡早復習利用復習的時間越長考試效果越好這是公開的秘密了。在所有學科裡面,民法是應該最早啟動復習的一個學科之一,至少要早於相關的商經法、民訴法、國際經濟法的復習。其次,要在做各類試題之前至少先把本書讀透一遍。這樣,關於本書的復習起點,對於多數考生尤其大三生來講,最遲在4月底應該閱讀了。
(2)在復習的中段也就六七月份,應該開始第二遍的復習,這一階段可以配以大量的做題。
(3)在復習的末段也即八九月份,也應該進行至少第三遍的閱讀,查漏補缺,重點突出。
2. 閱讀次數的設定
不好下定義說究竟讀多少遍最合適。但從過去七八年不少考生來函來信發帖子反映的情況看,他們都是至少看了3-5遍或者5-7遍的規模,才最終依賴這本書掌握了民法的體系的,當然也有看了更多遍數的。我的建議是至少3遍。
3. 書閱讀越薄
但是,每一遍並不是均等下功夫的。真正會讀書的人,都是將書閱讀越薄而非相反的。具體而言,第一遍應該全神貫注的、一氣呵成的、全面系統的精讀一遍,以整體掌握本書的脈絡同時也就是司考中的民法的體系結構,以及每一個知識點的細節。第二遍的閱讀,應該把已經掌握的或者你認為不重要的細枝末節的東西舍掉,有選擇地閱讀每一個專題的部分內容甚至只選擇閱讀某些專題的內容,同時配以練習題來閱讀以隨時強化一些未掌握的專題的部分內容。第三遍,完全應該查漏補缺的閱讀,以補強、糾正個別的內容體系。
以上3遍的安排是虛指。如果你打算閱讀5遍,可以把前兩遍當做上述第1遍;把第三、四遍當做上述第2遍;以此類推。
4. 交叉閱讀
在2010年的版本上,閱讀《民法60講》還要處理好與《配套練習》、《配套核心法條必背》的相應民法部分。我的具體建議是:
(1)關於配套練習,最早在第2遍之後再配合著做。原因是,一則配套練習題的難度並不低,在還沒有掌握知識體系之前,過早做有暴殄天物之嫌,如八戒吃仙人果,未嘗到滋味又徒增浪費時間與試題本身。另外,在做配套練習題的時候,發現錯題的話,一定要回到《民法60講》的書本中去,查找原因,補強加強。
(2)關於配套核心法條必背,最好的閱讀習慣是:在每一講之前,先熟讀兩遍本專題所配的核心法條,再來看專題的內容。堅持閱讀《民法60講》的每一遍前都這樣做,也可以在閱讀完每一講之後再熟讀一遍。堅持,堅持。
這樣,配套核心法條必背的編撰目的就達到了,你作為讀者也會享受到法條、法理與實例相結合的學習樂趣與效果。而且,你在閱讀每一講的障礙與難度也會大大降低了。
5. 帶著興趣閱讀
多年來我一直堅信,民法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同時也是一門趣味盎然的學科。至於很多讀者在大學念書的時候沒有感受到民法之樂趣,那多數是因為教書者的無趣或者教科書的乏味所致。但我相信,《民法60講》可能存在很多很多的缺點,但在趣味上始終是不缺乏的。帶著趣味來閱讀一本書,是閱讀也是學習的高境界,也是學習高效率的內因所在。如果你能在閱讀《民法60講》的過程中(暫時)忘卻了是為了一場考試才逼迫自己來閱讀這本書的初衷,而沉浸在哪怕暫時沉浸在純粹學習民法知識的樂趣之中,所謂無意插柳柳成陰,你最終會發現自己獲得了最大的收獲。
祝閱讀愉悅。

H. 求民法和刑法專業書籍

●推薦書目:本科一年級《新波斯人札記》等10本本科二年級:《哲學通論》等10本本科三年級:《比較法律傳統》等10本本科四年級:《法律的正當程序》等11本一年級學生閱讀書目1.梁治平等:《新波斯人信札》2.梁治平:《法意與人情》3.梁治平:《書齋與社會之間》4.賀衛方:《法邊餘墨》5.賀衛方:《司法的理念與制度》6.舒國瀅:《在法律的邊緣》7.郝鐵川:《法治隨想錄》8.余靈靈、羅林平:《蘇格拉底的最後日子》9.蘭德:《新個體主義倫理觀》10.盧現祥:《西方新制度經濟學》二年級學生閱讀書目1.孫正聿:《哲學通論》2.孫正聿:《崇高的位置》3.孫曉樓:《法律教育》4.賀衛方:《中國法律教育之路》5.麥基:《思想家》6.房龍:《寬容》7.茨威格:《異端的權利》8.劉小楓:《走向十字架的真》9.鄧正來:《自由與秩序》10.馬克斯?鼓???韍@?@瑥?彍????p>三年級學生閱讀書目1.格倫頓等:《比較法律傳統》2.埃爾曼:《比較法律文化》3.伯爾曼:《法律與宗教》4.科斯:《企業、市場與法律》5.科斯等:《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6.科瑟:《社會學思想名家》7.張若衡譯:《休謨政治論文選》8.密爾:《論自由》9.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上下)10.梅因:《古代法》四年級學生閱讀書目1.丹寧勛爵:《法律的正當程序》2.伯頓:《法律和法律推理導論》3.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4.贊恩:《法律的故事》5.卡多佐:《司法過程的性質》6.谷口安平:《程序的正義與訴訟》7.王世傑、錢端升:《比較憲法》8.季衛東:《法治秩序的建構》9.張文顯:《法哲學范疇研究》(修訂版)10.蘇力:《法治及其本土資源》11.劉軍寧編:《北大傳統與近代中國》刑法●推薦人:龍宗智 西南政法大學教授●推薦書目:《刑事訴訟法》《刑事證據大全》《麥考密克論證據》《漂移的證據法》《偵查程序與人權》《相對合理主義》.

熱點內容
上海對外經貿法學調劑 發布:2025-02-06 18:04:15 瀏覽:464
公司會議紀要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7:55:50 瀏覽:966
法治限制黨 發布:2025-02-06 17:53:18 瀏覽:680
勞動法非定時工作制 發布:2025-02-06 17:25:21 瀏覽:638
民法自然年 發布:2025-02-06 16:22:48 瀏覽:542
遼陽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15:42:18 瀏覽:62
僱傭律師 發布:2025-02-06 15:30:25 瀏覽:278
刑事訴訟法第151條具體內容 發布:2025-02-06 15:09:35 瀏覽:271
法考界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教主 發布:2025-02-06 15:08:22 瀏覽:724
勞動法福建哺乳期 發布:2025-02-06 14:58:58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