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專家會商法

專家會商法

發布時間: 2020-12-24 06:59:04

A. 當今民商法最有名專家

我家農村自有住房斜對面,把他家自有居住房子整體改成商業用房開飯店擾版民怎麼權辦,在2015年10月16號開始違建改造,把後門大路箍了一個大院子,把我家大門出路封死,不讓我們家人進出,現在維有走邊門了,到大隊,鎮政府都拖兒不辦,違章建築到現如今未拆,工商部門在我多次告知下仍然發了許可證,我們該如何?

B. 工科畢業,3年工作經驗,打算考法學研究生,知識產權法、經濟法、民商法、國際法考哪個好呢

一、知識產權專業就業前景觀察分析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知識產權這個名詞進入我們的視線,又成為當下高校的一個熱門專業。那麼。知識產權專業人才的需求狀況如何?知識產權專業畢業生需掌握哪些知識和能力?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就業方向有哪些?下面江西德林人才小編將與你 一起去了解一下知識產權專業就業前景。
知識產權專業人才需求狀況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已基本形成了符合國際通行規則,比較系統、完備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體系,保護知識產權所取得的成績得到國際社會公認。但同時,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及韓國、新加坡都紛紛制定和實施了本國或本地區的知識產權戰略。知識產權戰略關乎國家經濟安全,其重要意義決不亞於糧食安全、能源儲備。要改變我國在這個問題上的被動與弱勢,制定與推進全局性的國家戰略時不我待。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知識產權戰略」。這標志著我國知識產權工作從「保護」到「戰略」的新跨越,意義十分深遠。從宏觀上看,知識產權戰略制定和實施的成功與否,決定21世紀我國社會發展的最終走向。從微觀上看,知識產權戰略作為一種以權利保護為重要內容的整體戰略,不僅僅是法律問題,更多的是與國家科技政策、產業政策、文化政策、教育政策等相關的公共政策選擇問題。
2007年年底在北京開幕的「中國知識產權高等教育20年論壇」透露,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急需大批高素質的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專家預計,到2010年,我國對知識產權專業人才的需求總量為5.5萬至6萬人。由於學科建設起步較晚、人才培養周期較長等因素,我國在過去十幾年裡由大學向社會輸送的合格的知識產權專業人才約為3000人,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知識產權專業的畢業生需掌握的知識和能力
1、具備知識產權專業各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同時兼具普通法學各學科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知識產權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具備法學一般分析方法和技術;
3、了解知識產權發展的前沿和知識產權發展的趨勢;
4、熟悉我國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和相關政策體系及普通法律體系和政策;
5、運用知識產權知識解決和處理知識產權代訴訟和管理問題的能力;
6、掌握專利和商標檢索、資料查詢的技能和方法,同時具有一般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能盡快解決文獻檢索和查詢的問題。
專家指出,知識產權專才在知識結構上必須是跨學科、復合型的,需要熟練掌握英語,既有專業技術背景又懂國際國內知識產權法律和實務,能夠熟練撰寫專利文獻,特別是能夠運用英語撰寫專利文獻、起草相關文件,操流利英語與研發部門、海外總部、海外客戶溝通。目前,許多跨國公司、律師事務所都在通過各種渠道「獵取」此類人才。如果你通過學習能夠達到上述要求,屆時自然是奇貨可居。
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就業方向一:法律
典型職業通路:律師助理→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職業狀況:律師作為社會公認的高收入階層,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加入WTO,律師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懂英語和國際法的律師的職業前景十分看好。但由於現階段國內法律本科人才供給過多,而且社會對本科法學畢業生的質量認同程度下降,因此就業情況不是很好,但優秀的畢業生特別是研究生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
薪酬水平:律師的收入構成可分兩種計算,一種是拿工資式的,事務所付工資,律師負責打官司,根據能力大小,高的年薪能拿到30萬元甚至數百萬元,低的可能年薪只有1萬多元;另一種是律師不拿工資,但掛靠律師事務所,律師得自己去找客戶,根據業務提成,一般在30%至70%不等。並且,根據經濟法、勞動法、知識產權的專項不同,收入也會有差別。總體來說年輕的見習律師一個月一般只有千元左右,隨著經驗的積累和案源的增加,收入就跟個人的能力直接掛鉤了,若干年後,天上地下的差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專家建議:法律專業的畢業生工作經驗很重要。建議學生可以利用休息時間,去一些律所和外企的法務部兼職(實習),這些對畢業時找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幹得好,畢業後很可能就留在那裡。
最後是如果畢業時,未能通過司法考試,那也還有機會。律師助理職務不一定非得擁有資格證書的,爭取一下或許仍有機會。
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就業方向二:金融/保險/投資
職業概況:工作內容廣泛,報酬差距較大,收入多半與業績掛鉤。
薪酬水平:職位薪酬差距較大,不少職位的基礎工資很少,因為報酬完全建立在業績的基礎上,每做成一筆生意都可以得到提成。對於工資建立在業績上的人員來講,壓力是巨大的。但同時,回報也是巨大的。
專家建議:要有良好的專業知識、積極的進取心、堅持不懈的態度、與其他人良好溝通的技巧。
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就業方向三:財務/審計
職業概況:針對目前經營環境下,企業對財務的要求已經從原有的監督為主到如今的服務於監督並重。
薪酬水平:不同的職位薪酬也不同,一般的財務薪酬在2000——4000元不等。
專家建議: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不到位、但經營管理意識超前,對財務數據的要求偏高且缺乏規范化,而預算管理又要求財務系統嚴格執行其監督職能,這勢必造成服務與監督功能的沖突,特別在企業效益不理想的情況下各種矛盾會集中爆發與財務與經營部門的關繫上。追求價值最大化的企業不可避免的會以經營部門為主,經營部門對財務系統的看法勢必會左右企業管理層對財務系統的認識,而財務系統在如此尷尬的環境下,而且毫無激勵措施的情況下,不可能心靜如水。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在企業短時間內也看不到有利因素,因此如何解決財務系統自身的問題及在企業經營鏈條中不和諧因素,已成為現代企業迫在眉睫急需改變的問題。
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就業方向四:咨詢/顧問
職業概況:現代經濟的發展使得以知識和人才為資本的咨詢企業逐漸興旺起來,其革新能力、創造精神以及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市場競爭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內的咨詢從業人員,尤其是高端人才越來越搶手,如一些高級市場、策劃、項目管理類人員等。在最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咨詢業基層隊伍不斷擴大,但塔尖人物還是難以尋覓,甚至有企業開出3萬元的月薪來求得資深的項目管理經理也就不足為奇了。可見,咨詢業已經成為高薪的象徵,從總體來說,其從業人員都有一個好的「錢景」,其中咨詢經理和專業顧問等職位已經步入「金領」行列。
薪酬水平:職位不同薪酬也會有所變化,一般咨詢、顧問行業平均薪酬在3500元/月。
專家建議:求職者如果要投身於咨詢業,不妨從最底層做起,如咨詢員,有時也被稱為「咨詢助理」,其職責就是在專業顧問身邊負責一些輔助工作,例如調研、分析報告等等。盡管這些這些事情看起來有點瑣碎,但要想成為一名真正的咨詢顧問,做咨詢員應該是唯一的起點。
求職者如果想成為咨詢業中的高薪一族,一般來說要具備三年以上咨詢工作經驗,曾經獨立管理、策劃並運作咨詢項目,並有管理團隊的經驗;具備出色的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市場開拓能力。
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就業方向五:教育/培訓
職業狀況:教育、培訓業無疑是當今市場最具誘惑力的一塊蛋糕,在其他傳統行業逐漸步入微利時代的今天,教育、培訓業卻以「低投入、高產出」的巨額贏利模式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
薪酬現狀:老師薪酬比較固定,但培訓師薪酬隨課程時間等多種因素的不同差異很大。
專家建議:近幾年來,國內培訓業突飛猛進,正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培訓作為一個產業已經初見端倪,但我國缺乏大量的本土優秀企業培訓師。
知識產權專業人才畢業生薪酬指數:
1.畢業生1年薪酬指數:71%的知識產權專業學生畢業1年後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為13%。按照十分制計算,知識產權專業畢業1年後的薪酬指數為3.44,與其他專業相比,薪酬屬於中等。
2.畢業2年薪酬指數:57%的知識產權專業學生畢業2年後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為19%。按照十分制計算,知識產權專業畢業2年後的薪酬指數為3.40,與其他專業相比,薪酬屬於中等。

3.畢業3年薪酬指數:52%的知識產權專業學生畢業3年後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為17%。按照十分制計算,知識產權專業畢業3年後的薪酬指數為3.18,與其他專業相比,薪酬屬於中等偏下。
知識產權專業人才 應屆就業率指數:
知識產權專業畢業生中,77%的學生在畢業之前或剛剛畢業時找到工作,23%的學生在畢業1年以後實現就業。按照10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應屆就業率指數為7.70,與其他專業相比,應屆就業率指數屬於中等。
知識產權專業人才 發展前景指數:
知識產權專業畢業生認為該專業發展前景很好和比較好的比例為23%,39%的畢業生認為該專業發展前景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發展前景指數為5.60,與其他專業相比,發展前景指數為中等偏下。
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工作舒適度指數:
41%的知識產權專業畢業生認為工作「非常舒服」或「比較舒服」。8%的畢業生認為工作不太舒適或很不舒適。按照十分制進行計算,舒適度指數為6.82,與其他專業比較起來,該專業的舒適度指數為中等偏上。

二、經濟法

經濟法的基本性質是經濟管理領域的行政法。經濟和社會生活領域有相當大一部分民事和經濟糾紛需要同時用民商法和經濟法知識解決。最主要的國家機關——政府要行使的最主要職能。這個專業目前比較難找工作的,主要就業單位有法院、律師事務所、公務員等。

三、民商法
雖然考的多,但招收的更多,社會需求量很大。國家機關、高校、科研機構均可去,更有無比廣闊的經濟和社會生活領域招手以待。絕大部分民事和經濟糾紛需要用民商法知識解決。民事庭是法院最重要和龐大的機構,律所的民商法律師更是炙手可熱,無數的企業急需大批民商法人才,實在不行還可以自己干。民商法職業是法學中社會地位、職業聲望和收入最高的一個專業。民商法直接對口的職業方向是法院、律所、企業。

C. 與江平民商法最有名專家

王衛國 民商經濟法學家、全國人大常委會特聘專家
賀衛方 北京大學司法研究中心主任
王保樹 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

D. 我是一重點大學的會計大四本科生,聽說民商法對會計職業很有用,因此想考2013年的司考,求專家幫我分析下。

民法又包括財來產法和自人身法。
財產法,從民法理論上講由物權法、債法組成。物權法規定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的取得、變更、消滅,以及佔有制度、共有制度、相鄰關系。債法規定債的發生原因、債的履行、債的轉移、債的保全、債的消滅等。
人身法由人格權法和親屬法組成,其中「身」是指親屬身份。人格權法規定身體權、生命權、健康權、自由權、隱私權、姓名權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和榮譽權的法律規范。親屬法在我國是指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等關於婚姻家庭繼承的法律規范。
在我國,民法的成文法規范包括:民法通則、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侵權責任法等。
商法是指規范商事活動、調整商事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廣義的商法與經濟法、金融法等其他部門法相交集,學界爭議較大,很難界定出確切的學科邊界。
商法包括但不限於:企業法、保險法、票據法、破產法、證券法。
在我國,商法的成文法規范包括:公司法、合夥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企業破產法、保險法、票據法、證券法等。

熱點內容
勞動合同法講座ppt 發布:2025-02-07 00:00:01 瀏覽:806
2017婚姻法婚前買房 發布:2025-02-06 23:41:18 瀏覽:868
怎麼樣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22:18:27 瀏覽:266
宋疃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22:11:37 瀏覽:186
泰州市姜堰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6 21:11:45 瀏覽:162
民事訴訟法監督程序 發布:2025-02-06 20:10:29 瀏覽:603
章程適用合同法嗎 發布:2025-02-06 20:08:19 瀏覽:562
北京市法律援助的困難證明 發布:2025-02-06 19:31:09 瀏覽:839
上海對外經貿法學調劑 發布:2025-02-06 18:04:15 瀏覽:464
公司會議紀要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7:55:50 瀏覽: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