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不能犯刑法

不能犯刑法

發布時間: 2020-12-24 07:25:13

1. 不能犯的未遂要不要受刑法處罰

上面兩樓的復回答不對!
樓主的問題應制該這樣分析:
從理論上來講,不管是工具不能犯的未遂還是對象不能犯的未遂,都要負刑事責任,只是可以減輕而已。
從實際中看,這類不能犯的未遂一般很難被發現,或者很難舉證,因此,負不了刑事責任。就樓主的例子,如果你拿白糖當砒霜投毒,人沒死,你不說,誰知道你是想拿砒霜殺人?誰知道你是拿錯了?

所以,如果是考試,對這類題目就是,應當負刑事責任;如果是現實中你想了解一下,那就是上面的,大多都負不了,是負不了,不是不應該負。

2. 為什麼手段不能犯成立犯罪未遂,迷信犯則不成立犯罪 刑法46

可以這樣理解:

主觀上,二者都具有危害的意圖,但是二者的認識內內容截容然不同:迷信犯對自己行為的認識是違反客觀規律的,但是其實施的行為和其主觀認識是一致的;而手段不能犯則相反,其對自己行為的主觀認識是符合客觀規律的,但是其採取的行為客觀上使其意欲追求的目的無法達到。

客觀上,手段不能犯往往是因為犯罪者自身的疏忽,導致危害沒有發生,而如果這種疏忽不存在,危害是完全可能發生的。迷信犯則不同,其行為本身在任何時候都不會發生危害結果,例如用針扎木偶,用白糖毒害別人。所以可以認為迷信犯的行為不具有刑法意義上的「社會危害性」和「人身危害性」。

因此迷信犯不作為犯罪,而手段不能犯作為犯罪未遂。

3. 違反了刑法 能不能說是犯罪

違反刑法的事很多,達到一定程度才是犯罪,夠嚴重就是犯罪。

犯罪一定是違反刑法,但是違反刑法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4. 未成年人為什麼不能犯罪

未成年人也可以構成犯罪,需要根據其年齡,以及所犯罪行來確定。
內《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容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5. 法學,刑法,犯罪對象不可犯,,刑事責任怎麼判

你好。
是成立故意殺人未遂。
主體要件,沒有特別說明,乙為完全刑事責任人版
客體要件 ,甲的生命權權
主觀要件,殺人的故意
客觀要件,實施了施放毒氣的犯罪行為。且沒有中止。因為出於自身意料之外的原因而沒有成功,這里是因為甲已經死亡。所以是未遂。
雖然沒有直接因果關系,但是乙的行為還是符合故意殺人的要件。成立故意殺人未遂。
刑事責任
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十三條 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6. 刑法中幾種常見的絕對不能犯案例

是指在犯罪故意的支配下,假如行為不具有導致法益被侵害的任何現實危險性,則該行為就版是絕權對不能犯,屬於無罪情形。比如,甲以為白糖能毒死人,於是投放白糖到菜里給乙吃。又如,a以為用扎小人的方式能殺人,於是做了個小人當成b,用針扎該小人。
另外一種情況屬於相對不能犯,如甲誤把白糖當砒霜投放到菜里給乙吃,就屬於工具不能犯,構成故意殺人未遂。
滿意的話請採納,謝謝!

7. 刑法不能犯問題

首先,我想說,同學,你的概念太混亂了。
對象不能犯本身就是犯罪未遂中的一種類內型。
以行為的實行能容否構成既遂為標准,可以將犯罪未遂劃分為能犯的未遂與不能犯的未遂。而不能犯的未遂又可以分為三種情形:1、工具不能犯。如將白糖誤認為是砒霜,藉以殺人,屬於殺人未遂;2、對象不能犯,即犯罪對象不存在但行為人誤以為存在或對犯罪對象的特性產生了錯誤的認識,以致於不可能完成犯罪。也就例如,將男人誤認為女人,實施強奸,屬於強奸未遂;3、主體不能犯。如行為人不知道在國外的妻子已經死亡,出於重婚的故意又與她人進行結婚登記,屬於重婚未遂。
法院作出有罪判決的時候一般只會在判決結果中陳述被告人所犯何罪,而不會陳述該種犯罪處於何種狀態,也例如一個人強奸未遂,判決結果中會陳述為「某某犯強奸罪,判處XXXXX」而不會說「某某犯強奸未遂罪,判處XXXXX」,這是因為犯罪未遂屬於法定量刑情節,不是定罪情節,不影響定罪,隻影響量刑。所以,對象不能犯肯定不會是無罪,而是有罪,只是鑒於其犯罪未遂的性質,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8. 為什麼手段不能犯成立犯罪未遂,迷信犯則不成立犯罪 刑法46

手段不能犯指的是來使用的犯罪源相疑人使用的犯罪手段即使實際完全實施,也並不能對被害人造成傷害的犯罪。比如誤把鹽當作砒霜投毒,即使被害人食用了犯罪嫌疑人認為是已經投毒的食物,也不會對被害人造成實際的傷害。
迷信犯指的是犯罪嫌疑人盲目迷信,相信用迷信的手段可以給被害人造成傷害,因而使用迷信手法進行犯罪的行為。比如迷信用針扎寫有被害人名字的布偶來企圖達到傷害的目的等等。
從介紹就能看出來,手段不能犯是已經實施了犯罪行為,但因為手段的不適合而沒有造成損害結果的發生,所以是犯罪未遂。而迷信犯多是因為文化水平所限,而且它的行為與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所以認為是不成立犯罪。
具體的我也說不準確了,就是通俗的解釋了一下,希望樓主能看明白。

9. 犯什麼罪不能減刑

根據法律規定,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刑;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刑:不得減刑,也叫限制減刑。限制減刑針對的主要是一些情節特別嚴重,性質特別惡劣的刑事案件。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節、人身危險性等情況,可以在作出裁判的同時決定對其限制減刑。關於被限制減刑的死緩犯罪分子實際執行的刑期的規定:最低服刑時間,如緩期執行期滿後被依法減為無期徒刑的,將不能少於二十五年;如緩刑執行期滿後被依法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將不能少於二十年。也就是說,無論如何被限制減刑的死緩犯罪分子都要服滿至少二十年的徒刑。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八條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現之一的,應當減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動的;(二)檢舉監獄內外重大犯罪活動,經查證屬實的;(三)有發明創造或者重大技術革新的;(四)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捨己救人的;(五)在抗禦自然災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六)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的。

熱點內容
2017婚姻法婚前買房 發布:2025-02-06 23:41:18 瀏覽:868
怎麼樣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22:18:27 瀏覽:266
宋疃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22:11:37 瀏覽:186
泰州市姜堰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6 21:11:45 瀏覽:162
民事訴訟法監督程序 發布:2025-02-06 20:10:29 瀏覽:603
章程適用合同法嗎 發布:2025-02-06 20:08:19 瀏覽:562
北京市法律援助的困難證明 發布:2025-02-06 19:31:09 瀏覽:839
上海對外經貿法學調劑 發布:2025-02-06 18:04:15 瀏覽:464
公司會議紀要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7:55:50 瀏覽:966
法治限制黨 發布:2025-02-06 17:53:18 瀏覽: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