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二十六
⑴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是什麼
第一款是關於什麼是主犯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主犯包括兩種人:一種是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即組織犯罪集團,領導、策劃、指揮犯罪集團成員進行犯罪活動的組織、領導者可能是一個人,也可能是數個人。另一種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所謂「起主要作用的人」是指在共同犯罪中,出謀劃策或者對發生危害結果起重要作用的
⑵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d第二十六條,第=十七條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是關於團伙犯罪中主版犯、從犯的規定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
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
對於第三款規定以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
對於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二百六十六條詳細解答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二百六十六跳是對詐騙罪的刑罰。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根據《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第二條詐騙公私財物達到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標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簡訊、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3)刑法二十六擴展閱讀:
《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詐騙公私財物雖已達到本解釋第一條規定的「數額較大」的標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為人認罪、悔罪的,可以根據刑法第三十七條、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定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
(一)具有法定從寬處罰情節的;
(二)一審宣判前全部退贓、退賠的;
(三)沒有參與分贓或者獲贓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諒解的;
(五)其他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
第四條詐騙近親屬的財物,近親屬諒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
詐騙近親屬的財物,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具體處理也應酌情從寬。
第五條詐騙未遂,以數額巨大的財物為詐騙目標的,或者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定罪處罰。
利用發送簡訊、撥打電話、互聯網等電信技術手段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詐騙數額難以查證,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以詐騙罪(未遂)定罪處罰:
(一)發送詐騙信息五千條以上的;
(二)撥打詐騙電話五百人次以上的;(三)詐騙手段惡劣、危害嚴重的。
實施前款規定行為,數量達到前款第(一)、(二)項規定標准十倍以上的,或者詐騙手段特別惡劣、危害特別嚴重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特別嚴重情節,以詐騙罪(未遂)定罪處罰。
⑷ 刑法第二十六條內容是什麼
中國刑法第二十六條 【主犯】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專罪中起主要作屬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 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 對於第三款規定以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
⑸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六條一般被判多少年
刑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的是對主犯的認定及量刑原則,未涉及具體罪名。
至於多少年,需要看具體是犯的哪種罪、危害程度等等多種因素。
⑹ 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條的內容是什麼
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條【強迫交易罪】以暴力、威脅手段,實施下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回的,處三年答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強買強賣商品的;
(二)強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務的;
(三)強迫他人參與或者退出投標、拍賣的;
(四)強迫他人轉讓或者收購公司、企業的股份、債券或者其他資產的;
(五)強迫他人參與或者退出特定的經營活動的。【刑法修正案(八)第三十六條】
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 第四款的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六條內容是主犯和犯罪集團的定義及對主犯如何處罰。
2、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六條規定:
(1)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2)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
(3)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
(4)對於第三款規定以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
(7)刑法二十六擴展閱讀
刑法處罰如何量刑:
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一條規定:對於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判處。
2、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規定的從重處罰、從輕處罰情節的,應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內判處刑罰。
3、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規定的減輕處罰情節的,應當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
犯罪分子雖然不具有本法規定的減輕處罰情節,但是根據案件的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
4、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違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應當予以沒收。沒收的財物和罰金,一律上繳國庫,不得挪用和自行處理。
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六條受於什麼樣的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六條內容是主犯和犯罪集團的定義及對主犯如何處罰。
第二十六條 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
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
對於第三款規定以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
解釋:本條是關於主犯和犯罪集團的定義及對主犯如何處罰的規定。
本條分為四款。第一款是關於什麼是主犯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主犯包括兩種人:一種是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即組織犯罪集團,領導、策劃、指揮犯罪集團成員進行犯罪活動的組織、領導者可能是一個人,也可能是數個人。另一種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所謂「起主要作用的人」是指在共同犯罪中,出謀劃策或者對發生危害結果起重要作用的。
第二款是關於犯罪集團定義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犯罪集團應當具備三個條件:1.必須由三人以上組成;2.為了共同進行犯罪活動;3.有較為固定的組織形式。所謂「固定」包括參與犯罪的人員的基本固定和犯罪組織形式的基本固定。
第三款是關於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處罰原則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即首要分子要對他所組織、領導的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全部罪行承擔刑事責任。所謂「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中,起組織、領導、策劃、指揮作用的主犯。
第四款是關於對一般主犯處罰原則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對除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應當按照該主犯在共同犯罪活動中所參與的或者由他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由於一般主犯是在首要分子的組織、領導下,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相對首要分子來說要小些,因此,本條規定了輕於首要分子的處罰原則,以體現我國刑法罪刑相適應的原則。
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六條有誰知道是怎樣的判決
第二十六條
第一款: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版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權,是主犯。
第二款: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
第三款: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
第四款:對於第三款規定以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