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商法實務
❶ 國內海商法研究生武大好還是海事好
選擇兩個學校看你看重什麼,因為縱然都是海商法,兩個學校風格是完全不一樣的,海大的海商法是傳統學科,但是海大的海商法偏實務性,說實在的,海大的出來做法律的很少的,多是做航運的。因為海大非常偏科海商法,而且老師大多都是做航運實務的,所以這所學校沒有大法學的理論根基,在老師在學生與武大比都是大大欠缺的。但是航運裡面,上海和大連海事還是老大。
那武大的法學二級學科裡面最強的就是他們家的國際法了,武大是傳統的法學院校,而海大今年才建的法學院,以前都是在交運學院里,在專業設置上也可窺見一斑吧,既然你在海大讀了四年本科,這個應該是清楚地,武大的國際法是全國排名第一的,這個你查得到,海商法說實話只是國際法中國經濟法中國際運輸的這么小小一部分。
如果你想出國深造再繼續讀博的話,選武大吧,這個國際影響力武大研究生豈是海大研究生能比,更重要的是武大這個平台,海大研究生國際交流項目或者是與其他國家院校的聯系,呵呵,怎麼可能比得上武大涅,當然這是就事論事,單單從學校的角度來說的,這應該也是你想要知道的,因為我們不能排除,海大研究生畢業的出國留學!因為海大在航運界是老大,但是出了航運界,影響力非常有限,很多人都沒聽過,在法律界~呵呵,微妙,比如,每年的國際法年會,海大是不參加的,明白不。
不過,雖然武大是更好選擇,但是考研要從實際角度出發的,明白?就是是不是適合自己,從你看來,並無太多准備,我可以斷定你在海大讀的四年不足以支撐你去考武大,明白嗎,因為武大的專業課要考③611綜合知識(含法理、憲法、刑法、民法、行政法)國際法與國際經濟法,光這個綜合知識,呵呵,海大的小朋友就掂量掂量吧,武大考幾本書海大考幾本,而且武大招幾個,海大招幾個,難度根本不是一個水平線上的,這個是客觀說話,不是要打擊小朋友的信心,就是說武大固然好,但是小朋友要看自己實力夠不夠,當然如果你是當作一個夢想,今年輸了明年再來就是除外,否則,我們還是要從實際出發嘛。選擇了海大也是可以出國深造的嘛,比如世界海事大學,南安普頓~
但是如果小朋友實力夠的話我們就祝福小朋友,加油加油,凡事都有風險的,要有信心,不過現在一定要開始准備了哦!!!!只有3個月了也
祝你有個好的適合自己的選擇~
❷ 大連海事大學海商法專業
樓上幾位貌似都不是海商法專業的 這么說吧 在海事讀海法挺牛的 這種牛就是出自世俗觀內念的牛 就像大容家都覺得清華好 只要你說自己是清華的 就對你刮目相看 但事實上呢 還是因人而異的
海商法就業應該說還是不難的 本科畢業的話 基本上做什麼都沒問題 因為工作和專業關系不大 這個倒是實話 什麼都是要從頭開始學習的 大部分都去了船公司 因為船公司屬於專業對口 但有一點 船公司門檻低 海商法的去有點大材小用了
出國也可以 英國有對口的大學 出去讀這個專業 在國外這個專業很牛 國際性強嘛 沒辦法
本科成績好 四年後可以去香港 前提是成績好 雅思過 到時候有具體要求 這個不錯
再就是考研 海商法的研究生相當的難考
以上是幾種去向 看你自己的取向吧
還有 剛看見你說考入該學校有把握 意思是考如該專業有把握么?海商法不是那麼容易考的,海事80%的女生都是沖著這個專業來的,但是很遺憾5%考進來的都不到 都調劑到別的專業了
有點忠告吧:真上了不要覺得自己很牛 這個是最讓人討厭的 謙虛點 是最合適的選擇
還有個事 剛忘了 海商法的實務性極強 所以單純的研究學問不太現實 這個是和其他法學院不一樣的地方
❸ 海商法專業所有課程
如果是自考,建議抄上襲相關學校的網站,會對可以自考的專業進行詳細的說明,包括科目。
如果是考研,也要上相關的學校網站查看參考書目。
如果是僅僅想知道海商法專業的所有課程,主要有以下課程:
1。公共必修課程,如體育、英語、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之類的,不提;
2。法學主要課程,主要是憲法、刑法、刑訴法、民法、民訴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合同法、侵權法、國際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法制史、法理學、經濟法、法律文書寫作等等;
3。海商法專業課程,主要有海商法、船舶概論、船舶物權、班輪運輸實務與法規、租船運輸實務與法規、海事法(包含船舶碰撞、海難救助、船舶污染責任、賠償責任限制等等)、海上保險法等等。
❹ 上海海事大學的海商法怎麼樣啊研究生好考嗎
首先,介紹下海大的海商法。海商法在海大稱為國際法學,是海大的招牌專業之一。有些人一旦議論起海大的招牌專業,業內的人通常會脫口而出「國航」、「海商法」。事實上,早在很久以前,海商法確實還不存在,最先發展的是海大的遠洋運輸(也就是現在的國航)。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講,難道就可以說國航比海商法好了么?其實,在這里比較這兩個專業意義不是很大。但我認為,讀海商法的學生不僅可以從事法務工作,也可以從事商務工作,而國航的學生未必就可以。況且,大家可以從官網了解國際法學的碩士導師的資歷。但是,也要糾正一下某些人一邊倒國際法學的。第一,不要認為讀了海商法就有多厲害。(真正要想在這個專業發展深造的還要去國外);其次,不要以為讀完海商法就可以拿高薪。(我認識的一位師兄他讀完研究生出來照樣還是像本科生那樣去找工作,拿一般的薪水。關鍵還看能力和綜合素質);第三,不要以為讀海商法就可以當海事律師或者進海事法院(除非你本科是讀法律的,否則估計還是走商務方向)。在這里,不是想澆滅大家考海商法的熱情。如我前面所說,考研是一種心態。你要有非常清晰的目標!你為什麼要讀海商法。這個問題一定要在心裡問上十遍!至於專業的具體內容介紹,大家可以BY
ALL MEANS進行了解!我也不過多做
這兩個專業,原來都是國航系的專業(他們原來都是在國航系裡面的,只不過後來教育部要求細分辦學,國法才分出來,直到近年單獨分成一個學院(其實學院也特小,本科生一個年級還不如國航人多,更別提和其他學院比了),國航(剛建立時叫遠洋運輸業務,於世成校長(現在是黨委書記)應該算是一個例子,本科是國航,研究生是海商法了————好像是這樣,具體也不是特清楚八卦,煩請有心人扒一扒)
反正九幾年畢業乃至以前的當時都是只知道國航的
至於國航的牌子一直也沿襲下來,沒改,反正也就這樣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兩者淵源非常近了,所以專業基本很相似的,課程上設置就更不用說了,不過現在分了之後,國法的課加了好多法律課,所以課更重了,而國航還是那樣,甚至還減了些課程,典型的養老院,大學四年,基本沒什麼課程,想三年結束課程,只要大一提前做准備,完全不在話下,不過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大一就做好規劃(這點學校不會給你做任何推薦的,所以這點還是別指望從學校得到什麼有價值的回答)~~
全國只有上海海事和大連海事兩所學校開設海商法研究生這門課程,主要學習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租船訂艙,海上保險等等實務性的航運知識。與傳統法學相比大家畢業後如果不願意從事律師行業完全沒有必要考司法考試的。關於就業:研究生畢業後大都在港航企事業單位工作,這些單位包括中遠、中海、中外運、天津港、青島港、上海港、寧波港、廣州港、上海航道局、長航、上海海事局、上海救助局、上海打撈局、馬士基航運、美國總統輪船航運、鐵行渣華航運、法國達飛航運、日本郵船航運、韓進海運、宜家亞太物流、敦豪快遞、大新華物流、中國平安保險、中國太平洋保險、中國租船、上海海事法院、各大律所等。前途or錢途
這真的是很難給你做什麼參考的,你是說舉某個人還是舉大部分人,做的好的有的是,做的差的也有的是。很明顯,你出來問這,基本能證明你也只能芸芸眾人,很難做到出類拔萃了(牛b的人完全是不屑問這的。而笨蛋的也不會有功夫問這,所以你只能是眾星里的一堆沙,想做多特出,估計很難了,說了這,你別生氣,我這也只是就事論事,畢竟我也不知道你誰,如果你在我說後,萬一發奮了,說明我這一說還是好的呢
留學,說實話留學的非常多的,如果想去,你應該不會孤單喲~~英國,荷蘭,你自己選了,海商法出名的也就他們了~~
我相信你在網上應該沒有說這個專業在上海海事大學的不好吧,至少你能考上國航甚至是國法,即使你是運氣使然,但是你進去,大家都會覺得,哇塞,好牛叉,估計你自己都會有種自豪感的~~不過,國航200人,全校4000人,也就是說每20個就有一個,所以我奉勸貴兄or貴妹,最好還是保持低調,我一般都不喜歡說自己是國航or國法的,直接以學院概括~~
女生的話,樓上說的在理,航運圈是一個不是很適合女生的職業,女生好多是去做單證(艙單,報關單,提單,信用證等等,一大堆單子呢)去了。也有做broker的啦,至於做的怎麼樣,這就看個人各種能力運用了~~
考研,我不知道是推薦還是不推薦,本系有幾個學習成績特棒的,都是GPA前十的,結果被保研了,我在想他們這些放著大好的工作(有好多企業從待遇到前途都n不錯,不是我認為,是大家都認為,輔導員也推薦的)不去,而還非得考研,保研去和更多人去擠去拼,真不知為了什麼?或許我不是那前十吧,思考的不是他們所思考的問題。因此這個問題你現在思考的還有點早,等你到大三或者大四你應該就會有結果了,現在你問這個問題有點未雨綢繆實質則是多此一舉,因為你還不了解你在大學能混的怎麼樣(記著,大學裡面牛人還是挺多的,當然女生成績可能會比男生偏好的)
海商法的就業,不是特了解,但是說實話,不是特樂觀,這兩年航運形勢都不好,加上現在海商法也挺飽和的(法學專業就業你也明白,更爛)你一小小的本科生能做什麼?這點不單是上海海事,也包括大連海事的。航運形勢不好,誰也不能倖免的~~不過,如果找工作的話,基本都能找到的,如果真的要從事這行的話,可以試試本科國航,研究生國法~~這樣兩者都沾了,甚至也可以去大連海事去學海商法(大連的海商法還是比上海的強的,主要是其研究生培養的少,上海則培養一大堆。不過航運管理,則不可和上海相比了,這點上海的要比他們強好多的),這樣不僅專業也沾,更佔了兩地校友的光了~~
❺ 海商法需要考出的證書
海商法、海上運輸實務與法律、海上保險法、海商專業英語、海事法、船舶與船員法、 海事訴訟與仲裁、海事國際私法、海關商檢業務與法律、國際貿易法等 基礎課 民法學、商法、合同法、知識產權法、民事訴訟法、經濟法、刑法學、刑事訴訟法、法理學、 憲法學、國際私法、國際法、行政法、行政訴訟法等
至於工作的嘛。海商法,其實我們畢業的時候很少有從事本專業的,很多是借著專業的名氣去航運企業做操作,經紀人,或者代理。我覺得想在這個專業走下去的人,需要很強的韌性和主動的去安排自己的理想,因為: 1.海商法不是強制使用的,大多數條款是需要選擇適用的,對世界海商法律影響最大的是英國,並且英國是判例法國家,學海商需要閱讀大量案例,所以英語必須強,不是一般的交流,所有的海事律師的英語水平都是母語級別的,所以英語要求是很高的。 2.現在不管從事那一部門的律師,必須有律師資格,所以想沿著海商道路走下去的人,必須得闖過這一關,司法考試的通過率不足7%,並且必須本科畢業才能考。 3。畢業如果是想向海事律師方面發展的話,就需要先做律師助理,這個待遇是很低的,一般月薪不過2000,所以想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的人,必須有很強的定力,憑心而論,海商法畢業的男生,待遇還是不錯的,現在基本上都是一年5萬這個水平。
❻ 海商法專業研究生就業怎麼樣
1、海商法專業研究生就業很不錯的。
2、海指海洋及與海相通的江、河、湖等水域;商指國內海上貿易及國際遠洋貿易;海商法主要調整商船海事(海上事故)糾紛,但若發生海上船舶碰撞,則軍艦、漁船、遊艇等船舶以及水上飛機都在海商法調整范圍之內。海商法的內容相當廣泛。主要有:船舶的取得、登記、管理,船員的調度、職責、權利和義務,客貨的運送,船舶的租賃、碰撞與拖帶,海上救助,共同海損,海上保險等。海商法專業是隨著航海貿易的興起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3、海商法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法學基礎,熟悉海運和相關業務,精通海商、海事法律,能夠將所學知識綜合運用於實踐的復合型、外向型、應用型的海事法律高級人才。主要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有:法理、憲法、法史、民法、民事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與行政訴訟法、商法、合同法、國際法、國際私法、海商法概論、船舶船員法、海上運輸實務與法律、海上保險法、海事法、專業英語等。
4、海商法專業研究生專門處理國際海事商務糾紛,對外語要求極高,對海事經濟能力要求亦高,屬緊缺型人才。可以到沿海綜合性政法院校及海事大學就讀比較好,大連海事大學,北大,中政大,華東政法,廈門大學的該專業都很不錯的,就業率蠻高的。
❼ 我國在海事司法實務中如何合理使用我國與國際法律規則
海商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與其他法律部門比較,有其明顯的自身特點,即通常所說的「涉外性」、「技術性」和「特殊性」。然而,海商法除具有這些共同特點之外,由於各國的政治制度、經濟基礎和法律體系不同,彼此間又呈現出諸多的差別。
海商法是調整海上運輸關系和船舶關系的商事法,是屬於商事行為的法律。海商法所調整的法律關系具有比較強的國際性,因此,各國在制定海商法時必須參照國際立法和國際慣例,以求得國際海上運輸法律規則的相對統一,維護國際航運市場的秩序。中國在制定海商法時也參照和引入了相關的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的規定。
該法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的內容,系統規定了船舶、船員、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海上旅客運輸合同、船舶租用合同、海上拖航合同、船舶碰撞、海難救助、共同海損、海事賠償責任限制、海上保險合同、時效以及涉外關系的法律適用等海商法律制度,從而為規制海上商事行為、解決海事糾紛、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 相關的含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國是世界十大航運國之一,遠洋運輸在中國對外貿易中占居重要位置。1993年7月1日起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是近年來我國所頒布的法律中與國際慣例和國際通行做法接軌最多的法律之一。明確海商法的調整對象,有利於加強對海商法的研究。
海商法一詞包括了兩層含義,一是指作為法律的海商法,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英國海上貨物運輸法》等等;二是指海商法學科,即以海商法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古老的法律學科,一般又稱為海商法學。本文從第一種含義上使用海商法一詞,即本文所研究的是海商法法律的調整對象,而且主要以1992年11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8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為基礎來研究海商法的調整對象。
海商法一詞在大陸法系國家稱為Maritime Law或The law of Admiralty,在英美法系國家稱為Shipping Law。從詞源上考查,海商法一詞是與「海」和「商」有關的法律,是有關海洋商業的法律。海商法的調整對象各國學者認識不一,各國的立法實踐也多有相異之處,這除了與法律傳統、文化習俗、航運習慣等有關之外,還與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外貿地位等有關。
中國海商法體系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為核心,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國籍船舶管理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環境保護法》、《北京理算規則》、《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仲裁規則》等以及中國參加的有關海上運輸方面的國際條約為內容構成的,並以眾所周知的航運習慣為必要補充。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一條規定:「為了調整海上運輸關系,船舶關系,維護當事人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海上運輸和經濟貿易的發展,制定本法。」由此可見,中國海商法律的調整對象是海上運輸中發生的以及與船舶有關的各種關系,包括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橫向的海商、海事關系和調整非平等主體之間的縱向的海商、海事及船舶行政管理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 修改的主要理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一、中國航運業迅猛發展,要求修改《海商法》
據統計,1998年底,我國共有國際海運船公司260家。到2009年底,中國從事國際航運企業已達5571家,其中國際班輪運輸經營人約146家、國際船舶代理經營人約1695家、國際船舶運輸經營人約216家、無船承運經營人約3514家。中國船隊運力規模從改革開放之初的全球第40位,已躍升至當今排名第4位。我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連續六年位居世界第一。據《大公報》2010年1月份報道,英國克拉克森公司的一項調查顯示,位居世界第一的造船大國韓國已首次被中國超越。中國航運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使中國在世界航運界的地位明顯提升。「中國因素」的關鍵詞在航運圈裡頻頻出現。然而,航運實務中所涌現出來的許多法律問題,例如,物流運輸業迅猛發展所引發的無船承運人、國際貨運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和責任問題、無單放貨的法律問題、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損害賠償問題,等等,從現行《海商法》中均不能找到答案。
二、國家相繼頒布的許多重要法律,與《海商法》的規定不協調,要求修改《海商法》
與《海商法》有著密切關系的民事立法,如《對外貿易法》(1994年)、《國家賠償法》(1995年)、《擔保法》(1995年)、《保險法》(1995年,09年修訂)、《拍賣法》(1997年)、《合同法》(1999年)、《物權法》(2007年)、《侵權責任法》(2010年)等。與《海商法》有密切關系的公法性質的立法,如《船員條例》(2007年)、《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02年)、《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規則》(2004年)、《船舶安全檢查規則》(2010年)、《海船船員適任考試、評估和發證規則》(2004年)、《國內水路貨物運輸規則》(2001年)、《國內水路旅客運輸規則》(1996年)、《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0年)等。這些民商事立法和海事公法,不僅有許多規定與《海商法》不一致,而且直接影響到海事立法的價值取向。上述國內立法的新發展,導致現行《海商法》與一般法不一致,為了理順海商法與一般法的關系,應當盡快修改《海商法》。
三、國際海事立法的新發展,要求修改《海商法》
《海商法》在制定時,廣泛借鑒了當時的國際公約、體現國際海事慣例的民間規則和標准格式合同範本。但《海商法》實施之後,國際海事立法再度活躍,一些新的或重新修訂的國際公約或民間規則相繼出現。例如,《漢堡規則》(即《聯合國海上貨物運輸法公約》,已於1993年生效)、《1992年油污民事責任公約》(2000年1月5日對我國生效)、《1993年船舶優先權和抵押權國際公約》(我國於1994年8月18日簽字)、《1996年有毒有害物質國際公約》(1996年5月3日通過)、《扣船公約》(1999年草案)、《內羅畢國際殘骸清除公約》(2007年5月18日通過)、《2001年燃油污染損害民事責任公約》(2009年3月9日對我國生效)、《1974年旅客及其行李運輸的雅典公約的2002年議定書》(2002年11月1日通過)、《鹿特丹規則》(即《聯合國全程或部分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公約》,已於2008年12月11日通過)。2004年修訂的《約克——安特衛普規則》於2005年1月1日開始適用。國際標准租船合同範本有:《金康合同》(1994年修訂)、《紐約土產定期租船合同》(1993年修訂)、《勞氏救助合同格式》(2000年修訂)、《船東互保協會特別補償條款》(SCOPIC,2000年修訂)。
這些國際公約、民間規則或者是合同範本,體現了航運實務的新發展,反映了國際海事立法的動態與趨勢,必將對航運實務與國際貿易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有必要通過修改《海商法》,借鑒這些國際海事立法中合理的、先進的、符合航運和貿易實務的內容。
四、彌補、修正《海商法》的不足,要求修改《海商法》
《海商法》將沿海貨物運輸合同與國際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區別規定為兩種不同制度,人為地使中國海上貨物運輸關系由兩個法律調整。當前,中國實行統一的海上運輸法律體系的條件趨於成熟,應當通過《海商法》的修改,將我國《海商法》的適用范圍擴大適用於國內海上貨物運輸領域,從而構建統一的國內和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律機制框架。
《海商法》的每個章節幾乎都有移植國際公約、國際慣例的影子,例如《海商法》第四章「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就是借鑒《海牙-維斯比規則》和《漢堡規則》中合理的技術性條款融合而成。第五章「海上旅客運輸合同」借鑒1974年《雅典公約》,第八章「船舶碰撞」、第九章「海難救助」、第十一章「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等則分別參考《1910年碰撞公約》、《1989年救助公約》和《1976年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公約》。不少條文甚至是原文的中文翻譯,且在法律移植過程中存在「斷章取義」的情形,這些問題在司法實踐和航運實踐中引起許多困惑,造成法律解釋適用的困難和不一致。如何將英美法系的理念融合到中國傳統上以大陸法系為主的立法中,如何更好地結合中國國情,構築有中國特色的海商法體系,都需要通過修改《海商法》予以妥善解決。
由於受《海商法》起草、論證的局限,對一些問題的考慮不夠周延,本應在《海商法》中明確規定的內容,例如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和沉船沉物打撈的民事責任,迄今仍付闕如。再如國際貨物多式聯運問題,《海商法》僅有5條原則性規定,很不適應我國集裝箱多式聯運發展和國際蓬勃發展的「門到門」運輸方式的現實。此外,《海商法》使用的一些文字或者表述有待進一步澄清和統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 具備修改的有利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近20年來,《海商法》的基本知識已經得到普及,海商法理論研究水平不斷提高。航運經濟發展的現實,要求《海商法》更加符合中國國情,更加體現改革開放、與國際接軌。中國已經設立了10個海事法院,自1987年至2009年,海事法院一審審理的海事案件已達到10萬余件。我國海事仲裁受案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豐富的海事司法實踐,為檢驗海商法的可操作性提供了豐富的實踐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已經發布了《關於審理船舶碰撞和觸碰案件財產損害賠償的規定》(1995年8月18日)、《關於審理船舶碰撞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2008年5月23日)、《關於審理海上保險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2007年7月1日)、《關於無正本提單交付貨物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2009年3月5日)等系列司法解釋。此外,《關於審理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相關糾紛案件的若干規定》以及《關於審理油污損害賠償若干問題的規定》的司法解釋也正在制定當中。這些司法解釋,將為《海商法》的修改提供實踐的支撐。
自上個世紀90年代前後,中國海商法專家就開始活躍在國際海事立法舞台,參與了1989年的《國際救助公約》、1999年的《扣船公約》、2007年的《內羅畢國際殘骸清除公約》、2001年的《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2002年的《旅客及其行李運輸的雅典公約》的制定工作。特別是《鹿特丹規則》從1999年開始起草,直到2008年12月1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先後十年時間,中國海商法專家司玉琢教授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帶領中國代表團全程參與該公約的起草與研討工作,「在整個公約的制定過程中,中國代表團提出的書面提案的數量在所有國家中位居第三。」《鹿特丹規則》最終吸納中國代表團觀點有10多項、因中國代表團的觀點而達成妥協案的有3項、未接受中國代表團觀點有5項,中國代表團始終如一地積極參與的精神受到與會代表的尊重,得到貿法會秘書處的高度贊許,認為中國代表團在專家組會議中做出了「巨大貢獻」。
事實說明,中國海商法的學術水平正逐漸向世界水平靠近,在國際海事立法的舞台上,中國已經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在國際交往中,與國際海商法界建立了廣泛的聯系,將能夠更好地理解相關國際公約的內容,為中國《海商法》更好地與國際接軌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也可以更好地體現中國的國家利益和國家意志。我們認為,修改《海商法》的主客觀條件已經具備,在聯合國剛剛通過《鹿特丹規則》一年後的今天,啟動《海商法》修改,應該是最適宜的時機。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 修改的必要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一是中國航運業迅猛發展,要求修改《海商法》。據統計,1998年年底,中國共有國際海運船公司260家。到2009年年底,我國從事國際航運企業已達5571家。中國船隊運力規模從改革開放之初的全球第40位,已躍升至當今排名第4位。我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連續六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航運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使中國在世界航運界的地位明顯提升。然而,航運實務中所涌現出來的許多法律問題,例如,物流運輸業迅猛發展所引發的無船承運人、國際貨運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和責任問題、無單放貨的法律問題、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損害賠償問題,等等,從現行《海商法》中均不能找到答案。
二是國家相繼頒布的許多重要法律,與《海商法》的規定不協調,要求修改《海商法》。與《海商法》有著密切關系的立法,如《對外貿易法》、《國家賠償法》以及與《海商法》有密切關系的公法性質的立法,如《船員條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等,不僅有許多規定與《海商法》不一致,而且直接影響到海事立法的價值取向。上述國內立法的新發展,導致現行《海商法》與一般法不一致,為了理順《海商法》與一般法的關系,應當盡快修改《海商法》。
三是國際海事立法的新發展,要求修改《海商法》。《海商法》在制定時,廣泛借鑒了當時的國際公約、體現國際海事慣例的民間規則和標准格式合同範本。但《海商法》實施之後,國際海事立法再度活躍,一些新的或重新修訂的國際公約或民間規則相繼出現。例如,《漢堡規則》、《1992年油污民事責任公約》等。這些國際公約、民間規則或者是合同範本,體現了航運實務的新發展,反映了國際海事立法的動態與趨勢,必將對航運實務與國際貿易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有必要通過修改《海商法》,借鑒這些國際海事立法中合理的、先進的、符合航運和貿易實務的內容。
四是彌補、修正《海商法》的不足,要求修改《海商法》。《海商法》在目前看來,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例如,《海商法》將沿海貨物運輸合同與國際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區別規定為兩種不同制度,人為地使中國海上貨物運輸關系由兩個法律調整。當前,我國實行統一的海上運輸法律體系的條件趨於成熟,應當通過《海商法》的修改,將中國《海商法》的適用范圍擴大適用於國內海上貨物運輸領域,從而構建統一的國內和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律機制框架。再如,由於受《海商法》起草、論證的局限,對一些問題的考慮不夠周延,本應在《海商法》中明確規定的內容,例如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和沉船沉物打撈的民事責任,迄今仍付闕如。還有國際貨物多式聯運問題,《海商法》僅有5條原則性規定,很不適應我國集裝箱多式聯運發展和國際蓬勃發展的「門到門」運輸方式的現實。此外,《海商法》使用的一些文字或者表述有待進一步澄清和統一。
五是當前已具備修改《海商法》的有利條件。近20年來,《海商法》的基本知識已經得到普及,《海商法》理論研究水平不斷提高。航運經濟發展的現實,要求《海商法》更加符合中國國情,更加體現改革開放、與國際接軌。我國已經設立了10個海事法院,自1987年至2009年,海事法院一審審理的海事案件已達到10萬余件。我國海事仲裁受案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豐富的海事司法實踐,為檢驗《海商法》的可操作性提供了豐富的實踐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 關於其調整的對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一、海商法調整對象之一:海上企業組織
海上企業組織是從事海上商業運輸和海上生產活動的主體。海上企業組織可以是法人、非法人的單位和自然人,在現代海上運輸實踐中,海上企業組織多以法人的形式出現,非法人的單位和自然人則較為少見。海商法對海上企業組織的調整主要是關於船舶所有人、船舶輔助人員以及船舶本身的規定。
船舶所有人是指對船舶本身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利的人,包括船舶所有人本人、船舶共有人和租船人。船舶所有人本人是完全的自物權人,享有充分的和全面的船舶所有權,除可以對船舶進行佔有、使用和收益之外,還可以對船舶進行處分。船舶共有人包括船舶共同共有人和船舶按份共有人兩類,他們分別依據民法上的共同共有制度和按份共有制度對船舶行使所有權。船舶由兩個以上的法人或者自然人共有的,應當向船舶登記機關登記,未經登記的,不得對抗善意的第三人。租船人包括航次租船人、期租船人、光船租船人和船舶租購合同中的租船人。租船人對船舶所享有的權利屬於他物權性質,即是在他人的船舶所有權的基礎上對船舶享有的一種不完全的所有權,租船人對船舶可以行使佔有、使用、收益的權利,但不能對船舶進行處分。船舶租購合同中的租船人在繳納完約定的租金並在約定期間屆滿時享有船舶的所有權,此時的租船人即成為完全的船舶所有人,可以對船舶行使處分權。船舶所有人是海上運輸活動中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主體,海上運輸活動和海上生產活動都是圍繞船舶所有人而展開和進行的,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海商法就是關於船舶所有人權利和義務的法律。
船舶輔助人員包括海上船舶輔助人員和陸上船舶輔助人員。海上船舶輔助人員是指受雇於船舶所有人、在特定的船舶上工作的船長船員以及作為獨立營業者的引航員和與拖帶業務有關的人員。陸上船舶輔助人員除包括與船東有僱傭關系的人員外,還包括代理人、中間人、運輸經紀人等獨立的輔助人。作為海商法調整對象之一的船員是指,基於與船舶所有人的僱傭關系而在特定船上連續從事船舶航行業務的人,包括處於船舶指揮地位的船長和在船長指揮下從事船務的船員。在傳統的海商法中,船長在船上具有指揮者和船東代理人的身份,在國家權力難以到達的帶有特殊危險的海上社會中處於支配地位,並具有公法和私法特權,可以行使警察權等公權和船東與貨主的當然代理人等私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對船長的公法權利和私法權利作了明確規定,如「船長在其職權范圍內發布的命令,船員、旅客和其他在船人員都必須執行。」「為保障在船人員和船舶的安全,船長有權對在船上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人採取禁閉或者其他必要措施,並防止其隱匿、毀滅、偽造證據。」「船長負責船舶的管理和駕駛」。「船長管理船舶和駕駛船舶的責任,不因引航員引領船舶而解除。」等等。船員是在船長指揮下從事船務工作的人員,有高級船員和普通船員之分,他們都應經過專業訓練並應持有相應的證書。其他的船舶輔助人員,海商法也作了相應的規定。
船舶是海商法規定中的物,是以商業行為為目的供航海使用的一種水面浮動裝置。船舶的法律性質表現為三方面:1、船舶是一個合成物,是由船體、桅檣、船機、甲板、船艙等兩個以上的個體組成的一個統一體;2、船舶是動產,但具有不動產的性質,在實踐中都將船舶作為不動產對待;3、船舶的擬人處理,在英美法系國家中,原告可以對船舶提起訴訟,即對物訴訟,這就是把船舶作為法律上的「人」而對待的。海商法除規定船舶的性質外,還規定船舶所有權的取得、轉讓、消滅,船舶的登記、檢驗和船舶證書等內容。
二、海商法調整對象之二:海上商業運輸
海上商業運輸主要是指海上貨物運輸和海上旅客運輸,除此之外還包括海上拖航運輸。海上貨物運輸是海商法調整的主要對象之一,又有兩種運輸方式,即提單運輸(又稱為班輪運輸、定期船運輸、件雜貨運輸或零擔運輸)和租船運輸(又稱為不定期船運輸)。提單運輸是指承運人承攬運輸件雜貨而應托運人要求簽發提單並收取運費的運輸,此時的運輸合同是通過提單表現的,提單具有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證明、承運人收受貨物或將貨物裝船的收據、承運人憑以在目的港交付貨物的物權憑證等三大法律功能。
調整提單運輸的國際公約主要有 1924年的《統一提單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Unification of Certain Rules of Law Relating to Bills of Lading)》,簡稱《海牙規則(The Hague Rules 1924)》,1968年的《關於修訂統一提單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的議定書(Protocol to Amend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Unification of Certain Rules of Law Relating to Bills of Lading)》,簡稱《海牙一維斯比規則(The Hague-Visby Rules 1968)》以及1978年的《聯合國海上貨物運輸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Carriage of goods by Sea)》,簡稱《漢堡規則(The Hamburg Rules 1978)》。《漢堡規則》已於1992年11月正式生效,因此,這三個國際公約都是目前現行有效的國際公約。但是,由於《漢堡規則》取消了承運人航海過失免責和管船過失免責的規定,動搖了海商法律的基礎,與《海牙規則》的規定相去甚遠,因而參加者寥寥,且參加的國家都不是航運大國。我國目前尚未參加這三個國際公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關於提單的規定與《海牙規則》是一致的,只是在賠償限額、訴訟時效、集裝箱運輸等方面有必要的修改,因而更符合時代的要求。
海上租船運輸是指船舶所有人以一定的條件向租船人提供船舶的全部或部分艙位以運輸貨物或旅客,由租船人向船舶所有人繳納租金的一種運輸方式。海上租船運輸有四種方式,即航次租船運輸、期租船運輸、光船租船運輸和租購船舶運輸。租船運輸沒有既定的船期表,也沒有固定的航線,而是隨貨源情況決定船期和航線。海上租船運輸一般運送的是大批的、整船整艙的貨物,每一個租船合同的條款通常是互不相同的,其租金是以載貨量的大小或時間的長短來計算,租船合同本身就是運輸合同而不是合同的證明。海上租船運輸是海上貨物運輸的一種重要方式,大宗貨物的運輸多採用這種方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專設一章,即第六章「船舶租用合同」,專門對海上租船運輸予以法律調整。
海上旅客運輸是指承運人以適應運送旅客的船舶經海路將旅客及其行李從一港運送至另一港,而由旅客支付票款的運輸形式。海上旅客運輸與海上貨物運輸相比,對船舶的適航性要求更高,它不僅要求承運人在開航前和開航當時克盡職責使船舶適航,而且要求承運人在整個合同航次中,必須謹慎處理,使船舶始終處於適航狀態。另外,在賠償原則、責任限制等方面,海上旅客運輸也與海上貨物運輸有重大區別。
海商法對海上商業運輸方面的規定主要是關於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責任等的原則性規定,除關於承運人的最低責任方面的規定,如提供適航船舶的責任,管貨的責任等是強制性的規定之外,其他方面的規定都是非強制性的,當事人可以根據「契約自由」原則,經雙方協商後予以變更。
三、海商法調整對象之三:海上損害賠償
海商法關於海上損害賠償的規定又被稱為海事法,主要是對船舶碰撞、海上救助、共同海損、海上保險、海上油污、海事索賠責任限制等問題的規定。在這部分內容中,除船舶碰撞是強制性規范之外,其他內容都是非強制性的。
船舶碰撞是指在任何水域海船與海船或海船與內河船發生接觸,致使有關船舶或船上人身、財產遭受損害的行為。海事法律研究船舶碰撞主要是研究船舶碰撞責任的確定以及如何處理碰撞所造成的船舶、人身、貨物及有關財產的損害賠償問題。
海上救助又叫海難救助,是指由外來力量在任何水域對遭遇海難的船舶、貨物和人命的全部或部分進行的援救。海上救助是以維護航行安全、增進貿易航海方便和利益為目的,以承認救助人的救助報酬請求權為手段來促進安全航行的實現。海上救助通常採取「無效果、無報酬 (No Cure,No pay)」的形式進行,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也可以採取其他的救助形式。在現代海上運輸中,對遇難油輪的救助通常採取「無效果、有一定報酬」的救助形式,以防止和減少海上油污事件的發生。
共同海損是指在海上運輸中,船舶和貨物遭受共同危險時,為了船貨共同安全的需要,有意和合理地採取措施而產生的特殊犧牲和特殊費用。共同海損源於古老的法律諺語——「一人為大家作出的犧牲要由大家來補償。」共同海損的犧牲和費用不是海上危險直接導致的結果,相反,它是為了解除海上危險而人為地、有意地造成的損失和費用。共同海損的犧牲和費用應由受益的船、貨及運費方分攤。
海上保險是指保險人在被保險人從事海上運輸發生損失時,按照約定的承保范圍和險別負責賠償的損害保險制度。海上保險有船舶保險、運費保險、貨物保險、期得利益保險、船舶碰撞責任保險、再保險等。海上保險應貫徹賠償原則、可保利益原則、絕對誠信原則和近因原則等保險制度的基本原則。
四、海商法調整對象之四:船舶擔保法
船舶擔保法是指關於海上運輸和與其有關的行為所產生特定的當事人之間的特殊債權債務關系的法律,包括船舶優先權和船舶抵押權兩方面的內容。
船舶優先權是指海事請求人根據法律的規定向船舶所有人、光船承租人、船舶經營人提出海事請求,對產生該海事請求的船舶具有優先受償的權利。一般來說,以下各項海事請求具有船舶優先權:(1)船長、船員和在船上工作的其他在編人員的工資、其他勞動報酬、船員遣返費用和社會保險費用的給付請求;(2)在船舶營運中發生的人身傷亡的賠償請求;(3)船舶噸稅、引航費、港務費和其他港口規費的繳付請求;(4)海難救助的救助款項的給付請求;(5)船舶在營運中因侵權行為產生的財產賠償請求。船舶優先權不因船舶的轉讓而消滅。船舶優先權先於船舶留置權受償。
船舶抵押權是指抵押權人對於抵押人提供的作為債務擔保的船舶,在抵押人不履行債務時,可以依法拍賣,從賣得的價款中優先受償的權利。船舶所有人或其授權的人可以設定船舶抵押權。在設定船舶抵押權時應簽訂書面協議,並應向船舶登記機關辦理船舶抵押權登記,否則不得對抗善意的第三人。船舶抵押權後於船舶留置權受償。
❽ 海商法本科都學了些什麼
法學院《班輪運運輸實務與法規
租船運輸實務與法規》
海事法
海上保險法
航運管理
集裝箱多式聯運實務與法規
首先,介紹下海大的海商法。海商法在海大稱為國際法學,是海大的招牌專業之一。有些人一旦議論起海大的招牌專業,業內的人通常會脫口而出「國航」、「海商法」。事實上,早在很久以前,海商法確實還不存在,最先發展的是海大的水運管理(也就是現在的國航)。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講,難道就可以說國航比海商法好了么?其實,在這里比較這兩個專業意義不是很大。但我認為,讀海商法的學生不僅可以從事法務工作,也可以從事商務工作,而國航的學生未必就可以。況且,大家可以從官網了解國際法學的碩士導師的資歷。但是,也要糾正一下某些人一邊倒國際法學的。第一,不要認為讀了海商法就有多厲害。(真正要想在這個專業發展深造的還要去國外);其次,不要以為讀完海商法就可以拿高薪。(我認識的一位師兄他讀完研究生出來照樣還是像本科生那樣去找工作,拿一般的薪水。關鍵還看能力和綜合素質);第三,不要以為讀海商法就可以當海事律師或者進海事法院(除非你本科是讀法律的,否則估計還是走商務方向)。在這里,不是想澆滅大家考海商法的熱情。如我前面所說,考研是一種心態。你要有非常清晰的目標!你為什麼要讀海商法。這個問題一定要在心裡問上十遍!至於專業的具體內容介紹,大家可以BY
ALL MEANS進行了解!我也不過多做
這兩個專業,原來都是國航系的專業(他們原來都是在國航系裡面的,只不過後來教育部要求細分辦學,國法才分出來,直到近年單獨分成一個學院(其實學院也特小,本科生一個年級還不如國航人多,更別提和其他學院比了),國航(剛建立時叫遠洋運輸業務,於世成校長(現在是黨委書記)應該算是一個例子,本科是國航,研究生是海商法了————好像是這樣,具體也不是特清楚八卦,煩請有心人扒一扒)
反正九幾年畢業乃至以前的當時都是只知道國航的
至於國航的牌子一直也沿襲下來,沒改,反正也就這樣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兩者淵源非常近了,所以專業基本很相似的,課程上設置就更不用說了,不過現在分了之後,國法的課加了好多法律課,所以課更重了,而國航還是那樣,甚至還減了些課程,典型的養老院,大學四年,基本沒什麼課程,想三年結束課程,只要大一提前做准備,完全不在話下,不過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大一就做好規劃(這點學校不會給你做任何推薦的,所以這點還是別指望從學校得到什麼有價值的回答)~~
全國只有上海海事和大連海事兩所學校開設海商法研究生這門課程,主要學習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租船訂艙,海上保險等等實務性的航運知識。與傳統法學相比大家畢業後如果不願意從事律師行業完全沒有必要考司法考試的。關於就業:研究生畢業後大都在港航企事業單位工作,這些單位包括中遠、中海、中外運、天津港、青島港、上海港、寧波港、廣州港、上海航道局、長航、上海海事局、上海救助局、上海打撈局、馬士基航運、美國總統輪船航運、鐵行渣華航運、法國達飛航運、日本郵船航運、韓進海運、宜家亞太物流、敦豪快遞、大新華物流、中國平安保險、中國太平洋保險、中國租船、上海海事法院、各大律所等。前途or錢途
這真的是很難給你做什麼參考的,你是說舉某個人還是舉大部分人,做的好的有的是,做的差的也有的是。很明顯,你出來問這,基本能證明你也只能芸芸眾人,很難做到出類拔萃了(牛b的人完全是不屑問這的。而笨蛋的也不會有功夫問這,所以你只能是眾星里的一堆沙,想做多特出,估計很難了,說了這,你別生氣,我這也只是就事論事,畢竟我也不知道你誰,如果你在我說後,萬一發奮了,說明我這一說還是好的呢
留學,說實話留學的非常多的,如果想去,你應該不會孤單喲~~英國,荷蘭,你自己選了,海商法出名的也就他們了~~
我相信你在網上應該沒有說這個專業在上海海事大學的不好吧,至少你能考上國航甚至是國法,即使你是運氣使然,但是你進去,大家都會覺得,哇塞,好牛叉,估計你自己都會有種自豪感的~~不過,國航200人,全校4000人,也就是說每20個就有一個,所以我奉勸貴兄or貴妹,最好還是保持低調,我一般都不喜歡說自己是國航or國法的,直接以學院概括~~
女生的話,樓上說的在理,航運圈是一個不是很適合女生的職業,女生好多是去做單證(艙單,報關單,提單,信用證等等,一大堆單子呢)去了。也有做broker的啦,至於做的怎麼樣,這就看個人各種能力運用了~~
考研,我不知道是推薦還是不推薦,本系有幾個學習成績特棒的,都是GPA前十的,結果被保研了,我在想他們這些放著大好的工作(有好多企業從待遇到前途都n不錯,不是我認為,是大家都認為,輔導員也推薦的)不去,而還非得考研,保研去和更多人去擠去拼,真不知為了什麼?或許我不是那前十吧,思考的不是他們所思考的問題。因此這個問題你現在思考的還有點早,等你到大三或者大四你應該就會有結果了,現在你問這個問題有點未雨綢繆實質則是多此一舉,因為你還不了解你在大學能混的怎麼樣(記著,大學裡面牛人還是挺多的,當然女生成績可能會比男生偏好的)
❾ 海商法專業的就業類型有哪些和出路怎樣
海商法的抄專業前幾年是非常好襲就業的,近來雖不想以前一樣容易,但相對比較還是就業率較高的專業。我國家目前海商法領域並不健全,但是海商法的重要行卻日漸受到國家重視,所以過個6、7年,應該會很火(呵呵,我的話實在是不專業...)~ 具體就業的話,如果你想當律師就必須要考研,現在這個專業的律師學位大都是碩士。還要考律師證,想輕松似乎不太可能。還可以做企業的管理人員、顧問,還有去做實務的,待遇都不錯。如果你在校成績很優秀,畢業時還有進海關的機會。涉及范圍還是很廣的,商、法、政、經~ 看看海商法專業的大致要求和學習方向會對你有幫助的~ 海商法專業方向: 本專業方向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法學基礎,熟悉海運和相關業務,精通海商、海事法律,能夠將所學知識綜合運用於實踐的復合型、外向型、應用型的海事法律高級人才。主要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有:民法、商法、合同法、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海商法概論、船舶船員法、海上運輸實務與法律、海上保險法、海事法、專業英語等。
❿ 法學海商法方向是幹嘛的
一、海商法專業。
專門處理國際海事商務糾紛,對外語要求極高,屬緊缺型人才。
本專業方向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法學基礎,熟悉海運和相關業務,精通海商、海事法律,能夠將所學知識綜合運用於實踐的復合型、外向型、應用型的海事法律高級人才。主要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有:民法、商法、合同法、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海商法概論、船舶船員法、海上運輸實務與法律、海上保險法、海事法、專業英語等。
二、前幾年就業很棒,目前跟其他法學專業一樣,隨著經濟的放緩,也稍微有些下降。
與普通法學一樣,都是學法律的,基礎課程差不多,只是方向更明確一些。參加司法考試,是任何法學專業的共同方向,海商法當然也不例外。學了海商法,不能參加司法考試,那還學個屁!
具體就業的話,海商領域的律師基本上都是碩士出身,現在想當律師必須過司考了。過關後,還可以做企業的管理人員、顧問,還有去做實務的,可以考海關等,待遇都不錯。
學海商法,可以到沿海綜合性政法院校及海事大學就讀比較好。上海海事大學海商法,是學校的招牌專業,該專業在上海市也是數一數二的,以前分數很高。其他的,如大連海事大學,人大,北大,中政大,華東政法,廈門大學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