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美國商法

美國商法

發布時間: 2020-12-24 08:25:00

Ⅰ 美國前20的大學中,哪所大學的國際商法專業比較好(學士。)急求指點。

樓主你好,我現在就讀於一所全美TOP 10的大學,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你有這么大的志向,我很為你高興!但是你知道為什麼你給20分就連慕分黨也沒有嗎?因為,在美國,根本就沒有法律學士學位。你本科的時候只能學習 pre-law的課程,但是一般也沒有專門的准法律專業,基本上都是學人文啊哲學啊什麼的人去考法學院。

下面提供美國的法律學位,總共三種,木有學士的!最低碩士

JD的全稱為Juris Doctor。雖然是叫Doctor,但事實上在美國,因為本科是沒有法學這個專業的,所以JD可謂為學士後法律學位,屬於美國的First Law Degree,任何獲得學士學位的本科生都可以申請JD,然而美國更希望自己的JD申請者,同時是在某個特殊領域有專業背景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非法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申請JD更有優勢。

LLM的全稱為Master of Laws,即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它是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的專業性學位,申請人一般為本科法律系學生、法律碩士以及在職的法務人員,完全沒有法學相關經歷以及學術背景的申請者不能申請。

JSD的全稱為Doctor of Juridical Science,它是真正意義上的法學博士,是法律專業的高級學位,一般來說,申請者必須有從事法學研究的職業目標,且必須有Master學位或是JD學位才能夠申請。

希望樓主好好想一想本科到底學什麼。如果還有問題可以找我~

Ⅱ 美國法律制度的優點

一、法律移植

對於國外已有的立法成功經驗,法律移植不失為一種簡捷而有效的借鑒方式。但移植需要技巧,移植不得法,不僅原有的法律制度的特性和優點會消失殆盡,而且可能破壞已有的程序,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國際比較法法學會主席克雷波教授關於法律移植論述道:「在某些領域,特別是在人、婚姻、家庭等法律領域,法律規則是基於根本不同的道德宗教價值觀念的,在財產法或勞動關系法領域的某些價值也是如此。在這兩個領域的法律移植,即將具有某種社會價值的法律引入不存在這種價值的其他法律管轄區中,必然是相當困難的。但是,在商務活動領域,並不具有如此根本差別。以至於不同國家的觀念就不能交錯繁殖。」大多數現代市場經濟國家的立法經驗表明,商法是直接調整和規范市場經濟的法律,能直接地反映經濟生活的需求,符合經濟主體的利益。《美國統一商法典》雖為美國法律的產物,更是美國的市場經濟和商事交易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聯合國的一個法律專家小組在對《統一商法典》進行後指出:《統一商法典》作為一個基礎可以適用於任何一個市場經濟的國家,其第九篇(即擔保篇)無疑是當今世界各國中最為現代化、最為合理和最為完整的擔保制度。我國尚未制定民法典,法律體系的模式選擇亦不明確,因而在商事立法模式上有更大的選擇餘地。因此,選擇以商法為核心的市場經濟體系的立法模式,則在立法技術上不必拘泥於民法中基於家庭人身和財產關系形成的各種倫理性原則,而是更直觀地反映經濟關系的本質屬性,使之受之於商法基本原則及調整手段的約束,真正體現市場經濟的需求,消除計劃經濟的殘余。正如施米托夫所論述:「從實質上看,商法是或者至少應該是有理智的商人們的共識。這個法律部門相對來說不受和其他感情方面壓力的影響。這也許就是為什麼商法能夠比其他法律能更加從容地面對驚濤駭浪,在瞬息萬變的風浪中始終把握其航向的原因。」

二、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結合

《美國統一商法典》是一部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相結合的作品,貫穿著立法者的思想。現實主義注重法律的實用功效,要求法律能解除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強調法律對社會關系的規范作用,以此作為法律的最高目標;理想主義則強調法律自身體系的完備與嚴謹,制度的周密與無懈可擊,以此作為立法的最高要求。《統一商法典》的立法者是現實主義的法學的代表,針對美國普通法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經濟的最新發展,對商事交易進行了極具想像力的創新,實現了簡化交易手續、提高交易效率的立法目的。同時,法典的起草人運用了大量的成文法立法技巧,如原則性條款、彈性條款的規定,力求實現法律的嚴謹與周密。

長期以來,我國立法的現實色彩比較突出,立法的動機往往來自於經濟生活的迫切需要。「法律宜粗不宜細」,「需要一部制定一部」等指導思想都是現實主義在我國的具體體現。這一立法思想對於迅速制定大量解決實際問題的法律有著積極的作用,但過分偏重於現實需要而忽略法律的思想往往影響立法質量。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立法呈現出的體系不協調、法律之間存在諸多沖突等現象大多與此有關。因此,完善我國商事立法,應當重塑法律思想,應當具有全局立法觀念,以統一、協調的法律體系調整和規范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各種社會關系,以便於適應復雜多變的經濟發展。

三、法律經濟

對法律制度的經濟分析手段是從美國開始興起的,並在《美國統一商法典》中充分運用,即強調用交易費用等概念來對法律制度的效益價值進行分析。正如美國法學家所指出的:「法律,尤其是私法,是為盡可能地增加經濟價值和財富而設計的。法律強制的主旨或標准在於為將來價值最大化的行為創造動因。」

現代商法的立法宗旨和理念是促使商事交易便捷、安全地進行。正是這種商法與經濟的內在邏輯統一性決定了對商法進行經濟分析的必要性。在法律與經濟發展須臾不可分離的今天,應研究交換在社會化大生產過程中對商法的內在需求,以及商法應如何對商事交易效益和安全的最大化提供法律保障,從中找出它的性,並使之意志化、法律化,從而使商事法更具理性。

這種分析手段雖然難以兼顧法律的社會價值,但對我國現階段的立法有著一定的指導意義。商事活動以利潤最大化為原則,因此,做為商法的一項基本原則應以效益為其主要價值。商事法中出現的一些與經濟效益相悖的法律規定,是與立法目標不相符的,是制約法律功能發揮的。我國正處在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發展過程中,大量的交易秩序需要由法律來創造和維護,這就決定了在法律制度的設計時,運用經濟性分析手段的必要性。從而要求立法者樹立效益觀念,在具體制度制定上,盡可能合乎商事交易的營利性要求,對一些重要制度要進行交易成本和交易費用的分析,突出經濟價值,促進經濟發展和效益增長。

四、商事慣例地位和性質

《美國統一商法典》的制定和實施,標志著中世紀商人法在美國的復甦,這表現為:

(1)法典的主要淵源是商事習慣和慣例。

(2)法典規則是在對商事習慣和慣例進行細致考察的基礎上確立的,而不是憑空制定的。

(3)在實用主義法律觀念的推動下,美國法官在審查商事案件的事實時,開始對「僵硬」的法律規則進行改造並逐漸承認商事交易中的習慣性規范,進而確認貿易習慣和商事慣例的法律效力

我國《民法通則》第14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國際慣例。」可見,國際慣例在我國被區分為:

(1)作為的國際慣例即上升為國際法的慣例,如條約。

(2)作為法律漏洞補充工具性質及地位的國際慣例———即商法的淵源和表現形式的「國際慣例」。

作為法律漏洞補充功能的國際慣例適用是有條件的,它必須服從於法律或者整個法律秩序的目的,而不具備獨立的法律性,不具有法的一般抽象性與普通規范力。

國際慣例為「任意性」和「自治性」的法律規范已經得到國際的普遍承認。在市場力量的驅動下,國際商事關系的法律協調和統一已經取得初步的成效。這主要表現在各國立法和司法實踐中已開始逐漸拋棄那種狹隘的「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的觀念,在對國際商事關系的法律調控中,已開始放棄單純的國內法律控制的做法,而允許當事人在合同中選擇商法規則來支配他們彼此之間的法律關系。可以想像,隨著世界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跨國性商事交易關系的法律調控將進一步擺脫國內法律的桎梏,逐漸趨向統一。而我國立法中的現行的關於國際商事慣例的規定,無論是在含義、性質、適用范圍和條件等方面,還是在與實施中,均存有缺陷。為促進國際商事關系的進一步,有必要在今後立法中對國際商事慣例做出更、更具國際性的規定。

五、制定和完善商事法律體系

長期沒有融入到國際經濟體系和國際社會中,沒有機會參加有關國際經濟貿易法律規則的制定,處於被動的執行、被動遵守國際貿易法律規則的地位,以致在國際經濟貿易中的發揮作用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中國市場經濟法律體系正處於建立和完善過程中,與服務貿易、知識產權保護和國際投資等有關的商事法律極為薄弱,有相當部分領域處於空白狀態,司法制度方面也存有許多弊端。加入WTO,中國法律將面臨調整。因此,應借鑒美國商事法典中開放性、能動性和具有保護功能的立法特性,依據WTO法律體系和國際商事慣例,制定和完善現代化的能與國際商事交易接軌的商事法律體系。

六、商法典與司法公正

商法典的制定對於保障司法審判人員嚴格執法與公正司法具有重要意義,具體表現在:

(1)從根本上解決審判實踐中依然存在的規則匱乏狀態,努力保障裁判的公正。

(2)商法典的制定,是限製法官的自由裁量,保證法官公正執法的重要步驟。

龐德指出:「法律是科學的,意在盡量消除司法過程中的人為誤差,排除貪污腐化和盡量減少法官無知或膚淺所產生危險的可能性。」尤其是在我國現階段法官整體素質不高,不能完全適應嚴格執法的要求情況下,不能強調法官在創造所謂的「活的法律」方面的作用,而應該嚴格要求法官依循成文法,尤其是通過較為完善的立法,限製法官的自由裁量,這就需要盡快制定頒行商法典。

七、商事立法模式

縱觀世界各國立法,民商分立較之民商合一,不僅在傳統和現實中佔有支配地位,而且亦有深刻的理論根據。首先商法從其產生之初就具有鮮明的國際性,現代貿易理論也表明,為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應單獨制定商法典;其次是商業經濟活動所要求的便捷和效益,與民事活動所尋求的公平,在關注角度上存有較大的差異;最後是商法所調整的商業經濟關系變化較快、較多,為便於修改也應保持獨立。

就我國而言,隨著社會生產力與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不斷加強,國際商事法律關系愈趨興旺並愈加復雜。因此,堅持「民商法」和商法是民法特別法的概念和理念,就是混淆了家庭財產關系與市場交易關系兩者之間的根本不同性質,其實質就是在新形勢下仍然堅持簡單生產商品完善法,這種落後、陳舊的法律理念,是違背潮流的,它既不利於民法的現代化,更不利於商法的發展。並且在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下,民法的調整愈加力不從心,從而出現了許多法律調整的空白點。因此,建立獨立的現代商法典勢在必行。

Ⅲ 求《美國統一商法典》(2004年修訂本)的中譯本,電子版。

免費地址:
http://ishare.iask.sina.com.cn/search.php?key=%C3%C0%B9%FA%CD%B3%D2%BB%C9%CC%B7%A8%B5%E4&format=
請采專納屬

Ⅳ 簡述美國《統一商法典》的特點

答:對象不同;事買賣行為, 法典以買賣為中心,法典靈活實用!

Ⅳ 美國統一商法典什麼時間編纂而成

美國各州復的商法長期制不統一。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由各州代表組成的全國州法律統一委員會議陸續起草了一些單行商事法規,如1896年的《統一流通票據法》和1906年的《統一買賣法》等,供各州立法機關採用。這些單行法規內容比較陳舊,也不能形成較完整的商法,因而20世紀40年代初由全國州法律統一委員會議和美國法學會聯合倡議並負責起草統一商法典。主要起草人是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K.N.盧埃林(1893~1962)。1952年《統一商法典》第一個正式文本發表,向各州推薦後,又相繼發表了1957、1958、1962和1972年的修正文本。60年代初成立《統一商法典》常設編委會,負責推動這一法典在各州的通過、統一解釋和提出新修正案的工作。到1968年為止,除路易斯安那州外,其他49個州以及哥倫比亞特區和維爾京群島的立法部門都已基本上採用這一商法典。

Ⅵ 在美國直銷是幾商法

  1. 在美國直銷是三商法。

  2. 三商法是相對於一商法和二商法而言的。所謂的三商法也就是分析「以回人為店答鋪,無店鋪經營的多層次直銷(即傳銷)。它是一種人員銷售。

  3. 三商法常見應用領域在(多層次直銷)傳銷行業,原始的三商法是通過以人為本傳銷商品多被非法傳銷利用。後來國家出台相關法律,禁止了非法傳銷以及變相傳銷,只允許正規合法的企業進行直銷(暫時是限定單層次直銷,但是更多的企業暗中運行多層次直銷)。即有直銷店鋪加直銷人員傳播來銷售產品。37家企業在我國取得直銷證照,三商法被廣泛的應用到金融傳銷中。

Ⅶ 美國的法律體制是什麼

1)美國法律的發展
美國法來源於英國法,又根據美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特點作了較多的改變。美國建國初期就制定了成文的聯邦憲法,但聯邦和各州都自成法律體系。美國法律制度的發展大約經過了四個時期:殖民地時期的美國法;獨立戰爭後的美國法;南北戰爭後的美國法;現代美國法。
2)美國法律的性質
它是英美法系的代表,擁有英美法系以英國為中心、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以判例法為主;變革相對緩慢,具有保守性法律發展中法官作用突出;體系龐雜缺乏系統;注重程序的訴訟主義等共同的特點,同時也擁有自身的特點。
3)美國法律的特點
美國建國初期就制定了成文的聯邦憲法,但聯邦和各州都自成法律體系。聯邦除在國防、外交、財經政策、國際貿易和州際商業等方面外,無統一的立法權;刑事和民商事方面的立法權基本上屬於各州。盡管官方和非官方機構提出過不少供各州立法參考的模範法典草案,但各州採納程度不一。路易斯安那州原為法國屬地,保留了法國法傳統;西南部各州的親屬法則具有法國法和西班牙法的色彩。
4)我個人理解的美國法律的優點
首先是強調程序正義,這保證了法律的公正性和不至於被濫用;
其次是判例制度和成文法結合,具有廣泛適用性,不容易被鑽了條文的漏洞,也不容易導致權力尋租;
其三是強調人文關懷和教育性,讓普通人,尤其是弱勢群體有真正被視作「人」而不是被圈養的畜牲。人道主義源於本來是殘酷為本質的「專政」工具法律,確實讓人有點敬仰;
其四是公民陪審團制度,保證了法律不會成為某個統治階層的專有工具,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社會正義的可能性。

Ⅷ 美國統一商法典

美國《統一商法典》是美國統一州法委員會(NCCUSL)和美國法學會(ALI)聯合組回織制定的一部示範法,答1952年對外正式公布,現已為美國50個州所採納,對世界各國的民商事立法及國際商事公約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重要地位舉世公認。被譽為英美法系歷史上最偉大的一部成文法典。其正式評述即 《統一商法典》的起草人對法典所作的解釋,相當於大陸法上的立法理由書。它對法典的每一條文的規范目的等方面都一一作出說明,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本卷收錄了第九編動產擔保交易的譯文,包括調整范圍、擔保物的種類、擔保物權的有效成立、擔保物權的公示、優先順位規則、第三人的權利、擔保物權人的義務、擔保物權的執行等內容。

Ⅸ 撤回要約的美國統一商法典 規定

如《美國統一商法典》第2-205條規定,在貨物買賣中,在規定的條件下可以承認無版「約因」的「確權定的要約」,即要約人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不得撤回要約。法國法原則上認為要約人在其要約被受要約人承諾以前可以撤回。法國判例認為,要約人如在要約中指定了承諾期限,要約人也可在期限屆滿前撤回要約使合同不成立,但需賠償對方的損失。如未規定承諾期限,但根據具體情況或正常的交易習慣,要約人如不適當地撤回要約,也應賠償對方的損失。義大利民法典規定,凡要約人在要約中規定承諾期間的,在該期限屆滿以前,不得撤回要約;如在要約中沒有規定期限,則在受要約人承諾以前撤回,但如受要約人善意信賴要約,並為履行作了某種准備,則要約人應對此產生的損失負責賠償。

熱點內容
邊緣性人格障礙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7 02:17:09 瀏覽:585
兒童道德發展包括兒童的發展 發布:2025-02-07 02:09:47 瀏覽:631
道德信念有 發布:2025-02-07 01:37:14 瀏覽:863
端正執法司法理念大討論活動 發布:2025-02-07 01:31:25 瀏覽:312
勞動法不能上夜班 發布:2025-02-07 01:24:16 瀏覽:565
李佳行政法精粹 發布:2025-02-07 01:14:10 瀏覽:532
婚姻法中關於性的認識 發布:2025-02-07 01:02:16 瀏覽:543
婚姻法解釋一不得已不知情 發布:2025-02-07 00:28:46 瀏覽:336
勞動合同法講座ppt 發布:2025-02-07 00:00:01 瀏覽:806
2017婚姻法婚前買房 發布:2025-02-06 23:41:18 瀏覽: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