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評析
『壹』 民法總則是什麼
《民法總則》系著名法學家施啟揚先生之重要著作。
《民法總則(修訂第8版)》以明白淺顯之語言,介述與研討民法基礎理論,融法律條文釋義、典型案例評析、部院解釋與指令等為一體,並施先生具三十餘年法務公職經歷,於理論闡釋之際多有經驗體悟,較之一般學院派著作,更具知行合一之特點。施先生於書中尤重視對於民法基本理論之比較研究,而不囿於地方性實踐。
『貳』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何時生效
公告發布時生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如下:
第一百三十七條,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對人知道其內容時生效。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達相對人時生效。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採用數據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對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時生效。
未指定特定系統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數據電文進入其系統時生效。當事人對採用數據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時間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第一百三十九條,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發布時生效。
第一百四十條,行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符合當事人之間的交易習慣時,才可以視為意思表示。
(2)民法總則評析擴展閱讀:
由於公告宣布的是重大事項和法定事項,發文的權力被限制在高層行政機關及其職能部門的范圍之內。
公告是向「國內外」發布重要事項和法定事項的公文,其信息傳達范圍有時是全國,有時是全世界。譬如,中國曾以公告的形式公布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一方面確立他們在我國科學界學術帶頭人地位,一方面盡力為他們爭取在國際科學界的地位。
凡是用來宣布有關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教育、人事、外交等方面需要告知全民的重要事項的,都屬此類公告。
『叄』 《民法總則(草案)》有哪些看點
看點一:胎兒也有民事權利。
此次審議的民法總則草案對胎兒的利益提出了明確的保護原則。草案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的保護,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出生時未存活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我國現行的繼承法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法定繼承辦理。這個被稱為「特留份制度」的規定,就已經體現了對胎兒權益的保護。隨著時代的發展,胎兒利益的保護不僅限於個別情形,應該提出更全面的保護規定。
看點二:六歲孩子可以「打醬油」?
我國現行法律規定的具有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最低年齡是十周歲。草案將這一下限下調至六周歲,規定: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民法典編纂既要強調尊重成年人的決定自由,也要兼顧尊重未成年人的天性。這就要在降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標准上有所體現。隨著現代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兒童的生理和心智發育水平也不同於以往,現在六周歲小孩兒所知道的東西遠遠多於以前同齡孩子的認知,他們具備有一定的辨別和判斷能力,應當有權獨立進行一些民事法律行為,這樣的調整,有利於更好地保護這些兒童的利益。
看點三:老人有望納入監護制度保護范圍。
未成年人、植物人、精神病人、老年痴呆患者,當他們需要參與社會活動或者權益需要維護時,誰可以替他們做主?答案是他們的監護人。監護人到底該如何確定?他們應當承擔哪些職責?什麼樣的人可以成為被監護人?圍繞這些問題,草案給出了較為全面的規范。
看點四:擬對法人作出新分類。
法人是法律擬制的「人」。我國現行民法通則將法人分為企業法人、機關法人、事業單位法人、社會團體法人等。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組織的形態發生很大變化,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服務機構等新組織形態大量出現,現行法律已經很難完全納入,需要從法律上作出調整。對此,草案將法人進行了新的劃分,即「營利性法人」和「非營利性法人」。
看點五:擬新增民事主體「非法人組織」。
草案以專門一章對「非法人組織」進行規定。其中明確,非法人組織是不具有法人資格,但是依法能夠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民事活動的組織。同時,草案也對「非法人組織」進行了列舉,包括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營利性法人或者非營利性法人依法設立的分支機構等。
看點六:見義勇為受了傷,鼓勵被救者給予補償。
草案規定:為保護他人民事權益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肆』 評析民法典草案: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亮點和不足之處
【導讀】最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我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的出台,取代了現行的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收養法、繼承法、侵權責任法。
民法典由民法總則與各分編「合體」而來,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共1260個條文,覆蓋每一個公民從出生到死亡的全部生活。
民法典與人口和生育問題關系比較密切的部分是婚姻家庭編。我們認為,婚姻家庭編的最大亮點,是刪除了原婚姻法和收養法有關計劃生育的內容,婚姻家庭編(以及整部民法典)沒有出現「計劃生育」一詞。但婚姻家庭編也有一些不足之處,主要是關於法定婚齡以及限制收養子女數這兩個方面。下面分別進行詳細分析:
一、在婚姻部分,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條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
這條關於法定婚齡的規定,是沿用了原《婚姻法》第六條的規定。事實上,1980年我國制定《婚姻法》時之所以把法定婚齡規定得這么高,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配合當時推行的「一胎化」政策。隨著我國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寬,原《婚姻法》規定的法定婚齡早已不合時宜。
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在2012年和2017年全國兩會上提交建議,把男性和女性的法定婚齡統一降到18周歲。何亞福先生也曾在《新京報》上撰文分析,我國現行法律規定18周歲的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而結婚是一種民事行為,如果18歲不允許結婚,意味著這個成年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因此,法定婚齡統一到18歲,是對法律體系邏輯統一的尊重。需要指出的是,降低法定婚齡並不等於提倡早婚。這是因為,法定婚齡只是允許結婚的最低年齡,並不是說到了法定婚齡就應該結婚。
有一種很普遍的觀點是:現在很多人在18歲時仍然讀高中,怎麼能結婚?這種觀點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現在很多農村人並不讀高中,而是初中畢業就去打工了。這些農村青年出去打工兩三年,到18歲時,心智已比較成熟。所以,用城市人的眼光來看法定婚齡降到18歲,可能不切實際;但從農村人的角度來看,這一議案是接地氣的。
法定婚齡降到18歲,對大多數人來說並沒有什麼影響,因為即使法定婚齡降低了,大多數人仍然會在男22歲、女20歲以上的年齡結婚。2015年中國婦聯發表的《中國幸福婚姻家庭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平均結婚年齡為26歲,男性比女性高2.3歲。而根據江蘇省民政廳的數據,2017年,江蘇省平均初婚年齡為34.2歲,其中女性34.3歲,男性34.1歲。因此,法定婚齡降到18歲,並沒有損害到多數人的權益,但保護了少數人的權益。
從國際上來看,我國現行的法定婚齡高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其中我國男性的法定婚齡是世界最高。比如,歐洲大多數國家的法定婚齡是18歲;美國的法定婚齡由各州決定,很多州也規定是18歲;在東亞地區,日本的法定婚齡是男女均為18歲,我國台灣省和韓國的法定婚齡是,在父母同意下,男18歲,女16歲就可以結婚,而到了20歲,就不需要父母同意也可以結婚。
二、在收養部分,民法典第一千一百條規定:「無子女的收養人可以收養兩名子女;有子女的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
我們認為,雖然這條規定比原《收養法》規定「只能收養一名子女」有所放寬,但限制收養人最多隻能收養兩名子女,仍然是不必要的。
過去,限制生育的政策以及《收養法》對收養設置嚴苛的條件,是導致棄嬰和拐賣兒童增多的兩個重要原因。因為生育限制政策在壓縮普通家庭按意願生育孩子空間的同時,嚴苛的收養規定大大窄化了正常收養的渠道。一旦正常合理的途徑被阻滯,非法的行為就有了滋生的土壤,兒童拐賣猖獗正是這一規律的體現。這可以從拐賣兒童的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來理解。
從需求來看,在生育限制政策下,部分家庭無法通過增加生育數量來滿足有兒、有女或兒女雙全的需求,也無法滿足《收養法》中無子女的規定,但購買兒童卻可以進行性別選擇,也可繞過當地計劃生育機構在懷孕期間的干擾和脅迫。還有,無法生育的夫妻早年可將親友的孩子過繼到身邊,但《收養法》將送養的孩子也當成計劃內生育名額,使得親友很難生育更多的孩子過繼出去。
從供給來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春雷副教授針對133個被拐賣兒童案例的實證分析顯示,有一半多兒童是被親生父母或親戚出賣。該分析並未列出具體的出賣原因,但如果這些家庭能將孩子合法送養給親友,其中很多應該不至於將孩子賣掉。
中國早已經陷入低生育率陷阱已是不爭的事實。特別是,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之後,近三年全國出生人口仍然連續下降。這種人口趨勢將嚴重威脅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全面放開乃至大力鼓勵生育已經逐漸成為社會共識的背景下,以限制生育為目標對公民收養子女數量進行限制早已不合時宜。為此,我們建議把民法典第一千一百條規定「無子女的收養人可以收養兩名子女;有子女的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改為「收養人可按意願和經濟狀況收養多名子女」,並明確規定被收養的孩子與親生孩子在落戶和受教育方面享有同等的權益。
最後,我們建議政府建立收養制度,在父母沒有條件自己養育時,孩子可由政府機構代養,在規定年限內可以領回。
『伍』 被監護人的父母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對嗎
可以。
《民法典》第二十九條規定:被監護人的父母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根據該條規定,遺囑指定監護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指定人必須是被監護人的父母,並且其父母系監護人。
2、必須以法律規定的遺囑形式指定,該指定在指定人死亡後生效。
3、被監護人可以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或成年人。
4、指定監護人可以是被監護人的近親屬,也可以是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人員或組織。
5、被指定的人若無不宜擔任監護人的情形,該指定監護應當其他法定監護人。
(5)民法總則評析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設立遺囑不能進行代理。遺囑的內容必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應由遺囑人本人親自作出,不能由他人代理。如是代書遺囑,也必須由本人在遺囑上簽名,並要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緊急情況下,才能採用口頭形式,而且要求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後遺囑人能夠以書面形式或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口頭遺囑因此失效。
遺囑是遺囑人死亡時才發生法律效力的行為。因為遺囑是遺囑人生前以遺囑方式對其死亡後的財產歸屬問題所作的處分,死亡前還可以加以變更、撤銷,所以遺囑必須以遺囑人的死亡作為生效的條件。
『陸』 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有何不同
民法通則是86年制定的,民法總則是在《民法通則》的基礎上做的修改,雖然沒有明確民法通則失效,民法總則生效後,基本上民法通則就不再使用。
『柒』 民法書籍推薦
一、民法史與概述
1、謝懷栻:《外國民商法精要(第三版)》,法律出版社 2014 年版
2、[德]茨威格特、克茨:《比較法總論》(上),中國法制出版社2017年版
3、[美]伯納德·施瓦茨:《美國法律史》,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7 年版
4、[德]羅爾夫·克尼佩爾:《法律與歷史——論德國民法典的形成與變遷》,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5、[德]霍爾斯特·海因里希·雅科布斯:《十九世紀德國民法科學與立法》,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6、[德]維亞克爾:《近代私法史》,上海三聯書店 2006 年版
7、[美]弗里德曼:《美國法律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7 年版
8、[美]弗里德曼:《二十世紀美國法律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 年版
9、[美]小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普通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6 年版
二、民法總則
(一)教科書
1、王利明:《民法總則》,中國人民大學2017年版
2、[德]哈里·韋斯特曼等:《德國民法基本概念(第16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3、[德] 漢斯·布洛克斯:《德國民法總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1 年版
4、[日]山本敬三:《民法講義Ⅰ·總則》(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 年版
(二)體系書
5、[德]迪特爾·梅迪庫斯:《德國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
6、[德]卡爾·拉倫茨:《德國民法通論》(上、下),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7、朱慶育:《民法總論(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 年版
8、李永軍:《民法總則》,中國法制出版社2018年版
(三)專著
9、董安生:《民事法律行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 年版
10、邵建東:《德國民法總則編典型判例 17 則評析》,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年版
11、[德]維爾納·弗盧梅:《法律行為論》,法律出版社 2013 年版
12、芮沐:《民法法律行為理論之全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3 年版
(四)注釋書
13、石宏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條文說明、立法理由及相關規定》,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三、人格權法與個人信息保護法
1、[日]五十嵐清:《人格權法》,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 年版
2、王澤鑒:《人格權法》,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3 年版
3、王利明:《人格權法研究(修訂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2 年版
4、謝遠揚:《個人信息的私法保護》,中國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
四、物權法
(一)教科書
1、王利明、尹飛、程嘯:《中國物權法教程》,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8 年版
2、崔建遠:《物權法(第四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7 年版
3、孫憲忠:《中國物權法總論(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4、[日]我妻榮:《新訂物權法》,中國法制出版社 2008 年版
5、[德]曼弗雷德·沃爾夫:《物權法(第 18 版)》,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
(二)體系書
6、[德]鮑爾、施蒂爾納:《德國物權法》(上、下),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
7、王利明:《物權法研究(第四版)》(上、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6 年版
8、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中、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11 版
9、崔建遠:《物權:規范與學說》(上、下),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1 年版
(三)專著
10、王軼:《物權變動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11、田士永:《物權行為理論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2、程嘯:《不動產登記法研究(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8年(即將出版)
13、尹飛:《物權法·用益物權》,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14、崔建遠:《土地上的權利群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5、高聖平:《擔保法論》,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6、程嘯:《擔保物權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四)注釋書
17、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民法室:《〈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條文說明、立法理由及相關規定》(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7 年版
(五)工具書
18、程嘯編著:《物權法一本通》,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五、債法總則
(一)教科書
1、張廣興:《債法總論》,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
2、王洪亮:《債法總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 年版
3、[德]羅歇爾德斯:《德國債法總論(第 7 版)》,中國人民出版社 2014 年版
(二)體系書
4、黃立:《民法債編總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2 年版
5、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3 年版
5、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上、下),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
6、[日]我妻榮:《新訂債權總論》,中國法制出版社 2008 年版
六、合同法
(一)教科書
1、崔建遠:《合同法(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 年版
2、王利明:《合同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3、謝懷栻等:《合同法原理》,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
(二)體系書
5、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三版)》(第 1、2、3、4 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依次出版
6、崔建遠:《合同法總論(上卷)》(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1 年版
7、崔建遠:《合同法總論(中卷)》(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8、韓世遠:《合同法總論(第四版)》,法律出版社 2018 年版
9、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上、中、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 年版
(三)釋義書
10、胡康生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釋義》,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
(四)工具書
11、程嘯編著:《合同法一本通(第二版)》,法律出版社 2017 年版
七、侵權與損害賠償法
(一)教科書
1、程嘯:《侵權責任法教程(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7 年版
2、[德]福克斯:《德國侵權法》,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版
3、[德]埃爾溫·多伊奇等:《德國侵權法(第 5 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6 年版
(二)體系書
4、程嘯:《侵權責任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 2015 年版
5、王利明、周友軍、高聖平:《中國侵權責任法教程》,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
6、王澤鑒:,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三)專著
7、張新寶:《侵權責任法立法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8、[澳]彼得·凱恩:《阿蒂亞論事故、賠償及法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 年版
9、[美]彼得·凱恩:《侵權法解剖》,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 年版
10、邱聰智:《從侵權行為規則原理之變動論危險責任之構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 年版
11、[德]克里斯蒂安·馮·巴爾《歐洲比較侵權行為法》,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
(四)釋義書
1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民法室:〈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條文說明、立法理由及相關規定》,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 年版
(五)工具書
13、程嘯編著:《侵權責任法一本通》,法律出版社 2018 年版
八、民法方法論
(一)入門階段
1、[德]魯道夫·馮·耶林:《為權利而斗爭》,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版
2、[德]迪特爾·梅迪庫斯:《請求權基礎》,法律出版社 2011 年版
3、[日]北川善太郎:《日本民法體系》,科學出版社 1995 年版
(二)初級階段
4、[德]齊佩利烏斯:《法學方法論》,法律出版社 2009 年版
5、[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學》,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6、梁慧星:《民法學解釋學(第三版)》,法律出版社 2009 年版
(三)高級階段
7、王利明:《法律解釋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1 年版
8、黃茂榮:《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第五版),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版
9、[德]卡爾·恩吉施:《法律思維導論(第二版)》,法律出版社 2014 年版
10、[德]卡爾·拉倫茨:《法學方法論》,商務印書館 2005 年版
九、法經濟學著作
1、[德]漢斯-貝恩德·舍費爾等:《民法的經濟分析》(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美]羅伯特•考特、托馬斯•尤倫:《法和經濟學(第 6 版)》,格致出版社 2012 年版
3、[美]斯蒂文·沙維爾:《法律經濟分析的基礎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3 年版
4、[美]波斯納:《法律的經濟分析(第七版》,法律出版社 2012 年版
5、[美]卡拉布雷西:《事故的成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 年版
6、[美]蘭德斯、波斯納:《侵權法的經濟結構》,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年版
十、民法思維與案例分析
1、王澤鑒:《民法思維》,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 年版
2、梁慧星:《裁判的方法》,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3、國家法官學院、德國國際合作機構:《法律適用方法:侵權法案例分析》,中國法制出版社 2012 年版
4、國家法官學院、德國國際合作機構:《法律適用方法:合同法案例分析》,中國法制出版社 2012 年版
『捌』 如何看待《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的差異
通則和總則是兩回事,前者不僅涵蓋了民法總則的部分,還規定了物權、合版同、侵權責任等大量原本屬權於民法分則的內容。
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則》距今已有30年,限於當時的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和立法技術,其中許多制度已經過時,比如「聯營」;而許多勃興於成熟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內容又沒能規定在《民法通則》中,如環境權、公司股東權等。
拓展資料:
《民法總則(修訂第8版)》以明白淺顯之語言,介述與研討民法基礎理論,融法律條文釋義、典型案例評析、部院解釋與指令等為一體,並施先生具三十餘年法務公職經歷,於理論闡釋之際多有經驗體悟,較之一般學院派著作,更具知行合一之特點。施先生於書中尤重視對於民法基本理論之比較研究,而不囿於地方性實踐。
民法總則是將來可能實施的民法典的一個組成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是中國對民事活動中一些共同性問題所作的法律規定,是民法體系中的一般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修訂通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條。
民法通則是現行的民法名稱。
『玖』 民法總則第49條舉例說明,自然人宣告死亡但是並未死亡不影響該自然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間的民事法律行為效
1,被宣告死亡期來間,借錢源、租房依然要承擔責任,不能說被法院宣布死亡就不用還錢。
2,這條規定的是為了保護實際上沒有死亡卻被申請死亡的公民財產權的規定。
3,被宣告死亡的公民的遺產一般情況下按照法定繼承,但是如果公民實際沒有死亡訂立了自書遺囑或者公證遺囑,那麼這么遺囑的效力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