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論筆記
① 求魏振瀛民法筆記完整版 包括總論和分論的 我是復試用
民法總論
民法的含義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1、實質意義的民法:指作為部門法的民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指調整平等主體之間財產關系與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總稱,也就是私法的全部,狹義指在民商分立的國家商法以外的私法。
2
我國民商合一,是廣義民法,我國還沒有形式意義的民法。
民法的性質和任務
1、民法是私法
2、我國民法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私法
3、民法是調整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4、民法是調整市民社會關系的基本法
民法的基本原則:
含義:(1)民法基本原則是民事立法、民事行為和民事司法的基本准則(2)是貫穿於民事法律規范整體的基本准則(3)是民法調整的社會關系和民法觀念的綜合反映。
意義:一是明確各種不同類型的民事主體的地位是平等的;
二是突出民事法律關系的性質,以區別於行政法律關系和經濟法律關系;
三是平等原則是民法的其他基本原則的基礎,沒有平等基本原則,其他基本原則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體現:1、民事權利能力平等。
2、民事主體地位平等。
3
、民事權益平等地受法律保護。
系,國家對於民事法律關系不過多干預。自願原則是民事調整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特徵的突出反映。
體現: 1、民事主體根據自己的意願行使民事權利。
1
2、民事主體之間自願協商設立、變更或者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3、當事人的意願優於任意性規范。
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要求以社會正義、公平的觀念來處理當事人之間的糾紛。
1、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的平衡。
2、當事人承擔民事責任平衡。
3、風險負擔的平衡。
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應誠實,守信用,善意地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誠實信用原則主要是針對民事法律關系中的弄虛作假、欺騙他人、損人利己的行為而形成的基本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側重於對民事主體主觀要求,但是衡量是否違反誠實信用原則,需要客觀地衡量當事人之間的利益來認定。
誠實信用原則主要體現在:
1、在設立或者變更民事法律關系時,不僅要求當事人誠實,不隱瞞真相,不作假,不欺詐,還應當給對方提供必需的信息。
2、民事法律關系建立後,當事人應當恪守諾言,履行義務,謹慎維護對方的利益,滿足對方的正當期待,應當「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3、民事法律關系終止後,當事人應當為維護對方的利益,實施一定行為或者不實施一定
行為。
行為不得違反公共秩序或者善良風俗。公共秩序,是指社會的存在及其發展所必要的一般秩序。善良風俗,是指社會的存在及其發展所必要的一般道德,是將人們應當遵守的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化,違背人們應當遵守的最低的道德,就是違反善良風俗原則。公序良俗原則是約束民事行為的最低要求,也是維護國家和社會利益的根本要求。公序良俗原則是當事人行為自主的極限,不可逾越。
利,超出了一定界限而損害他人權益或者公共利益的,是權利濫用。通說認為,構成權利濫用需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當事人有權利存在;二是權利人有行使權利的行為;三是當事人的行為有濫用權利的違法性。
民事法律事實
2民事法律事實〕是指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或者消滅的客觀現象。
1、行為。是指人有意識的活動。
以是否合法為標准,行為可分為合法行為和違法行為兩類,違法行為包括侵權行為和債務不履行行為。
以是否以意思表示為要素作為標准,行為可以分為民事行為、准民事行為和事實行為。事實行為,是指行為人沒有產生一定民事民事法律後果的意思表示,根據法律規定發生一定民事法律後果的行為。例如,拾得遺失物、無因管理等。
2是指人的行為以外的,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者消滅的事實,學理上又成自然事實,其中又分為事件與狀態。
事件,是指某種客觀現象的發生。例如,人的出生、死亡,發生自然災害,爆發戰爭等。 狀態:是指某種客觀現象的持續。例如,物的繼續佔有、生死不明、時間的經過等。 PS:民事行為:行為人旨在確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義務關系的行為。
事實行為:行為人實施一定的行為在主觀上;並沒有產生變更或消滅某一民事法律關系的意識,但由於法律的規定,同樣會引起一樣的民事法律後果。
民事權利、義務和責任
1、民事權利的含義:民事權利是民事主體實現其特定其利益的法律手段。
簡要闡釋其含義:(1)民事權利是民事主體享有的特定利益。
(2)民事權利通常是指憲法和民法確認的權利。
(3)民事權利受國家強制力保障。
2、民事權利的分類:
(1 財產權 是指是以財產利益為內容的權利。
人身權 又分為人格權和身份權,人格權有生命權、姓名權名譽權等;身份權有配偶權、親屬權等。
(2 支配權 支配權是指權利人可以直接支配權利客體的、具有排他性的權利。
請求權 請求權是指權利人請求義務人旅行民事義務或者請求責任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權力。請求權的權利人須通過義務人的作為或者不作為,才能實現其權利。
3形成權 是指權利人得以自己的意思表示,使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者消滅的權利。 抗辯權 抗辯權是指對抗他人行使權利的權利。抗辯權通常對抗的是請求權,但不限於請求權。根據抗辯權作用的不同,抗辯權可分為永久性抗辯權和延期性抗辯權。永久性抗辯權,是指權利人有永久阻止他人行使請求權的權利。延期性抗辯權,是指權利人在一定時間內可以提出的抗辯權。
(3)以權利的效力范圍為標准
絕對權 是指無須通過義務人實施一定的行為即可實現,並可以對抗不特定人的權利。(物權、知識產權、人格權屬於絕對權)
相對權 是指必須通過義務人實施一定的行為才能實現,只能對抗特定人的權利。(債權,典型。)
(4 主權利 是相互關聯的兩個民事權利中,能夠獨立存在的權利。
從權利 是不能獨立存在而從屬於主權利的權利。
(5 原權 是原有民事法律關系中存在的權利。
救濟權 是原權受到侵害或者有受到侵害的現實危險時發生的權利,其目的在於救濟被侵害的原權。
(6)以民事權利與主體的關系為標准:
專屬權 是指專屬於某特定民事主體的權利。
非專屬權 是指不屬於某特定民事主體的專有的權利。
(7)以民事權利是否已經取得為標准:
既得權,是指權利人已經取得而可以實現的權利。
期待權,是指將來可能取得的權利。
自然人
監護
〔監護〕是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一種民事法律制度。
1、法定監護:由法律直接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 42、指定監護:指沒有法定監護人或者遺囑監護人時,由法院或者有權指定監護人的機關指定監護人。
3、遺囑監護:父母通過遺囑的方式為未成年人指定監護人。
根據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不同情況,《民法通則》分別作了規定:
(一)為未成年人設立監護人分別為一下幾種情況:
1.父母為未成年人的當然法定監護人。(法定監護,因子女出生而開始,分居離異均不影響其監護人的資格,人民法院可取消其資格,允許委託他人代為履行,但父母仍為法定監護人)
2.除父母之外的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父母雙亡或喪失監護能力,排序:a.祖父母、外祖父母b.兄、姐c.未成年人近親屬d.3)
3.未成年人的其他親屬、朋友擔任監護人(不是法定義務。具有監護能力和兩個條件:a.願意擔任監護人b.得到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的同意)
4.協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5.指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6.有關組織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7.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變更。
(二)為精神病人設立監護人
1.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這里所說的精神病人是指成年精神病人,未成年精神病人的監護適用未成年人監護的規定。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范圍:a.配偶b.父母c.成年子女d.其他近親屬。這些是法定義務。
2.又關組織擔任精神病人的監護人。
3.精神病人的指定監護人(順序:a.配偶b.父母c.成年子女d.其他近親屬e.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中願意擔任監護人且經有關單位同意的。
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
1、〔宣告死亡〕:指自然人下落不明達到法定期限,經利害關系人申請,由法院宣告其死亡的制度。
2
被宣告死亡人重新出現或者確知他沒有死亡,經本人或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應撤消對他的死亡宣告。宣告死亡的判決一經撤消發生以下法律後果:
5(1)被撤消死亡宣告的人的配偶在其宣告死亡後尚未再婚的,夫妻關系從撤消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復,但是,如果配偶再婚後又離婚或者再婚後配偶死亡的,則不認定夫妻關系自行恢復。
(2)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養的,僅以未經本人同意而主張收養關系無效的,一般不應准許,但收養人和被收養人同意的除外。
(3)撤消死亡宣告後,本人可請求返還財產,但原物已經由第三人合法取得的,第三人可不予退還。
法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揭示了法人的本質特徵)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
3、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4、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1
(1)企業法人。是指以營利為目的,獨立從事商品生產和經營活動的法人。(所有制性質分: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私營、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資等;企業組織形式分:公司法人和非公司法人。特點:a.依法營業b.連續營業,企業法人的經營活動具有連續性,而不是具有一時性c.企業法人以將其所獲利潤分配給出資者為目的)
(2)非企業法人:
機關法人:是指因行使職權的需要而享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法人:是指為了社會公益事業目的,從事文化、教育、衛生、體育、新聞等公益事業的單位。
社會團體法人:是指自然人或者法人自願組成,為實現會員共同意願,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3)區分企業法人與非企業法人的意義是:性質不同;財產或者經費來源不同;設立程序不同。
62
(1)以傳統民法的基本分類為標准劃分
公法人 是指依據公法設立的法人。
私法人 是指依據私法設立的法人。
(2)以法人成立的基礎為劃分標准
社團法人 是指以社員權為基礎的人的集合體,也稱為人的組合。其以有一定的成員為成立條件。
財團法人 是指為一定的目的而設立的,並由專門委任的人按照規定的目的使用的各種財產,也稱財產組合。
(3)以成立的目的或者活動的目的為標准劃分
營利法人 是指以營利並分配給其成員為活動目的的法人。(公司)
公益法人 是指以公益為其活動目的的法人。(學校、醫院)
(4) 根據法人的國籍上分
本國法人 是指根據本國法設立的具有本國國籍的法人。
外國法人 是指本國法人以外的法人。凡依據我國法在我國境內設立的法人,均為我國的法人。外國法人在我國可設立分支機構。
法人的民事能力
別?)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指法人依法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與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相比具有以下重要特徵:
1、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始於法人成立,終於法人終止。
2、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受法人自然屬性的限制。
3、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受法律、行政法規及法人宗旨的限制。
(預測題: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區別?)
〔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指法人能以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 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相比具有以下特徵:
1、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享有的時間與其民事權利能力享有的時間一致。
2、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的范圍與其民事權利能力的范圍一致。
73、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是由法人機關或者代表人實現的。
非法人組織概述
〔非法人組〕是指不具有法人資格但可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的組織,亦稱非法人團體。 合夥
〔合夥〕是指由兩個以上的人互相出資,經營共同事業。其特徵是:
1、合夥是按照共同協議組成的聯合體。
2、合夥是獨立從事經營活動的聯合體。
3、合夥人共同出資,共同經營。
4、合夥是合夥人共享收益、共擔風險並對合夥人合夥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組織。
1、普通合夥與有限合夥。(從我國現有的法律看)
普通合夥
1、概念:普通合夥,是指有兩個以上的人根據協議,互約出資,經營共同事業,並對合夥職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社會組織(未加「有限」的限制詞,通常所說的合夥是指普通合夥,且通常稱「合夥」。普通合夥企業屬於營利性普通合夥)
2、合夥的法律特徵是:
a.有兩個以上的人組成的組織
b.合夥協議時合夥形成的基礎條件
c.合夥人共同出資、共同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並對合夥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3、合夥的成立(條件):
a.有兩個以上合夥人。合夥人為自然人,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b.有書面合夥協議
c.有合夥人認繳或者實際繳付的出資
d.有合夥企業的名稱和生產經營場所。
4、合夥人的財產構成:一是合夥人的出資。合夥人將其出資的財產轉移給合夥後,就與其個人的財產分離,而成為合夥財產。二是合夥從事經營活動取得的財產。三是依法從其他渠道取得的財產,例如接受贈與的財產。
追問,採納後發剩餘部分
② 問一下華政大一民法總論的題型是什麼有沒有歷年的試題之類的
題型,分為來:單選題、自多選題、簡答題、論述題和案例分析題。
(簡答題和論述題答要點即可,無需大段名詞解釋。)
歷年試題,我沒有。不過,傅鼎生的民總筆記要嗎???裡面有很多案例分析的。
若需要,請在6月20日下午5點前告知郵箱,因為之後到民法考試結束,我不會上線。
~~~~~~~~~~~~~~~~~~~~~滿意請採納,學而時習之團隊敬上~~~~~~~~~~~~~~~~~~~~~~~~~~~
③ 如何進行民法學系的學習
樓主你好
若樓主在一所不是很好的學習學習法律,我覺得你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自己買幾本好的教材。
大部頭的教材推薦:馬俊駒、余延滿合著的《民法原論》、王利明、王軼等合著的《民法學》,都是法律社的。何勤華主編的《外國民商法導論》值得一看。
套書推薦:
史尚寬法學全書
王澤鑒法學全書+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8冊
我妻榮民法講義。
雜志推薦:
人大民商法復印看資料。
民法基礎理論:
徐國棟《民法哲學》
李錫鶴《民法哲學論稿》
武步雲《人本法學的哲學探究》
散書推薦:
總論:
徐國棟《民法總論》,高教社。
梁慧星《民法總論》(法律社)也可以看看,但是有點半文不白。
鄭雲瑞、劉凱湘的比較老套。
補充閱讀的可以看看李永軍、龍衛球的《民法總論》。
物權:
梁慧星、陳華彬《物權法》是首選。
陳華彬《外國物權法》,法律社。
崔建遠《准物權研究》,法律社。
配套法條。
擴展閱讀可以看看謝在全的民法物權論。日本法學經典譯著系列的民法物權。
債權:
張廣興《債法總論》,法律社。比較經典,但是比較舊了
史尚寬《債法總論》,法大社。鄙人覺得寫得最好的債法總論,但是比較厚。
崔建遠《合同法》,法律社。
注意看看合同法的英文版。
王利明《中國侵權責任法教程》,法律社。
擴展閱讀實在是太多了,無法推薦。
親屬法:
楊大文《親屬法》
知識產權法
劉春田《知識產權法》人大社。
要最新版的,看書的時候要配合法條、司法考試真題。基礎知識看完後思考思考學界對熱點問題的討論,這些網上都有,中國民商法網,天涯法律論壇等等等等。
2、夯實法理學基礎
西方法律思想史一定要好好看。推薦
嚴存生《西方法律思想史》,法律社
鄧正來 譯《法理學 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法大社。
張文顯 《法理學》,北大高教。
付子堂《法理學進階》、《法理學高階》,法律社。
法理學是與憲法學有緊密聯系的,所以憲法學也要好好學。
3、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做筆記。睡前多讀讀法條,特別是物權法、合同法、侵權責任法。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等也可以。學習法條時注意民法通則(含民通意見)、擔保法哪些法條廢止了。再次推薦一本法條:
學習式分類教學法規,民法,元照法律研究室 編,北大社。
4、多花時間,多花精力,每天都要看書,多與老師交流,能要到牛逼老師的聯系方式那最好。
④ 請問看書應該怎樣看該從書中記住、了解、理解什麼
、如何看書?看書的時候該注意哪些問題?哪些是需要背的,哪些是需要理解的?介紹學習方法,避免陷入復習的誤區
(一)如何開始專業課的復習
1 .合理安排復習時間
專業課的復習越早越好。時間可以這樣分配,白天看英語。因為一般白天還要上課或者上班,大塊的時間比較少。而英語的好多東西不象法律那樣需要大塊時間來記 憶的。比如單詞,可以利用白天的時間一點點的背。每天花大塊的時間背法律不太現實,特別是對大三的朋友。晚上大塊的時間要用來看法律。因為法律需要一個整 體的系統的印象。政治要等到大綱下來再開始復習政治,原因是每年政治大綱變動很大。
2 .合理的看書步驟
國家從03年開始將不指 定考試用書。往年國家指定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考考試指南》為考試指定用書。從2005年開始,教育部考試中心出版《考試分 析》,就05和06兩年的試題來看,從裡面出的題目佔了很大一部分的分量,而且往往在答案方面向其傾斜。教育部是出於何種目的出這樣一本書已經不重要,重 要的是我們以後考試復習資料中必須增加一本《考試分析》。由此而來的問題是,如何使用這兩本在內容上基本相同的考試用書,應該以哪一本為主。05年的分析 比較簡單,基本上就是指南的縮寫,06年的充實了內容,但是依然過於簡單。因此,如果你是剛開始復習專業課的,建議使用《指南》為主,而且可以使用上一年 的《指南》。使用《指南》的時候,應當重在理解知識點。當你復習到一定程度之時,對諸多知識點有著一定的認識理解之後,並建立了一個相對完善的體系的時 候,可是開始使用《分析》,其中,記憶也可以《分析》為主。但是,《分析》一定要買最新版本的。
看指南可以首先看一遍,跟看小說一樣,不要幻想自 己可以都記住。這時候最需要的是培養對法律的興趣;第二步,一邊看一邊做筆記。做筆記的時候有個標准,力求簡潔,不要跟抄了一遍指南一樣,這是很重要的一 步。這一步需要把民法,刑法的內涵的一條「線」悟出來。這條「線」可以把大部分的東西串起來。當然這條「線」不是那麼容易就出來的,往往是看了好幾遍指南 才有所領悟的;第三步,光看你的筆記,靠你對「線」的把握,回想指南上所講的內容。如果想不起來,那就是還不熟悉的部分,是需要加強理解或者記憶的地方; 第四步是做題,靠做題來檢驗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識點。因為往往有些時候,覺得自己掌握了,但一旦做題卻發現很模糊。
注意:1原則是合理分配 時間,不能偏廢任何一個。特別是英語,每年考法碩的考生很多都是公共課過不了分數線,所以應該在英語上分配相當的復習時間。2看書的時候要找到一個適合自 己記憶的方法,比如我就適合做筆記來幫助記憶。但是也不要害怕忘記,忘記是大腦保護自己的一個手段,多重復幾遍就會記住的。就象拿把刀在桌面上,第一遍的 時候很淺,多劃幾次,就會深的。3看書要講求效率,不能太慢。太慢實際上是浪費時間。要養成不回視的好習慣,加快閱讀的書讀,盡量每次翻的快一些,以求得 整體的印象。
(二)如何深入掌握知識點
1推薦輔導書,練習題
除了指南、分析和大綱以外是必須要買的以外,還應該買一本配套的習題還可以。現在市面上的書質量都不高,所以輔導書不要買多了,買多了是浪費你的金錢和你寶貴的生命。其實最好的練習題就是歷年的真題,一定要給予高度的重視。
2 培養法律思維
法律思維的培養最根本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多看案例。拿到案例的時候,先試著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去解釋內部存在什麼樣的法律關系,不太確定的時候再看答案,看看別人是如何分析案情的。人大21教材有一套配套的案例書,可以買來看。
注意的問題:真正掌握了知識點應該達到的程度是:真正的掌握了書的脈絡不是說把整個書都背下來了,而是拿到書就知道哪些部分是要考的知識點,會怎樣去考,答題時候應該答哪些與之相關的內容,哪些是無關緊要的內容。
(三)分別講一下五門專業課復習的特點
法理是比較難懂的一門。往往沒學過法律的考生看書的時候覺得很枯燥。所以最好的看書順序是不按指南每門課的先後順序看,而是先看刑法,因為刑法條理非常清 楚,容易理解,接著再看法理,理解起來就容易很多。因為法理其實就是把各個部門法內部共同的東西抽象出來了。法理內部的線其實比較簡單,歸跟到底法理就是 在講法律如何產生的?為什麼會存在?法律是以怎樣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內部的那條「線」就是:先講法律建立的原因和形式是什麼?法律建立以後對社會和每個人 都產生了什麼樣的結果?法是如何才能滿足我們需要的的?我們又是怎樣制定出對我們更加有利的法律的?
民法的復習重在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 答好民法題。而這部分指南寫的比較亂一些,建議看看《民法總論》梁慧星著,法律出版社出版,19元,很便宜,綠色皮的。寫的非常不錯,條理很清晰,對理解 民法理論有很大的幫助。此外幫忙串一下民法的內容:法理講任何法律都以一定范圍內的社會關系為調整對象,相應的民法也是以社會關系為調整對象的,這種社會 關系有它的確特徵:平等性(和行政法規的上級對下級的不平等的社會關系相區別)。 這種平等的社會關系有專門的民法規范來調整就變成了民事法律關系,而民 事法律關系得以產生、變更、消滅的前提條件就是民事法律事實。民事法律事實又分為兩種:事件和行為,其中行為又分為合法民事行為和不合法民事行為。合法民 事行為在民法上有一專門術語:民事法律行為(民法中講了一特殊的民事法律行為——代理)。作為民事行為的主體大體有兩種:公民和法人。公民和法人為民事行 為必須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不管是公民還是法人,作出一定行為或者不做一定行為都有一定的目的。這個目的常常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民事權利。 民事權利分為四大部分:物權、債權、人身權和知識產權。(1 )物權體現在對物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如果為了收益,將物轉讓個他人使用,物權就轉變 為他物權。他物權又分為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擔保物權又分為:抵押權、質權、留置權(這是法定擔保物權)。(2 )債權的發生的事由一般是合同(侵權行為 也是債權的發生根據,但將他歸入民事責任)。除了合同,不當得利和無因管理也是債的發生事由。(3 )人身權又分為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和榮譽權。 (4)知識產權分著作權和工業產權,工業產權又分為專利權和商標權。公民和法人如果作為了不合法的民事行為,就涉及到了民事責任的問題。民法的內容差不多 都在裡面了。這樣就把民法內部的那條線找了出來。民法除了《民法通則》要看熟練外,還要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簡稱《民 通意見》、《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婚姻法和繼承法。
刑法的脈絡比較清晰,復習起來比較容易。總則和分則是同 等重要的,每年出題分值各佔50%。刑法拿高分的最主要的辦法就是抓住重點,有的放矢的復習。刑法重點很好判斷,重點都有一些特徵的,可以幫助大家判斷哪 些地方是可能出題的地方。特徵如下:有明顯的大寫的一、二、三...大寫的標題下有小標題的數字如123...小寫的1、2、3下多涉及法律方面重要的概 念。這些部分一定要想辦法理解並且背會。先並後減,先減後並不是重點,搞不懂就算了。分則當中各罪里有很細的需要解釋的地方。如搶劫罪中,什麼是以非法目 的佔有,什麼是暴力,什麼是以其他方法。都要細細的扣。這點真的很重要。往往考完刑法覺得答的不錯。覺得四個要件都寫出來了,但考下來分卻不高。出問題的 地方就是需要答出來的的地方沒有好好解釋。分則中一些重要的章節主要包括: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侵犯財產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貪污賄賂罪以及瀆職罪。根據《考試大綱》,在刑法分則所確定的413個具體罪名中,需要考生作為重點掌握的有170個, 約占總數2/5。其實不需要那麼多,每章最重要的幾個罪都是前幾個罪名。另外刑法除要看刑法法條外,還要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 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其他幾個司法解釋。
憲法理論要求不是很高,復習起來難度不是很大。不過裡面的細小知識點特別容易混,所以一定要把憲法法條常備身邊,復習的時候還可以把專門做一些知識點的比較。此外《香港基本法》也比較重要,應該找到好好看看。
法制史復習起來最大障礙可能就是生僻的文言文,可是每年的考察重點恰恰不在這個地方。所以復習的時候盡量不要細扣文言文,跳過去就行了。法制史每年的重點 變化不大,具體來說法制史的重點集中在秦朝、隋唐、明、清、民國還有建國初期等年代的法制思想,刑事法律制度,重要的法典等等內容,最好的幫助記憶的辦法 是做表格,按照朝代順序把重點內容列出來,做個比較。每個朝代的民事經濟法律制度不是重點,只是其中一些比較重要的名詞要記住,如:七出,三不去。
(四)復習時容易陷入的一些誤區
誤區一:寄希望於猜題押題,而非踏踏實實全面復習。每年猜題押題的都是一部分考生的目光所在,更是一些輔導班的生存之道。於是大家就狂傳消息,寄希望於個 別輔導班的內部消息和「權威老師」的預測。我們承認考研是需要一些運氣,但決不是第一位的,最終還是要靠自己的實力來說話的。而且從命題趨勢看,命題人是 有意識的避開大家關注的熱點,其目的是達到公平競爭。所以說一定要全面扎實的復習。大家應記住,復習只有腳踏實地,考試才能揮灑自如。
誤區 二:題海戰術。從一道題出發,命題者就可以變換出各種題目。選擇、判斷、簡答、案例以及論述都可以相互的變通。因此最簡單、最直接得方法就是牢牢得掌握知 識點,如此一來豈不是萬事大吉。如果還是不放心,覺得非要把所有的題都做遍,一般而言我們對於此種有電梯不坐非要爬樓梯的人就不費口水了。 大家應記住, 做題是為了檢驗知識掌握的程度,同時進行歸納和總結,不要為了做題而做題。
誤區三:用眼不用手,只注重背書,而不摸索答題的技巧。大家在教 室自習的時候,是不是經常光用眼睛看,嘴上默默有詞,卻懶的動手寫一下。剛才強調看書的時候要記筆記就是為了克服這種習慣的。因為這種情況看書的效果一定 不好。心理學表明,眼睛是最具有欺騙性的。這個誤區其實是個很可怕的誤區,因為它會很欺騙性,讓你覺得自己掌握的很不錯,但到真正解題的時候卻發現無從說 起,或者漏洞百出,該答的不答,不該寫的寫的滿滿的。每年很多人考完都覺得答的不錯,但最後分數下來卻不高的原因就在這里。
誤區四:買了N多 的輔導班書。你考研時,一定有N個人對N本書說了N種建議。如果聽信了別人的建議,把他們認為好的書都買回去就陷入了一個很可怕的誤區。一來因為現在市面 上真正的好書不多,要找出一本值得看的書特別困難。往往買回去做題的時候還要改答案,改錯別字。所以唯一值得信賴的只有指南、大綱和歷年的真題。我們所應 該做的只有反復記憶指南,並強化記憶,完善知識結構體系,把書讀薄,最終做到心中有書。復習過程中,切忌勤換書。如果一會兒這本,一會兒那本,你遇見的永 遠是新的東西,你需要不停的記憶而不是回憶,可以想像你的大腦負擔有多重。
誤區五:不重視歷年考題。很多人認為考過的題就不會再考了,因此也就沒 有什麼研究分析的必要。其實歷年考題是最能反映命題意圖,命題發展和趨勢。對歷年考題重視不夠,缺乏足夠分析,是非常不明智的。就法碩考試而言從2000 年聯考到2003年聯考客觀題每年都有重復試題,對於這些白白的送分題沒有理由不去拿。其實所有的解題的思路、技巧,都可從歷年真題中鍛煉出來。外語、政 治也是如此。退一步說即便是歷年考題不會再考,那麼你知道了那麼多不考的題,對你的復習范圍也是一種縮小,既然如此何樂而不為呢?
現在來說說輔 導班的問題,如果你有錢又有時間,那麼參加一個基礎輔導班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尤其對於那些剛接觸法律、剛開始復習法碩的人來說,其作用也是很明顯的。但 是,如果你已經是第二次考了,或者你在本科期間修過法律,或者你已經過了司法考試,那麼輔導班可以不作考慮。 參加輔導班應該有一個好的心態,不要想著老 師會透露什麼內幕消息,應該沖著學習法律知識而已,而不是沖著押題而去,通過那些名師來快速建立一定的法律認識。至於什麼輔導班好,不一而足,大家可以在 網上看看別人的意見,尤其是那些參加過輔導班的人的意見。當然,每個老師的風格不一樣,每個人的口味也不同,關鍵時候還是要自己去判斷。
⑤ 北京大學法學本科的教材有哪些
法學院本科生用教材:
一、法學院9字班版本法學緒論(入門課):沈宗靈《法理學》(不常用)
憲法學:許崇德《中國憲法》(不常用),王世傑/錢端升:<比較憲法> 龔祥瑞<比較憲法與行政法>
民法學(1)(總論部分、物權):馬俊駒《民法原論》(主要是上冊) 民法學(2)(合同法):崔建遠《合同法》(修訂本)
刑法學(1、2):張明楷《刑法學》 民事訴訟法學:張衛平《民事訴訟法教程》 婚姻與繼承法學:楊大文《親屬法》、同系列的《繼承法》
中國法制史:葉孝信《中國法制史》(新編本) 知識產權法:鄭成思《知識產權法教程》 刑事訴訟法:陳光中、徐靜村《刑事訴訟法學》
商法學(1)(商法總論、公司法): 王保樹《中國商事法》(同時也是商法學2) 王保樹《中國公司法原理》等等(主要是這兩種)
外國刑法學:張明楷《外國刑法綱要》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姜明安《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 經濟法:王保樹《經濟法原理》
國際法:Akehurst's Mordern Introction to International Law
二、法學院0字班版本(更新至2004年)1 法學緒論/法理學(高鴻鈞、王晨光,許章潤老師)
《法學緒論》使用張文顯主編的21世紀課程系列,北大/高教版。 但實際上基本不講教材。許章潤老師的《法理學》課有參考書單。 2
比較法總論(高鴻鈞老師) 《外國法制史》,由嶸編 《比較法總論》,茨威格特、克茨著 《比較法研究》,沈宗靈 3
刑法學(張明楷、黎宏、周光權老師) 張明楷《刑法學》,法律出版社最新版,黃色封皮的。 4 憲法學(王振民、程潔老師)
許崇德《憲法》,人大出版社出版。金黃色(灰土黃色封皮) 5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田思源老師)
姜明安主編的兩本,一本是21世紀教材系列,北大/高教版。 一本是法律碩士(JM)教材系列,法律出版社的,42塊錢的那本。
兩本教材各有特點,似乎教師更推崇後者,因為比較新,收錄了很多新法規。 6 民法學(師資眾多,不一一列舉)
歷史上曾經使用過馬俊駒老師的《民法原論》,法律出版社九五規劃教材。 物權、債權、侵權法請往下看。 7 國際公法(李兆傑老師)
無教材,主要看講義。李兆傑老師的教材據說年內會出版。 8 國際私法(李旺老師) 李旺《國際私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版,黃色封皮的。
9 國際經濟法(車丕照、傅廷中老師) 車丕照《國際經濟法概要》,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39.50元。 10 物權法(程嘯老師)
2001級使用《物權法》,梁慧星,法律出版社95規劃教材。
2002級是程嘯老師自編講義,但指定的是王利明主編的《物權法教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1 國際貿易與技術轉讓法(傅廷中老師)
王傳麗的《國際貿易法》政法大學出版社 12 西方法律思想史(高鴻鈞老師) 《西方法律思想史》人民大學出版社,谷春德主編,
另有凱利的《西方法律思想簡史》為重要參考書,法律出版社。 13 債權法(崔建遠、韓世遠老師)
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的崔建遠老師的《合同法》(新版是黃色封皮的)、法律出版社
2004年3月版的韓世遠老師出的《合同法總論》和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的張廣興先生的《債法總論》老版本。 14 侵權行為法(程嘯老師)
王利明《侵權行為法歸責原則研究(修訂版)》,政法2003 楊立新《侵權法論》(第二版),人民法院2004
⑥ 學習民法要看那些資料書
對於民法學初學者而言,首先,選一本好的民法教材,重要的吃是透教材的基本知識,然後對民事的案例進行分析學習與適用民法條文結合,努力鍛煉學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處理各類事務的實務能力。
一、必讀教材
王澤鑒著:《民法總則》
鄭玉波著:《民法總則》
王利明著:《民法總論研究》
梁慧星著:《民法總論》
龍衛球著:《民法總論》
郭明瑞等:《民商法原理》(第一卷)
李永軍:《民法總論》
江平主編:《民法學》
余延滿馬俊駒:《民法原論》
魏振瀛主編:《民法學》
彭萬林主編:《民法學》
王利明 主編 :中國民法案例與學理研究(總則 篇)修訂本
二、擴讀的民事法典及民事立法草案
1、法國民法典
2、德國民法典
3、瑞士民法典
4、日本民法典
⑦ 我也想要民法第四版魏振瀛總論和分論的筆記,能發給我嗎[email protected],謝謝啦
《民法學筆記匯總整理》(精華版)
第一篇:民法總論
第一章:民法概述
第一節:民法的含義
一,民法的概念: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1、實質意義的民法:指作為部門法的民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指調整平等主體之間財產關系與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總稱,也就是私法的全部,狹義指在民商分立的國家商法以外的私法。
2、形式意義上的民法:指以一定體例編篡的並以民法命名的成文法典。
我國民商合一,是廣義民法,我國還沒有形式意義的民法。
第二節:民法的調整對象
是調整平等主體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一、平等主體間的財產關系:
指人們在社會財富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過程中形成的以經濟利益為內容的社會關系。調整財產關系主要有以下特點:
1、民法調整財產歸屬關系和財產流轉關系。財產歸屬關系主要是指財產所有關系。財產流轉關系是指某項財產由一方向另一方轉移而發生的關系。
2、民法調整以平等自願為基礎的財產關系。
二、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
人身關系是與人身不可分離、以人身利益為內容、不直接體現財產利益的社會關系。人身關系包括人格關系和身份關系兩類。人身關系有以下特點:
1、主體地位平等。
2、與人身不可分離。
3、不直接體現財產利益。
第三節:民法的性質和任務
一、民法的性質:
1、民法是私法
2、我國民法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私法
3、民法是調整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第四節:民法的基本原則:
民法基本原則是民事立法、民事行為和民事司法的基本准則,是貫穿於全部民法的基本准則,是民法調整的社會關系和民法觀念的綜合反映。(具有指導功能、約束功能和補充功能)
一、平等原則(首要原則)
意義:一是明確各種不同類型的民事主體的地位是平等的;
二是突出民事法律關系的性質,以區別於行政法律關系和經濟法律關系;
三是平等原則是民法的其他基本原則的基礎,沒有平等基本原則,其他基本原則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體現:1、民事權利能力平等。
2、民事主體地位平等。
3、民事權益平等地受法律保護。
二、自願原則——是指民事主體根據自己的意願,自主地行使民事權利,參與民事法律關系,國家對於民事法律關系不過多干預。自願原則是民事調整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特徵的突出反映。
1、民事主體根據自己的意願行使民事權利。
2、民事主體之間自願協商設立、變更或者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3、當事人的意願優於任意性規范。
三、公平原則——要求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應以社會正義、公平的觀念指導自己的行為,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要求以社會正義、公平的觀念來處理當事人之間的糾紛。
1、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的平衡。
2、當事人承擔民事責任平衡。
3、負擔與風險的平衡。
四、誠實信用原則—— 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應誠實,守信用,善意地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誠實信用原則主要是針對民事法律關系中的弄虛作假、欺騙他人、損人利己的行為而形成的基本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側重於對民事主體主觀要求,但是衡量是否違反誠實信用原則,需要客觀地衡量當事人之間的利益來認定。
誠實信用原則主要體現在:
1、在設立或者變更民事法律關系時,不僅要求當事人誠實,不隱瞞真相,不作假,不欺詐,還應當給對方提供必需的信息。
2、民事法律關系建立後,當事人應當恪守諾言,履行義務,謹慎維護對方的利益,滿足對方的正當期待,應當「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3、民事法律關系終止後,當事人應當為維護對方的利益,實施一定行為或者不實施一定行為。
五、公序良俗原則——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與善良風俗的簡稱,公序良俗原則,是指民事行為不得違反公共秩序或者善良風俗。公共秩序,是指社會的存在及其發展所必要的一般秩序。善良風俗,是指社會的存在及其發展所必要的一般道德,是將人們應當遵守的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化,違背人們應當遵守的最低的道德,就是違反善良風俗原則。公序良俗原則是約束民事行為的最低要求,也是維護國家和社會利益的根本要求。公序良俗原則是當事人行為自主的極限,不可逾越。
六、禁止權利濫用原則——權利都有一定的界限,沒有不受任何限制的權利。行使民事權利,超出了一定界限而損害他人權益或者公共利益的,是權利濫用。通說認為,構成權利濫用需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當事人有權利存在;二是權利人有行使權利的行為;三是當事人的行為有濫用權利的違法性。
第五節:民法的淵源和效力
一、民法的淵源
民法的淵源,又稱民法的法源,是指民事法律規范的來源或者表現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制定法(憲法中有關民法的規定、民事法律、國務院發布的民事法規、地方性法規中的民事規范、特別行政區的民事規范、國家機關對民事規范的解釋和國際條約中的民法規范)
2、習慣
3、判例
4、法理
二、民法的效力:
民法的效力,又稱民法的發生效力的范圍,即民法對什麼人、在什麼地方和在什麼時間發生效力。
民法在時間上的效力:
1、民法生效的時間:主要有一下兩種類型:
(1) 自民法規范公布之日起開始生效
(2) 民法規范公布後經過一段時間後生效
2、民法失效的時間:
(1、新法直接規定廢止舊法
(2、舊法規定與新法相抵觸的部分失效
(3、由國家機關頒布專門的決議規定,宣布某些法律失效
3、關於民法的溯及力問題:
我國的民事法律規范,貫徹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則,一般沒有溯及力,但也有例外。通常我國民法的溯及力,體現為「有利追溯」原則。所謂「有利追溯」原則,是指如果民法具有追溯力,有利於保護民事權益,就使該法律具有追溯力。
民法在空間上的效力:
我國民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領海、領空以及依據國際法和國際慣例視為我國領域的我國駐外使領館,以及在我國領域外航行的我國船舶和飛行於我國領空以外的我國飛行器等發生的民事關系。有三點要注意:
(1)全國性的規範文件適用於我國全部領域。
(2)地方性的民事法規,僅適用於該地區,而不能適用於其他地區。
(3)港澳特別行政區法規中的民事規范,適用於特別行政區。
民法對人的效力(我國民法對人的效力同時採取「屬人主義」與「屬地主義」)。
第二章:民事法律關系
第一節:民事法律關系概述
一、民事法律關系的概念
民事法律關系,是基於民事法律事實,由民法規范調整而形成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
二、民事法律關系的特徵:
1、民事法律關系是民法調整的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所形成的社會關系。
2、民事法律關系是基於民事法律事實而形成的社會關系。
3、民事法律關系是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
三、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是指構成民事法律關系的必要因素。
1、民事法律關系主體。 (簡稱民事主體,是指參加民事法律關系,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人。)
2、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 (是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和負有的民事義務,亦即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權利和義務。)
3、民事法律關系客體。 (是指民事法律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
四、民事法律關系的分類:
1是否直接具有財產利益的內容
財產關系 是指直接與財產有關的具體由財產內容的民事法律關系。
人身關系 是指與主體不可分離的,不直接具有財產內容的民事法律關系。
2義務主體的范圍
絕對法律關系 是指義務主體不特定,權利人以外的一切權利人均為義務人的民事法律關系。
相對法律關系 義務主體為特定人的民事法律關系。
3內容的復雜程度
單一民事法律關系 是指只有一組對應的權利義務的民事法律關系。
復合民事法律關系 是指兩組以上對應的權利義務的民事法律關系。
4形成和實現的特點
權利性民事法律關系 是指民事主體依其合法行為而形成的,能夠正常實現的民事法律關系。
保護性民事法律關系 是指因不法行為而發生的民事法律關系。
第二節:民事法律事實
一、民事法律事實的概念和意義:
〔民事法律事實〕是指法律規定的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終止的客觀現象。基本特徵為客觀性和法定性。
二、民事法律事實的分類:(是否與人的意志有關)
1、行為。是指人有意識的活動。
以是否以意思表示為要素作為標准,行為可以分為民事行為、准民事行為和事實行為。事實行為,是指行為人沒有產生一定民事民事法律後果的意思表示,根據法律規定發生一定民事法律後果的行為。例如,拾得遺失物、漂流物等,無因管理等。
2、非行為事實。是指人的行為以外的,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者消滅的事實,學理上又成自然事實,其中又分為事件與狀態。
事件,是指某種客觀現象的發生。
狀態:是指某種客觀現象的持續。
第三節:民事權利、義務和責任
一、民事權利
1、民事權利的含義:是指法律賦予民事主體滿足其利益的法律手段。
(1)民事權利是民事主體享有的利益。
(2)民事權利是民事規定或者有權的國家機關認可的。
(3)民事權利受國家強制力保障。權利人可以在法定范圍內享有某種利益或者實施一定的行為。
2、民事權利的分類:
(1)以民事權利所體現的利益的性質為標准
財產權 是指是以財產利益為內容的權利。
人身權 是以人身利益為內容的權利。
(2)權利的作用
支配權 支配權是指權利人可以直接支配權利標的,具有排他性的權利。
請求權 請求權是指權利人請求他人為特定行為的權利。請求權的權利人須通過義務人的作為或者不作為,才能實現其權利。
形成權 是指權利人得以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者消滅的權利。
抗辯權 抗辯權是指對抗他人權利的權利。根據抗辯權作用的不同,抗辯權可分為永久性抗辯權和延期性抗辯權。永久性抗辯權,是指權利人有永久組織他人行使請求權的權利。延期性抗辯權,是指權利人在一定時間內一定條件下可以提出的抗辯權。
(3)權利的效力范圍
絕對權 是指無須通過義務人實施一定的行為即可實現,並可以對抗不特定認定的權利。
相對權 是指必須通過義務人實施一定的行為才能實現,只能對抗特定人的權利。
(4)民事權利的依存關系
主權利 是相互關聯的兩個民事權利中,能夠獨立存在的權利。
從權利 是不能獨立存在而從屬於主權利的權利。
(5)權利發生的先後及相互關系
原權 是原有民事法律關系中存在的權利。
救濟權 是原權受到侵害或者有受到侵害的現實危險時發生的權利。
(6)民事權利與主體的關系
專屬權 是指專屬於某特定民事主體的權利。
非專屬權 是指不屬於某特定民事主體的專有的權利。
(7)民事權利是否已經取得
既得權,是指權利人已經取得而可以實現的權利。
期待權,是指將來可能取得的權利。
民事法律事實的意義在於能引發一定的民事法律後果,包括以下情形:
1、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的發生。
2、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的變更。即民事法律關系要素中的任何一個要素發生變化。
3、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的消滅。包括絕對消滅和相對消滅。
3、民事權利的行使
民事權利的行使,是指民事權利主體實現其權利內容的行為。民事權利的行使是實現民事權利內容的過程,民事權利的實現是民事權利行使的結果。
行使民事權利的方法有多種多樣,大體上可概括為事實行為方法和民事行為方法兩種。
不以意思表示為要素,是以事實行為的方法行使民事權利。
以意思表示為要素,是以民事行為的方法行使民事權利。
4、民事權利的保護
指為保障權利不受侵害或者恢復被侵害的民事權利所採取的救濟措施。分為國家保護和自我保護兩種。
(1)國家保護:又稱公力救濟,指民事權利受到侵犯時,由國家機關通過法定程序予以保護。國家保護民事權利是由多種機關採取多種手段完成的,經常性的是由民事權利主體提起民事訴訟,請求法院予以保護。
(2)自我保護:又稱私立救濟,或者稱自力救濟,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時,權利人在法律規定的限度內,自己採取必要的措施保護其權利。
1、自衛行為
自衛行為,是當民事權利受到侵害或者有受到侵害的現實危險時,權利人採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自衛行為有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兩種形式。
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保護本人或者他人的民事權益或者公共利益,對於現實的不法侵害採取的防衛行為。正當防衛必須具備的條件是:(1)有不法侵害。(2)須為現實的不法侵害。(3)正當防衛只能針對不法侵害人,不能對侵害人以外的人實施。(4)防衛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民事權益或者公共利益。(5)正當防衛不得超過必要的限度。
緊急避險,是為了避免本人或者他人的民事權益或者公共利益受到急迫的危險所為的行為。緊急避險必須具備的條件是:(1)須有急迫現實的危險存在。(2)須是關繫到本人或者他人的民事權益或者公共利益的急迫的危險。(3)避險的行為不得超過危險所能造成損害的程度。
2、自助行為
自助行為,是指權利人為保護自己的權利,在來不及請求公力救濟的情況下,對義務人的財產予以扣押或者對其人身自由予以約束等行為。
實施自助行為的條件:
(1)為保護自己的權利。
(2)情勢緊迫來不及通過法院或者其他國家機關解決。
(3)採取的方法適當。
(4)自助行為不能超過必要的限度。
二、民事義務
民事義務,是指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依法約定,義務人為一定的行為或者不行為,以滿足權利人的利益的法律約束手段。
1、民事義務是由民事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依法約定的
2、民事義務是為了滿足權利人利益的法律約束手段
民事義務主要有以下幾類:
1發生根據
法定義務 是指民法規定的民事主體應負的義務。
約定義務 是由當事人協商約定的義務。
2民事義務人行為的方式
作為義務 是指義務人應作出一定積極行為的義務,又稱積極義務。
不作為義務 是指義務人必須為消極行為或者容忍他人的行為,又稱消極行為。
三、民事責任
1、民事責任的概念和特徵:
〔民事責任〕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而依法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
含義:(1)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而依法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
(2)民事責任是應由責任人承擔的一種不利的法律後果。
有以下特徵:
(1)民事責任是當事人一方向他方承擔的責任。
(2)民事責任以一方當事人補償另一方當事人的損失為主要目的。
(3)民事責任既有過錯責任,也有無過錯責任。
(4)民事責任可以由當事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協商。
2、民事責任的分類:
(1)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
財產責任,是指以一定的財產為內容的責任。
非財產責任,是指不具有財產內容的責任。
(2)違約責任、侵權責任與其他責任
違約責任,是指因違反合同約定的義務或者違反合同法規定的義務而產生的責任。
侵權責任,是指因侵害他人的財產權益與人身權益產生的責任。
其他責任是指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之外的民事責任。
(3)無限責任與有限責任
無限責任,是指責任人以自己的全部財產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是指責任人以其部分財產承擔責任。
(4)單獨責任與共同責任
單獨責任 是指由一個民事主體獨立承擔的民事責任。
共同責任 是指兩個以上的人承擔責任。根據各責任人之間的共同關系,可將共同責任分為按份責任、連帶責任和補充責任。
1)按份責任,是指責任人一方主體為多數,各自按照一定份額承擔責任。
2)連帶責任,是指責任人一方主體為多數,各個責任人對外部分份額,向權利人承擔全部責任(在共同責任人內部,仍然存在著責任份額的劃分)。
3)補充責任,是指在責任人的財產不足以承擔其應負的民事責任時,由有關的人對不足部分予以補充的責任。
(5)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公平責任
過錯責任是指行為人給他人造成損害,有過錯才承擔責任,無過錯就不承擔責任。
無過錯責任是指行為人只要給他人造成損害,不問其主觀上是否有過錯,都應當承擔責任。
公平責任是指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又不能根據無過錯責任原則由加害人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如果不賠償受害人的損失顯失公平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
3、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與民事責任的承擔:
一、民事責任的形式
(1)停止侵害。(2)排除妨礙。
(3)消除危險。(4)返還財產。
(5)恢復原狀。(6)修理、重作、更換。
(7)賠償損失。(8)支付違約金。
(9)消除影響、恢復名譽。(10)賠禮道歉。
二、民事責任的承擔
侵害他人人身、財產利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不履行合同或者其他債務的,應當依照合同約定或者法律規定承擔違反債的責任。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責任人應當自動承擔民事責任;責任人不自動承擔責任的,權利人有請求責任人承擔責任的權利;經權利人請求,責任人仍不承擔責任的,權利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強制責任人承擔責任。
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刑事責任、行政責任的,不排除承擔民事權利。http://wenku..com/view/668324dda58da0116c1749b6.html
⑧ 有沒有關於民法的入門書啊
北大出版社出版的,紅色封皮的,國家十一五指定教材什麼的。很權威,概念闡述的不錯,挺厚的,很多學校拿它做教材的。(我們也是)
裡面概念挺多的,建議你多看幾遍,可以自己做做比較重要的概念的筆記。(建議你有時間的話把那本書看五遍,沒時間看三遍,然後你幾乎就無敵了)
當然,要買本民法通則配套。不管學什麼法律,都要買本發條來看的。最好買帶司法解釋的。現在市面上有三種左右的法條:白皮的,很薄,只是法條而已,不太建議你買;紅皮的,有法條和司法解釋,應該還行;黃皮的,一本挺貴的,民法通則可能要20快左右,但是很全,有法條,司法解釋,一些焦點問題比如重大立功的概念等等,還有配套附錄,包含一些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民法的話建議買黃色皮的,因為後面有附帶最高院的司法解釋,很有用的。我是無論什麼法條都買黃色皮的,雖然很貴點,但是挺值的。
加油吧,北大那本書可能看了有點迷茫,不過我們也是大一就學民法的,一樣過來了,你用那本書啟蒙完全沒有問題。
或者有本張俊浩編的民法書,中國政法大學的,但是比較老了。他給我們上過一段時間的課,我覺得他講課講的太深了,不適合本科生聽。他說他書里寫的理論很多已經被他自己推翻的了,不過他做學問的態度挺端正的,你有興趣可以翻翻,不過個人建議還是別了……被他的課嚇怕了已經。
⑨ 求江西財經大學考研資料
經濟法筆記、講義、 復習題、近2-3年期末題
歷年真題免費送,請加我的QQ吧,在我的網路空間里有~
⑩ 怎樣學習民法學
《民法學筆記匯總整理(精華版)
第一篇:民法總論
第一章:民法概述
第一節:民法的含義
一,民法的概念: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1、實質意義的民法:指作為部門法的民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指調整平等主體之間財產關系與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總稱,也就是私法的全部,狹義指在民商分立的國家商法以外的私法。
2、形式意義上的民法:指以一定體例編篡的並以民法命名的成文法典。
我國民商合一,是廣義民法,我國還沒有形式意義的民法。
二、民法的歷史沿革:
分為古代民法、近代 民法和現代民法三個階段。
1、古代民法的典型代表是羅馬法。
2、近代民法是在繼受羅馬法的基礎上形成的,形成了大陸法和英美法兩大法系。大陸法系推行法典化,又稱民法法系,英美法以判例為法律的主要淵源,又稱判例法系。近代法以1804年的《法國民法典》為代表。
3、資本主義現代民法始於1897年公布、1900年生效的《德國民法典》。1922年列寧親自主持制定的《蘇俄民法典》始第一部社會主義性質的民法典。我國近代民法始於清末,1907年清政府開始制定的《大清民律草案》,1911年完成。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1930年南京國民政府制定的民法典,該法典隨著1949年中國成立在大陸已經廢除,僅在台灣有效。1986年頒布的《民法通則》是我國民事立法進入的一個新階段。
第二節:民法的調整對象
是調整平等主體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一、平等主體間的財產關系:
指人們在社會財富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過程中形成的以經濟利益為內容的社會關系。調整財產關系主要有以下特點:
1、主體的地位是平等的。
2、一般是當事人自願發生的。
3、受價值規律支配。
二、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
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具有人身屬性,與主體的人身不可分離的,不是以經濟利益而是以特定精神利益為內容的社會關系。人身關系有以下特點:
1、主體的地位平等。
2、與民事權利的享受和行使有關。
3、與主體的人身不可分離並不具有經濟內容。
第三節:民法的性質和任務
一、民法的性質:(預測題目:論民法的性質或者為什麼說民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法?)
1、民法是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的基本法。 2、民法為文明法。
3、民法為行為規范兼裁判規范。 4、民法為實體法。
5、民法為私法。
二、民法的任務
1、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
2、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3、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
第四節:民法的基本原則:
是其效力貫穿於各項民事法律制度之中的民法的根本規則,是民法立法的指導方針和解釋民法規范、適用民法規范以及進行民事活動的基本准則。(具有評價功能和補充功能)
一、平等原則(首要原則)
1、民事主體的法律地位平等
2、民事主體平等地依法享受權利和負擔義務。
3、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受法律平等保護。
4、民事主體的民事責任平等
二、自願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以自己的意志充分表達自己的意願,按照自己的意思和利益確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1、當事人自主決定民事事項。
2、當事人對自己的真實意思負責。
三、公平原則——要求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應以社會正義、公平的觀念指導自己的行為,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要求以社會正義、公平的觀念來處理當事人之間的糾紛。
1、民事主體參與民事法律關系的機會平等。
2、在當事人的關繫上利益均衡。
3、當事人合理的承擔民事責任。
四、誠實信用原則—— 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應誠實,守信用,善意地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
五、公序良俗原則—— 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不得違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不得違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利益和國家利益。
1、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 2、民事主體不得濫用權利。
第五節:民法的淵源和效力
一、民法的淵源
民法的淵源,又稱民法的法源,是指民事法律規范的來源或者表現形式。我國民法淵源主要是指國家有關機關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的有關民法的規范性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法律(憲法、民事基本法、民事單行法和其他法律中的民法規范)
2、法規
3、規章
4、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
5、國家政策和習慣
二、民法的效力:
又稱民法的適用范圍,指在何時、何地、何人之間的關系應適用有關的民事法律規范。
1、民法在時間上的效力:
(1)法律不溯及既往 (2)新法改廢舊法。
2、民法在空間上的效力:
我國民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領海、領空以及依據國際法和國際慣例視為我國領域內發生的民事關系。有三點要注意:
(1)全國性的規範文件適用於全國,但僅為某一地區制定的,則該規定僅適合於該地區。
(2)地方性的規范性文件,僅適用於該地區,而不能適用於其他地區。
(3)我國實行「一國兩制」。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法律僅適合用於該地區,我國民法不適用於這些地區。
3、民法對人的效力(我國民法對人的效力同時採取「屬人主義」與「屬地主義」)。
第六節:民法的適用與解釋
一、民法的適用:民法的適用指對民事法律規范的運用。應遵循以下原則:
1、特別法優於一般法。
2、強行法優於任意法。
3、例外規定排除一般規定。
4、具體規定優先於一般性條款。
二、民法的解釋:分為文理解釋和論理解釋兩種
1、文理解釋:又稱文義解釋,指依據法律條文文句的字義或文義所進行的解釋。
2、論理解釋:指斟酌法律制定的理由以及其他一切情事,依推理而闡明法律規范的真意。論理解釋主要有以下幾種:
(1)擴張解釋。又稱擴充解釋,是指僅依法律文句的文義解釋不足以表示立法的真意時,而擴張該條文文句的含義作出解釋。
(2)限縮解釋。又稱縮小解釋、限制解釋,是指在法律條文的文句含義過於廣泛時,對其含義應予以縮小的解釋。
(3)反面解釋。又稱反對解釋,是指法律條文所規定的事項,就其反面的意思進行解釋。
(4)類推解釋。是指對法律無直接規定的事項,選擇法律關於類似事項的規定進行解釋,以類推適用法律。
第二章:民事法律關系
第一節:民事法律關系概述
一、民事法律關系的概念
民事法律關系,指根據民事法律規范確立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是由民事法律規范調整而形成的社會關系。
二、民事法律關系的特徵:(預測題)
1、民事法律關系是一種法律關系。
2、民事法律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一般是自願設立的。
3、民事法律關系是以民事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法律關系。
三、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
1、民事法律關系主體。 (簡稱民事主體,是指參與民事法律關系享受民事權利和負擔民事義務的人。)
2、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 (是民事主體在民事法律關系中享有的權利和負擔的義務,亦即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權利和義務。)
3、民事法律關系客體。 (是指民事法律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
四、民事法律關系的分類:
1是否直接具有財產利益的內容
財產關系 是指直接與財產有關的具體由財產內容的民事法律關系。
人身關系 是指與主體不可分離的,不直接具有財產內容的民事法律關系。
2義務主體的范圍
絕對法律關系 是指義務主體不特定,權利人以外的一切權利人均為義務人的民事法律關系。
相對法律關系 義務主體為特定人的民事法律關系。
3內容的復雜程度
單一民事法律關系 是指只有一組對應的權利義務的民事法律關系。
復合民事法律關系 是指兩組以上對應的權利義務的民事法律關系。
4形成和實現的特點
權利性民事法律關系 是指民事主體依其合法行為而形成的,能夠正常實現的民事法律關系。
保護性民事法律關系 是指因不法行為而發生的民事法律關系。
第二節:民事法律事實
一、民事法律事實的概念和意義:
〔民事法律事實〕指法律規定的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終止的客觀現象。基本特徵為客觀性和法定性。民事法律事實的意義在於能引發一定的民事法律後果,包括以下情形:
1、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的發生。
2、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的變更。即民事法律關系要素中的任何一個要素發生變化。
3、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的消滅。包括絕對消滅和相對消滅。
二、民事法律事實的分類:(是否與人的意志有關)
1、自然事實。是指與人的意志無關的能引起民事法律後果的客觀現象。
2、人的行為。指與人的意志有關,直接體現人的意志,能夠引起民事法律後果的客觀現象。
第三節:民事權利、義務和責任
一、民事權利
1、民事權利的含義:是指民事主體依法享有並受法律保護的利益范圍或者實施某一行為(作為或不作為)以實現某種利益的可能性。
(1)權利是法律關系的主體享有的利益范圍或者為某種行為的可能性。
(2)權利是權利主體要求他人實施某種行為或者不實施某種行為,以實現其利益的可能性。
(3)在權利受到侵害時,權利主體得請求國家機關予以救濟。
2、民事權利的分類:
(1)是否以財產利益為內容
財產權 是指是否以財產利益為內容,直接體現財產利益的民事權利。
人身權 是指不直接具有財產內容,與主體人身不可分離的權利。
(2)權利的作用
支配權 是指主體對權利客體可直接加以支配並享受其利益的權利。
請求權 是指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抗辯權 廣義上是指抗辯請求權或否認他人的權利主張的權利,有的稱為異議權;狹義上是指對抗請求權的權利。
形成權 是指權利人得以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關系發生變化的權利。
(3)權利的效力范圍
絕對權 又稱對世權是指其效力及於一切人,即義務人為不特定的任何人的權利
相對權 又稱對人權是指其效力及於特定人的權利,即義務人為特定人的權利。
(4)相互關聯的權利之間的關系
主權利 是指兩項有關聯的權利中不依賴另一權利可獨立存在的權利。
從權利 是指兩項有關聯的權利中其效力受另一權利制約的權利。
(5)相互間是否有派生關系
原權 為基礎權利,是權利性民事法律關系中的權利。
救濟權 是由原權派生的,為在原權受到侵害或有受侵害的現實危險而發生的權利,是保護性法律關系
中的權利。
(6)權利有無移轉性
專屬權 是指無移轉性,權利人一般不能轉讓,也不能依繼承程序轉移的權利。
非專屬權 是指具有轉移性,權利人可以轉讓,也可依繼承程序移轉的權利。
3、民事權利的行使
民事權利行使的方式有事實方式和法律方式,權利行使應遵循以下主要原則:
(1)自由行使權利。
(2)正當行使和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4、民事權利的保護
指為保障權利不受侵害或者恢復被侵害的民事權利所採取的救濟措施。分自我保護和國家保護。
(1)自我保護:又稱私立救濟,指權利人自己採取各種合法手段來保護其權利。分自衛和自助行為。
(2)國家保護:又稱公力救濟,指民事權利受到侵犯時,由國家機關通過法定程序予以保護。
5、實施自助行為的條件:(預測題)
(1)須為保護自己的利益
(2)須情事緊迫來不及請求國家保護
(3)須採取法律許可的方式
(4)須事後當即請求國家保護
二、民事義務
指義務主體為滿足權利人的利益需要,在權利限定的范圍內必須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約束。民事義務主要有以下幾類:
1發生根據
法定義務 是直接依據法律規定產生的而非由當事人約定的義務。
約定義務 是指當事人自行約定的義務
2義務的內容
積極義務 是指以義務人須為一定行為(作為)為內容的義務。
消極義務 是指以義務人須不為一定行為(不作為)為內容的義務。
3義務與義務主體的關系
專屬義務 是指義務人不得將其移轉給其他人負擔的義務。
非專屬義務 是指義務人可將其移轉給他人負擔的義務。
三、民事責任
1、民事責任的概念和特徵:
〔民事責任〕指民事主體因違反民事義務而依法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有以下特徵:
(1)民事責任以民事義務為基礎,是違反民事義務的法律後果。
(2)民事責任以恢復被侵害人的權利為目的。
(3)民事責任具有法律上的強制性。
(4)民事責任是保護性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
2、民事責任的分類:
(1)民事責任發生的原因
債務不履行的民事責任 是指因債務人不履行已存在的債務而發生的民事責任。
親權的民事責任 是指因實施親權行為而發生的民事責任。
(2)民事責任的內容
履行責任 是指責任人須履行資金原負擔的債務的責任。
返還責任 是指以返還利益為內容的責任。
賠償責任 是指以賠償對方損害為內容的責任。
(3)承擔民事責任一方當事人之間的關系
按份責任 是指責任人為多人時,各責任人按照一定的份額向債務人承擔民事責任,各債務人之間無
連帶關系。
連帶責任 是指債務人為多人時,每個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責任,各責任人相互間有連帶關系。
(4)按民事責任的內容有無財產性。
財產責任 是指直接以一定的財產為內容的責任。(如返還財產、賠償損失)
非財產責任 是指不直接具有財產內容的民事責任。(如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3、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礙。
(3)消除危險。 (4)返還財產。
(5)恢復原狀。 (6)修理、重作、更換。
(7)賠償損失。 (8)支付違約金。
(9)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10)賠禮道歉。
第三章:自然人
第一節: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
一、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的概念
〔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是指法律賦予自然人享有民事權利和負擔民事義務的資格。
二、自然人民事權利的特點:
1、平等性; 2、內容的廣泛性和統一性。
三、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的開始:
《民法通則》第九條規定,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出生的時間以戶籍證明為准,沒有戶籍證明的,以醫院出具的出生證明為准。
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出生時為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法定繼承辦理。
各國對胎兒的法律地位均作出特別規定,大致有以下三種:
1、胎兒只要出生時尚生存,出生前就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2、不承認胎兒有民事權利能力,但在某些事項上視胎兒為已出生。
3、不承認胎兒有民事權利能力,也不認為在某些事項上視胎兒為出生,僅是在某些事項上對胎兒的利益予以保護。——我國現行立法採取的是第三種體例。
四、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的終止:
依《民法通則》第九條規定,至自然人死亡時其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終止,因此死亡是自然人民事權利終止的法律事實。民法上的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
自然死亡 又稱生理死亡,是指自然人生命的終結。
宣告死亡 又稱推定死亡,是指自然人下落不明滿一定期間後經厲害關系人申請,由法院宣告該自然人為
死亡。法院宣告死亡的判決宣告之日為被宣告死亡人死亡的日期。
*依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相互有繼承關系的幾個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確定死亡先後時間的,推定沒有繼承人的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繼承人的,如幾個死亡人輩分不同,推定長輩先死亡;幾個死亡人輩分相同,推定同時死亡,彼此不發生繼承,由他們各自繼承人分別繼承。
五、預測題: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權利的區別?
第二節: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
一、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的含義
〔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指自然人得通過自己的獨立行為取得和行使權利、設定和履行義務的資格。有廣義和狹義之分。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有兩個顯著特點:
1、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法律賦予的一種資格,不是由其自行決定的,非依法定程序,任何人不得限制或剝奪。
2、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以對客觀事物的判斷和認識能力即意識能力為依據。
二、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的劃分
1、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指可完全獨立地進行民事活動,通過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和負擔民事義務的資格。包括18周歲以上和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能夠以自己勞動收入維持當地一般生活水平的。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指可以獨立進行一些民事活動但不能獨立進行全部民事活動的資格。包括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3、無民事行為能力:指不具有以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和負擔民事義務的資格。包括未滿10周歲以下和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由它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三、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的宣告
指法院經利害關系人申請,依法宣告精神病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制度。對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宣告須具備下列條件:
1、須經利害關系人申請。
2、被申請的當事人須為精神病人。
3、須由人民法院經特別程序作出宣告。
四、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的終止
〔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終止〕指其不可能再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當自然人死亡時,其民事行為能力終止。民法主要要求理解
要分三步才能學好
首先要精讀,讀課本並配合案例
充分理解民法的運作形式,規律
其實要讀司法考試的輔導用書
書里比較簡明的描繪了民法的框架
作為初步復習之用,同時自己總結
畫出民法學的框架
最後一步就是經常看看自己的總結
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