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ppt
㈠ 珍愛生命遠離毒品主題班會ppt怎麼做
毒品已成為全人類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大中城市中的販毒分子和吸毒分子往往會由於城市管制與緝毒運動力度的加大四處逃竄,轉移到一些小城市,甚至是農村。國慶期間,我回了一趟老家(農村)得知,村裡已經有五個人吸毒,兩個人因為吸毒入室偷物、偷牛等被送進監獄了,其他三個也被家人強行送進戒毒所。在農村的路邊,都可以常常見到注射毒品後丟棄的針筒。毒品問題已經侵入到河源,我們的周圍(城區中心)貌似風平浪靜,其實,毒品時刻在威脅著大家。不少青少年都沒有逃出毒品的魔爪。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個視頻。一、毒品的危害(一)觀看視頻短片《毒品的危害》(二)分組討論:毒品的危害體現在哪些方面?各組派代表歸納陳述該組的討論結果。(三)教師總結並補充講解:吸毒的危害——「毀滅自己禍及家庭危害社會」。1、毀滅自己:(材料:瘦弱不堪、大腦病變、心臟病變、化膿性感染、傳播艾滋病、損害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等)(1)扭曲人格,自毀前程(2)自殘、自殺:(材料:吸毒者自殺發生率較正常人群高10~15倍。圖片:福州某男自傷左臂;鄭州陳某毒癮發作難忍,用牙刷插入鼻孔自殺;楊某28歲,因毒癮發作疼痛難忍砍斷自己手指自殘)(3)加速死亡:(材料、圖片:電影演員朱潔吸毒過量死亡。2009年5月,其檔案資料揭秘,吸毒致死警示世人)2、禍及家庭吸毒耗費大量錢財,到了一定程度必然要靠變賣家中財產換取毒品,致使家徒四壁。一些喪盡天良者甚至賣兒賣女,逼妻賣淫;其次,吸毒會導致婚姻死亡,家庭破裂。再次,吸毒危及下一代。懷孕婦女吸毒將嚴重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有的致使新生兒先天畸形或染上毒癮。(1)傾家盪產:(圖片:張某因吸毒傾家盪產)(2)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材料、視頻短片:孩子來戒毒所求父母供他讀書)(3)貽害後代:(材料、圖片:廣東某吸毒女產下「海洛因嬰兒」;毒娃)3、危害社會(1)誘發刑事犯罪:(影碟片段:某醫生以身試毒走上犯罪,美國政府調查表明吸毒者用於購買海洛因的錢款中20%是搶劫獲得的,45%來源於販毒,17%來自賣淫,12%來自盜竊,即總計約94%的毒資來自刑事犯罪活動。材料:雲南吸毒人員劉湳斌,原是某銀行系統工作人員,因染上毒癮,利用職務之便,貪污公款達74萬元,被判處無期徒刑;2009年6月13日吸毒女鄒某為獲取毒資,竄至源城區人民路「羊城餅家」門口,搶劫蔡某助力車,被巡邏民警人贓並獲被判有期徒刑3年)(2)敗壞社會風氣:(材料、圖片:被抓獲的賣淫女)(3)幻覺沖動,害人害己(材料、圖片:行為失控,傷害親人,開槍射人)(4)傳染多種疾病(材料、圖片)二、毒品的基本知識(一)課件呈現毒品類型的照片,教師介紹幾種毒品的形態與載體。毒品是指出於非醫療目的而反復連續使用能夠產生依賴性(即成癮性)的葯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57條規定: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葯品。目前最常見、最主要的毒品有鴉片、海洛因、嗎啡、大麻、杜冷丁、甲基苯丙胺(冰毒)、可卡因、搖頭丸、K粉等。(二)漫畫展示:常見的吸毒行為。(主要包括煙吸、燙吸、鼻嗅、口服、注射五種)(三)提問:吸毒為什麼會成癮?簡單介紹毒品如何改變人體生理機能與心理狀態,進一步使學生對毒品的知識和危害性有更深刻的認識。(四)「某癮君子的苦痛訴說」播放視頻:某癮君子在戒毒所的狀態,以及訴說其吸毒的血淚史(最好遮擋某人的臉,以免對他造成心靈傷害)目的在透視吸毒者走上吸毒道路的心理變化。(材料:河源一個吸毒者的心聲:「我要戒毒,請大家監督」,河源一位青年講述與毒品糾纏的青春歲月)(五)引導學生討論與分析一般來說,吸毒者的心理狀態是怎麼樣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對「好奇」、「從眾」等心理的正確認識,識別一些毒犯誘惑學生吸毒的常見手法,學會拒絕毒品的基本技巧。)內容可以如下:吸毒者最初吸食第一口毒品時,或多或少是受到一種不健康心理的驅動。那麼,吸毒者都有什麼樣的不健康的心理呢?①盲目好奇。在吸毒者中,特別是在青少年吸毒者中,許多人最初只是為了盲目滿足對毒品的好奇心而「偷嘗禁果」。②慕虛榮、趕時髦。現實生活中,以為「吸毒最時髦」而去趕時髦,從而染上毒品的人為數不少。③追求刺激和享樂。一部分吸毒者因腐朽意識作祟,精神空虛,理想觀念淡薄,受極端享樂主義的驅使,將吸毒當作「追求刺激」和「高級享受」。如某些暴發戶為炫耀自己的富有而吸毒。④無知和輕信。在農村,誤以為吸毒能治病,而將毒品當作葯品使用;在城市,誤以為吸毒能使人輕松或促進睡眠而沾染毒品。⑤賭氣或逆反心理。因賭氣或逆反心理導致吸毒者,往往以女性和青少年居多。⑥誘騙脅迫。有不少人因為交友不慎,輕信他人的謊言,被所謂的「朋友」、「哥兒們」惡意引誘,或是由於販毒分子的蓄意教唆而上當受騙、步入毒途的。⑦自暴自棄。在吸毒人群中,因受到挫折而自暴自棄吸毒成癮的也為數不少。(六)毒品的傳播——利慾熏心的販毒集團和販毒分子1、圖片展示:交易場所、人群以及吸毒場景,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對毒品以及參與毒品販賣分子的仇視,增強其社會責任感。2、課件展示:全國人關於禁毒的決定以及《刑法》對毒品犯罪的刑事責任的規定等內容。(1)全國人關於禁毒的決定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機關處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單處或者並處二千元以下罰款,並沒收毒品和吸食、注射器具。吸食、注射毒品成癮的,除依照規定處罰外,予以強制戒除,進行治療、教育。強制戒除後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實行勞動教養,並在勞動教養中強制戒除。(2)我國《刑法》規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主要有12條,我們簡單了解一下。①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第347條);(重點強調:走私、販賣、運輸毒品的不論數量,一律給予刑事處罰。)②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48條);③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第349條);④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罪(第349條);⑤走私制毒物品罪(第350條);⑥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第351條);⑦非法買賣制毒物品罪(第350條);⑧非法買賣、運輸、攜帶、持有毒品原植物種子、幼苗罪(第352條);⑨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毒罪(第353條);⑩強迫他人吸毒罪(第353條);⑾容留他人吸毒罪(第354條);⑿非法提供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罪(第355條)三、中學生如何進行預防,抵制毒品誘惑(一)學生活動:角色扮演,表演小品(課余時間排練好)學生根據所給情景(圖片),表演如何拒絕毒品,演示拒絕的方法,體驗角色轉換。(二)師生一起出謀獻策,以抵擋毒品的滲透與引誘。同學們,毒品有時會裹著糖衣,有些居心叵測的人會說這不是毒品,是一種另外什麼東西,諸如興奮劑、興奮葯之類的,是不會使你上癮的。甚至還會有這樣一些花言巧語: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脫煩惱和痛苦,毒品能給人帶來快樂等等,其實啊,是毒品都會上癮,都必然造成對身體的傷害,否則國家也不會通過法律來強制管理。同學們,有些毒販為了利益的需要,有時候會給點甜頭給你嘗嘗,諸如前幾次免費試用之類的,讓你染上毒癮後,他就可以源源不斷的銷售毒品,吸干你的血汗錢,把你逼上絕路。那麼,如何來抵擋毒品的滲透與引誘呢?歸納起來,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實現。(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遇挫折不氣餒,遇成功不驕傲;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為由僥幸去嘗試,抵抗不良誘惑。大家也常在報紙電視上看到過某種特殊身份的人,如警察、醫生、記者不相信毒品的成癮如此巨大而嘗試,但結果都是毀滅了自己。電影《門徒》中女主角為了證實給她吸毒的丈夫看,以身試毒,最後也是戒不掉死亡了。所以,同學們,在抵制毒品的問題上,一定要時刻告誡自己,一日吸毒,終身戒毒。(2)慎重交友,不結交有吸毒、販毒行為的人。如發現親戚朋友中有吸、販毒行為的人,一要勸阻,二要遠離,三要報告公安機關。慎重交友對青少年防毒頗具普遍意義。那麼,人海茫茫,怎樣去識別吸毒者呢?(暢所欲言,討論交流)教師總結:經驗告訴我們,根據外在形象及內在的心理,去注意識別吸毒者。[①](簡單介紹一下,請學生在課後去了解)(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摒棄吸煙、酗酒等惡習,遠離不健康的娛樂場所,自身構築起抵禦毒品侵襲的銅牆鐵壁。(4)機智地與毒品違法犯罪做斗爭。毒品問題已經侵入到河源,而且就在我們身邊。同學們在以後的生活中可能會直接發現並面對毒品,那時該怎麼?應對這個問題,我認為,我們應該警覺起來,盡量不與違法犯罪分子發生正面沖突。你們可以裝出沒看見或根本不懂的樣子,設法脫身,然後報警。當然,在報警前,要注意觀察嫌疑人的特徵,比如衣著,車輛號牌,聯系方式等等。報警後盡力協助警方抓拿涉毒犯罪分子。硬碰硬,恐怕要兩敗俱傷(罪犯沒捉到,自己反而遭到挾持),因此智取才是最恰當的斗爭方式。小結——告誡:在對待毒品問題上,一定要警示自己,堅決拒絕毒品,千千萬萬不要嘗試第一口。四、教師總結「海洛因,白骨精。毀人類,耗經濟。」朗朗上口的「戒毒三字經」訴說著僅屬於吸毒人員的血淚史。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愛生命,要正確地認識毒品,健康抉擇,遠離毒品。從今天開始,從自己做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追求享受,尋求刺激,趕時髦,摒棄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孩子們,拒絕毒品,預防第一。「毒品危害心中記,極易成癮難斷棄,誘發犯罪是常事,法律制裁恨終起。」,珍愛你的生命,請遠離毒品,拒絕毒品。謝謝大家!五、作業分組完成以「拒絕毒品」為主題手抄報一份,牆報一版;擇日展示手抄報。
㈡ ppt 酒駕撞死人怎麼判
酒駕 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發布的《車輛駕駛醉酒駕車的測試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GB19522—2004)中規定,該規定指出,飲酒駕車是指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於或者等於20mg/100ml,小於80mg/100ml的駕駛行為。醉酒駕車是指車輛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於或者等於80mg/100ml的駕駛行為。
根據《刑法》第133條 的規定 對交通肇事罪規定了三個不同的刑級(量刑檔次):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 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處所謂「發生重大事故」;
根據《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1)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解釋》第2條第2款規定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1)酒後、吸食毒品後駕駛機動車輛的;
(2)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3)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 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4)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 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5)嚴重超載駕駛的;
(6)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其他特別惡劣情節;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1)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傷5人以上;負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
(2)死亡6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 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60萬元以上 的。
根據《刑法》第133條 的規定;犯交通肇事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 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刑法》第六條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後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 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232條、234款 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刑事行政處罰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八),對刑法相關條款進行了修改、增加,首次將醉酒駕車這種嚴重危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規定為犯罪,並於5月1日正式實施。 具體規定為:「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並處罰金。」醉酒駕駛的界定標准為: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高於或等於80(含)毫克。
這也意味著,今後凡是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一旦被查獲,將面臨著最高半年拘役的處罰。其性質也由過去的行政違法行為衍變為刑事犯罪行為。而公務員醉駕幾乎等同於砸掉自己的「鐵飯碗」。《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第17條第二款規定,行政機關公務員依法被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修正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條規定 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六個月機動車駕駛證,並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因飲酒後駕駛機動車被處罰,再次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醉酒駕駛機動車的,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飲酒後駕駛營運機動車的,處十五日拘留,並處五千元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飲酒後或者醉酒駕駛機動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酒後駕駛其他隱形處罰
由於我國在公務員考錄、事業單位招考、參軍入伍等方面,都要進行政審工作,2012年5月1日,醉酒駕駛行為列入刑法處罰范圍,屆時被政審人及其近親屬一旦因為酒駕被判處拘役(即已經觸犯刑法),將對被政審人產生一定程度影響。
處罰分類
酒後駕駛酒後駕車處罰
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6個月機動車駕駛證,並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因飲酒後駕駛機動車被處罰,再次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10日以下拘留,並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飲酒後駕駛營運機動車的,處15日拘留,並處5000元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酒後駕駛醉酒駕車處罰
醉酒駕駛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酒後駕駛軍人處罰
2009年8月31日,總參謀部下達通知,要求加強軍車安全管理,堅決防止和糾正酒後駕車問題,維護軍隊紀律和形象。
總參通知要求從嚴治軍,軍人酒後駕車,一律暫扣駕駛證6個月,並組織集中整訓;醉酒駕車,一律吊銷駕駛證,調離司機崗位,並給予嚴厲的紀律處分;酒後駕車造成亡人事故或嚴重後果的,一律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並追究單位領導責任;通報批評軍車交通違章抄告問題突出的單位,限期整改。各警備司令部要加大對外出軍車的檢查糾察力度,集中開展整治酒後駕車違法行為的專項行動。
㈢ 朴宗根老師的刑法分論ppt有嗎
刑法分論各法條的區別這個覺得沒什麼好說的,只是刑法分論各法條可能會存在法條競回合的情況,有法答條競合的情形按下面來處理:
1、特別法優於普通法
(1)一行為同時符合不同法律的條文,而其中一部法律是普通法,另一部法律是特別法。
(2)一行為同時符合同一法律中的不同條文,而該法律中的相關條文明確指出適用特殊情況處理。
(3)一個行為同時符合同一法律中的不同條文,相關條文雖然沒有明確規定適用特殊規定處理,通常也應適用特別法。
2、重法優於輕法
(1)一個行為同時符合同一法律中的不同條文,相關條文明確規定按處罰較重的條文處理。
(2)一行為同時符合同一法律中的不同條文,相關條文雖然沒有明確規定只能按處罰較重的條文處理,但適用處罰較輕的條文明顯背離了罪責刑相適應原則,這時,適用重法優於輕法的原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