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電商法律風險

電商法律風險

發布時間: 2022-07-21 10:43:13

A. 跨境電商支付的主要風險

主要是支付風險,境外有的企業圖方便使用不合法的方式進行交易,而這種法律風險非常高,得不償失

B. 電子商務與傳統交易形式的主要區別以及存在的法律風險是什麼

資金的支付,電子商務中交易的資金支付一般採取網上支付的方式。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的區別:傳統商務中 製造商是商務中心..

C. 跨境電商海運風險知多少

貨物漂洋過海抵達目的港後卻無人提貨,致使集裝箱長期滯港,產生高額費用;國內造船廠接受不利格式合同,導致仲裁失利;萬噸巨輪觸碰碼頭,船企面臨巨額賠償……隨著海洋經濟國際化、全球化程度加深,跨境電商蓬勃發展,國際航運貿易中隱藏的各種法律風險浮出水面。近日,寧波海事法院對外發布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審判狀況白皮書,「手把手」教你防範國際航運風險。
目的港無人提貨 索20餘萬滯箱費
2013年10月,浙江慈溪的卓力電器公司要出口一批電熨斗,委託浙江外運有限公司寧波明州分公司(以下簡稱「外運明州分公司」)向馬士基航運公司訂艙。
馬士基公司的提單顯示,托運人為卓力電器,收貨人為法格公司,起運港為寧波,卸貨港為巴塞羅那,1個40尺集裝箱,運費到付。
同年11月19日,貨物到達目的港卸貨,法格公司卻因破產遲遲無人提貨,貨物在目的港產生了高額的滯箱費。
根據馬士基公司在網站公布的費用標准,截至2014年10月29日,一個40尺集裝箱滯箱費為30104歐元(按照當時歐元對人民幣匯率1:7.6474計算,摺合人民幣20餘萬元)。
馬士基公司為此向寧波海事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卓力公司等被告支付滯箱費和運費等相關費用。
寧波海事法院判決認為,涉案貨物到港後,卓力電器公司確認其於同年12月初即知曉收貨人法格公司申請破產保護無法提貨,雖然其隨即詢問原告貨物退運及費用事宜未得到答復,但其作為涉案貨物的托運人,理應持續關注貨物在目的港現狀及後續處理事宜,及時對到港貨物作出處理指示,避免在目的港產生高額費用。在本案中馬士基公司對較高目的港費用的產生也存在過錯。馬士基公司在貨物到港無人提貨約3個月後才通知相關方,在托運人一直未能給出貨物處理指示時,亦未採取有效減損措施,如將貨物轉移至倉儲費用較低的倉庫等,對此亦存在過錯。為此,卓力電器和外運明州分公司承擔運費,摺合人民幣16690元;卓力電器還要支付滯箱費人民幣5萬元。
法官說法
受國際經濟形勢不振的影響,國外買方有的倒閉,有的希望通過拖延壓低貨價,有的貨物到港時被海關查驗扣留,有的買方事先發現貨物有質量問題等,都會造成集裝箱貨物長期滯港,產生大量費用。
當前因貨物長期滯留港口無人提貨,航運公司向托運人索賠港口堆存費、集裝箱超期使用費的糾紛呈多發態勢。在審理中還發現,南亞一些國家的買方在貿易之初即存在不良企圖,通過長期不提貨的方法造成海關拍賣貨物,以便低價收購,給國內出口方帶來損失。
為此,外貿單位在與國外買方訂立銷售合同時,盡可能採用CIF條款並使用信用證結匯,要求簽發指示提單。這些措施的好處在於,即使買方想違約不要貨物,賣方也可以直接在信用證下收取貨款。
當收貨人不提貨的情況發生時,托運人應及早採取處置措施,防止目的港費用進一步增加,必要時需早下決心通知承運人棄貨。作為承運人,須及時向托運人或其貨運代理人通知無人提貨的情況,提示費用增加的風險並征詢對貨物的處理意見;如果收貨方無反饋,也需依法對貨物進行妥善處置,切實盡到減損義務。
接受不利合同 仲裁失利被強制執行
2007年,芬佳德航運公司與寧波工藝品公司、浙江航暢船舶製造公司簽訂造船合同。約定分五期支付貨款,第五期款項在船隻交付驗收後,支付剩餘的20%;買方在船隻交付和驗收之日前作出的所有付款應作為預付款,如合同被買方根據約定撤銷或取消,應在三個銀行營業日內以美元向買方退還其在本合同下已支付的所有款項總額以及相應利息;賣方須向買方提供涵蓋合同第一期至第四期分期付款的不可撤銷的還款保函;買方應在賣方船廠交付規格書中規定的包括主發動機在內的物品;若產生爭議,雙方應根據英格蘭法律在英國倫敦仲裁解決。
協議簽訂後,因寧波工藝品公司和浙江航暢船舶製造公司未能如期交付船舶,芬佳德公司於2011年5月取消合同,並根據合同約定的仲裁條款在倫敦啟動了仲裁程序,請求裁定寧波工藝品公司和浙江航暢船舶製造公司退還各期付款及其利息,並承擔相應的合同利息、復利及其成本。
2013年7月,仲裁委員會終局裁決,寧波工藝品公司和浙江航暢船舶製造公司應支付金額為27907921.90美元及年利率為6%的利息。
因兩公司未履行付款義務,芬佳德公司於2014年5月23日向寧波海事法院申請承認並強制執行上述仲裁裁決。
寧波海事法院認為,本案仲裁裁決符合《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和我國法律所規定的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條件,對芬佳德公司的申請,法院予以支持。
■法官說法
近年來,締約地位不平等導致國內造船方在解決糾紛環節處於被動地位的問題值得重點關注。多數涉外船舶合同會訂有仲裁條款,多有約定任何產生於造船合同解釋和履行中的爭議均應根據倫敦海事仲裁委員會條例在倫敦仲裁,並適用英國法律。涉外船舶建造合同多數採用全英文的日本、挪威或BIMCO(波羅的海航運公會)的造船標准合同範本。而國內造船廠對合同範本研究不多,對外國仲裁或訴訟程序了解不夠、缺乏經驗。
五年來,寧波海事法院受理申請承認與執行涉外海事仲裁裁決案件13件,總體呈上升趨勢,當事人選擇的仲裁機構均為英國倫敦海事仲裁委員會。其中10件案件涉及船舶建造合同糾紛,仲裁裁決無一例外均是國內造船方敗訴,而仲裁裁決的效力也得到裁定確認。
本案是目前國內造船方在涉外船舶建造、買賣合同履行糾紛中較為典型的案例。兩被申請人敗訴不可忽視的原因是接受了載有諸多不利條款的格式合同。具體表現在:(1)約定的付款周期過長,最後一筆船款的比例過大且在船舶交付驗收後才能支付,若雙方對所交付的船舶發生爭議,國內造船方很可能無法收回餘款;(2)預付款及還款保函方面的約定加重了賣方的責任,且缺乏相應制約買方該項權利的限制性條款,一旦發生爭議,賣方立即處於被動地位;(3)約定買方有單方通知解除合同的權利,並在發生合同中所約定的遲延情形出現時,若賣方未在3天內通知買方,則其無權取得相應延期。由於賣方並未在發生合同所約定的遲延情形出現時及時通知買方,致使其未就該遲延得到延期,最終因在經修訂的最後交船日期未交付船舶,買方單方通知其解除合同;(4)約定買方應在賣方船廠交付規格書中規定的包括主發動機在內的物品,而未對買方所提供的船舶主要配件的規格、所應達到的品質以及若買方提供的物品發生質量問題應如何處理進行詳細約定。仲裁庭認為船舶未能交付的主要原因是船舶尚未准備好交付且導致主發動機產生問題的原因尚未確定,最終判令本案兩被申請人敗訴。
為此,造船企業尤其是船舶行業協會,應組織相關專家深入研究國際上常用的船舶建造合同範本,積極培養商務、法律專業人才和談判專家。一方面盡可能讓造船企業在格式合同可予商洽的前提下,爭取訂入有利條款而刪除不利條款。另一方面嚴格規范合同訂立的整體環節,不僅要關注船舶造價、船舶技術要求等基本條款,也要確保造船期限的延展、違約事由認定等足以影響合同履行的重要條款的明確可行,同時還要關注違約處理條款是否顯失公平,或明顯不利於建造方。
貨物未證明申報 依最低標准獲賠
2013年,原告義烏市堆正進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堆正公司)接到一筆總額236640美元的外貿服裝訂單後,委託貨代向被告現代商船株式會社(以下簡稱商船會社)訂艙,涉案集裝箱在寧波港裝船運輸。
貨物到港後,商船會社方集卡司機向當地警方報案稱,其所駕卡車連同集裝箱被持械歹徒劫走。
為此,堆正公司以涉案貨物在商船會社責任期間內丟失致其客商無法取得貨物為由,提起訴訟,請求判令商船會社賠償其貨物損失232000美元、海運費人民幣23955.43元及兩款延期支付違約金。
寧波海事法院經審理後,判決商船會社賠償堆正公司貨物損失1391.67美元及該款相應利息,駁回堆正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法官說法
FOB貿易術語是我國外貿出口企業主要採用的外貿方式。在「走出去」戰略影響下,我國中小外貿企業紛紛大力開拓新興經濟體國家市場,同時承受著外方市場誠信、安全秩序及目的港政策等多重風險。
本案的判決是價值232000美元的貨物,最後只能得到千餘美元賠償,也給廣大中小外貿企業敲響了警鍾:出運貨物時務必要求承運人簽發提單並在相應單證上記載貨物價值。
我國海商法規定,貨物的滅失或者損壞發生於多式聯運的某一運輸區段的,多式聯運經營人的賠償責任和責任限額,適用調整該區段運輸方式的有關法律規定。該區段運輸發生於墨西哥,應適用墨西哥法律。商船會社提交了經當地公證和我國使領館認證的法律意見書,可以作為認定承運人責任及其限額的依據。墨西哥相關法律規定,當服務使用者沒有申報貨物的價值,責任將被限制在每噸墨西哥聯邦區現行的15天的最低工資,若不足一噸則按比例計算。
堆正公司提交的報關單顯示貨物價值共232000美元,與外貿訂單記載貨值相對應,但貨物價值並未在提單復印件和墨西哥內陸運單中顯示,不能證明貨物價值已申報且承運人、陸運區段承運人已獲知,故承運人的責任應被限制在每噸墨西哥聯邦區現行的15天的最低工資。
據此,寧波海事法院根據2013年11月美元與墨西哥比索的匯率乘以提單記載的貨物重量,確定商船會社的賠償責任數額為1391.67美元。
司法觀察
樹立公正權威的國際海事司法形象
浙江作為海洋經濟和外貿大省,面臨著加快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樞紐區和開放合作先行區的重大機遇和新挑戰,涉外、涉港澳台海事審判工作任務十分繁重。
五年來,寧波海事法院受理涉外海事海商案件1501件,審結1366件,收案標的總額78.59億元,結案標的總額63.19億元。其中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糾紛佔36.90%,成為一審海事海商案件的最大類別。
寧波海事法院副院長陸明明說,該院受理的涉外海事海商案件共涉及50多個國家和地區,當事人分布於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但主要集中於美國、英國、法國、新加坡、韓國、日本、巴拿馬、馬紹爾群島、賴比瑞亞等傳統航運大國、船舶開放登記國或商品進口國。「案件分布情況很大程度地體現了海事司法與航運經濟、臨港工業、對外貿易的密切聯系。」
據了解,涉外、涉港澳台案件送達存在環節多、耗時長,域外證據與授權公證認證手續復雜,外國法查明途徑有限等問題,這些因素客觀上長期制約著「四涉」案件的審判效率,拉長了案件的審理周期。五年來,寧波海事法院「四涉」案件的平均審理天數比一審海事海商案件的平均審理天數多出16.74天。
為樹立公正權威的國際海事司法形象,寧波海事法院不斷探索提升海事法官司法能力的新途徑,著力提高法官綜合素質,努力打造一支「懂法律、懂外語、懂航運」的高素質審判隊伍,探索建立海事法官專業實踐制度、青年法官導師制度和審判經驗傳承製度。針對海事審判涉外性較強的特點,定期組織一線法官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國際公約及航運慣例,及時更新知識。鼓勵新任法官積極參加與港航、貨運代理企業的交流,加深其對航運實踐、航運慣例的理解,全面提升海事法官的司法能力。
為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該院在審查管轄權異議時,既注重積極行使海事司法管轄權,切實維護司法主權,又注重當事人意思自治;辦理特別程序案件時,注重兼顧中外當事人利益,必要時採用聽證的方式,保證裁決的公正性;為解決域外送達難問題,該院嘗試藉助外事部門、涉案船舶船長、擔保函記載的機構或律師實現對境外當事人的送達,有效促使境外當事人積極應訴;實體審理過程中,合理確定舉證期限,依法調查取證,對於電子郵件、電子簽章、聊天記錄、手機簡訊等在海上貨物運輸實踐中被廣泛應用的電子信息證據進行客觀審查認證;在適用法律時,堅持貫徹國家主權原則和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充分尊重當事人對法律適用的選擇,除依法認可當事人自願選擇適用我國法律外,必要時主動拓寬外國法查明途徑,開展外國法的查明,多次適用或參照國際公約、國際慣例以及外國法律審理案件,努力樹立良好的國際海事司法形象。

D. 在電子商務中交易對象和交易過程的安全性如何實現

通過分析電子商務交易特點、過程,用經濟學觀點分析交易環境和交易個體的經濟性和行為特徵,提出電子商務 交易風險的內、外在因素及其對交易效用的影響,並通過效用函數闡釋了網路交易行為風險特徵和風險規避現象。
[關鍵詞] 電子商務;交易;風險分析

一、電子商務交易的概念

隨著Internet的發展,信息技術被引入到商貿活動中,產生了電子商務。企業或個人利用網路環境進行和開展商務活動,通過網路進行交易信息傳遞、完成商品交易活動並以此達到企業經營目標或個人消費行為的實現過程,稱為電子商務交易過程。
電子商務交易過程是電子商務活動的重要組成環節,是企業或個人利用網路環境完成傳統交易中商品的所有權和價值的轉移過程,整個過程又包括談判、訂貨、簽約、支付、合同履行過程等,同傳統的貿易方式一樣,會經歷以下四個階段,即交易前的准備階段、商務洽談及簽約階段、交易辦理及合同履行與索賠階段。由於網路環境的開放性、信息傳遞的快捷性,電子支付手段的應用,大大豐富和提高了商品交易的營銷宣傳,擴大了貿易范圍、增加了貿易夥伴參與、溝通和交易機會,使企業的經營范圍擴大,商務效率和效益提高。但電子商務帶來效益的同時,也伴隨著全新的商業風險,即存在交易,總會有風險存在。
因此,電子商務活動既存在傳統交易活動的特徵和交易風險,又存在其在特定環境下的特殊性。本文將從電子商務增長較快的商務模式類型企業—消費者即BTOC交易模式中,從個體參與網上交易活動的行為和得益特徵來分析其風險存在的經濟學解釋和主要的風險規避行為。

二、電子商務交易風險的分類和影響因素

電子商務交易過程是在開放的網路環境下,利用信息平台完成傳統的交易環節和過程。電子商務的發展與應用,使企業在擴大產品宣傳、增進溝通和交易機會,減少交易環節,降低交易成本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但由於網路的虛擬性,交易各方非面對面的交易特徵,電子支付手段的安全性,使參與電子商務交易的各方(銷售方和購買方)都面臨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安全威脅,統稱為電子商務交易風險。
在互聯網路環境下從事電子商務,可能的風險歸結為三類,即信用風險、管理風險和法律風險,其中管理風險表現為交易流程管理風險及業務技術管理風險。例如,交易管理和手段的不完善,網路技術如支付技術的安全性、數據存儲的安全性、遠程傳輸的安全性等。而法律風險則表現為對市場交易環境和主體的制度約束,包括各種圍繞消費者和服務者權益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和相關制度的健全性,會產生如隱私風險、知識產權風險等,以上兩類風險均體現了對BTOC交易模式中活動主體(企業和消費者)交易風險產生的外部約束,故筆者稱其為交易風險外在因素,而信用風險則指由於交易雙方信任的缺失造成的交易障礙,主要分為賣方信用風險、買方信用風險和否認交易風險,這種信任的缺失主要發生在充滿不確定性和風險的環境中,網路交易環境的虛擬性,使得信任在網路交易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超過了它在傳統交易活動中所起的作用,人們對於交易雙方的真實性更難判斷。據iResearch的調查統計,48.4%的被調查網民認為目前網上交易存在的首要問題是交易過程中的認用得不到保障。由於該類風險往往表現出與交易主體行為選擇、心理、道德的關聯特徵,在本文中稱其為交易主體風險產生的內在因素。
1.信息不對稱引發交易風險內在因素。市場經濟有效性的基本觀點認為,市場中的信息完全透明化,而現實網路交易市場中,交易場所的網路化、交易手段的電子化以及交易信息的無紙化、交易主體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對大多數交易來說,交易信息很難把握或得到,交易前信息的不完全、交易中的價值損失以及道德風險均使得電子商務交易過程存在大量的風險。
經濟博奕論中特別指出商品市場交易中,只有在商品信息傳遞的完全性和交易方的守信行為會使雙方的博奕過程得以重復,同時通過競爭使得買賣雙方增加了選擇餘地,守信的夥伴會替代舊的失信者,從而壓縮了失信者再博弈的空間;電子商務交易中存在的信息非確定性和信用風險不僅使得未違約的交易方未購得商品或變現需再次交易,造成已交錢未得到商品或因市場價格變化不利而帶來消費者的價值損失,同時又會影響再次網上交易的信任和激發水平。
市場交易的良性循環是使得交易雙方獲得更多的交易機會並從中獲得更多的消費者剩餘,交易雙方的誠信和欺詐行為是影響交易主體選擇和交易重復發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市場經濟的競爭性與市場交易的重復性是建立合作均衡的基本條件。信息的不對稱需要引發和創造更高的市場信用機制來降低信用風險,從而創造交易雙方可重復的交易行為,進而創造長期穩定的獲利機會和博弈的均衡態勢。
2.交易風險外在因素對交易行為的影響
(1)電子商務市場環境影響消費者價格敏感度。決定一種產品或服務的需求價格彈性的關鍵性因素指消費者對價格變化引發的需求變化。電子商務環境通過網路銷售產品或服務,相對來說消費者容易獲得有關產品或服務的價格或產品質量的比較信息,獲取信息的邊際成本或便利性,會引起需求價格彈性提高,同時由於網上購物的便利性,網路的規模效應卻容易引起消費者購物的沖動,銷售商對商品的靈活定價等都會造成消費者的需求價格彈性下降的變化,相對於傳統購買行為,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呈現不確定的變化特徵,網上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則表現出更易變動或不確定的特點,如圖1所示。
(2)交易信用制度。傳統的交易活動中,所涉及到的交易風險可通過社會機制、法律機制和技術機制加以限制。例如,通過法律機制的建立,可以對違反合同的人加以懲罰,對誠實的一方給予補償。通過社會規則和法律的相互作用,建立一個較為穩定的貿易環境,使貿易可在最低風險條件下進行。
由信息不對稱引起的信用風險,在網路環境中,由於網路的開放性、跨國界性以及技術資源限制、網路認證安全技術的待完善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對信用風險制約的外部機制的建立。交易過程中的信用遵守與違約行為成為交易雙方進行交易決策的隨機行為。

三、網路環境中的交易主體(消費者)的交易風險分析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分析電子商務交易行為的經濟特徵應重點反映和突出交易活動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特別是人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利益沖突和制約因素方面來體現行為偏好和決策特徵。
1.網路環境中存在多因素制約的消費者偏好行為。網路環境中,交易主體(特指消費者)參與或不參與交易體現了其預期動機和交易投資與收益的比較,同時對不同的購買決策選擇和分析,也依然存在交易主體不同的風險偏好。
馬歇爾需求函數x(p,y),指出消費者需求函數為產品價格P0與消費者收入y的函數。不同的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由於自身收入的不同,或對商品的偏好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支付價格(即自己對物品的評價Vi),從而產生消費者剩餘Vi-P0, 只有當消費者剩餘Vi-P0>0時,消費者才產生購買行為。廠商的盈餘可表示為q·P0-C(其中C為廠商生產成本)
平新喬在《微觀經濟十八講》中對交易主體的購買決策收益亦通過消費者剩餘來權衡,同時提出由於商品價格變化會引起消費者消費計劃變動(替代效應)與消費者實際收入變動進而引起消費計劃變動的(收入效應)兩種效應,從而提出由於商品價格變動帶動和引起消費者購買行為本身引起的消費者偏好,即顯示性偏好弱公理。

電子商務環境加大了商品信息傳遞的便利性,擴大了產品范圍,有利於消費者選擇更貼近產品價格的支付行為,同時交易信用風險使消費者實際購買行為也存在違反顯示性偏好弱公理現象,反映出消費者在進行交易決策時,存在著多因素制約的消費者偏好行為,價格不是唯一確定因素。即消費者行為具有不確定性,同時具有風險存在和度量的可能。網路環境對於廠商則使其獲得單位產品的盈餘空間減少,只有通過擴大銷售規模而獲利。
2.網路環境中消費者風險特徵。Richard H.Thaler在《Mental Accounting Matters》中提出消費者存在兩種購買效用,即贏得效用(acquisition utility)和交易效用(transaction u-tility),前者等同於消費者剩餘,Vi-P0,反映消費者對購買物的偏好與產品銷售價格存在剩餘,使消費者獲得佔有商品的樂趣,而後者則反映消費者付出與商品自身價值之間的比較,也就是商品價值的真實性和等值性問題。

由於網路環境的特殊性,網上消費者所進行的交易決策更多地面臨對交易效用不確定的風險估計,只不過在網路環境中,商品價格與交易雙方的信用風險同時作用於交易效用,使消費者在網路環境中的風險程度加大,於是表現在消費者交易效用在網路環境中表現出更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特徵。

E. 創業電商公司如何做法律風險控制

關於法律在每個領域里都有相應。自己去慢慢的找吧

F. 電商存在的風險有那些

如何避免電子商務的風險
在我國市場經濟下,任何商業活動都是存在風險的,電子商務也不例外,這時就需要我們正確認識電子商務的風險表現形式,合理進行規避和防範這些風險,以便更好的把握風險,合理控制風險,將風險將為最低,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一、電子商務風險的主要表現形式

目前,電子商務風險的表現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一)商業風險

商業風險主要表現在消費者對產品的期望值過高,使得在運營過程中存在很大風險,雖然電子商務的最大優勢是便捷和快速,越來越受廣大青年朋友的喜愛,不出家門就可以買到自己喜歡的商品,便捷的物流使得第二天就能收到貨。然而當消費者真正收到貨時,與自己期望的落差過大,導致電子商務已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更為嚴重的是還會失去老顧客。這就要求電商在進行電子商務時不能只顧網上銷售平台的建立,而忽視客戶服務和產品質量等售後工作,要站在消費者角度宏觀把控,力爭將這種商業風險降到最低,避免給企業帶來損失。

(二)技術風險

由於電商企業的特殊性,在進行運營時勢必會大量使用各種信息技術,在享受這些新技術帶來利益的同時也面臨著相應的技術風險。主要表現在信息技術的基礎措施沒有完善,導致計算機硬體出現故障;還有就是對軟體技術的使用,由於操作不當,使得程序里的信息全部泄露,特別是一些重要的客戶信息和電商企業的內部機密被盜,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嚴重者會導致企業破產,可想而知不完善的程序設計給電子商務帶來巨大的技術風險。

(三)法律風險

由於電子商務形成的時間較晚,相應的法律法規還未正式立法,而且適用法律的界限較為模糊,使得電商企業在發展時受到很大局限,加上電子商務是全球性的,導致企業在進行交易時只能不違規現行法律的規定,卻又害怕與今後的法律相沖突,嚴重製約著企業的健康發展。電子商務主要是在虛擬的網路環境下進行交易,在進行交易時許多的電子合同,電子商務認證和網上知識產權都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給企業造成相應的法律風險,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不利於企業的正常發展和壯大。

二、電子商務風險的主要控制方法

(一)從技術層面規避風險

根據上面所說的技術風險,就需要電子商務企業在技術方面進行規避風險帶來的損失。首先電商企業需要在總體的安全策略方面制度一個有效可行的方案,先熟悉和掌握保證安全性所需具備的基礎性技術,然後配備相應人力和物力;其次是要制定具體的戰略性方針,讓相應的人力落實到位,從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控制架構來確保降低企業技術風險。建立虛擬專用網路供企業員工進行電子交易,同時還要將公共安全網路設置相應許可權,給企業的數據進行加密,做到專用網路性能的服務,真正提高網路安全。當然,培訓企業的集體防毒意識更重要,確保每部電腦上都安裝可靠的殺毒軟體,將企業內網和外網建立防火牆,避免遭到黑客攻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從技術層面確保企業的網路安全,降低風險帶來的損失。

(二)從制度層面規避風險

企業在進行重大決策時,首先需要從財務的專業角度去預測風險,以及風險帶來的損失,合理把握企業產生的經濟收益,這時就需要每個部門進行協助,將各個部門存在的風險都一一上報財務,以便做好防範准備工作。其次,還需要建立風險識別系統,一旦發現有風險,確保每個部門都識別出並及時做出應急措施,提前可以進行多次演練,確保真實發生時做到有條不紊的降低風險,同時,當出現風險時,技術部門需要及時進行總結和分析,找出風險存在的原因和如何規避下次再出現此類現象,從而建立起完善的機制,確保降低企業風險。

(三)從稅收層面規避風險

由於我國電子商務市場在實踐中的發展還不夠完善,在帶來許多商機的同時,更需要政府提供更多支持,可以從稅收優惠政策和稅收減免政策,從而建立起明確的稅法,要求電子商務企業進行稅務登記制度,將現行稅法加以完善,把消費者在進行支付時就直接作為征稅環節,制定出更符合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稅法。以便電子商務企業有享受更多的稅收政策,降低企業的稅負和稅收負擔,鼓勵更多的電商企業進行運營,從稅收層面來降低企業風險。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隨著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電子商務的認識也越來越多,希望電子

G. 電子商務中的法律風險與防範

電子商務企業內生風險防範體系

所謂電子商務企業內生風險防範體系,是指電子商務企業內部建立的風險防範機構、機制、對策、方法、措施等的綜合。

提高風險防範意識

對IT從業人員進行電子商務運作和安全管理的系統而全面的教育,並培養其相關的風險防範意識,給予其更多的培訓及資格認證,從而使其對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有一個全面和客觀的認識。

加強內部管理機制

「三分技術、七分管理」的理念不能只停留在理論階段,更重要的是企業應該將其轉化為具體的操作。內部管理機制設計的基本原則是:要求發生在系統內的所有行為都是有定義的行為,並且符合程序控制的要求,所有行為的發生都有審計記錄,管理的有效性,可以解決許多技術層次解決不了的風險問題。

實施風險防範等級管理

此點可借鑒我國實施的「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政策」,對企業來講,風險可以分為重要風險和一般風險,企業應該堅持安全成本與風險相平衡的原則,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抓住重點,力求具體、明確、到位,講究實效。

建立主動性安全基礎構架

賽門鐵克公司亞太地區副總裁Vince Steckler在2004年3月5日的亞太安全論壇上作了「在企業范圍內建立主動性安全基礎構架」的演講,主要針對企業提供各種前瞻性措施,通過在企業范圍內實施完善的安全措施,有效識別和管理漏洞,將安全策略與商業戰略結合起來,築起一道抵禦不斷升級的風險威脅的重要防線。

外生風險防範體系是指對電子商務企業風險起防範作用的相關法律法規、信用、物流和電子支付等社會體系的總和。

電子商務安全的法制建設

在參考國際《電子商務示範法》的前提下,根據我國的國情,制定一部用以規范電子商務活動的法律或法規,以解決電子商務發展所面臨的法律法規問題。我國電子商務立法的運用范圍,應包括電子合同的效力問題、電子支付及金融管理、稅收與保險、網路管理與信息安全保護、電子證據與電子簽名的法律認定、政府的強制性措施及審查機制、市場准入規則、知識產權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司法的國際管轄和國際協助等等。

建立電子商務的信用體系環境

電子商務交易涉及廠家、商家、網站、銀行、消費者等多方面利益的信用問題,難以孤立地解決,必須建立一個社會信用體系環境。全社會首先要建立一種自己守信用、人人守信用、也相信別人守信用的心態。其次要健全完善信用制度,通過設置合理的運行機制和運行標准,並通過監督機構,保證參與交易各方按期、按質、按量支付貨款和交送貨物。

加快物流配送體系的建設

一是要逐步開放市場,歡迎國內外的物流公司參與競爭,通過競爭,使我國的物流配送體系日趨完善。二是要重視物流人才培養,除了學校的人才培養外,還要加快物流師職業資格認證的步伐。三是要在物流管理技術化、信息化、柔性化和一體化等方面加強物流管理的創新。

完善電子商務的支付手段

電子商務交易需要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同時暢通,因此必須完善電子支付系統,提高銀行電子支付水平,建立一個安全、嚴密、可靠的社會范圍的電子貨幣支付系統,並成立電子商務認證機構,盡快成立統一網上結算中心,並逐步開展與國外客戶的網上結算服務。

電子商務企業內外協同防範體系

電子商務企業協同防範體系是指需要電子商務企業和外部共同來完成的技術研究、人才培養、協調機制建設和聯盟建立等方面的總和。

加強電子商務安全技術的研究

有關部門(可以是政府、科研單位、院校和企業聯合)應組織一支精乾的安全技術研究隊伍,集中力量盡快解決電子商務的安全技術問題,包括加密技術、防火牆技術、數字簽名技術、報文摘要技術、認證技術、留痕技術等,並能夠隨著計算機和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改進這些技術。應該建立電子商務安全體系結構和具有權威性和公正性的CA認證機構。此外,還應著手建立相應的國家級的安全控制中心系統,這一系統應包括國際出入口(信息海關)監控、電子交易證書授權、密鑰管理、安全產品評測認證、病毒檢測和防治、系統攻擊與反攻擊等分中心。

大力培養電子商務人才,推廣與普及電子商務知識

必須加強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大力推廣與普及有關電子商務的知識,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各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建設,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推進電子商務師職業資格認證培訓,實施持證上崗制度。

建立協調機制

這要求企業和各級信息安全保障中心和信息安全行業協會密切配合,互通風險預警信息,從而共同維護電子商務交易的安全性。同時要加強科研單位、院校對風險管理理論的研究和安全企業實踐應用的協調,要把理論和實踐真正的聯系起來,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真正結合。

風險戰略聯盟建設

戰略聯盟不單是在獲取利益、實現市場機會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分擔風險、防範風險方面同樣也起著重要作用。2004年2月25日在舊金山舉行的RSA峰會發布的公告,美國數家從事電腦安全的公司倡儀組成一個聯盟組織用以保護企業及基礎網路設施,共同防範信息風險。該組織被稱為信息安全行業聯盟(CSIA—Cyber Security Instry Alliance),將與美國國家安全部、國際及美國的標准組織合作,共防信息風險,支持新興的安全標准和規范。

電子商務企業內生防範體系的自控、外生防範體系的他律和協同防範體系的聯防,三者缺一不可,並共同對電子商務企業風險起著防範制約作用。只有電子商務企業的風險防範措施得當,加上長久連續的風險防範,才能使電子商務健康快速地發展,並成為未來商務的主流形式,才能使電子商務企業實現相應的效益,提高自己的企業競爭力。

H. 電子商務的法律及政策風險有哪些

狹義的電子商務法屬商法與國際商法范疇,主要用於規范電子商務活動中雙方的權利義務、合同,以及相關的程序要件,可以包括電子簽名法、電子合同法等。而廣義的電子商務法則范圍要廣得多,除電子簽名、電子合同外,還包括對電子商務基礎環境、安全認證、消費者保護、信息發布、市場准入、責任承擔等多個環節的規范和調整。
中國的電子商務的法律環境同中國的電子商務一樣,在99年之前基本處於相對空白的狀態,而在99年開始涌現的電子商務熱潮的帶動與要求下,相關立法呼聲越來越高,並產生了2000年春天人大會上的電子商務立法一號提案。此後,《電信服務標准》、《電信管理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相繼出台。連同《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商用密碼管理條例》、《電信網間互聯管理暫行規定》、《電信網碼號資源管理暫行辦法》、《軟體產品管理辦法》、《互聯網站從事新聞登載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等在內,基本形成了我國一整套的電子商務法律法規體系。這其中,還包括《國務院關於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等相關政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相關司法解釋。
2010年12月3日至12月4日,商務部副部長發表了關於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的政策:
一是要繼續為電子商務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要繼續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規政策標准,商務部關於網上交易的指導意見,關於規范電子商務發表意見,關於流通的電子商務的意見,關於促進電子購物健康指導意見。目前正在研究起草關於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規范,同時我們將積極推動電子商務的統計標准和統計體系的建設。制定「 十一五」電子商務的運營規劃,繼續組織好、編寫好中國電子商務報告。
二是要積極推動企業電子商務利用,電子商務發展離不開企業主體,尤其是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應用以及商務部繼續採取措施鼓勵企業在內的電子商務利用,融合資源,鼓勵公共平台建設,推動模式創新,促進電子商務的普及和提高。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修改了多少處 發布:2024-11-17 16:26:29 瀏覽:667
魔法學院頁游 發布:2024-11-17 16:11:07 瀏覽:371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 發布:2024-11-17 16:10:10 瀏覽:156
學道德模範做有德之人手抄報 發布:2024-11-17 15:27:12 瀏覽:533
魏亞南律師 發布:2024-11-17 15:04:24 瀏覽:207
明朝司法程序 發布:2024-11-17 14:13:51 瀏覽:549
民事訴訟法百度雲 發布:2024-11-17 12:40:18 瀏覽:449
勞動法對於公休和法定假日的規定 發布:2024-11-17 12:10:34 瀏覽:12
合同法最新修訂日期 發布:2024-11-17 11:57:47 瀏覽:367
規章不須經國務院批准 發布:2024-11-17 11:21:17 瀏覽: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