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

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7-27 03:10:07

1. 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的概念和特點

財產關系是生產關系或經濟關系在法律上的用語。它主要是指人們在社會生產、交換、分配以及消費等經濟活動過程中因對物質財富的支配和利用而形成的社會關系,換言之,具有經濟內容的社會關系均屬財產關系。
民法上的“財產”,通常指的是金錢、財物以及當事人享有的財產權利。對於財產,存在三種不同的理解:
一種是財產僅僅指“物”,即人的身體之外能夠被人力所支配的物質實體和自然力,如房屋、傢具、機器設備以及水、電、天然氣等;
另一種是財產不僅指有形的物質實體,而且包括無形財產,如專利技術、注冊商標、作品以及當事人享有的各種財產權利如債權、繼承權等;
第三種是財產不僅包括當事人所享有物質利益的各種物、財產權利,而且還包括當事人承擔的各種財產性質的義務(債務)
一般情況下,民法上的“財產”一詞,更多的是在前述有關財產的第二種含義上使用。
就財產支配者相互地位而言,有些財產關系的主體沒有獨立、自由的決定權利,其意志受制於相對方,如稅收關系,納稅人必須按照國家的規定繳納稅收,納稅人無權與稅收機關就稅收的條件進行協商。有些財產關系的雙方主體則處於平等的地位,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另一方,如買賣關系,雙方只能就交易的條件進行平等協商。民法所調整的財產關系具有平等性質,其一般特點是:
(1)當事人在法律上地位平等。在民事交往中,當事人之間不存在任何身份的差別(如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訂立合同時,雙方的地位毫無差別)對於財產的支配,不同的當事人具有完全相同的權利,也就是說,不論財產本身的性質如何,民事主體對財產所享有的利益都同等地受法律保護。例如,國家財產、集體財產和公民個人的財產,在法律上都應獲得同等的保護。
(2)當事人支配財產的意志獨立、意志自由。任何民事主體對於自己的財產都享有獨立的支配權,不受包括國家權力在內的任何他人的非法干擾和侵犯。在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下,當事人有權自由地交換財產、使用財產和處分財產。

2. 民法調整的財產流轉關系的特點是

法律分析:(1)從主體方面來看,民法所調整的財產關系的主體在法律地 位上具有平等性。這是由商品經濟活動的平等性所決定的。(2)從內容方面來看,民法所調整的財產關系主要包括財產所 有和財產流轉關系。財產所有關系是指民事主體因對財產的佔有、使 用、收益和處分而發生的社會關系;財產流轉關系則是指民事主體因 對財產進行交換而發生的社會關系。其中,財產所有關系是財產流轉 關系的發生前提和民事主體追求的直接後果;而財產流轉關系則又是 實現財產所有關系的基本方法。(3)從利益實現方面來看,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主要體現等價 有償的基本要求。這是因為,商品經濟活動要求民事主體在進行商品 生產和商品交換的過程中,要取得對方的財產,必須支付相應的對 價,從而使全社會物質資料的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成為可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零六條 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財產。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抵押財產轉讓的,抵押權不受影響。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及時通知抵押權人。抵押權人能夠證明抵押財產轉讓可能損害抵押權的,可以請求抵押人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3. 民法要調整哪些財產關系法律快車民法

您好,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包括靜態的財產關系和動態的財產關系,靜態的財產關系回也稱為財產流答轉關系,主要是債權關系,動態的財產關系也稱為財產支配關系,主要包括物權關系。
《民法總則》 第二條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這一規定可以看出:第一,我國民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既包括財產關系,又包括人身關系。第二,我國民法所調整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主體既包括公民,也包括法人。第三,我國民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4. 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包括

法律分析
財產關系主要是指人們在社會生產、交換、分配以及消費等經濟活動過程中因對物質財富的支配和利用而形成的社會關系,換言之,具有經濟內容的社會關系均屬財產關系。民法上的「財產」,通常指的是金錢、財物以及當事人享有的財產權利。(一)財產關系是以財產為媒介發生的社會關系,是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中形成的具有經濟內容的社會關系,屬於物質的社會關系。(二)民法並不調整全部的財產關系,而只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橫向財產關系,包括財產所有關系和財產流轉關系,即發生在平等主體之間因財產的歸屬和財產的移轉所產生的經濟關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5. 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有哪些

法律分析: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如下:
1、主體方面,民法所調整的財產關系的主體在法律地位上具有平等性。這是由商品經濟活動的平等性所決定的;
2、內容方面,民法所調整的財產關系主要包括財產所有和財產流轉關系。財產所有關系是指民事主體因對財產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而發生的社會關系;
3、利益實現方面,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主要體現等價有償的基本要求。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 民事主體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不影響承擔民事責任;民事主體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優先用於承擔民事責任。

6. 民法調整的對象

民法的調整對象是指民法所調整的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是具體的經濟關系。經濟關系是在物質資料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過程中形成的社會關系。具體的經濟關系是人們有意識的經濟活動形成的,法律可以對人們的經濟活動進行調整。民法通過對財產關系的調整,保護當事人的財產權利,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經濟。民法調整財產歸屬關系和財產流轉關系。財產歸屬關系主要是財產所有關系,其經濟性質屬於所有制范疇。財產流轉關系是指財產由一人包括組織向另一人轉移而發生的關系,其經濟性質屬於商品交換關系,典型表現是商品買賣關系,還包括貨幣借貸、貨物運輸、貨物保管、知識產權轉讓,此外也包括財產的借用關系、贈與關系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第一千零四十條 本編調整因婚姻家庭產生的民事關系。
民法調整的人身關系是什麼關系
民法調整的人身關系是與人身不可分離、以人身利益為內容、不直接體現財產利益的社會關系。人身關系包括人格關系和身份關系兩類。人格關系是基於人格利益而發生的社會關系,包括一般人格利益和具體人格利益,這些利益通過法律確認就分別成為一般人格權和具體人格權。身份關系是以特定的身份利益為內容的社會關系,如配偶關系、父母子女關系等。

7. 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包括哪些

包括靜態的財產關系和動態的財產關系。
靜態的財產關系也稱為財產流轉關系,主要是債權關系,比如贈與、買賣等。
動態的財產關系也稱為財產支配關系,主要包括物權關系、知識產權關系、股權關系等。

8. 民法要調整哪些財產關系

核心內容: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包括靜態的財產關系和動態的財產關系,靜態的財產關系也稱為財產流轉關系,主要是債權關系,動態的財產關系也稱為財產支配關系,主要包括物權關系。下面由法律快車小編為您介紹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我國民法的調整對象】
根據《民法通則》第二條的規定,我國民法的調整對象是平等主體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工貿結合與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與人身關系。從這一規定可以看出:第一,我國民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既包括財產關系,又包括人身關系。第二,我國民法所調整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主體既包括公民,也包括法人。第三,我國民法挑戰書的是平等主體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確立了我國民法的私法屬性。
《民法通則》第2條關於民法的規定,指明了民法的調整對象,即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在這里,平等主體、財產關系、人身關系即成為
民法調整對象
的三個要素。
【財產關系】
(一)財產關系是以財產為媒介發生的社會關系,是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中形成的具有經濟內容的社會關系,屬於物質的社會關系。
(二)民法並不調整全部的財產關系,而只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橫向財產關系,包括財產所有關系和財產流轉關系,即發生在平等主體之間因財產的歸屬和財產的移轉所產生的經濟關系。
(三)財產關系的特徵是:
1、這種財產關系主要是商品經濟關系、市場經濟關系。
2、這種財產關系的主體處於平等地位。
3、這種財產關系是等價有償的。
其中財產關系是以商品經濟為基礎的財產所有和財產流轉關系,一般具有平等自願和等價有償的性質。民法調整對象隨民法的發展而變化,在與公法分離而成為獨立法律部門之初,民法所調整的是旨在實現私人利益的社會關系,包括民事主體人格、婚姻家庭、物權、財產繼承、債權、民事侵權(即私犯,包括盜竊、搶劫)和民事訴訟等關系。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努斯即稱:規定羅馬國家事務的是公法,規定私人利益的是私法。
在近現代資本主義國家民法則調整國家權力不直接介入的各種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與羅馬私法的不同主要在於,後者將盜竊、搶劫和民事訴訟關系分出由公法調整。同時,在民商分立的大陸法系國家,商法相對獨立,民法一般不直接調整因投資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而形成的商事關系。在社會主義國家,蘇俄於十月革命後分別編纂了婚姻、家庭和監護法典,民法典,土地法典和勞動法典等,法學界則按社會關系的性質決定法律部門的劃分及其調整對象的理論,於30年代末確認民法部門的調整對象不再包括婚姻家庭關系、土地關系和勞動關系。由於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承擔了對社會經濟進行計劃和組織協調的職能,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學界則摒棄了公私法劃分的做法和民法是私法的傳統觀念,因此在前蘇聯於50年代中期准備更新民法和中國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准備編纂民法時,兩國的民法學界都開展了關於民法調整對象的討論。前蘇聯的討論結果是,蘇維埃民法的調整對象是以所有制形式為依據、並與價值規律和按勞分配規律的作用有關的社會主義財產關系以及某些人身非財產關系,其中財產關系的平等性是由這種關系受價值規律制約所決定的。50年代後期,前蘇聯現代經濟法學派興起,該學派提出,社會主義組織之間的經濟關系具有計劃組織因素與價值因素融為一體的特點,因而應由獨立的經濟法部門調整,民法只應調整公民之間和公民與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以及人身關系。但該觀點未被立法者所接受

9.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什麼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法律分析: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直接的財產和人身關系,維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不受他人侵犯。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10. 民法的調整對象

我國民法的調整對象可以概括為: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是具體的經濟關系,民法調整財產歸屬關系和流轉關系,是以平等自願為基礎的財產關系。根據《民法典》第二條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熱點內容
唐海司法局 發布:2025-01-17 00:13:56 瀏覽:554
婚姻法模擬法庭心得體會 發布:2025-01-16 22:56:23 瀏覽:558
離婚律師歌曲有哪些 發布:2025-01-16 22:48:41 瀏覽:118
民法第64條 發布:2025-01-16 22:43:28 瀏覽:412
公司司法審計 發布:2025-01-16 22:41:20 瀏覽:327
黨風廉政建設規章制度的落實 發布:2025-01-16 22:40:31 瀏覽:280
為什麼要健全有關師德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6 22:35:40 瀏覽:55
行政法信賴利益案例 發布:2025-01-16 22:30:29 瀏覽:785
提供虛假信息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6 22:16:40 瀏覽:597
鞏義律師吧 發布:2025-01-16 21:59:18 瀏覽: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