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10歲

民法10歲

發布時間: 2020-12-24 18:38:10

民法什麼調整為10歲

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

Ⅱ 不滿10周歲和10周歲以下有什麼區別!

「不抄滿10周歲和10周歲以下」主要從包含的范圍來區別:

一、不滿10周歲是指的是年齡未到10歲的范圍,范圍不包含10周歲。

二、10周歲以下意思是指的10周歲和年齡未到10歲的范圍,包括10周歲。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章-附則,第一百五十五條 民法所稱的「以上」、「以下」、「以內」、「屆滿」,包括本數;所稱的「不滿」、「以外」,不包括本數。

針對本問題來說就是指的是否包含10周歲,不滿10周歲不包含10周歲,而10周歲以包含10周歲。

(2)民法10歲擴展閱讀:

1986年4月12日

民法通則制定於1986年(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條。

2009年8月27日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決定:對民法通則中明顯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的規定作出修改,修改如下:

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條修改為:「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刪去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六項:「經濟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

Ⅲ 在中國民法通則中規定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為,其中的限制民事行為是什麼概念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內容 民事行為能力在內容上包括兩方面,即人身行為能力和財產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在內容上,既包括人身行為能力和財產行為能力都受限制(如精神病人),也包括只有人身行為能力受限制而財產行為能力不受限制(如年滿18周歲的,未達到法定婚齡的成年人,其不享有結婚的人身行為能力),還包括只有財產能力受限制,而人身能力不受限制,可見在內容上,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是多層面的,不能簡單地一言蔽之。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又稱部分民事行為能力或不完全行為能力。是指可以獨立進行一些民事活動但不能獨立進行全部民事活動的資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是具有一定的民事行為能力,但為保護其合法權益和維護社會正常經濟秩序不得不對其行為給予一定的限制。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 ①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指除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公民外,10周歲以上18周歲以下的公民。 ②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民法通則》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不能完全辯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Ⅳ 10歲有沒有民事行為能力

10歲有民事行為能力,但是屬於限制行為能力。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內為或者與其年齡、容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4)民法10歲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三條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第二十二條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Ⅳ 民法通則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是10歲還是8歲

不滿十復周歲的未成年人是制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民法通則》
第十二條
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Ⅵ 求關於10歲的法律,10歲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法律小知識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10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他們並不是完全沒有行為能力,如內訂立兩種合同是絕對有效的容:一,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如支配自己零用錢買文具);二,純獲利益的合同。
他們訂立其他合同就屬於效力待定的合同(即:在訂立時不能確定是有效還是無效)要看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是否追認,追認則有效,不追認則無效(不追認的情況包括:明確表示拒絕追認/經相對人催告後在規定期限內不答復的)

Ⅶ 民法總則10周歲降為八周歲的規定是怎樣的

是這樣規定的:
第十七條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第十八條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一條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二十二條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三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四條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本條規定的有關組織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Ⅷ 10歲以下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10歲嗎

不包括10周歲,10周歲至18周歲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民法通則》第十二回條 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答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Ⅸ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與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與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版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權)。
民法通則
第十二條【限制行為能力】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無行為能力】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第十三條【無行為能力精神病人民事活動代理】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民事活動代理】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Ⅹ 民法總則規定無限制行為能力人在8歲以下,而不是10歲以下,這條規定是何時公布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回

第十八條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答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一條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熱點內容
法治的精神方面是指 發布:2025-02-08 01:06:26 瀏覽:654
檔案法規檔案政策 發布:2025-02-08 00:26:39 瀏覽:335
道德經都 發布:2025-02-08 00:20:03 瀏覽:489
民事訴訟法判決給錢沒錢 發布:2025-02-08 00:04:29 瀏覽:767
二建法規編 發布:2025-02-08 00:03:48 瀏覽:359
法律援助向哪裡申請 發布:2025-02-07 23:53:51 瀏覽:236
行政法學綜述 發布:2025-02-07 23:31:58 瀏覽:38
食品安全法中的社會共治 發布:2025-02-07 23:25:06 瀏覽:441
思想道德文獻 發布:2025-02-07 23:19:44 瀏覽:87
法律的效力大於行政法規 發布:2025-02-07 23:07:21 瀏覽: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