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法的溯及力
㈠ 我國刑法關於溯及力的規定採取的是什麼原則
在溯及力問題上,我國實行從舊兼從輕原則,即:
1、對於在新刑法實施以前的行為專,如果當時屬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使用當時的法律;
2、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新刑法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新刑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的,適用新刑法。
(1)我國刑法的溯及力擴展閱讀
刑法的「從舊兼從輕」原則,用最簡單的話理解就是:「有利於被告人」的准則。
「從舊兼從輕」原則具體舉例說明:
首先,當遇到一個人的犯罪是在新刑法頒布以前,此時要考慮的是先適用舊刑法,即行為時的法律規定(從舊)。
其次,如果是適用新的刑法更有利於被告人的話,如不認為是犯罪,或者是新刑法處罰較輕的話,則應該對被告人使用新刑法。
再次,如果是適用舊法更有利於被告人的話,如舊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是舊法規定的刑罰更輕時則對被告人適用舊法。
最後,根據每個案件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是適用舊法還新法,既所謂的「從舊兼從輕」原則。
㈡ 什麼叫刑法的溯及力
刑法的溯及力指的是刑法生效以後,對於其生效之前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是否適用的問題。在刑法的溯及力上,我國採用從舊兼從輕的原則,作為禁止刑法溯及既往的例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
㈢ 刑法的溯及力怎麼理解
即指刑法溯及既往的效力。通俗地說,就是指刑法對其頒布生效前發生的刑事案件是否適用的問題。
我國刑法對其溯及力的規定,遵循從舊兼從輕的原則。具體而言,即以下幾種情況分別對待:
1、舊法規定為犯罪,而新法規定為不犯罪的行為,有溯及力,即不認定為犯罪;
2、舊法當時規定為不是犯罪,而新法規定為犯罪,沒有溯及力,即不認為犯罪;
3、舊法與新法皆規定為犯罪,但舊法處罰較輕的,沒有溯及力,適用舊法處罰;
4、舊法與新法皆規定為犯罪,但新法處罰較輕的,有溯及力,適用新法處罰。
㈣ 刑法的溯及力
從舊到輕是我國刑法可追溯性的基本原則。具體規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本法實施之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應當按照本法通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起訴,依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則適用本法。《刑法》第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㈤ 我國刑法關於刑法溯及力問題採取的原則是
刑罰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後,對於其生效以前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是否適用的問題。我國刑法採用的是從舊兼從輕的原則,即新法原則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則依新法處理。根據這一原則的規定,對於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97年10月1日修訂刑法生效前實施的行為,應按以下情況分別處理:(1)當時的刑法不認為是犯罪,現行刑法認為是犯罪的,只能適用修訂前的刑法,現行刑法不具有溯及力。(2)當時的刑法認為是犯罪,但現行刑法不認為是犯罪,只要這種行為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則應適用現行刑法,現行刑法具有溯及力。(3)當時的刑法和現行刑法都認為是犯罪,並且按照現行刑法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原則上按當時的刑法追究刑事責任。此即「從舊」。但如果當時的刑法處刑比現行刑法要重,則適用現行刑法。此即從輕原則。(4)如果根據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了生效的判決的,該判決繼續有效。
㈥ 我國刑法的溯及力
刑法溯及力,亦稱刑法的追溯效力。指新頒布的刑事法律對它生效前,未經審判或判決未確定的犯罪行為的適用。可以適用的,新律即有溯及力,否則即無溯及力,各國解決溯及力問題,主要採用以下幾個原則:從舊原則;從新原則;從舊兼從輕原則;從新兼從輕原則。中國刑法採用從舊兼從輕原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二條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
㈦ 我國法的溯及力
所謂法的溯及力,就是指新法可否適用於其生效以前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件和行為,並對這些事件和行為法律上的效果發生面向過去和未來的影響。如果新法適用於其生效前發生的行為和事件,並改變已經發生的法律上的效果,是溯及既往;如果新法適用於正在發生的事實或者對在持續中的法律上的效果面向未來地加以改變,是不溯及既往;如果新法只適用於其生效以後發生的行為和事件,則是不溯及既往。狹義的溯及力僅指溯及既往,廣義的則還包括不溯及既往力。我國在刑法上採取從舊兼從輕的原則。根據《立法法》第84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和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㈧ 我國刑法溯及力原則
我國刑法規定了罪刑法定原則,從罪刑法定原則中必然引申出刑法不溯及既往的派生原則。因此,我國刑法原則上否認刑法具有溯及力。但從有利於被告的原則出發,對於那些舊法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重,而新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行為,例外地承認刑法的溯及力。申言之,我國刑法關於刑法的溯及力,採用的是從舊兼從輕原則。
我國刑法第12條第1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第12條第2款規定:「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根據這一規定,對於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施行前這段時間內發生的行為,應按以下不同情況分別處理:
1.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而修訂後的刑法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即修訂後的刑法沒有溯及力。對於這種情況,不能以修訂後的刑法規定為犯罪為由而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2.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但修訂後的刑法不認為是犯罪的,只要這種行為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就應當適用修訂後的刑法,即修訂後的刑法具有溯及力。
3.當時的法律和修訂後的刑法都認為是犯罪,並且按照修訂後的刑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原則上按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即修訂後的刑法不具有溯及力。但是,如果修訂後的刑法處刑較輕的,則應適用修訂後的刑法,即修訂後的刑法具有溯及力。這里的處刑較輕,根據1997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刑法第十二條幾個問題的解釋》第1條的規定,是指刑法對某種犯罪規定的刑罰即法定刑比修訂前刑法輕。法定刑較輕是指法定最高刑較輕;如果法定最高刑相同,則指法定最低刑較輕。前引司法解釋第2條還規定:如果刑法規定的某一犯罪只有一個法定刑幅度,法定最高刑或者最低刑是指該法定刑幅度的最高刑或者最低刑;如果刑法規定的某一犯罪有兩個以上的法定刑幅度,法定最高刑或者最低刑是指具體犯罪行為應當適用的法定刑幅度的最高刑或者最低刑。
㈨ 簡述我國刑法中溯及力的規定
我國刑法關於溯及力問題採用的是從舊兼從輕原則,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關於溯及力的原則主要表現在,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刑法實施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就會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行為時定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新的法律也認為是犯罪的,並且還在新法規定的追訴期內的,則適用行為時的法律,如果新法認為不是犯重或者處罰較輕的,則適用新法。
刑罰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後,對於其生效以前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是否適用的問題。我國刑法採用的是從舊兼從輕的原則,即新法原則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則依新法處理。根據這一原則的規定,對於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97年10月1日修訂刑法生效前實施的行為,應按以下情況分別處理:
(1)當時的刑法不認為是犯罪,現行刑法認為是犯罪的,只能適用修訂前的刑法,現行刑法不具有溯及力。
(2)當時的刑法認為是犯罪,但現行刑法不認為是犯罪,只要這種行為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則應適用現行刑法,現行刑法具有溯及力。
(3)當時的刑法和現行刑法都認為是犯罪,並且按照現行刑法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原則上按當時的刑法追究刑事責任。此即「從舊」。但如果當時的刑法處刑比現行刑法要重,則適用現行刑法。此即從輕原則。
(4)如果根據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了生效的判決的,該判決繼續有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