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刑法
㈠ 請問下未成年人的有關刑法(未滿16歲周歲,以滿14周歲)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內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容,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但是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未成年人涉嫌故意殺人罪,量刑在十年以上有期徒至無期徒刑之間考慮。
㈡ 中國未成年刑法對未滿16歲的人怎麼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2)未成年刑法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四條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應當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第五十五條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案件,應當照顧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並根據需要設立專門機構或者指定專人辦理。
第五十六條訊問、審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詢問未成年證人、被害人,應當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員到場。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辦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刑事案件,應當保護被害人的名譽。
第五十七條對羈押、服刑的未成年人,應當與成年人分別關押。羈押、服刑的未成年人沒有完成義務教育的,應當對其進行義務教育。解除羈押、服刑期滿的未成年人的復學、升學、就業不受歧視。
第五十八條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聞報道、影視節目、公開出版物、網路等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圖像以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
第五十九條對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與犯罪行為的預防,依照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規定執行。
㈢ 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相關刑法條文是怎樣的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實施的犯罪行為。根據中國《刑法》第17條規定:「內容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據此,在我國,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只對八種較為嚴重的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已滿16周歲的人對所犯的所有罪行承擔刑事責任,因此我國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滿14周歲而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的一部分,關押於少管所。
(3)未成年刑法擴展閱讀:
量刑指導意見:
對於未成年人犯罪,應當綜合考慮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認識能力、實施犯罪行為的動機和目的、犯罪時的年齡、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現、個人成長經歷和一貫表現等情況,予以從寬處罰。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減少基準刑的30%---60%
(2)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減少基準刑的10%--50%
㈣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與未成年人相關的法律條文有哪些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
(一)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二)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三)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四)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九條規定:
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十九條規定: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五條規定:
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但是過失犯罪和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除外。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
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㈤ 對於未成年人犯罪的處罰,刑法有什麼特別的規定
1、從寬處理的原則;2、不回適用死刑的原則;3、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則;4、分案處理的原則,分答案處理是指對未成年人案件與成年人案件實行訴訟程序分離、分別關押、分別執行。5、不公開審理的原則,不公開審理原則是指法院在審理未成年案件時,不對社會公開,不允許旁聽和記者采訪。《刑事訴訟法》規定:14歲以上不滿16歲未成年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16歲以上不滿18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㈥ 刑法未成年刑事責任相關問題
這種行為是就未成年男女雙方的戀愛行為而言,關於這條內容目前並沒有明確的法律解釋。司法實踐中,只要屬於雙方自願,不存在強迫情形或者嚴重侵害幼女權益等其他特殊情況的,一般不會認定為犯罪。
㈦ 未成年觸犯刑法後,能不坐牢嗎
過失致人死亡的定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殺人罪是專指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包括疏忽大屬意的過失致人死亡和過於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疏忽大意的過失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的死亡結果,由於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造成他人死亡。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對於未成年人,首先判定孩子年齡多大,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但監護人要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因為在我國法律規定,暴力形式犯罪都是結果犯,就是說只要釀成後果,是不看動機或者是否是過失的都屬於犯罪。 其次如果孩子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責負部分刑事責任,具體要看孩子過失殺人能否成立,如果確實屬於過失,那麼該案件最大的可能性是判決緩刑。
㈧ 未成年人觸犯刑法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不滿十四周歲是無責任能力年齡階段。因此,不滿十四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法益侵害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