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裁決

司法裁決

發布時間: 2022-08-04 00:31:24

A. 司法裁決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司法裁決就是行政或司法審判機關在審理或判決執行過程中,對訴訟程序問題和某些實體問題所作的一種處理決定。因為裁定發生於訴訟的各個階段,所以一個案件可能有多個裁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沒有仲裁協議的;

(二)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

人民法院認定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裁定撤銷。

第六十四條 一方當事人申請執行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裁決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人民法院裁定撤銷裁決的,應當裁定終結執行。撤銷裁決的申請被裁定駁回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恢復執行。

B. 醫患糾紛解決的方法包括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醫患糾紛可以通過三種途徑解決:
1、自行協商。醫患雙方可以自主自願地進行協商處理,所達成的協議只要不是受脅迫所簽或存在重大誤解,其協議是合法有效的。這種處理方式對醫患雙方來說無疑都是最優選擇,不僅利於改善醫患關系,而且醫院的聲譽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2、行政解決。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可以依法對醫患糾紛進行調解。
3、第三種途徑就是司法裁決。但醫療事故引發的醫患糾紛與非醫療事故引發的醫患糾紛的法律適用是不盡相同的,前者需適用醫療事故條例進行裁決,而後者則依照民法通則及相關司法解釋予以裁判。
產生原因是什麼?
醫療糾紛通常是由醫療過錯或患者單方面不滿引起的。醫療過錯是指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等醫療活動中的過錯。這些過錯往往導致病人的不滿意或造成對病人的傷害,從而引起醫療糾紛。
除了由於醫療過錯引起的醫療糾紛外,有時,醫方在醫療活動中並沒有任何疏忽和失誤,僅僅是由於患者單方面的不滿意,也會引起糾紛。這類糾紛可以是因患者缺乏基本的醫學知識,對正確的醫療處理、疾病的自然轉歸和難以避免的並發症以及醫療中的意外事故不理解而引起的,也可以是由於患者的毫無道理的責難而引起的。亦有人稱之為醫療侵權糾紛,即醫療服務的提供者與接受者之間對醫療行為及其後果是否侵權及侵權責任的爭議。
醫療糾紛包括醫療事故糾紛和其他醫療糾紛。醫療事故糾紛指醫患雙方就具體醫療事件是否構成事故、應否賠償、怎樣賠償產生的糾紛。
其他醫療糾紛包括經過醫療事故鑒定不屬於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不申請醫療事故鑒定的醫療糾紛、醫學會不予鑒定的醫療糾紛。
總結: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醫患糾紛可以通過三種途徑解決:行政解決、自行解決、司法解決;醫患糾紛,指醫方(醫療機構)與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親屬)之間產生的糾紛。醫患糾紛包括基於醫療過錯爭議產生的醫療糾紛,也包括與醫療過錯無關的其他醫患糾紛(如欠付醫療費的糾紛、對療效不滿等等。
法律依據:

C. 法律適用法

法律適用通常指國家司法機關根據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運用法律處理案件、解決糾紛的活動。應注意的是,僅就「適用」一詞而言,它有時指司法機關運用法律處理案件的活動,有時則泛指法律的實施和運用活動。在中國,司法機關包括人民檢察院(檢察機關)和人民法院(審判機關)。
法律適用的特徵具體如下:
1、法定性,國家機關對具體案件的處理,無論是在程序上還是在實體上,都必須嚴格依據法律規定;
2、權威性,國家機關尤其是司法機關的活動是以國家名義進行的,司法裁決一旦發生法律效力,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執行,不得擅自修改和違抗;
3、被動性,司法過程的啟動總是以具體案件的發生為前提,在大多數案件中,司法活動必須由當事人的訴訟行為來啟動;
4、獨立性,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的干涉。國家行政機關在處理行政復議案件時也應堅持獨立性和公正性。
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則適用具體如下:
1、上位法優於下位法;
2、特殊法優於普通法;
3、新法優於舊法;
4、一般不溯及既往;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七十九條 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第80條規定,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 政府規章。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第八十三條 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第八十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D. 司法裁決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訴訟是指國家審判機關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解決訟爭的活動。平等主體當事人之間發生經濟糾紛提起訴訟,適用《民事訴訟法》解決紛爭。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E. 如果你是司法裁判官,你會蒙著雙眼嘛

我會選擇蒙眼判斷,不為外界干擾。
司法制度,實際上是人類對自身認知局限的無奈選擇,同時也是智慧選擇。司法的根本目的,在於裁決糾紛,不在於追求客觀真實,雖然裁決糾紛要以查明事實為基礎。同時,追求客觀真實,也非司法的擅長與強項。因而,所謂的司法規則,往往是以犧牲個案真實為代價,換取司法裁決在整體和長期上的公正及高效。
蒙眼判斷是禁止法官從法庭以外的其他渠道了解案情;其實,就是避免裁判受心靈的影響。因為,如果法官從其他渠道了解了案情,就會形成自己的立場,而深陷其中;同樣的道理,證人不得旁聽案件的審理,這也為了避免預設立場,是蒙眼判斷的另一種形式。

F. 法律執行和法律適用的區別

法律執行和法律適用的區別是主體、性質、價值取向不同。
法律執行,廣義上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在國家和公共事務管理中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貫徹和實施法律的活動。狹義上,則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執行法律的活動,也被稱為行政執法。
法律適用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法律適用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社會團體和公民實現法律規范的活動。這種意義上的法律適用一般被稱為法的實施。狹義的法律適用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照其職權范圍把法律規范應用於具體事項的活動,特指擁有司法權的機關及司法人員依照法定方式把法律規范應用於具體案件的活動。
法律適用的原則:
1、法治原則;
2、平等原則;
3、獨立原則;
4、責任原則。
法律適用特徵:
1、法定性,國家機關對具體案件的處理,無論是在程序上還是在實體上,都必須嚴格依據法律規定;
2、權威性,國家機關尤其是司法機關的活動是以國家名義進行的,司法裁決一旦發生法律效力,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執行,不得擅自修改和違抗;
3、被動性,司法過程的啟動總是以具體案件的發生為前提,在大多數案件中,司法活動必須由當事人的訴訟行為來啟動;
4、獨立性,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的干涉。國家行政機關在處理行政復議案件時也應堅持獨立性和公正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九十二條 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G. 行政裁決與司法裁決的關系是什麼

行政裁決是行政機關作出的裁決,對當事人是有法律效力的。當事人對行政裁決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如果當事人沒有提起復議或者訴訟的,行政機關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司法裁決則是國家司法機關也就是人民法院的裁決,適用民事訴訟法 的相關規定。

H. 法院判決的積極意義 法院判決的積極意義簡述

1、公布裁判文書就是將司法裁決置於陽光之下,陽光是天然的防腐、殺毒劑,以便於社會監督和群眾監督,同時尊重和滿足公眾司法知情權。

2、以公開促公正,以公正促公信,有利於提高司法機關的社會公信力,會使百姓增強對法律的信心,樹立人民法院的公開、公正和人民法官光明磊落的形象。

3、對於社會有一種普及法律知識的作用,通過生動的實際案例,了解法律條文是怎麼樣被應用到實際的糾紛中,增強公民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意識,對培養社會的法律文化有促進作用。

4、是建立司法信用體系的前提,也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天然的、權威的誠信檔案,對於拖欠債務的當事人自覺履行法律義務也有一定的督促作用。人民法院每年審理800餘萬件案件,涉及數以千萬計的相關人,經過多年的積累後,無疑是一份權威的信用資料庫,可以促進打造誠信社會的作用。

5、有效地推進裁判文書的改革和提升裁判文書的質量,實現由公文型向法理型裁判文書的轉變。由於裁判文書要公布和出版,法官會倍感壓力和責任的重大,自覺加強學習和調研,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

6、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指導作用和研究價值的作用,同時也為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判例制度創造了基本條件。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文書對各級法院的審判工作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同時還可以為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提供案例素材,也是法學界專家學者開展法律教學和法學研究的寶貴素材,具有很高的綜合使用價值。

I. 司法最終裁決原則。

法律分析:司法最終原則是法治原則的根本體現,也是法治精神的最重要的支柱,行政行為的司法救濟越來越廣泛,有利於更好地維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但是,司法最終原則也與法律制度中的其他原則一樣,都有例外作為其必要的組成部分。行政終局裁決權就是其中一種例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第三十條 第二款 最終裁決應當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國務院或者省級人民政府對行政區劃的勘定、調整或者徵用土地的決定;二是省級人民政府據此確認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行政復議決定。

熱點內容
幼兒園孩子事故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6 16:27:53 瀏覽:590
公司法律制度歸納 發布:2025-01-16 16:22:06 瀏覽:767
法院文書質檢 發布:2025-01-16 16:15:58 瀏覽:563
婚姻法同姓 發布:2025-01-16 16:00:55 瀏覽:955
結婚離婚適用於合同法 發布:2025-01-16 15:58:42 瀏覽:694
廢止婚姻法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1-16 15:58:39 瀏覽:203
新婚姻法的原文 發布:2025-01-16 15:58:34 瀏覽:412
銀行告知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6 15:38:42 瀏覽:101
旅遊行政法規是由什麼制定的 發布:2025-01-16 14:44:49 瀏覽:306
教師職業道德的定義 發布:2025-01-16 14:40:37 瀏覽: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