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適用

刑法適用

發布時間: 2020-12-25 01:18:52

Ⅰ 我國《刑法》適用的空間效力是怎樣的

刑法的空間效力,這是指刑法對地和人的適用效力,各國刑法為解決刑事管轄權范圍問題,對刑法的空間效力規定的原則主要有屬地原則、屬人原則、保護原則和普遍管轄原則四種。我國刑法採取了以屬地原則為主,兼采屬人原則、保護原則和普遍管轄原則。以下是具體規定的體現:
《刑法》第六條【屬地管轄權】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
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刑法》第七條【屬人管轄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
《刑法》第八條【保護管轄權】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刑法》第九條【普遍管轄權】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的,適用本法。

Ⅱ 我國刑法有哪些種類

刑事處罰是指違反刑法,應當受到的刑法制裁,簡稱刑罰。根據我國《內刑法》的容規定,刑事處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此外還有適用於犯罪的外國人的驅逐出境。

Ⅲ 刑法的適用范圍和作用

又要全面又要簡單明了。。。
其實刑法條文裡面全部都有,你只要看看就知道了
不知道你是為了考試呢還是有實際的用途。
刑法的適用范圍包括人的范圍,也包括空間地域的范圍。
條文是這樣規定的:

我國刑法在空間上的適用范圍以屬地原則為主,兼採用屬人原則和保護原則。(1)屬地原則體現在:我國《刑法》第6條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城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使用與本法」「凡在中華人民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犯罪的行為或者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城內的,就認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城犯罪(2)屬人原則體現在;我國《刑法》第7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城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行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3)保護原則體現在:我國《刑法》第8條規定:「外國人在中華人民過和國領城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刑法的作用是在總則裡面的條文體現的:

第一條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
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
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
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
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
、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
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Ⅳ 刑法適用原則

抄1997年及2012 年修訂的刑法典規襲定了我國刑法適用的四個基本原則,即罪刑法定原則、適用刑法平等原則、罪刑相適應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
其中,適用刑法平等原則的含義: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基本要求是:平等保護法益;平等地認定犯罪;平等地裁量刑罰;平等地執行刑罰。
《刑法》第三條 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第四條 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第五條 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憲法》第三十三條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Ⅳ 刑法的適用范圍都有哪些

刑法的適用范圍,又叫刑法的效力范圍,它指的是一個國家的刑法在什麼范圍、在什麼時間它是有效的。刑法的效力范圍可以分為刑法的空間效力和刑法的時間效力兩個問題。
刑法的溯及力的適用范圍:
(一)完全有溯及力,也叫從新原則。認為新刑法全部適用其生效以前的行為。這常見於一個政權建立之初所頒布的刑法,如1922年的蘇俄刑法典第23條規定:「本刑法典對於實行前未審判的一切案件,同樣適用。」[1]
(二)完全沒有溯及力,也叫從舊原則(舊是指舊刑法,即行為時刑法,以下同)。認為新刑法對其生效以前的行為完全不適用,只能依據行為時刑法審理案件,「英美判例采之」。
(三)部分有溯及力。認為新刑法對其生效以前的行為不是完全適用,也不是完全不適用,而是有選擇地利用。具體來講又可以分為從輕原則,部分從輕原則,從新兼從輕原則,從舊兼從輕原則。
1.從輕原則,認為新刑法與行為時刑法相比較,哪個法律輕就適用哪個法律來審理案件。如1907年的日本刑法典第6條規定:「犯罪後法律使刑罰有變更的,適用較輕的法律。」
2.部分從新原則,認為新刑法有部分內容對其生效以前的行為可以適用。如泰國刑法典·頒布刑法典令第6條規定:「本刑法典一經實施,不管某一法律已做如何規定,關於任何一部法律中罰金易服徒刑,本法典的規定應當予以適用......」
3從新兼從輕原,認為新刑法對其生效以前的行為有效力,但依行為時刑法對行為人有利時,則適用行為時刑法。如1974年的日本刑法草案第二條第四規定:「保安處分適用新法。但是關於保安處分的要件與收容期,准用第二款的規定。」(第二款規定:「犯罪後,刑罰變更或者其他有關刑罰的法律變更的,適用對行為人最有利的法律。」)
4.從舊兼從輕原則,認為處理案件應當依據行為時刑法,新刑法原則上不具有溯及即往的效力,但新刑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處刑較輕的,則適用新刑法。如我國97刑法第十二條的規定。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這一原則,如中國,俄羅斯,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等。日本的改正刑法草案也採用了從舊兼從輕原則。對於美國,有的學者卻認為:「憲法禁止追溯既往的規定,通常被理解為『加重不得追溯,減輕不受此限』。」從舊兼從輕原則,既體現了法不溯及既往往原則,又較好第保護了行為人的權益。

Ⅵ 關於刑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法的適用

犯罪與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本質上有不同。
《刑法》第13條規定:「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據此,犯罪的特徵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二)刑事違法性
(三)應受刑罰懲罰性
犯罪的以上三個基本特徵緊密結合,缺一不可。
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一般情節較輕,不具有嚴重的危害性。
在實踐中,界線難以區分的行為一般都有相應的司法解釋。例如:
關於引誘、容留、介紹他人賣淫罪,在審判實踐中,均參照1992年12月1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作出的《關於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嚴禁賣淫嫖娼的決定>的若干問題的解答》(以下簡稱《解答》)定罪量刑。
《解答》的第七條規定:「引誘、容留、介紹他人賣淫,情節嚴重的,一般有以下幾種情形:(一)多次引誘、容留、介紹他人賣淫的;(二)引誘、容留、介紹多人賣淫的。」第九條第(二)項規定:「《決定》和《解答》中的『多人』和『多次』的『多』,是指『三人』以上的數(含本數)」。因此按照《解答》的規定,「引誘、容留、介紹他人賣淫」三人或三次以上屬情節嚴重,應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只有「引誘、容留、介紹他人賣淫」在「二人」或「二次」以下的,才能「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Ⅶ 關於刑法的適用范圍

又要全面又要簡單明了。。。
其實刑法條文裡面全部都有,你只要看看就知道了
不知道你是為了考試呢還是有實際的用途。
刑法的適用范圍包括人的范圍,也包括空間地域的范圍。
條文是這樣規定的:
我國刑法在空間上的適用范圍以屬地原則為主,兼採用屬人原則和保護原則。(1)屬地原則體現在:我國《刑法》第6條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城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使用與本法」「凡在中華人民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犯罪的行為或者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城內的,就認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城犯罪(2)屬人原則體現在;我國《刑法》第7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城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行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3)保護原則體現在:我國《刑法》第8條規定:「外國人在中華人民過和國領城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刑法的作用是在總則裡面的條文體現的:
第一條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
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
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
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
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
、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
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Ⅷ 在我國刑法當中,什麼罪行適用於吸收原則

在《刑法》中,適用吸收原則的主要有以下兩種情形:
1、判決宣告的數個主刑版中有數個死刑權或者最重刑為死刑的,採用吸收原則,僅執行一個死刑,而不得決定執行兩個以上的死刑或者其他主刑。

2、判決宣告的數個主刑中有數個無期徒刑或者最重刑為無期徒刑的,採用吸收原則,僅執行一個無期徒刑,而不得決定執行兩個以上的無期徒刑或者其他主刑。

還有一個情形,就是附加刑也存在吸收原則。即當判處幾個沒收全部財產刑;或者判處沒收全部財產,又同時判處罰金刑的,只執行一個沒收財產。

Ⅸ 我國刑法規定的刑罰種類及適用條件

你好。根據我國《刑法》第32條、第33條、第34條之規定,我國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種。主刑的種類有: 1.管制; 2.拘役; 3.有期徒刑; 4.無期徒刑; 5.死刑。 附加刑的種類有: 1.罰金; 2.剝奪政治權利; 3.沒收財產。 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
刑法的適用范圍,即刑法的效力范圍,是指刑法在什麼地方、對什麼人和在什麼時間內具有效力。刑法的適用范圍,分為刑法的空間效力與刑法的時間效力。
一、刑法的空間效力
刑法的空間效力所解決的是一國刑法在什麼地域、對什麼人適用的問題。從各國刑法及國際條約的規定來看,一國刑法不僅能適用於本國領域內,而且在一定條件下也能適用於本國領域外;但刑法在國外的適用受到國際法的制約,制約刑法空間上的適用范圍的國際法原則,就是國家自己保護與國際協同。
(一)對國內犯的適用原則
刑法對國內犯的基本適用原則是屬地管轄原則,即一個國家對發生在本國領域內的犯罪人,不管行為人是誰,都適用本國刑法。刑法第6條第1款是對屬地管轄原則的規定,即「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法律有特別規定」包括以下幾類情況:
(1)不適用中國刑法(廣義刑法)的情況。即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問題,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不適用我國刑法。
(2)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典及其他具有普遍效力的刑事法律的情況。即香港、澳門與適用其本地刑法,而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典及其他具有普遍效力的刑事法律;
(3)不適用刑法典的情況。即刑法典頒布後國家立法機關制定了特別刑法,出現法條競合的情況時,根據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不適用刑法典,而適用特別刑法。
(4)不適用刑法典的部分條文的情況。即民族自治地區不能全部適用刑法典,而由自治區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特點和刑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制定了變通或者補充的規定時,行為符合該變通或者補充規定的,適用該變通或補充規定,而不適用刑法典條文。作為屬地管轄原則的補充原則是旗國主義,即掛有本國國旗的船舶或者航空器,不管其航行或停放在何處,對在船舶與航空器內的犯罪,都適用旗國的刑法。因此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中國刑法(刑法第6條第2款)
(二)對國外犯的適用原則
國外犯有三種情況:一是中國公民在國外實施的犯罪;二是外國人在國外實施的危害中國國家或者中國公民權益的犯罪;三是外國人在國外實施的危害各國共同利益的犯罪。
1、屬人管轄原則。這里的屬人管轄原則,是指積極的屬人管轄原則,即本國公民在國外犯罪的,也適用本國刑法。
2、保護管轄原則。保護管轄原則的基本含義是,不論本國人還是外國人,其在國外的犯罪行為,只要侵犯了本國國家利益或者本國公民的權益,就適用本國刑法。
3、普遍管轄原則。普遍管轄原則以保護各國的共同利益為標准,認為凡是國際公約或者條約所規定的侵犯各國共同利益的犯罪,不管犯罪人的國籍與犯罪地的屬性,締約國或參加國發現犯罪人在其領域之內時便行使刑事管轄權。
適用普遍管轄原則受到一定限制:
(1)適用該原則的犯罪必須是危害人類社會共同利益的犯罪;
(2)管轄國應是有關公約的締約國或參加國;
(3)管轄國的國內刑法也規定該行為是犯罪;
(4)犯罪人出現在管轄國的領域內。
(三)對外國刑事判決的承認
我國刑法第10條採取了消極承認的做法,即外國確定的刑事判決不制約本國刑罰權的實現。具體而言,不管外國確定的是有罪判決還是無罪判決,對同一行為本國可行使審判權,但對外國判決及刑罰執行的事實給予考慮。換言之,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我國刑法的規定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我國刑法進行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二、刑法的時間效力
刑法的時間效力,是指刑法的生效時間、失效時間以及對刑法生效前所發生的行為是否具有溯及力的問題。
(一)刑法的生效時間 刑法的生效時間有兩種方式:一是從公布之日起生效。二是公布之後經過一段時間再施行。我國現行刑法是1997年3月14日公布,於同年10月1日開始施行。
(二)刑法的失效時間
法律的失效時間,即法律終止效力的時間,通常要由立法機關作出決定。從世界范圍看,法律失效的方式有很多種,諸如新法公布實施後舊法自然失效,立法機關明確宣布廢止某一法律,某一法律在制定時即規定了有效期限等。我國刑法的失效基本上包括兩種方式:
一是由立法機關明確宣布某些法律失效。
二是自然失效,即新法施行後代替了同類內容的舊法,或者由於原來特殊的立法條件已經消失,舊法自行廢止。
(三)刑法的溯及力
刑法的溯及力,即刑法生效以後,對於其生效以前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是否適用的問題。如果適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就是沒有溯及力。
刑法第12條第1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本條第2款規定:「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根據這一規定,對於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簡稱97刑法)施行前這段時間內發生的行為,應按以下不同情況分別處理:
第一,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97刑法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即刑法沒有溯及力。
第二,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但97刑法不認為是犯罪的,只要這種行為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就應當適用97刑法,即97刑法具有溯及力。
第三,當時的法律和97刑法都認為是犯罪,並且按照97刑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原則上按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即97刑法不具有溯及力。這就是從舊兼從輕原則所指的從舊。但是,如果當時的法律處刑比97刑法重,則應適用97刑法,97刑法具有溯及力。這便是從輕原則的體現。
第四,如果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了生效判決,繼續有效。即使按修訂後的刑法的規定,其行為不構成犯罪或處刑較當時的法律要輕,也不例外。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Ⅹ 我國刑法適用於什麼地域范圍

我國刑法適用於什麼地域范圍,《刑法》第六條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版罪的,除法律有特權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
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熱點內容
申請勞動法律援助要錢的嗎 發布:2025-02-08 14:57:08 瀏覽:817
婚前合同如何寫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8 14:48:29 瀏覽:162
崑山市司法 發布:2025-02-08 14:48:28 瀏覽:396
王萬熊律師 發布:2025-02-08 14:47:46 瀏覽:419
刑法國有公司 發布:2025-02-08 14:47:44 瀏覽:54
lol皮城執法官怎麼加點 發布:2025-02-08 14:24:21 瀏覽:338
道德的火焰資源 發布:2025-02-08 14:22:05 瀏覽:398
執業葯師葯事管理與法規筆記 發布:2025-02-08 14:21:04 瀏覽:563
中國行政與刑事法治世紀展望 發布:2025-02-08 13:44:26 瀏覽:549
駕培機構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8 13:32:17 瀏覽: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