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國際商法感想

國際商法感想

發布時間: 2022-08-14 01:09:12

① 去英國留學學法律好嗎我本科是計算機,不過我計算機學的不好,又對法律感興趣。

英國是老牌的教育國家,教育質量非常高,這也是為什麼英國的碩士只一年就可以拿到的原因。英國一直是留學生熱忠的國家之一,時間短,質量高,高學歷的學生又可以獲得工作經驗(雖然政策有縮緊,但高學歷真正的人才是不會受到影響的)。
如果你對法律很感興趣,可以有兩種選擇:一是選擇讀一些可以錄取非法律專業的本科學生讀法學碩士的課程,因為中西方的法律不一樣,所以對於背景不是法學專業的學生也有開設法學的課,如國際商法,國際貿易法等。二是可以先讀一個計算機相關的碩士,然後再讀個雙碩士,第二個碩士就不太受限制,另外你也有個較硬的碩士學位,找工作也更有利一些,我們很多學生特別是學計算機的女生,學外語的學生都在以這樣的方式轉專業。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祝你順利。

② 求一篇關於學習經濟法的心得體會或者經驗!!

國際經濟法教程學習心得體會- -
Tag: 法律專業,教育心德

國際經濟法教程學習心得體會

國際經濟法的概念、調整范圍為。國際經濟法是調整國際經濟活動和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也就是調整國際經濟交往中商品、技術、資本、服務的跨國交易流通中形成的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和法律制度的總和。國際經濟法調整的經濟活動范圍包括國際貨物貿易及其相關的國際貨物運輸、保險服務貿易;國際金融業務及間接投資活動,涉及貨幣、有價證券的跨國流通、交易;國際技術貿易和知識產權保護;由這些活動引起的跨國收費問題,和國際爭議解決問題。 在以上活動過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法律,從而形成了國際經濟法律規范和制度:1、 有關國際貨物貿易法律制度;2、 有關國際投資的法律制度;3、有關國際知識產權和技術轉讓的法律制度;4、有關國際貨幣金融的法律制度;5、有關國際稅收的法律制度;6、有關國際爭議解決法律制度;這法律規范和制度是國際經濟法的基本內容和范圍,他們構成國際經濟法學研究的對象。以上是按照國際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活動的不同領域對這一法律制度的范圍進行界定和分類;從法律規范自身的特點看,還可以把國際經濟法分為2類:微觀的交易法,調整橫向的經濟關系,就是平等主體之間的經濟關系。當事人之間地位平等,實行意思自治,這類法律例如國際貨物貿易領域中的《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英國1893年貨物買賣法》,屬於私法或曰任意法。第2類是宏觀經濟管理法,是政府對國際經濟領域活動進行管理與宏觀調控過程中形成的法律,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關系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也就是縱向的關系。當事人之間的關系是不平等的,體現國家對國際經濟經濟活動的干預。這類法律例如,貨物貿易領域中的世界貿易法律制度,各國國內貿易管理法,它們是公法,是強製法。 微觀的交易法--調整橫向的經濟關系--平等主體之間的經濟關系--實行意思自治--私法或曰任意法宏觀經濟管理法--縱向的關系--當事人之間的關系不平等--政府進行管理與宏觀調控、干預--公法,是強製法。國際經濟法是具有邊緣性和綜合性的法律部門,在內容上它是綜合性的,它涉及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商法,各國國內經濟法。說它有邊緣性是指它僅涉及有關法律部門中的一部分內容,不是全部內容。國際經濟法在法律關系的主體、法律調整對象、法律淵源等方面與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內經濟法、國際商法有聯系、有區別。參加農場經濟將發展。
國家經濟法律關系、主體及法律淵源。先說主體問題。國際經濟法的主體是指國際經濟法所調整的法律關系主體,是國際經濟法律關系和法律行為的實際參與人和實施者。不是指立法主體,也不是執法主體。國際經濟法的主體包括:個人:個人作為一般民事關系主體,有權從事國際經濟活動,在國際貨物賣、國際知識產權交易、國際稅收征管方面,在國際爭議解決中,個人的可以成為特定的法律關系主體,不過,個人受財力物力的局限,他們能在國際經濟關系中不是主要的主體。法人:包括公司、跨國公司與其他具有法人資格的經濟組織,這是國際經濟交往中最重要的主體。法人可以參與所有領域的經濟活動。 國際組織:是國家直接提供條約、公約、協議建立起來的法律實體,根據建立該組織的條約、章程行使權力和義務。國際組織有自己的資產和資金來源,具有參與特定的經濟和民事活動的能力,例如,聯合國下屬機構就從事某些采購活動。此外,國際組織制定的某些規范對國家實施的經濟管理活動產生影響。國家:是最重要的國際經濟關系主體。國家從事的經濟活動和經濟管理行為,通常由其授權的政府機構實施。國家可以參加2類經濟關系:作為管理者,依據國際經濟管理法對跨國經濟活動實施宏觀調控和管制;作為一般民事主體,可以參加各種民事活動,受國際經濟交易法調整。在法律關系主體和法律調整對象方面,國家經濟法與國際公法有所不同,國際公法的主體只是國家和國際組織,它主要調整國家之間在政治、外交、軍事、領土方面的關系,經濟關系雖然也屬於其調整范圍,但不佔主導地位。國際經濟法與國際私法也不一樣,國際私法是沖突法,它的主體主要是自然人和法人,國家和國際組織也參加一定的民事關系,但不佔主導地位,國際私法只限於為調整跨國民事活動提供尋求准據法的指引,並不直接調整國際經濟和民事關系。再說國際經濟法的淵源。國際經濟法的淵源是指國際經濟法的來源和表現形式,不同的法律,其效力也不同。主要有:國際條約:包括雙邊條約和多邊條約。正式的國際條約、協議具有國際法的效力,對於參加國有約束力,經過一定的轉化程序成為國內法的一部分,國際條約按照其內容不同,有限可以直接在司法中適用,有限不能直接適用,有的屬於強制性規范,例如,WTO規范,有的屬於任意性規范,例如GSG。國際商業慣例:是由國際組織制定的,以正式文件形式頒布的規范化的商業慣例,它不同於一般的商業習慣和習慣做法。雖然國際商業慣例本身不具有強制性,但是由於有關的國際條約和國內立法承認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也由於許多商業合同中直接並入了商業慣例,承認他們的約束力,致使國際商業慣例成為調整商事交易的,事實上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據。在國際經濟交往中廣泛地使用商業慣例,這和國內商業交往不同,是一個特點。國際商業慣例如:《國際商事合同慣例》,《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國內立法:包括國內判例法和制定法,不是所有的國內立法都屬於國際經濟法范圍,只有那些調整國際經濟領域活動的民商立法,涉外經濟立法才屬於國際經濟法的范圍。通常,一國的法律只具有域內效力,當某種國際法律關系與該國具有屬人或屬地的密切聯系時,或者法律關系的當事人採納了某種國內法作為調整國際交易的准據法時,該國的國內法具有域外效力,於是,國內法成為國際經濟法的一部分。 國際組織決議:一項重要的國際組織,例如,聯合國、WT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IBRD)都主持制定了某些國際協議和決議,成為國際經濟法的一般原則和規則,該組織成員國在制定國內政策法令時,應遵守國際組織制定的協議文件和發布的決議。國家經濟法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作用,通常是經過國家完成的。

③ 學習經濟法的心得體會有哪些

通過經濟法課程的學習,我有一些自己的感想和體會,雖然我不是法律專業的,但我還是抱著一種學習的態度來對待。它使我對法律法規有了一定的認識,同時也更正了自己以前許多錯誤的觀點,對我自身的經濟法律知識是一種很好的補充。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同時也是法律社會的背景下,這樣的一門課程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

經濟法中的《公司法》和《合同法》是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闡述一下我的學習心得。 首先,從我個人說起,我自己比較喜歡了解一些新聞,獲取一些當前國內外的大事和報道,更喜歡對事件有深層次的了解。但是由於我個人知識的限制,我很難做到這一點,尤其是如果事件涉及到經濟法律知識,我就更不能做到從深層次了解經濟現象了。

而老師上課時大量的教學案例則滿足了我的這一需求,同時使我對類似案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有實際案例的教學也極大的激發了我的興趣,對上課充滿了期待,等待著老師把最近和過去一段時間涉及到經濟法律的鮮活案例展現給我們。

法條加案例的教學方式是我欣賞這門課的原因,它有效地避免現在其他經濟學科那種全是某某經濟學家的某某經濟理論,說實話,那種課程不僅枯燥而且給我一種與現實社會嚴重脫節的感覺。所以我慶幸我學的時候老師沒有教科書式的教學,脫離了本本主義。

其次,從課堂上,我明白了公司是從事商品生產和經營的組織形式,也是資本和人力資源有效利用的組織形式。公司分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如果要成為公司的經營者,你就應該要認識到----公司法是公司的生命線.公司法既保護公司的合法權益,也保護股東的合法權益,也保護公司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因此,不僅所有投資者,包括社會公眾投資者,經營者、董事們、監事們、經理們都應該認真地學習公司法。必須用公司法的精神來發展公司、經營公司,使公司在健康的道路上不斷地向前發展。

學習公司法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用於我們經濟生活的實踐,如果我們能把公司法的知識,與我國當前正進行的國有企業的改制,以及其他企業比如集體企業的改制聯系起來,和當前司法實踐中出現的涉及公司法的一些案件聯系起來分析,那麼學習公司法就真的是很不錯。

在講合同法時,我明白了我們在乘坐公交車時,交上一元人名幣這就意味著我們與他們達成了一個合同;我們平時總是簽要式合同,這些常識是我以前不曾知道的,而這些法律知識與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學了以後感覺受益很多。

在講到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時候,提到廣告商發布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一定程度上給我了很大的啟發,知道了自己對法律的運用做的還是非常的差,用法律維權更是從未有過。因為自己不是真正學習法學的,對法律的理解和使用還停留在很低的層次,以前雖然知道要使用法律保護自己,但那隻是嘴上說的,而事實上這種維權觀念從未真正進入過自己的意識中,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在一定程度上我還是一個法盲。

僅僅通過不到十八周的經濟法課的學習就想獲得足夠的法律知識那是不可能,也是不現實的。但是我還是可以發自內心的大聲說:我收獲很多,因為它讓我收獲了一種意識,一種自我保護的意識!

④ 學習國際商法的自己的影響或者心得體會 要現實意義的 不要官腔套話

對國際商法的認識 俗話說,編筐編簍,貴在收口。因此,在此時縱觀本學期的商法學習就顯得 尤為重要了。本學期,通過對國際商法的學習,很是受益匪淺,雖然我是一名國 際經濟與貿易的學生,但經濟貿易與法本就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國際商法 是法學的一門重要學科,尤其是隨著中國的入世,它在國際貿易實務以及商 事往來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下面,我就談一下通過這半個學期的學習,我對國際商法的基本認識, 以及國際商法的一些基礎知識。 一、 國際商法的概念 1、國際商法的含義 國際商法(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是調整跨國境的貿易活動的法律制 度和法律規范的總稱, 主要包括調整平等主體間的商業交易活動的私法規范和國 家對貿易活動進行管理的公法規范。同國際經濟法的淵源一樣,國際貿易法主要 表現為國際公約、國際慣例和國家或國家集團的立法、規章。 2、國際商法的特徵 主體的普遍性 調整對象的廣泛性 法律規范的多樣性 二、 國際商法的歷史淵源與發展 國際商法是一門古老的法學學科,並且不斷發展。其調整范圍由原來的商事 交易范圍擴大到貿易管理規范,從性質上已不再限於私法;由貨物買賣擴大到技 術貿易、服務貿易。與國內法相比,其淵源不僅包括國家立法、國際條約,還包 括沒有當然約束力的國際慣例。 商人之間的國際貿易越來越受到國家乃至國際組 織制定的規范的影響。自然人、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國家、國際組織,都是國 際貿易舞台上的主角。 國際商法是國家間商事交往發展到一定規模後產生的。11 世紀起,隨 著歐洲商業的復興和發展,在地中海沿岸出現了一些國際性的商業中心城 市,這些城市中的商人從封建領主那裡買得了自治權,組建商人法庭,適 用他們在商事交往中形成的習慣規則調整商事交易關系,由此而形成的法 律被稱為「商人法」,以區別於當時佔主導地位的封建法、教會法等法律 體系。後來,隨著歐洲航海貿易的發展,商人法逐步擴及到西班牙、法國、 英國、德國等國家,實際上成了商人在歐洲各地港口或城市用以調整他們 之間經濟貿易活動的法律和國際慣例。商人法從產生之時起就與當時佔主 導地位的封建法、教會法截然不同,以自己特有的調整對象和調整手段成 為一個特殊的、獨立的法律部門。這種打破地域限制的跨國界商事交易法 的形成和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歐洲各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為各國商業的 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法律環境,而國際商事交易的發展反過來又為國際商法 的進一步完善提供了物質基礎。具有國際性的商人法被納入主權國家國內 法體系後,使得各國國內商法成為調整本國對外商事關系的重要規則。從 資產階級奪取國家政權直到 19 世紀末以前,在國際商事交易中,國內商事 立法一直是國際商法主要的法律淵源。國內法本質上屬於主權法的范疇, 為法學理論中的「強制性規范」,即以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規范。從這 一角度說,商人法的國內化實質上是從主權原則和民族主義出發的商人法 的民族化。從歷史的觀點看,這對促進本國商品交易和商品流通秩序的正 常化起了積極作用,但以發展和未來的觀點來看,卻是與商事活動的國際 性、跨國性相違背的。由於各國內商法主要是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的要求制 定的,而不是從國際商事活動的需要出發。因此,各國的商法不但很難充 分涉及國際商事方面的問題,而且其中某些法律規定甚至與傳統的國際商 事慣例背道而馳。國家法越多,各國交往中的法律沖突也越多,在發展國 際貿易方面的法律障礙也越多。盡管這些法律沖突可以按照國際私法規則 予以解決,但畢竟給順利進行國際商事交往增添了麻煩和障礙。因此,從 19 世紀末起,隨著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從自有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 過渡,在國際商事交易活動日益發展的形勢下,各國政府都積極介入了統 一國際商事交易規則的工作,以雙邊條約或多邊公約的方式推動著國際商 事交易規則的國際統一化進程,使國家成為推動傳統國際商法變革的最重 要力量。 各國已在統一國際投資、國際貨物、服務和資本交易、國際技術 轉讓與這些活動密切相關的國際貨幣、金融和財政制度、國際民事訴訟和 國際商事仲裁規則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國家參與制定的條約、公約已取 代國內立法和國際商事慣例成為國際商法最重要的淵源,正是在國家的推 動下,各國之間涉外商法的差異日漸縮小,國際商法的內容也不斷豐富和 完善,國際商法統一化進程日益加快,為適應並促進國際經濟一體化發揮 了積極作用。國家之間的關系、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已成為國際商 事關系的主導因素。國際商法淵源結構的變革推動了傳統法學的變革,正 是在國家成為推動國際商法變革的最重要力量的歷史背景下,二戰後興起 了一門專門研究國際經濟關系中「重要而突出的法律關系,即以國家為主 體的法律關系的新興的學科———國際經濟法學」。國際經濟法的發展必 將會推動國際商法在更高水平上的變革與統一化進程。目前,國際商法在 法律淵源方面已形成了國際條約、國際貿易慣例(兩者我們可合稱為國際 法淵源) 、國內法並存的局面。 三、 國際商法的作用 國際貿易法作為調整跨國貿易活動的規范,無疑具有廣泛和重要的作用。概 括起來,至少應包括下述幾個方面: 第一,調整貿易活動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國際貿易界普遍接受、遵守的國際貿 易管理也都是直接調整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的。這是國際貿易法的最基本 作用。 第二,調整國家間的貿易關系。 第三,促進全球共同發展和可持續性發展。貿易已不再單純的局限於貿易,而逐 漸與環境、人權相聯系。 第四,為解決國際貿易爭議提供准則。 在貿易過程中一般會產生兩種類型的貿易 爭議:一類是商事爭議,交易雙方對合同的履行、權利與義務產生爭議; 另一類是國家與國家間的貿易爭議,主要因貿易管理而引起。 討論國際商法的地位和體系, 必須把國際商事法律規范與國際商法的淵源區 分開。國際商法的淵源,指國際商事法律規范的表現形式,其與國際商事法律規 范之間是形式和內容的關系。我們說國際商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是基於國 際商事法律規范的內容、性質進行的分類,而非就其表現形式進行的分類。近代 以來國際商法的淵源出現了新的變化,但並不影響國際商法的獨立性。相反,法 律淵源的豐富反映了國際商法體系在隨著國際商事關系的發展而不斷完善, 在不 同的法律淵源間的相互作用下,國際商法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四、 從合同法看國際商法 合同是現代社會進行各種經濟活動的基本法律形式。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生 產、分配、流通領域的各個環節都離不開合同。比如,公司廠房的建造、原材料 的取得、職工的僱傭、產品的銷售、貨物的運輸與保險等,都要通過訂立合同來 實現。由於合同至關重要,無所不在的作用,決定了合同法在國際商法中的地位 合同法構成許多商事交易的基礎,其基本的制度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因此,要更 好的學習國際商法,就必須對合同法有一定的基礎了解。 2、各國的合同法 在大陸法系國家,合同法以成文法的形式出現,如法國、德國等國的合同法 一般包含在民法典中。 在英美法系國家,合同法主要是以判例法的形式出現。這是幾個世紀以 來英國、美國等國法院以判例形式發展而成的判例法。 中國現行合同法是 1999 年 3 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 1、合同法的重要地位 該法從大陸法系國家和英美法系國家的合同法中吸納了許多先進的制 度,在我國的合同法發展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3、合同的有效性及合法性 a 有效性: 各國法律通常規定, 只有合同同時符合以下四項條件, 才是有效合同: 當事人必須具有訂立合同的能力; 合同的標的、內容必須合法; 合同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要求; 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須真實。 b 合法性 各國法律通常規定,當事人所訂立的合同必須合法,並且規定:凡是違反法律、 違反善良風俗與公共秩序的合同無效。 4、合同的簽訂 一般要經過要約和承諾兩個步驟。 要約:為當事人一方向他方提出訂立合同的要求或建議。提出要約的一方稱 要約人。在要約里,要約人除表示欲簽訂合同的願望外,還必須明確提出足以決 定合同內容的基本條款。要約可以向特定的人提出,亦可向不特定的人提出。要 約人可以規定要約承諾期限,即要約的有效期限。在要約的有效期限內,要約人 受其要約的約束,即有與接受要約者訂立合同的義務;出賣特定物的要約人,不 得再向第三人提出同樣的要約或訂立同樣的合同。要約沒有規定承諾期限的,可 按通常合理的時間確定。對於超過承諾期限或已被撤銷的要約,要約人則不受其 拘束。 承諾:為當事人一方對他方提出的要約表示完全同意。同意要約的一方稱要 約受領人,或受要約人。受要約人對要約表示承諾,其合同即告成立,受要約人 就要承擔履行合同的義務。對要約內容的擴張、限制或變更的承諾,一般可視為 拒絕要約而為新的要約,對方承諾新要約,合同即成立。 5、我國的合同法立法 我國合同制度的立法,經歷了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但是,特別應當 指出的是,在改革開放以來,為適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需要,我國陸續 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 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 ,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也對合同制度作了大量規定,對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 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後,這三部合同法的計劃 經濟色彩已顯現出來,同時,由於三部合同法並存的弊端和沖突,顯然已 經不能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為了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 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切實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國於 1999 年頒布和施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合同法》 。 五、 小結 隨著國際之間的日漸密切合作以及經濟的進步,國際商法一定會更加完善和 全面。

⑤ 學習經濟法的心得體會

國際經濟法的概念、調整范圍為。國際經濟法是調整國際經濟活動和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也就是調整國際經濟交往中商品、技術、資本、服務的跨國交易流通中形成的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和法律制度的總和。國際經濟法調整的經濟活動范圍包括國際貨物貿易及其相關的國際貨物運輸、保險服務貿易;國際金融業務及間接投資活動,涉及貨幣、有價證券的跨國流通、交易;國際技術貿易和知識產權保護;由這些活動引起的跨國收費問題,和國際爭議解決問題。 在以上活動過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法律,從而形成了國際經濟法律規范和制度:1、 有關國際貨物貿易法律制度;2、 有關國際投資的法律制度;3、有關國際知識產權和技術轉讓的法律制度;4、有關國際貨幣金融的法律制度;5、有關國際稅收的法律制度;6、有關國際爭議解決法律制度;這法律規范和制度是國際經濟法的基本內容和范圍,他們構成國際經濟法學研究的對象。以上是按照國際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活動的不同領域對這一法律制度的范圍進行界定和分類;從法律規范自身的特點看,還可以把國際經濟法分為2類:微觀的交易法,調整橫向的經濟關系,就是平等主體之間的經濟關系。當事人之間地位平等,實行意思自治,這類法律例如國際貨物貿易領域中的《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英國1893年貨物買賣法》,屬於私法或曰任意法。第2類是宏觀經濟管理法,是政府對國際經濟領域活動進行管理與宏觀調控過程中形成的法律,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關系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也就是縱向的關系。當事人之間的關系是不平等的,體現國家對國際經濟經濟活動的干預。這類法律例如,貨物貿易領域中的世界貿易法律制度,各國國內貿易管理法,它們是公法,是強製法。 微觀的交易法--調整橫向的經濟關系--平等主體之間的經濟關系--實行意思自治--私法或曰任意法宏觀經濟管理法--縱向的關系--當事人之間的關系不平等--政府進行管理與宏觀調控、干預--公法,是強製法。國際經濟法是具有邊緣性和綜合性的法律部門,在內容上它是綜合性的,它涉及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商法,各國國內經濟法。說它有邊緣性是指它僅涉及有關法律部門中的一部分內容,不是全部內容。國際經濟法在法律關系的主體、法律調整對象、法律淵源等方面與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內經濟法、國際商法有聯系、有區別。參加農場經濟將發展。
國家經濟法律關系、主體及法律淵源。先說主體問題。國際經濟法的主體是指國際經濟法所調整的法律關系主體,是國際經濟法律關系和法律行為的實際參與人和實施者。不是指立法主體,也不是執法主體。國際經濟法的主體包括:個人:個人作為一般民事關系主體,有權從事國際經濟活動,在國際貨物賣、國際知識產權交易、國際稅收征管方面,在國際爭議解決中,個人的可以成為特定的法律關系主體,不過,個人受財力物力的局限,他們能在國際經濟關系中不是主要的主體。法人:包括公司、跨國公司與其他具有法人資格的經濟組織,這是國際經濟交往中最重要的主體。法人可以參與所有領域的經濟活動。 國際組織:是國家直接提供條約、公約、協議建立起來的法律實體,根據建立該組織的條約、章程行使權力和義務。國際組織有自己的資產和資金來源,具有參與特定的經濟和民事活動的能力,例如,聯合國下屬機構就從事某些采購活動。此外,國際組織制定的某些規范對國家實施的經濟管理活動產生影響。國家:是最重要的國際經濟關系主體。國家從事的經濟活動和經濟管理行為,通常由其授權的政府機構實施。國家可以參加2類經濟關系:作為管理者,依據國際經濟管理法對跨國經濟活動實施宏觀調控和管制;作為一般民事主體,可以參加各種民事活動,受國際經濟交易法調整。在法律關系主體和法律調整對象方面,國家經濟法與國際公法有所不同,國際公法的主體只是國家和國際組織,它主要調整國家之間在政治、外交、軍事、領土方面的關系,經濟關系雖然也屬於其調整范圍,但不佔主導地位。國際經濟法與國際私法也不一樣,國際私法是沖突法,它的主體主要是自然人和法人,國家和國際組織也參加一定的民事關系,但不佔主導地位,國際私法只限於為調整跨國民事活動提供尋求准據法的指引,並不直接調整國際經濟和民事關系。再說國際經濟法的淵源。國際經濟法的淵源是指國際經濟法的來源和表現形式,不同的法律,其效力也不同。主要有:國際條約:包括雙邊條約和多邊條約。正式的國際條約、協議具有國際法的效力,對於參加國有約束力,經過一定的轉化程序成為國內法的一部分,國際條約按照其內容不同,有限可以直接在司法中適用,有限不能直接適用,有的屬於強制性規范,例如,WTO規范,有的屬於任意性規范,例如GSG。國際商業慣例:是由國際組織制定的,以正式文件形式頒布的規范化的商業慣例,它不同於一般的商業習慣和習慣做法。雖然國際商業慣例本身不具有強制性,但是由於有關的國際條約和國內立法承認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也由於許多商業合同中直接並入了商業慣例,承認他們的約束力,致使國際商業慣例成為調整商事交易的,事實上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據。在國際經濟交往中廣泛地使用商業慣例,這和國內商業交往不同,是一個特點。國際商業慣例如:《國際商事合同慣例》,《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國內立法:包括國內判例法和制定法,不是所有的國內立法都屬於國際經濟法范圍,只有那些調整國際經濟領域活動的民商立法,涉外經濟立法才屬於國際經濟法的范圍。通常,一國的法律只具有域內效力,當某種國際法律關系與該國具有屬人或屬地的密切聯系時,或者法律關系的當事人採納了某種國內法作為調整國際交易的准據法時,該國的國內法具有域外效力,於是,國內法成為國際經濟法的一部分。 國際組織決議:一項重要的國際組織,例如,聯合國、WT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IBRD)都主持制定了某些國際協議和決議,成為國際經濟法的一般原則和規則,該組織成員國在制定國內政策法令時,應遵守國際組織制定的協議文件和發布的決議。國家經濟法調整國際經濟關系的作用,通常是經過國家完成的。

⑥ 學習國際商務專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經濟學原理、國際貿易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國際貿易實務操作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解決處理國際貿易業務工作中具體問題的實際能力。掌握國際貿易理論,了解有關經濟法規和各主要國家、地區的貿易政策;

國際商務學是一門研究為滿足個人及組織需求而進行的跨國界交易的科學。該定義有兩層含義:一是國際商務學研究的是跨國界的活動;二是國際商務學研究的是國家、企業或個人以經濟利益為目的而進行的商業性經濟活動,而不是非商業性的跨國經濟活動(例如國家的對外經濟援助)。非商業性經濟活動不在國際商務學的研究范圍之內。

⑦ 學習國際商法的感受

我學過國際商法,其實法律中有很多東西都是通用的,
學過之後感覺對於平常電視里放的一些案件有了清晰的認識,
像合同的簽訂、違約的處理、擔保方面、責任的劃分、合同條款的注意事項等,
感覺挺受用的!

⑧ 急。。。。外貿制單的學習感想

如果要寫,我不一定能給你範本,但是可以給你參考的提綱或建議。現在網上找的來的資料,或者國貿上的書,所使用的案例是比較陳舊的。

寫的話可以從幾方面來寫

(格式)經過6個月的外貿制單學習,感想較多,現將所學及所想,總結如下
1、對外貿制單人員的要求。
1.1 國際貿易的基礎知識
1.2 國際商法、《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公約》和其它法規
1.3 UCP600的要求
1.4 常規單證的要求
1.5 制單人員的專業英語
1.6 對客戶(開證申請人)要求的理解(開證人,一定會把自己的除了銀行本身要求以外的要求提出來並在信用證中說明,所以,這一點一定是你這一章的重點)
1.7 熟悉信用證流程
1.8 本公司(即制單人員所在的公司)信用證接收的要求

二、單證一致,單單一致的重要性與製作心得
2.1常規見單證(裝箱單,發票,認倉書,報關單(如果請報關行,則需向報關行提供資料)提單,商檢(如果需要)和產地證(Form A,B,C,D,E和CO等,看產品目的國和客戶需要),常見的驗貨報告(要合格的),以用其它開證人在進口國當地需要的證書,包括貨質量方面的,比如化學方面的(REACH 73)和物質性質的(如EN71,拉力測試報告)
2.2單證一致
2.3單單一致
2.4制單規范化

三、與公司內部、外部協調要點
3.1與船務部協調(確定在訂倉和報關前,資料的描述就一致)
3.2與生產部協調(趕交期,以及確定裝箱資料)
3.3與商檢局和海協調(確保提供資料准確與及時,海關編碼等要認真確定,請報關員與制單員確認)
3.4與銀行協調(在交單時需要填寫表格)
3.5與上司協調,及時向上司匯報進展(這一點,是影響很大的,確保你的工作在你的領導統籌之內,講點題外話(不需要寫進論文,如果你是制單員,向你的領導匯報工作,是否及時,是決定了你的工作是否高效,並得到重視的基本要求)

四、其它心得
感悟一下國際貿易市場風雲變化,以及對制單人員要求不斷提高,再說說你實習的情況,就差不多了。

最後,再總結一下你的所學和感想,OK。

有一個小提醒,細心和認真,都是態度問題,這個是必須的,除此之外,專業和高效,才是體現一個人是否勝任工作。

重申一遍,我寫知道回答,要麼不參考,就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回答,要參考就寫明出處。到處復制,意義不大。因水平有限,歡迎大家以「評論方式」交流一下。

⑨ 我是國際經濟與貿易系的,要寫各2000字的一份學科專業入門指導心得體會和一份大學階段的學習規劃。

一、 專業介紹
國際貿易是指不同國家(和/或地區)之間的商品和勞務的交換活動,是商品和勞務的國際轉移,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兩部分組成,故有時也稱為進出口貿易。
本專業主要培養商務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進出口談判和撰寫各種函電、繕制進出口業務單據的能力;跟單、報檢、報關、貨代業務能力;國際市場營銷能力和運用互聯網從事國際電子商務的能力。
本專業的主要課程與實踐環節有: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結算、國際市場營銷、國際商法、外貿英語、報關實務、報檢實務、國際金融學、西方經濟學、國際經貿地理、外貿業務模擬、外貿制單和外貿業務綜合實習等。
2、行業基本情況
改革開放我國對外貿易不斷擴大,加入WTO後更為國內企業提供了更多公平競爭的機會,中國已成為貿易大國。 中國的對外進出口從1978年206.4億美元增長到2002年6207.7億美元,2003年進出口總值達到8512.1億美元,進出口貿易持續增長。盡管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進出口貿易總額2.56萬億美元,中國成為進出口貿易大國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3、就業前景
隨著我國國際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對外貿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我國現階段不僅存在數量上嚴重缺乏外貿人才的實際,而且在僅有的外貿人才中能夠從事基礎外貿實務的人才是少之又少,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這種狀況勢必加劇。外貿實務型人才相對於我國快速發展的國際貿易趨勢來講可以說是一個斷層,遠遠無法滿足我國國際貿易的長遠需求,勢必阻礙我國國際貿易的順利發展。這樣,對於注重能力與素質培養、注重實用型人才培養的高職教育的教育,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對於掌握專業基本理論知識、了解行業最新動態、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技能和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技能型外貿實務人才的需求將是巨大的和長遠的。
二、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熟練運用英語和計算機知識在中、小工商業企業從事進出口業務工作,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三、 就業范圍(方向)
本專業培養出的大專學歷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主要就業集中在國際貿易基礎工作上, 亦可拓展到進出口企業和具有進出口業務的企業和其他相關行業,具有較寬的就業面。
四、 就業崗位
(1)從事專業外貿公司的進出口業務工作;
(2)從事各類自營進出口生產企業、科研機構等的進出口業務工作;
(3)從事各類外資企業的進出口業務工作;
(4)從事各類專業的報關、商檢、監裝、貨運代理、承運貨物等外貿服務工作;
(5)從事對外貿易業務保險、 外匯銀行、結算等崗位工作;
(6) 從事各類涉外型的企業、機構初級財務工作及業務管理工作;
(7)從事國際貿易口岸(港口、空港)相關工作;
(8)從事國際市場調研、策劃及國際貿易糾紛調解的輔助性工作。
五、 能力結構
1.知識結構
(1)掌握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具備一定的管理、法律和人文知識;
(2)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理論知識、計算機技術及應用知識;
(3)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
(4)掌握經濟學、國際貿易、國際市場營銷、國際商法、國際金融的基本理論與知識。
2.能力結構
(1)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方法,正確分析與處理問題的能力;
(2)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能藉助工具書閱讀和翻譯有關英語業務資料;
(3)具有一定的數學計算能力和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4)具備國際市場營銷能力和運用互聯網從事國際電子商務的能力;
(5)運用英語參與進出口談判和各種函電、合同的簽訂和履行等工作的業務和管理能力;
(6)具備獨立從事進出口業務的制單、跟單、報檢、報關和核銷等工作的業務和管理能力。
3.技能結構
(1)具有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
(2)運用計算機從事國際電子商務技能;
(3)運用英語從事進出口商務談判技能;
(4)運用英語進行各種外貿函電的寫作技能;
(5)具有本專業相關職業資格證對應的其他技能。
4.素質結構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及社會公德,守法、誠信、明禮;
(2)具有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健全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3)具有較高的人文科學素養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4)具有愛崗敬業、團結合作、務實創新的良好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
六、學習規劃
.........
(這個自己規劃吧)

⑩ 哪裡有學習商法心得的範文

商法備考總結作者: 出處:中國司法考試在線 日期:2006-04-29 19:27:58
第一章公司法1、公司法特徵:(1)具有法人資格。(2)社團組織具有社團性。(3)以營利為目的,具有營利性。 2、公司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二者一致,經營范圍受章程限制。 3、公司分類:(1)以責任范圍:股份有限和有限責任公司。(2)以公司信用:人合、資合以及人合兼資合公司。(3)以公司之間關系:總公司與分公司,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分公司不具有。 4、公司設立:有限公司嚴格准則主義(登記主義)股份公司核准主義(特許主義)。5、公司資本:國企-法定資本制、外企-授權資本制、資本原則:資本確定、維持和不變原則。 6、公司的變更承擔分立合並的債權債務。 7、公司的清算:(1)清算組成五種情況。(2)職權7項公司法193條。 8、有限責任公司:(1)特徵,①股東人數有最高數額限制;②股東以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③公司封閉性,設立程序不公開和經營善不向社會公開。(2)資本:①生產50萬元;②商品批發50萬元;③商業零售30萬元;④科技開發咨詢股分性10萬分;(3)出資方式:①貨幣;②實物;③工業產權;④非專利技術;⑤土地使用權。(4)組織機構: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5)董事、監事經理的任職資格限制:無民事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等五項。 9、國有獨資公司:股東惟一性和法定性。 10、股份有限公司:(1)特徵:①發起人不少於5人;②全部資本分為等額股份;③開放性與社會性等。(2)設立條件。(3)注冊資本最低1000萬元。(4)設立方式:發起設立和募集設立。(5)股份發行,新股發行條件。(6)股份轉讓限制:公司法第144、147、148條。(7)股票上市的暫停與終止。 第二章合夥企業法1、合夥的特徵:(1)合夥協議為成立的法律基礎。(2)由全體合夥人共同出資。(3)負無限連帶責任。 2、設立條件:(1)有符合要求的合夥人,合夥人的條件。(2)有合夥協議。(3)有實際繳付的出資。(4)有名稱,不能有「有限責任」字樣。 3、合夥財產范圍:①出資。②全部收益。 4、合夥企業出資財產和積累財產的性質:按份共有。 5、合夥企業事務執行後果的承擔以及必須經全體合夥人同意的合夥事務。 6、入伙的條件:(1)全體合夥人同意。(2)訂立書面合夥協議,不對抗第三人,入伙的後果享有同等權利,承擔同等責任。 7、退夥,(1)聲明退夥。(2)法定退夥,①當然退夥情況。②除名退夥情況。 第三章個人獨資企業法1、個人獨資企業特徵:(1)僅由一個自然人投資。(2)投資人為惟一所有者。(3)承擔無限責任。 2、個人獨資企業解散後,原投資人對個人獨資企業存續期間的債務仍應承擔償還責任,但債權人在5年內未向債務人提出償債請示的,該責任責任消滅。 第四章外資企業法1、中外合資企業法的特徵:(1)組織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2)外方出資比例不低於25%。(3)中外各方依出資比例分享利潤,分擔虧損,回收投資。(4)實行規范的企業內部治理制度。 2、中外合資出資方式和期限。 3、中外合夥企業法,特點:屬於契約式的合營企業,各方的權利、義務取決於合夥企業合同的約定。4、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組織形式與注冊資本:(1)董事會制;(2)委託管理制;(3)議事規則。 5、中外合作企業的收益分配和投資回收辦法。 6、外資企業的組織形式,與注冊資本第五章企業破產法 1、企業破產法適用國有企業,民訴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適用非國有企業。 2、破產原因,(1)國有,經營不善,嚴重虧損不能清償到期債務。(2)非國有嚴重虧損和不能清償到期債務。 3、管轄:向債務人所在地法院,級別管轄的內容中級法院一般管轄地區,地級市以上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登記的案件。 4、破產申請分為:債權人申請和債務人申請等。 5、債權申報期限:收到法院通知的1個月內,未收到為公告之日起3個月內。 6、破產無效行為的種類:(1)欺詐破產行為,破產法第35條規定。(2)個別清償行為,破產法第12條。 7、債權人會議:清算組也對債權人會議負責。(1)組成:①有表決權的債權人種類。②無表決權的債權人種類。(2)和解協議,議定破產財產的變價和分配議案。(3)債權人會議由會議主席召集。 8、破產宣告對破產案件和對債務人的效果。 9、破產清算組織性質和選任職責。 10、破產財產的范圍。 第六章票據法1、票據特徵,(1)無因證券;(2)要式證券;(3)文義證券;(4)設權證券(5)流通證券。 2、票據法特徵:具有國際統一性等,票據法上的非票據關系為基礎關系。 3、票據基礎關系:(1)原因關系;(2)票據預約關系(承兌);(3)資金關系(存摺)。 4、票據關系當事人:(1)基本當事人必有的包括出票人、收款人、付款人。(2)非基本當事人可有可無。 5、票據權利:(1)付款請示權;(2)追索權。 6、票據權利的權利:(1)發行取得。(2)為原始取得方式。 7、票據保全的時間與地點,以及票據權利消滅的事由。(1)付款;(2)清償;(3)票據時交期間屆滿;(4)票據記載事項欠缺;(5)(保全手續欠缺。 8、票據權利的瑕疵,無效以及補救。 9、票據權利的抗辯,(1)對人的抗辯;(2)對物的抗辯。 10、匯票保證人的責任以及原因、期限。 第七章保險法1、保險法的基本原則:(1)自願原則;(2)最大誠信原則;(3)保險利益原則;(4)近因原則。 2、保險合同的特徵:(1)射悻合同;(2)最大誠信合同;(3)雙務、有償合同;(4)非要式合同。 3、保險合同當事人:包括保險人和投保人。 4、訂立保險合同的說明和告知義務:(1)保險人的說明義務及違紀後果;(2)投保人的告知義務及違紀後果。 5、保險合同的解除:(1)投保人的解除權,貨物運輸以運輸工具航程保險合同不得解除;(2)保險人的解除權。 6、保險人的義務:(1)保險金10月內給付;(2)保險人的先予支付義務;(3)保險金給付請求權的消滅人壽5年;人壽以外2年。 7、代位求償權財產保險中。 8、人壽保險合同:(1)保險費不得強制請求;(2)不得用代位求償權;(3)除外責任。 9、保險合同:形式股份有限合同和國有獨資合同。 10、保險規則:(1)分化經營;(2)禁止兼營;(3)保險專營。 11、資金營運限制:(1)限於銀行存款買賣政府債卷和國務院規劃的其他形式;(2)經營禁止行為。 12、保險公司的接管:最長不超過2年。順序:優先支付破產費用後:(1)職工工資和勞保費用;(2)賠償或給付保險金;(3)所欠稅款;(4)公司債務。 (編輯:張凡)

熱點內容
司法考試粉筆 發布:2025-01-16 07:23:31 瀏覽:77
依法治企自查 發布:2025-01-16 06:57:55 瀏覽:509
保護水資源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6 06:12:31 瀏覽:303
武大國際經濟法研究生 發布:2025-01-16 06:00:44 瀏覽:559
國家和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5-01-16 05:57:13 瀏覽:423
國際經濟法判斷題 發布:2025-01-16 05:29:31 瀏覽:739
兩會民法典草案 發布:2025-01-16 05:25:29 瀏覽:542
刑事訴訟法對應的實體法是 發布:2025-01-16 04:38:02 瀏覽:286
武進法院拍賣公告 發布:2025-01-16 04:28:07 瀏覽:760
中介收據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16 04:05:03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