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哲學
⑴ 《刑法哲學》讀後感
[《刑法哲學》讀後感]理性的思維能力中國人一直都很強大,但必須是在「年少輕狂」時,《刑法哲學》讀後感。站在費爾巴哈、康德、貝卡利亞等人的肩膀上,陳興良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罪刑關系中心論」,對抗古典學者的「行為中心論」、實證學者的「行為人中心論」,對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危害性中心論」。其實不管怎樣去「論」,始終要考察人,要考察人和行為的關系,要考察行為和環境的關系,要考察在特定的條件下特定的人為什麼要做出特定的行為,而大多數人為什麼不這樣去做。犯罪動機形成的過程就是沖破社會普遍認知的過程,因此要使犯罪的心理逆轉,確實需要最強有力的心理強制——刑罰的一般預防作用是刑法的立足點。而作為一個共同體中的一員,侵害了共同體或者其成員的利益就應當受到懲罰——刑罰的特殊預防作用必然要體現等價的因果報應。而這種報應必須是及時、准確和合法的,有公正的司法訴訟機制,有罪刑法定和罪刑均衡原則,特殊預防作用和一般預防作用才能相互生輝。"罪刑關系"就是一個有責任能力的人對自己的行為應當承擔的公眾評價和來自於刑法的處分,這種評價和處分的合法性來源於公正,讀後感《《刑法哲學》讀後感》。什麼是公正?法有實定法與自然法之分,有現實和理想之分。現代中國法學家大都借鑒西方或者前蘇聯的研究成果,更多考慮社會需要的功利原則,很少予以更深層次的理性辯駁,這是受到客觀環境的制約——因為「實定法」就是「自然法」,不容質疑。1991年,「年少」的陳興良教授用「輕狂」的心寫就了《刑法哲學》,是八十年代思想大解放結出的碩果之一。「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訂得良好的法律。」——亞里士多德「公正涉及培養德行和推理共同的善」——哈佛大學邁克爾.桑德教授
〔《刑法哲學》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⑵ 刑法學是什麼
1.刑法學是以刑法為基本研究對象的學問,其中包括刑法哲學、刑法比較回學、刑法史學等。答通常所說的刑法學是指刑法解釋學。刑法是一部法典,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統治階...
2.刑法學是理論法學,刑法是實體法。
3.刑法學理論研究范圍是大於刑法的,刑法是刑事司法實踐工作的依據
⑶ 劉仁文的文集
不僅要懲罰,也要救贖
關於調整我國刑法結構的思考
怎麼又見公判大會?
寬嚴相濟與「以寬濟嚴」
許霆案判決緣何與公眾感情背離
聯合國通過全球暫停執行死刑案意味著什麼
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研究
從「廣場化」到「劇場化」的刑事司法
同一個屋檐下的犯罪學與刑法學
全球語境下的刑罰反思
規則應盡量統一,例外越少越好
關於刑法溯及力的兩個問題
2006年中國刑事法治狀況
「賠錢減刑」的價值沖突與協調
冤案為何發生?
警惕死刑復核和二審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是和諧司法的要求
論死刑的成本
恢復性司法不應只是「聽起來很美」
簡約的法律才是有力量的
懷念鄭成思老師
《具體權利》自序
我的幾點創作體會
法院受審:該還是不該
死刑的成本
違規鑒定胎兒性別暫不入刑體現慎刑思想
「相應的法律責任」是什麼責任?
「合法」之下的「合理」
研究生論文抄襲現象值得重視
取消個案請示更符合訴訟規律
小的是好的
法學家為什麼沒有懺悔
余振東案與「刑法面前人人平等」
將羈押場所劃歸司法部就能徹底禁絕刑訊逼供嗎?
娛樂場所:監管與規劃需雙管齊下
從程序上提高死刑案件的質量
死刑二審開庭的意義
旁聽審理米洛舍維奇
介紹三個荷蘭最近的人命案判決結果
在實踐中推進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完善
《模範刑法典評注》譯序
死刑研究方法論
耶魯半年
法律職業的使命與視野
以個體生命為切
再談精神病人的管理
嚴格限制死刑的幾個前提條件
限制人身自由法律措施的完善
《死刑的全球考察》譯後記
問責制:新的政治文明生長點
耶魯法學院迎新小記
三謁馬克思墓
唐寧街10號訪問記
牛津的晚餐
《刑法基礎》影印本序
讓法院從「額外任務」中解脫出來
保持法院的中立地位
法治的要義在於管住「一把手」
建立減刑、假釋的長效監督機制
誰來組織評議司法機關的行風
刑事司法信息應順暢抵達涉案各方
刑事政策導論
《刑事政策初步》自序
《理論犯罪學》譯後記
刑事司法信息應順暢抵達涉案各方
治安通報與公眾知情權
對有危害行為的精神病人不能一放了之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李步雲先生對我學術成長的幫助
姦淫幼女要否負嚴格責任——兼與蘇力先生商榷
論刑事政策的評估
刑法中的嚴格責任研究
計算機犯罪及其法律對策
勞動教養制度及其改革
學術隨筆一:比較的風險
學術隨筆二:收容遣送工作不宜繼續保留
學術隨筆三:「公捕大會」的做法應當廢止
學術隨筆四:警察要不要作證
學術隨筆五:法治進程中的語言建設
學術隨筆六:律師取證應有權會見當事人以外的在押人
學術隨筆七:「兩勞」人員的勞動報酬問題
學術隨筆八:未決犯會見親屬權探析
學術隨筆九: 「留有餘地」與「疑罪從無」
學術隨筆十:法的理念與操作
學術隨筆十一:刑法解釋的時間效力
書評之一:刑法學的本體追問
書評之二:用刑法理論回應社會現實,以求實精神譜寫科學讀物
書評之三:刑法哲學的又一力作
書評之四:制度建設是具體的
只向真理低頭
中國國情報告——法制篇
論危害國際環境罪
刑法中的危機理論——期待可能性初探
論刑事政策的制定
論刑事政策的執行
⑷ 法律為什麼具有謙抑性
謙抑性原則,又稱必要性原則。指立法機關只有在該規范確屬必不可少――沒有可以代替刑罰的其他適當方法存在的條件下,才能將某種違反法秩序的行為設定成犯罪行為。
刑法的謙抑性主要發生在立法環節
一般而言,下列情況沒有設置刑事立法的必要:
第一,刑罰無效果:
就是說,假如某種行為設定為犯罪行為後,仍然不能達到預防與控制該項犯罪行為的效果,則該項立法無可行性。
其二,可以他法替代:
如果某項刑法規范的禁止性內容,可以用民事、商事、經濟或其他行政處分手段來有效控制和防範,則該項刑事立法可謂無必要性。英國哲學家邊沁有一句名言,稱「溫和的法律能使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具有人性;政府的精神會在公民中間得到尊重」。
(4)刑法哲學擴展閱讀:
謙抑的意思就是溫文而又謙卑退讓。刑法謙抑的內容表現在刑法的有限性、迫不得已性、寬容性。有限性指刑法的調控范圍以及刑罰手段的運用是有限的;迫不得已性指不到萬不得已不得把某種行為在刑法中加以規定,不到萬不得已不得動用較重的刑罰。
這也就是很多學者所說的刑法的最後性或者補充性。寬容性最本質的價值內涵在於刑法具有人道性,即給任何人以人文的關懷,刑法要尊重人的自由和尊嚴,能不幹涉的領域盡量不去干涉,盡量使用較寬和的刑罰手段。
具體而言,刑法的謙抑性貫穿於刑法、刑事政策的制定過程中,體現在罪刑法定、疑罪從無、有利於被告原則和嚴格限制死刑等諸多方面。體現在司法活動中,就是盡量慎用刑罰措施,使刑罰逐步輕緩化,行刑更人道等等。
刑法在隨著人類社會歷史發展演變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自身特有的、內在的、獨具價值的特性,既包括刑事立法、刑事政策的制定,也體現在刑事司法的各環節中。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正確理解刑法的謙抑性原則
⑸ 陳興良.《刑法哲學》[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地點在哪
北京薊門橋南。
⑹ 刑法學與刑法的區別
1、刑法學是以刑法為基本研究對象的學問,其中包括刑法哲學、刑法比較學、刑法史學內等。通常所說的刑容法學是指刑法解釋學。刑法是一部法典,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統治階極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相應的刑事責任。2、刑法學是理論法學,刑法是實體法。3、刑法學理論研究范圍是大於刑法的,刑法是刑事司法實踐工作的依據。4、刑法學是學者或司法工作理論的總結,具有前瞻性,可以隨形勢發展進行研究。刑法是具體量刑的法律依據,是由立法機關制定,不能隨意修改。
⑺ 請刑法學專業的碩士生或是博士生推薦一些刑法學經典名著
經典名來著實在太多了,自燦若繁星。不知道你要看中國刑法學的,還是外國刑法學的。中國的高銘暄、馬克昌二位先生的《刑法學》就不必說了,推薦你先看一下陳興良的《本體刑法學》、張明楷的《刑法分則的解釋原理》。外國的你先看看貝卡里亞的《論犯罪與刑罰》、邊沁的《立法理論》、羅克辛《德國刑法學總論》、大冢仁的《刑法概說(總論)》和《刑法概說(各論)》。外國的這里說的都有中譯本,你如果外文好,可以直接看外文。如果是考研的話,外加上近十年左右有影響的大家的論文,就綽綽有餘了。
⑻ 刑法學的研究對象
刑法學主要抄分為以下類型
(1)規襲范刑法學,是指以本國的現行刑法為研究對象,主要採取注釋方法揭示法條的內容,並加以評注而形成的刑法規范知識體系。
(2)理論刑法學,是指採用思辨方法,對蘊含在法條背後對法條起支撐作用的法理加以闡述而形成的刑法知識體系。在理論刑法學中,按照其內容又可以分為刑法法理學與刑法哲學。
(3)比較刑法學,是指採用比較方法,研究各國刑法,探求其立法思想和原理的異同,闡述其特徵而形成的刑法知識體系。
(4)國際刑法學,是指對國際刑事法律規范(包括刑事實體法規范和刑事程序法規范)進行研究而形成的刑法知識體系。
⑼ 求陳涼興的《刑法哲學》電子書,無限格式,最好pdf
仁兄,你說的是這個吧,要滴話,加下俺。
《刑法哲學》
作者:陳興良著 頁數:856 出版日期:2000
⑽ 誰有陳興良的刑法哲學電子版的,謝謝謝謝!
有PDF電子版,你要哪個版本?有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