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職工民法典
1. 民法典上班遲到罰款
法律分析:給員工罰款違法。用人單位沒有處罰權,當然不能對員工進行罰款,但是可以為員工設置績效,完不成任務或者遲到早退,扣相應部分績效合法。勞動者遲到屬於違反勞動紀律,用人單位應當有權在規章制度或企業獎懲制度中,對此類行為進行一定的處罰,以實現雙方的權利義務平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2. 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辦法(2021修正)
第一條為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以下簡稱《工會法》),根據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職工群眾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各級工會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工會動員和組織職工積極參加經濟建設,努力完成生產任務和工作任務;教育職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技術技能素質,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建設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職工隊伍。
工會及其工作人員應當認真履行職責,密切聯系職工,聽取和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第三條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應當在開業或者設立之日起一年內依法建立工會組織。上級工會可以派員幫助和指導職工組建工會,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應當提供支持和協助,不得阻撓。第四條鄉鎮、城市街道以及國家和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開發區、工業園區應當建立工會。職工較多的城市社區、村可以建立工會。第五條各級工會應當設立女職工委員會。女職工不足十人的基層工會可以設女職工委員。女職工委員會與工會委員會同時建立。女職工委員會或者女職工委員在同級工會領導下開展工作,維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第六條基層工會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的法人條件的,經上一級總工會確認後,依法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其主要負責人是法定代表人。第七條職工二百人以上的國有獨資、國有控股企業和事業單位的工會,應當設專職工會主席。專職工會工作人員的人數應當按不低於職工總人數的千分之三配備。
職工二百人以上的其他企業、事業單位工會可以設專職工會主席或者副主席。專職工會工作人員的人數由工會與企業、事業單位協商確定。
鄉鎮、城市街道以及國家和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開發區、工業園區工會應當設專職工會主席或者副主席;職工較多的,應當配備其他專職工會工作人員。第八條工會委員會由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民主選舉產生。企業法定代表人、主要行政負責人、合夥人以及他們的近親屬不得作為本企業工會委員會成員的人選,分管勞動、工資、人事的企業負責人不宜兼任工會主席、副主席。
工會主席、副主席實行任期制,可以連選連任。上級工會可以推薦基層工會主席候選人。第九條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建立平等協商制度,就集體合同的簽訂、勞動關系的調整等事項進行平等協商,任何一方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或者拖延對方的協商要求。
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依照法律規定簽訂集體合同,也可以就工資、勞動安全衛生或者女職工特殊保護等事項簽訂單項集體合同。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討論通過。
區域、產業工會組織可以代表職工與相應的企業組織、企業代表或者企業進行平等協商,簽訂區域、行業集體合同。
上級工會應當對下級工會代表職工進行平等協商和簽訂集體合同提供支持和幫助。第十條工會幫助和指導職工與企業、事業單位簽訂勞動(聘用)合同,督促雙方依法履行、變更、解除、終止和續訂。
企業、事業單位制定、修訂勞動(聘用)合同文本,應當徵求本單位工會的意見。
政府有關部門制定、修訂勞動(聘用)合同樣本,應當徵求同級總工會的意見。第十一條工會應當組織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及其他形式參與本單位的民主管理。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支持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依法行使職權。
基層工會與企業、事業單位就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行使職權發生爭議,雙方協商不成的,應當提請上一級工會、企業或者事業單位的代表協調解決。
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廠務、事務公開制度,工會應當支持和督促本單位實行廠務、事務公開。第十二條國有獨資和國有控股公司、兩個以上的國有企業或者兩個以上的其他國有投資主體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其董事會成員中應當有職工代表。
公司監事會中應當有職工代表。
董事會、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工會提名,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選舉產生。工會主席、副主席可以作為職工代表的候選人。
董事會、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參與公司重大問題決策,應當事先聽取職工和工會的意見,定期向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報告工作,接受職工監督。
3. 基層工會組織具備民法通則規定的
【法律分析】
依據《中華人民工會法》第一條為保障工會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確定工會的權利與義務,發揮工會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的作用,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工會是職工自願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
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各工會組織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第三條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阻撓和限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第一條 為保障工會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確定工會的權利與義務,發揮工會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的作用,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工會是職工自願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
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各工會組織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第三條 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阻撓和限制。
4. 民法典的內容中包括勞動合同法嗎勞動合同法具有什麼樣的地位
2021民法典新規眾多,但是卻不包含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
我國《勞動合同法》促進用人單位重視與職工勞動保障方面的內容,有利於減少勞動糾紛。其實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勞動者屬於弱勢群體,為了保護勞動者,《勞動合同法》的很多規定都向勞動者有所傾斜。
《勞動合同法》有利於更好地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新《勞動合同法》詳細規定了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以及解除的法律責任,在更大程度上保護勞動者的正當權益。更好地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因為只有在根本上保證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者才能有動力更好地工作,社會才能保持穩定,經濟也才能健康平穩發展。《勞動合同法》的出台,標志著我國在完善勞動保障法律體系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拓展資料
例如《勞動合同法》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通過規范雙方的行為,使勞動者和用人單位能夠依法訂立勞動合同,並嚴格依照法律規定和合同約定履行合同,以維護穩定和諧的勞動關系。
勞動合同法不僅明確保護勞動者,也同樣保護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如為了保護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維護良好的競爭秩序,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密條款;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其約定競業限制條款;為了讓用人單位充分行使經營自主權,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有權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勞動合同法通過規范勞動關系雙方的行為,達到「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的終極目標。
5. 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辦法(2021修正)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以下簡稱《工會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工會是職工自願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是職工的基本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阻撓、限制。第三條工會必須遵守和維護憲法,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依照工會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
工會的合法權益受國家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應當支持工會依法開展工作。第四條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應當支持、幫助職工依法組建工會。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在開業投產或者成立滿一年尚未建立工會的,上級工會應當指導、督促其職工依法組建工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
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有工會會員二十五人以上的,應當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不足二十五人的,可以單獨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可以由兩個以上單位的會員聯合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也可以選舉組織員一人,組織會員開展活動。
企業職工較多的鄉鎮、城市街道,可以建立基層工會聯合會。第五條基層工會、地方各級總工會及地方產業工會組織的建立,必須報上一級工會批准。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將依法建立的工會組織撤銷、合並或者歸屬其他工作部門。第六條地方各級總工會、產業工會自依法建立之日起,即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
基層工會組織具備民法典規定的法人條件的,依法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第七條各級工會委員會按照工會章程規定民主選舉產生,實行任期制,可以連選連任。企業主要負責人及其近親屬不得作為本企業工會委員會成員的人選。
工會主席、副主席任期未滿時,不得隨意調動其工作;確因工作需要調動的,應當事先書面徵得本級工會委員會及上一級工會的同意。
基層工會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勞動合同期限自動延長,延長期限相當於其任職期間;非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勞動合同期限短於任期的,勞動合同期限自動延長至任期期滿。但是,任職期間個人有嚴重過失或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除外。第八條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女職工人數較多的,可以建立工會女職工委員會,在同級工會領導下開展工作;女職工人數較少的,在工會委員會中設女職工委員。第九條工會會同企業、事業單位組織職工積極參加經濟建設,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教育職工愛護國家和企業的財產,組織職工進行業余文化技術學習和職業素質培訓,開展勞動競賽、群眾性合理化建議和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第十條企業、事業單位研究經營管理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制訂、修改規章制度,討論決定工資、福利、勞動安全衛生、社會保險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事項,必須有工會代表參加,聽取工會的意見。第十一條工會應當組織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依法參與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職工代表大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企業、事業單位違反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其他民主管理制度的,工會有權提出意見,要求糾正,維護職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權利。
上級工會應當對基層工會組織所在的企業、事業單位推行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其他民主管理制度的工作進行檢查和指導,對企業、事業單位侵犯職工民主權利的問題,有權進行調查。有關單位及人員應當予以支持協助。第十二條工會應當代表和組織職工對企業、事業單位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民主監督。對企業、事業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行為,工會有權要求糾正、處理;拒不糾正、處理的,工會可以提請當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處理,並支持受侵害職工依法向當地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申訴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第十三條工會幫助、指導職工與企業、事業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並依法對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終止以及續訂情況進行監督。
工會代表職工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職業培訓、保險福利等事項,與企業、事業單位進行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集體合同簽訂前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第十四條企業、事業單位給予職工處分,或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提前七日通知本單位工會。工會認為企業、事業單位違反法律、法規和有關合同,要求重新研究處理時,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研究工會的意見,並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
6. 民法典有沒有企業解聘員工的解釋
第十九條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試用期工資}
第二十條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通常都是正式期工資的80%]
{試用期勞動合同解除}
第二十一條在試用期中,除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在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說明理由。[試用期也不能隨意解除勞動合同,解除也需要說明原因]
{勞動合同解除}
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如果協商不成的不能解除]
{勞動者提出解除}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只要提前一段時間通知用工單位就可以解除是說用工單位不得反對,即使用工單位不同意解除。][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試用期必須提前三日通知]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這里是說如果有下列的行為發生勞動者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而不必用工單位同意及提前通知]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7.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民事審判工作中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若干問題的解釋(2020修正)
第一條人民法院審理涉及工會組織的有關案件時,應當認定依照工會法建立的工會組織的社團法人資格。具有法人資格的工會組織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建立工會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與所建工會以及工會投資興辦的企業,根據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規定,應當分別承擔各自的民事責任。第二條根據工會法第十八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涉及確定基層工會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延長的勞動合同期限的,應當自上述人員工會職務任職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延長的期限等於其工會職務任職的期間。
工會法第十八條規定的「個人嚴重過失」,是指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三)項或者第(四)項規定的情形。第三條基層工會或者上級工會依照工會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的,由被申請人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四條人民法院根據工會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受理工會提出的撥繳工會經費的支付令申請後,應當先行征詢被申請人的意見。被申請人僅對應撥繳經費數額有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就無異議部分的工會經費數額發出支付令。
人民法院在審理涉及工會經費的案件中,需要按照工會法第四十二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的「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確定撥繳數額的,「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計算,應當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標准執行。第五條根據工會法第四十三條和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上級工會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或者提起訴訟,要求企業、事業單位撥繳工會經費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基層工會要求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許其作為共同申請人或者共同原告參加訴訟。第六條根據工會法第五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涉及職工和工會工作人員因參加工會活動或者履行工會法規定的職責而被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爭議案件,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裁判用人單位恢復其工作,並補發被解除勞動合同期間應得的報酬;或者根據當事人的請求裁判用人單位給予本人年收入二倍的賠償,並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規定給予解除勞動合同時的經濟補償。第七條對於企業、事業單位無正當理由拖延或者拒不撥繳工會經費的,工會組織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其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適用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的規定。第八條工會組織就工會經費的撥繳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的,應當按照《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四條的規定交納申請費;督促程序終結後,工會組織另行起訴的,按照《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規定的財產案件受理費標准交納訴訟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