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框架

刑法框架

發布時間: 2020-12-25 12:55:50

『壹』 我國法律框架

當代中國法律體系
(一)公法、私法與社會法
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最早是由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提出來的:「公法是關於羅馬國家的法律,私法是關於個人利益的法律。」依照此標准,私法遵循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確立財產所有權,保障自身利益的追求,如民法商法。公法是利用國家權力,宏觀調整社會財富分配,調整國家與公民的關系的法律,如行政法刑法訴訟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律社會化」現象的出現,又形成了一種新的法律即社會法,如社會保障法等。這是因為存在既非國家利益,又非私人利益的獨立的社會利益。有鑒於此,有人稱社會法是介於公法和私法之間的法律。 公法、社會法與私法在調整對象、調整方式、法的本位、價值目標等方面存在不同。
(二)當代中國法律部門
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通常包括下列部門:憲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經濟法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刑法、訴訟法。
1.憲法。憲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在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整個法律體系的基礎。憲法部門最基本的規范,主要反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樣的規范性文件中。 除了憲法這一主要的、居於主導地位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外,憲法部門還包括主要國家機關組織法、選舉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授權法、立法法、國籍法等附屬的較低層次的法律。
2.行政法。行政法是調整國家行政管理活動中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包括規定行政管理體制的規范,確定行政管理基本原則的規范,規定行政機關活動的方式、方法、程序的規范,規定國家公務員的規范等。 我國一般行政法方面的規范性文件較少,主要有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監察法、政府采購法、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等。特別行政法方面有食品衛生法、葯品管理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
3.民法。民法是調整作為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等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我國民法部門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主要由民法通則和單行民事法律組成。民法通則是民法部門的基本法。單行民事法律主要有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等。此外還包括一些單行的民事法規,如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商標法實施細則等。
4.商法。在明確提出建立市場經濟體制以後,商法作為法律部門的地位才為人們所認識。商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商事關系或商事行為的法律。從表現形式看,我國的商法包括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保險法、企業破產法、海商法等。商法是一個法律部門,但民法規定的有關民事關系的很多概念、規則和原則也通用於商法。從這一意義講,我國實行「民商合一」的原則。
5.經濟法。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在經濟管理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作為法律部門的經濟法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適應國家宏觀經濟實行間接調控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一個法律部門。經濟法這一法律部門的表現形式包括有關企業管理的法律,如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鄉鎮企業法等;有財政、金融和稅務方 面的法律、法規,如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個人所得稅法、稅收徵收管理法等;有關宏觀調控的法律、法規,如預演算法、統計法、會計法、計量法等;有關市場主體、市場秩序的法律、法規,如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
6.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的法律,社會保障法是調整有關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的法律。這一法律部門的法律包括有關用工制度和勞動合同方面的法律規范,有關職工參加企業管理、工作時間和勞動報酬方面的法律規范,有關勞動衛生和勞動安全的法律規范,有關勞動保險和社會福利方面的法律規范,有關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規范,有關勞動爭議的處理程序和辦法的法律法規等。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這一法律部門的主要規范性文件包括勞動法、工會法、礦山安全法、安全生產法等。
7.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是關於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通常分為自然資源法和環境保護法。自然資源法主要指對各種自然資源的規劃、合理開發、利用、治理和保護等方面的法律。環境保護法是保護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
這一法律部門的規范性文件,屬於自然資源法方面的,有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礦產資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屬於環境保護方面的,有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
8.刑法。刑法是規定犯罪和刑罰的法律,是當代中國法律體系中一個基本的法律部門。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刑法也是最受人關注的一種法律。刑法這一法律部門中,佔主導地位的規范性文件是刑法,一些單行法律、法規的有關條款也可能規定刑法規范(如文物保護法中有關文物犯罪的准用性條款的內容)。
9.訴訟法。訴訟法,又稱訴訟程序法,是有關各種訴訟活動的法律,它從訴訟程序方面保證實體法的正確實施,保證實體權利、義務的實現。訴訟法這一法律部門中的主要規范性文件為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同時。律師法、法官法、檢察官法、仲裁法、監獄法等法律的內容也大體屬於這個法律部門。

『貳』 中國對法律整體框架的認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復法律體系,是以制憲法為統帥,以法律為主幹,以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重要組成部分,由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組成的有機統一整體。

『叄』 法學學科框架的傳統構成包括哪幾板塊

法學系的分支是根據法學體系的劃分來的。法學體系是由法學分支學科構成的具有內在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 法學體系是一個由互不相同,但又有聯系的分支學科構成的知識系統。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多種多樣的,因而研究社會的各種法律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法學所研究的范圍也就十分廣泛,從而形成若干分支學科。這些分支學科構成一個有機聯系的知識系統就是法學體系。
由於社會關系的紛繁復雜,不斷形成不同的部門法予以調整,相應地也就出現了相應的法學分支學科對其進行研究。
法學作為一門系統的專門的學問,不僅要研究各個部門法,還要以不同的角度、不同方法進行綜合的研究,為各個部門法學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和相關條件。於是也就出現了諸如法理學、立法學、法社會學、比較法學、法律思想史學、法律制度史學等等具有一般理論(綜合)特質的法學分支學科。
詳細分類如下:
①理論法學,又稱基礎法學。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中國法律院系為這個學科開設的課程稱為法學基礎理論(簡稱法理學)。
②法律史學。可分為法制史和法律思想史。
③國內法學。指一國各部門法學,包括憲法學、行政法學、民法學、經濟法學、勞動法學、環境法學、刑法學、訴訟程序法學以及軍事法學等。憲法是一國的根本法,因此,在國內法學體系中,憲法學佔有主導地位。
④國際法學。包括國際公法學、國際私法學和國際經濟法學等。
⑤立法學。研究立法原則、規劃、立法體制、立法風格、立法程序、立法技術以及法律匯編、立法評價等問題。
⑥法律解釋學。對法律條文的內容和文字進行闡釋,相當於中外歷史上所稱的注釋法學。
⑦法社會學。通常指通過社會現實問題研究法律的社會功能、實行和效果等問題。
⑧比較法學和外國法學。比較法學是對不同國家(或特定地區)法律(包括本國法和外國法之間,外國法之間)的比較研究。因此,比較法學和外國法學密切聯系。
⑨法學和自然科學、技術科學或其他社會科學之間的一些邊緣學科 。如科技法學 、 法醫學 、司法鑒定學、司法精神病學、法律統計學等。

『肆』 刑法學的框架體系

刑法學分為刑法總論和刑法分則。
其中,刑法總論部分主要有刑法的基本原則,刑法的效專力范圍屬,犯罪的概念和構成,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正當行為,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共同犯罪,罪數形態,刑事責任,刑罰概說,刑罰的體系和種類,刑罰裁量,刑罰裁量制度,刑罰執行制度,刑罰的消滅。
分則部分包括概述,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侵犯財產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危害國防利益罪,貪污賄賂罪,瀆職罪,軍人違反職責罪。

『伍』 刑法學的理論體系

廣義的刑法體系,是指刑法的各種淵源及其相互關系;狹義的刑法體系,是版指刑法權典的組成和結構。刑法典由兩編組成:總則和分則,此外還有一條附則。總則為一般規定,分則為具體規定;總則適用於分則也適用於其他有刑罰規定的法律(但其他法律有特別規定的除外)。編下為章。

『陸』 犯罪構成框架圖

三個圈,由大到小,一個套一個,由外到內分別填,構成要件符合性、違法性、有責性,最後一個圈內就是犯罪

『柒』 我國法律體系框架

我國的法來律體系包括自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和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

民法是規定並調整平等主題的公民間、法人間及公民與法人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商法是涮整市場經濟關系中商人及商事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我國採用的是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

公司法、合同法、民法通則、招標投標法等屬於民法商法。經濟法是調整在國家協調、干預經濟運作的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社會法是調整勞動關系、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7)刑法框架擴展閱讀:

法律體系,是指一個國家的全部現行法律規范,按照一定的原則和要求,根據法律規范所調整的對象和調整方法的不同,劃分為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的不同的法律部門,從而構成一個內在統一的整體。

該書針對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發展情況,對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過程和發展現狀進行詳細介紹。根據全國人大法律工作委員會發布的公告,對於憲法及憲法相關法、刑法、民商法、行政法、經濟法、訴訟及非訴訟程序法、社會法的分類以及各個部門法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說明,對於了解我國法律體系框架、研究各部門法學具有指導作用。

『捌』 《刑法》306條詳細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六條在刑事訴訟中,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毀滅、偽造版證據,幫助當事人權毀滅、偽造證據,威脅、引誘證人違背事實改變證言或者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證人證言或者其他證據失實,不是有意偽造的,不屬於偽造證據。

(8)刑法框架擴展閱讀

偽造證據罪

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是指在訴訟活動中,唆使、協助當事人隱匿、毀滅、偽造證據,情節嚴重的行為。偽造證據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對象則是當事人。

偽造證據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偽造證據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偽造證據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七條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員犯前兩款罪的,從重處罰。

熱點內容
優質司法服務 發布:2025-02-09 05:10:53 瀏覽:558
太湖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9 05:06:59 瀏覽:748
征稅立法是否要回歸人大 發布:2025-02-09 05:05:29 瀏覽:261
教師職業道德是 發布:2025-02-09 04:57:20 瀏覽:635
不符合建設行政法規的有 發布:2025-02-09 04:43:29 瀏覽:742
西城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2-09 04:33:17 瀏覽:54
婚姻法關於家暴 發布:2025-02-09 04:07:44 瀏覽:221
行使國家立法權的國家機關是 發布:2025-02-09 03:55:38 瀏覽:625
婚姻法第11條規定 發布:2025-02-09 03:22:06 瀏覽:936
上海勞動法律咨詢電話 發布:2025-02-09 03:15:38 瀏覽: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