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則113條
㈠ 民間借貸的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法釋〔2015〕18號 ,於2015年6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55次會議通過,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
㈡ 根本違約賠償范圍
1、完全賠償原則
完全賠償原則是指因違約方的違約行為使受害人遭受的全部損失,都應由違約方負賠償責任。即違約方不僅應賠償對方因其違約而引起的現實財產的減少,而是應賠償對方因合同履行而得到的履行利益。這是對受害人利益實行全面的、充分的保護的有效措施。從公平和等價交換原則看,由於違約方的違約而使受害人遭受損害,違約方也應以自己的財產賠償全部損害。當然,這種賠償應限制在法律規定的合理范圍內。
根據《合同法》第113條的規定,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這里的損失僅指財產損失。也就是說,違約方不僅應賠償受害人遭受的全部實際損失,還應賠償可得利益損失,即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損失。
實際損失是現存的損失,可以說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損失,一般也不會產生爭議。關鍵是要掌握可得利益。可得利益是合同履行後債權人可以實現或者取得的收益,它具有以下特點:
(1)未來性。可得利益不是現實的利益,而是一種未來的利益,它必須是經過合同違約方履行後才能獲得的利益。
(2)期待性。可得利益是當事人訂立合同時可以預見的利益,可得利益的損失也是合同當事人能夠預見到的損失。
(3)一定的現實性。盡管可得利益並非訂立合同時就可實際享有的利益,但這種利益並不是臆想的,如果合同違約方不違約,是非違約方可以得到的利益。
2、完全賠償原則
完全賠償原則是對非違約方的有力保護,但從民法的基本原則出發,應將這種損害賠償限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合同法》第113條規定,「賠償損失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這就是合理預見原則,又叫可預見性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預見的主體是違約方;
(2)預見的時間是合同訂立時;
(3)預見的內容是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財產損失的范圍;④判斷違約方能否預見的標准採用主觀和客觀相結合的標准,即通常以同類型的社會一般人的預見能力為標准。
3、減輕損害原則
也叫採取適當措施避免損失擴大原則,是指在一方違約並造成損害後,受害人必須採取合理措施以防止損害的擴大,否則,受害人應對擴大部分的損害負責,違約方此時也有權請求從損害賠償金額中扣除本可避免的損害部分。也就是將減輕損害作為受害人的一項義務看待,並以此限制違約方的賠償責任。
《合同法》第119條也作出了明確規定,「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
減輕損害原則的構成要件是:
(1)損害的發生由違約方所致,受害人對此沒有過錯;
(2)受害人未採取合理措施防止損害擴大;
(3)受害人的不當行為造成損害擴大。
4、損益相抵原則
又叫損益同銷,是指受害人基於損害發生的同一原因而獲得利益時,應將所受利益從所受損害中扣除,以確定損害賠償范圍。這是確定賠償責任范圍的重要規則。根據這一規則,違約既使受害人遭受了損害,又使受害人獲得了利益時,法院應責令違約方賠償受害人全部損害與受害人所得利益的差額,這是凈損失、真實損失,但並不是減輕違約方本應承擔的責任。
我國《民法通則》和《合同法》都沒有規定損益相抵原則,但基於誠實信用原則和公平原則,應承認此原則。具體地說,違約損害賠償地目的是補償受害人所遭受的損失,並非使受害人反而因此而受益。由於同一違約行為既遭受損失,又獲得利益,如不將利益予以扣除,就等於讓受害人因違約行為而受益,這是違反違約損害賠償的本意和目的的。因此,必須採取損益相抵原則。
一般合同違約金賠償標准原則有哪些?如果違約方在賠償合同違約金的時候沒有按照相關標准來理賠,則可以要求對方改正按照相應標准理賠。
㈢ 貸款人銀行的先履行抗辯權是什麼意思
1.先履行抗辯權,本質上是對先期違約的抗辯。
筆者將先期違約與預期違約作為不同的概念使用。預期違約是合同履行期末屆至時,一方當事人明示或以行為表示將不履行合同。先期違約是指一方當事人首先違約,是另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原因。先履行抗辯權是對負有先履行義務一方違約的抗辯,亦即對先期違約的抗辯。
先履行抗辯權是對違約的抗辯,這使其區別於權利消滅的抗辯。權利消滅的抗辯是因合同屐行效力消滅,當事人享有的拒絕履行的抗辯權。比如,發生不可抗力致使一方合同義務全部不能履行,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對相對方要求自己履行合同的請求,可主張權利消滅的抗辯,拒絕履行合同義務。當不可抗力致合同部分不能履行,亦發生權利消滅的抗辯,當事人可以履行能夠履行的那一部分。當不可抗力致合同
遲延履行時,一般情況下,另一方的履行期限應當順延(特別是在一方履行是另一方履行條件的情況下)。如果遲延履行一方要求在後履行的一方如期履行時,在後一方拒絕按原期限履行,不屬於先履行抗辯權而屬於權利消滅的杭辯權。因不可抗力致自己一方履行遲延,合同對另一方履行期限的規定隨之失去效力。
創立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有助於區分雙方違約和一方違約的問題。我國《民法通則》第113條規定:「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分別承擔各自應負的民事責任。」在雙務合同中,由於雙方義務的關聯性,雙方各自違反應承擔的義務,各自承擔相應責任的情況,是很少出現的。司法實踐中,常有將一方先期違約,另一方中止履行合同認定為雙方違約,而令雙方同時承擔違約責任的情況。先履行抗辯權反映了合同義務之間聯系,運用此概念,能夠清晰地說明一方先期違約與另一方中止履行合同的關系。這對正確認定當事人行為的性質和違約責任是很有用的。
2.先履行抗辯權是負在後履行義務一方當事人履行權益的反映。
先履行抗辯權,反映了後履行義務人的後履行利益。後履行利益包括期限利益(或順序利益)和履行合同條件。期限利益或順序利益對當事人來講,有時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合同約定,買方於某年一月付款,賣方於同年六月發貨。此約定對賣方來講具有期限利益或順序利益。期限利益的主要表現,在於賣方可以利用買方的資金及時間差去組織貨源。如果買方到期不付款,賣方到期也可以不供貨。不供貨的原因,在於買方未付款。此種情況不能視為雙方違約,而應認定買方違約、賣方因對方違約而行使抗辯權。履行合同條件,是指一方的履行是另一方履行的前提條件。如有的買賣合同明確規定:「款到提貨」或「交款提貨」,在類似的規定中,順序利益和期限利益表現得不是很明顯。但一方履行與另一方履行之間的關系,卻卜分明確。
3.先履行抗辯權是不同於合同解除權的救濟方式。
先履行抗辯權與合同解除權都是對違約的救濟(合同解除權還可因不可抗力的發生),但二者也有明顯區別。
第一,先履行抗辯權屬一時的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僅阻卻合同履行效力的發生,並不產生消滅合同的法律效果。當產生先履行抗辯權的原因消失後,當事人應當履行合同。合同解除,則消滅合同的履行效力。在符合法定條件時,當事人一方可以徑直通知對方解除合同,當事人雙方也可以以合意的方式解除合同。先履行抗辯權純粹是單方行為,這種權利的行使,在符合法定條件時,依一方的意思已足,不必藉助對方的行為和意思表示。
第二,先履行抗辯權的產生原因,是一方當事人先期違約;合同法定解除權的產生原因,是一方先期違約或發生不可抗力以至合同履行不必要或不可能,沒有法定理由,當事人也可協商解除合同。先履行抗辯權屬於負後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合同解除權如因違約發生,屬被違約人(被違約人一般屬後履行義務人),如因不可抗力發生,則屬直接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當事人。就違約而言,因違約導致合同履行不必要或不可能,則被違約人只能採用解除合同的救濟方法;一方當事人違約,但合同履行尚有必要和可能,另一方當事人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辯權,中止履行合同義務,等待對方的履行。
第三,在兩種權利可以選擇行使的場合,行使先履行抗辯權可以節約合同成本,保證當事人的履行利益。如依照經濟合同法第26條的規定,一方屆期未履行合同時,另一方有權通知對方解除合同。事實上,對所有屆期未履行的合同,不能都適用解除的方法,因為解除合同未必符合被違約人的最大利益,而行使先履行抗辯權,往往能使被違約人履約,最終實現合同目的。先履行抗辯權與合同解除權也可分兩步行使,當行使先履行抗辯權後,對方仍未履行,可再行使合同解除權,並要求違約方承擔財產責任。
㈣ 什麼叫公民
一個國家的公民是指具有該國國籍的自然人。我國公民就是具有我國國籍的自然人。根據《民法通則》第8條第2款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民法通則》關於公民的規定也適用於外國國籍的自然人或無國籍的自然人。◎什麼是人身權人身權是指與權利主體人身不可分離,沒有直接財產內容的權利。人身權的主體飼公民,也可以是法人。
公民的人身權種類有:
.生命權、健康權。
根據《民法通則》第98條規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姓名權。
根據《民法通則》第99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肖像權。
根據《民法通則》第100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所謂「以營利為目的」,是指使用他人的肖像來達到自己一定的經濟目的。如未經本人同意,將其照片陳列在照相館的櫥窗內,或用來作廣告、商標等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39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名譽權。
根據《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醜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榮譽權。
公民的榮譽權是指公民在學習、生產、工作等方面成績顯著而獲得的光榮稱號。根據《民法通則》第102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榮譽權,禁止非法剝奪公民、法人的榮譽稱號。」侵害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的,根據《民法通則》第120條的規定。必須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如果侵犯公民的名譽權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按刑法有關侮辱罪、誹謗罪、誣陷罪的規定處罰。
.婚姻自主權。
根據《民法通則》第113條規定:「公民享有婚姻自主權,禁止買賣、包辦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法人的人身權種類包括: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㈤ 民法總則、民法通則、民法分則這三個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的區別
一、二者制定時所重視的目的不同
《民法通則》1986年4月12號頒布,1987年1月1號開始施行的,《民法通則》制定於改革開放初期,那時候我們面臨的是解決中國人吃飯穿衣的溫飽問題,當時中國人創造物質財富的能力不足以滿足我們的生活需要,這個背景下的《民法通則》,非常看重經濟功能。在《民法通則》第二條裡面在表達調整對象的時候,是這樣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先談財產關系,再談人身關系。《民法通則》第五章有關民事權利的規定這樣安排:第一節是財產所有權與財產所有權有關的財產權,第二節是債務權,第三節是知識產權,第四節才是人身權利,也是先談財產權利再談人身權益。說明《民法通則》的確體現出對民法經濟功能的重視。
《民法總則》就不同了,《民法總則》制定於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中國人創造物質財富的能力足以滿足中國人生活的需要。這樣的背景下,盡管經濟建設仍是核心任務之一,但我們更加重視剛才所說的人文關懷,所以看《民法總則》第二條,在表達民法調整對象的時候這么講: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二、二者法律理念的不同
《民法總則》把人身關系的民法調整放在了更為優先的序位。再看《民法總則》第五章關於民事權利規定的四個條文:109、110、111、112條,是對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尤其是確認保障自然人各種類型的人身權益的法律規則。113條以下的條文才是對各類財產權益進行確定和保障的規則,相對於《民法通則》第五章安排序位有明顯的調整,這是《民法總則》相對於《民法通則》更加關注人文關懷理念的貫徹和體現。可以說,在精神氣質方面,《民法總則》所做的調整,很多具體規則有較大的區別。
如:《民法總則》把人身關系的民法調整放在了更為優先的序位。再看《民法總則》第五章關於民事權利規定的四個條文:109、110、111、112條,是對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尤其是確認保障自然人各種類型的人身權益的法律規則。113條以下的條文才是對各類財產權益進行確定和保障的規則,相對於《民法通則》第五章安排序位有明顯的調整,這是《民法總則》相對於《民法通則》更加關注人文關懷理念的貫徹和體現。可以說,在精神氣質方面,《民法總則》所做的調整,很多具體規則有較大的區別。
㈥ 在合同法損害賠償的相關規定中,是否有關於賠償
一、《合同法》損害賠償原則的規定
《合同法》第113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規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合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本條規定確立了對違約損害完全賠償原則,「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既包括直接損失的賠償又包括可得利益損失的賠償。
直接損失是指因違約造成現有財產的減損滅失和費用支出。一般包括:因為違約而得不到補償的訂約費用支出;一方對另一方作出履行後未獲得的對價;因標的物交付瑕疵而要承擔的全部損失;因履行遲延造成的利息損失和其他財產損失等。
可得利益損失是指受損方在合同適當履行以後可以實現和取得的財產利益因違約方的違約行為而沒能實現和取得的財產利益損失。與直接損失相比,可得利益損失是一種未來的、期待的利益損失。
二、可得利益損失的種類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當前形式下審理民商事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法發[2009]40號)規定:根據交易的性質、合同的目的等因素,可得利益損失主要分為生產利潤損失、經營利潤損失和轉售利潤損失等類型。生產設備和原材料等買賣合同違約中,因出賣人違約而造成買受人的可得利益損失通常屬於生產利潤損失。承包經營、租賃經營合同以及提供服務或勞務的合同中,因一方違約造成的可得利益損失通常屬於經營利潤損失。先後系列買賣合同中,因原合同出賣方違約而造成其後的轉售合同出售方的可得利益損失通常屬於轉售利潤損失。
三、可得利益損失的認定規則和計算方法
合同法第113條規定,可得利益損失賠償額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當前形式下審理民商事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法發[2009]40號)規定:人民法院在計算和認定可得利益損失時,應當綜合運用可預見規則、減損規則、損益相抵規則以及過失相抵規則等,從非違約方主張的可得利益賠償總額中扣除違約方不可預見的損失、非違約方不當擴大的損失、非違約方因違約獲得的利益、非違約方亦有過失所造成的損失以及必要的交易成本。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九條規定」買賣合同當事人一方違約造成對方損失,對方主張賠償可得利益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主張,依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百一十九條、本解釋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等規定進行認定。」
合同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通知確立了可得利益損失認定的以下規則:可預見規則、減損規則、損益相抵規則以及過失相抵規則等。具體如下:
(一)可預見規則
《合同法》第113條規定,雖然違約方應賠償受損方可得利益損失,但是不能超過違約方在締約時所能預見到的因為違約所能造成的損失,實踐中應從以下三方面握上述問題:
1.合同締約時為違約方預見的時間點。
比如受損方因對方的違約造成了50萬的可得利益損失,但是,根據各方面情況認定,違約方在違約時只能預見到10萬的損失,最終受損方能得到法院支持的可得利益損失就是10萬。
2.違約方要能預見到可得利益損失的類型和數額。
可得利益的類型在目前司法實務中一般包括生產利潤損失、經營利潤損失和轉售利潤損失等類型及數額
3.以合理標准認定違約方應當預見到可得利益損失的類型和數額。
「預見」屬於主觀世界的范疇,如何判斷違約方在主觀上應當預見到,是一個必須堅持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既要考慮違約方的認知水平、行為能力,還要根據交易的性質、合同的目的等因素綜合認定,一般認為,在同等情形下,只要一個正常人能預見到,就應當認定違約方應當預見到。
因此,在適用可預見規則時,應當依據合理標准(包括身份標准)認定違約方應當預見到可得利益損失的類型和數額,如果受損方是生產企業,那麼違約方應當預見到的可得利益損失就是生產利潤損失,而不是轉售利潤損失。
(二)減損規則
所謂減損規則,就是《民法通則》第114條和《合同法》第119條規定的防止損失擴大規則。《民法通則》第114條規定:「當事人一方因另一方違反合同受到損失的,應當及時採取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及時採取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無權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合同法》第119條規定: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積極的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當事人因防止損失的擴大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
這個規則不但要求受損方要採取措施防止損失擴大,而且要求受損方為防止損失擴大而採取的措施要合理,減損措施應當是受損方根據當時的情況可以做到且成本不能過高。否則,應當根據減損規則,從受損方主張的可得利益損失中減去不應當擴大的損失。
適用減損規則,須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須一方違反合同。一方已違反合同,是指違反合同是因一方當事人的原因發生的,另一方受損方的行為並非是促成違反合同發生的原因。若受損方的行為也為造成違反合同的原因,則應適用過失相抵規則,而不適用減損規則。
第二,須受損方應及時採取措施。受損方應及時採取措施,是指受損方有及時採取措施的義務,如無採取措施的義務則不必採取措施。受損方有無採取措施的義務應視法律規定、交易觀念和社會公德的要求而定。例如,一方交付不合格的貨物,另一方以貨物不合格為由拒收的,應對拒收的貨物妥善保管。
第三,須受損方能夠及時採取措施。受損方須能夠及時採取措施而沒有採取,即受損方在未及時採取措施上是有過錯的。若受損方雖應當及時採取措施但在客觀上不能及時採取措施,則受損方在未及時採取措施上是無過錯的。在這種情況下,不能適用減損規則。
第四,須擴大的損失與受損方未及時採取措施之間有因果關系。若「擴大的損失」不是因受損方未及時採取措施而造成的,則不能視為擴大的損失,不能適用減損規則。
(三)損益相抵規則
損益相抵規則是指,當受損方因損失發生的同一違約行為而獲益時,應當從其所主張的可得利益損失中減去因損失發生的同一違約行為而獲得利益。該規則確定了受損方主張的可得利益損失應當指其因為對方違約而遭受的「凈損失」。通常而言,從受損方主張的可得利益損失中被減去的獲益包括:標的物的殘余價值、本應支付的因違約行為的發生而免予支付的費用、受損方本應繳納的稅收等。
《合同法》沒有直接規定這個規則,但在合同違約的法律實務中,法院普遍運用這個規則來計算受損方可得利益損失額。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一條規定:「買賣合同當事人一方因對方違約而獲有利益,違約方主張從損失賠償額中扣除該部分利益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四)過失相抵規則
《民法通則》第131條規定:受損方對於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但是,131條所規定的是侵權責任中的過失相抵,過失相抵規則在我國合同法上並沒有明確規定,在違約責任中,過失相抵規則能否適用,目前的司法實踐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觀點是持肯定態度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十條規定:「買賣合同當事人一方違約造成對方損失,對方對損失的發生也有過錯,違約方主張扣減相應的損失賠償額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合同糾紛中違約賠償的過失相抵規則是基於公平原則及誠實信用原則而來的:合同一方之所以應負賠償責任,系因其對於損害之發生擴大有過失,今合同另一方既對於損害之發生或擴大亦有過失,自不應只使一方負賠償全部損害之責,否則,即等於將基於雙方之過失所引發之損害轉嫁於一方負擔。
適用過失相抵規則的前提是:合同雙方的違約行為造成了同一損害後果,即過失相抵規則適用於違約方違反合同,受損方對此也有過錯的場合。
可得利益損失賠償額=可得利益損失總額—違約方締約時不可預見的損失—受損方沒有及時採取措施擴大的損失—受損方因違約行為獲得的利益—可得利益損失中由受損方違約行為造成的部分—必要的成本費用。
四、違約損害賠償中不適用可得利益損失規則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當前形式下審理民商事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法發[2009]40號)規定:存在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欺詐經營、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當事人約定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以及因違約導致人身傷亡、精神損害等情形的,不宜適用可得利益損失賠償規則。
《合同法》第113條第二款規定: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針對本條規定的欺詐經營情形,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主張損失賠償。
《合同法》第114條第一款規定了當事人對可得利益損失實際採取了預先約定的情形。該款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根據本規定,既然當事人在合同中對可得利益損失進行了預先約定,根據約定優先的原則,當然應當按照合同雙方當事人約定的數額或計算方法認定損失賠償。
至於因違約導致人身傷亡、精神損害等情形,應當適用侵權行為法律認定損失賠償。
五、可得利益損失賠償訴訟中的舉證規則
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沒有約定可得利益損失賠償額或計算方法,出現爭議後,由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依照《合同法》第113條的規定認定可得利益損失。這種事後裁判對可得利益的認定結果主要取決於受損方的舉證,如果受損方舉不出證據或證據不足,則其可得利益損失之賠償請求即得不到保護和支持。
《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法釋[2012]8號)中關於買賣合同可得利益損失認定的規定:
第二十九條買賣合同當事人一方違約造成對方損失,對方主張賠償可得利益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主張,依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百一十九條、本解釋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等規定進行認定。
第三十條買賣合同當事人一方違約造成對方損失,對方對損失的發生也有過錯,違約方主張扣減相應的損失賠償額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衡水律師:網頁鏈接
第三十一條買賣合同當事人一方因對方違約而獲有利益,違約方主張從損失賠償額中扣除該部分利益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㈦ 法律咨詢
根據《合同法》第399條之規定,您作為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指示處理委託事務,也就是說,您既然已經答應了對方、答應代其墊付話費,就應按照承諾履行。
根據《合同法》第406條之規定,如果您系出於故意抑或是重大過失,而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向您主張賠償。
根據《民法通則》第111條及《合同法》第107條,您應該承擔違約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第112條之規定,您應承擔的違約責任,應當相當於委託方因您未履行墊付話費義務而使其遭受的損失。
但是,根據《合同法》第113條之規定,上述損失賠償額,不得超過您當初答應他時,您所預見到的或應當預見到的,您不給其墊付話費之舉所可能給其造成的損失額度。
通俗地說,或者換句話說,就算是您給對方造成了損失,對方也不應該「獅子大張口」、也不應該漫天要價。
此外,由於委託人,當初在電話里,也承諾「一會兒就把錢給您送過來」,但實際上,他也違約了,根據《民法通則》第113條、《合同法》第120條之規定,其也應對自己的失約行為承擔責任。
故,如果訴到法院的話,法官會責令其提供證據,證明因您的未墊付話費之舉給其造成的損失,並且,法官也會判令其自行承擔一定比例的損失。
綜上,建議您:
首先,很誠懇地向其賠禮道歉;
其次,要向其言明,其也屬於違反承諾,因為他遲遲沒有送來現款,如果他能按約送來現款的話,您也就不至於不給他墊付話費了。
第三,您要向他反復強調一點,即:您作為營業廳的工作人員,經常接到類似的「請求墊付話費」的要求,並說明您已深受其害,已經墊付過不少的「冤枉錢」。這一點至關重要。
如果他仍不依不饒,那就由他去吧,放心,他不會起訴的。
僅供參考。
㈧ 請問一套172平方米的兩層住宅可以在銀行抵押貸款多少錢
17.2萬*70%=12.04萬 最高可以貸14萬元左右.
房產抵押貸款是指銀行以借款人本人或第三人合法擁有的具有房產證、可流通的房產作為抵押擔保,向借款人發放的貸款。貸款可用於個人消費,也可用於其他臨時性資金需要。
申請貸款的基本條件
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持有有效的身份證明文件;
具有穩定、合法的收入來源;
抵押房產有房地產證,產權明晰,可上市流通;
銀行規定的其他條件。
貸款的金額及期限
商品住宅的抵押率最高可達70%;
寫字樓和商鋪的抵押率最高可達50%;
工業廠房的抵押率最高可達40%。
單筆貸款最高可達80萬元,同一借款人累計貸款最高可達150萬元。
最長期限可達30年
貸款利率
貸款利率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貸款利率水平執行。
還款方式
對於期限在1年以內的貸款,可選擇在貸款到期日一次性還本付息、利隨本清方式;對於期限在1年以上的貸款,可選擇按月"等額本息"或"等額本金"還款方式。
申請貸款所需資料
借款人合法的身份證明;
借款人的收入及還款能力證明;
擬抵押房產的房產證及房產共有人同意抵押的聲明;
銀行認可的評估部門出具的抵押物估價報告;
貸款用途證明材料;
銀行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房產抵押貸款是借款合同中最常見的一種擔保形式,它具有放款數額大,信貸風險系數小的特點。然而,有的信貸工作人員不按法律規定和相關程序辦理房產抵押貸款業務,出現了一些不該發生的房產抵押貸款業務行為,防範房產抵押貸款業務風險,必須依據有關法規,按操作程序辦理。
首先,辦理房產抵押貸款業務,必須符合法律規定。這就是說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的要求辦理房產抵押貸款的抵押物登記手續。根據我國《擔保法》第42條之規定:「以城市房地產或者鄉(鎮)村企業的廠房等建築物抵押的,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的部門」,辦理房產抵押貸款抵押物登記手續,不經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部門辦理房產抵押貸款抵押物登記手續的,其借款合同視為無效合同,不受國家法律保護。
其次,辦理房產抵押貸款業務,必須證件齊全。信貸工作人員在辦理房產抵押貸款業務時,需將抵押人的房產證和土地使用證一並收回,作為房產抵押貸款的有效憑證。據調查了解,有的信貸工作人員忽視了這一點,只將房產證作抵押,沒有將土地使用證作抵押,更可笑的是有的信貸工作人員在辦理此類貸款業務中,只在抵押借貸合同中註明「用某某房產作抵押」的字條,有效抵押證件一件也沒有,致使抵押物失控,人為地製造了房產抵押貸款業務風險。
第三,辦理用他人房產作抵押的貸款業務,必須要經過房產所有權人簽字同意。未經過房產所權人簽字同意而辦理的房產抵押借款合同也屬無效合同,還會構成侵權。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13條中規定:「借款人以自己不享有所有權或經營權的財產作抵押的應當認定抵押無效。」
第四,辦理共有房產作抵押的貸款業務,必須要有房產共有人共同簽字同意。否則的話,不但房產抵押借款合同無效,而且還會侵犯其他房產共有人的合法權益,引發房產抵押款合同糾紛。另外,要求房產共有人共同簽字同意,還可以有效地防止房產抵押人以欺詐、惡意串通行為騙取貸款。
㈨ 《民法通則》有關債權債務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104.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債務人履行義務,債務人將履行的標的物向有關部門提存的,應當認定債務已經履行。因提存所支出的費用,應當由債權人承擔。提存期間,財產收益歸債權人所有,風險責任由債權人承擔。
105.依據民法通則第八十八條第二款第(一)項規定,合同對產品質量要求不明確,當事人未能達成協議,又沒有國家質量標準的,按部頒標准或者專業標准處理;沒有部頒標准或者專業標準的,按經過批準的企業標准處理;沒有經過批準的企業標準的,按標的物產地同行業其他企業經過批準的同類產品質量標准處理。
106.保證人應當是具有代償能力的公民、企業法人以及其他經濟組織。保證人即使不具備完全代償能力,仍應以自己的財產承擔保證責任。
國家機關不能擔任保證人。
107.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不具有法人資格。分支機構以自己的名義對外簽訂的保證合同,一般應當認定無效。但因此產生的財產責任,分支機構如有償付能力的,應當自行承擔;如無償付能力的,應由企業法人承擔。
108.保證人向債權人保證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應當與債權人訂立書面保證合同,確定保證人對主債務的保證范圍和保證期限。雖未單獨訂立書面保證合同,但在主合同中寫明保證人的保證范圍和保證期限,並由保證人簽名蓋章的,視為書面保證合同成立。公民間的口頭保證,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證明的,也視為保證合同成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保證范圍不明確的,推定保證人對全部主債務承擔保證責任。
109.在保證期限內,保證人的保證范圍,可因主債務的減少而減少。新增加的債務,未經保證人同意擔保的,保證人不承擔保證責任。
110.保證人為二人以上的,相互之間負連帶保證責任。但是保證人與債權人約定按份承擔保證責任的除外。
111.被擔保的經濟合同確認無效後,如果被保證人應當返還財產或者賠償損失的,除有特殊約定外,保證人仍應承擔連帶責任。
112.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向債權人提供抵押物時,應當訂立書面合同或者在原債權文書中寫明。沒有書面合同,但有其他證據證明抵押物或者其權利證書已交給抵押權人的,可以認定抵押關系成立。
113.以自己不享有所有權或者經營管理權的財產作抵押物的,應當認定抵押無效。
以法律限制流通的財產作為抵押物的,在清償債務時,應當由有關部門收購,抵押權人可以從價款中優先受償。
114.抵押物在抵押權人保管期間滅失、毀損的,抵押權人如有過錯,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抵押物在抵押人處滅失、毀損的,應當認定抵押關系存在,並責令抵押人以其他財產代替抵押物。
115.抵押物如由抵押人自己佔有並負責保管,在抵押期間,非經債權人同意,抵押人將同一抵押物轉讓他人,或者就抵押物價值已設置抵押部分再作抵押的,其行為無效。
債務人以抵押物清償債務時,如果一項抵押物有數個抵押權人的,應當按照設定抵押權的先後順序受償。
116.有要求清償銀行貸款和其他債權等數個債權人的,有抵押權的債權人應享有優先受償的權利。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117.債權人因合同關系佔有債務人財物的,如果債務人到期不履行義務,債權人可以將相應的財物留置。經催告,債務人在合理期限內仍不履行義務,債權人依法將留置的財物以合理的價格變賣,並以變賣財物的價款優先受償的,應予保護。
118.出租人出賣出租房屋,應提前三個月通知承租人,承租人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購買權;出租人未按此規定出賣房屋的,承租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宣告該房屋買賣無效。
119.承租戶以一人名義承租私有房屋,在租賃期內,承租人死亡,該戶共同居住人要求按原租約履行的,應當准許。
私有房屋在租賃期內,因買賣、贈與或者繼承發生房屋產權轉移的,原租賃合同對承租人和新房主繼續有效。
未定租期,房主要求收回房屋自住的,一般應當准許。承租人有條件搬遷的,應責令其搬遷;如果承租人搬遷確有困難的,可給一定期限讓其找房或者騰讓部分房屋。
120.在房屋出典期間或者典期屆滿時,當事人之間約定延長典期或者增減典價的,應當准許。承典人要求出典人高於原典價回贖的,一般不予支持。以合法流通物作典價的,應當按照回贖時市場零售價格折算。
121.公民之間的借貸,雙方對返還期限有約定的,一般應按約定處理;沒有約定的,出借人隨時可以請求返還,借方應當根據出借人的請求及時返還;暫時無力返還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責令其分期返還。
122.公民之間的生產經營性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生活性借貸利率。如因利率發生糾紛,應本著保護合法借貸關系,考慮當地實際情況,有利於生產和穩定經濟秩序的原則處理。
123.公民之間的無息借款,有約定償還期限而借款人不按期償還,或者未約定償還期限但經出借人催告後,借款人仍不償還的,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應當予以准許。
124.借款雙方因利率發生爭議,如果約定不明,又不能證明的,可以比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息。
125.公民之間的借貸,出借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不予保護;在借款時將利息扣除的,應當按實際出借款數計息。
126.借用實物的,出借人要求歸還原物或者同等數量、質量的實物,應當予以支持;如果確實無法歸還實物的,可以按照或者適當高於歸還時市場零售價格折價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