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小論文2000
『壹』 論民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
我國民法通則第4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原則」,從而使我國成為第一個誠實信用原則寫進法律中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一舉措的意義是多方面的,它賦予司法者根據這一適用性很強的原則條款創建一定的自由裁量權,以適應協調各種復雜多變的社會矛盾和調節紛繁多樣的社會經濟關系的需要。
1、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及其作為民法原則的依據
民法通則中提到的誠實信用原則,原本是人類社會繼承久遠的道德規范,它有兩層基本含義:誠實,是指言行真實,合符情況,無虛假、欺詐之意;信用,是指信守約定或承諾的規則,履行和承擔由約定或承諾的規則所確定的職責。這兩層含義既有獨立性,又有關聯性。信用來自誠實,誠實見諸於信用。兩者結合,相互支持、包容,成為人際交往中普遍遵循的道德准則。誠實信用原則的這種普遍適用性,是基於它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因而其內涵和外延均有著較大的不確定性。但這並不妨礙其作為是一般的道德規范而發揮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范圍逐步擴大,從單純的人際關系、社會倫理領域擴展到社會經濟、政治活動領域,它的內涵和外延也隨之不斷發展。它僅僅作為道德准則來發揮作用已經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了。這是因為:
(1)社會需要將經濟活動的道德准則上升為強制的法律規范
自古今中外,人們在經濟活動中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一定的道德意識的制約或影響。誠實信用作為最一般的道德准則,自然會對人們由經濟活動產生一定的約束和影響作用。不過這種約束和影響作用,是以當事人的自律或習慣氛圍為必要條件的,並不具有外在的強制性。因此對於經濟活動中的背信棄義、爾竇我詐、坑蒙拐騙,以謀取不義之財的丑惡行徑還不足以構成有力的約束。這也表明單純的道德制約還不能保證人們行為的誠實信用和社會的公正、公平。在這種背景下,要求把某些一般的道德准則上升為人人都必須遵守、具有強制約束力的法律規范,就成了社會的客觀需要。將誠實信用這一道德准則列為民法的一項原則條款,正是適應社會這種需要的邏輯結果。
(2)是克服成文法,滯後性的需要
社會生活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新情況、新問題總是層出不窮,在一定時期制訂的成文法,無論怎樣完備,周詳,相對於不斷變化的社會生活實際而言,總難免存在某些滯後性。這表現為已有的法律條文在適用復雜多樣的案件時,往往處於捉襟見肘的窘境。走出這種窘境的最佳途徑是:立法賦予司法者在現有成文法條文的基礎上具有不失社會公平、公正的一定自由裁量權。將具有普遍意義的道德准則一誠實信用,列為民法的一項一般性指導原則,這就為民法條文的實施規定了一個實現社會公平、公正的法律准則。當司法者(法官)在遇到現有法律條文不能充分適用案情的條件下,可以為貫徹這一指導原則而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以保證裁決的結果能夠符合社會公平、公正的宗旨。在這里,誠實信用原則既是成文法進行必要延伸、擴展的法定依據,又是這種延伸、擴展的合理界限。在貫徹誠實信用原則的司法過程中,應當把克服成文法的滯後性,與維護法律的權威性和排除司法的隨意性結合起來。
2、誠實信用原則在民法中的作用
首先,指導當事人正確從事民事活動。誠實信用原則作為一項廣泛適用性的民事行為規范,向當事人清晰地警示了什麼行為受到法律保護,什麼行為是法律所不容許;當事人應如何正確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才不致對他人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損害,這就為當事人如何從事民事活動起著指導和規范的作用。
第二解釋、評價和補充法律行為的作用。誠實信用原則作為民法的一項基本指導原則,可以對當事人的法律行為進行裁量和判斷,決定其法律效力以及引起的法律責任,從而補充和完善已有的法律行為,使之更符合社會公正與公平。
第三解釋和修正法律的作用。一般而言,法律條文都有一定的抽象性,在適用於具體案件時,有必要作一些細化的、有針對性的診釋。以誠實信用原則為指導來解釋法律,有助於維護法律公平正義。這就是誠實信用原則在法律解釋上的作用。如前所述,由於現有法律的滯後性與社會發展的變動性之間的矛盾,有時會使得法律在適用上遇到難以確准裁量的困難,以誠實信用原則為准繩,可以對法律中不盡人意之處進行合理的修正和補充,使當事人的利益及責任公平分配,從而實現法律的公正與公平。
第四對疑難案件起輔助定性的作用。案件的定性是適用法律的前提。現實生活中某些案件的性質含混隱密,一時難以作出准確的法律判斷。運用誠實信用原則,對這些案件的案情進行分析,有助於發展其中的真偽善惡,對正確判定案件性質和應適用的法律,以及當事人權利義務的合理公平分配,都將起著重要作用。
第五彌補法律漏洞的作用。相對於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生活而言,已有的成文法律難免存在漏洞。對法律尚未有規定的地方,可以按誠實信用原則的要求加以彌補,以便對具體案件進行恰當處理,這就是司法者造法的表現。對法律漏洞的彌補,為日後的立法、修法提供了依據和條件,這對法律制定的健全、完善有重要的意義。
第六追求個別正義和社會公正的作用。法律不可能窮盡不斷變化著的社會方方面面,在司法活動中,將一般性的成文規定適用各種不同的情況,可能導致個別案件裁決的有非正義性。這里,根據現代意義上的誠實信用原則。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一方面可以指導市場主體誠實信用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塑造市場主體的誠信精神;另一方面,通過賦予司法者一定的解釋、補充和修正法律的自由載量權,彌補已有法律的某些不足,為日後法制的進一步完善積累經驗和創造有利條件。
綜上所述,誠實信用原則是一項非常有價值的民法指導原則。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一方面可以指導市場主體誠實信用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塑造市場主體的誠信精神;另一方面,通過賦予司法者一定的解釋、補充和修正法律的自由裁量權,彌補已有法律的某些不足,為日後法制的進一步完善積累經濟和創造有利條件。
3、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條件
誠實信用原則的作用情況表明,其發揮作用要依賴業已存在的法律行為和法律條款。以此原則為指導,或對當事人雙方具體利益進行公平考量,作出公平的結論;可對法律規定不明的予以診釋;或對有漏洞的予以彌補;或對某一具體義務加以擴張,以維護雙方當事人的正當權益,等等,其根本目的就是實現法律的公平、公正。
總之,正確運用誠實信用原則,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而又不使其被濫用,既是民法實施中一個重要課題,也是檢驗司法者執法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准。
『貳』 求一篇關於民法案例分析的論文,2000字的,速度,謝謝
特殊普通復合夥與有限合夥 (文章LZ自己制去組織一下吧) 例 某甲於2001年5月加入某合夥企業,後於2002年10月宣布退夥,當時進行了退夥結算,在彌補當時帳面虧損的基礎上分配了利潤,並分割了自己投入合夥企業的財產,2002年12月,合夥解散清算時查明:企業財產價值100萬元,有外債160萬元,用企業財產清償後尚有60萬元債務,其中有包括新「發現」的30萬元發生在2001年3月,另20萬元發生在2002年9月,還有10萬元發生在2002年11月。 (一)相似點 都存在部分合夥人對外承擔有限責任,而部分合夥人對外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情況。 (二)區別 1、前者屬於普通合夥,後者屬於有限合夥,概念與性質不同。 2、責任形式不同 有限合夥中有限合夥人一般承擔有限責任(在其被善意第三人合理認為是普通合夥人時,會在個案中象普通合夥人一般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普通合夥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在特殊普通合夥中,全體合夥人一般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僅在特殊情況下,無過錯的合夥人才承擔有限責任,而有過錯的合夥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叄』 對民法的認識,急需,1020字論文
「民法」一詞源於羅馬法中的市民法(jus civile)。羅馬法中有市民法、萬民法(jus gentium)與自然法(jus naturale)之區分。市民法調整具有羅馬市民資格者的各種法律關系,萬民法調整羅馬市民與異邦人之間的法律關系。自公元3世紀起,市民法與萬民法的對立逐漸淡化。羅馬法中完備的平權主體法律規范,經過羅馬法復興運動復甦。在歐洲法典化運動中,先後產生了《法國民法典》(又名拿破崙法典)與《德國民法典》兩部具有劃時代意義法典。在對《法國民法典》的引進中,日本學者津田真道錯誤地將「市民法」一詞翻譯為「民法」。清末變法,由中國學者直接抄自日本,譯作今稱。但也有學者認為,民法一詞並非來自日本,而是中國自己創造的,在中國古代典籍《尚書》中就已有「民法」一詞。《尚書·孔氏傳》:「咎單,臣名,主土地之官,做明居民法一篇亡」中的「民法」一詞被有些學者認為是我國民法的起源(實際上,中國真正開始出現成文的民法法典,是在1929年五月,由當時的國民政府頒布)。近代以後大陸法系國家立法中使用的民法一詞,如法語中的droit civil,德語中的Bürgerliches Recht,荷蘭語中的Burgerlyk Regt等都由市民法轉譯而來。
而民法依法源不同,分為直接與間接法源。在台灣地區,民法第一條便規定:「民事、法律所未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即是對民法的法源規范。當中的法律、習慣、法理即為直接法源,此外尚有所謂的間接法源,指學說與判例而言。現今大陸法系民法在內容分為物權法、債法、親屬法、繼承法等等。英美法系民法在內容上包括契約法、財產法、家庭法、侵權行為法、信託法等等。普遍認為,知識產權法、商法也屬於民法范疇。
關於如何規律司法上的關系,立法上有采「民商分立」制度,即除規律個人關系的民法法典外,另立規律商事交易的「商法法典」。如德國、法國、二戰前的日本,在中國,自二十世紀初國民政府立法之際,決定仿照瑞士「民商合一」制度,即於民法法典外,不另立商法法典。現今中國廣義的民法,除民法法典外,另外還有其他関於私法事項的法律,稱為特別民法。除公司法等商法外,另外尚包括合同法、侵權行為法、知識產權法、婚姻法、繼承法等。狹義的民法僅指調整一定范圍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止於成文的民法法典。不包括婚姻法和屬於傳統商法內容的法律、法規。
民法典是按一定的體例、系統地將民法的各項制度編纂在一起的立法文件。新中國自建國以來,尚未頒行一部系統完整的民法典。由於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的發展迫切需要完善民事立法,民事活動急需要規定一些基本行為准則,在這種條件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86年制定並頒布了一部《民法通則》。從中國民法通則的內容來看,盡管其條款較之於各國民法典的條文要簡略得多,但是民法通則基本上概括了商品經濟活動的一般行為准則,它不僅包括了一些民法總則的規范,而且也包括了民法分則的部分內容。
由於近代市民社會是以平等契約為基礎,而與封建社會的階級身分關系為基礎者大為不同,因此司法上乃以「自由平等」為理念,基於此一理念演變成三大原則:
契約自由原則、過失責任原則、所有權絕對原則
契約自由原則(freedom of contract)
主條目:契約自由原則
它是近代民法的一項基本原則。近代意義上的「契約自由原則」,可以追溯到1804年頒布的《法國民法典》。其意義為個人之間的契約關系,應根據契約當事人的自由意思決定,而不得受到國家的干涉。契約自由原則的內容包括:是否締結契約的自由(締約的自由),與誰締結契約的自由(對象選擇的自由),訂立什麼內容的契約的自由(內容的自由),以何種方式訂立契約的自由(方式的自由)。又不僅契約如此,即使單獨行為,如遺囑,亦是如此。因而此一原則遂發展為「私法自治」原則。
過失責任原則
主條目:過失責任原則
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若非出自故意或過失,縱使有損害他人,亦不負賠償責任。換言之,即唯有對自己故意或過失行為,始負賠償責任。至於對他人之侵權行為,則絕對不負責任。故亦稱「自己責任」原則。
『肆』 民事法律關系之我見的2000議論文
論點,是正確、鮮明闡述作者觀點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靈魂、統帥。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個中心論點,一般可以有分論點。
論點應該正確、鮮明、概括,是一個完整的判斷句,絕不可模稜兩可。
①正確性:論點的說服力根植於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而這又取決於作者的立場、觀點、態度、方法是否正確,如果論點本身不正確,甚至是荒謬的,再怎麼論證也不能說服人。因此,論點正確是議論文的最起碼的要求。
②鮮明性:贊成什麼、反對什麼,要非常鮮明,千萬不能模稜兩可,含糊不清。
③新穎性:論點應該盡可能新穎、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見解,不是重復他人的老生常談,也不是無關痛癢、流於一般的泛泛而談,應該盡可能獨特、新穎。
『伍』 求論侵害法人人格權的民事責任的文章2000字
法人人格權是與法人財產權同等重要的一項民事權利,它表現法人獨立的主體資格,標志法人全部活動的總的評價,並體現一定社會評價的權益。確認並保護法人的人格權,是我國法律的一項重要的任務。盡管我國《民法通則》對法人人格權及其民法保護問題作了一些原則性規定,但由於理論上的准備不足,這些規定仍很不盡人意。有鑒於此,本文試圖結合國內外關於法人人格權及其民法保護問題的理論與實踐,對法人人格權及其民法保護問題作一些初步探討。
一、法人人格權產生與發展的歷史軌跡
根據當代學者的觀點,法人制度萌芽於羅馬法時期。其最終被法律所確立,應首推1896年的《德國民法典》。從該法典的制定過程來看,法人人格權的確立經歷了-個步履艱難的過程。第一次草案只規定法人具有獨立的財產權利並負擔獨立的財產義務的能力,而法人人格權的確認與保護,還沒有提到議事日程。第二次草案則賦予法人以所有財產上的能力以及完整的權利能力。在第二次委員會上又特別賦予法人一種人格權-名稱權。德國多數學者主張保護法人的名稱權,但也有較強的反對意見,所以《德國民法典》第12條雖然明確規定保護自然人的姓名權,但並沒有明確規定該條的規定可適用於法人。直到1907年的《瑞士民法典》,才第一次對人格權作了一般規定。該法典第53條規定:「法人能享受一切權利,井負一切義務。但如性別、年齡、或親屬關系等,並以人類之天然性質為其前提者,不在此限。」我國台灣地區的民法典基本上採取了瑞士立法例,該法典第26條規定:「法人於法令限制內,有受權利、負擔義務之能力,但專屬於自然人之權利義務,不在此限。」 前蘇聯和東歐國家比較重視對人格權的保護。1964年的《蘇俄民法典》雖未提到人格權的概念,但規定了保護公民和組織名譽和威望的規則(第7條)。1978年修改的《匈牙利民法典》專門設立一章共計10條規定了人格權,並極力擴大人格權的范圍,它包括生命、身體、健康、肖像、榮譽、名譽、尊嚴、姓名、自由、個人生活秘密(及通訊秘密,營業秘密)等。「這里的新規定,是對人格權的保護規定,也必須適用於法人。」(1)該法典實際上已賦予法人具有名稱權、榮譽權、名譽權等。原《東德民法典》在第327條第一款規定了公民應受尊重的人格權,特別是他的榮譽、名譽、肖像、姓名、著作權或創造性活動產生的其他類似的應予保護的權利受到侵犯時的請求權;第二款規定了企業可以比照第一款享有這種請求權。這樣,該法典間接地賦予了法人具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幾種人格權。
我國《民法通則》設專節建立了人身權制度,它對法人人格權問題作了迄今最為集中、全面的規定,明確規定法人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人格權。這是我國《民法通則》的獨創。
通過以上對法人人格權產生與發展的歷史軌跡分析,我們不難得出如下幾點結論:
1.盡管我國許多學者認為:「人格權的享有,是作為權利主體的基礎,是權利主體享有其他權利的前提。」(2)但從法人人格權產生與發展的歷史過程看,在早期的有關民事立法中,法人的民事主體與其人格權的確立並不是完全同步的,法人人格權的真正確立經歷了一個漫長、曲折的過程。嚴格地說,法人人格權的確立是20世紀的事情。
2.如果說在以前的民事立法中,有的忽略了法人的人格權,或有的僅把其作為一項民事利益而不是一種民事權利規定在民法債編侵權行為章節的話,那麼現代民事立法有的已經開始把它作為民事主體的一項基本權利確定下來,而且用獨立的章節加以系統地規定。
3.法人人格權的范圍越來越廣泛。到目前為止,一些國家的民事立法已把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營業秘密等列入了法人的人格權,從某種意義上說,法人的人格權已經開始逐步實現從個別人格權到一般人格權的轉變。
4.法人人格權能否被法律所確認,與該國的政治制度尤其是經濟制度關系密切,就前蘇聯和東歐國家而言,在實行高度集權管理,推行計劃經濟條件下,沒有確認法人人格權的必要和可能。而在進行經濟體制改革之後,企業逐漸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在法律上享有法人資格,為維護法人的合法權益,有必要賦予法人以人格權。於是,這些國家在進行不同程度改革的同時,修改或重新制訂了民法典,對法人人格權作了不同程度的規定。
5.法人人格權的最終確認,不僅是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法人制度不斷完善的客觀要求,而且也是社會進步的內在表現。
二、法人人格權的法律特徵
法人與自然人雖然都具有民事主體資格,但法人畢竟不同於自然人,它是一種社會組織,法人人格權雖然與自然人人格權有其共性,如都是絕對權,但它仍有自己的特性。
首先,法人作為一種社會組織,不具有與生命密切相關的人格權,如生命健康權、肖像權、婚姻自主權等。
我國有的學者認為:法人依法享有的著作人格權,可稱為著作精神權,不法損害法人精神利益或精神權利者,可成立法人精神損害。(3)那麼,法人究竟能否享有著作人格權呢?各國著作權法規定不盡相同,學者們認識上也有嚴重分歧。一種主張認為,創作是自然人的心理活動過程,只有自然人才具有創作能力,法人和非法人單位事實上不可能直接創作。因而,作者只能是自然人,只有自然人才可能享有著作人格權,多數大陸法系的國家如德、法等國都持此種主張;另一種主張則認為,作者原則上應為自然人,但不排除法人和非法人單位在指定情況下,也可以成為職務作品的作者。英、美、日等國持此種主張。我國著作權法起草時,學者們對此也認識不一。不過,從我國《民法通則》第94條及《著作權法》第11條的規定來看,基本上採納的是後一種觀點。
盡管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法人享有著作人格權,但我們認為,著作人格權雖名為人格權,卻與-般人格權完全不同:1.一般人格權是人人具有的,著作人格權僅作品的作者才享有;2.一般人格權的容體是權利主體的人格或精神利益,著作人格權的容體是作品;3.-般人格權與權利人人身是密切結合不可分的,著作人格權與權利人的人身是相互分離的,作品一旦完成就在人身之外而獨立存在;4.一般人格權存在於人的一生,著作人格權則始於作品形成,並不因權利人死亡而隨之消滅;5.一般人格權與人身不可分離,它不能被轉讓,也不能被放棄,著作人格權只是與作品直接聯系,因而並非絕對不能被轉讓或放棄;6.侵犯-般人格權,往往也就直接侵犯了權利人的人身或人格,而侵犯著作人格權並不是直接侵犯了權利人的人身或人格,只是有可能間接侵犯了他人的發表權或署名權,也就可能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但二者畢竟不是一回事。
其次,法人人格權一般來說與物質利益有密切的聯系,尤其是企業法人,其人格權也是一種無形財產。譬如說,聲譽較好的企業比較容易吸收社會資金,獲得銀行貸款,從而推進技術改造,擴大生產規模;信譽好,質量優的產品在市場上競爭力就強,就暢銷;企業對社會做出了比較大的貢獻,就能取得各種榮譽稱號,從而進一步促進企業的發展。從這種意義上說,企業的名譽、榮譽、名稱就是市場,就是財富。因此,我國許多學者認為法人的人格權既是一種人身權,又是一種財產權。1992年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第31條規定企業的無形資產包括企業的商譽。《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第1條第2款將廠商名稱納入了工業產權的范圍。
再次,法人的某些人格權可以依法出售或轉讓,如我國《民法通則》第99條規定:「企業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有權使用,依法轉讓自己的名稱。」這主要是因為這類人格權本身也是一種財產權。
正因法人人格權具有上述特點,決定了對法人人格權的侵害,往往只會給法人造成財產上的損失,而不會造成什麼精神損害。對這個問題學者們認識不一。如台灣學者曾世雄認為,既然通說以實在說為法人的本質,那麼「在理論上法人亦因具有權利能力應同樣可為賠償權利人」,「權利能力之存在即足以支持非財產上損害賠償請求權,痛苦之感受乃客觀認定即為已足,實際上有無則非所問……更有進者,法人之人格權受侵害之結果,如其內部之自然人有痛苦之感受,以法人內部自然人為法人機關或法人機關中之配置,其痛苦之感受即為法人之感受,唯有如此認定,實在說-組織體說方始前後一貫。」(4)我國大陸一些學者也認為,法人的名稱被假冒,名譽、榮譽被污損,會給法人造成產品退貨、合同解除等財產損失,也會嚴重挫傷法人決策人員的決策情緒和工人的勞動熱情,造成精神上的損害。侵害法人的名兩極、名譽權和榮譽的,也可給法人造成精神損害。(5)
我們認為,法人的本質採取「實在說」,並不能得出法人會產生精神損害的結論,因為實在說只能說明法人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民事主體,具有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行為能力,而不能得出法人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自然人。判斷決定自然人或法人能否會產生精神損害,關鍵並不取決於它是否具有民事主體資格或是否具有民事權利能力,而在於它是否具有產生精神損害的可能性。既然通說認為精神損害是指心理或感情上的痛苦,那麼作為社會組織的法人,因其自身根本不可能產生所謂「心理或感情上的痛苦」,也就不會產生所謂的精神損害。當然侵害法人的人格權,很可能給其決策人員及其他工作人員造成心理或感情上的痛苦,但這畢竟是其工作人員的痛苦。在這種情況下,法人雖不能請求精神損害賠償,但其工作人員則可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如侵害法人的名譽,致其工作人員的名譽亦受侵害時,其工作人員可以請求侵害人給付慰撫金等。
我國有的學者認為:「國外理論界有入把資產階級的法人稱為『精神上』的人,這個概念比通常把法人稱為『擬制的人』具有更積極的意義,它表示法人人格具有精神上的屬性,摒棄了傳統民法認為『法人沒有精神可言』的見解。」(6)既然法人也有精神,那麼法人也就會產生精神損害。這種說法,是望文生義的結果。國外有人把法人稱為「精神上」的人,是針對以前民法理論只承認自然人具有民事主體資格這一現實而言的,它實質上是指在觀念上或思想、精神上把法人視為同自然人一樣,而不是說法人也有精神。
我們還必須注意到,非財產損害與精神損害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二者之間的關系是屬概念與種概念之間的關系。從世界各國的立法體例來看,幾乎所有國家的民法典都採用的是「非財產損害」的概念;從各國民法理論來看,德、奧、瑞等國的通說認為:非財產上損害,雖以精神痛苦為主,憂慮、絕望;怨憤、失意、悲傷、缺乏生趣,均為其表現形態,但尚應包括肉體上的痛苦在內。名譽遭受侵害者,被害人多僅生精神上的痛苦。但身體被侵害者,依其情性,亦會產生肉體的痛苦,精神與肉體均不具有財產上的價值,其所受的痛苦,應同屬非財產上的損害。台灣地區一些學者也認為:「所謂非財產上損害,抽象言之,系指權益受侵害。致被害人在非財產上價值遭受損失而言;就其具體內容而言,是為精神或肉體痛苦,其基本特色,在於不可以金錢價額予以計算。」(7)「所謂非財產上損害,指財產損害以外之所有損害而言,並非單指精神上痛苦或損害」,「蓋民法第195條所謂非財產上損害之范圍,原較精神上損害范圍為廣也。」(8)由此可見,精神損害只是非財產損害的一種,我們說法人不會產生精神損害,並不意味著法人不可能產生非財產上損害。
我國也有些學者認為,民法上的精神與哲學上的精神並非等同,哲學上的精神帶有主觀性,而民法上的精神並非全是意識的形態方面的現象,它具有一定的實在內容,因而表現出一定的客觀性。理論界有人把民法上的精神內容稱為「精神實體」,不但自然人有精神實體,法人也有精神實體,法人的名稱、名譽、榮譽等就是法人的精神實體,侵害了這些實體,就會給法人造成精神損害。(9)
我們認為,精神與精神實體有著本質的區別,前者帶有主觀性,是人腦的產物,而後者則具有客觀性,同時,自然人的精神實體與法人的精神實體也並不相同。自然人的精神實體是以具有生命機能的自然人的生物形態與心理形態為基礎發生的,而法人的精神實體是基於法人的社會形態和意識形態而發生的。可能正因為如此,有的日本學者認為,自然人的名譽可分為主觀名譽和客觀名譽,而法人的名譽指客觀名譽(社會評價的名譽)。(10)既然如此,就可得出這么一個結論:侵害自然人的精神實體可能產生精神損害,而侵害法人的精神實體不可能產生精神損害,但並不排除產生精神損害以外的其他非財產損害,如社會評價的降低等。
三、多數國家或地區關於法人人格權保護的理論與實踐
資本主義國家,雖然是確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先驅,但它們無論屬於大陸法系的,或是屬於英美法系的,都主張對侵害法人人格權所造成的非財產上的損害,由侵害人承擔非財產性的民事責任形式,如請求為謝罪廣告,或交付謝罪書狀,或在法庭當面謝罪(道歉),或將被害人勝訴判決書登載報紙,或登報更正或反駁等。
在大陸法系的國家和地區,如日本,學說與判例都曾認為法人名譽受到損害,僅得請求除去其侵害及請求賠償財產上損害,不得請求非財產上損害之賠償。我國台灣地區法院在處理有關案件中,也認為依法組織的法人,僅其社會價值與自然人相同而已,其名譽遭受損害,無精神痛苦可言,登報道歉已足恢復其名譽,不應再請求精神損害的賠償。多數學者對此種認識和處理表示贊同。
在英美法系國家,如根據英國學者肯尼斯?斯密斯和丹尼斯?凱尼的觀點:「法人,作為原告,能夠對其遭受的各種侵權行為提起訴訟,但是顯然對於某些類型的侵權行為如侮辱或凌辱,由於其本質屬性決定了法人不可能受這種侵權行為的損害,不過,法人對此給其生產經營活動造成的損失,仍有權提起訴訟。」(11)
當然,隨著法人地位的日益提高。對法人人格權保護的民事責任形式最近確有了一些新的變化,一些國家或地區的學說或判例肯定法人有非財產損害賠償之請求權。如最近日本東京地方法院認為,應該承認法人在受到侵害後,對其所遭受的非財產損害也享有不同於慰藉費的損害賠償請求權。日本東京最高法院認為,法人因名譽被侵害而產生的無形損害,只要可以用金錢加以評價,就應承認法人有非財產損害的賠償請求權。日本一些民法學者也一改傳統的否定說,認為法人亦有非財產損害賠償之請求權。(12)我國台灣地區法院在審理一仿造他人商標案的判決中認為:「上訴人偽造備該被上訴人之商品專用商標紙或包裝紙情事,自系不法侵害各該被上訴人之商品信譽權,而信譽權為名譽權之一種,依民法第195條第一項規定,縱非財產上之損害,亦非不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13)
盡管一些國家或地區的學說與判例肯定法人非財產損害賠償請求權,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法人也可以成為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的主體。其一,如前所述,非財產損害與精神損害並非同一概念,精神損害只是非財產損害的一種表現形式。我們說法人不會產生精神損害,並不意味著法人不可能產生除精神損害以外的非財產損害;其二,毀損法人的名譽,可能導致該法人社會評價的降低,影響其信譽等,這只能說就是給該法人造成了精神損害以外的非財產損害;其三,名譽權受到侵害的法人,可享有非財產損害賠償請求權,但這種請求權不同於給付慰藉費的損害賠償請求權,且要以造成的非財產損害可以用金錢評價為前提。
在前蘇聯,民事立法的出發點,只限於賠償物質損害。這是因為,精神損害不能用價值、貨幣表現來衡量。這種賠償永遠只能是大概的,或者是象徵性的。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不允許受害人追償因侵犯其榮譽權和尊嚴權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匈牙利1977年修訂並重新頒布民法典時,基於僅僅因為受害者的損害不能用金錢表示而使他得不到賠償是不公平的,何況這種非財產方面的後果,可能比財產上的損害更為嚴重,於是該法典規定,人格權被侵害的人有多種請求權,他可以主張一些特別的民法上的請求權,不僅可以請求停止侵害,並通過以侵害人的費用發表聲明而得到相應的名譽恢復,而且也有損害賠償請求權,並規定,對人格權保護,也必須適用於法人。
南斯拉夫債務法(1972年)正式以立法的形式肯定了法院的實踐,在該法第155條中為精神損害下了一個概括性定義:「對於他人造成生理的,心理的,或引起恐懼的損害」。根據這一定義,南斯拉夫債務法實質上只肯定自然人有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而對法人人格權的民法保護,仍然採用的是非財產性的民事責任形式。
四、我國關於法人人格權保護的立法與實踐
我國《民法通則》對法人人格權及其民法保護問題作了比較系統的規定。法人人格權受法律保護,如侵害了法人人格權造成財產損失的,侵害人要承擔損害賠償的責任;如僅造成了非財產損害呢?我國學者對侵害人要承擔非財產性的民事責任無異議,但對侵害人是否還要承擔財產性的民事責任卻有很大分歧。如有的學者根據《民法通則》第120條的規定,得出法人可以提起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但有的學者則認為,該條款不能作為自然人和法人精神損害賠償的依據。我們同意後者意見。
從民事損害這一概念的演變過程來看,由於早期的侵權法及合同法,一般只承認財產損害而不承認非財產損害,因而當時大多數民法學者均主張差額說,即以某人未受損害前之財產與已受損害後的財產相比較,所生的差額謂之損害。這時所說的損害可以說就是損失。然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物質文明尤其是精神文明的進步,個人人格的自覺,非財產損害逐漸受到重視,非財產損害賠償也逐漸被大多數國家的有關立法所確認,傳統的差額說已不能說明全部問題。事實上,民事損害不僅包括有財產的減少和應得利益的喪失,而且包括那些沒有造成損失,但確確實實存在的損害,如侵害他人的名譽,盡管不可能發生損失,卻不能否認損害的存在。在這里,損失是指經濟上的損害,即損害包括損失,損失只是損害的一種表現形式。
從民事損害的性質上來看,財產損害總是和受害人的財產損失相聯系,這種損害表現為受害人財產價值減少,完全或部分喪失等,它屬於有形損害,能用金錢來加以計算,因而財產損害又可稱為財產損失;而非財產損害通常和財產沒有直接聯系,造成的只是受害人精神上的痛苦等,它屬於無形損害,不能用金錢、貨幣來衡量。即使法律上規定這種損害也應賠償,但這種賠償嚴格上說只是一種物質上的慰藉,因為它永遠只能是大概或象徵性的。因此,那種認為「損失也可以是給他人造成非財產損失,即精神損害」的觀點是值得商榷的。
我們認為,《民法通則》第120條第一款規定的「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並不是專門針對精神損害而言的,而是指當自然人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遭受不法侵害並造成財產損害時,才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如僅造成非財產損害,受害入只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即使《民法通則》第120條第一款,也並沒有規定自然人的精神損害可以用金錢賠償。既然如此,就不能由該條第一款推導出第二款是確立法人精神損害的立法依據。
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至今仍是否認法人有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如西安蓮湖區法院和市中級法院審理康達醫療保健用品公司訴西北工商報社、陝西省醫療器械公司侵害法人名譽權一案所作的判決中,判處省醫療器械公司賠償康達公司一萬五千元,工商報社賠償康達公司五千元,兩被告所作的賠償僅是因其侵犯了原告的名譽權,致使有的用戶不再向康達公司訂貨,有的因此終止了購銷合同,結果使康達公司遭受了經濟損失,並沒有因此承認法人有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此外,從我國其他法院審理侵害法人人格權的案件來看;也都否認有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如上海靜安區法院在審理上海新亞醫用橡膠廠訴武進醫療用品廠損害法人名譽權糾紛案時就是這樣嚴再次,我國最高審判機關對此也持否定態度,如最高人民法院在1989年下達的《關於審理侵害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認為:「法人名譽權受到侵害的,不存在精神撫慰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在1993年頒發的《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中也指出:「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 l公民並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後果等情況酌定。」
『陸』 關於民法論文3000字
從民法的基本原則來認識公法與私法的劃分 關鍵詞] 公法;私法;法律規范體系 [摘要] 很長一段時間來,我國法學界不承認在我國法律規范體系中有公法和私法的劃分,過多 強調民事關系的國家意志性,忽視對公民和法人意志的尊重。近年來,隨著我國法制的不斷健全完善,我 們不得不修正原有的觀點,承認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本文主要從民法的平等、自願、公平等基本原則的角 度來討論公法與私法的劃分。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政治與經濟高度一體化格局開始分解,民事方面和商事方面的立法 逐漸增多,我國法學理論中的否認公法與私法劃分已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和要求。我國的 法學家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和修正原有的觀點,接受公法與私法相對獨立的事實以及私法優先的觀點。 一般認為,公法主要調整國家與公民之間的關系,由此而形成的權利稱為公權。公法通常包括憲法、 行政法、訴訟法、刑法、稅收法和軍事法等。私法主要調整公民個人之間的關系,由此而形成的權利稱為 私權。私法通常特指民法。沒有哪一個國家的立法中明文規定「公法」或「私法」概念。最早提出公法與 私法的劃分是古羅馬的法學家馬爾比安。他認為,有關羅馬國家的法為公法;有關羅馬人的法為私法[1]。 而最初的劃分意義只在於使研習法律的人們便於認識法律、了解法律規范體系,後來法學家們認識到, 更重要的是這種劃分有利於研究法律的價值導向。由於《羅馬法》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商品經濟的法律 ——《拿破崙法典》的基礎,因而,它的很多原理又為後世的許多民法系國家所普遍效法。 為什麼從羅馬法學家開始,幾乎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的法學家們都十分推崇公法與私法的劃分?筆 者認為其根本原因在於:一方面是為了防止體現每一個法律部門的固有本質或它的相對獨立性「異化」;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體現國家與公民之間的公權關系的法律對體現公民與公民之間的私權關系的法 律侵擾,以便建立起涇渭分明的部門法體系。那麼,為什麼公有制國家建立後,要極力摒棄公法與私法的 劃分呢?究其原因,正像列寧所說是為了擴大國家干預私權關系的范圍,包括國家擁有廢除私人合同的 權力,以便形成蘇維埃國家賴以存在的公有制基礎。從客觀上看,列寧不承認公法與私法的劃分,與布爾 什維克黨消滅私有制,實行土地、銀行、礦產、運輸等企業逐漸國有化的綱領和實踐是一致的。因為不這 樣,社會主義經濟基礎難以在沒有現成的社會主義經濟萌芽的空地上建立起來。而我國法學理論在相當 長時期內也否認公法與私法的劃分,這與兩個原因不可分:其一,馬列主義經典之理論對我國約束太深; 其二,列寧的這一理論恰恰符合我國長期以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需要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全面 干預的法律要求。其實,恩格斯早就有公法與私法的觀點,在論述法律產生時就指出:「在社會發展某個 很早的階段,產生了這樣的一種需要:把每天重復著的生產、分配和交換產品的行為用一個共同規則概 括起來,設法使個人服從生產和交換的一般條件。這個規則首先表現為習慣,後來便成了法律。隨著法 律的產生,就必然產生出以維護法律為職責的機關——公共權力,即國家。」[2]這一體現歷史和邏輯統一 的論述,不僅充分說明了在法律的進程中私法先於公法,更蘊含著一個深刻的觀點,即公法、公共權力是 為私法而設立的。而我們過去卻恰恰忽略了這一論述對法律分類的意義。 在現代法律體系中,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是現代法秩序的基礎,是建立法治國家的前提,在現代國家 一切法律規范,無不屬於公法或私法的一方,而且因其所屬不同而各有不同的效果。如何確立公法和私 法的劃分標准,大致有三種學說,其一為利益說,即以規定國家利益者為公法,以規定私人利益者為私 法;其二為意思說,即規定國家與公民之間的權力服從關系的意思為公法,規定有關公民相互間平等關 系的意思為私法(這也是以法律關系的內容和性質為區分標準的法律關系說);其三為主體說,即公法主 體至少有一方為國家或國家授予公權者,私法主體法律地位平等。其中第三種學說為法學家們普遍認 同。要正確認識公法和私法的劃分,筆者認為還得從民法的有關基本原則上加以考證。 一、民事主體地位平等原則。平等是一個具有多種不同含義的概念。我們在此討論的是私法主體所 涉及的法律地位平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3條規定:「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平 等原則是指民事主體享有獨立的法律人格,能夠獨立地表達自己的意志。作為民事主體當事人,是財產 在靜態中的所有者,在動態中的交換者,而不是國家行政管理關系中的上級下級。即使是國家作為民事 主體,也必須受民事規范的約束,與其他民事主體保持平等地位。民事主體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在受到侵 害時,平等地位受到法律保護。自然人生而平等;法人不論行業、性質、財產狀況,人格也一律平等(法人 的人格平等是法人地位平等的依據)。從平等原則中就能讓我們領悟到,私法的法律關系是法律地位平 等的市場主體之間的關系,它與公法的法律關系即國家憑藉公共權力對市場進行干預的關系是截然不 同的。 不過,民事主體在人格上的平等,不等於在實際的民事法律關系中,每個當事人所享有的具體民事 權利和民事義務都是一樣的。在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中,各個當事人根據法律和自身的意志享有不同有 權利,承擔不同的義務,尤其是對法人而言,在權利的享有和義務的承擔上,還要受法人本身性質、法律 和行政命令以及法人的目的范圍等限制。 二、自願原則。《民法通則》第4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它是指民事主體在從民事活動 時,應當充分表達自己的真實意志,根據自己的意願設立、變更和終止某種民事關系。該原則的確立就是 要賦予民事主體在法定范圍內享有廣泛的行為自由,實際上也是私法所奉行的意思自治原則的充分體 現。通過對傳統法學理論的學習和認識,可以概括出意思自治在三個層面上的內涵:第一,從法哲學和 法律社會學的角度看[3],意思自治是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哲學思潮的直接產物,這大致可定義為,每個社 會成員依自己的理性判斷,管理自己的事務,自主地選擇,自主地參與。黑格爾曾在《權利哲學》里指出, 國家應當賦予其公民以擁有私人財產的權利的同時給予個人以自由締結契約的權利[4]。第二,從公法與 私法劃分角度來看,意思自治是私法自治,其基本含義是私法主體有權自主實施私法行為,他人不得非 法干預;私法主體僅對基於自由表達的真實意思而實施的私法行為負責;在不違反強行法的前提下,私 法主體自願達到的協議優先於私法的適用,即私人間協議中變通私法。意思自治是羅馬法時期公法與私 法劃分理論的直接產物,它以承認民法是私法為理論前提,成為民法的精髓。隨著現代民法的發展,私法 自治分演為所有權絕對,契約自由和過失責任三大民法基本原則。第三,從沖突法角度來看[5],意思自治 是指為當事人協商選擇處理糾紛所適用的准據法的權利。意思自治原則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商品經 濟的客觀要求在民法上的必然反映,由於該原則恰恰符合歐洲資本主義發展時期個人本位和自由主義 的思想,所以被《拿破崙法典》以來的近現代民法始終奉為一項神聖的法律准則。但隨著現代國家干預主 義的興起,哲學上個人主義和經濟上自由主義的衰落,也必然導致意思自治原則的削弱。從本世紀開始, 民法上的契約自由原則受到沖擊,民事主體之間的交易自由不得與公共利益、道德規范和占支配地位的 公共政策相矛盾、相抵觸,許多國家的法律對以損害或侵擾社會其他成員的方式使用私人財產的行為作 出較為嚴厲的處罰規定,按照被其他商人或整個社會認為是完全不公正的慣例而進行的商業活動則受 到法律的限制。這樣,就使得意思自治原則因注入新的內容而所改變。 三、公平、等價有償原則。法律的一個理念是追求正義的實現。正義所蘊含的公平、公正、平等等價 值內涵,是政治社會中所有價值體系追求的最高目標。私法自然也將公平和正義作為其最終的理想。 《民法通則》第4條還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公平原則是道德規范的法律化。該原則要求民 事主體應以公平的觀念從事民事活動,正當地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在民事活動中兼顧他人利益和社會 公共利益,同時,司法機關在處理民事糾紛時,應根據公平原則,使案件的處理既符合法律又公平合理。 公平正義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但就從事民事活動的主體來說,公平正義理念的要求體現在:第 一,一個社會的經濟結構必須為其每個成員的自由發展提供公平平等的機會,為其每個成員利益的獲取 和合理分配提供手段及程序規則,並且在利益分配和公平的實現出現不均衡時能夠予以有效補正及救 濟;第二,社會關系主體即社會成員的交易活動應當遵循普遍公認的行為准則,主體實現經濟目的的手 段應當是正當的、合理的,必須充分考慮社會利益並且自覺接受社會義務的約束。 根據《民法通則》第4條的規定,民事活動還應當遵循等價有償的原則。該原則在要求民事主體在從 事移轉財產等民事活動中要實行等價交換。任何一方不得無償佔有、剝奪他方的財產和侵害他方的權 益,如果構成對他方的損害,應負損害賠償的責任。筆者認為,該原則已涉及到交換對等之平等領域的有 關問題。例如在交換的交易中,人的正義感在某些情形下要求在允諾與對應允諾之間、在履行與對應履 行之間達到某種程度的平等。一般說來,合同當事人是通過行使其私人自治權來確定他們各自履行行為 的價值的,這與公法通過行使國家權力來確定公民行為價值是顯然不同的。 雖然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是以其不同的性質、內容來進行的,但從以上所討論到的民法有關原則上考 證,法律確實有公與私之分。不能把公法領域的強制性原則適用於平等、自願、互利的私法領域,換言之, 要收縮行政權力在私人或民間領域不適當的延伸和干預。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下,強調公法與私法的分 離,有利於明確私人的獨立地位,私人權利義務的協商性以及民事權利不可侵犯性,尊重公民和法人在 民事交往中的意志;也有利於樹立私法是公法及整個法治的法律基礎的觀念。 [參考文獻 ] [1] 潘念之.法學總論——國外法學知識譯外[M].北京:知識出版社,1982. [2]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8卷[C].第538-539頁. [3] 姚輝.民法的精神[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36. [4] 〔德〕黑格爾.權利哲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 [5] 江平,張禮洪.市場與意思自治[J].載法學研究,1993,(6)
『柒』 以《我身邊的民法》為題,寫一篇兩千字的法律文章
今年年初天還很冷的時候,一天晚上和老公一起吃飯;像往常一樣,老公照例都會講一些他一天中遇到的有趣事情和對一些新聞事件的看法。這也是我每天例行的向老公學習各方面知識的時間,因為在我心裡老公就是我的知識寶庫。老公在單位負責法制工作,平日里對法律方面的事情比較關注,常和我聊一些這方面的話題,我的那些支離破碎但卻非常寶貴的法律知識大多都是通過這樣的渠道從老公那裡學來的。
這天老公說的第一件事,是他們單位辦公樓的玻璃門讓一個來辦事的人給推掉下來撞碎了。不待老公講完,我脫口就說:那可得讓他賠!老公笑著問我:你憑什麼讓人家賠?我理直氣壯地說:他損壞了你們單位的東西,當然要賠,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啊!老公對我的判斷不置可否,繼續講完了整個事情。老公說,他們單位的那道門是雙扇的,其中一扇已經壞了好長時間了,一直沒修理。今天來辦事的那位先生,進來時推的是那扇好的,出去時推的是那扇壞的,結果一下子把整扇玻璃門從門框上推掉了,玻璃門自然摔得粉碎,萬幸的是沒傷著人。老公講完事情,給我解釋說,我國《民法通則》中有這樣的規定: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也就是說,他們單位作為辦公樓的所有人和管理人對公眾進出他們辦公樓是負有安全責任的;如果他們單位作為辦公樓的所有人和管理人不能為公眾進出他們的辦公樓提供安全的服務設施,甚至由此造成公眾的人身傷害,那麼他們單位就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以發生在他們單位的這件事為例,那扇已經損壞的玻璃門是存在安全隱患的,盡管門上已經張貼了'此門損壞'的警示語,但其對公眾來說並不意味著他們單位就可以免責,因為公眾可能沒注意到,個別公眾不能識別警示語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老公繼續說,其實他們單位已經很幸運了,那扇破碎的玻璃門沒傷著那位先生,如果造成了人身傷害,麻煩可就大了。老公還告訴我說,在民事權利中,人身權是高於財產權的,在人身權和財產權發生沖突時,財產權是要讓位於人身權的。這是以人為本思想在民事法律中的重要體現。
老公有理有據的分析,讓我頓開茅塞,看來生活中有些事情僅憑想當然還真是不行的,我們是法治國家,社會生活中的許多環節都需要法律來保證。
老公這次給我「上」普法課提到的《民法通則》以前也聽說過,但還真沒認認真真學習過;請老公幫忙找來小冊子,不到半個小時就通讀了一遍。真是不看不知道,這一看還真發現自己在民事法律認知上存在不少問題。譬如《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和第一百三十二條規定的「公民、法人……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和「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就讓自己長了不少見識。如果不知道這就是法律規定,一旦遇到類似的事情,被法官判決承擔民事責任,一定還懷疑法官貪贓枉法呢。
也許是要「檢查」我學習《民法通則》的學以致用情況,在我學習《民法通則》後沒幾天,電視里就報出了一則涉及《民法通則》的案例。這是一場因有人在高層建築物上拋物造成樓下居民人身傷害,卻又無人承但責任,而引發的受害者將這棟樓上二層以上所有住戶統統告上法庭的民事訴訟,最終法庭判決這棟居民樓二層以上所有住戶一並承擔賠償責任。
我和老公一起看完了這條新聞後,老公問我:這棟居民樓上的住戶冤不冤?我不加思索地回答:當然冤了,一個人扔的東西,惹的禍,卻讓鄰居們一起跟著挨告,一起跟著賠償。但說完後,我馬上就意識到我的說法好像不太「合」法,剛學過的《民法通則》里好像有相關的法律規定;急忙找來《民法通則》小冊子,循著記憶一下子就找到了第一百三十二條。老公看我前幾天的《民法通則》還沒白學,滿意地笑了。
過去一說到法,人民很容易就會想到刑法和經濟法,而對於遠離犯罪和商業性經營活動的人們來說,法似乎離自己很遠。實際上,對於一個公民、一個生活在人群中的公民來說,他無時不刻都生活在法律營造的社會秩序中,特別是民法,更是時刻伴隨在我們的左右,維護我們的利益,為我們遮風擋雨。(來自網路網)
『捌』 民法原則論文
論文關鍵詞:基本原則 司法實踐 衡平性 行為規范 論文摘要:在司法實踐中,民法基本原則應該成為法官彌補現行法律規范漏洞和空白、衡平個案正義與公平的基準。民法基本原則的效力發揮離不開法官的創造性司法,同時,法官的自由裁量也必須在成文法的框架下進行。民法基本原則成為連接法官自由裁量與成文法框架的橋梁。 民法基本原則不僅是民事立法的指導方針、民事活動的行為規范,更應該成為司法機關裁判民事糾紛的裁判准則。這是由基本原則的意義與立法技術上的特點所決定的,民法基本原則不僅是行為規范與審判准則,更是司法機關進行創造性司法活動(或稱法官……
一指導功能
民法基本原則的功能突出表現在它的指導性包括對民事立法、民事行為和民事司法三個方面的指導作用
二約束功能
民法基本原則對民事立法、民事行為和民事司法都有約束力民法基本原則對民事基本法中的具體規范和單行民事法規具有約束力即民法規范不能違反民法的基本原則民事行為受民法基本原則的約束違反民法基本原則的民事行為不受法律保護民法基本原則對民事司法活動具有約束力法官解釋和適用民法規范應當以民法的基本原則為依據如果偏離民法基本原則就會形成錯判
三補充功能
民法基本原則在民法規范中處於指導與統帥的地位但是通常在民法規范有具體規定的情況下必須適用具體規定不能直接適用民法的基本原則有學者稱民法的基本原則是帝王條款因此不可輕易動用否則就會造成適用法律有偏差和混亂在民法規范沒有具體規定的情況下民法的基本原則對民法規范起補充作用由於立法者的認識有局限性;由於法律具有穩定性不能朝令夕改;由於社會關系不斷發展立法不可能窮盡一切因此現行法規往往不能完全適應社會實際的需要在民法規范存在漏洞的情況下需要法院補充法律漏洞需要法院造法這是各國民事立法與民事司法經驗的總結補充法律漏洞和法院造法比根據基本原則限製法律的效力有更高的要求應當十分慎重需要針對個案根據民法的基本原則以正確的理論為指導進行充分說理的創造性裁決由於基本原則是沒有具體構成要件和後果的抽象規定如何准確地適用基本原則需要不斷總結經驗形成類案例型明確適用的基準從司法實踐看民法基本原則的補充功能更多地體現在誠實信用原則、禁止權利濫用原則和公序良俗原則
民法的基本原則有那些?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民法的基本原則:平等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自願原則、禁止濫用權利原則
一,平等的原則
二,意思自治原則(自願原則)
三,公平原則
四,誠實信用原則
五,公序良俗原則
六,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民法的基本原則,是貫穿於整個民事立法,對各項民事法律制度和人事部民法規范起統率作用的基本准則。
根據《民法通則》第3條至第7條的規定,民法基本原則概括為:
一、民事主體地位平等原則,
二、等價有償原則,
三、自願原則,
四、公平原則,
五、誠實信用原則,
六、民事權利受法律保護原則。
教材不同,歸納也不一樣,理解就行。
上面幾位網友回答的只是民法中的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我國的民法目前並不是成文法典,因此所有的教材對於基本原則的理解和定義都不相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法則》中規定的基本原則共八條:
第一條 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正確調整民事關系,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根據憲法和我國實際情況,總結民事活動的實踐經驗,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第三條 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
第四條 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條 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六條 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
第七條 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濟計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第八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民法通則》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 法人之間、 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第三條 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
第四條 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條 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六條 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
第七條 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濟計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1、平等原則
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地位平等。任何自然人、法人在民事法律關系中平等地享有權利,其權利平等地受到保護。
2、自願原則
就是在民事活動中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即當事人可以根據自己機的判斷,去從事民事活動,國家一般不幹預當事人自由意志,充分尊重當事人的選擇。
3、公平原則
公平原則是指在民事活動中以利益均衡作為價值判斷標准,在民事主體之間發生利益關系摩擦時,以權利和義務是否均衡來平衡雙方的利益。
4、誠實信用原則
所謂誠實信用原則,其本意是要求按照市場制度的互惠性行事。
5、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禁止權利濫用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進行民事活動中必須正確行使民事權利,如果行使權利損害同樣受到保護的他人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時,即構成權利濫用。
『玖』 民事訴訟法論文
民事訴訟法在當今的發展
順應社會和法律的發展,我們已經開始思量我國民事訴訟法的修改問題。本文主要闡釋了
民事訴訟法在當代的發展趨勢和新情況,對於這些發展趨勢和新情況的探討將有助於進一步完善我國民事訴訟制度。
一、民事訴訟法的憲法化
相對於以往,民事訴訟法呈現出高度的憲法化傾向,強調民事訴訟法必須遵行憲法。民事
訴訟法是對憲法的具體實踐,在這個意義上,可以稱它是「被適用的憲法」。民事訴訟法的憲法化是當今世界各國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在民事訴訟法領域如何充分實踐憲法的精神、原則和規范筆者擬從下列幾個方面進行簡要闡述。
第一,民事訴訟法的目的在於極力保障憲法所確立的法的目的的實現。在此前提下,現代
民訴法的目的是多元的:私權保護、糾紛解決、維護和統一法律秩序、政策形成功能,以及維護整個社會的政治秩序和國家權力的合法性等。一般而言,民事訴訟的諸多目的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但是,對於當事人而言,私權保護、糾紛解決則是其運用民事訴訟的最直接的目的。國傢具有保護國民之責,國家設立民事訴訟制度首先應當遵從當事人的訴訟目的。至於私權保護、糾紛解決以外的目的,多由國家來考慮。對於現行實體法還未承認的正當利益給予訴訟保護,特別是20世紀以後現代型訴訟的大量涌現,民事訴訟促成實體權利生成和政策形成的功能日益顯見。現代社會對訴訟寄予了更高的社會期望,如通過訴訟重新分配社會資源等社會功能越來越受到重視。
第二,就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而言,許多國家憲法普遍規定法官獨立原則,我國憲法則規
定法院獨立。公開審判為憲法原則和訴訟法原則所公認。幾乎所有國家的憲法都對平等原則作了規定,確立了國民平等地位和國民待遇原則;從權利的角度來說,即國民享有平等權,在民事訴訟法中則體現為訴訟當事人平等原則。與辯論原則和處分原則相對應的是司法消極性原則,辯論原則和處分原則可以認為是憲法自由權在民事訴訟中的具體體現,同時也是由於它所解決的是私權糾紛,理當尊重當事人在訴訟中的意思自治;從權利的角度來說,當事人對其訴訟權利的處分涉及程序選擇權問題,辯論原則反映了訴訟聽審權的內容。
第三,就民事訴權而言,國民所享有的民事訴權的法的依據首先是憲法,訴權是憲法賦予
國民所享有的請求司法救濟的基本權利。訴權的「憲法化」,是現代憲政發展的趨勢之一,而且這一趨勢日益呈現出普遍性,如今,許多國家和地區已將訴權上升為憲法上的基本權利。①可以說,在事實上,所有國家都承認國民享有訴權(司法救濟權)。②筆者認為,我國憲法應當明確規定國民享有訴權及其保護性規定,從而明確和昭顯訴權的憲法性地位和價值。將民事訴權提升為憲法基本權利,實際上,也是讓法院承擔不得非法拒絕審判的憲法義務。
第四,就當事人的程序基本權而言,大致可分為:程序參與權、程序選擇權、公正程序請
求權和獲得及時裁判權等。程序參與權大體上包括接受程序通知權、訴訟聽審權等。接受程序通知權是指當事人應當充分了解訴訟程序進行情況。德國和美國等歷來主張,有效的接受程序通知權是一項憲法上的權利。德國憲法法院判例確定受訴法院應當承擔通知務。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認為,應將缺少程序通知的情形視為侵害當事人接受正當程序權的情形之一。訴訟聽審權包括以下基本內容:當事人在審判程序中有權提出申請、主張事實和提出證據;對方當事人應能對此獲得通知並陳述意見。即使法院依職權調查時,也不允許把當事人未提出的事實和證據作為裁判的基礎。在民事訴訟領域,程序選擇權主要是指,在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范圍內,當事人有選擇訴訟程序及其他程序事項的權利。憲法還保障當事人有公正程序請求權和獲得及時裁判權等程序基本權。公正程序請求權是當事人要求獨立的法院及法官依據法律就當事人的請求進行公正審判(程序上和實體上的公正)的權利。獲得及時裁判權是指當事人有權要求法院在法律規定的期間內及時審結案件的權利。公正、及時裁判是法治國家的要求。
第五,就法院判決而言,邏輯清晰又有說服力的判決是任何忠於法治原則的司法制度的必
要組成部分。判決認定的事實、理由和適用的法律依據構成了判決理由。判決認定的事實、理由,即經過法庭辯論和法院審查所確認的事實、理由,這是法院作出判決的事實根據。用的法律依據,包括法院判決所依據的實體法規范和訴訟法規范。法院的附裁判理由義務,在一些國家(希臘、土耳其、西班牙、比利時等)的憲法中有明文規定。在其他國家,根據法治國家原理,也不允許完全排除法院的附裁判理由義務。
第六,憲法應就訴訟程序安定性(可預測性)提出要求。訴訟程序可預測性的憲法要求包括
程序運行的穩定性和程序結果的安定性。前者,是指當事人在對程序結果有一定預知的前提下有條不紊地實施訴訟行為。因此,民事訴訟法規定了重要訴訟行為的行使要件(如起訴要件等)、程序進行的順序,方便當事人選擇程序和實施訴訟行為,並禁止法院和當事人隨意改變程序。後者,是指由國家審判機關按照公正程序作出的裁判具有確定力,即禁止當事人就同一案件重復訴訟,也禁止法院重復審判。③二、民事訴訟法的趨同化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民事訴訟法本來就存在著共通之處,比如強調法官的中立和當事人的平等、公開審判、直接言詞原則、辯論主義和處分權主義,等等。就辯論主義強調:在當事人
的辯論中沒有出現的事實不能作出裁判的依據;當事人無爭議的案件事實,應作為裁判的依據;法院對案件證據的調查僅限於當事人在辯論中提出來的證據。處分權主義強調:不告不理、法院只能在當事人訴訟請求的范圍內作出裁決、當事人可以通過申請撤訴、訴訟和解等終結訴訟程序。兩大法系國家和地區,為了適應社會和訴訟的新情況,著手改革不合時宜的民事訴訟制度,其中包括相互吸收和借鑒對方的長處,從而在整個法律領域包括民事訴訟法領域出現了趨同的態勢。比如,德國以往的訴訟審理狀況大致是,由於當事人之間往往准備不充分就直接進入法庭審理,結果通常是多次開庭才能明確當事人對案件的爭執點(爭點),訴訟遲延常常不可避免。因此,1976年德國借鑒美國的做法,把法庭審理分為准備和主辯論兩個階段,准備階段主要解決爭點明確問題和交換證據,之後進入主辯論階段,判決盡可能在一次言詞辯論後作出。美國以往在審前准備程序中過分突出當事人或律師的程序主動權和法官的消極地位,致使當事人濫用發現程序,重復進行證據開示,造成了訴訟遲緩和費用高昂。對此,美國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修改和完善審前准備程序,參照德國民事訴訟法,加強法官的職權處理,如限定證據開示的時間和次數等。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為了順暢地進行經濟貿易和文化交往,以及有效和便利解決跨國和跨
地區的民事糾紛,各國都在積極探索民事訴訟制度的趨同化或統一化問題。這一努力也體現在下面將要談到的民事訴訟法的國際化問題。同時,歷史文化、社會經濟政治制度相同或相似的國家和地區(比如,拉美地區和歐共體國家等)正積極探索統一民事訴訟法典的制定問題。
必須強調的是,民事訴訟法的趨同化或統一化並非消除了各國或兩大法系民事訴訟法之間
的區別,由於各國或兩大法系國家地區歷史和文化的深遠影響,其民事訴訟制度的差異將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存在,至於何時各國或兩大法系民事訴訟法高度或完全統一化,尚難作出判斷。
④三、民事訴訟法的國際化
民事訴訟法的國際化也是其趨同化的一種具體形態,為了突出其國際性而在此單獨介紹。
民事訴訟法的國際化主要表現為,一些國際條約明確規定了有關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和當事人的訴訟及程序基本權等。例如:《世界人權宣言》第8條規定:「當憲法或法律賦予的基本權利遭受侵犯時,人們有權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請求有效的救濟。」第10條規定:「在確定當事人的民事權利與義務或審理對被告人的刑事指控時,人們有權充分平等地獲得獨立、公正的法院進行的公正、公開的審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4條第1款規定:法院面前人人平等,在審理對被告人的刑事指控或確定當事人的民事權利與義務時,人們有權獲得依法設立、有管轄權、獨立、公正的法院的公正、公開的審理。
四、民事訴訟法程序的專門化
民事訴訟法程序的多元化首先表現為傳統的一審程序、上訴審程序和再審程序的設立。在
當今社會,民事訴訟法程序的多元化主要表現為程序的專門化。比如:第一,審執分立式立法。即將民事審判程序與民事執行程序分別立法,前者一般稱民事訴訟法,後者一般稱強制執行法。比如日本、我國台灣地區等。德國、我國大陸及澳門等採取審執合一式立法:將民事審判程序與民事執行程序一並規定在民事訴訟法典中,通稱民事訴訟法。
現在,我國理論界和實務界正積極探討強制執行法的制定問題。
第二,民事特別程序立法。民事特別程序是相對於通常訴訟程序而言的。從世界各國民事
訴訟法規定看,以案件是否有爭議為標准,特別程序可分為:1 民事權益爭議案件所適用的特別程序,主要包括:(1)訴訟標的性質特殊的訴訟程序,如人事訴訟案件程序等。日本單獨制定了《人事訴訟程序法》、《家事審判法》。(2)專門設立的簡易性特別程序,如證書訴訟程序等。另一種簡易程序是通常訴訟程序簡化的程序,如簡易程序(在我國屬於通常訴訟程序)和小額訴訟程序等。2 非訟事件程序。有關非訟事件程序的立法例大體有兩類:(1)規定在民事訴訟法典中,這類非訟事件與訴訟案件及確定民事權利較為密切,如禁治產案件、宣告死亡案件、公示催告案件等。
(2)單獨立法規定,如德國的《非訟事件管轄法》、奧地利的《非訟事件法》、日本的《非
訟事件程序法》、我國台灣地區的「非訟事件法」等。
此外,在現代社會,民事訴訟法包含的新科技因素將越來越多。民事訴訟法的科技化可以
帶來訴訟成本的低廉和迅捷便利,但是同時又將沖擊傳統的訴訟觀念和制度。就網際網路和數字通訊技術而言,經濟和日常交往中形成的電子資料、運用網際網路從世界和國內各地捷調查取證、通過電子郵件發送法院的命令和訴訟文書等等,其法律效力如何?如果運用多媒體視頻會議進行案件事實和法律觀點的交流,是否將失去法庭傳統的布置和服飾給法律訴訟程序增添的正統性和庄嚴性?對當事人應直接見面和證人應親自出庭的觀念以及直接言詞原則等產生怎樣的沖擊等等。這些問題的充分認識和合理解決已是迫在眉睫之事。
不管怎樣,民事訴訟法應當充分合理地接納現代科技,問題的關鍵是怎樣充分合理地運用現代科技。1999年8月召開的國際訴訟法協會第十一屆世界訴訟法大會中,已就這類問題進行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