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軟骨病

司法軟骨病

發布時間: 2022-08-22 18:43:21

『壹』 死刑犯在執行槍決後,下面應該進行哪個步驟

根據了解,大多數死刑犯被槍決或注射後都被送到了火化場,那麼死刑犯送去火化都要經歷哪些必要步驟?

一、對死刑犯的遺書遺言進行審查

在行刑後,對死刑犯的遺體有兩種處理方式:一個是通知家人認領或捐贈,另一個是有條件的地方會送去火化,然後把骨灰移交罪犯家屬。但是在把屍體送去火化之前還要經歷這些必須走的步驟,最先是要對死刑犯的遺書和遺言進行嚴格審查

對於死刑犯來說,遺書和遺言是他留給家人和這個世界最後的痕跡,因為他們的肉體會隨著槍決和時間的推移而不復存在,所以他們會把很重要的內容都寫在遺書或者遺言之上。

這幾種情況下就可以處置罪犯的遺體,而這對於死刑犯來說,捐贈他們的身體器官可以幫助一些人重獲新生,或許是他們一種贖罪的方式,同時也是他們最這個世界做出的最後貢獻。

『貳』 范曾贏了官司蒙羞的是誰

本人題為《范曾贏了官司法律不蒙羞》一文刊出後,有朋友問「法律不蒙羞,到底誰蒙羞?」我深知雅昌網上的藝術家們,最不缺少的就是想像力,原本想玩點含蓄,給人們留些念想。但是看了一些批評界的哥們兒寫的關於范案的文章後,我知道天機藏不住了,這些扶不起的阿斗不爭氣,本人只好解密:范曾贏了官司,蒙羞的是——批評界所有的哥們兒。 為了確定蒙羞者,我曾設想過很多答案,是法律?藝術?藝術家?國家?還是人民?最初的結論始終圍繞這些概念打轉,絲毫沒有意識到會是批評家們。最終的答案是在發現了批評界針對范案前後的表現才痛苦的找到。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他們面對司法的強權無理,權力對批評家權利的蔑視,懦弱得可憐!無知得又實在可恨! 這種感覺是對比發生在重慶的北京律師李庄被判案,中國律師界的表現後有感而發。兩案很相似,李庄是因擔當辯護人而獲刑,郭慶祥是因為藝術批評而敗訴。李庄案威脅到律師的辯護權利,范案則威脅到批評家們的批評權利。 如果李庄一案成為範例,今後中國律師個個都要提心吊膽過日子。同理,范曾若贏了官司,批評家們將無人敢講真話。 今年當重慶司法方又以漏案為由再次對李庄進行審判時,中國律師界面對強權也再一次展開了一場律師權利保衛戰,派出精英律師為李庄辯護,並由中國法律界最權威的泰斗級人物張思之、江平、賀衛方等組成辯護顧問團,賀衛方還給重慶權力者發了公開信。法律界認為這是一場捍衛法律尊嚴、維護律師權益的戰爭,所以中國律師界空前團結和一致,終於迫使重慶公訴方放棄了起訴,中國法律界獲得完勝,重慶方想繼續羈押李庄的圖謀被粉碎。中國律師用行動清除了懸在他們頭上的利劍,律師的辯護權得以維護,法律的尊嚴得到彰顯。 再對比一下范案中國批評家們的反應,當法院宣布范曾贏了官司後,個個似乎被權力嚇破了膽,好似得了軟骨病,思維立馬短路,要麼麻木不仁,要麼灰頭土臉、可憐兮兮的舉手投降,謙卑的自我檢討。不敢懷疑司法是否公正,權力是否侵害了權利,只能承認是批評家郭慶祥「侵犯」了范曾的「權利」,是「批評的硬傷導致侵權案的紛爭」。乖乖的接受了司法對批評家權利的干預和傷害。批評界的慫樣表現說明,批評界缺少職業操守、獨立人格、基本價值觀,所以哪還有權利意識,哪還談得上奮起維權。看看人家律師界在李庄案中的表現,再瞧瞧批評界的現狀,真臊得人臉紅!范曾贏官司分明是司法侵犯了批評家權利的案件,是司法因霸道而呈現非良性的結果。范告郭這樣的案子全世界都沒有辦法說清楚誰是誰非,作為司法方一般都極其慎重,不輕易判斷,而中國的司法確不分青紅皂白,孰重孰輕,做出了維護范曾權利的決斷,這完全是權力傾向於強勢的選擇。批評家們不但認識不到這一點,還自作聰明的很挖自身的問題,說什麼,是因為批評沒有「學理性」、缺乏藝術批評的「規范性」、沒有批評的「方法」,以及批評家的「人格」不到位而直接構成了批評的硬傷所致。這等言論實在令人汗顏! 范案的根源,很明顯是范曾本人不習慣被人批評,只喜歡吹捧,面對批評沒有能力利用游戲規則進行反批評,而祈求司法權力介入所導致的官司。批評家沒有做錯什麼,只是履行了批評的權利而已。然而可憐的批評家們在司法權力作出范曾贏郭慶祥輸的判決後,馬上承認是批評的「硬傷」造成的「侵權」,全然認識不到批評的正當性,乖乖的認可了司法權力的獨裁,認可了個人修養不到位的范曾對批評家的無理。 如果批評家們仍不明白到底誰之錯,我們不妨來假設一下,郭慶祥可以有兩種態度:一是肉麻的吹捧,這樣范曾肯定不會打官司;二是批評,於是范曾回應以訴訟。可見導致訴訟不是批評家的原因,而是范曾接受不了批評促成的。 還有一個問題,說「學理」、「方法」、「人格」不足是批評的「硬傷」,也導致范曾打官司。針對此我們可以反問,批評存在硬傷,那麼吹捧是否也存在硬傷?沒有人能否定吹捧就不會存在硬傷,既然吹捧也可能存在硬傷但范曾卻絕不會訴訟,為什麼偏偏批評存在的硬傷就讓范曾接受不了呢?因此范曾針對的並不是「硬傷」,而是批評本身。推理下去,不論是否有「硬傷」,只要你說我的壞話,我就打官司。事實上范曾正是不能容忍郭慶祥的逆耳之言才起訴的,這是根本所在。所以某些批評家所言是批評的「硬傷」引起的「侵權」顯然屬自作聰明的胡說八道。 范曾贏了官司,其結果等於在批評家頭上懸了一把劍,被批評者只要不樂意,隨時可能把批評家們送上法庭,而批評家們只有認罪,檢討的下場,沒有還手反擊之力。面對此局面,批評家們不蒙羞誰蒙羞?該醒醒啦,如果你們還不站出來與司法侵權抗爭,不好好學學律師界,勇於維護自己的權利,依舊在那裡哼哼唧唧的自查檢討,那麼批評界未來可就不僅僅是蒙羞了! 將要失去的是你們的人格!

『叄』 出土文物多次陪葬:秦朝文物陪葬品被唐朝盜墓賊挖出再次陪葬到宋朝再次被盜墓賊挖出循環時間甚至很短,

你是簡寫秦始皇的過吧,這個我知道一點:
秦始皇的功與過, 建立了較完善的司法制度,對全中國的統一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並對經濟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但是在文化上並沒有大力支持,甚至去摧毀,使得許多重要的文獻沒有的得到很好的保留給後人 對於中華民族來說,秦始皇的功勞大大的,過失小小的。 功:統一六國;統一度量衡、貨幣和文字;當然最大的功勞是修建了萬里長城。過:焚書坑儒。應該是功大於過吧。 功大於過. 功:統一六國,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統一度量衡、貨幣和文字;建立了郡縣制;修建了萬里長城。 過:焚書坑儒;實行暴政。 哪個帝王沒有暴政?秦始皇雖然焚書坑儒,只能說他當時的時代造成,當時諸子百家爭論,雖然焚書坑儒是殘忍了點,但是也統一了思想。像一些所謂的仁帝用王道、儒家思想來毒害人民,我覺得還是始皇帝來的乾脆。 過:焚書坑儒 圍繞秦始皇,我重點講以下的幾個問題(以下不少觀點在史學界仍有爭論): 1、秦始皇的生父:公元前259年,嬴政生於趙國。從秦國國君的世系看,他的父親是當時為質於趙國的秦公子楚(即異人,後立為庄襄王)。《史記?呂不韋列傳》卻記載了一個嬴政實為呂不韋之子的傳奇式故事,說呂不韋先與一個能歌善物的趙姬同居,知趙姬有身孕後,讓趙姬去勾引子楚。不久子楚愛上趙姬,呂不韋便把趙姬獻給子楚。趙姬生下嬴政後,子楚就立趙姬為夫人。子楚回國繼承了王位,死後把王位傳給子政。……說秦始皇是私生子,並不影響他統一中國的偉大形象。如孔子和耶穌都是私生子。 2、秦始皇的長相:《史記?秦始皇本記》有一段記載「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據此,有人指出,秦始皇的相貌是無法恭維的,因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這四項都是生理上的殘缺。所謂「摯鳥膺」,就是醫學上所說的雞胸,這是軟骨病的一種症狀。「蜂準」應該就是馬鞍鼻,鼻樑凹陷。「豺聲」則表明秦始皇有氣管炎。軟骨病患者,骨的發育不正常,因而胸廓、鼻樑的形狀都發生變異,胸、鼻的畸形,又造成氣管炎的經常發作。至於「長目」,即「馬目」,是眼球突出的病狀。由於上述種種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秦始皇不僅絲毫談不上相貌堂堂,而且多病纏身,難怪他脾氣那麼暴躁。 3、秦兵馬俑:秦兵馬俑坑,位於陝西省臨潼驪山縣驪山腳下。自1974年被發現以來,引起國內外考古學者、歷史學者以及廣大旅遊者的高度重視和濃厚興趣。兵馬俑坑建造規模宏大,埋藏的文物豐富、精湛,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秦兵馬俑坑布局嚴整,結構奇特,布成軍陣的陶人或著鎧甲,或披戰袍,手持矛、戈、戟等兵器,姿態神情各異,顯示出各自不同的身份、兵種、性格、可謂 如生。由於兵馬俑坑建造坑近於秦始皇陵,因此自發掘以來,國內外學者一般都認為,這是秦始皇的陪葬坑。也就是說,這支裝備齊全、威武雄壯的兵馬俑隊伍,是守護黃泉之下的秦始皇。……這些陶俑的數量如此巨大,僅被發掘出土的就近萬個,且它們真實而規范,又帶有不同的個性。兵馬俑在流傳至今的任何史書中都毫無記載,可以說是連蛛絲馬跡都沒有,實在很令史家慚愧。 4、秦始皇陵在今陝西省臨潼縣成城東五公里外,南靠驪山,北臨渭水,是我國古代規模最大、保存較好的一座帝王陵墓。陵墓的朝向為坐西向東,這是一個奇特的布局。眾所周知,我國古代以朝南的位置為尊,帝王即位常稱「南面稱孤」,這「南面」也就是面朝南的的意思。歷代帝王的陵墓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而統一天下的秦始皇,為什麼願意坐西向東呢?一種意見認為,秦始皇生前派譴徐福東渡黃海,尋覓蓬萊、瀛洲諸仙境,又多次親自出巡,對東海仙境十分嚮往。可惜徐福一去杳無音信,回歸無期,使始皇帝親臨仙境的願望如同泡影,這不能不成為秦始皇晚年的一大遺憾。即使生前得不到長生之葯,死後也要面朝東方,以求神仙引渡而達天國。於是秦始皇建造了這坐西向東的陵墓。 5、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認為自己的功績,是歷史上的帝王不可比擬的。他認為品德超過三皇,功蓋五帝的,自稱皇帝。皇帝自稱「朕」,下令稱「詔」。崇尚黑色。 6、秦始皇迷信:他有一次因風水受阻而不能渡湘水,歸罪湘君女神作崇,於是遣發3000囚徒,去砍伐山上的樹木以資報復,可見得他在和超自然的力量作對,而不是震惑於超自然的力量。 7、秦始皇實施一系列的統一措施: ①建立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大權獨攬,中央設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稱為「三公」。「三公」由皇帝任免,絕對服從和執行皇帝的命令。在地方建立郡縣制,將全國分為36郡,每一個郡有守(等於省長)、尉(等於邊防區司令)和監(等於監察專員)各一,郡下設縣,郡守、縣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②統一度量衡、貨幣和文字,所謂「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中國的文字在戰國時代已有分歧的趨勢,自此以篆為標准。度量衡的單位也標准化,車軸的長度也隨著劃一。全國有聲望的家室12萬戶,一律遷居於國都附近,以防止地方力量再起。除了秦軍所用的兵器外,其他一律沒收銷毀,鑄成12尊龐大的銅人,放置在皇宮之前。 ③統一法律。據《史紀》《漢書》的記載,秦法僅死刑就分為戮、腰斬、車裂、坑(活埋)、 鑿顛(鑿破頭腦)、抽脅、梟首,並推行連坐法和族誅,實施嚴重的刑法,以鎮壓人民。 ④「焚書」、「坑儒」,除了醫葯種樹之書,其餘盡行燒毀,焚書後引起儒生的不滿,前212年,秦始皇又進行「坑儒」,活埋儒生460人。……秦始皇收養了許多佔星學家和煉丹的術土,當中有兩人有秦始皇聘任尋求長生葯物,他們沒有覓到葯物,反而散布流言,指斥秦始皇性情燥急,不符合長壽的條件。皇帝大怒之下令衛士在都城裡挨戶搜索。上述兩個人未尋獲,可是被捕者460人,他們或是與這兩人有交往,或是在賣弄相似的方式。最後這400多人全被活埋。 ⑤為了抵抗匈奴的入侵,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北伐,於前215年收復河套地區,設置44縣。因怕匈奴在再次入侵,秦始皇征發農民,把戰國時秦、燕、趙三國長城連接起來,築成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到遼東的近萬里防禦線,史稱「萬里長城。」 評價秦始皇的功過 ① 完成了統一,結束了諸侯割劇的局面,有利於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會生產的發展。 ② 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度。 ③ 統一了貨幣,度量衡和文字,開創了幅員遼闊的秦帝國,促進了民族各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 ④ 建立了封建專制主義制度,壓制了人民的思想 ⑤ 焚書坑儒,摧殘文化 ⑥ 實行暴政,大興土木,建阿房宮,修驪山陵墓,耗費民力;法律殘酷,最終促成農民大起義,使秦朝滅亡。 總體評價:秦始皇在中國建立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在我國歷史發展長河中,樹立起一塊新的里程碑,其功績是偉大的。但是,秦始皇橫征暴斂,農民被迫把收獲物的三分之二上交賦稅,還要負擔沉重的遙役,被征去修阿房宮、陵墓、築長城達200多萬人。秦始皇的暴政,給自己種下覆滅的惡果。

『肆』 如何加強廉政教育

一、加強廉政教育的具體措施:

1、明確崗位職責。要按照全員參與的要求,明確每名公職人員的工作職責、權利義務、履職范圍、自由裁量權的界限以及相關廉政制度要求。重點梳理在「三重一大」、行政審批、行政執法、公共服務和內部管理等方面的職權。

2、查找權力風險。要進一步完善廉政風險防範管理工作,組織公職人員進行一次排查風險回頭看活動,認真分析暴露出來的問題,重點查找每個崗位在行使公共權力過程中,由於權力過於集中、運行程序不規范和自由裁量幅度過大等,可能造成不作為、亂作為及利用職務便利謀取私利等廉政風險點。

3、制定行為規范。要編制單位「職權目錄」,繪制每一項職權的「權力運行流程圖」,明確辦理主體、條件、程序、期限和監督方式等,建立健全相關配套制度,形成以崗位為點、以程序為線、以制度為面的權力分配和權力運行的嚴密體系。

4、梳理教育內容。要結合崗位特點,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紀律規定,從最容易產生腐敗和不正之風的環節,以及公職人員思想認識上最模糊的問題等方面入手,確定和細化每個崗位的教育內容,制定具體的、約束力強的崗位廉政行為規范,不斷豐富和拓展教育內容,增強教育的實用性和有效性。

5、落實教育措施。要創新教育形式和方法途徑,加強任前教育、日常教育、專題教育。要組織開展廉政風險點大討論、廉政公開承諾、上廉政黨課、開通網上學習教育平台、舉辦崗位廉政知識測試和案例講座、開展情景模擬和廉政談話,讓每一位公職人員都能了解崗位風險,熟知行為規范,嚴守工作紀律。要加強警示教育,利用本系統發生的典型案例,特別是發生在身邊的違法違紀案件,編寫崗位廉政教案。要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切實抓好管轄范圍內黨員幹部廉政教育集中培訓,確保重點對象每年至少參加一次集中崗位廉政教育培訓。

6、確定教育試點。按照「重點推進」的要求,縣里確定縣教育體育局、縣房管中心、縣審計局、縣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錦水街道、孔村鎮等單位開展試點,探索經驗。試點單位要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制定詳細具體的崗位廉政教育實施方案,創出經驗,形成特色,發揮好示範帶動作用。其他鎮(街道)和縣直部門應選擇一些重點單位同步開展試點。

二、加強廉政教育的意義

加強崗位廉政教育,提高崗位抵禦風險的能力是新時期下反腐倡廉的重要舉措,是切實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和各級紀委全會精神的有效措施,是轉變各級幹部工作作風、紀律作風的探索途徑,有利於增強幹部的廉政風險意識和廉潔自律觀念,減少各類違法違紀行為。

『伍』 秦始皇是功大,還是過大

我覺得,秦始皇是功大於過的人。首先,他統一了中國,統一了文字,統一的度量衡,興修水利,修建萬里長城,以上就是人們的功。現在來說說他所謂的過,他焚書坑儒、大興土木、徭役繁重、法律嚴酷、尋求仙丹、揚農抑商等。
下面,我就一一來談談秦始皇的人們所謂的過:
先說說焚書坑儒。焚書坑儒是為了統一思想,雖然極端了一些,但是十分有用,而且這是一個國家在政治上必須做的,也是必須犧牲的,而且秦始皇在焚書之前已經把所有要燒的書全部備份後存如了皇家圖書館中,他的義務已經盡到了,是之後那些農民起義者燒了皇家圖書館,這樣,真正焚書的不是秦始皇,而是那些農民起義軍。所謂的焚書,不是將圖書滅絕,而是將民間的圖書消滅,只有「博士」之類的人才能收藏,可以指責的不過是愚民和使得秦史以外的史料缺失。秦始皇採取李斯的焚書建議,限制各家學說的傳播范圍,約束諸生的言論自由。擺擺威風,嚇唬嚇唬他們。其最終目的是迫其就範,加以利用,並非仇視文化。事實也是這樣,《史記•秦始皇本紀》中雲:「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與 同罪。今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葯、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可見秦記、醫葯、卜筮、種樹之類的書,並未焚毀,而且博士官所職的《詩》、《書》百家語,明文規定不燒。據文獻記載表明,秦始皇焚書時,有些人違令私藏《詩》、《書》等典籍,確實秦統一六國之後,統治范圍擴大到大江南北,在政令的實施上存在困難,同時就秦朝政府機構的設置上來說秦統治者是無力燒光民間所藏的。「秦雖無道,不燔諸子,諸子尺書文篇,具有可觀。」從先秦諸子的流行至今以及文獻記載來看並不像後世儒生所說的那樣「六學從此缺矣。」其實,真正的經典是無法被焚毀的,在古代口耳相傳,經典已牢固地存儲在學者們頭腦中,只要這些學者不死,經典就不亡。所以不應過分地誇大「焚書」產生的影響。焚書,無疑是不好的。秦始皇的焚書,也的確給中國古代文化帶來很大損失。但是對於秦始皇的焚書,我們不能單純地從焚的觀點上來看。秦始皇焚書,是兩種思想斗爭的結果,是當時進步思想和反動思想斗爭的結果,是進步派和反動派政治斗爭的結果。焚書所體現的是在政治上代表進步的人對代表反動的人的打擊。坑儒是因為侯生、盧生求仙葯不成而「秦法不得兼方,不驗輒死」二人恐懼,在背後罵了秦始皇一通,便逃離咸陽。秦始皇得知,大怒說:「今聞韓眾去不報,徐福等費以巨萬計,終不得葯,徒奸利相告日聞。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諸生在咸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妖言以亂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及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坑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後。所謂坑儒,也是儒生誹謗非議找的,坑他們也是秦法的嚴酷使然,至於說殘暴什麼的,好像歷史上殺人殺得比秦始皇多得多的人有的是,秦始皇這么受到關注大概是因為他殺的是儒生吧。秦始皇最大的過錯就是沒有使經過春秋戰國錘煉而成的秦製得以穩固和傳承。這好比「殺雞儆猴」,犧牲少數人的利益,而保全更多人的利益,而且那些儒生也是犯了欺君枉上之罪,也是必須死的。就思想統治方面,我們可以縱向進行一下比較,漢武帝,一旦發怒,殺的人遠不止這些。朱元璋為了他的子孫能夠永保他的大明江山,不止殺了多少人。康熙帝搞個文字獄,由此而歸西的人遠不是百可以計算的。所以我在想:為什麼他們沒有像秦始皇那樣因為那些舉措,而在後世為千夫所指。秦始皇在不完備的理論的指導下,他的統治是盲目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於是發現有不同意見就「焚書」,有人抵觸就「坑之」。沒能在根本上和整體上解決問題。然而,這並不是我們所能苛求的。畢竟他的「探索」沒有祖宗遺志可遵循,也沒有實踐經驗可供參考,也沒有智士謀臣「輔其建德」的建議可採納。他整個兒就是一個孤獨的探索者,「摸著石頭過河」不幸,他摔了一跤,落得個「暴君」的罵名。秦帝國的統一是依靠相對的國力強盛,採用武力統一的。其間有不少血腥戰斗、陰謀詭計。在快速統一後就面臨著如何治理國家的現實。當時除了秦以外六國各有其思想文化體系,不少六國遺族在統一後利用思想文化體系的差異謀求反對帝國秩序。焚書坑儒的目的就是實現帝國思想文化體系的唯一性,與任何時期任何統治者的目的一樣。漢武帝不也是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嗎?李登輝、陳水扁也不正是通過10餘年的「去中國化」使得台灣民意主流發生轉變嗎?可以這么說,焚書坑儒就是秦始皇的「文化大革命」!而且秦帝國的「文化大革命」無論從時間跨度、所造成的社會動盪、國力損耗、社會影響後遺症等方面都要比1966~1976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要小的多,何來殘暴之說?再看當時的帝國秩序,最危險的人正是被「坑」的那些「文人」,在國家尚未完全根本的穩定前,採用激烈的專政手段就是必然的選擇;如果秦始皇採用戈爾巴喬夫「新思維」式的思想路線以求得天下統一,那麼那些打著「學術研究」的文人就會把國家搞亂,政令不通——現在香港所謂的「民主派」就在這么干。
下面我就來說說所謂的法律嚴酷。執行厲法。何謂厲法?本身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美國沒有鞭刑,就指責英聯邦國家新加坡鞭刑殘酷;英聯邦沒有死刑,就會指責中國的死刑是殘酷的;中國沒有宗教法律,人們聽說阿拉伯國家對小偷處以「用亂石砸死」的宗教法律,覺得阿拉伯國家執行酷刑。當時帝國信奉的國家哲學——法家學說認為「嚴法以治亂世」,帝國則依據國家哲學制定了相對於六國嚴格的法律,法律向蛛網一樣滲入社會每個角落,甚至每家每戶擁有幾把(軍民兩用的)刀具都作出嚴格規定,同時依靠保甲制度確立了原始的社區制度,並通過連坐法執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而保甲連坐制度更是確保社會犯罪事件的減少,每個帝國基本單元的穩定。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當時的帝國亭長(相當於現在的派出所所長或街道辦主任)劉邦,劉邦當年負責徵召兵役,但在工作中因飲酒而醉,畏罪而信口「天降大任」哄騙民眾造反。由此可帝國當年對於官員工作中因醉酒誤事的處罰相當嚴厲(與之相對的是我們現在某縣官員要辦事必須喝酒)。可以這么說,帝國法律是嚴謹的,其執行也是嚴格的,就是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現在人們常常困惑於法律的不完善、司法腐敗,一直提倡法律的公正嚴明,那我們又怎麼能夠指責中國第一位倡導用完善司法制度治理國家的、2000年前的帝王呢?在指責他的同時,我們是否應當汗顏呢?統一的法律對當時的社會治理就有益無害。漢代的政論家說秦赭衣塞途,囹圄成市,嚴酷的秦律把社會變成了一所大監獄。過去,我們對漢初法律不甚了解,因而對這些政論家的言論解讀難免片面。可是,拿近年出土的漢初法律與秦律比較一下,就發現其實差不多,秦律並沒有他們所說的那麼嚴酷,因此完全把秦律看成秦代社會穩定的對立物是不合適的。秦始皇在很多場合談到法律與社會的關系,如二十八年泰山刻石中說「治道運行,諸產得宜,皆有法式」,琅邪刻石中說「端平法度,萬物之紀」、「除疑定法,咸知所辟」,二十九年之罘刻石中說「普施明法,經緯天下,永為儀則」,如此等等,都是強調整個社會的運行要有法可依,公平的法律是包括老百姓(「諸產」)在內的社會各階層的行為准則。老實說,這樣的思想沒有什麼不對。秦律確實比較細密,但法律細密與法律苛刻不能劃等號。秦律當然是保護剝削階級利益的法律,但秦律也體現了社會建設的思想,這一點值得研究,尤其要把秦二世時期的殘暴行為與秦律區別開來。
說秦始皇徭役繁重,這的確不假,但是,秦始皇的徭役有很多都是犯了罪的人,而完成一項工程人手不夠時,他才會去調集別的人來工作。這就像現在發洪水時,要抽調武警官兵來抗洪救災;打仗時,要召集預備役人員或民兵來加入戰斗。這種方法是可取的,所以不能從這一點上說秦始皇殘暴,只能歸功於他大興土木。但是話又講回來,大興土木是中國黨政者的傳統。現在許多喊著「建立國際化大都市」的城市不也在勞民傷財的修建形象工程嗎?甚至許多貧困縣都在修建奢侈的樓堂館所。在歷史上我們提起秦帝國的建築能有多少——長城、靈渠、秦直道、秦始皇陵、阿旁宮。長城是典型的軍事壁壘,當時匈奴的威脅實在太大了,必須要有。靈渠是半軍事用途的工程,它保證了帝國對嶺南地區的統治,必須要有。秦直道相當於現在的高速公路系統,更是國家基礎性設施。秦始皇陵,是秦始皇死後的地宮,歷朝歷代的帝王對其地宮都傾注心思,何況秦始皇一代偉人?現在說阿旁宮,阿旁宮相當於美國的白宮、中國的中南海,標著這一個國家的形象,是國家的形象工程。修建阿旁宮不僅僅是帝王的居所更是世界第一帝國的政治中樞。秦始皇將個人居所與帝國辦公場所、帝國形象工程合二為一實在是明智之舉,難道我們必須要求秦始皇像現在某縣「公僕」一樣修建了宏偉的政廳,在修建當地形象工程、個人第一居所、專攻包養情婦的山莊嗎?
現在說說尋求仙丹。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我們不能以現在的科學認知去要求以2000年前人們對科學的認知。當年的尋求仙丹就是當年社會上的「科研活動」——中國發明火葯的人不正是煉丹的術士嗎?不是勞動人民(當時勞動人民根本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沒有財力從事這些)。秦始皇尋求仙丹就是為了得到長生術,與現代的生物工程研究目的是一樣的。也就是說秦始皇在某種層面上看就是一個支持科學研究的帝王,在焚書行動中曾命令不得燒毀關於仙書、占卜、農業(相當於現在科學技術、醫療、天文、冶金、地理、建築)方面的書籍,這些舉動無疑為中國基礎化學、物理、農業、建築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再說揚農抑商。新中國歷代領導集體始終強調「三農問題」。追溯歷史,中國歷代帝王也同樣強調農業問題,北京的天壇、地壇就是帝王祈禱農業昌盛的場所。秦帝國的元首當然也不例外。有人說秦帝國注重「耕、戰」不對,這種指責簡直可笑。古代的「耕」就是國家經濟命脈,「戰」則是國家穩定的軍事保證,而且「耕」置於「戰」前,足以說明帝國對於國家經濟的重視程度。在經歷數百年春秋戰國的混戰後,帝國對子民最大的保證就是人人有飯吃,這也是一種最基礎人權的保證。但在國力有限的情況下,必然選擇「耕」而非選擇「商」。從社會結構看,「耕」更夠讓人民避免生存危機,能夠安心生活;推崇「商」則是讓人民為了或許的利益而冒險,增加社會不安定因素。而從制度上看,「耕」是一種屯墾,它讓民眾守在自己的土地下,而不是像「商」一樣四處奔波。秦帝國揚農抑商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保持帝國的穩定,保持社會的穩步發展。我們不能因為現在有些學者對中國「土地情結」的批判,而脫離2000年前世紀社會情況批判秦帝國的經濟政策。相反,我們應當感激帝國重視農業,重視土地的政策,才會逐步產生偉大的中華民族、產生遼闊的疆土、產生至今活力四溢的中華文化。
還有他的窮兵黷武。對秦帝國窮兵黷武最大的「罪證」就是武力統一、北伐匈奴、南征兩廣。然而這一切站的住腳嗎?答案是否定的。武力統一中國的選擇是必然的,當時六國明確不願意與秦合並,就像現在台灣當局一樣拒絕和平統一,那麼任何一個中華子民都會選擇武力統一。北伐匈奴,在戰國後期,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對於中原的威脅是今天無法想像的,也許只有60年代蘇聯屯兵百萬在中蒙邊境局勢可與相比。當時匈奴的實力范圍已經達到黃河南岸,今天的內蒙、山西、寧夏、山西、河北均已是匈奴的勢力范圍。那麼為了國家的安危帝國必然與匈奴開戰。帝國非常重視對匈奴的戰爭,委派帝國最傑出的軍隊統帥蒙恬和太子扶蘇指揮對匈奴作戰。戰爭結果是將匈奴實力趕至漠北,帝國軍隊駐防長城防線。僅從戰爭結果看,就可以斷言對匈奴戰爭並不是擴張戰爭,而是維護國家統一的戰爭,否則怎麼會在勝利之後、國內尚無功亂之際將30萬雄師駐防長城防線呢?至於南征兩廣的戰爭則是統一戰爭的延續。當年六國中以楚國最強,其勢力范圍兼括現在的豫、湘、鄂、川、閩、粵、贛、皖、蘇、浙、貴等地區,楚亡後一部分軍隊指嶺南頑抗,帝國軍隊追擊將其擊潰後發現南越土著對於帝國的南疆威脅不亞於匈奴,於是帝國開展了對兩廣地區的統一戰爭。40萬大軍在靈渠完工後,迅速得到補給並戰勝敵人。至此秦帝國版圖完全成形,也為後世中國版圖建立雛形。
其次,秦始皇並沒有全盤接受法家的社會思想。儒家說統治社會要講禮儀道德,法家講統治社會要依靠法、術、勢,要「愚民」。法家是敵視儒家社會思想的,這在韓非的言論中表現得最典型。但細檢秦文獻,發現秦始皇重「法」但也不棄「儒」。二十八年鄒嶧山立石,魯儒生就參與了議論,泰山石刻中還有「男女禮順」之語。同年琅邪刻石中講到「法度」要「以明人事,合同父子。聖智仁義,顯白道理」。秦始皇還強調移風易俗,創造「廉清」的社會環境,這些都有儒家社會思想的痕跡。
再次,秦始皇有「節事以時」的「民本」思想。新近出土的里耶秦簡中,洞庭郡守禮在給屬縣下達的公文中說:「田時(也),不欲興黔首,……(興黔首)可省少弗省少而多興者,輒劾移縣,(縣)亟以律令具論。」此文頒布於秦始皇二十七年二月,也就是統一後的次年。公文中強調要盡量使用犯罪之人來承擔徭役,特別是在農忙季節使用老百姓要慎之又慎,如果多加征發,要立即以法律論處。這似乎與我們對秦代濫用民力的印象並不吻合。其實,這種行政風格是始於中央再傳到地方的。如二十八年的琅邪刻石中,秦始皇就說,國家要「上農除末,黔首是富」,「憂恤黔首,朝夕不懈」,「節事以時,諸產繁殖。黔首安寧,不用兵革」。結合里耶簡,可以認為這種思想是得到貫徹實施的。
某人說是思想禁錮源於秦始皇,這個有些不顧歷史事實吧,秦始皇好歹還允許保留除六國史料外典籍,而據我所知,孔丘遠比秦始皇做得極端,當時魯國的少正卯講學曾經使得孔丘的學生三盈三竭,孔丘掌握權力後就馬上將人家殺害了,少的言論也因此沒有流傳下來。照這種做法,如果讓孔丘執掌天下,他做得大概要比秦始皇絕得多吧。後世儒生尊奉的是他們祖師爺的做法,而不是秦始皇的做法。要說愚民,孔丘的「民可由使之,不可由知之」比秦制更絕,秦制好歹還讓百姓將官吏作為老師呢。
再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將這種罪名安在秦始皇頭上如果不是某人無知,就是存心污衊了。秦朝以前的「士」是指「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士,與後世儒生所謂的士紳之士是有區別的。秦朝既然即使燒絕民間的其它書籍也要保留種樹和醫葯的書籍,可見對實用的知識還是重視的,而且士人也可以學習前人典籍,那些典籍可是包括歷史、外交、軍事等知識的,不比後世儒生只能通過讀孔丘限制的那些典籍才能做到「讀書高」。
最後說說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競爭,大部分學說都是為了服務統治者,使得國家富強的,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實踐與競爭結果,就是最終消滅六國的秦國,而秦國所採用的除了法術外,還有縱橫家、兵家,漢朝即使採用了儒家學說,也是奉行「王霸道雜之」的政策,漢宣帝看到太子迷醉儒術,就嚴肅地告戒過「漢家自有制度,王霸道雜之」,看到太子不聽告戒,就長嘆「亂我家者必太子也」,後來果然證明了他的預言。後世隨著儒家統治地位的穩固和絕對,中國也就越來越衰弱了。而儒家呢,儒家的學說是崇尚過時的周制,所以在各國都不受歡迎,即使有孔丘治魯,也是憑借個人才能和外王內霸的法術,而實行周制最堅決的魯國,周公早就預言了它的衰落,後來不是讓齊國滅掉了。
我認為秦朝滅亡的真正原因是以下幾點:第一點,就是扶蘇的死,如果死扶蘇的話,扶蘇即位後就很可能使用真正的儒家思想來統治他的帝國,這樣,秦朝很可能就不會滅亡。第二點,之所以秦朝會那麼快滅亡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秦始皇身邊只有能戰之將,沒有一個能諫之臣、敢諫之臣、善諫之臣,這才是秦朝滅亡的真正原因。其實在秦朝之後還有一個朝代的滅亡也是因為當時皇帝身邊沒有一個能諫之臣、敢諫之臣、善諫之臣,那就是隋朝,隋朝的末代皇帝煬帝其實也像秦始皇一樣,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人,就是因為他身邊沒有一個能諫之臣、敢諫之臣、善諫之臣,所以煬帝走上了一條不歸路,秦始皇之所以可以打敗其他六國,是因為他按照了商鞅的方法,但是他在獲得更大的一個國家後,再用原來的辦法顯然不行,但是他身邊確實沒有一個善諫的大臣,如果在秦始皇身邊有一個房玄齡或有個狄仁傑,秦朝也不可能滅亡。第三點,就是秦始皇的死,如果秦始皇能再活幾年,歷史必將改寫。從上面分析中可以看出,秦始皇之雄才大略古今無人相比,它不僅完成中國統一,而且從思想文化、政治法律、經濟制度、軍事建設等方面對中國進行了大規模改革。而軍事統一與改革必然出動一些保守的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其反彈勢必發生。秦始皇謀定而動,一方面對反動勢力執行嚴厲打擊,一方面促進各地經濟文化發展。他也知道自己面對的巨大困難,甚至生命危險——六國遺族公子張良不久在博浪製造了「博浪錐」事件企圖謀殺秦始皇么?面對險惡的局勢,秦始皇做出應變,安排太子扶蘇參加對匈奴戰爭,增加扶蘇在軍隊中的威望,並要求秦軍精神領袖蒙恬以及蒙氏家族對扶蘇效忠(這也是胡亥繼位後秦軍主力野戰部隊拒絕效忠帝國的原因);同時命令蒙恬、扶蘇執行在對匈奴戰爭勝利後駐防長城不許追擊轉而威懾中原,機動支援關中的戰略。也許在秦始皇的謀略中,未來的帝國是一個法律嚴明、軍力強大、國力昌盛、科學先進、吏治昌明的帝國。但是在他正在執行理想建設的時候,生命結束了。而秦始皇更沒想到的是在趙高、李斯的陰謀下,胡亥繼位,逼死扶蘇、蒙恬,帝國大亂,軍隊拒絕效忠。嗚呼,帝國大廈崩潰。
毛主席對秦始皇的評價是:孔孟是唯心主義,荀子是唯物主義,是儒家的左派。孔子代表奴隸主、貴族。荀子代表地主階級。又說:在中國歷史上,真正做了點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說空話。幾千年來,形式上是孔夫子,實際上是按秦始皇辦事。秦始皇用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學生。孔夫子有些好處,但也不是很好的。我們應該講句公道話。秦始皇比孔子偉大的多。孔夫子是講空話的。秦始皇是第一個把中國統一起來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統一了中國,而且統一了中國的文字 、中國各種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後來一直沿用下來。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第二個超過他的,可是被人罵了幾千年。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罵我是秦始皇,中國歷來分兩派,一派講秦始皇好,一派講秦始皇壞。我贊成秦始皇,不贊成孔夫子。因為秦始皇是第一個統一中國、統一文字,修築寬廣的道路,不搞國中之國,而用集權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幾年一換,不用世襲制度。
我發現毛主席真的十分像秦始皇,秦始皇統一中國,毛主席建立新中國;秦始皇焚書坑儒,毛主席十年文化大革命;秦始皇北擊匈奴,毛主席抗美援朝……試問,為什麼別人評價毛主席說是功大於過,而秦始皇卻是過大於功或是功過相抵?其實康熙的經歷和秦始皇也差不多,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康熙殺鰲拜;秦始皇統一中國,康熙平三藩、收復台灣、反擊噶爾丹;秦始皇焚書坑儒,康熙搞文字獄……為什麼康熙也是功大於過,而秦始皇卻是過大於功或是功過相抵?而且秦始皇是他們的先人,並沒有史書供他查閱,也沒有人供他咨詢,他的的確確是一個孤獨的探索者。
還有秦始皇派大軍攻打南蠻,在興安修靈渠,有可能有開發兩廣地區的想法,在秦甌戰爭中,秦軍在這次戰爭中的參戰兵力以及組成,在幾乎所有的史書中都說到秦軍調動50萬大軍在屠睢的率領下進攻百越,在《淮南子•人間訓》中記載:「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領,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余干之水」,但是這里也有疑問,五路秦軍是同時進攻的嗎?在廣東和廣西的地方誌中記載,秦軍在開始時期是屠睢一路和趙佗一路這兩路一共20萬人馬最先發動進攻。但是那剩下的30萬人是什麼時候才開始加入戰爭的呢?從史書上看,剩下的30萬人應該在前線部隊陷入戰爭泥潭,也就是在屠睢寫部隊缺糧的戰報給秦始皇以前就出動了,因為在屠睢寫的信中說到了自己的「五十萬大軍已經傷亡甚重」,而且根據考證,其中一路秦軍開始攻擊的是東甌閩越地區(主要在現在福建),這路秦軍也是五路中最晚才加入兩廣戰場的一路。秦軍這50萬大軍到底是那裡的兵為主呢?根據我們湖南等地的地方誌記載,秦軍這次戰爭所動用的部隊還是以以前滅楚國的部隊為主力,但是為了適應南方作戰,秦軍這50萬大軍中也有不少於10萬人的原楚國部隊。百越軍在這次戰爭中的參戰兵力則幾乎沒有任何史書有比較確切的記載,只能從部分考古資料中看出百越軍的人數要遠遠少於秦軍,而且當時的嶺南百越基本上為蠻荒之地,交通不便,原始森林密布,自然環境惡劣,所以當時的兩廣總人口數根據考古學家的估計都不會超過50萬,當時能戰的適齡青壯年大致在5萬人上下,這在不少野史中也有類似「百越土著軍人數僅及秦軍十分之一」的說法。但是不管怎麼樣,秦軍的兵力是占絕對優勢的,秦軍為了這次戰爭的勝利是不惜代價的。早期中國正史對兩廣記載的很少,因為秦甌戰爭之前兩廣地區實際上是屬於越南屬地,生活的南越人據說都是南越王的嫡系後人。秦始皇滅六國後,北築長城命蒙恬駐軍30萬。穩固了北方邊境後便向南擴張。這篇文章說「秦甌戰爭」動用了50萬大軍參戰,而且全部投入戰斗。我看不至於,南越的戰鬥力當時完全無法對抗秦軍,秦軍裝備上在當時是極為先進的,防身有盔甲,攻擊有槍、劍、弩、雙馬戰車。軍隊又實行多兵種協同作戰,即有步兵、又有弩兵、還配備騎兵。這樣的戰鬥力在當時對兩廣土著軍的殺傷力可想而知。這樣推斷戰爭初期投入的20萬兵力實際上已經取得完勝,後期的30萬人應該是用於駐守的。而且我看過的書中記載這30萬就駐守在當時的桂林郡。從以上來說,秦始皇並不是單單只是想收復兩廣地區,因為對於那5萬土著軍,不可能用30萬比他們武器裝備更強、作戰經驗更豐富的軍隊來駐守,我認為秦始皇有開發兩廣地區的想法,如果在當時就開發了兩廣地區,秦朝應該就會出現曠世的繁榮景象,秦朝也很有可能不滅亡,如果兩廣地區得到開發,江南地區也應該很快得到開發,至於當時為何沒有馬上進行開發,我認為是因為人力不夠。如果兩廣地區得到開發,這就將成為秦始皇統一中國這個大功之後的另一個巨大的功績。
我認為秦始皇的過也警告了他的後人,這不能不說是他的功,而且,我認為秦始皇在當政期間也有過這種想法。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出巡東南之後西歸的秦始皇在沙丘病逝。《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始皇臨死之前,給公子扶蘇留下一道遺詔:「與喪會咸陽而葬。」意指要扶蘇從上郡回到咸陽參與葬禮。這道遺詔在《李斯列傳》中還有「以兵屬蒙恬」及「與喪會咸陽而立為嗣」諸語,可見遺詔的實態究竟如何很難知曉了。秦始皇有20餘子,胡亥是他所愛的小兒子,並且當時就在他的身邊,扶蘇雖是長子,但秦始皇似乎並不怎麼喜歡他,那麼這道遺詔究竟想要表達什麼呢?趙高看出了其中的奧秘。他告訴胡亥:始皇獨賜長子書,是明確表示要立扶蘇為皇帝。胡亥也認為父親的意思就是如此。此後趙高與胡亥、李斯密謀逼死扶蘇並造成秦代歷史的重大轉折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事了。從史料的記載來看,秦始皇與他的長子扶蘇之間在思想上並不協調。如秦始皇坑「諸生」於咸陽,扶蘇就曾勸諫。史書記載,扶蘇「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這與剛愎自用,「樂以刑殺為威」的秦始皇在性格上似乎很不相同。史書又說,扶蘇屢次上書,「議時政」。這種矛盾後來發展到秦始皇難以容忍而把他趕到邊郡監軍為止。既然如此,秦始皇為什麼秦始皇不願意皇位傳給與他性格相同,而且是最喜歡的小兒子胡亥,為什麼在臨死之前又要把他所創立的帝國交到這個與他治術不同的長子扶蘇手中呢?我想,從秦始皇的個性看,他選扶蘇作為接班人的理由恐怕與扶蘇身為長子並無太大關系,決定性的因素在於秦始皇從心裡認識到帝國需要一位能夠安定天下的統治者,而胡亥及其他諸子承擔不了這個責任。這樣看來,秦始皇是有意圖想將他的過警告給他的後人。
而且,秦始皇確實不是一個昏庸、殘暴的皇帝,在他由統一到死的11年中(公元前220—210年),他曾五次出巡全國各地,他並不像隋煬帝一樣,光第一次巡遊江都時,隨行的船隻就數千艘,同行的後妃宮女、僧侶道士、官吏士兵共計20餘萬人,僅挽船的就有8萬多人。秦始皇也不像乾隆一樣,6次下江南,共花費7000萬兩白銀。秦始皇個人是辛勤地工作著,國家大事小事都要由他自己作出決定。「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史記•秦始皇本記》)。秦臣在泰山石刻辭中頌揚他:「既平天下,不懈於治;夙興夜寐,設建長利」(同上書)。
從上文看,秦始皇的功和過已經非常明顯。他的功很多,過也不少,但是很多所謂的過並不能說是過,從整體看,秦始皇還是一個功大於過的.

『陸』 如何做好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思考

在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發展階段,職務犯罪已成為需要高度重視、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有效遏制職務犯罪,是各級預防辦重要的研究課題。
一、產生職務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政治素質低。職務犯罪的幹部大多沒有良好的思想基礎,又放鬆自身學習,不注意改造自己的世界觀和嚴格自律。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受西方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侵蝕,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世界觀、人生觀錯位,價值觀扭曲,把一切向錢看的腐朽思想帶入執法領域中,把手中的權力視為交換的籌碼,以權謀私、權錢交易,把公正執法扔到了腦後。有的黨員幹部不講政治,只講金錢;不講奉獻,只講索取;鬥富、顯闊、縱欲、精神空虛、道德淪喪。究其根本原因是丟掉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理想信念動搖。
(二)法制觀念淡薄。職務犯罪的黨員幹部大多沒有牢固樹立公正執法的思想觀念,在實際工作中也就不可能自覺遵照法律規定做到依法辦事。違法辦事的幹部往往認為工作不會出問題,自己不會犯錯誤,就是發生了一些違紀違法情況,還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對工作缺乏高標准、嚴要求,不能兢兢業業對待每一項具體工作,法制觀念淡薄。
(三)特權思想嚴重。一是在這些職務犯罪的幹部中,往往擁有特權,以管人者的身份自居,自認為高人一等,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利當作耍特權的資本,認為自己可以不受法律約束,凌駕於法律之上。事實上,但凡腐敗分子在受到懲處後都會自我反省:「如果當時有人提醒我、監督我,就不會有如此的下場」,但悔之已晚。二是缺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和為人民甘於奉獻的敬業精神,忘記了「權力來自於人民」、「人民公僕為人民」的崇高宗旨。群眾觀念淡薄,顛倒了主僕關系,忘記了幹部的本色是為人民服務。
(四)工作機制和管理方式尚待完善。少數基層領導對幹部職務違紀違法導致的各種問題認識模糊,加之受「難免論」、「難管論」的影響,行動上自然對幹部失察、失管、失控。對違紀違法幹部無原則地加以袒護和縱容。領導幹部的一崗雙責制度,明確規定既要抓業務也要抓隊伍建設,但少數領導往往只顧壓任務定指標,忽視講紀律,提要求;只注重完成工作任務指標數字,不檢查完成任務的方法和手段,不檢查制度規定的落實情況。因此,工作上滿足於一般化的部署要求,缺少深入檢查;對違紀違法幹部姑息遷就,缺乏嚴肅批評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停留在表層,缺乏滲透到每個環節的具體措施。尤其是不能有效地啟動預防機制,處理上又失之於寬。
(五)監督制約機制鬆懈,制度流於形式。近年來,各地各部門都普遍制定了相應的預防職務犯罪的規定、紀律、制度、辦法等,但在具體落實上,卻缺乏廣度和深度,沒有起到幹部之間相互監督,部門之間相互制約的作用。如在一些司法機關中,特別是利益驅動,權力干擾,以罰代法等嚴重影響法律的公正執行。法規制度失去了應有的約束力,成了一紙空文。這些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也是監督制約機制沒能正常運轉的結果。
(六)文化觀念、倫理道德庸俗化。以「文明禮儀之幫」、「禮尚往來」為幌子,使人際關系庸俗化。目前,「送禮辦事」漸漸成為一種「社會文化習慣」。人們痛恨貪官污吏,但又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見了菩薩就燒香」,要辦事就花錢,辦成事就送禮,不然就欠人情,甚至有人認為請客送禮是有能力有本事的表現,於是許多人大行其道,以身試法,走向犯罪。
二、職務犯罪的治理對策
打擊是懲治職務犯罪的治標措施,預防才是治本之策。人們往往關注打擊職務犯罪而忽視預防工作。懲辦貪污腐敗,令人解氣,但更重要的是預防和減少職務犯罪的發生,以減少國家和人民群眾的損失,樹立黨和政府的良好形象。預防職務犯罪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先導,完善教育倡廉機制。不少事實證明,「千腐敗、萬腐敗,都是思想先腐敗。」陳希同、成克傑、王寶森、胡長清、程維高等,這些高級幹部之所以墮落,都是從思想蛻化變質開始,逐步滑向腐敗深淵的。以此為鑒,必須從思想上強化預防職務犯罪的建設,在廣大黨員和領導幹部思想上築起預防職務犯罪的堅固堤壩。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一是突出教育的重點內容。加強政治理論教育,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使黨員部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開展正反兩方面典型教育,大力宣傳清正廉明、勤政為民的優秀領導幹部形象,使廣大黨員幹部學有榜樣,奔有方向;深化警示教育,使黨員領導幹部從活生生的反面典型案例中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加強黨內重要法規的教育,增強領導幹部遵紀守法和廉潔從政的自覺性;強化黨員領導幹部的自我教育,積極開展廉政承諾活動,並定期向組織報告,健全領導幹部的自我約束機制。二是抓住各級黨政領導幹部以及人、財、物等關鍵崗位上的管理幹部作為重點教育對象。三是注重教育的實際效果。要根據不同行業、不同崗位人員的特點,因地制宜,分層施教,積極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不斷拓寬教育渠道,如對易發生問題的節、假日關鍵時期,開展專項黨風廉政教育,增強利用教育的新鮮感和吸引力,努力在增強教育的針對性、提高教育的實效性上下功夫。
(二)強化監督,完善對黨員幹部的監督保廉機制。健全的監督機制對預防和揭露腐敗的作用至關重要。馬克思主義監督學說認為,監督是國家的一種職能,是維護一定社會政治和經濟秩序的手段。從政治學的角度看,不受監督的權力必然走向腐敗。監督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增加重大決策和重大問題的透明度,實行各種公開制度,改革和健全各種審批制度等等。應該肯定,我們黨多年來已經形成了不少黨內監督的好制度和經驗。但是,監督體制還不夠完善,沒有形成具有足夠約束力的監督體系,是目前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在監督機制方面,特別重要的四種監督力量是,一是反腐敗專門機關的專門監督,主要是依靠檢察機關的反貪污賄賂局的作用,要保證司法機關的獨立性、執法的權威性和有效性。二是要高度重視和發揮人大和政協的監督功能,強化權力機關的監督。人大監督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有各種法定的監督方式,不能流於形式,而政協的民主監督則是我國的一種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這也是我國憲法規定的一項政治制度。三是嚴格實行黨內監督,強化領導幹部的自我凈化機制。執行黨政領導幹部主動接受同級紀委監督制度;實施黨政領導幹部公布廉潔從政情況制度;堅持黨員領導幹部專題民主生活會制度,對問題較多的單位,通過召開指定內容的專題民主生活會的形式,擺問題,挖根源,議措施,實現自我化解。四是盯住要害環節,強化對領導幹部職權行為過程的監控機制。對人財物以及建築工程項目等重大事項決策的運作過程實施有效監控,凡是由集體決策的,都必須由領導班子按程序,議事規則集體決議,不得由領導個人說了算或少數人說了算。完善事前、事中監督制度,強化對領導幹部違紀違法行為的防範預警機制。
(三)健全和規范法制制度。現在我國憲法已經明確要建設法治國家,這也是中央的綱領性目標,必須明確法治對政府而言,其實質意義在於防止行政權力的泛濫。由於行政權是一種由國家行政機關主動行使的權力,其作為或不作為均必須依照法律的授權和規定,否則就容易擾民,進而形成腐敗,要依法行政必須重點抓住兩個方面:一是立法;二是執法。一方面必須切實加強預防職務犯罪的立法工作。由於立法方面的不足,預防職務犯罪工作一直在探索中前進。要盡快建立和完善職務犯罪預防、懲治、監督等方面的制度、法規,除黨內《兩個條例》外,比如建立《行政程序法》、《財產申報法》、《國家公務員監督法》、《預防職務犯罪法》等法規,形成一套比較完善和規范的預防職務犯罪的法規體系,使預防職務犯罪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在職務犯罪高發期,治亂要用重典,所制訂的法規要加大懲罰的力度,量紀量刑要從重,要增加職務犯罪的政治成本和經濟成本,在政治和經濟上要給予職務犯罪分子沉重的打擊,使其在黨內無藏身之地。另一方面要克服執法中的"軟骨病",排除各種干擾,剛正不阿執法。要堅決杜絕以言代法,以權代法,以權壓法,以罰代刑,以及貪贓枉法的職務犯罪問題發生。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沒有特殊公民。只要違法的都依法嚴懲,以震懾職務犯罪分子。
預防職務犯罪和反腐倡廉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只有建立在對職務犯罪本質問題的清醒認識上,才有可能運用各種工具來提出預防職務犯罪的對策,解決問題的重點應當是根除腐敗的內在根源,只要努力尋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同經濟發展、政治民主和精神文明相適應的手段,著力構建教育、制度、監督三者並重,「三位一體」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從根本上預防和治理職務犯罪是可行的,預防職務犯罪一定能夠找到最佳的方法。

『柒』 欽州特大殺人案兇手梁積倩,持刀連殺6人,後來怎樣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因為身體上的殘疾而遭到正常人的恥笑與侮辱,這樣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甚至因此而發生令人痛心的悲劇。

梁積倩(男),1954年出生於廣西省欽州市欽南區那彭鎮英學村的一戶貧困人家,家裡有兩個孩子,哥哥和他。梁積倩出生前,家裡的經濟條件就不好。等到他出生的時候吃飯都困難了。也因此他的哥哥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在十幾歲時突發精神疾病。就這樣家裡的重擔就落到了梁積倩的身上,由於家庭貧困,梁積倩與哥哥都沒有讀完小學2年級。父親重病在床,哥哥瘋了,一家人生活得非常困難。也正因為如此,梁家被村裡人嘲諷,但善良的梁積倩對此並不理會,憑借著自己的微薄之力盡力養活家人。

民警詢問他為什麼要回家?他回答道:「擔心自己那殘疾的兒子無人照顧,也想拿件衣服穿上。」悲劇落幕,於2006年7月13日,欽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判決,判處梁積倩死刑。而他臨死前的願望就是最後能再看一眼兒子,然而,宣判前不久,梁小海就病逝了。同年12月21日,梁積倩被執行死刑,當天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將梁小海的遺照帶到了刑場,也算滿足了梁積倩生前最後的願望。案件到此結束,大家有什麼看法嗎?

『捌』 付立慶的科研成果

1.《法治的臉譜》,中國檢察出版社2004年版;
2.《法治的聲音》,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3.《主觀違法要素理論——以目的犯為中心的展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4.《犯罪構成理論:比較研究與路徑選擇》, 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刑法總論》,【日】山口厚著,(獨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2.《從新判例看刑法》【日】山口厚著,(與劉雋合譯,第一譯者),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版。 1.無情的法律與理性的詮釋——許霆案的深層解讀(第二主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2.和諧社會語境下刑法機制的協調(副主編),中國檢察出版社2008年版。
3.金融犯罪的全球考察(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4.犯罪與行政違法行為的界限及懲罰機制的協調(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1.《刑法分論》(謝望原、赫興旺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1版,2011年第2版。
2.《刑法總論精釋》(陳興良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第1版,2011年第2版。
(一)犯罪論體系序列
1. 犯罪概念的分層含義與階層犯罪論體系的再宣揚——以「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規范理解為切入, 《法學評論》2015年第2期;
2. 重構我國犯罪構成理論的宣言與自省,《中外法學》2010年第1期;
3. 犯罪構成理論體系改造研究的現場敘事——兼對一種改良論主張的若干評論,
《法律科學》2009年第2期(轉載於《報刊復印資料·刑事法學》2009年第4期);
4. 重構我國的犯罪構成理論:基本依託和意義所在,《法學評論》2008年第6期;
5. 期待可能性的體系地位,《金陵法律評論》2008年春季號;
6. 違法性理論的應然位置,《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
(轉載於《報刊復印資料·刑事法學》2007年第11期);
7. 關於德日犯罪論體系的若干辯駁,《雲南法學》2008年第3期;
(收入於改之、周長軍教授主編:《刑法與道德的視界交融——西原春夫刑法理論研討》,中國人民公安 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8. 重構我國犯罪構成體系的目標定位——二階層、三階層還是四階層?
載馮軍主編:《比較刑法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9. 重構我國犯罪構成理論所面臨的基本課題,
載梁根林主編:《犯罪論體系》,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版。
10. 刑事領域的違法性沖突及其救濟——以社會危害性理論的檢討和反思切入,
與梁根林教授合著,載陳興良主編:《刑事法評論》,第10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二)刑法基礎理論序列
11. 刑法規范的供給不足及其應對,《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4年第2期;
12. 刑罰積極主義立場下的刑法適用解釋,《中國法學》2013年第4期;
13. 論刑法用語德明確性與概括性,《法律科學》2013年第2期;
14. 行為犯概念否定論,《政法論壇》2013年第6期;
15. 應否允許抽象危險犯反證問題研究,《法商研究》2013年第6期;
16. 善待罪刑法定——以我國刑法第3條的檢討和反思切入,
《法學評論》,2005年第3期(報刊復印資料《刑事法學》2005年第8期轉載);
17. 論刑法適用中的隱性不平等——以劉海洋事件為視角的考察,
《法律科學》,2004年第2期(報刊復印資料《刑事法學》2004年第5期轉載);
18. 刑事一體化:梳理、評價與展望——一種學術史意義上的現場敘事,
載陳興良主編:《刑事法評論》,第14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三)主觀違法要素與目的犯研究序列
19. 非法定目的犯的甄別與定位——以偽造貨幣罪為中心,
《法學評論》2007年第1期(報刊復印資料《刑事法學》2007年第4期轉載)
20. 論金融詐騙罪的非法佔有目的,《法學雜志》,2008年第4期;21. 論中國刑法中的典型的法定目的犯,《法學雜志》,2006年第1期;
22. 論目的確定的推定化,《當代法學》,2008年第2期(報刊復印資料《刑事法學》2008年第6期轉載)
23. 論主觀違法要素的地位與范圍,《刑事法評論》第17卷,2006年3月版;
24. 論主觀違法要素理論的誕生與發展,《刑事法探究》第一卷,2007年5月版。
(四)財產犯一般理論序列
25. 論刑法介入財產權保護時的考量要點,《中國法學》2011年第6期;
26. 論刑法對財產權保護中的均衡性原則,《法學》2011年第5期;
(五)刑法適用具體問題研究序列

27. 論搶劫罪與強拿硬要型尋釁滋事罪之間的關系——以孫某尋釁滋事案為切入點,
《法學》2015年第2期;
28. 「情節較輕」的認定應不考慮法定從寬情節——以防衛過當故意殺人行為的量刑為切入,
《法學雜志》2014年第10期;
29. 累犯情節前置論,《法學》2014年第7期;
30. 死刑案件裁量過程中的司法軟骨病及其祛除,《法學》2013年第10期;
31. 惡意散布他人捏造事實行為之法律定性,
《法學》2013年第6期(報刊復印資料《刑事法學》2012年第11期轉載);
32. 綁架罪既遂標準的重新論證,《法學評論》2012年第1期;
33. 論綁架罪的修正構成的理解與適用——兼評修正案對綁架罪的修改,
《法學家》2009年第3期(報刊復印資料《刑事法學》2009年第11期轉載);
34. 「躲貓貓事件」發生的根源在於制度性缺陷,《法學》2009年第4期;
35. 利用ATM故障惡意取款案法律性質辨析,《法學》2008年第2期;36. 許霆案背後的幾點反思,《法制日報》理論版,2008年1月20日。
37. 拐賣幼女並姦淫行為之定罪量刑,《法學》2007年第10期;
38. 「姦淫被拐賣的婦女」應如何理解,《法制日報》理論版,2007年9月9日。
39. 論軍警人員搶劫行為之法定刑適用,《法學雜志》,2007年第4期
(報刊復印資料《刑事法學》2007年第10期轉載)
40. 持假槍搶劫該如何定性,《法制日報》理論版,2009年4月8日。
41.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綁架致使被綁架人死亡之法律適用,,《人民檢察》,2007年第9期;
42. 典型案例的標本價值,《人民檢察》,2008年第7期;
43. 求仁而得仁,何怨?《人民檢察》,2007年第15期;
44. 婚內強奸犯罪化應該緩行,《刑事法判解》第4卷,2001年版;
45. 死刑犯的生育權,《刑事法判解》第5卷,2002年版。
47. 超越與缺憾——蘇力「一個不公正的司法解釋總置評」,《刑事法評論》,第13卷,2003年版。
(六)其他
在《南方周末》、《法制日報》、《檢察日報》、《時代潮》等報紙、雜志上發表法學隨筆20餘篇;在《北京商學院學報》、《現代財經》、《財會月刊》等雜志上發表經濟類論文5篇(2000年以前) 。

『玖』 法醫鑒定肋骨標准

關於印發《人體輕傷鑒定標准(試行)》的通知 (1990年4月2日 法(司)發[1990]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廳(局)、司法廳(局): 現將《人體輕傷鑒定標准(試行)》印發給你們,作為評定傷害他人身體造成傷關於鑒定標准,在法醫檢案中參照執行。在試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及時按系統反映,以便進一步修改完善。 附:《人體輕傷鑒定標准(試行)》 人體輕傷鑒定標准(試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本標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規定,以醫學和法醫學的理論與技術為基礎,結合法醫檢案的實踐經驗制定,為輕傷鑒定提供依據。 第二條 輕傷是指物理、化學及生物等各種外界因素作用於人體,造成組織、器官結構的一定程度的損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礙,尚未構成重傷又不屬輕微傷害的損傷。 第三條 鑒定損傷程度,應該以外界因素對人體直接造成的原發性損害及後果為依據,包括損傷當時的傷情、損傷後引起的並發症和後遺症等,全面分析,綜合評定。 第四條 鑒定人應當由法醫師或者具有法醫學鑒定資格的人員擔任;也可以由司法機關聘請或者委託的主治醫師以上人員擔任。 鑒定人有權了解案情、調閱案卷、病歷和勘驗現場,有關單位有責任予以配合。 鑒定人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應用科學的檢測方法,保守案件秘密,遵守有關法律規定。 第二章 頭頸部損傷 第五條 帽狀腱膜下血腫 頭皮撕脫傷面積達20平方厘米(兒童達10平方厘米);頭皮外傷性缺損面積達10平方厘米(兒童達5平方厘米)。 第六條 頭皮銳器創口累計長度達8厘米,兒童達6厘米;鈍器創口累計長度達6厘米,兒童達4厘米。 第七條 顱骨單純性骨折。 (相關文章: 裁判文書1篇1次) 第八條 頭部損傷確證出現短暫的意識障礙和近事遺忘。 (相關文章: 裁判文書1篇3次) 第九條 眼損傷 (一)眼瞼損傷影響面容或者功能的; (二)眶部單純性骨折; (三)淚器部分損傷及功能障礙; (四)眼球部分結構損傷,影響面容或者功能的; (五)損傷致視力減退,兩眼矯正視力減退至0.7以下(較傷前視力下降0.2以上),單眼矯正視力減退至0.5以下(較傷前視力下降0.3以上);原單眼為低視力者,傷後視力減退1個級別。 視野輕度缺損; (六)外傷性斜視。 第十條 鼻損傷 (一)鼻骨粉碎性骨折,或者鼻骨線形骨折伴有明顯移位的; (二)鼻損傷明顯影響鼻外形或者功能的。 第十一條 耳損傷 (一)耳廓損傷致明顯變形;一側耳廓缺損達一耳的10%,或者兩側耳廓缺損累計達一耳的15%; (二)外傷性鼓膜穿孔; (三)外耳道損傷致外耳道狹窄; (四)耳損傷造成一耳聽力減退達41分貝,兩耳聽力減退達30分貝。 (相關文章: 裁判文書1篇1次) 第十二條 口腔損傷 (一)口唇損傷影響面容、發音或者進食; (二)牙齒脫落或者折斷2枚以上; (三)口腔組織、器官損傷,影響語言、咀嚼或者吞咽功能的; (四)涎腺損傷伴有功能障礙。 (相關文章: 裁判文書1篇2次) 第十三條 顴骨骨折或者上、下頜骨骨折;顳下頜關節損傷致張口度(上下切牙切緣間距)小於3厘米。 第十四條 面部軟組織單個創口長度達3.5厘米(兒童達3厘米),或者創口累計長度達5厘米(兒童達4厘米)或者頜面部穿透。 第十五條 面部損傷後留有明顯瘢痕,單條長3厘米或者累計長度達4厘米;單塊面積2平方厘米或者累計面積達3平方厘米;影響面容的色素改變6平方厘米。 (相關文章: 裁判文書1篇1次) 第十六條 面神經損傷致使部分面肌癱瘓影響面容及功能的。 第十七條 頸部軟組織單個創口長度達5厘米或者累計創口長度達8厘米。 未達到上款規定但有運動功能障礙的。 第十八條 頸部損傷出現窒息徵象的。 第十九條 頸部損傷傷及甲狀腺、咽喉、氣管或者食管的。 第三章 肢體損傷 第二十條 肢體軟組織挫傷占體表總面積6%以上。 第二十一條 肢體皮膚及皮下組織單個創口長度達10厘米(兒童達8厘米)或者創口累計總長度達15厘米(兒童達12厘米);傷及感覺神經、血管、肌腱影響功能的。 第二十二條 皮膚外傷性缺損須植皮的。 第二十三條 手損傷 (一)1節指骨(不含第2至5指未節)粉碎性骨折或者2節指骨線形骨折; (二)缺失半個指節; (三)損傷後出現輕度攣縮、畸形、關節活動受限或者側方不穩; (四)舟骨骨折、月骨脫位或者掌骨完全性骨折。 第二十四條 足損傷 (一)2節趾骨骨折; (二)缺失1個趾節; (三)跖骨2節骨折;跗骨、距骨、跟骨骨折;踝關節骨折或者跖跗關節脫位。撕脫骨折除外。 第二十五條 四肢長骨骨折;臏骨骨折。 第二十六條 肢體大關節脫位、關節韌帶部分撕裂、半月板損傷或者肢體軟組織損傷後瘢痕攣縮致關節功能障礙。 第四章 軀幹部和會陰部損傷 第二十七條 軀幹部軟組織挫傷比照第二十條。 第二十八條 軀幹部創口比照第二十一條。 第二十九條 軀幹部穿透創未傷及內臟器官或者重要血管、神經的。 第三十條 胸部損傷引起氣胸 、血胸或者較大面積的單純性皮下氣腫 ,未出現呼吸困難。 (相關文章: 裁判文書1篇1次) 第三十一條 胸部受擠壓,出現窒息徵象。 第三十二條 肩胛骨、鎖骨或者胸骨骨折;胸鎖關節或者肩鎖關節脫位。 第三十三條 肋骨骨折(一處單純性肋骨線形骨折除外)。 (相關文章: 裁判文書1篇1次) 第三十四條 女性乳房損傷導致一側乳房明顯變形或者部分缺失;一側乳房乳腺導管損傷。 第三十五條 腹部閉合性損傷確證胃、腸、肝、脾或者胰挫傷。 第三十六條 外傷性血尿(顯微鏡檢查紅細胞>10/高倍視野)持續時間超過二周。 第三十七條 會陰部軟組織挫傷達10平方厘米(兒童酌減)或者血腫二周內不能完全吸收的。 第三十八條 陰莖挫傷致排尿困難;陰莖部分缺損、畸形;陰囊撕脫傷、陰囊血腫、鞘膜積血;一側睾丸脫位、扭轉或者萎縮。 (相關文章: 裁判文書1篇1次) 第三十九條 會陰、陰囊創口長度達2厘米;陰莖創口長度達1厘米。 第四十條 外傷性肛裂、肛瘺或者肛管狹窄。 第四十一條 陰道撕裂傷、子宮或者附件損傷。 第四十二條 損傷致孕婦難免流產。 第四十三條 外傷性脊柱骨折或者脫位;外傷性椎間盤突出;外傷影響脊髓功能,短期內能恢復的。 第四十四條 骨盆骨折。 第五章 其他損傷 第四十五條 燒、燙傷 (一)燒燙傷占體表面積 淺二度5%以上(兒童3%)以上; 深二度2%以上(兒童1%)以上; 三度0.1%以上。 (二)頭、手、會陰部二度以上燒燙傷,影響外形、容貌或者活動功能的。 (三)呼吸道燒燙傷。 第四十六條 凍傷比照本標准相關條文。 第四十七條 電燒傷當時伴有意識障礙或者全身抽搐。 第四十八條 損傷致異物存留深部軟組織內。 第四十九條 各種損傷出血出現休克前期症狀體征的。 第五十條 多部位軟組織挫傷比照第二十條。 (相關文章: 裁判文書1篇2次) 第五十一條 多部位軟組織創傷比照第二十一條。 第五十二條 其他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損傷,致人體組織、器官結構輕度損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礙的比照本標准相關條文。 第六章 附 則 第五十三條 多種損傷均未達本標準的,不能簡單相加作為輕傷。若有三種(類)損傷均接近本標準的,可視具體情況,綜合評定。 第五十四條 本標准所定各種數據冠有「以上」或者「以下」的均含本數。 第五十五條 本標准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的法醫學鑒定。 第五十六條 本標准自1990年7月1日起試行。

『拾』 賣油條的進監獄了,雞蛋還沒進去是什麼意思

「一勺泡打粉」惹來牢獄之災

6月7日凌晨三點,街道一片寧靜,劉明(化名)一家已經起床了。

這是他一貫的作息時間。他在河北省邯鄲市邱縣經營一個早點鋪,早上是最關鍵的時候。和面、熬粥,忙活兩個小時,天剛亮,就有食客上門了。

劉明今年六十多歲,頭發已經白了大半。微胖的身材,經常穿一件寬松的破舊的軍綠色T恤,布鞋上的油點摞了好幾層。胳膊上幾處淺褐色的圓點,那是被熱油濺到留下的痕跡。油煙的味道滲到皮膚和頭發里,他身上常年帶著一種油炸食品的味道。

他的早點鋪賣油條、油餅、包子、胡辣湯。在邱縣縣城,這樣的早點鋪有近十家。

和劉明一樣,他們的手藝都是和上一輩學的。劉明的父親以前就是做早點生意的。各家的配方類似,製作全憑經驗。就以油條來說,十斤面,劉明要加二兩鹽、二兩鹼、二兩泡打粉。「二兩大概就是一勺。」他用拇指掐著食指比畫著,「吃飯的小勺子。」泡打粉可以使面團發起來,變大變脆。

但這「一勺泡打粉」,給劉明一家惹來了牢獄之災。

2014年的夏天,邱縣公安局的辦案民警從每家早點攤上拿走了3斤油條,當著他們的面分裝在兩個袋子里,貼上了封條。當時,劉明還以為是檢查地溝油的。他自信地跟食客們說:「你們放心吃,我們家用的都是正經油。」

邱縣公安局將油條送到了河北省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進行檢測,發現有七家早點攤的油條樣本中鋁含量超標。

劉明家的油條也被檢出鋁超標。鑒定結果顯示,他家的油條中鋁含量超過標准13倍。

劉明記得,那是邱縣第一次對油條中鋁含量進行檢查,也是他第一次聽說「鋁超標」這個概念。檢查人員告訴他,可能是泡打粉中鋁含量超標了。劉明瞪大了眼睛問,泡打粉里有鋁呢?

正在製作油條的商販。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2014年11月,幾家早點鋪老闆被警方帶走。但調查很快就結束了,警方認為,攤主們的行為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允許取保候審。攤主王舒(化名)的妻子提到,當時讓每家交了一萬元保證金。「我們覺得已經沒事了。」

之後,當地對於油條鋁含量的檢查成了常態。幾乎每年都要查一兩次。」王舒說,「因為之前交了罰款,以前用明礬的都不敢用了,之後的檢查,幾乎沒聽說誰家的油條又不合格了。」劉明也更謹慎了,他說,以前只要是泡打粉就行,現在必須要看成分,要標注「無鋁」的才敢用。

熱點內容
兩高貪賄司法解釋 發布:2024-11-16 17:34:31 瀏覽:980
刑事訴訟法第二第七節 發布:2024-11-16 17:24:22 瀏覽:847
法律法規文本資料庫 發布:2024-11-16 16:53:09 瀏覽:899
道德在利益面前是 發布:2024-11-16 16:43:00 瀏覽:887
大型社會活動安全管理條例 發布:2024-11-16 16:32:45 瀏覽:922
法院等級保護 發布:2024-11-16 16:31:42 瀏覽:378
民法典網賭 發布:2024-11-16 16:24:39 瀏覽:181
經濟法產生的社會條件是 發布:2024-11-16 15:54:15 瀏覽:97
電大合同法第二版考核冊答案 發布:2024-11-16 14:39:20 瀏覽:448
勞動法孕婦發工資的制度 發布:2024-11-16 14:19:20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