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民法
A. 來個大佬給梳理下民法之善意取得考點大匯總成不我事業單位考試想用到
一、善意取得的概念
善意取得,指受讓人以財產所有權轉移為目的,善意、對價回受讓且佔有該財產,即答使出讓人無轉移所有權的權利,受讓人仍取得其所有權。
二、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
1、出讓人無處分權;
2、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
3、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4、所有權已經轉移(交付/登記)。
三、善意取得的法律效力
受讓人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
四、不適用善意取得的情形
遺失物、盜贓物、貨幣、禁止流通物等不適用善意取得。所有權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追回遺失物。
該遺失物通過轉讓被他人佔有的,權利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或者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但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權利人向受讓人支付所付費用後,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追償。
B. 民法總則對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的規定有哪些新的變化
民法總則第十條至第二十五條對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有詳細規定:
第十七條: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第十八條: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一條: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二十二條: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三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四條: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本條規定的有關組織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第二十五條:自然人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居所為住所;經常居所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所視為住所。
C. 事業單位公基考試中民事訴訟的電子數據范圍認定包括哪些
電子數據包括下列信息、電子文件:網頁、博客、微博客等網路平台發布的信息;手機簡訊回、電子郵件答、即時通信、通訊群組等網路應用服務的通信信息;用戶注冊信息、身份認證信息、電子交易記錄、通信記錄、登錄日誌等信息;文檔、圖片、音頻、視頻、數字證書、計算機程序等電子文件;其他以數字化形式存儲、處理、傳輸的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信息。考慮到當下社會中,民事主體很多個人信息是通過電子媒介來進行傳遞和保存,所以,諸如人們常說的微信、qq等聊天記錄正式納入法律認可的證據范疇,充分保障了民事主體在訴訟中能夠全方位維護自己合法權益。
D. 中國共產黨舉辦的事業單位,是否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正式注冊登記的事業單位,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可以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E. 獨立法人和事業單位法人有啥區別求解答
獨立法人能夠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 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事業單位法人
事業單位法人是指依法設立,具備法人條件的,從事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科學技術等公益事業的社會組織。如學校、醫院、科學院、文藝團體等。 強調獨立法人地位,並非否定其事業單位法人,而是強調其具有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第三十三條 事業單位開辦資金是事業單位被核准登記時可用於承擔民事責任的全部財產的貨幣體現。事業單位開辦資金包括舉辦單位或者出資人授予事業單位法人自主支配的財產和事業單位法人的自有財產。
事業單位開辦資金不包括下列資產:
(一)代為管理的公共基礎設施和資源性資產;
(二)關系國家秘密、公共安全、公共保障,不能進入流通領域的資產;
(三)借貸款、合同預收款、合同應付款;
(四)職工福利費、保險金、住房公積金等專用基金;
(五)規定了使用方向,不能用於民事賠償的他人資助的資產;
(六)按照法律、法規規定不能用於民事賠償的其他資產。
事業單位開辦資金應當以人民幣表示。
強調獨立法人地位,這就說明醫葯的資產醫院有獨立的使用權、管理權和處置權,同時這些資產作為醫院享受享有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 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財產保障。概括地說強調獨立法人地位就是強調了其自主性。
F. 山東的事業單位考試民法侵權中第三人侵權相關知識點有嗎
民法歷來是公基考試中的重點內容,其中的侵權責任在三支一扶與省直中更屬於常考點,這次主要是針對侵權責任中出現的特例,也就是第三人侵權做一個解析。
首先,我國《侵權責任法》在特殊侵權責任當中多處出現第三人侵權的情形,比如飼養動物致害、安保責任以及教育機構侵權中都有涉及,另外,在本法二十八條也加以具體規定:「損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事實上,第三人侵權在具體適用於案例時,考察情形變化較大,一般題目偏難,需要能夠准確把握在不同的侵權責任情形下,也即適用不同的侵權歸責原則的情形下,如何正確判斷第三人侵權的責任歸屬。
有些學者的觀點是如此認為,即若是一種情形適用的是過錯歸責原則或是過錯推定歸責原則,那麼若有第三人侵權,就由第三人承擔責任,另外行為人根據其過錯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典型的比如安全保障責任(過錯歸責)和教育機構侵權(視情況過錯歸責或過錯推定歸責),在教育機構侵權當中無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受到教育機構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那麼由該侵權第三人承擔責任。若是某種情形適用無過錯歸責原則,那麼該第三人和侵權行為人承擔的是不真正連帶責任(最終責任人),比如在個人飼養動物責任當中,若是第三人導致動物致害的話,受害人可以找第三人索賠,也可以找動物的飼養者或管理者索賠,若動物的飼養者或管理者並無錯,那麼在賠償完畢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目前通說也大多採用此觀點,且在實踐做題當中亦是屬於一種比較容易判斷的方法,值得借鑒。
G. 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中(選擇.判斷.分析題)怎麼有效的區分:憲法、民法、行政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2016年江蘇公務員考試還未開始,為幫助廣大考生備考,江蘇公務員考試網(http://js.offcn.com/)為大家整理了2015年江蘇公務員考試時間供大家參考
2015江蘇公務員考試
A類筆試科目:《公共基礎知識》(A)、《行政職業能力測驗》(A)、《申論》三科;
B類筆試科目:《公共基礎知識》(B)、《行政職業能力測驗》(B)兩科;
C類筆試科目:《公共基礎知識》(C)、《行政職業能力測驗》(C)兩科
報名、照片上傳時間:2月15日09:00~2月21日16:00;
資格初審時間:2月15日09:00~2月22日16:00;
繳費時間:2月15日09:00~2月23日16:00。
成績查詢時間:預計是考後一周左右
江蘇公務員考試網http://js.offcn.com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H. 2020山東事業單位備考:民事法律行為效力梳理
分為來 有效 無效 效力待定。
這個自主要規定在民法總則中。首先,區分該行為的效力,前提是該行為是法律行為,如果是事實行為,不存在效力問題。比如創作、建造房屋等,事實上發生了該事實,就是發生了,沒有什麼有效無效的說法。
效力待定,主要是8歲—18歲,沒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所作出的法律行為,且該行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比如17歲的孩子與他人成立價值100萬的商業合同。待定,待其法定代理人來定。
無效。8歲以下,精神病人。直接無效。這里涉及到贈與的問題。比如,過年小孩子收紅包,這里其實是小孩子與大人訂立一個贈與金錢的合同。但問題是,民法總則僅規定,8歲以下的實施法律行為無效,直接無效,大人連追認的機會都沒有。那麼,行為無效導致合同也無效,小孩子獲得該紅包,沒有基於有效的贈與合同,因我國採用的是有因性,那麼小孩子不能合法獲得紅包。
算了,懶得說了。這法律還差點。
I. 事業單位考試科目具體是哪些
事業編制僅次於公務員,現在也有很多是合同工,只要是入編制的基本上算是鐵飯碗了。近幾年,事業單位考試越來越趨向規范化,考試的廣度很大,跨越很多們學科。
事業單位考試分兩個階段,一階段是筆試,二階段是面試。筆試一般會考《職業能力測驗》和《公共基礎知識》,前者和公考的《行測》基本一樣,一般只是題量與題型難度有差別;後者包括面比較廣泛,會涵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歷史、時事、哲學理論等等內容;另外還會有一定的專業課目考試。專業考試是視各崗位的需要而定,沒有統一。面試有結構化面試,有些也會採用無領導小組,教師常採用說課形式。
專業課
專業課考試是事業單位錄用考試的內容之一,事業單位根據自身業務方向、管理職能設置考試內容,重點考察應試者的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專業科目涵蓋管理類、計算機類、審計財會類、醫療衛生類等專業知識。不同招錄系統考試科目也不盡相同,衛生系統常見考試科目為醫學基礎知識、護理基礎知識等;教育系統常見考試內容有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法律法規及各學科專業知識等。
面試
事業單位面試題,多以考察考生表達、分析、決策、創新與應變等綜合能力為主。從試題題型上分析,答題多以結構化面試為主,通常會有不定量的追加提問,此外,無領導小組討論、材料分析題、漫畫分析題等題型部分地區也會涉及。從試題內容上分析,答題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①自我認知類;②綜合分析類;③計劃組織類;④溝通協調類;⑤應急應變類等題型,總之,面試中語言表達能力、思考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這三項是考察重點。
J. 多選題題目: 6、我國《民法通則》將法人分為( )
企業法人;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法人;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公法人和私法人。
按中國《民法總則》第二節第七十六條和第三節第八十七條的規定,可以將法人分為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和特別法人。
1、營利法人:
以取得利益分配給股東等出資人為目的成立的法人,為營利法人。包括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業法人等。
2、非營利法人:
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營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資人、設立人或者會員分配所取得利潤的法人。非營利法人包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等。
3、特別法人:
《民法總則》規定的機關法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城鎮農村的合作經濟組織法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為特別法人。
(10)事業單位民法擴展閱讀
法人的意義:
1、獨立於自己的主管部門,企業和主管部門之間是兩個完全平等的主體,不是隸屬關系,雙方只能按照等價有償自願互利的原則形成民事法律關系;
2、獨立於企業成員,即企業法人與組成企業法人的成員互相分離,各自以自己的名義獨立參與民事活動,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
3、獨立的財產權利,從而使企業法人能獨立地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
4、獨立的財產責任,即企業法人的民事責任以企業自有的財產獨立承擔,同組成企業法人的成員的財產無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