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

司法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

發布時間: 2022-08-23 02:31:31

司法局群眾路線怎麼走

你好

自古以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群眾是我們黨執政的力量源泉所在,缺失了群眾的支持,執政的力量源泉必將枯竭,我們黨能永葆執政生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一直堅持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在我們黨眼中,群眾的事情無小事,但凡是群眾需要的,都是我們黨應該積極提供的。現階段,改革發展進入了攻堅階段,發展過程中各種不和諧因素也不斷涌現,所有的不和諧因素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群眾的利益,群眾利益受損之時,也是我們黨執政之基被侵蝕之時。所以我們要謹記群眾事情無小事,踐行群眾路線,捍衛群眾利益。
完善立法,使我們黨在捍衛人民群眾利益時做到有法可依。行政機關與司法機關在執法與司法的前提條件就是有法可依,而有法可依就是要存在立法。立法完善,才能保證執法活動與司法活動有序有依進行。只有這樣,行政機關與司法機關才能全方位的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真正做到群眾事情無小事。
加強執法,保證我們黨在捍衛人民群眾利益的措施能落到實處。國家立法機關制定了完善的法律體系,那麼要想保障整個法律體系的有效運轉,就少不了行政機關對各個法律執行細節的把關,行政機關要始終堅持人民群眾利益至上的執法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把握住立法的本質「一切為了人民」,也才能真正的在行政執法過程中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使政府成為人民利益堅強的捍衛者。
嚴格司法,鑄造一座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長城。司法領域是我們保障人民利益的最後環節,我們的立法與執法活動難免出現偏差,此時只能通過司法手段來消除偏差,所以我們的司法機關要保持自己的公正性,廉潔性,獨立思考性,要對一些立法活動以及行政執法活動存在審慎的態度,不能一味的贊同所有的立法與行政活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各個環節合理配合,做到最大限度的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真正踐行群眾事情無小事的諾言。
服務群眾既是態度,更是本領
為群眾服務,不僅要端正態度、建設制度,更要積累技能、錘煉本領,把改進作風成效切實落實到基層。
很多時候,群眾的要求並不是很高,他們只不過需要一個誠懇的態度、一個真實的情況、一個公平的政策而已。做好群眾工作並不復雜,關鍵是黨員幹部要知法、普法、依法執法。 知法是基礎,要重點學習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和自身業務職能的法律知識;普法是關鍵,要把法律專業知識轉化為群眾語言,使群眾一看就明白;公平執法是目標,對執法工作要全程監督,增強公平執法的自覺性,督促黨員幹部把准法律的天平。
在基層,有的黨員幹部怕見群眾,一個重要原因是:欠缺和群眾打交道的本領。基層幹部身處群眾工作的第一線,理應以開展活動為契機,增強和群眾打交道的本領。把自己當成群眾,就不至於怕群眾,也才能說得上話、說得進話。結合當地實際學習,把文件上的話變成群眾聽得懂的話說出來,群眾才愛聽。還要在和群眾打交道的過程中增強本領,站在岸上學不會游泳,必須多學多練,多喝幾口水,才能學會游泳。
基層直接面對群眾,是解民憂、謀民利的最前線。黨員幹部要走出「衙門」,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群眾難題。只有在汲取群眾智慧、化解群眾難題中學習,服務本領才有實在提高。

法院如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第一,樹立正確的觀念。在法院工作中自覺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應當牢固樹立四個觀念:一是樹立正確權力觀。法官的頭腦中要有「平民情懷」、「草根情結」。法官是人民群眾的一分子,必須首先在思想上解決好「權從何來」、「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等基本的權力觀問題。二是樹立為民司法觀。人民法院的審判權來源於人民,服務於人民,受人民監督。不管形勢、條件和環境如何變化,司法為民始終是法院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群眾立場、群眾路線和群眾感情不能丟,必須根植於法官心中。三是樹立平等司法觀。對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加以平等保護,不論身份高低貴賤,在法律面前應當人人平等。不僅要追求形式上的平等,更要追求實質上的平等。四是樹立職業使命觀。將「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作為法官的職業使命和事業追求,在執法辦案中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最大程度地實現公平正義;讓經濟確有困難的群眾打得起官司,讓有理有據的當事人打得贏官司,讓打贏官司且有條件執行的當事人及時實現權益,讓確有錯誤的裁判依法及時得到糾正。當前,踐行上述「四觀」,尤其需要我們切實把握好兩個效果的關系。在執法辦案過程中要注意案件處理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要追求定分止爭、案結事了,而非滿足於就案辦案、結案了事。

第二,解決好對待群眾的態度作風問題。端正態度作風是關鍵。要拉近與群眾的距離,疏導群眾的情緒,贏得群眾的信賴,就應當始終堅守「五個心」:一是平等熱心,尊重群眾。杜絕「冷、硬、橫、推」,平易近人,不擺官架子,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司法的溫暖。二是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在法律思維中融入群眾觀點,多些換位思考,能夠從當事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知其之憂、之難、之需,設身處地、想方設法為解決矛盾紛爭尋找最妥當的方案。三是以心換心,善解人意。在辦理涉民生案件時,認真研析矛盾糾紛成因,以法官的真誠加上善做群眾工作的能力,深入當事人內心,摸准心結,進而去解開心結。四是親和耐心,嚴己寬人。對老百姓要有親和力和寬容度,耐心傾聽群眾意見,讓人民群眾有時間、有地方表達,確保當事人陳述自己意見的權利。五是誠懇虛心,聞過則喜。法院要有開門納諫的勇氣和容人批評的雅量,善於通過信訪及各類溝通渠道,主動收集、虛心傾聽群眾的批評意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第三,暢通人民法院聯系群眾的渠道。暢通聯系渠道是保障。一是發揚司法民主。切實提高人民群眾對司法審判和執行工作的參與度。如擴大人民陪審員隊伍;主動接受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監督,充分發揮律師作用,強化特邀監督員作用;引入第三方聽證機制;堅持和完善各種法院領導聯系群眾的制度機制。二是注重司法釋明。認真積極做好訴訟指導、判後答疑等司法釋明工作,善於運用人民群眾聽得懂、聽得進的語言進行釋法明理,提高群眾對法院司法裁判的理解力和信服力,增強服判息訴的實際效果。三是落實司法公開。堅持做好司法公開工作,健全完善立案、審判、裁判文書、執行等公開平台,全流程推進「陽光司法」,無縫隙打造「看得見的公正」,讓人民群眾近距離感受司法、信任司法。四是加強司法宣傳。始終堅持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兩手抓,努力爭取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健全新聞宣傳工作機制,自覺接受新聞媒體的監督,積極打造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法宣品牌。

第四,加強法院幹警做群眾工作能力的培養。提升司法能力是根本。就目前法院工作現狀和隊伍特點來看,大力提升法官的司法裁判能力和做群眾工作能力是司法能力建設的重點。一是切實提升司法裁判能力。這是法官的基本功,是法官做涉訴群眾工作的自信基礎,是做好法律釋明、判後答疑工作的底氣所在。公正司法是第一責任,是公信之基,司法裁判能力的核心就是公正司法的能力,特別是准確認定事實、正確適用法律、妥善做出司法判斷的能力,必須與時俱進、自覺蓄養。二是切實提升做群眾工作能力。法院既是司法工作部門,也是群眾工作部門。有針對性地提高法官做群眾工作的能力,是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應有之義,是保持人民法院人民性的內在要求。當前,尤其要著力加強對青年法官做群眾工作能力的培養,要緊扣司法特點,貼近審判實際,通過搭建平台、創新載體和完善機制,使青年法官盡快向善做群眾工作的老法官看齊。

③ 如何在法院執行工作中貫徹群眾路線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著重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四風問題。用黨的群眾路線指導審判執行工作,對於風清氣正、執政為民、公正司法的執政黨形象塑造會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對於法治中國夢的實現會起到排除障礙、保駕護航的作用,對於改革開放的深入開展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什麼是黨的群眾路線。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和推動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這是馬克思、恩格斯對世界各國歷史進行研究之後得出的科學結論,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與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發展高度契合。中國人民的先進分子——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總結出了我們黨的一大法寶——群眾路線;群眾路線的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人民謀福利。貫徹群眾路線的根本方法是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拜群眾為師,從人民群眾中汲取營養和智慧,然後把這些營養和智慧上升為科學理論,用這些理論指導群眾,並轉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開辟科學的發展道路,為人民創造美好的生活。

二、為什麼要貫徹黨的群眾路線。

群眾路線本質上體現的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基本原理。只有堅持這一基本原理,我們才能把握歷史前進的基本規律。只有按歷史規律辦事,我們才能無往而不勝。歷史反復證明,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體力量。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裡,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實踐證明,什麼時候我們很好地堅持了群眾路線,我們的事業就會很好地發展,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什麼時候脫離了群眾路線,就會遭到人民群眾的反對,事業遭受挫折。從目前我們黨情來看,還存在著脫離群眾的危險,個別地區、部門,部分黨員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盛行,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嚴重。對此,人民群眾很有意見,嚴重敗壞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危及著黨的執政地位。法院的個別幹警這幾年也存在著宗旨意識、群眾觀念淡薄,存在著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等「四難」現象以及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等「三案」現象,辦事辦案推諉扯皮、慵、懶、散,上下班遲到早退,工作不思進取、缺乏責任心,辦案效率低下等問題。這些問題雖然發生在少數幹警身上,但影響著法院的整體形象、法官的整體榮譽,破壞了法律的權威,同時也降低了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威信。以上這些決定了我們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三、如何貫徹黨的群眾路線

(一)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思想上必須自願。要始終牢記黨的性質和宗旨,始終牢記法院的人民性,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始終牢記自己拿的是人民的俸祿。自己必須也應該堅持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必須也應該把維護群眾的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也應該發自內心地、設身處地地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

(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能力上必須自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人民服務必須練好本領。首先要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練就把握大局的能力,確保政治上不迷路。其次要刻苦鑽研法律及法學理論,練就正確熟練適用法律的能力,確保業務上不迷惑。第三要勇於實踐、勤於思考,注意總結把握審判規律,善於發現工作中的問題,練就科學管理的能力,確保管理上不迷亂。

(三)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工作上要自覺。要抓好審判執行工作這個第一要務。要把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作為法院的基本任務,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為法院的核心價值追求,把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作為法院的根本目標,把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衡量法院工作好壞的唯一標准。認定事實、適用法律上突出一個「准」字:要把追求客觀真實作為事實認定的價值取向,努力使裁判認定的事實最大限度達到或接近客觀真實。裁判不但要有法律依據,同時要符合法理、符合情理,做到法、理、情相互印證、相互統一。審判效率上要突出一個「快」字:對案件要做好繁簡分流,因人而異,科學分案,向管理要效率。執行案件要突出一個「狠」字:以對拒不執行人採取懲罰促使其履行法律義務,努力化解執行難題,維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和法律權威。審判執行社會效果上要突出一個「穩」字:案件審理方案、執行措施要穩妥,案件審結後針對當事人的疑問要耐心做好辨法析理、服判息訴工作;執行過程中採取強制措施要拿捏好分寸、掌握好火候,對案件的趨勢和走向要胸有成竹,做到收放自如;確保案件審結後、執結後當事人能夠穩定下來。審判作風上突出一個「廉」字。要通過嚴把「三關」:事實認定關、法律適用關、實體處理關,實現實質公正。通過「三司法」:陽光司法、民主司法、和諧司法,深化審判方式改革,實現形式公正。通過「三規范」:規范審判行為、規范庭審活動、規范裁判文書,不斷提高案件質量,努力使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上訴、經得起抗訴、經得起申訴。使公正不但要實現,而且要以人民群眾看得見、感受得到的方式實現,以審判的公平正義促進全社會的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大局的穩定,促進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

(四)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作風上要自律。要「吾日三省吾身」。經常反思和檢討自己,做好三個「表率」:做努力工作的表率、做遵守紀律的表率、做廉潔自律的表率。做到三個敬畏:敬畏群眾、敬畏法律、敬畏責任。心中始終裝著群眾、心中始終轉著公平正義,心中始終裝著清廉無私。管住自己的嘴,做到請吃不到,管住自己的手,做到送禮不要,管住自己的腿,做到不該去的地方不去。

(五)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要在教育實踐活動中重點抓好自查自糾。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是基礎,查擺是關鍵,整改是目標,三者都很重要,但查擺和糾正是重中之重。要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強化問題導向,始終把整改貫穿始終。要通過自查、談心互查、走出去請進來評查等多種形式,從思想深處、結合工作實際、生活實際、作風實際充分查擺出自身在思想作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對存在的問題做到小有小改、大有大改、邊查邊改、能改立改。

什麼是黨的群眾路線、為什麼要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如何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能否回答好這幾個問題,關繫到每一名法官和每一個黨員的工作實際,也關繫到一個法院的工作全局和長遠發展。只有將黨的群眾路線作為審判執行工作基石,貫徹落實在審判執行工作的各個方面,才能從根本上保持黨和人民的血肉聯系,保持人民司法為人民的根本宗旨,從而使法治中國夢早日實現。

④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哪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著力解決群眾觀點不牢的問題

開展以「亮黨員身份、樹模範形象、盡黨員義務、建和諧韓城」為主題的黨員義工服務群眾活動,推行「一戶一卡、一村一牌」服務連心活動,教育黨員幹部牢固樹立群眾觀點。

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教育黨員幹部掌握群眾工作方法。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建立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的決策機制。

二是著力解決「四風」突出問題

扎實開展「職業道德崗位職責紀律作風」大整頓再排查活動和「當好標桿、向我看齊」講做評活動,強化問題導向。扭住「四風」重點,嚴守黨的政治紀律,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切實改進作風。

三是著力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

開展「黨員示範崗」、「群眾滿意窗口」競賽活動,建立「百姓問政」制度,努力提升服務水平。堅持為民利民便民,本著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原則,切實落實各項惠民政策。

四是著力解決基層組織建設問題

深入開展村級「升級晉檔、科學發展」、社區「評星定級、晉位提檔」、機關「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創建活動,健全「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機制,夯實基層基礎,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教育實踐活動的參與對象

教育實踐活動在全體黨員中開展,第二批活動重點抓好市、縣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突出抓好直接聯系服務群眾的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注重抓好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等與群眾聯系密切的基層組織。

⑤ 如何在政法工作中更好地貫徹黨的群眾路線

如何在政法工作中更好地貫徹黨的群眾路線
原國政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政法機關作為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其本質屬性是人民性,離開了人民群眾的支持,就會成為無水之魚、無本之木,勢必影響政法工作的順利開展,更不能履行好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首要政治任務。如何在政法工作中更好地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和探索的一個課題。

一、黨的群眾路線對政法工作的重要意義

在新的形勢下,政法工作如何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政法工作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既是一個工作方式方法問題,更是一個立場觀點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對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和意義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黨的群眾路線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我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實踐中形成的重要經驗總結,是黨的群眾路線的核心內容。「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群眾路線的又一重要內容。政法群眾路線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法工作領域的具體體現,其實質在於將執法為民、司法為民的法治價值理念融於政法各項工作之中,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法律權利,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其主要目標在於依法懲治犯罪,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今年,中央政法委部署在全國政法政法幹警中開展「忠誠、為民、公正、廉潔」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主題實踐教育活動。其中,明確指出「為民」是政法幹警的宗旨理念,是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的根本,是全部政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正是「一切為了群眾」的執法理念在政法工作中的具體體現。為民的價值觀念,鮮明回答了政法工作「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以及「為誰執法、靠誰執法、怎樣執法」等根本問題。這為廣大政法幹警在心裡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實踐中始終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推進政法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可以說,堅持群眾路線是順應新的時代背景下人民群眾對政法工作新期待、新需求和政法事業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是政法工作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發揮好這個優勢,我們的政法事業就前進,就發展;失去這個優勢,我們的政法事業就會遭受挫折,招致損失,甚至停滯不前。

二、當前政法工作貫徹群眾路線存在的問題

從總體上來看,這些年經過在政法機關持續開展「執法為民」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和「群眾觀點大學習、大討論」活動等,當前政法部門在貫徹群眾路線總體上是好的,但在一些工作和一些幹警中貫徹群眾路線不力甚至脫離群眾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存在的問題主要反映在幾個方面:

1、群眾觀念意識淡薄。少數幹警對新形勢下貫徹群眾路線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思想模糊,認為群眾工作無所謂,不願意與群眾打交道,導致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影響工作開展。表現在:一是不會做群眾工作。政法隊伍中的一些成員,往往缺乏群眾工作經驗。比如一些年輕幹警從「大學門」進「機關門」,雖然素質較高,但由於沒有基層工作經驗,不體察民情,不了解群眾的想與盼,心裡難以樹立群眾觀念,也不會做群眾工作,難免在工作上脫離實際,在作風上脫離群眾,導致在案件辦理工作中與群眾接不上頭、對不了話、辦不成事,甚至造成工作失誤。二是不願做群眾工作。一些幹警認為群眾覺悟低,瑣碎麻煩,工作難做,在心裡抵觸群眾工作,很難做到在感情上貼近群眾、在行動上服務群眾;還有的認為政法工作專業性強,有無群眾的配合、支持關系不大,感到「科技進步了、裝備先進了,群眾參與沒有必要了」,不能很好的發動、組織群眾,忘記了「警力有限、民力無窮」這個道理,在行動上不自覺地同群眾疏遠了。三是不適應形勢變化。由於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群眾法治意識的逐步提高,群眾工作的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一方面是我們過去一些行之有效的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已不能完全適應多元化、信息化、市場化條件下群眾工作,顯得力不從心,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是一些幹警在辦案過程中,一味生搬硬套,機械辦案,缺乏與群眾的溝通,忽視群眾的理解與感受,人為拉大與群眾的距離,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辦案的順利進行。

2、工作作風亟待改進。一些政法幹警由於缺乏職業道德,服務意識淡薄,重管理輕服務,表現在對群眾疾苦麻木不仁,對群眾要求解決的問題不以為然,態度上「冷、橫、硬、推」,工作中「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等衙門作風依然存在。這些問題不僅傷害了人民群眾的感情,而且影響了人民群眾對政法機關的信賴和感情。不重視群眾工作導致的後果就是一些群眾對政法幹警情感冷漠,對政法工作漠不關心,有的人甚至在受到不法侵害時,因怕報復或出於其他原因也不報案,造成政法部門偵查辦案難、調查取證難、追捕疑犯難、獲取線索難。

3、執法公信力遭到質疑。極少數政法幹警由於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扭曲,把公權力當作謀取私利的手段,在執法辦案中徇私枉法、吃拿卡要,索賄受賄,搞權錢交易,辦「人情案」、「關系案」、「金錢案」,執法不公,執法不嚴,使社會公平正義受到嚴重挑戰。正如培根所說:「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其惡十倍於犯罪,因為犯罪只是污染河流,而不公正的審判則污染水源。」這些年發生的佘祥林案、趙作海案等案件,真相大白後,嫌疑人雖然被宣布無罪釋放,並給予了國家賠償,當時辦案責任人雖然受到法律的嚴懲。但是,這種枉法辦案的典型事件還是受到國人的高度關注,在人民群眾的心裡留下很大的陰影,使政法機關的執法公信力遭到質疑。

當然,還有法制建設不夠完善等其他方面的原因,也不同程度地影響群眾廣泛參與維護社會穩定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見義勇為人員與犯罪分子作斗爭致傷致殘的治療費用及生活保障無明確的法律規定,對證人的保護法律尚無完善的措施等等,這些問題都在很大程度上使政法工作貫徹群眾路線受到影響。因此,我們必須正視存在問題,並勇於解決問題,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把我們的政法事業推向前進。

三、新形勢下政法工作貫徹群眾路線的對策措施

當前,政法工作仍處於刑事案件高發、人民內部矛盾凸顯和對敵斗爭復雜的特殊時期。政法機關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始終堅持「專群結合、依靠群眾」的方針,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中不斷深化群眾觀點,找准政法工作群眾路線的途徑和方法,充分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完成政法各項工作任務。筆者認為,新形勢下,政法工作群眾路線要從以下幾方面著力:

1、牢固樹立政法工作的群眾觀念,始終站穩正確的群眾立場。「水能載舟,亦可覆舟」,沒有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政法工作就不能一帆風順。高度重視並善於做好群眾工作,是各級黨委的重要政治責任,一定要擺上突出位置,切實抓緊抓好。一是建立健全黨委領導,主管部門牽頭抓總,各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體制。各級政法機關領導要切實端正思想認識,增強群眾觀念,改進工作方法,作出工作表率,帶領廣大幹警不斷提高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的自覺性和實效性。要通過開展常態化、多元化的教育,引導政法幹警牢固樹立公僕意識、服務意識,自覺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切實增強愛民意識和群眾觀念。二是針對少數政法幹警思想上和工作中不重視群眾工作實際,著重消除兩大思想障礙,即不相信、不理解群眾的「群眾落後論」,不願做或不必做群眾工作的「群眾工作過時論」。近年來,我市政法部門通過深入開展「三訪三評」大走訪、「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爭百家好評」、「人民法官為人民」、「忠誠為民、誠信公證」等活動,全面拓寬聯系群眾的渠道,深入基層訪群眾轉作風,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問政於民,使廣大政法幹警在思想上引起觸動,切實增強了群眾工作的能力,有力地推進了和諧警民關系建設。三是始終站穩執法為民的群眾立場,切實增進同廣大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政法幹警要和群眾肩並肩、面對面交朋友,努力從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做到對群眾深惡痛絕的事情「零容忍」,對群眾急需急盼的事情「零懈怠」,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政法機關的滿意度。

2、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把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維護好。堅持嚴打整治不動搖,始終保持對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為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創造優良的治安環境。同時要堅持以人為本,深入開展民生警務,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的「小事」,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一是要重視偵破「小案件」。對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案件,採取針對性措施,加大對入室盜竊、盜竊家禽家畜等多發性侵財犯罪的防範打擊力度;加大對村霸及涉賭、涉黃等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問題的查處、打擊力度;對破獲的侵財性案件,第一時間集中精力追贓、第一時間返還被盜搶物品,最大限度減少群眾財產損失。二是要認真做好「小事情」。積極推行一站式服務、上門服務、預約服務、延時服務等便民利民惠民措施,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便民服務。如公安機關推出「流動警務車」進村入戶服務群眾,為群眾辦理出生上戶、戶口遷移、姓名變更、辦理「二代證」等各類證件,架起了警民關系的連心橋。三是要妥善調處「小糾紛」。公安部門要樹立調解也是執法的觀念,通過在社區設立調解室,把調解優先原則貫穿於執法辦案全過程,努力實現案結事了。對債務糾紛、農村土地林權糾紛等引發的糾紛,法院、公安、司法部門積極協調村黨支部、村委會,依法妥善處置,努力化解矛盾糾紛,減少群眾的訴訟成本。四是要注重整改「小隱患」。要深入轄區廠礦企業、學校、網吧,開展安全大檢查,排查各類治安管理安全隱患、火災隱患、危爆物品隱患,及時排除重點單位和要害部位安全隱患,防患於未然。五是要主動實施「小幫扶」。我市陵川縣秦家莊派出所發揮職能力所能及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他們所創新的「三個五」工作法,真心服務「兩員」(服務外出打工人員和留守在家人員)生產生活,想方設法為他們克服困難,提供支持、幫助和服務,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贏得了農村群眾、留守孤寡老人的稱贊。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實際上是民生大計。解決好這些事情,就是政法工作群眾路線的具體體現,就能贏得群眾的支持和擁護,進一步改善政法機關的形象。

3、建立健全群眾合理訴求的表達機制,大力化解社會矛盾糾紛。一是要充分發揮政法機關的作用,進一步暢通群眾反映意見的渠道。引導上訪群眾以理性合法的形式反映訴求,及時解決群眾提出的問題,維護群眾的民主權利,保障廣大群眾話有處說、怨有處訴、難有處解、事有處辦。二是建立健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決策機制。對涉及和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決策,要充分論證科學評估,廣泛徵求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兼顧不同行業、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的具體利益,使我們的決策最大限度地反映不同群體的合理訴求。三是建立健全矛盾排查調處機制。對群眾反映的意見和要求,對群眾中產生的矛盾和糾紛,必須高度重視,及時研究,努力化解,盡力把各類矛盾解決在當地、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四是扎實推進大調解工作。大調解工作就是群眾路線工作,近年來,我市大力推行「六級六步」大調解工作機制,年調解矛盾糾紛萬余起,有效避免了大量「民轉刑」案件發生。政法部門要堅持「調解優先、調判結合」的原則,妥善審理好涉及教育、醫療、住房、就業、勞動爭議、離婚、子女撫養、買賣合同等民商事糾紛,尤其要維護好老人、婦女、兒童等社會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更加高效、簡便地解決糾紛,最大限度促進社會和諧。

4、把依法辦事與帶著感情做工作結合起來,確保兩個效果的統一。依法辦事是政法機關工作的准繩,也是約束自己的法則。要切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對於那些濫用權力與民爭利、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必須依法查處。要堅決克服執法辦案中的「冷、橫、硬」現象,帶著感情更好地依法把群眾的事情辦好。堅持以法明理,以理服人,將「法」與「理」融會貫通,即把道理、政策、法律向群眾講清楚,充分尊重群眾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遇到問題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群眾心悅誠服。要嚴格落實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既要打擊和震懾犯罪,維護法制的嚴肅性,又要盡可能減少社會對抗,充分體現人性化辦案的理念,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5、不斷創新工作載體,加強政法幹警執法辦案的能力建設。要以政法機關執法為民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和「創建學習型政法、培養學習型幹警」活動為載體,把發揚優良傳統與開拓創新結合起來,不斷改進政法幹警的群眾觀點和群眾工作教育培訓的方式方法,積極開展群眾工作崗位練兵、業務技能大賽、辦案標兵評選等創先爭優活動,全方位多層次地提升幹警執法辦案水平,努力培養政法幹警掌握為群眾服務的新知識、新技能。要繼承和發揚政法工作群眾路線的優良傳統,堅持與時俱進的精神,根據經濟社會變革和群眾狀況的變化,積極探索創新群眾工作的途徑與方法,使群眾工作充滿生機和活力。要教育政法幹警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嚴格遵守「五個嚴禁」、「六個不準」的規定,堅守廉潔底線,杜絕以權謀私、貪贓枉法,維護政法機關的良好形象。

總之,堅持政法工作的群眾路線,樹立群眾觀點,是一項長期任務,必須常抓不懈,持續推進。只有這樣,政法機關才能擔負起維護社會長治久安的重任,堅守住社會公平正義的底線,完成好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

⑥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過程,要貫穿「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

2、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要聚焦到作風建設上,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

3、「四風」問題主要表現在: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薄,精神懈怠;貪圖名利,弄虛作假,不求實效;脫離群眾,脫離實際,不負責任;鋪張浪費,奢靡享樂,甚至以權謀私、腐化墮落。

4、「照鏡子」主要是以黨章為鏡,對照黨的紀律、群眾期盼、先進典型,對照改進作風要求,在宗旨意識、工作作風、廉潔自律上擺問題、找差距、明方向。

5、「正衣冠」主要是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勇於正視缺點和不足,嚴明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敢於觸及思想、正視矛盾和問題,從自己做起,從現在改起,端正行為,自覺把黨性修養正一正、把黨員義務理一理、把黨紀國法緊一緊,保持共產黨人良好形象。

6、「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風的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深入分析發生問題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為上的灰塵,保持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7、「治治病」主要是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方針,區別情況、對症下葯,對作風方面存在問題的黨員、幹部進行教育提醒,對問題嚴重的進行查處,對不正之風和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治理。

8、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群眾路線是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的三個基本方面之一。

9、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

10、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以上內容參考群眾路線網——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60問之系列一


⑦ 法院如何走群眾路線

黨的十八大將「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在新形勢下,人民法院要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切實踐行司法為民,大力加強公正司法,走群眾路線,向社會公開,讓群眾參與,受社會監督,讓群眾認同,努力提升司法公信力。
1、注重司法為民,到群眾中去,問需於民。

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機關,就是要始終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通過執法辦案,依法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對群眾反映上來的問題,本著群眾有所呼,法院有所應的使命感、責任感,重點解決群眾反映集中地不公、不便、不快等問題。
2、注重司法公開,從群眾中來,問計於民 。

司法公開,是人民法院適應時代新要求,滿足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新期待的重要舉措,市法院高度重視司法公開工作,緊緊依靠群眾,虛心向群眾學習,真心對群眾負責,熱心為群眾服務,真誠接受群眾監督。
3、注重司法公信,讓群眾滿意,取信於民

人民群眾滿意,司法才有公信。市法院每年審、執結各類案件近萬件,涉及千家萬戶,與百姓利益息息相關。法院工作好不好,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
深入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持不懈地解決「四風」問題,特別是要堅決杜絕對訴訟參與人冷硬橫推的現象,堅決消除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等不良作風,讓社會各界感受到法院的新形象、新風貌;進一步強化審務督察,加強對審判、執行等關鍵崗位的監督、制約,嚴格落實錯案追究制度,嚴防違法違紀事件發生。

⑧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持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核心,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能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貫徹好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和要求,緊緊圍繞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切實加強全體黨員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切入點,著力解決突出問題。

(8)司法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

群眾路線的司法價值是為了防止司法審判工作脫離群眾、脫離國情,司法機關需要依據司法審判活動的實際,對這一產生於革命戰爭時期的工作路線進行必要的創新。

⑨ 群眾路線教育的具體內容

群眾路線教育的具體內容:

1、主要任務:教育引導黨員幹部樹立群眾觀點,弘揚優良作風,解決突出問題,保持清廉本色,使幹部作風進一步轉變,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為民務實清廉形象進一步樹立。

2、總體要求: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項任務要求,把作風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力量。要落實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要牢牢把握基本原則;要著力解決突出問題。

3、要落實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

  • 為民,就是要堅持人民創造歷史、人民是真正英雄,堅持以人為本、人民至上。

  • 務實,就是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發揚理論聯系實際之風。

  • 清廉,就是要自覺遵守黨章,嚴格執行廉政准則,主動接受監督。

4、要牢牢把握基本原則:正面教育為主、批評和自我批評、講求實效、分類指導和領導帶頭。

5、要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堅決反對官僚主義;堅決反對享樂主義;堅決反對奢靡之風。

⑩ 新時期司法如何堅持群眾路線

審判工作要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 司法決策要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 矛盾化解要善於依靠人民群眾的內生力量。 法制宣傳要適應人民群眾的現實關切。 群眾路線始終是司法工作堅持的基本路線。馬錫五審判方式,被譽為東方經驗的「人民調解」以及「司法為民」等理念和制度,都是司法工作堅持群眾路線的經典範例。在社會轉型時期,司法的職業化、專業化程度日漸提高,新媒體時代社會輿論日漸多元,公民權利意識日漸高漲,如何更好地堅持群眾路線,真正做到「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值得深入研究。中央決定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無疑是推動研究上述問題的重要契機。筆者認真學習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著的《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後認為,新時期的司法工作要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關切和期待,加強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尤其要秉承以下幾個基本的理念。 司法工作要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跟法院打交道所產生的有限的直接感知和認識,決定了他們對法律和司法的觀念和看法。當前,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權利意識、維權意識日漸增強,確保公正司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既是審判工作最為基本的要求,也是提高人民群眾對司法的滿意度的重要抓手。從社會的維度出發,要注意法院裁判不單純是法律適用的三段論,而是可能對當事人乃至社會經濟生活等造成重大的影響,因此要兼顧裁判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從司法的維度出發,要堅持案件的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並重,不僅要實現正義,而且要通過司法公開等方式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正義。尤其要切實尊重和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和合法權益,對於當事人的申請和訴求,要依法、及時做出回應;對於當事人的疑惑和顧慮,要耐心、細致予以解決,確保當事人對司法形成良好的印象,通過一個個具體案件的審判工作增強人民群眾對法律、法治的信仰和信心。 重視調查研究,司法決策要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司法領域的重要決策包括刑事政策和司法解釋等,都將對人民群眾的權利和利益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應當重視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這是人民當家做主的重要體現。為了確保司法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需要堅持實事求是的作風,加強調查研究,如同毛澤東同志所講的那樣,「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其中引起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作為我們行動的指導。」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將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意見建議集中起來,作為司法決策方案的依據和參考。實踐中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要注重平時在審判過程中留意當事人和公眾的點滴意見,也要加強專項調研,必要時還深入基層組織面對面地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面對人民群眾反饋的意見建議,要認真分析研究,不能置之不理也不宜通盤接受,對於其中正確且可行的意見建議,要在司法決策中充分加以體現;對於其中不可行的意見建議,要予以解釋說明;對於其中不正確的意見建議,要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加以改正。通過深入調查研究,認真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最終作出的司法決策才能避免脫離群眾,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重視民間經驗,矛盾化解要善於依靠人民群眾的內生力量。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我們強調司法工作要職業化和專業化,這是司法能力和司法公信力的重要基礎,但應當認識到,社會矛盾產生自民間,因此,要通過審判化解社會矛盾,積極實現案結事了,就需要善於總結民間解決矛盾糾紛的經驗,善於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解決問題,實現法理、事理、情理有機統一。例如人民調解制度,就是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化解民間糾紛的成功經驗。在法律與社會的互動影響過程中,專業的司法工作可以從民間吸取更多的經驗。對於民間經驗的研究,要具體再具體,要深入到現實生活中去,要與審判相結合,最終轉化為合法、可行的問題解決機制。同時,現階段司法工作依靠人民群眾的功夫還不夠,對於民間矛盾糾紛的解決,在依法裁判的基礎上,要更加註意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尤其要重視發揮基層組織和民間代表在調解、和解方面的特殊作用,有效恢復遭到破壞的社會秩序。此外,要鼓勵、支持和引導人民群眾積極配合司法機關開展社區矯正等工作,積極參與社會管理。 重視司法公開,法制宣傳要適應人民群眾的現實關切。普通公眾除了與司法的有限接觸之外,主要是通過新聞媒體了解司法狀況尤其是重大案件的審判情況,由此產生對司法的感知和認識。現階段人民群眾對社會公正、司法公正密切關注,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知情權和監督權,要以公開促公正,以公正樹公信。審判流程公開、審判過程公開、裁判文書公開都是司法公開的重要舉措,有助於樹立司法公開、民主的良好形象,促使人民群眾了解司法程序、強化法律觀念,樹立公民意識。除司法公開外,人民法院還要重視通過重大敏感新類型案件的裁判樹立規則,塑造誠信、守法的價值觀念,將社會生活引導到法治的秩序上去。同時,人民法院也要積極引導社會輿論,在新媒體時代更加重視法制宣傳教育,引導人民群眾知法信法守法用法,有問題依靠法律來解決,運用法律表達合理訴求,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此外,對於一些針對法院和案件的不實報道、評論,也要及時公開信息,澄清事實,釋疑解惑,避免給法院形象和司法公正、公信造成負面影響。 (作者單位:最高人民法院)

熱點內容
小學生法律知識的小論文五百字 發布:2025-01-15 21:21:26 瀏覽:126
酒駕法官 發布:2025-01-15 21:10:57 瀏覽:59
法官弄丟關鍵證據 發布:2025-01-15 21:07:21 瀏覽:323
未成年生子的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5 21:06:39 瀏覽:128
法律碩士專業考試211 發布:2025-01-15 21:06:21 瀏覽:229
解除司法拘留 發布:2025-01-15 20:57:30 瀏覽:383
經濟法的理念論文 發布:2025-01-15 20:52:43 瀏覽:755
追究商業秘密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5 20:46:49 瀏覽:630
新婚姻法要坐牢么 發布:2025-01-15 20:24:31 瀏覽:739
注冊會計師和司法考試 發布:2025-01-15 19:42:55 瀏覽: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