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最高人民法院咨詢委員會張維

最高人民法院咨詢委員會張維

發布時間: 2022-08-24 23:18:24

❶ 《志存高遠 身體力行》吳良鏞院士報告求原版視頻。或原文。 謝謝。 2635473048@qq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4/0917/c1007-25675745.html
人民網北京9月17日電(記者 馬麗)2014年首都高校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昨天在京舉行,93歲的清華大學吳良鏞院士以《志存高遠 身體力行》為題作主題報告。

報告會由中國科協、教育部、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這是連續第四年在此舉辦這項活動。

全文如下:

中國擁有博大精深的傳統科學美德。戰國時候齊於臨淄設「稷下學宮」,治官禮、議政事,著書立說,可以說是當時高等學府與文化中心。其中已經蘊含了學術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風尚。事實上,科學作風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是提倡的,就當前來講,各個學校制定的校訓都是這方面的至理名言,當然,對學術研究腐敗的揭露也是屢見不鮮,包括中國、外國,說明真正認識並嚴格自律並非容易的事。

今天在座的90%以上都是剛入學的研究生,這是你們人生的新階段,我熱誠地希望你們在思想上也能夠有一個新的境界。我今天在這里不講大道理,因為《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學習資料匯編》上有好多文章已經將一些道理說的很透了。剛才韓啟德同志又作了很重要的講話。我作為一個建築學人,自1946年執教於清華大學,至今已經68年,我只想將一些通過自己親身經歷所得到的體會跟同學們討論。

第一,理想與立志。一個人一生不能沒有理想。立志是人生不斷前進的動力。要思考我這一生到底想要做什麼?想要有何作為?有何抱負和志趣?想要從事什麼專業?這在中學進入大學時必然要有所考慮,從大學進入研究生時代更需要進一步思考。立志往往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隨著成長的經歷、所見所聞所想而一步步頓悟、提升,當然,其中不可避免地會帶有一定的偶然性。我之所以選擇建築事業,並作為一生追求的方向,是與我青少年時代成長的經歷有密切的關系。我1922年生於南京,當時正值內憂外患,中國大地上戰火連連,苦難深重。1937年南京淪陷,我隨家兄流亡重慶,於四川合川繼續中學學業,記得1940年7月27日高考結束的那天下午,合川城遭遇日軍空襲,大火一直燃燒到第二天清晨降雨始息。當夜合川城大火沖天,而且狗叫的聲音像哭一樣,我敬愛的前蘇州中學首席國文教員戴勁沉父子也遇難了。戰亂的苦痛激勵了我重建家園的熱望,我最終斷然進入重慶中央大學建築系學習,以建築為專業,這是一個開始。隨著自己的成長,認識國家社會的發展,逐步對建築事業發展的需求也就不斷加深認識,對它的學習研究也就不斷提高。

第二,選擇。一個人一生不知要走多少十字路口,一個彎轉錯了就很難回到過去的志願,因此道路的選擇至關重要。人生中有太多太多的機遇、變遷,甚至有無限的偶然性,國家的發展、經濟社會的變遷,乃至家庭中細小的問題都會引人轉向,甚至於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回顧我自己的經歷,有幾次重要的十字路口:1948年我經梁思成先生推薦赴美國匡溪藝術學院求學,1950年學成後,應梁先生信中說到的「新中國百廢待興」的召喚,力辭種種誘惑,毅然從尚為英國盤踞的香港、在軍警挾持下取道回國,投身到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建設和教育事業中,現在想來,如果當時留在美國,便沒有此後幾十年在中國建設領域中的耕耘和收獲;1983年,我年滿60,從清華大學建築系主任的行政崗位上退下,當時張維校長邀請我前往深圳大學創辦建築系,我婉拒了他的盛情,堅持和一名助教,在半間屋子、一間書桌、兩個坐凳的條件下創辦了清華大學建築與城市研究所,到現在已經整整30個春秋,30年中我與研究所的同志們共同開展了一系列人居環境科學的研究與實踐,當時若前往深圳,今生後期的工作則又會是另一番光景。類似的情況一個人一生不知要經歷多少,回顧既往,我自審之所以沒有「轉錯」大方向,很大程度上還是與早年「立志」相關,我很早便立志在建築與城市的學術領域做一些事,在不同時期,根據現實條件,作出相應的選擇。

第三,堅持。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遇到困難是堅持還是退卻?就我個人經歷而言,不論是青少年時讀書求學,還是年長後的研究和實踐,幾乎處處都要面對困難,也難免遭受挫折。年輕人很容易受到挫折影響而氣餒,這里希望大家以宗白華先生講的一句話共勉「不因困難而挫志,不以榮譽而自滿」,這是在他寫的《徐悲鴻與中國繪畫》上的一句名言,要立志、要選擇,在選擇道路上更要有不懼困難的堅持。

第四,榜樣。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良師益友會起到重要的影響。我在求學的各個階段都有幸得良師的指點,這是人生的一大幸福。1940年我進入中央大學建築系後,師從我國建築領域的先驅鮑鼎、楊廷寶、劉敦楨、徐中等諸位先生;1946年自雲南抗日戰場回到重慶,又幸得梁思成先生賞識,獲邀參加協同創辦建築系,其間多得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等言傳身教;1948年梁先生推薦我赴美求學,師從世界著名建築大師伊里爾·沙里寧,學習建築與城市設計,獲益良多。除了諸位「良師」還有諸多「益友」作為榜樣。數學家馮康因獨立於西方系統創始了有限元法而享譽,20世紀40年代初,他與我同在重慶中央大學求學,1946年又回到清華大學任教,他原本在電機系,後轉學物理,又發現對數學感興趣而轉到數學系。數學的事情我說不了,但是可以談一談從生活的其他方面得到對他的認識。馮康一度喜愛音樂,將圖書館有關古典音樂的著作借出來逐一閱讀,這體現了他即使在業余愛好上也擁有鑽研而廣博的科學精神,在各方面日漸淵博,最終成為「有限元」方法的創始人之一,獲得國際矚目。植物學家吳征鎰是2007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的獲得者,我在上世紀40年代即在清華園中與他結識,當時我們同居住在工字廳,隔院窗口相對。他當時公開身份是民盟成員,在1946年清華大學紀念聞一多被害一周年的紀念會上,他鞭撻時局,我後來參加「教聯會」的工作,與他多有往來,才初步辨明時局。吳征鎰當時事實上是清華學生運動的領導者,後來去了解放區,解放前夕代表黨組織接收清華大學,並參加中國科學院的籌備等,如果他將這些工作做下去,可以成為優秀的領導,但是他選擇回到昆明,繼續從事植物學研究,主編了《中國植物志》等權威著作,他的一生,參加了革命運動,最終還是回到自己的學術抱負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們在為學、為人、為事中給予我心靈上的感染,至今我敬佩不已。建築與規劃專業內的「益友」更多,在此不再多舉。

以上主要講良師益友的重要性。關於師生關系,我執教多年,頗有些親身體會。韓愈《師說》有雲:「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老師最基本的職責。同時他還有兩句話未必引起人太多注意,就是學生可以超過老師,「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這兩句話無論對教師和學生都非常重要,在學生剛入學的時候,老師可以發揮比較大的作用,進行啟蒙、指導與引領,若干年後,學生的學識能力不斷發展,便不只是師生關系,而是學術事業上的戰友、同道。以我自己的經歷為例,有件事值得一提,1999年國際建築師學會第20屆世界建築師大會在北京召開,我被委任為大會科學委員會主席,負責起草大會文件,這一任務匆匆落在我身上,當時時間緊迫,又有其他任務,助手中只有一名學地理出身的博士研究生可以幫忙,當時的工作情況是:我每天清早將晚上寫好的稿件交給他,由他白天整理,晚上他再交給我,我繼續在深夜趕稿,如此往復,終於形成了《北京宣言》,這個文件獲得咨詢委員會的一致通過,並認為超出了「宣言」,所以被定為《北京憲章》,這也是國際建協自1948年成立至今通過的唯一的憲章。它說明師生共同在重大課題中合作,教學相長,成為共同戰線的摯友,推動學術的發展。這名曾協助我的博士生現在已經成為清華大學教授,建築與城市研究所的副所長。

第五,頓悟。回顧幾十年的學術人生,我深切地體會到科學理論的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時刻保持對新鮮事物的敏感,不斷注意現實問題與學術發展的情況,進行知識累積、比較研究、借鑒啟發,逐步「發酵」,得到頓悟。我的學術道路上有以下幾個頓悟可以與同學們交流。

頓悟一:建築學要走向科學。我在1940年代,在戰火紛飛中求學,初入建築之門,學術思想的啟蒙。1948年,赴美求學,接觸到西方先進的學術思想。1950年回國,投身新中國城鄉建設,參與長安街規劃設計、天安門廣場擴建規劃設計、毛主席紀念堂規劃設計等重大項目。這一時期因制度變革、政治經濟等局面的變化,有諸多困惑。文革結束後,我滿懷激情再次投身於建築領域的工作中,希望沖破困惑的迷霧,找到建築學的方向。1981年,參加文革後第一次全國院士大會,認識到,一方面是雙肩學術責任的加重,另一方面是建築學專業必然要向科學發展,否則難以適應形勢的要求。

頓悟二:從「廣義建築學」起步,從建築天地走向大千世界。通過對交叉學科理論知識的涉獵、對古代人類聚落遺址的考察,等等,我認識到建築學不能僅指房子,而需要觸及它的本質,即以聚居,說明建築要從單純的房子拓展到人、到社會,從單純物質構成的建築物要拓展到社會構成。因此,提出了「廣義建築學」。這本著作今年被譯為義大利文和英文。

頓悟三:「人居環境科學」的追求,有序空間與宜居環境。「廣義建築學」之後,我仍在從各方面進行不斷探索,希望得到新的領悟,基於對傳統建築學因時代而拓展進行種種探索及對國外種種城市規劃理論的研究,逐步理解到,不能僅囿於一個學科,而應從學科群的角度整體探討研究,需要追求一種不囿於過去的新學科體系,1993年第一次提出「人居環境科學」,人居環境科學探討如何科學地利用空間,實現空間及其組織的協調秩序,即有序空間。人居環境科學始終以人為核心,人應當在空間中安居樂業,所有層次的空間規劃設計都為人的生活服務,旨在創造適合於社會生活生產的美好環境,即宜居環境。

頓悟四:人居環境科學涉及諸多學術領域,要走向科學、人文、藝術的融匯。全球性經濟危機、社會動盪、氣候變化等問題不斷涌現,都推動人居環境科學變成大科學,這是非常有前途的科學。它將邁向大科學、大人文、大藝術。科學——綠色建築、節能減排等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等;人文——社會科學的融入、對社會中下階層的關懷等;藝術——以人的生活為中心的美的欣賞和藝術的創造等。今年9月初,我在中國美術館舉行了題為「人居藝境」的展覽,將我的書法、建築、繪畫、速寫等作品進行展覽,我進一步體悟到我們過去所居處的人居環境以人的生活為中心的美的欣賞和藝術創造,其中蘊含的藝術境界豐富、充實而又深遠,從自然環境到人文環境,從個體人的生活到社會的運轉,無所不包又無處不在,這已超出了我從40年代起所追求的建築與藝術的並行學習,多種藝術門類以生活為基礎,相互交融、折射,聚焦於人居環境之中,在某一門類中有獨到之心得,都可以相應地在人居建設中有所創造和展拓,這可以說是人居科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其中尚有廣闊的空間待我們去探索、發掘。

由於建築設計的事物太龐雜,作為建築學人,以上所說的是我結合自己學術人生經歷的一些體悟,我也很難就自己的專業領域把今天的大會主題解說清楚。在座的同學們都來自不同的學科,但都應當關心多方面的學術思想的變化,多學科互補、拓展知識面,從而了解時代的發展與需求。例如,我上面提到的數學家馮康對多方面的研究均有涉獵、融貫綜合,植物學家吳征鎰既關心國家政治,又專注學術研究。他們都是青年人學習的典範。

對於青年學人,我認為在理性上對科學道德、科學倫理等似乎不難理解,關鍵在於身體力行。現在社會輿論的各個方面對於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的宣傳屢見不鮮,相關的書籍、文章也很多,但是讓人痛心的是,學術不端、學術腐敗的現象仍時有發生,這些人也許並非對科學道德不理解,而是沒有切實地將之落實到一己的心靈與行動中。因而,我想強調的是,必須志存高遠、身體力行,從經典的哲理轉化為一己之行動指南、行為通則,唯有此,才能慢慢地內化為屬於你自己的精神財富,並且會在逐步頓悟中加深體會,並不斷加強信念,持續前進。

如今,我雖已年逾九十,但仍堅守在教師的崗位上,仍要求自己以一種積極的精神面貌面向未來,隨著年齡日增,必然有些事情由於體力不及等原因已經做不了,但是依然覺得當前正面臨著一個大的時代,未來有無限的生機和激情,要促使自己力所能及地不斷探索廣闊的學術新天地,建設美好家園、美麗中國。願與廣大青年學人一道共勉!讓我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❷ 天津市消防救援總隊特勤支隊有幾個中隊

關注「中國消防」獲得更多內容
近日,共青團中央等21家單位
聯合發文命名1708 個創建集體為
「2017—2018 年度全國青年文明號」
16個消防創建集體榮列其中!
與各行業系統聯合開展部分
應急管理(消防)系統
·
北京市天安門地區消防救援支隊故宮特勤中隊
·
天津市消防救援總隊特勤支隊古林中隊
·
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消防救援大隊西柏坡中隊
·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消防救援大隊
·
山東省青島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一中隊
·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消防救援大隊
·
重慶市消防救援總隊特勤支隊第二中隊
·
雲南省曲靖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中隊
團組織獨立開展部分
福建
三明市將樂縣消防救援大隊
漳州市古雷港經濟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
廣東
茂名市消防支隊高州中隊
梅州市消防支隊興寧中隊
重慶
重慶市巴南區消防支隊龍洲灣中隊
四川
自貢市消防支隊
貴州
遵義市消防支隊長沙路中隊
雲南
雲南省怒江州蘭坪縣消防中隊
來看詳細報道
6月12日,共青團中央、最高人民法院、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司法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國資委、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中國銀保監會、供銷合作總社、中國鐵路總公司等21家全國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組委會成員單位聯合印發《關於命名2017-2018年度全國青年文明號的決定》(中青聯發【2019】5號), 命名在2017—2018 年度全國青年文明號創建周期中, 符合創建條件且表現突出的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奧運村人民法庭等1708 個創建集體為「2017—2018 年度全國青年文明號」。
被命名的1708個青年集體從參與創建的10000多個集體中經過綜合考察、逐級推報、擇優評選、社會公示遴選產生,來自法院、發展改革、公安、司法行政、自然資源(海洋系統)、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衛生健康、應急管理(消防)、中央企業、海關、稅務、市場監督管理、廣電、金融、供銷、鐵道、民航、中央和國家機關等20多個行業、系統。
關於命名2017-2018年度全國青年文明號的決定(名單略)
▌中國消防綜合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監制: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宣傳處

▌製作:中國應急管理報新媒體中心
▌編輯:張維 任碩
覺得文章不錯,點個「在看」分享

❸ 張維名字福建有幾個

網路知道有許多的人會咨詢同名同姓的人,有的問全中國的范圍,有的問自己省份的范圍,也有的是詢問本市的范圍。這些都是他們好奇心的關系引起的。其實想想中國這么大,人口這么多,沒背同名同姓的人是不可能的。有多少其實也無需知道清楚。只是希望同名同姓的朋友平安,幸福,健康就好。

❹ 張維的人物生平

1913年5月22日,張維出生於北京市一個稅務職員家庭。父親張圖是舊京師譯學館的學員,清末民國初年供職河南安陽縣稅務局,並兼任家庭教師。
1915年,張維出生後2年,其父便溘然長逝,僅靠父親的積蓄及兄長的工資維持生活,家境清寒。
1918年,他5歲入北京小學,11歲考入北京四中,15歲轉考至天津北洋大學預科。
1929年,16歲考入唐山交通大學(現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當時學校名為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以羅忠忱、顧宜孫、黃壽恆為代表的唐山交大一代名師正值盛年,又有朱物華、劉仙洲、華鳳翔、張正平、張伯聲等著名教授在校執教,使得西南交通大學成為當時最為著名的工科學府之一。張維醉心於數學與物理學,而數學尤為突出。大學期間學業卓爾不群。
1933年,20歲弱冠之際,便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唐山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修結構工程),獲工學士學位。他的同班同學(唐山交大 1933 屆)五十餘人中有美國工程院院士林同驊,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嚴愷、劉恢先等人。
大學畢業後,張維被分配到當時仍在向西延伸的、貫通東西的鐵路大動脈隴海鐵路實習,輾轉於潼關至西安的潼西段工地,在華陰、壩橋協理鐵路施工。
工作未及經年,便應母校之召,於1934年4月回到母校唐山交通大學(現西南交通大學),任結構力學與結構工程助教。在這期間,他開始與力學結下不解之緣。1933至1934年,美國公布了新版的鐵路橋梁規范,張維查閱了大量力學著作和文獻,撰寫了對該規范內容力學理論根據的探討論文。該篇論文以其獨特的見地在中英庚子賠款留學的報考與錄取過程中,受到主審教授的高度評價。
1937年,張維以優異的考試成績作為第5屆中英庚子賠款公費生,留學英國。他懷著「科學救國」的信念,於9月中旬抵達倫敦,在當時頗有聲望的帝國理工學院土木工程系A.J.S.皮怕德(Pippard)教授指導下學習,一年後即獲帝國理工學校文憑(DIC)。這一年的寒假,為了求索更好的學習條件和更深入的工程知識,他跨過英吉利海峽到德國進行考察。他對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學校F.特爾克(Tolke)教授的殼體理論研究很感興趣,並見到殼體理論將會在固體力學和結構工程研究中大放異彩,決定赴德國學習。經過一番周折,終於獲准於1938年7月到柏林高等工業學院(今柏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系工程力學教研室,在特爾克教授指導下進行殼體理論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只好繼續留在德國。
1942年2月,任柏林高等工業學校工程力學教研室助教,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完成了隧道應力分析與彈性波石油勘探等項研究。
1944年10月,他以優秀的成績通過論文答辯,獲得工學博士學位。張維在論文中利用特爾克導出的方程,採用漸近方法與貝塞爾函數,在國際上最先解決了圓環殼受任意旋轉對稱載荷作用下的應力狀態求解問題。由於當時中國小豐滿水電站大型水輪機是由瑞士埃舍爾-維斯機械廠(Escher-Wyss Maschinen-buu Fabrik)設計和生產的,張維為了掌握祖國工程建設需要的先進技術,通過各種渠道同該廠聯系,終於在1945年9月獲准移居瑞士,在當時很有名的埃舍爾-維斯機械廠研究部任研究工程師,從事旋轉機械中的叉管、圓盤葉片的研究工作,同時等待回國的時機。
1946年5月,在得知可以回國的消息之後,張維商得廠方同意,毅然中止了合同,不等銀行解凍,帶著身邊僅有的一點錢,在中國駐巴黎使館的幫助下,全家三人從馬賽港坐船,途經西貢、香港,歷經艱辛,回到祖國的上海。他回國後,先後受聘於同濟大學、北洋大學,
1947年,受聘於清華大學,與已在清華執教的錢偉長分擔全校的力學課程教學。他先後講授過材料力學、高等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塑性力學以及板殼理論等課程。
1951年起,由於高校院系調整和發展的需要,張維開始擔任行政、教學與科研管理工作。
1952年,他擔任三校(清華、北大、燕京)建設委員會工程處負責人,
1954年任清華大學建設委員會主任,為三校和清華的基本建設作出了貢獻。1952年到1956年,他擔任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任。
1955年,張維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56年,按照國家和學校的規劃,清華籌建了一批新專業。
1958年,他籌建了工程力學數學系,並任第一任系主任。1957年以後,張維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先後分工主管教學與科研,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
1962年到1984年期間,他擔任教育部工科力學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和力學學科組織長。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張維受迫害達數年之久。1976年春他主動提出離開領導崗位到校工廠參加勞動。
1977年張維重新回到了清華大學副校長的工作崗位。
1983年,他受國家教委的任命,出任深圳大學首任校長。他不顧古稀之年,一年八次往返於深圳、北京之間。為了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到深圳大學任職、任教,他不辭勞苦,不避寒暑,多次登門求賢,使許多專家為之感動。他率先對學生實行勤工助學制度,對教職工聘任、系科設置、教學計劃等實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和其他校領導一起,為建成深圳大學作出了貢獻。
1956年,張維參加制定了我國十二年科學遠景規劃,並任土水建組組長。
1962年,他又參加制定了十年科學發展規劃,擔任科學發展規劃的力學組副組長,與郭永懷、劉恢先等專家一起倡議,並第一次把抗爆抗震問題列入國家規劃。
1978年,他又參加了八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制定工作,任理論和應用力學組常務副組長,為我國工程力學學科的發展作出努力和貢獻。
1980年到1987年,他連任兩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和力學學科組組長。1987-1990年又擔任國家教委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
1994年,中國工程院建立,他又被選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

❺ 最高人民法院張維是什麼級別

最高法院是部級單位,院長是副國級,副院長是正部級,庭長是廳局級。審判員一般是處級,也有資深的審判員廳局級的。

❻ 張維的工作經歷

1973年11月下鄉插隊,是為參加工作。
1975年7月任湖北省麻城縣野雞崗公社六大隊黨支部副書記;
1976年10月任麻城縣宋埠公社楊畈管理區(小公社)黨總支副書記。
1982年2月至1993年2月,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任書記員、科員,院領導秘書。
1993年2月至1996年5月,任湖南省零陵地區行政公署副專員。1996年5月至2002年10月,任湖南省永州市副市長(其中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借調回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工作)。
2006年4月至今,任國家法官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❼ 請問一下,誰有中國航空博物館軍事研究員張維的資料啊,就是那個經常在中央台做軍事嘉賓的,謝謝

張維(1913 05.22 - 2001.10.04),我國著名力學家。研究板殼靜、動理論。長期從事結構力學和固體力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為我國培養力學人才做出了貢獻。曾三次參加我國科技長遠發展規劃並任土木建築水利組組長和力學組副組長,推動了我國某些新興學科的建立和發展。1944年在國際首次求得環殼在旋轉對稱載荷下的應力狀態的漸近解。後來在圓環殼方面做出了系統的開創性的研究工作。主編了《殼體文獻匯編》、《力學叢書》和《世界力學名著譯叢》等。1983年創辦深圳大學。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中文名: 張維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13 05.22
逝世日期: 2001.10.04
職業: 科學家
畢業院校: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
主要成就: 板殼靜、動理論
代表作品: 《殼體文獻匯編》、《力學叢書》和《世界力學名著譯叢》

❽ 求吳良鏞《志存高遠,身體力行》報告全文。

人民網北京9月17日電(記者 馬麗)2014年首都高校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昨天在京舉行,93歲的清華大學吳良鏞院士以《志存高遠 身體力行》為題作主題報告。

報告會由中國科協、教育部、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這是連續第四年在此舉辦這項活動。

全文如下:

中國擁有博大精深的傳統科學美德。戰國時候齊於臨淄設「稷下學宮」,治官禮、議政事,著書立說,可以說是當時高等學府與文化中心。其中已經蘊含了學術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風尚。事實上,科學作風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是提倡的,就當前來講,各個學校制定的校訓都是這方面的至理名言,當然,對學術研究腐敗的揭露也是屢見不鮮,包括中國、外國,說明真正認識並嚴格自律並非容易的事。

今天在座的90%以上都是剛入學的研究生,這是你們人生的新階段,我熱誠\地希望你們在思想上也能夠有一個新的境界。我今天在這里不講大道理,因為《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學習資料匯編》上有好多文章已經將一些道理說的很透了。剛才韓啟德同志又作了很重要的講話。我作為一個建築學人,自1946年執教於清華大學,至今已經68年,我只想將一些通過自己親身經歷所得到的體會跟同學們討論。

第一,理想與立志。一個人一生不能沒有理想。立志是人生不斷前進的動力。要思考我這一生到底想要做什麼?想要有何作為?有何抱負和志趣?想要從事什麼專業?這在中學進入大學時必然要有所考慮,從大學進入研究生時代更需要進一步思考。立志往往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隨著成長的經歷、所見所聞所想而一步步頓悟、提升,當然,其中不可避免地會帶有一定的偶然性。我之所以選擇建築事業,並作為一生追求的方向,是與我青少年時代成長的經歷有密切的關系。我1922年生於南京,當時正值內憂外患,中國大地上戰火連連,苦難深重。1937年南京淪陷,我隨家兄流亡重慶,於四川合川繼續中學學業,記得1940年7月27日高考結束的那天下午,合川城遭遇日軍空襲,大火一直燃燒到第二天清晨降雨始息。當夜合川城大火沖天,而且狗叫的聲音像哭一樣,我敬愛的前蘇州中學首席國文教員戴勁沉父子也遇難了。戰亂的苦痛激勵了我重建家園的熱望,我最終斷然進入重慶中央大學建築系學習,以建築為專業,這是一個開始。隨著自己的成長,認識國家社會的發展,逐步對建築事業發展的需求也就不斷加深認識,對它的學習研究也就不斷提高。

第二,選擇。一個人一生不知要走多少十字路口,一個彎轉錯了就很難回到過去的志願,因此道路的選擇至關重要。人生中有太多太多的機遇、變遷,甚至有無限的偶然性,國家的發展、經濟社會的變遷,乃至家庭中細小的問題都會引人轉向,甚至於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回顧我自己的經歷,有幾次重要的十字路口:1948年我經梁思成先生推薦赴美國匡溪藝術學院求學,1950年學成後,應梁先生信中說到的「新中國百廢待興」的召喚,力辭種種誘惑,毅然從尚為英國盤踞的香港、在軍警挾持下取道回國,投身到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建設和教育事業中,現在想來,如果當時留在美國,便沒有此後幾十年在中國建設領域中的耕耘和收獲﹔1983年,我年滿60,從清華大學建築系主任的行政崗位上退下,當時張維校長邀請我前往深圳大學創辦建築系,我婉拒了他的盛情,堅持和一名助教,在半間屋子、一間書桌、兩個坐凳的條件下創辦了清華大學建築與城市研究所,到現在已經整整30個春秋,30年中我與研究所的同志們共同開展了一系列人居環境科學的研究與實踐,當時若前往深圳,今生後期的工作則又會是另一番光景。類似的情況一個人一生不知要經歷多少,回顧既往,我自審之所以沒有「轉錯」大方向,很大程度上還是與早年「立志」相關,我很早便立志在建築與城市的學術領域做一些事,在不同時期,根據現實條件,作出相應的選擇。

第三,堅持。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遇到困難是堅持還是退卻?就我個人經歷而言,不論是青少年時讀書求學,還是年長後的研究和實踐,幾乎處處都要面對困難,也難免遭受挫折。年輕人很容易受到挫折影響而氣餒,這里希望大家以宗白華先生講的一句話共勉「不因困難而挫志,不以榮譽而自滿」,這是在他寫的《徐悲鴻與中國繪畫》上的一句名言,要立志、要選擇,在選擇道路上更要有不懼困難的堅持。

第四,榜樣。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良師益友會起到重要的影響。我在求學的各個階段都有幸得良師的指點,這是人生的一大幸福。1940年我進入中央大學建築系後,師從我國建築領域的先驅鮑鼎、楊廷寶、劉敦楨、徐中等諸位先生﹔1946年自雲南抗日戰場回到重慶,又幸得梁思成先生賞識,獲邀參加協同創辦建築系,其間多得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等言傳身教﹔1948年梁先生推薦我赴美求學,師從世界著名建築大師伊里爾·沙里寧,學習建築與城市設計,獲益良多。除了諸位「良師」還有諸多「益友」作為榜樣。數學家馮康因獨立於西方系統創始了有限元法而享譽,20世紀40年代初,他與我同在重慶中央大學求學,1946年又回到清華大學任教,他原本在電機系,後轉學物理,又發現對數學感興趣而轉到數學系。數學的事情我說不了,但是可以談一談從生活的其他方面得到對他的認識。馮康一度喜愛音樂,將圖書館有關古典音樂的著作借出來逐一閱讀,這體現了他即使在業余愛好上也擁有鑽研而廣博的科學精神,在各方面日漸淵博,最終成為「有限元」方法的創始人之一,獲得國際矚目。植物學家吳征鎰是2007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的獲得者,我在上世紀40年代即在清華園中與他結識,當時我們同居住在工字廳,隔院窗口相對。他當時公開身份是民盟成員,在1946年清華大學紀念聞一多被害一周年的紀念會上,他鞭撻時局,我後來參加「教聯會」的工作,與他多有往來,才初步辨明時局。吳征鎰當時事實上是清華學生運\動的領導者,後來去了解放區,解放前夕代表黨組織接收清華大學,並參加中國科學院的籌備等,如果他將這些工作做下去,可以成為優秀的領導,但是他選擇回到昆明,繼續從事植物學研究,主編了《中國植物志》等權威著作,他的一生,參加了革命運\動,最終還是回到自己的學術抱負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們在為學、為人、為事中給予我心靈上的感染,至今我敬佩不已。建築與規劃專業內的「益友」更多,在此不再多舉。

以上主要講良師益友的重要性。關於師生關系,我執教多年,頗有些親身體會。韓愈《師說》有雲:「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老師最基本的職責。同時他還有兩句話未必引起人太多注意,就是學生可以超過老師,「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這兩句話無論對教師和學生都非常重要,在學生剛入學的時候,老師可以發揮比較大的作用,進行啟蒙、指導與引領,若干年後,學生的學識能力不斷發展,便不只是師生關系,而是學術事業上的戰友、同道。以我自己的經歷為例,有件事值得一提,1999年國際建築師學會第20屆世界建築師大會在北京召開,我被委任為大會科學委員會主席,負責起草大會文件,這一任務匆匆落在我身上,當時時間緊迫,又有其他任務,助手中只有一名學地理出身的博士研究生可以幫忙,當時的工作情況是:我每天清早將晚上寫好的稿件交給他,由他白天整理,晚上他再交給我,我繼續在深夜趕稿,如此往復,終於形成了《北京宣言》,這個文件獲得咨詢委員會的一致通過,並認為超出了「宣言」,所以被定為《北京憲章》,這也是國際建協自1948年成立至今通過的唯一的憲章。它說明師生共同在重大課題中合作,教學相長,成為共同戰線的摯友,推動學術的發展。這名曾協助我的博士生現在已經成為清華大學教授,建築與城市研究所的副所長。

第五,頓悟。回顧幾十年的學術人生,我深切地體會到科學理論的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時刻保持對新鮮事物的敏感,不斷注意現實問題與學術發展的情況,進行知識累積、比較研究、借鑒啟發,逐步「發酵」,得到頓悟。我的學術道路上有以下幾個頓悟可以與同學們交流。

頓悟一:建築學要走向科學。我在1940年代,在戰火紛飛中求學,初入建築之門,學術思想的啟蒙。1948年,赴美求學,接觸到西方先進的學術思想。1950年回國,投身新中國城鄉建設,參與長安街規劃設計、天安門廣場擴建規劃設計、毛主席紀念堂規劃設計等重大項目。這一時期因制度變革、政治經濟等局面的變化,有諸多困惑。文革結束後,我滿懷激情再次投身於建築領域的工作中,希望沖破困惑的迷霧,找到建築學的方向。1981年,參加文革後第一次全國院士大會,認識到,一方面是雙肩學術責任的加重,另一方面是建築學專業必然要向科學發展,否則難以適應形勢的要求。

頓悟二:從「廣義建築學」起步,從建築天地走向大千世界。通過對交叉學科理論知識的涉獵、對古代人類聚落遺址的考察,等等,我認識到建築學不能僅指房子,而需要觸及它的本質,即以聚居,說明建築要從單純的房子拓展到人、到社會,從單純物質構成的建築物要拓展到社會構成。因此,提出了「廣義建築學」。這本著作今年被譯為義大利文和英文。

頓悟三:「人居環境科學」的追求,有序空間與宜居環境。「廣義建築學」之後,我仍在從各方面進行不斷探索,希望得到新的領悟,基於對傳統建築學因時代而拓展進行種種探索及對國外種種城市規劃理論的研究,逐步理解到,不能僅囿於一個學科,而應從學科群的角度整體探討研究,需要追求一種不囿於過去的新學科體系,1993年第一次提出「人居環境科學」,人居環境科學探討如何科學地利用空間,實現空間及其組織的協調秩序,即有序空間。人居環境科學始終以人為核心,人應當在空間中安居樂業,所有層次的空間規劃設計都為人的生活服務,旨在創造適合於社會生活生產的美好環境,即宜居環境。

頓悟四:人居環境科學涉及諸多學術領域,要走向科學、人文、藝術的融匯。全球性經濟危機、社會動盪、氣候變化等問題不斷涌現,都推動人居環境科學變成大科學,這是非常有前途的科學。它將邁向大科學、大人文、大藝術。科學——綠色建築、節能減排等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等﹔人文——社會科學的融入、對社會中下階層的關懷等﹔藝術——以人的生活為中心的美的欣賞和藝術的創造等。今年9月初,我在中國美術館舉行了題為「人居藝境」的展覽,將我的書法、建築、繪畫、速寫等作品進行展覽,我進一步體悟到我們過去所居處的人居環境以人的生活為中心的美的欣賞和藝術創造,其中蘊含的藝術境界豐富、充實而又深遠,從自然環境到人文環境,從個體人的生活到社會的運\轉,無所不包又無處不在,這已超出了我從40年代起所追求的建築與藝術的並行學習,多種藝術門類以生活為基礎,相互交融、折射,聚焦於人居環境之中,在某一門類中有獨到之心得,都可以相應地在人居建設中有所創造和展拓,這可以說是人居科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其中尚有廣闊的空間待我們去探索、發掘。

由於建築設計的事物太龐雜,作為建築學人,以上所說的是我結合自己學術人生經歷的一些體悟,我也很難就自己的專業領域把今天的大會主題解說清楚。在座的同學們都來自不同的學科,但都應當關心多方面的學術思想的變化,多學科互補、拓展知識面,從而了解時代的發展與需求。例如,我上面提到的數學家馮康對多方面的研究均有涉獵、融貫綜合,植物學家吳征鎰既關心國家政治,又專注學術研究。他們都是青年人學習的典範。

對於青年學人,我認為在理性上對科學道德、科學倫理等似乎不難理解,關鍵在於身體力行。現在社會輿論的各個方面對於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的宣傳屢見不鮮,相關的書籍、文章也很多,但是讓人痛心的是,學術不端、學術腐敗的現象仍時有發生,這些人也許並非對科學道德不理解,而是沒有切實地將之落實到一己的心靈與行動中。因而,我想強調的是,必須志存高遠、身體力行,從經典的哲理轉化為一己之行動指南、行為通則,唯有此,才能慢慢地內化為屬於你自己的精神財富,並且會在逐步頓悟中加深體會,並不斷加強信念,持續前進。

如今,我雖已年逾九十,但仍堅守在教師的崗位上,仍要求自己以一種積極的精神面貌面向未來,隨著年齡日增,必然有些事情由於體力不及等原因已經做不了,但是依然覺得當前正面臨著一個大的時代,未來有無限的生機和激情,要促使自己力所能及地不斷探索廣闊的學術新天地,建設美好家園、美麗中國。願與廣大青年學人一道共勉!讓我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熱點內容
勞動法工資結算方式 發布:2025-01-15 18:06:43 瀏覽:147
勞動法解釋停職員工待遇 發布:2025-01-15 17:40:35 瀏覽:399
國稅局政策法規科職責 發布:2025-01-15 17:37:38 瀏覽:457
勞動合同法三到五年 發布:2025-01-15 17:24:42 瀏覽:478
毆打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5 17:22:22 瀏覽:578
縣區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意見 發布:2025-01-15 16:40:42 瀏覽:894
重慶合同律師 發布:2025-01-15 16:39:58 瀏覽:636
榆次免費法律咨詢 發布:2025-01-15 15:49:54 瀏覽:163
法官考察材料 發布:2025-01-15 14:58:25 瀏覽:475
合同法違反合同 發布:2025-01-15 14:48:08 瀏覽: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