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有限責任

民法有限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8-25 21:06:09

① 無限連帶責任和有限責任的區別

法律分析:

無限連帶責任與有限責任的區別為:無限連帶責任人需以其全部財產對債務承擔清償責任,而有限責任人只需以其出資或約定的責任限額承擔責任,對於超出部分不承擔任何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零四條 非法人組織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其出資人或者設立人承擔無限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② 民事責任包括哪些

民事責任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合同責任、侵權責任與其它責任。根據責任發生根據的不同,民事責任可以分為合同責任、侵權責任與其他責任。
2、財產責任與非財產責任。根據民事責任是否具有財產內容,民事責任可以分為財產責任與非財產責任。
3、無限責任與有限責任。根據承擔民事責任的財產范圍,民事責任可以分為無限責任與有限責任。
4、單方責任與雙方責任。
5、單獨責任與共同責任。根據承擔民事責任的主體數量的不同,民事責任可以分為單獨責任與共同責任。
6、按份責任、連帶責任與不真正連帶責任。在共同責任中還可以區分為按份責任、連帶責任與不真正連帶責任。
7、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和公平責任。根據責任的構成是否以當事人的過錯為要件,民事責任可以分為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和公平責任。
一、那麼,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有哪些呢?
民事責任的承擔包括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承擔兩種形式。具體如下:
1、停止侵害。停止侵害主要用於對知識產權(商標專用權等)和人身權(姓名權、肖像權等)的侵害。
2、排除妨礙。排除妨礙主要用於對財產所有權、經營權、承包權、使用權、相鄰權的保護。
3、消除危險。消除危險主要用於自己的財產和人身可能由於其他人的經營活動或財產管理不善而帶來的危險。
4、返還財產。返還財產廣泛適用於財產被他人非法佔有的情況。
5、恢復原狀。恢復原狀主要是用於侵佔他人財產時的一種責任形式。
6、修理、重作、更換。修理、重作、更換主要是用於債務人履行合同時音樂會標的物的質量不合格時採取的民事責任形式。
7、賠償損失。賠償損失是在民法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種。無論是侵權責任或違約責任都可以賠償損失。
8、支付違約金。這種責任形式只適用於違約責任。
以上就是關於民事責任包括哪些的相關內容,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適用上述規定外,還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並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拘留。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六條,
民事主體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當事人約定,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七十七條,二人以上依法承擔按份責任,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
第一百七十八條,二人以上依法承擔連帶責任的,權利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
連帶責任人的責任份額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實際承擔責任超過自己責任份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
連帶責任,由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

③ 民事法律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民事責任有哪些
(一)合同責任、侵權責任與其它責任
根據責任發生根據的不同,民事責任可以分為合同責任、侵權責任與其他責任。合同責任是指因違反合同約定的義務、合同附隨義務或違反規定的義務而產生的責任。侵權責任是指因侵犯他人的財產權益與人身權益而產生的責任。其他責任就是合同責任與侵權責任之外的其他民事責任,如不當得利、無因管理等產生的責任。
(二)財產責任與非財產責任
根據民事責任是否具有財產內容,民事責任可以分為財產責任與非財產責任。財產責任是指由民事違法行為人承擔財產上的不利後果,使受害人得到財產上補償的民事責任,如損害賠償責任。非財產責任是指為防止或消除損害後果,使受損害的非財產權利得到恢復的民事責任,如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
(三)無限責任與有限責任
根據承擔民事責任的財產范圍,民事責任可以分為無限責任與有限責任。無限責任是指責任人以自己的全部財產承擔的責任,如合夥人對合夥債務承擔的責任,投資人對個人獨資企業債務的責任等。有限責任是指債務人以一定范內或一定數額的財產承擔的民事責任,如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有限責任;物的擔保,以特定物價值為限的有限責任;等等
(四)單方責任與雙方責任
單方責任是指只有一方對另一方當事人的責任,如合同履行中違約方對非違約方承擔的違約責任,侵權中加害方對受害方承擔的責任。雙方責任是指法律關系雙方當事人之間相互承擔責任的形態。單方責任和雙方責任形態,既可以是直接責任,也可以是替代責任。如果在侵權責任中加害人屬於多數人,則可能形成連帶責任、補充責任或按份責任。
(五)單獨責任與共同責任
根據承擔民事責任的主體數量的不同,民事責任可以分為單獨責任與共同責任。單獨責任是指由一個民事主體獨立承擔的民事責任,多數責任屬於單獨責任。共同責任是指兩個以上的人共同實施違法行為並且都有過錯,從而共同對損害的發生承擔的責任,如加害人為兩個以上的人對受害人承擔的責任。
(六)按份責任、連帶責任與不真正連帶責任
在共同責任中還可以區分為按份責任、連帶責任與不真正連帶責任。
(1)按份責任
按份責任是指多數當事人按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各自承擔一定份額的民事責任。在按份責任中,債權人如果請求某一債務人清償的份額超出了其應承擔的份額,該債務人可以予以拒絕。如果法律沒有規定或合同沒有約定這種份額,則推定為均等的責任份額。
(2)連帶責任
連帶責任是指多數當事人按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連帶地向權利人承擔責任。如因違反連帶債務或者共同實施侵權行為而產生的責任,各個責任人之間具有連帶關系,應當承擔連帶責任。在連帶責任中,權利人有權要求責任人中的任何一個人承擔全部或部分的責任,責任人不得推脫。任何一個連帶債務人對手債權人做出部分或全部清償,都將導致責任的相應部分或全部消滅。民法上的連帶責任主要有:(1)合夥人對合夥之債權人的責任;(2)共同侵權人的連帶責任;(3)連帶保證人之間的連帶責任;(4)代理關系中發生的連帶責任。
按份責任與連帶責任的區別在於多數債務人對於債權人的外部關系而不是內部關系。任何連帶責任在債務人內部關繫上都是按份責任。同按份責任一樣,假如法律沒有規定或合同沒有約定這種份額,則推定為均等的責任份額,如果哪一個債務人清償債務超過了自己應承擔的份額,有權向其他債務人作相應的追償,這種權利叫代位求償權。
(3)不真正連帶責任
不真正連帶責任是指各債務人基於不同的發生原因而對於同一債權人負有以同一給付為標的的數個債務,因一個債務人的履行而使全體債務均歸於消滅,此時數個債務人之間所負的責任即為不真正連帶責任。
(七)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和公平責任
根據責任的構成是否以當事人的過錯為要件,民事責任可以分為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和公平責任。
(1)過錯責任
過錯責任,是指行為人違反民事義務並致他人損害時,應以過錯作為責任的要件和確定責任范圍的依據的責任。可見依過錯責任,若行為人沒有過錯,如加害行為為因不可抗力而致,則雖有損害發生,行為人也不負責任。此外,在確定責任范圍時應當確定受害人是否具有過錯,受害人具有過錯的事實可能導致加害人責任的減輕和免除。我國一般侵權行為責任即采過錯責任的歸責原則。
(2)無過錯責任
無過錯責任,是指行為人只要給他人造成損失,不問其主觀上是否有過錯而都應承擔的責任。一般認為,我國合同法上的違約責任與侵權法上的特別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即是無過錯責任原則。如在違約責任中,在違約責任發生後,非違約方只需證明違約方的行為已經構成違約即可,而不必證明其主觀上有無故意或過失。對於違約方而言,通過舉證自己無過錯來免責是徒勞的,但可以通過證明違約行為是發生在不可抗力和存在特約的免責條件下而獲得免責。同理,特別侵權人也只能通過證明法定的免責事由的存在而獲免責。
(3)公平責任
公平責任,是指雙方當事人對損害的發生均無過錯,法律又無特別規定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時,有人民法院根據公平的觀念,在考慮當事人雙方的財產狀況及其他情況的基礎上,由當事人公平合理地分擔責任。公平責任以公平觀念作價值判斷來確定責任的歸屬,在雙方當事人對損害的發生均無過錯,法律又無特別規定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情況下,為平衡當事人之間的財產狀況和財產損失,由當事人合理分擔損失,從這個意義上講,公平責任是道德觀念和法律意識結合的產物,是以法律來維護社會的公共道德,在更高的水準要求當事人承擔互助共濟的社會責任。

④ 民法上的「有限責任」指什麼為什麼

有限責任完整的說是有限清償責任。它是投資者對其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責任的形式。指投資人僅以自己投入企業的資本對企業債務承擔清償責任,資不抵債的,其多餘部分自然免除的責任形式。

⑤ 有限責任公司,企業法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企業法人承擔的責任是,對外以企業的名義,從事民事活動的責任。包括代表公司與他人訂立合同、代表公司參與民事訴訟、代理公司申請變更登記等責任。法人以其全部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六十條,法人以其全部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典》第六十一條,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⑥ 民法典規定如何簽有限責任合夥合同

簽訂有限責任合夥合同包含的內容有:合夥企業的名稱和主要經營場所的地點;合夥目的和合夥經營范圍;合夥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合夥人的出資方式、數額和繳付期限;合夥事務的執行;入伙與退夥;爭議解決辦法;法定其他內容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條
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範文本訂立合同。

⑦ 有限責任制的有限責任的概念

一般來說,責任是違反義務的法律後果。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責任可作不同的劃分。首先,從大范圍來說,責任根據性質的不同可分為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等,有限責任屬於民事責任的范疇。其次,民事責任依據不同的劃分標准其分類也是不同的。如,依照民事責任發生根據的不同分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依照責任給付的內容不同分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等。有限責任與無限責任是根據用以承擔責任的財產范圍不同來劃分的。責任人以其全部財產負擔債務清償擔保的,謂之無限責任;責任人僅以其一定限額的財產作為清償債務擔保的,為有限責任。通常情況,任何債務人均應以其全部財產對其債務負清償責任,即負無限責任,有限責任僅僅在例外情況下適用。也就是說,無限責任是民事責任的常態,有限責任僅為特例。
民法上的有限責任又可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量的有限責任」或者稱「人的有限責任」,是指「對於債務人之財產以一定之數額為限度,得為強制執行」,例如公司有限責任股東。另一種是「物的有限責任」,是指「惟就債務人特定之財產得為強制執行」,例如限定繼承之繼承財產、船舶所有人的責任。[2](P4)船舶所有人對於某種債務以本次航海的船舶價值、運費及其他附屬費,作為應負責任的限度,如我國《海商法》第56-57條、第116-117條、第210-211條等規定即是。限定繼承是指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所負的稅款和債務,限定在繼承人所繼承的遺產實際價值總額的范圍內進行清償,超過遺產實際價值總額以外的債務,繼承人原則上不負清償責任,如我國《繼承法》第33條規定即是。我們認為,物的有限責任是在特定情況下為了平衡不同權利主體的多個債權人利益而在法律上所作出的特殊取捨。如,上述的限定繼承,就是以合理地犧牲被繼承人的債權人利益來保護繼承人的債權人利益。
人們通常講的有限責任是指公司法上的有限責任,即量的有限責任或人的有限責任。在這里的「有限」的含義不是指作為債務人的公司僅以其部分資產對其債務承擔清償責任,而是指作為公司的股東而言的。公司作為法人,應當以其全部資產承擔清償債務的責任,債權人也有權就公司的全部財產要求清償債務,在公司的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公司的債權人仍不得請求公司的股東承擔超過其出資義務的責任,更不得將其債務轉換到其股東身上。這就是公司的獨立責任。它是由公司的獨立人格所決定的,也是公司的獨立人格的體現。在民法上,任何民事主體均應以其全部資產承擔清償債務的責任。公司相對於自然人而言,具有自己的獨立財產,並且此種財產與公司成員及創立人(股東)的財產是分開的;具有自己的獨立人格,而且公司的人格與其成員的人格也是分離的,所以公司作為獨立的民事主體應以自己的獨立的全部財產承擔清償債務責任。股東的有限責任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因此,不理解公司的獨立人格,也就不能理解股東的有限責任。
那麼,股東的有限責任含義是什麼?法學界對此尚存分歧,大致有如下不同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股東有限責任就是公司(法人)有限責任。即法人以自己的獨立財產承擔清償債務的直接責任,法人創立人或其成員僅以自己的投資財產對法人債務承擔有限責任。[3](P114)這一觀點是把公司法人的獨立責任與股東的有限責任混淆起來,已不為人們所接受。
第二種觀點認為股東有限責任是股東對債權人所負的責任。它又可分為直接責任說和間接責任說兩種觀點。前者認為股東有限責任是指股東直接向公司債權人承擔有限清償債務的責任,因為只有在股東履行了出資義務以後,公司才可能有足夠的資產清償債務,而債權人的權利才能得到保障。[4](P7)後者認為股東的有限責任是指股東通過對公司負出資義務,從而對債權人負有間接責任。換言之,股東的出資是對公司的直接責任,但這種責任和債權人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它對債權人來說是一種間接責任。[5](P7)無論是直接責任說,還是間接責任說,都將股東有限責任誤解為股東對公司債權人所負的責任。既然公司與股東各為獨立的民事主體,公司債務自不應由股東負擔,而股東對公司債權人所負的有限責任問題亦無從談起。何況,原則上每一民事主體都應對自己的債務負無限責任。
第三種觀點認為股東的有限責任是指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東對公司負有如期繳付出資的義務,股東的出資義務完成後,即完成了對公司的全部責任,股東對公司債務不負責任,與公司的債權人不發生直接的聯系。[6](P57)我國《公司法》第3條也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以其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我們認為,這種提法也不科學。一般說來,除了因消滅時效而轉化為無責任的自然債務之外,責任與義務緊密相隨,有義務才有責任,責任之承擔須基於義務之違反。因此,此處的「責任」一語作為一個法律概念並不確切,充其量可將其理解為一種「法律義務」。從而股東的有限責任也似乎可理解為股東對公司負有如期繳付出資的義務。但是,理論上通常認為,出資人或認股人取得股東地位的前提是首先應當繳清出資或股款。出資者或認股人如果不按約定期日繳清出資或股款,他們不僅不能夠取得股東資格,而且還應當向公司的發起人或者公司承擔違約責任。由此可見,取得「股東」地位後,就不會再有繳納出資義務發生的餘地。因此,股東的有限責任也不是股東對公司應負的出資義務。
從法律上講,公司成立、股款繳清後,股東資格地位之取得,就無須向公司或者公司債權人承擔任何責任。因此,我們認為,公司成立後,在正常經營期間,談股東的有限責任抑或無限責任沒有絲毫意義。只有當股東非法操縱公司,將公司視為「另一個自我」,導致公司法人人格被否認,或者當公司解散破產時,談股東的責任包括有限責任和無限責任才有意義。正基於此,我們認為,股東的有限責任純屬一個經濟學概念,僅指股東的有限投資風險。從嚴格的法律概念而言,股東的有限責任原則稱為「股東的無責任原則」似乎更為妥當。[7](P50)所謂股東的無責任原則是指在一般情形下,出資人或認股人繳納出資或股款成為股東後,對於公司債權人和公司均不負任何法律義務或責任。為照顧傳統的提法,本文仍沿襲「股東有限責任」一詞。
物的有限責任在歷史上確立較早,最早可溯及羅馬法時期。例如,繼承法中的限定繼承就始自羅馬法。查士丁尼時代,准許繼承人在一定期間內,採取編制遺產清冊的辦法,將繼承人清償死者債務的責任限制在他所繼承的遺產范圍之內。[8](P554-555)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父債子還」的束縛已為法治文明社會所唾棄。當今,世界各國大都採用了限定繼承,即繼承人僅以繼承遺產的數額為限承擔被繼承人的債務。
與物的有限責任相比,股東的有限責任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伴隨著公司法人獨立人格制度的形成發展而確立起來的。在羅馬法時期,沒有公司法人制度,談不上股東的有限責任問題。到了中世紀,在義大利和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商業城市出現了家庭式經營團體、船舶共有制和康孟達契約等類型的合夥組織。康孟達契約適應了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和海上運輸貿易風險需要。一方面是資本所有者以商品或資本形式委託航海者代為買賣,以為自己閑置資本尋求獲利機會而又避免不懂航海可能產生的風險;另一方面有航海經驗而又苦於缺乏資金的受託人以其自己的名義從事海上貿易,獲利後依據契約進行分配。不參與直接經營的委託方只就委託投入的資本或貨物負有限責任,從事航海經營的受託方對營業負無限責任。可見,中世紀的康孟達契約是股東有限責任的雛形。隨著經濟的發展,康孟達契約發展成為兩合公司,普通合夥發展為無限公司。盡管無限公司、兩合公司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自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但隨著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巨大的規模社會化大生產的出現,這兩種責任並非完全獨立的公司在經營風險、管理體制、資本規模等方面固有的缺陷日益暴露出來。於是,社會呼喚更為高級具有完全獨立責任的公司形態的出現。在這種背景下,英國於1855年頒布了《有限責任法》,該法明確規定具備法定條件的公司一經注冊完畢,股東即只負有限責任,責任的限度為股東所持股份的名義價值,並要求「有限」字樣須在公司名稱中反映出來。德國、法國的商法典中也都有股份有限公司的規定。隨著經濟的發展,兩國都修改商法典中股份公司的相關規定。特別是1892年德國通過的《有限責任公司法》以及隨後法國、日本等國家頒行的《有限公司法》,標志著公司法人制度的發展完善。公司作為獨立的法人,能夠獨立地承擔責任,股東除繳納出資或股款之外無須負擔任何責任,從而意味著完整意義上的股東有限責任制度的最終確立。
從上述股東有限責任制度的產生發展來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公司法人人格之獨立是兩個不可缺少的條件。社會化大生產需要聚集資本和減少投資風險是股東有限責任制度產生的經濟根源。公司成員(股東)從無限責任到有限責任,伴隨著公司法人的非獨立責任到獨立責任的演進而確立發展起來,是公司法人獨立人格的產物。而且,人們法律觀念從個人主義到團體主義的轉變對於股東責任從無限到有限的發展也有直接影響。隨著工業化的進展,早期的自由資本主義經濟和個人本位主義受到社會化大生產和團體主義的沖擊,人們在觀念上接受了與個人人格相對的團體人格,一切財產權利和責任都不再完全追及於團體中的「個人」,從而為公司法人制度和股東有限責任制度的確立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和思想准備。

⑧ 無限按份責任 有限按份責任 無限連帶責任 有限連帶責任

有限責任:是指責任人以其某部分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如抵押人僅以抵押財產對所擔保的債權承擔的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僅以其出資對公司債務所承擔的責任。無限責任:是指責任人以其所有的全部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如保證人的保證責任,個人合夥的合夥人對合夥組織債務所承擔的責任。
法律分析
按份責任是指多數當事人按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各自承擔一定份額的民事責任。至於按份責任中各個責任人之間責任份額的大小與多少,應由法律規定或者通過當事人自行約定。法律沒有規定或當事人沒有約定的,推定各責任人承擔相同的份額。連帶責任是因違反連帶債務或者共同實施侵權行為而產生的責任,各個責任人之間具有連帶關系。所謂連帶關系是指各個責任人對外都不分份額、不分先後次序地根據權利人的請求承擔責任。根據承擔責任是否有財產限制,民事責任可以分為有限責任和無限責任。有限責任,是指責任人以其某部分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如抵押人僅以抵押財產對所擔保的債權承擔的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僅以其出資對公司債務所承擔的責任。無限責任,是指責任人以其所有的全部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如保證人的保證責任,個人合夥的合夥人對合夥組織債務所承擔的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一十七條 債權人為二人以上,標的可分,按照份額各自享有債權的,為按份債權;債務人為二人以上,標的可分,按照份額各自負擔債務的,為按份債務。按份債權人或者按份債務人的份額難以確定的,視為份額相同。

熱點內容
雙方簽訂的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6 13:00:30 瀏覽:527
快遞單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6 12:22:03 瀏覽:754
黨員權利保障條例ppt 發布:2024-11-16 11:51:48 瀏覽:80
幹部任用條例學習宣傳計劃 發布:2024-11-16 11:39:02 瀏覽:804
鹽法條例 發布:2024-11-16 11:31:32 瀏覽:990
摩爾庄園法官 發布:2024-11-16 11:07:44 瀏覽:831
婚姻法第四條的理論意義 發布:2024-11-16 10:52:24 瀏覽:916
垛庄司法所 發布:2024-11-16 10:52:16 瀏覽:589
洛陽市容衛生條例 發布:2024-11-16 10:45:40 瀏覽:397
寧波市城市規劃條例 發布:2024-11-16 10:21:44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