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隱喻
① 求一份 詐騙案件的刑事附帶民事的起訴書
(集資詐騙)刑事訴訟附帶民事賠償起訴狀
被告人賈××,男,1987
年9月14日出生,漢族,初中文化,
無業,住XX縣蘆河鎮秀水村,現押於XX縣看守所。
原告人夏××,男,1979年7月31日出生,漢族,高中文化,XX縣振興機械廠職工,住XX縣沙口鎮城關西街××號。聯系電話:×××
原告人胡××,男,1968年5月28日出生,漢族,高中文化,XX縣振興機械廠職工,住XX縣沙口鎮城北路××號。聯系電話:×××
原告人陳××,男,1969年2月23日出生,漢族,高中文化,XX縣第一汽運公司職工,住XX縣長河鎮河陽街××號。聯系電話:×××
訴 訟 請 求
請求依法追究被告詐騙罪刑事責任,並判令被告人賠償原告人夏××被詐騙現金131540元、原告人胡××被詐騙現金122000元、原告人胡××被詐騙現金110260元,合計人民幣363800元。 事 實 與 理 由
自2010年5月7日起,被告人蔡××以借錢購買客運線路及客車為名,分別多次找原告人夏XX、原告人胡××、原告人陳××借錢,承諾到期按時付還本金並付給高額利息。2011年4月7日原告人陳XX和夏XX一同找被告人蔡XX要錢,要求償還本金並償付利息,被告人蔡××以客運資金周轉困難為由,多次推脫,拒絕付還本金以及利息。隨後,原告人陳XX和夏XX、胡XX一同找被告人蔡XX要錢,被告人蔡XX則潛逃藏匿,現已被緝拿歸案,但是其所借三名原告人的現金卻沒有主動予以償還。三名原告人借給被告的現金皆個人家庭積蓄,被告人的行為給三名原告人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打擊。
綜上,原告人認為公民的財產人身權利不受非法侵害,蔡×X以欺騙手段騙取原告人的現金,並不予歸還,其行為嚴重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權利,破壞了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已構成詐騙罪,依法應予嚴懲。同時由於蔡××的犯罪行為造成原告人的重大經濟損失,依法也應予賠償。故此,為維護公民的合法民事權益,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特提起訴訟,望依法審理。 此致
訴訟原告人:夏XX
胡XX
陳XX
2010年9月7日
② 鏡花緣的暗喻是什麼呢
《鏡花緣》以君子國來表現作者的社會理想,否定專橫跋扈、貪贓枉法的封建官場和爾虞我詐、苞苴盛行的現實社會,並且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筆,嘲諷那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冒牌儒生。
《鏡花緣》主張男女平等。它要求女子也應自幼讀書,和男子同樣參加考試。它反對男子對女子的壓迫,尤其是對於纏足、穿耳這些摧殘人類肢體的行為,表示憤怒的抗議。
《鏡花緣》反對八股文,瞧不起科舉中人,同情終身潦倒的秀才。它主張人人要讀書明理,博古通今。它希望有「或以通經,或以明史,或以詞賦,或以詩文,或以策論,或以書啟,或以樂律,或以音韻,或以刑法,或以歷算,或以書畫,或以醫卜」這樣的分科考試。
(2)刑法隱喻擴展閱讀
《鏡花緣》這部作品描繪了奇幻的世界,帶有很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然而作者對書中海外異國的人情物態的描寫並非隨心所欲的胡亂勾描,而是根據其所要表達的寓意,運用漫畫的手法細致勾勒。
漫畫在諷刺一些人或事時,所產生的效果往往比用語言直接敘述強得多,李汝珍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把白描的手法再略作誇張,變形,寥寥幾筆,勾勒出一個國家的主要特徵,讓人感到滑稽可笑並能悟出此中真義。
③ 古代有一種刑法叫:吞金,為什麼人吞了金就會死
首先說明,古代沒有一種刑罰叫“吞金”。
在形形色色的古裝劇里,"吞金自殺"越來越成為編導的最愛,類似的場景頻繁出現,成為一種潮流。
很多人非常好奇,吞金為什麼就會死?
即使吃進去六兩,也不至於撐死,只有消化功能出現問題了,人才會撐死。
而且在歷朝的史書中,很難找到吞金自殺的記載,可見吞金自殺是以訛傳訛。
曹雪芹安排尤二姐吞金結束生命,也是隱喻尤二姐貪圖富貴,傍上賈府這樣的金山,非但沒有生活幸福,反而為富貴所害。
④ "法律在我身邊"演講稿 怎麼寫
希望你能用上:
一切人類理性的發展都依賴於法律!
一切人類法律的發展都來源於生活!
各位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今天我以支教老師的身份,給大家談一談法律方面的問題,希望同學們進一步提高法制觀念,在學法,知法,守法上有所幫助,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好學生,同時更是拋磚引玉.結合有些年來學習法律的一些體會和認識,和大家談一談這方面的問題,同時,由於本人的學識和能力所限,加上時間有限,准備不足,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我今天講的題目是《法律與生活》——一切人類理性的發展都依賴於法律!一切人類法律的發展都來源於生活!
在我們國家的憲法中規定,1999年憲法修正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充分發揮法治的重要作用,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全社會法制意識.因此,作為普及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和重要保障.
先哲盧俊曾喟嘆:"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其實所謂枷鎖在很大程度上是法律的隱喻.
如果人間沒有了法律的規則,將出現兩種極端的局面,一者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資源按需分配,屆時國家,監獄,軍隊,警察等一系列暴力機構將不復存在,當然法律也因為失去了保障其實行的強制力而逐漸消亡.整個社會進入一種理想化的狀態,個人的情感與道德的約束超越法律,達到完美的境界.其二種情況有可能世界將混亂一片,人們的基本權利,如生命,財產,健康,性自由等等都得不到保障,整個社會因為規則的缺失而最後崩潰,人類也將隨之走向滅亡.較之二者,也許在現階段看來,第二種狀態具有出現的蓋然性.由是觀之,吾國吾民依然無法擺脫社會規則之清朗.
法律是規則和原則統一.法律首先是規則.法律總是表現為一條一條的規則,規則是法律最基本的表現形式.但是,由於規則本身具有滯後性,有限性等弱點,因而,規則要和原則結合起來,要深入探究法律背後共同的東西,這樣才能全面充分地掌握法律.第四,法律應該是網路全書.學習法律不僅僅需要學習法律規則方面的知識,而且需要掌握和這些法律規則有關的非常豐富的廣博的知識.人的任何知識,任何經驗,對他的法律理解和法律執法都大有裨益.
法律是人的行為規則,法律要規范人的行為.我覺得就有必要首先研究這個"人"是什麼 經濟學把"人"假定為"經濟人",倫理學把"人"假定為"道德人",法律對"人"也有一個假定.我認為,法律對人的假定是"壞人".霍布斯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如果你要了解法律,一定要從壞人的角度去看待法律,而不要從好人的角度去看待法律".這就是霍姆斯著名的"壞人理論".
法律作為人的行為規則,必然要涉及到對人性的基本假定,法律的"壞人理論"把人性假定為惡,具有重要的意義.
正是因為人性惡,是壞人,會做壞事,為了禁止壞人做壞事,讓壞人做不成壞事,所以才需要制定各種法律規則.如人會背信棄義,所以要規定誠實信用;會出爾反爾,所以要簽訂合同;會損人利己,所以要規定損害賠償;會殺人越貨,所以要罰當其罪,等等.從這個角度看,人性惡是法律的基礎,也是法律的淵源,有壞人才有法律,從根本上說,法律就是一套對付壞人的規則制度.
另一方面,正是因為有針對人性惡,禁止壞人做壞事的各種法律規則,如背信棄義,會遭到"上帝"的懲罰;違反合同,要承擔違約責任;損人利己,要損害賠償;殺人越貨,會罰當其罪;等等.既然如此,人們就不背信棄義,不違反合同,不損人利己,不殺人越貨了,結果人們棄惡從善,壞人變好人.可見,法律是克服人性惡的工具,法律催人向善,正是因為有了法律,人們才成為好人.
如果法律把人性假定為善,把人看作好人,不會背信棄義,那還講什麼誠實信用;不會出爾反爾,那就用不著簽訂合同了;不會損人利己,那就談不上損害賠償;不會殺人越貨,那還規定刑法干什麼 等等,一句話,如果人是好人,就不需要法律規則了.好人雖然也會有矛盾糾紛,但只是小打小鬧,嚴重不到法律上來,好人不需要法律,法律是對好人的不敬.從這個角度看,人性善的假定,好人理論,往往會導致法律虛無主義.
另一方面,正是因為假定人性善,好人不會做壞事,用不著法律規則,法律也沒有規定,因而人們背信棄義,不受"上帝"懲罰;違反合同,不承擔違約責任;損人利己,不損害賠償;殺人越貨,不罰當其罪;等等.既然如此,人們何不背信棄義,違反合同,損人利己,殺人越貨呢 結果人們棄善從惡,好人變壞人,這正是所謂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如果沒有法律,每個人都可能是壞人.
小到個人私事,實踐"壞人理論"還是"好人理論"大有不同.如果相信人性惡,有壞人,會做壞事,因而提高警惕,謹防壞人,就不會上當受騙,就不會有那麼多問題了.相反,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問題都是因為信以為人性善,誤以為是好人,好人沒事,輕信於人,放鬆警惕,結果上當受騙.所以在人們的日常交往中,要區分善惡,識別好壞,"先小人後君子"而不是"先君子後小人",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是生活的態度,也是法律的態度.善良的人們往往缺乏法律意識.所謂的法律意識,第一就是壞人意識,要時刻意識到有壞人會做壞事,因而才知道用法律去防範壞人保護自己.
大到國家制度,如國家權力,實踐"壞人理論"還是"好人理論"也會有不同的結果.如在西方國家,霍布斯認為國家是"利維坦",是"凶惡的巨獸";洛克認為國家是"必要的惡";潘恩認為國家是"禍害".他們並不是在謾罵國家,而是深刻地認識到國家是一個強權組織,擁有任何私人所無可匹敵的強大暴力,是侵犯公民權利破壞社會自由的最大危險,認識到"一切權力都易於濫用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真理","絕對的權力絕對導致腐敗".正是基於對國家權力上述壞的認識,所以才提出了"三權分立"和"權力制約"的政治制度設計,並提醒人們,"要是三權合一,那就一切都完了".實踐證明,正是因為對國家權力的壞的認識,才導致了西方國家的憲政法治以及民主自由.這是壞的出發點導致好的結果,可謂忠言逆耳利於行,置之死地而後生.相反,如果信以為國家超凡至聖,全知全能,大公無私,除了人民的利益以外沒有任何自己的私利,權力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因而用不著權力制約和權力監督.結果高度集權,獨斷專行,貪污腐化,國家真的成了"利維坦",權力走向異化,侵犯公民權利破壞社會自由.這是好的出發點導致壞的結果,歷史反復證明,通向地獄的道路常常是善良願望鋪成的.
⑤ 彈琵琶是什麼性暗喻嗎
不是。
1、彈琵琶是明朝發明的一種酷刑,並不是性暗喻,性暗喻意思是比喻一種非語言性的性交流,而彈琵琶是於由錦衣衛和東廠創立並使用的一種酷刑。
2、所謂彈琵琶,就是行刑之前掀起犯人的衣服,露出犯人的肋骨,行刑人則拿出一把小刀,在人的肋骨上來回滾動,直到皮綻肉開。
2、而起這個名字的原因,也是因為這個刑法跟彈琵琶的時候撥弦的樣子很像的緣故,實行者將犯人的肋骨當做琵琶的琴弦,那種疼痛難以忍受,沒人可以熬過一首曲子。
⑥ 陳勝吳廣起義地點陳勝吳廣起義建立政權的地點在
陳勝吳廣起義地點就在大澤鄉,是陳勝吳廣帶領戍卒去鎮守邊疆的途中發生的。戍卒其實就是一些犯人,被發配到邊疆。到了大澤鄉遇到了大雨天氣耽誤了期限,面臨被斬首的情況下不得已才率領戍卒起義的。
大澤鄉也叫涉故台,位於安徽宿州市墉橋區西寺坡鎮涉故台村,這里古代是一片沼澤地,故名「大澤鄉」。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發閭左貧民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等900餘名戍卒被征發前往漁陽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今宿州)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
情急之下,陳勝、吳廣領導戍卒殺死押解戍卒的軍官,發動兵變。起義軍推舉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連克大澤鄉和蘄縣,並在陳縣(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各地紛紛響應。
(6)刑法隱喻擴展閱讀:
一、起義歷史背景:
秦始皇為了抵抗匈奴,派人修造長城,發兵三十萬,徵集了民夫幾十萬;為了開發南方,動員了軍民三十萬。他又用七十萬囚犯,動工建造一座巨大豪華的阿房宮。
到了二世即位,從各地征調了幾十萬囚犯和民夫,大規模修造秦始皇的陵墓。這座墳開得很大很深,把大量的銅熔化了灌下去鑄地基,上面蓋了石室、墓道和墓穴。
二世又叫工匠在大墳里挖成江河湖海的樣子,灌上了水銀。然後把秦始皇葬在那裡。安葬完了,為了防備將來可能有人盜墳,還叫工匠在墓穴里裝了殺人的設備,最後竟殘酷地把所有造墳的工匠全都埋在墓道里,不讓一個人出來。
大墳沒完工,二世和趙高又繼續建造阿房宮。那時候,全中國人口不過二千萬,前前後後被征發去築長城、守嶺南、修阿房宮、造大墳和別的勞役合起來差不多有二三百萬人,且不概幼兒和婦女。耗費了不知多少人力財力,逼得百姓怨聲載道。
二、後世影響:
大澤鄉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陳勝吳廣起義從根本上動搖了秦王朝統治,為爾後項羽、劉邦滅秦創造了有利條件,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後面的封建統治者也是一個極好的教育,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和開明統治很大程度上是受農民起義的影響。
⑦ 法律方面論文
你好,法律方面的論文大部分是按照這個思路去寫的:
1.選題,你在生活中發現存內在容哪些法律問題,你對這個法律問題有看法。比如:論保險代位求償行使中的若干法律問題。
2.選好你要寫的論題後,就開始查找有關論題方面的資料,比如現行規定,學者們對這方面的定義,主流的觀點,這方面的案例等。
3.大概熟悉在你論題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對問題的認識後,就可以開始著手正文了。
4.各個學校都有對論文格式的要求,一定要嚴格按照學校要求的格式來完成論文。多和同學交流,不懂就問老師。
5.跟你說說正文怎麼寫。
本科論文可以分成三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是中文摘要,引言,相關概念特徵,立法現狀等;
第二部分,重點是第二部分,這一部分要求你提出在存在的問題,然後針對問題給出解決的辦法。
第三部分就是把你的參考文獻列出,再致謝就可以了。
謝謝,請採納!
⑧ 老黃歷術語:出行是什麼意思 出行的含義是什麼
導語:在老黃歷中出行應該是人們翻開最多的一個,在很多人家,出行是很慎重的事情,要提前看好黃歷的忌宜才會決定在哪一天出行。如果你還不了解老黃歷術語中出行是什麼意思?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出行的含義是什麼吧。
出行是什麼意思
出行:指外出旅行、觀光游覽。
出行要注意什麼
1、住酒店避免最後一個房間
從風水上看,由於人流量大,酒店每一層樓的最後一個房間往往雜氣太多,可能會影響人的氣運,許多高檔酒店的最後一間房都改成了雜物間、樓梯間或電梯間。所以,建議大家盡量避開為宜。
2、覺得不幹凈的房間應該更換
有些人在進入酒店的房間後,可能會感覺到莫名其妙的心悸、陰冷,或是聞到一些異味。這樣的房間不宜居住,一來可能是房間內有什麼不幹凈的東西,二來可能是風水不好,陰氣、濕氣過重。在這樣的房間里休息,不但睡眠質量很難保證,而且可能會沾染一些不好的氣運。遇到這樣的問題,建議要求前台更換房間。
3、不要隨意觸碰宗教物品
在一些宗教景點旅遊時,偶爾會看到一些宗教用的物品,比如法器、法壇、符籙,或是道經、佛經、《***》等經卷。在沒有經得主人同意的情況下,千萬不要動!千萬不要動!千萬不要動!(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因為有的得道高人會用法物壓制一些不幹凈的東西,你去動這些法物,後果難料,所以請慎重。
4、不要隨便對神像拍照
在勸說遊客不要對神像拍照時,有的遊客會說,神仙那個年代是沒有相機這種高科技的,他們才不會立下這種規矩,肯定你們瞎胡扯。
其實,對神像拍照本身不是問題,但是拍完以後呢?要知道,你每拍一張神像的照片,就相當於請了一尊神回家。不禮不拜反而是小事,神仙們不會與你計較,但是拍的神像越多,請進家裡的神也就越多,神與神之間氣機交感,咱們一個小小凡人哪裡承受得起,自身運勢必然受到不利的影響。現在你知道為什麼不能對神像拍照了吧?
5、切忌直言「不信」
在宗教景區,可以不拜神靈,但是千萬不要直言「不信」!
從道理上來說,尊重別人的信仰是一種禮貌;
從玄學上來說,你沒見過不代表沒有;
從風水上來說,在人家地盤上你這么犯愣真的好嗎?
6、小心當地風俗避諱
這一點,出遠門的小夥伴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國外。建議先做好功課,別讓無知觸犯風俗忌諱,引發不愉快的事情。在國內還好,比如腳不能踩在大門門檻上(會壞風水)、筷子不能插在米飯上(隱喻給辭世的人上香)。要是去國外,萬一做錯什麼引發信仰糾紛,那才叫追悔莫及呢!
7、不要與私人陵墓合影
如果是開發得比較好的陵墓,比如皇陵、金字塔等,由於來往的遊客多,帶走了大部分陰氣,合影並不會有什麼影響。但如果是私人陵墓,一定不要去合影,萬一拍進去一些不幹凈的東西,你就睡不著覺啰~~
8、孕婦謹慎出遊
不論是從風水上考慮,還是從科學上考慮,孕婦都不宜外出旅遊。
從風水上講,孕婦一體雙魂,如有碰到陰氣重的地方,對大人和肚子里的孩子都不利。
從科學上講,萬一在路上遇到什麼突發狀況必須靜養,你是打算在外地醫院等到孩子生下來再回家嗎?
9、避免帶新生兒出遊
與孕婦不宜出遊同理,剛出生的孩子身子柔弱,容易被邪氣入侵,導致得病。
10、千萬不要隨便刻字!
有句話說得好:「人非聖賢,難免手欠。」最近總有在文物上刻字的行為被報道,必須強調一句——不要手欠!第一,你不知道這些破破爛爛的東西是不是文物;第二,許多文物都是經過高人加持,被損壞時會對破壞者的運勢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第三,《刑法》有一條「故意損毀名勝古跡罪」,除了罰款,最高可以判五年。
想查詢更多黃歷術語解釋,請點擊 》》》 黃歷術語解釋
⑨ 從刑事訴訟法治透視反對自證有罪原則 是怎麼回事
一方面,慣用演繹法的權威主義法哲學派(註:這里所說的權威主義法哲學派和自由主義法哲學派兩種「理想化類型」,只是在某種理論上的抽象設想和誇張化的「觀念」或「模式」。在實際政治生活及意識形態中以及社會人類學中,並不存在上述純粹的絕對化的形式。而是在法庭審判中,立法以及警察的職權行為中常常呈現出對兩種模式的傾向性。)教條式地推斷:所謂法律是被強加於所有法律主體之上的一系列實體性規則。這一傳統觀念將法律程序充其量看作是實施實體法的輔助性工具,而實體法,正如大陸法系一直強調法律的實體方面一樣,則是國家專政權力機構發出的不容置疑的指令。(註:在這里需要對法律的實體方面和程序方面並列的觀點從程序法的價值上作進一步解釋。第一,不要把程序規范與實體規范之間最顯著的區別誤認作是理所當然的和不證自明的事;第二,問題在於法律是如何通過實體與程序兩種規范而實現的,而不是僅通過其中某種規范單獨實現的;第三,問題的焦點在於對法律在社會關系中真正的職能作出較之通常的假定更深入和恰當的認識。)正如凱爾森所言:法律的職能是對社會生活中人們相互之間的對抗性關系所導致的非正常的、不合邏輯的、無理性的無秩序的結果所實施的強制性命令。(註:參見凱爾森(kelsen):《純粹理論的法律》,加州大學出版社,1976年版。)
另一方面,一向具有探索精神的自由主義法哲學派(註:參見昂格(ynger):《知識和政治》,紐約自由出版社,1974年版,第63—144頁。)從不墨守成規,他們以歸納法合乎實際地認為:所謂法律是為了解決各種沖突而使用的救濟手段。(註:譯者註:自由法哲學派,是對當時盛行於歐洲大陸的概念法學和司法中的形而上學的反叛,其觀點的主要特徵是:成文法並非法的唯一淵源,重視社會現實中的活法的作用,主張擴大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允許法官依據正義原則加慣例自由地創製法律規則。)自由主義法哲學派對法律職能的解釋,在某種意義上似乎少了些妄想而多了些生機。它把以和平方式解決沖突作為法律的首要目的,而把當前的實體性規則作為訴訟程序次要的鋪墊。程序法追隨實體規范的同時,也在反作用並檢驗實體法,以及創造性地或反其道地運用之。只有在這種法律傳統中,霍姆斯法官才可能公然聲稱:「法律的生命不在於其邏輯性,而在於其經驗性!」然而,程序法的功效不僅於此,其最核心的也是最易被人們忽視的職能在於:規范和限制國家公共權力的運用。從這一意義上可以認為,程序法具有非依賴於實體法的獨立價值。
這里有一個簡單的問題是,就法律傳統而言,兩種法哲學(註:也可以說「兩種刑事訴訟模式」。)相比較哪一種更為正確和合理,也就是說哪一種更能充分地體現法律的職能所在。筆者認為:刑事訴訟法作為公法的一個分支,並不具有法律的典型意義。因為從起源來看,所有法律都源於私人沖突。(註:gumplowitz.dp.cit,n.11. )私人沖突才是典型的法律關系。所有的實體法從形成之時起,其職能取向就是為了阻止違反契約等私人沖突的發生和補救民事侵權等行為造成的後果,法的公共職能實質上是從這些原始職能中派生出來的。 (註:參見 von bar:《羅馬刑法史》(波士頓1916)。雖然von bar 對此未能專門地說明,但書中顯示出羅馬帝王,特別是奧古斯都大帝對已建樹起的私法概念和制度結構進行開拓,並以懲處判國罪為開端在其私法中強行植入刑罰功能。而在此之後很長的歷史時期,在中世紀一些國家的法律中,人身傷害等行為仍被規定為民事侵權行為。具體內容參見h ·伯爾曼(berman):《西方法律傳統的變革》(哈佛大學出版社,1983年)。而國家的強制力,作為國家機器的基本要素和維護社會安定的必要武器,並非隨著國家產生就具有法律的職能。確切地說,只有當國家在法庭審判的對抗性訴訟過程中,作為一個在程序上與罪犯平等的當事人出現時,它的強制約束力才能具有法律職能。在歷史上,英國的大憲章(1215年)和貝卡利亞的《犯罪與刑罰》(1764年)(註:切薩里·貝卡利亞:《犯罪與刑罰》(bobbs—merill出版有限公司,紐約,1965年)。) 是這一認識發展的里程碑。顯而易見,受大憲章等國家憲法調整的民主國家制定的刑法典和刑事訴訟法典與專制國家的刑法典與刑事訴訟法典相比,雖然在表面上存在某些相似之處,但本質上是截然不同的。在民主國家裡,刑事訴訟必然通過對抗性司法程序進行,國家在原則上處於原告的地位,面對法官和陪審團接受審判;而在專制國家裡,整個刑事訴訟程序,只是由國家一手操縱的鎮壓工具-一個所謂裁決私人沖突的欺騙性贗品罷了。
為了更簡單地回答這個理想化問題,我們可以進行如下兩種假設,它們分別代表糾問式和對抗式刑事訴訟模式的極端化情形。首先,讓我們假設,在一種極端化糾問式模式中,法律是權力至上和萬能的上帝主持正義的工具,那麼主持正義所依據的實體性規則就代表了一種「絕對道德」,而程序僅僅是執行這些道德規則的工具。顯然,上帝對人間的一切事實都能夠直接感知和認識,認定事實對於無所不知的神聖權威簡直是易如反掌,他在轉瞬之間就可以判明其中的錯綜復雜並作出裁決,用代表著「絕對道德」的規則對違反正義的行為進行懲罰。所以,在上帝的裁決過程中,任何形式的程序都顯得多餘。其次,與以上極端化的糾問式模式相反,我們可以假設一種更接近人類的境況來反映對抗式模式。在斐濟島或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原始森林裡生活著原始共同體,其社會成員之間時常發生沖突。共同體通過讓沖突雙方進行角斗來解決爭端。事實上,此處正義的裁判就取決於體力的強弱。因為這種「人與人之間的爭斗」使社會的群體關系轉變成為個體之間的關系,所以必須用一些「規則」對個體的行為加以約束。
國家及其訴訟制度自其產生之時就是為了禁止藉助武力解決個人沖突。(註:羅馬《12銅表法》(leges odecim tabularum)第一條規則是:「如果你被傳喚出庭,你必須去!」該條款基本的法律含義是:(1)所有沖突應通過合法程序加以解決;(2)禁止採用「自助」,被告人必須出庭經過審判後才能定罪和處罰,這已成為當今社會一個重要的程序規則,不允許有例外。帕舒坎尼斯在其著名的論著《法律與馬克思主義》(ink links,倫敦出版社,1978年,第166頁)中,對羅馬法這一規則做了生動的分析。然而,他所引證的龔普洛維奇(gumplowitz)著述《公民權利和社會主義》(innsbruck,1881)中的論斷(p145, n,16):「所有的法律都產生於個人間的爭紛」,這是我們最初的前提之一。作為平等(無武力)的當事人間的對抗程序的民事訴訟是解決社會爭端的原本方式。而刑事訴訟則是從民事訴訟這種形式中演化出來的。)禁止使用武力解決沖突這一規則在職能方面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證明這一點也並非難事。首先,假設國家不復存在,這一規則也被破壞殆盡,社會上的武力就會四處泛濫,出現混亂的無政府主義;其次,假設任何沖突都訴諸武力這一社會倒退方式來解決的話,法律程序就會成為多餘之物。上述兩點也反過來說明了國家必須集中控制武力的使用,同時,國家必須制定法律,並依法通過司法裁判來解決沖突,以替代以武力解決沖突。
從某種意義上講,司法公正作為武力的替代品,意味著一種新的價值觀念開始控制社會,與之相關的是智能、創造力、道德規范等價值觀念。而任意地使用武力解決沖突將可能使社會文明的發展毀於一旦,所有這些價值觀念都會被戰爭和無政府的混亂所湮滅。換言之,法律本質並不是一系列得到正面認可的規則,或法哲學家致力去建立其他定義。反之,法律的本質是否定的。它僅僅是為了防止武力的使用。法律就是以「公正」一詞所蘊涵的邏輯的力量去代替武力的邏輯。然而,關鍵並不在於公正的邏輯,因為即使法律毫無邏輯和正義可言,它也會執行其社會職能。(註:參見凱爾森,op.cit.n.3.)福科(foucault )說國家或世界的和平僅僅是連續宣戰的結果。法律,在一定意義上,相當於對社會上那些訴諸武力解決問題的人宣戰。國家制定出對武力有威懾力的各項刑事法律,以法律為武器,象持著德莫克利斯的劍一樣向社會上的任何沖突宣戰。
可以看到,自然的爭斗是程序和實體的有機合成,如:戰爭、原始競技等,在程序和實體規則之間沒有人為的分隔。對於自然爭斗而言,所謂的程序就是戰斗或運動本身,而判斷輸贏的實體標准也是競技的一部分。
但是國家的建立,自然爭斗的替代者-法律程序的產生,使自然爭斗被杜絕。沖突的解決分化為兩方面:程序和實體。比如:誰是最好的網球選手,事實上不再是由打比賽決定(禁止自助),而是由人為的仲裁來決定。這些人為的仲裁包括特殊的裁決程序和程序中所使用的實體標准,如,速度、靈活性、耐力等。
當然,一定會有人譴責:「法律並非體育比賽。」但說話的人並未考慮這里的問題不在於事實是否是「體育比賽」。從認識論的觀點來看,任何的沖突和爭斗本質上都相當於一場「體育比賽」。在這種富有試驗性的比賽中,當事人雙方都各持勝券在握的假定相互對峙、爭斗。
從某種程度上准確地說,在法理學中,將法律隱喻作「體育比賽」是有一定的根據的。霍姆斯的基本自由假定認為:法律的首要職能是取代以下各種對抗性關系中的「試驗性方法」(武力),包括個人當事人之間(以私法取代),以及不同的主權國家之間(以國際公法取代)的對抗性關系中的「試驗性方法」(武力)。
在用法律取代武力解決沖突的某些場合下,我們可以看到程序作用的優勢(協商、調解、裁決、外交談判)與實體意義的消弱(公正、道德等)。當然,對於解決國際間沖突的實體法標準的缺失,其原由很簡單,因為在沖突雙方之外沒有第三國(超主權國家)來強行維持和平(實體法標準的代理)。
上述內容表明:首先,程序的第一性和實體的第二性;其次,法律的首要職能在於達到程序性的和諧,相比之下,邏輯和實體正義的成分處於第二位;第三,事實上,訴訟程序並非「體育比賽」,而是以自主的法理實體邏輯通過程序取代了比賽中的武力試驗邏輯。以公正的邏輯代替武力的邏輯是法律本質的全部所在。其維護社會安定的實體功效是根據在訴訟中排除武力的程度而定的,也就是說,只有武力被排除在程序之外,程序才是合法的。
因此,在遵循這一首要規則的基礎上,替代武力解決沖突的各種法律程序隨之產生。而從訴訟程序中衍生出的實體規則(由此也產生了人們對實體「正義」的錯覺)則居第三位。給人們以「正義的觀念」的實體規則,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法律」,實質上,它是人們在運用邏輯方法解決沖突的長期司法程序中的經驗積累。
隨著文明的發展,國家作為禁止訴諸武力的保證人和武力的壟斷者,同時它又是法律程序中的當事人。就事實上來看,國家似乎可以隨心所欲地使用武力,但在法律上,為了維護正當的程序,國家必須杜絕使用武力。由此,國家才需要程序法來防止自己成為強權壓服者,而反對自證有罪原則便成為制約司法專橫的武器。
⑩ 《竇娥冤》教學反思
《竇娥冤》教學反思(精選8篇)
《竇娥冤》是新課標人教版必修四第一篇課文,與舊版教材只節選第三折不同的是,這篇課文將楔子、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都選了進來。下面是我整理的《竇娥冤》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
《竇娥冤》教學反思 篇1
《竇娥冤》是新課標人教版必修四第一篇課文,與舊版教材只節選第三折不同的是,這篇課文將楔子、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都選了進來。從篇幅來看,無疑增加了閱讀的長度和教學的難度。因為古代語言的隔閡,古代戲劇相關常識及藝術手法知識的匱乏,還有高中學生學習的強烈功利目的情緒,如何進行教學目標定位,又如何進行課堂教學設計,這些問題都將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敗。
鑒於此,我根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中閱讀與鑒賞的要求,學習鑒賞中外文學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以及《竇娥冤》的文體特點和高中生閱讀中國古代戲曲時所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在設計《竇娥冤》的課堂教學步驟及教學目標、重難點時,我以「品味精彩而富有表現力的戲劇語言,感受竇娥形象」為教學重點,以「怎樣看待三樁誓願實現這一超現實情節以及造成竇娥悲劇的根源」為教學難點,而略化處理文中涉及的幾個典故。因為運用典故這一古詩詞常用的藝術手法在下一個單元的宋詞教學中必定要作為重點來講解,在這篇本來就讓學生提不起精神來的又長又難懂的課文里再重點闡釋典故的話,就更加讓學生滿頭霧水了。從課堂學生的表現來看,這節課的教學設計無疑是成功的。總的說來,面對教材,面對課文,成熟而清醒的教師都應該明白這樣一個事實:不可能是教材有什麼我們教師就教什麼、學生就學什麼,必須對教材(課文)的教學價值進行合理的定位。一篇課文尤其是經典作品必然同時具備許多教學價值。像《竇娥冤》這樣一篇經典文學作品,其潛在的教學內容是無限的。可是面對這些潛在的東西,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應該切實抓住屬於語文的東西,凸現和挖掘語文課的價值。
《竇娥冤》教學反思 篇2
《竇娥冤》是人教版教材必修4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我在備課的時候進行了充分的考慮,這篇課文是中國古代戲曲單元的第一課,學生對於怎樣鑒賞古代戲曲無所適從,所以,我在上第一堂課時,藉助多媒體課件,我幫助學生了解與戲曲有關的文學常識,引導學生學習鑒賞古代戲曲的要點以及如何入手進行鑒賞古代戲曲的方法,然後讓學生自讀課文,結合書下注釋了解劇情,理解字意,熟悉內容,所做這些為第二課時做好鋪墊。
在上課前,我做了一下預想,如果在老師的引導下,要求學生通過切身感受能感受到什麼,能感悟到本課的藝術特色嗎,能提出一些什麼問題,我把能出現的問題都盡可能地考慮之後,我是這樣設計的(一)表演課本劇(二)出示學習目標(三)鑒賞曲詞《滾綉球》(四)鑒賞「三樁誓願」。在每個過程中總結歸納竇娥這個人物形象和關漢卿戲劇語言的藝術特色。
教學中,我設計的教學內容基本按照我的思路進行。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課本劇很生動,比較成功,贏得同學們熱烈掌聲,抓住課本劇,引導學生自己認識到學習本課的要點,並且結合課文觀看課本劇讓學生自己感知、感悟。藉助多媒體課件加強輔助教學,營造氛圍,渲染氣氛。學生思考了片刻之後開始發言。有的談對竇娥這一形象的認識,有的談曲詞中所體現的思想內容及表現方法,有的學生直接提出問題——《滾綉球》表現了怎樣的藝術特色?通過學生的回答可以證明學生鑒賞這支曲詞的預期目標基本完成。在鑒賞「三樁誓願」中,學生的發言各抒己見,從這一點入手了解作家創作的意圖,藝術手法,作品的主題等。照常理,完成了本堂課的學習目標就適可而止,但是,立足於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應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獨立性,學生在掌握了應知應會的內容基礎上,還要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多角度、深層次鑒賞。所以,我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問題,一探一思索,一撥一啟迪,一通一發現,學生紛紛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說,竇娥一會兒指天斥地,一會兒感天動地,這不是矛盾嗎?有的問,這三樁誓願可能實現嗎?有的說,竇娥發願——抗旱三年,百姓不受苦嗎,怎麼能說她是善良的呢?有的學生竟然提出,假如竇娥嫁給張驢兒不就沒有這出悲劇了嗎?學生提出了問題,其他學生爭先恐後地表明自己的看法,我在這期間採用鼓勵的方式,放開學生的手腳,讓學生內心深處迸發的思想火花綻放出來,盡可能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展示學生最精彩的一面。
教學後,我及時進行全面冷靜的反思,從教學設計與實施方面,從學生行為和師生互動方面,整體結構嚴謹,思路清晰,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達到了我預期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體現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為學生創設情境,設置張揚學生個性的平台,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生能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老師做到了尊重學生,贊賞學生。讓學生在切身體驗時,有獲得成功的感覺。學生在教師的鼓勵聲中更加堅定自信心,並且結合課堂上探究的問題引申到課下繼續研討,調動了學生可持續性學習的願望,培養了學生的發展能力。如果我在課堂上,我調動學生的時候再放開一些,完全相信學生,課堂效果會更好。
《竇娥冤》教學反思 篇3
這節課由一個學生主講。其模式仍然是分段,講解大意,朗讀之類。
按照授課老師的見解,師生關系是動態變化的。主體的`位置發生著變動。從小學到中學,教師的職能:保姆→教師→導師;學生的地位也相應發生了變化:依賴→依靠→獨立。他的意思是他現在的學生經過他帶了近兩年時間,已經可以獨立了,有主體的獨立地位了。
我不懷疑,就這位上課的學生而言,她確實有了主體的地位。但問題是,另外的幾十名學生了。他們不是仍然在被動接受的位置上嗎?他們的主體地位又如何體現呢?
授課老師說,他上課很注重過程。這不錯,但是在這樣的課中,我們看到的只是某個學生的過程,而不是眾多的個體的學習過程。且這位學生所講內容基本上是搬用教參,從前老師搬,現在學生搬,這就是教改?
說到底,這仍然只是一種形式。時下語文教學的改革太關注形式的層面,而對實質的問題關注顯然不夠。那就是:學生有否通過學習這樣一個文本,完成自己的意義的建構。
這個文本包含三個重要的片段:①竇娥上場訴說冤屈;②與婆婆話別;③發下三樁誓願。
「沒來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憲,叫聲屈動地驚天。頃刻間遊魂先赴森羅殿,怎不將天地也生埋怨。〔滾綉球〕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跖(zhí)、顏淵?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哎,只落得兩淚漣漣。」
在第一個片段中,包含了如下文化內涵:日月、鬼神、天地、賢愚、好歹、命長與命短、善良與邪惡、富貴與貧窮,盜跖與顏淵,這些是中國老百姓的是非與善惡的范疇。而裁定是非善惡的是「天」,天隱喻著什麼呢?「錯堪賢愚枉作天」,這里的關鍵是這個「枉」字,是誰「枉」呢?面對這種「枉」,作為一個社會的弱勢群體,又能怎樣呢?
(比較:「天高地迥,號呼靡及。」「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如何引導學生解讀這些內容?如何在這種解讀中,完成自己的意義的建構?也許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情境:如果這一段訴說,不用隱喻的手法,而直接說明白,當怎樣表述呢?或者,你換一種喻體來隱喻,你又當怎樣表達呢?
「我怕連累婆婆,屈招了葯死公公,今日赴法場典刑。婆婆,此後遇著冬時年節,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漿水飯,瀽半碗兒與我吃,燒不了的紙錢,與竇娥燒一陌兒,則是看你死的孩兒面上。(唱)念竇娥葫蘆提當罪愆,念竇娥身首不完全,念竇娥從前已往幹家緣,婆婆也,你只看竇娥少爺無娘面。念竇娥伏侍婆婆這幾年,遇時節將碗涼漿奠;你去那受刑法屍骸上烈些紙錢,只當把你亡化的孩兒薦。」
這個片斷極力渲染竇娥作為弱勢群體的一員的無能與無奈。
「(正旦唱)不是我竇娥罰下這等無頭願,委實的冤情不淺;若沒些兒靈聖與世人傳,也不見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熱血紅塵灑,都只在八尺旗槍素練懸。等他四下里皆瞧見,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鵑。……你道是暑氣暄,不是那下雪天,豈不聞飛霜六月因鄒衍?若果有一腔怨氣噴如火,定要感的六齣冰花滾似綿,免著我屍骸現;要什麼素車白馬,斷送出古陌荒阡?……我竇娥死的委實冤枉,從今以後,著這楚州亢旱三年。……(正旦唱)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憐,不知皇天也肯從人願。做甚麼三年不見甘霖降,也只為東海曾經孝婦冤。如今輪到你出陽縣,這都是官吏每無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難言。」
在這個片斷中,作者為我們似乎找到了一種解救弱勢群體的辦法。說到底,還是要靠天。中國古代,老百姓就望清官,就望明君。但這些都靠不住的時候,便只能靠天了。
這里需要的是體驗,體驗竇娥的冤屈和無奈,也體驗作者良知與無奈。只有深深的體驗才能將活生生的生命意義和本質窮盡,只有通過體驗,你才能真切而內在地置身於文化與生命之流中,並與竇娥與關漢卿的生命融合在一起。
你現在能夠體會作者創造時的心情嗎?你能夠認同作者對弱勢群體的關懷嗎?
還有形式的意義,作者選擇戲劇的形式,來表現這種生活的現實。在當時,這樣的形式是最能為人們(包括大眾)所接受的。
可以與西方戲劇的興起作一比較。
這種戲劇形式由那些部分構成?由哪些角色組成?
小舞台,是如何與大社會交融的?
《竇娥冤》教學反思 篇4
記得庖丁解牛中描寫庖丁解牛的技巧:「依乎天理,批大隙,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確實,對於我們語文教學來說,尤其是長篇幅的文章,想面面俱到,又要教好,那是很難的事。
今天上《竇娥冤》,我首先的設想就是按部就班地按傳統步驟進行教學,即先介紹相關元雜劇的知識,再引導學生概述情節,把握戲劇沖突,分析人物形象,最後總結主題,分析寫作特色。可我覺得這樣上會把文本割裂開來了,好像屠宰一樣,把文章一塊塊切下來讓學生進行理性的技術性的分析,學生對文字的感受力、鑒賞力還是不會得到提高。
找一個怎樣的切入點來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更整體的感受與分析?我在上課前突然來了靈感:《竇娥冤》不是中國十大悲劇之一嗎?這篇文章之所以有這樣恆久的魅力,不就是在於她悲劇產生的震撼力嗎?所以我決定抓住一「悲」字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引導學生來感受文本,鑒賞文本。果不其然,當我拋出這個問題之後,學生進入了深層的閱讀,有些學生在課本上圈圈點點,有些學生在本子上記下自己的閱讀感悟。我知道,學生與文本有了充分的對話。而緊接著學生之間的對話也讓我欣喜不已,當然,有部分學生的語言還很稚嫩,但都來自於自己個性化的理解,但有些同學的發言真讓我擊節贊賞。
例如周同學,她的發言流暢自然:
文中竇娥三歲亡母,七歲離父,十七嫁人,十九亡夫。她的一生可謂是與幸福無緣,但她絲毫也不怨天尤人,她積極樂觀,她在第一折中唱到:我將這婆侍養,我將這服孝守。本來像她這樣的女子應該要活得更平安,可她碰上了張驢兒父子這樣的流氓無賴,她與婆婆的沖突由此產生。而張驢兒錯把自己的父親葯死,又將矛盾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張驢兒想藉此來脅迫竇娥,可剛強的竇娥卻選擇了「公了」這一形式。本來以為到了官府一切都能得以澄清,可黑暗的官府無疑讓苦命的竇娥雪上加霜,最終落得冤死獄中。主人公竇娥的性格與黑暗的現實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而陳同學的發言也讓大家耳目一新:
「一個正直善良的人被殺了,而昏庸無能的官吏與無賴的兇手卻逍遙法外,這是讓人悲嘆的原因之一。而文章最大的悲哀之處卻是當一個人有了能力,卻已無法挽回悲劇的結局。當竇天章能夠為女兒謀求幸福,能夠為女兒伸張正義時,可能見到的只是竇娥的冤魂。」
易同學的發言則達到鑒賞的層次:
古代女子以貞潔敬孝為德,善良溫順為美。美德是這個世界上極有價值的東西,而文本中,主角竇娥便是這類女子的典型代表。她年輕守寡,恪守貞潔,敬仰婆婆,在被張驢兒逼婚後,態度堅決,不肯相從。在公堂上,為了婆婆不受罪,她含冤招供,然後血灑斷頭台。本文寫了一個具有許多優秀品德的女子,一步步被黑暗腐朽的社會所吞沒卻呼告無門,無能為力。我覺得這就是本文最大最具震撼人心效果的地方。
還有熊剛成同學則把悲劇的原因歸於「三賣」,他認為,就是竇天章為還債而賣掉年幼的竇娥,蔡婆婆為報救命之恩而「賣掉」想保持貞潔的竇娥,官府因為昏庸腐朽而「賣掉」想求公正的竇娥,讓竇娥最終含冤而死。他的概括精闢而獨特。
就在這樣的對話中,學生不僅把握了人物形象,還很好地抓住戲劇的矛盾沖突,很准確地把握了文章的主題。其中還有一位同學分析「悲」時談到了竇娥的「三樁誓願」的不可實現性來談,而在點評中我順勢與學生探討了作者之所以這樣構思的原因,談到了浪漫主義的手法及其作用。教學目標就在這樣一個切入點的引領下一個一個得以突破。
因此,在我們的教學中,我們需找准文章的切入點,刪繁就簡,就能像庖丁一樣,「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竇娥冤》教學反思 篇5
《竇娥冤》是我國十大古典悲劇之一,是元雜劇中悲劇的典範,具有極高的藝術成就。全劇共四折,開頭有一個「楔子」(序幕),第一折為故事的開端,第二折是故事的發展,第三折是情節的高潮,第四折是故事的結局。本文選的是第三折,是戲劇矛盾沖突的高潮,也是竇娥性格發展到頂點的部分。本文的重點有如下幾點:
①把握貫串全文的線索——冤;
②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徵;
③本文是如何塑造竇娥這個人物形象的?
④把握竇娥這個人物形象的社會意義。
因此,學習本文,應緊扣住情節發展的順序,弄清作者是如何刻畫竇娥這個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徵的。對「滾綉球」及三樁誓願要仔細體味,認真研究,學會辯證分析,才能全面准確地把握形象的社會意義及其人物性格中所體現出來的矛盾性,從而深刻認識當時社會的黑暗和法制的腐朽性。對「滾綉球」一段,反復吟誦,力爭會背會默寫,並從深層涵義上去理解、把握。
《竇娥冤》教學反思 篇6
今天在七班學習《竇娥冤》,上課效果比在八班好,我調整了授課內容,先讓學生討論了《竇娥冤》,這一課的主要矛盾沖突,學生答得很好,再問根本的矛盾沖突是什麼,學生大部分答是竇娥與張驢兒的矛盾沖突,我明白他們把這個根本理解是根源。後來我就換了一種文法:最重要的矛盾沖突是什麼。學生都能認識到是竇娥與官府的沖突,並且能夠認識到從這些矛盾沖突上反映出的社會現實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徵。反抗精神,剛烈。
然後我又由竇娥不平的命運講到竇娥面對這種不公平的命運所表現出的行為,師生共同研讀了第三折,然後問學生在這一折最打動他或他感觸最深的是什麼,第一個學生回答的是竇娥臨刑前的三樁誓願,我契機問他是如何看待這三樁誓願的。這三樁誓願反映了什麼,竇娥為什麼要發這三樁誓願。第二個學生回答的是竇娥臨刑前與婆婆的訣別,這一情節讓他感到竇娥的善良和孝順,竇娥冤屈那麼大,而臨刑前對婆婆的要求這么少,還一直勸慰婆婆。讓他深為這一人物感動。我契機有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在這一折中再次突出竇娥的美好品質,學生能夠認識到是反襯當時社會的黑暗、吏治的腐敗。把這么一個美好的人冤殺了。我補充說這也是悲劇的力量,像魯迅說的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關漢卿在這里用他幾位細膩的筆觸,把主人公心靈深處最美好最閃光的東西袒露給觀眾看。然後又是觀眾看到它的毀滅。關漢卿把主人公對社會不公平世道的怨憤和對於親人的體貼結合起來,這樣人物的性格就更加豐富飽滿了。
《竇娥冤》教學反思 篇7
教材在變,人的觀念也在變,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發布實施對語文老師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僅要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載體,還要在新一輪的語文教學改革中充當教研的先鋒,邊教學,邊研究我和沂南一中的語文老師在教學中,堅定不移地認為,新課標指導下的語文課,不是對傳統語文教學的否定或反叛,而是對傳統理念的批判繼承與發展因而,我在設計《竇娥冤》這節課時,比較注重對傳統優秀教學經驗的傳承,課堂中,我多次採用了誦讀教學,指導學生體會戲劇語言的美和文字的張力;詞語教學也是立足文本,吸收了傳統語文教學的長處;板書精練概括,富有新意在這個基礎上,我認真吸收了新課標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教學思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輕松攻克教學重點、難點,並對文本進行了個性化的解讀與探究。
在這節課中,我認為我的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一、 提供平台,吃透文本
我著眼於學生的學習實際和認知水平,立足文本,通過問題導讀和自我思考、討論交流等方式,想方設法地創設機會,提供平台,讓學生踴躍參與到教學中來,吃透文本,很好地把握課文內容
二、 聲情並茂,創設氛圍
我認為一堂好的語文課,應該是味正而情濃的所謂味正,即語文課要上出語文味、文學味;所謂情濃,即語文課要聲情並茂、情思飛揚因此,在教學中,我不僅注重了教師語言的感染力,還利用了多媒體課件中的音樂、圖片等來感染學生
三、 適時引導,拓展提升
在學生對三樁誓願的認識以及造成竇娥悲劇的原因發生分歧時,適時給予引導,並靈活處理了浪漫主義手法這個教學目標一堂課,學生並沒有在活躍的氛圍中沖昏頭腦,而是學到了扎扎實實的語文知識整堂課,我感到整體設計比較流暢,達到了預期的學習效果,但是這堂課遺憾的地方也很多,例如:在學生回答問題後沒有及時的予以肯定,還缺乏一定的教學機智,粉筆字不夠工整,同時在多媒體教學方面我還有許多需要學習和改進的地方。
作為新課程標準的忠實執行者,我會以更大的熱情和勤奮使自己不斷的走向成熟教育工作的靈魂是奉獻,我會用的青春和熱情,以及扎實的專業知識點燃學生的希望之火,把教育當成畢生的事業去求索。
《竇娥冤》教學反思 篇8
本篇課文選自高二必修四第一單元第一課,本單元要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戲劇和中外話劇,並學習其寫作和表演的方法。因此,在一開始講授文本之前,首先對作者的生平進行了詳細地講解,從中不僅讓學生熟知了關漢卿,而且通過背景了解到關漢卿戲劇創作的風格。其次,為學生播放了秦腔名家馬友仙的秦腔《竇娥冤》,學生通過賞析畫面和戲曲音律、語調,從而對本篇文章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這些均為課文的講解打下了堅實的前提基礎。
在正式授課過程中,自己以自己深入的思考為基礎,並以備課組各位老師的衷心建議為根本,將課文講解分為三個部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課文總結、課後探討。在自主學習中,將關漢卿個人簡介和身世背景通過填空的形式出現,為了讓學生再次回顧;緊接著在這個部分對元雜劇有關知識進行了整理,讓學生可以很客觀的了解到戲劇的特色;最後對文章的字詞進行了梳理,排出了障礙;而後在合作探究中,我主要通過「賞」——「賞音頻、視頻」,「演」——「排演戲劇」,「剖」——「剖析文本內容和人物形象」,三個步驟有條不紊的進行了層層深入,讓學生從心底里喜歡且明晰了文本,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其後在課文總結這一部分,帶領同學對文本進行總結,再次明晰主題;最後,在課後探討中,為同學留下一個問題,寄希望於同學能夠再次通過綜合性學習能夠有效提升自我合作探究能力。
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學生的表現良好,都很積極的進行綜合性學習,總的來說,整個教學過程比較順利,得到了備課組聽課教師及指導老師的肯定,但我不會自傲,會繼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