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佐吏

司法佐吏

發布時間: 2022-08-26 17:42:21

『壹』 各個朝代的司法機關各是什麼阿求詳細解釋

夏商無司法機關,周設司寇,分為大司寇和小司寇大司寇輔助周王,實施司法權,小司寇掌管具體的司法工作。 秦朝時中央的司法機構由廷尉和御史大夫組成。廷尉一詞的含義,在《漢書·百官公卿表》中寫道「聽訟必質諸朝廷,與眾共之,兵獄同制,故稱廷尉。」對「廷」的解釋寫道:「廷,平也。治獄貴平,故以為號。」對「尉」的解釋有:「自上安下曰尉。」可見廷尉一詞是取其公平處理爭議案件,使國家、百姓平安的意思。廷尉的主要職責是審理皇帝授予的案件,全國的上訴案件,以及疑難案件。
另外一個司法機構「御史」,設有官員御史大夫,為最高的監察官員。其職位僅低於丞相,對於重大案件的審理,必須有御史大夫參與進行,因此御史大夫也為中央司法機構。
地方司法機構,由地方行政機構承擔,秦朝時設立郡、縣地方機構,郡守和縣令擁有行政權和司法權,對管轄區內的一般案件自行處理,對於疑難案件可以奏報給廷尉處理。在郡守下設有辭曹掾史和決曹掾史,在縣令下設有辭曹掾史和獄掾,這些機構都是協助郡守和縣令進行司法工作。
另外,在郡、縣下還有更低一級的行政級別,如鄉、亭和里。鄉設有「秩」掌管處理鄉內輕微的刑事和民事糾紛,亭內設「亭長」,里內設有「里典」,都是基層的行政管理單位,同時也兼顧或協助處理刑民糾紛。
漢朝法制的發展也體現在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司法機構。在中央司法機構中,有尚書、廷尉和御史大夫三個機構組成。
在漢武帝時期為了限制日益膨脹的相權,而設立了「尚書」這一司法機構。使司法審判大權轉由尚書和廷尉共同行使。
廷尉在漢朝得到更加完備的發展,設立了廷尉正(主管疑難案件的審理),廷尉左右監(主管逮捕犯罪人)、廷尉左右平(主管審理一般案件)等等職位,使廷尉的功能更加齊全,分工越來越精細。
御史大夫的職能與秦朝時相同,專門監察文武官吏,如發現有違法違紀的情況,可以上奏彈劾。同時御史大夫也可與廷尉一起處理疑難案件。
尚書、廷尉、御史大夫三大司法機構的出現,為後來的審判、復審、監察的「三權分立」格局打下了雛形。
地方司法機構類同於秦朝時期,設郡、縣兩級,司法與行政不分。郡守和縣令主宰本區域內的司法權。內部的司法機構中又分為許多細小的部門。例如賊曹,主管抓捕盜賊;辭曹,提出訴訟案件;決曹,負責對判決進行執行;人恕掾,審理並作出判決。可見,漢朝時期,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司法機構都比較完備。
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政治上比較混亂的時期,但是法律制度卻得到了很好的完善。例如北齊時期的《北齊律》的制定,繼承了秦漢法律的優點,又創立了中「重罪十條」和「五刑」制度,為隋唐的「十惡」和「五刑」奠定了基礎。
在這一時期內,中央司法機構主要有廷尉、尚書和御史大夫,其中廷尉在北周時曾改為「大司寇」,北齊時曾改為「大理寺」,但不管稱謂如何,其最高司法機關的地位不變。但是尚書的機構在這一時期逐漸加強,而相對廷尉的權利有所縮小,部分司法權轉給了尚書。
地方的司法機構同秦漢時相同,實行司法行政合一,由郡守、縣令擔任。
六、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的法律制度,是封建法制最完善、最具代表性的法律制度。不僅有「十惡」、「五刑」等制度,還設立了「八議」、「官當」等法律制度。同樣在司法機構上也是最完善的,形成了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的三權分立式的司法審判制度。
大理寺由原來廷尉轉化而來,在北齊時期曾用過「大理寺」的稱謂,是最高的司法審判機關,掌管審理全國處於流刑以上的案件。
刑部負責復核大理寺所判流刑以上的案件。御史台掌管監察文武百官。但也可參與冤案大案的審理。因此形成了大理寺的主管審判,刑部主管復核,御史台主管監察的司法審判制度。當然在三大司法機構的上面還有皇帝,主宰一切行政、司法、立法的權力。
隋唐時期的地方司法機關仍然是地方的行政機關。例如在州(郡)一級中設立「曹參軍」受理刑事案件,「司戶參軍」受理民事案件。在縣中設有司法佐、史協助縣令處理刑、民案件。在縣以下的鄉、里、訪、村中設立的鄉官、里正、坊正、村正對管轄內的婚姻、土地等民事案件有審判權。
七、宋朝
宋朝的司法制度大多數沿用唐朝時期的制度,但也有一些不同之處。大理寺和刑部還是保持其職責不變,但是宋朝初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設立了審刑院,又稱為宮中審刑院,是宋朝初期的審判復核機關,同時也擁有的審判權和復核權。因此削弱了刑部和大理寺的權利。在宋神宗熙寧三年後,審刑院被撤銷,審判和復核的權利又回到了大理寺和刑部。
御史台除了有唐朝時期的權利之外,還可以受理官員受賄的案件以及地方上訴的案件。
另外宋朝還設立了登聞鼓院、登聞檢院、理檢院三個法定機關,專門受理直接向朝廷投訴的案件,以及上訴的冤案。
地方司法機構仍然保持不變。
八、元朝
元朝是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在司法機構的設置上較混亂,沿用了唐宋的制度,但又加以刪減。中央司法機構設立大宗正府、刑部、宣政院。大宗正府是類似於大理寺的中央審判機關,刑部的復核職能不變,但同時又賦予部分審判職能。宣政院主要管理僧侶的案件。御史台的職能也不變。
地方有省、路、府、州、縣各級衙門,作為地方司法機構。
九、明朝
明朝將元朝廢除的大理寺重新設置起來,但是其職責改為法律復核機關。刑部作為中央審判機關。刑部的所有案件都必須由大理寺復核,可見刑部與大理寺的職能,正好與唐宋時期的相反。御史台改為都察院,其職責不變,仍是監察百官,參與審理大案,平反冤案。
地方司法機構有省、府、縣三級,主管所轄案件。
十、清朝
司法機構維持明朝的三個司法機構的設置,職責也差不多,但是刑部的審判權力更大,在三大司法機關中,以刑部為首,刑部不受大理寺和都察院的制約。清朝時另設專門司法機關理藩院,處理少數民族事務。對於皇族內部的案件由宗人府和內務府中的慎刑司處理。
地方司法機構設有省、府、縣三級司法機構。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見在中國古代的司法機構,是中央專設司法機構,地方則是司法與行政合一的體制。因而從總體上可以說是司法與行政不分,即使是在中央專門設立了專職的司法機構,同樣也是從屬於行政,專職的司法機構不可能獨立行使司法權,因為司法官員的任免都由皇上決定,而皇上是一個集立法、司法、行政權為一身的獨特的個體,這就決定了在中國古代的司法機構是不可能獨立的,同樣司法權的行使也是不可能獨立的。

『貳』 唐朝法治

中國法制史:唐朝的法制-司法考試
http://www.ynexam.cn/html/sifakaoshi/yijuan//2006/1026/zhongguofashi_tangchaodefa_sifakaoshi_8809.html
基本內容

一、《唐律疏議》——禮法統一的法典

1.《唐律》的修訂過程——從《武德律》到《永徽律疏》

(1)《武德律》。唐高祖李淵(公元618~626年)於武德四年命裴寂等以《開皇律》為准,撰定律令,於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奏上,是為《武德律》,這是唐代首部法典。《武德律》共12篇500條。

(2)《貞觀律》。唐太宗即位以後,鑒於《武德律》不能完全符合當時的需要,於貞觀元年命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在《武德律》基礎上,參照隋《開皇律》更加厘改,制定新的法典,至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始告完成,稱為《貞觀律》。《貞觀律》仍為12篇500條。

注意:《貞觀律》的修訂長達11年時間,對《武德律》進行了比較大的修改。如增設加役流,縮小連坐處死的范圍,確定了五刑、十惡、八議以及類推等原則與制度。《貞觀律》的修訂,基本上確定了唐律的主要內容和風格,對後來的《永徽律》及其他法典有很深的影響。

2.《永徽律疏》的頒行

(1)制定:《永徽律疏》又稱《唐律疏議》,是唐高宗永徽年間完成的一部極為重要的法典。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長孫無忌、李績等在《貞觀律》基礎上修訂,如將原《貞觀律》名例篇中的「言理切害」更為「情理切害」並作鄭重說明:「舊律雲言理切害,今改為情理切害者,蓋欲原其本情,廣思慎罰故也。」最終,奏上新律12卷,是為《永徽律》。

(2)疏議:鑒於當時中央、地方在審判中對法律條文理解不一,每年科舉考試中明法科考試也無統一的權威標準的惰況,唐高宗在永徽三年下令召集律學通才和一些重要臣僚對《永徽律》進行逐條逐句的解釋,「條義疏奏以聞」,繼承漢晉以來,特別是晉代張斐、杜預注釋律文的已有成果,歷時1年,撰《律疏》30卷奏上,與《永徽律》合編在一起,於永徽四年十月經高宗批准,將疏議分附於律文之後頒行。計分12篇,共30卷,稱為《永徽律疏》。至元代後,人們以疏文皆以「議曰」二字始,故又稱為《唐律疏議》。由於疏議對全篇律文所作權威性的統一法律解釋,給實際司法審判帶來便利,以至《舊唐書·刑法志》說當時的「斷獄者,皆引疏分析之」。疏議的作用至重,學者楊鴻烈在《中國法律發達史》一書中認為,「這部永徽律全得疏議才流傳至今。」

(3)歷史地位:

第一,《永徽律疏》總結了漢魏晉以來立法和注律的經驗,不僅對主要的法律原則和制度作了精確的解釋與說明,而且盡可能引用儒家經典作為律文的理論根據。

第二,標志著中國古代立法達到了最高水平。作為中國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永徽律疏》全面體現了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風格和基本特徵,成為中華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對後世及周邊國家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第三,是中國歷史上迄今保存下來的最完整、最早、最具有社會影響的古代成文法典。

二、十惡

1.從「重罪十條」到「十惡」

(1)定義:所謂「十惡」,是隋唐以後歷代法律中規定的嚴重危害統治階級根本利益的常赦不原的十種最嚴重犯罪,淵源於北齊律的「重罪十條」。

(2)淵源:隋《開皇律》在「重罪十條」的基礎上加以損益,確定了十惡制度。唐律承襲此制,將「十惡」列入名例律之中。《唐律》名例疏議即雲:「五刑之中,十惡尤切。虧損名教,毀裂冠冕,特標篇首,以為明誡。」

2.唐律中十惡的具體內容

(1)謀反:謂謀危社稷,指謀害皇帝、危害國家的行為;

(2)謀大逆:指圖謀破壞國家宗廟、皇帝陵寢以及宮殿的行為;

(3)謀叛謂背國從偽,指背叛本朝、投奔敵國的行為;

(4)惡逆:指毆打或謀殺祖父母、父母等尊親屬的行為;

(5)不道:指殺一家非死罪三人及肢解人的行為;

(6)大不敬:指盜竊皇帝祭祀物品或皇帝御用物、偽造或盜竊皇帝印璽、調配御葯誤違原方、御膳誤犯食禁,以及指斥皇帝、無人臣之禮等損害皇帝尊嚴的行為;

(7)不孝:指控告祖父母、父母,未經祖父母、父母同意私立門戶、分異財產,對祖父母、父母供養有缺,為父母尊長服喪不如禮等不孝行為;

(8)不睦:指謀殺或賣五服(緦麻)以內親屬,毆打或控告丈夫大功以上尊長等行為;

(9)不義:指殺本管上司、受業師及夫喪違禮的行為;

(10)內亂:指奸小功以上親屬等亂倫行為。

唐律中「十惡」制度所規定的犯罪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為侵犯皇權與特權的犯罪,一為違反倫理綱常的犯罪。唐律將這些犯罪集中規定在名例律之首,並在分則各篇中對這些犯罪相應規定了最嚴厲的刑罰。而且,唐律規定凡犯十惡者不適用八議等規定,且為常赦所不原,此即俗語所謂「十惡不赦」的淵源。這些特別規定充分體現了唐律的本質和重點在於維護皇權、特權、傳統的倫理綱常及倫理關系。

三、六殺、六贓與保辜

1.六殺

(1)分類:《唐律》賊盜、斗訟篇中依犯罪人主觀意圖區分了「六殺」——「謀殺」、「故殺」、「斗殺」、「誤殺」、「過失殺」、「戲殺」等。

「謀殺」指預謀殺人;

「故殺」指事先雖無預謀,但情急殺人時已有殺人的意念;

「斗殺」指在斗毆中出於激憤失手將人殺死;

「誤殺」指由於種種原因錯置了殺人對象;

「過失殺」指「耳目所不及,思慮所不至」,即出於過失殺人;

「戲殺」指「以力共戲」而導致殺人。

(2)處罰:基於上述區別,唐律規定了不同的處罰。

謀殺人,一般減殺人罪數等處罰,但奴婢謀殺主子孫謀殺尊親則處以死刑,體現了對傳統禮教原則的維護。

故意殺人,一般處斬刑。

誤殺則減殺人罪一等處罰。

斗殺也同樣減殺人罪一等處罰。

戲殺則減斗殺罪二等處罰。

過失殺,一般「以贖論」,即允許以銅贖罪「六殺」理論的出現,反映了唐律對傳統殺人罪理論的發展與完善。
2.六贓

(1)定義:六贓指《唐律》規定的六種非法獲取公私財物的犯罪。唐律要求官吏廉潔奉公,嚴懲利用職權牟取私利或貪贓枉法的行為。在量刑上對於官吏以權謀私、貪贓枉法的行為,唐律中均規定了較常人犯財產罪更重的刑罰。

(2)分類:六贓具體包括以下罪名:

一是「受財枉法」,指官吏收受財物導致枉法裁判的行為。《唐律》職制篇規定,凡官吏受財枉法,贓滿15匹處絞。

二是「受財不枉法」,指官吏收受財物,但未枉法裁判行為。《唐律》職制篇規定,即使不枉法,贓滿30匹也處僅次於死刑的加役流。

三是「受所監臨」,指官吏利用職權非法收受所轄范圍內百姓或下屬財物的行為。《唐律》職制篇規定.官吏出差,不得在所到之處接受禮物,主動索取或強要財物的,加重處罰。監臨主守官盜取自己所監臨財物或被監臨人財物的,比竊盜加二等處罰,贓滿30匹者即絞。甚至規定,不得向被監臨人借用財物;不得私自役使下屬人員或利用職權經商牟利;否則依情節分別處以笞杖或徒刑。唐律還規定,官吏應約束其家人不得接受被監臨人的財物,若家人有犯,比照官吏本人減等治罪。如監守自盜的比一般盜罪加等處罰,贓滿30匹者即絞。

四是「強盜」,指以暴力獲取公私財物的行為。《唐律》賊盜篇規定強盔罪處罰更嚴,雖不得財也要處徒刑2年。持凶器得財者一尺徒三年,十匹及傷人者絞,殺人者斬。

五是「竊盜」,指以隱蔽的手段將公私財物據為己有的行為。《唐律》賊盜篇對一般竊盜罪也嚴格規定,不得財者笞五十,得財者至五十匹處加役流刑。

六是「坐贓」,指官吏或常人非因職權之便非法收受財物的行為。《唐律》雜律篇規定,官吏因事接受他人財物的即構成「坐贓,同時禁止監臨主守官在轄區內役使百姓,借貸財物,違者以坐贓論處。

(3)影響:六贓的分類與按贓值定罪的原則為後世所繼承,在明清律典中均有《六贓圖》的配附。

3.保辜

(1)定義:指對傷人罪的後果不是立即顯露的,規定加害方在一定期限內對被害方傷情變化負責的一項特別制度。

(2)具體規定:唐律規定:「手足毆傷人限十日,以他物毆傷人者二十日,以刃及湯火傷人者三十日,折跌肢體及破骨者五十日。」在限定的時間內受傷者死去,傷人者承擔殺人的刑責;限外死去或者限內以他故死亡者,傷人者只承擔傷人的刑事責任。

(3)評價:唐代確定保辜期限,用以判明傷人者的刑事責任,盡管不夠科學,但較之以往卻是一個進步。

四、五刑與刑罰原則

(一)唐律中的五刑

唐律承用隋《開皇律》中所確立的五刑即笞、杖、徒、流、死五種刑罰,作為基本的法定刑,其具體規格與《開皇律》稍有不同。

(1)笞刑,為五刑中最輕一級刑罰,分為五等由笞十到笞五十,每等加笞十;

(2)杖刑,亦分五等,由六十至一百,每等加杖十;

(3)徒刑,分為五等,自徒一年至徒三年,以半年為等差;

(4)流刑分為三等,即流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另有加役流;

(5)死刑,分斬、絞二等。

(二)唐律中的刑罰原則

1.區分公、私罪的原則

(1)定義:所謂公罪是指「緣公事致罪而無私曲者」,即在執行公務中,由於公務上的關系造成某些失誤或差錯,而不是為了追求私利而犯罪,如「擅賦斂」而無私人獲利者,處罰從輕。

所謂私罪包括兩種:一種是指「不緣公事私自犯者」,即所犯之罪與公事無關,如盜竊、強奸等。另一種是指「雖緣公事,意涉阿曲」的犯罪,即利用職權,循私枉法,如受人囑托,枉法裁判等,雖因公事,也以私罪論處。

(2)處罰:唐律規定公罪從輕,私罪從重。適用官當時,也要區分公罪和私罪,犯公罪者可以多當1年徒刑。

(3)緣由:唐律之所以要區分公罪與私罪,主要目的在於保護各級官吏執行公務、行使職權的積極性,以便提高國家的統治效能;同時,防止某些官吏假公濟私,以權謀私,保證法制的統一。

2.自首原則

唐代繼承了歷代自首減免刑罰的原則,但較前有比較明顯的發展。

一是嚴格區分自首與自新的界限。唐代以犯罪未被舉發而能到官府交待罪行的,叫做自首。但犯罪被揭發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後,再投案者,唐代稱作自新。自新是被迫的,與自首性質不同。唐代對自新採取減輕刑事處罰的原則。

二是規定謀反等重罪或造成嚴重危害後果無法挽回的犯罪不適用自首。凡「於人損傷,於物不可備償,越渡關及奸,並私習天文者,並不在自首之列」。即對前述犯罪投案的也不按自首處理。因為這些犯罪的後果已不能挽回。

三是規定自首者雖可免罪,但贓物必須如數退賠,不使犯法者在經濟上得到好處,以防止罪犯利用自首非法獲財。

四是自首不徹底的叫「自首不實」,對犯罪情節交待不徹底的叫「自首不盡」。《名例律》規定:「自首不實及自首不盡者」,各依「不實不盡之罪罪之。至死者,聽減一等」至於如實交待的部分,不再追究。

此外,唐律規定,輕罪已發,能首重罪免其輕罪;審問它罪而能自首餘罪的,免其餘罪。出於分化打擊犯罪的目的,唐律全面系統地發展了傳統刑法的自首原則;這些內容影響到後世。

3.類推原則

《唐律·名例律》規定:「諸斷罪而無正條,其應出罪者,則舉重以明輕;其應入罪者,則舉輕以明重。」即對律文無明文規定的同類案件,凡應減輕處罰的,則列舉重罪處罰規定,比照以解決輕案。凡應加重處罰的罪案,則列舉輕罪處罰規定,比照以解決重案。如疏議舉律文說,謀殺尊親處斬,但無已傷已殺重罪的條文,在處理已殺已傷尊親的案件時,通過類推就可以知道更應處以斬刑。又舉例說,夜半闖入人家,主人出於防衛,登時殺死闖入者,不論罪。律文沒有致傷的條文,但比照規定,殺死已不論罪,致傷更不論罪。唐代類推原則的完善反映了當時立法技術的發達。
4.化外人原則

化外人即指外國人。《唐律·名例律》規定:「諸化外人,同類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異類相犯者,以法律論。」即同國籍外國僑民在中國犯罪的,由唐王朝按其所屬本國法律處理,實行屬人主義原則,不同國籍僑民在中國犯罪者,按唐律處罰,實行屬地主義原則。這在當時不僅維護了國家主權,同時也比較妥善地解決了因大量外國僑民前來所引起的各種法律糾紛問題。

五、唐律的特點與中華法系

1.「禮法合一」的特點

唐朝承襲和發展以往禮法並用的統治方法,使得法律統治「一準乎禮」,真正實現了禮與法的統一。如同唐太宗所說「失禮之禁,著在刑書。」把封建倫理道德的精神力量與政權法律統治力量緊密結合在一起,法的強制力加強了禮的束縛作用,禮的約束力增強了法的威懾力量,從而構築了嚴密的統治法網,有力維護了唐朝統治。

2.科條簡要與寬簡適中的特點

唐朝立法以科條簡要,寬簡適中為特點。以往秦漢法律,向以繁雜著稱。西漢武帝以後,因一事立一法,導致律令雜亂。西晉修律對漢律令作了大幅度的縮減,北齊律定為12篇,949條,較前又有所進步。唐朝沿襲隋制,實行精簡、寬平的原則,定律12篇,502條,並為後世所繼承。僅以太宗修《貞觀律》為例,「凡削煩去蠹,變重為輕者,不可勝紀」。足見唐律的上述特點。

3.立法技術完善的特點

在立法技術上表現出高超的水平。如自首,化外人有犯、類推原則的確定都有充分表現。為防止官吏濫用比附,用精確的語言規定在法無明文規定條件下,官吏故意與過失出入人罪的處理辦法。並在承襲前代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公、私罪,故意、過失的概念,並規定了恰當的量刑標准。如《斗訟律》解釋「過失殺」說:「謂耳目所不及,思慮所不至,共舉重物為所不制,若乘高履危跌足,及因擊禽獸以致殺傷之類,皆是。」唐律結構嚴謹,為舉世所公認。

4.唐律是中國傳統法典的楷模與中華法系形成的標志

唐律是我國封建法典的楷模,在中國法制史上具有繼往開來,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唐朝承襲秦漢立法成果,吸收漢晉律學成就,使唐律表現出高度的成熟性。唐律因具有封建法律的典型性,故對宋元明清產生了深刻影響。

作為中華法系的代表作,唐律超越國界,對亞洲諸國產生了重大影響。朝鮮《高麗律》篇章內容都取法於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大寶律令》,也以唐律為藍本。越南李太尊時期頒布的《刑書》,大都參用唐律。可見唐律不僅在本國而且在世界法制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

六、唐代的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關

唐代沿襲隋制,皇帝以下設置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機構,執行各自司法職能。

1.大理寺是中央最高審判機關

大理寺以正卿和少卿為正副長官,行使中央司法審判權,審理中央百官與京師徒刑以上案件。凡屬流徒案件的判決,須送刑部復核;死刑案件必須奏請皇帝批准。同時大理寺對刑部移送的死刑與疑難案件具有重審權。

2.刑部是中央司法行政機關

唐代刑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下設刑部、都官、比部和司門等四司。刑部除掌司法政令外,並復核大理寺流刑以下及州、縣徒刑以上的犯罪案件。在復審中,如發現疑案、錯案,凡徒刑、流刑以下的案件,駁回原審州、縣重審或復判,死刑則轉送大理寺重審。刑部還有權參與重大案件的審理,並有權受理在押犯申訴案件。

3.御史台

御史台以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為正副長官,下設台、殿、察三院。作為中央監察機構,專門負責代表皇帝自上而下地監督中央和地方各級官吏是否遵守國家法律和各項制度,是否忠實履行職貴,位高權重,可稱得上是皇帝的「耳目之司」。御史台有權監督大理寺、刑部的審判工作,同時參與疑難案件的審判,並受理行政訴訟案件。御史台中分設台院、殿院、察院,統轄下屬的諸御史。

台院是御史台的基本組成部分,設侍御史若幹人,執掌糾彈中央百官,參與大理寺的審判和審理皇帝交付的重大案件。由於侍御史在諸御史中的地位最高,職權最重,因此一般均由皇帝直接指派,或由宰相與御史大夫商定,由吏部選任。

殿院,設殿中侍御史若幹人,執掌糾察百官在宮殿中違反朝儀的失禮行為,並巡視京城及其他朝會、郊祀等以維護皇帝的神聖尊嚴為其主要職責。

察院,設監察御史若幹人,執掌糾察州縣地方官吏的違法行為。唐代時以「道」為監察區,全國共分為十道(後增為十五道),每道設一名監察御史,稱為巡按使,品級雖低,但權力極大,是皇帝設在地方上的耳目。

4.唐代的「三司推事」

唐代中央或地方發生重大案件時,由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大理寺卿組成臨時最高法庭審理,稱為「三司推事」。有時地方發生重案,不便解往中央,則派大理寺評事、刑部員外郎、監察御史為「三司使」,前往審理。此外,唐代還設立都堂集議制,每逢發生重大死刑案件,皇帝下令「中書、門下四品以上及尚書九卿議之」,以示慎刑。

5.地方司法機關

唐代地方司法機關仍由行政長官兼理。州縣長官在進行司法審判時,均設佐史協助處理。州一級設法曹參軍或司法參軍,縣一級設司法佐、史等。縣以下鄉官、里正對犯罪案件具有糾舉責任,對輕微犯罪與民事案件具有調解處理的權力,結果須呈報上級。

(二)訴訟制度

1.刑訊制度

(1)刑訊的條件與證據。唐律規定,審判時「必先以情,審察辭理,反復參驗,猶未能決,事須拷問者,立案同判,然後拷訊,違者杖六十」。也就是要求在拷訊之前,必須先審核口供的真實性,然後反復查驗證據。證據確鑿,仍狡辯否認的,經過主審官與公審官共同決定,可以使用刑訊;未依法定程序拷訊的,承審官要負刑事責任。同時規定,對那些人贓俱獲,經拷訊仍拒不認罪的,也可據狀斷之」,即根據證據定罪。

(2)刑訊方法。首先,刑訊必須使用符合標准規格的常行杖,以杖外他法拷打甚至造成罪囚死亡者,承審官要負刑事貴任。其次,拷囚不得超過三次,每次應間隔20天,總數不得超過200,杖罪以下不得超過所犯之數。若拷訊數滿仍不招供者,必須取保釋放。凡有違犯,承審官須負刑事貴任。其三,拷訊數滿,被拷者仍不承認的,應當反拷告狀之人,以查明有無誣告等情形,同時規定了反拷的限制。

(3)規定對兩類人禁止使用刑訊,只能根據證據來定罪。一類是具有特權身份的人,如應議、請、減之人;二是老幼廢疾之人,指年70以上15以下、一肢廢、腰脊折、痴啞、侏儒等。對上述兩種人,唐律規定「不合拷訊,皆據眾證定罪」,即必須有三人以上證實其犯罪事實才能定罪。
2.仇賺迴避原則

唐代迴避制度稱作「換推」,指在審訊過程中,凡審判官與當事人有親屬或師生或仇嫌關系,均須調換迴避。司法機關在接受訴狀後,就開始進入審訊程序。為了防止司法官在審訊過程中因親故仇嫌關系而妨礙公正審判,唐朝在《唐六典》中第一次規定了迴避制度,即「凡鞫獄官與被鞫人有親屬仇嫌者,皆聽更之」,也就是說,若承審官與當事人有某種利害關系,准許更換承審官。這一規定對於保證司法公正有一定作用。

3.死刑三復奏

死刑復奏制度是指死罪判決的執行必須奏請皇帝批准,待皇帝批准下達三日後方可行刑。這項制度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就已正式確立,至隋朝確定為死刑須經「三復奏」方准執行。唐律對此作了更加詳細而嚴格的規定:除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及部曲、奴婢殺主等死刑判決只經一次復奏即可執行外,凡各地方的死刑判決作出後,必須三次奏報皇帝批准,待批准下達三日後方可執行。違反上述規定,「不待復奏報下而決者」要判處流刑,3日期限末滿或過限行刑者處以杖刑至徒刑。對京師判決的死刑案件要求更加嚴格,須經過「五復奏」。這項制度表明唐代對死刑的審慎態度及皇帝對死刑權的牢固控制。

『叄』 我國古代的官職是怎樣排的把官職也給我說一下。謝謝了。

1、國君
夏、商、周稱「後」、「王」、「天子」、「天王」。
戰國開始稱「皇」、「帝」。(帝本是至上神的稱號,皇原本是形容帝的。)
秦開始稱「皇帝」,直至辛亥革命才結束。
匈奴稱「單(chán)於」、單於妻稱「閼氏(yānzhī)」,烏孫稱「昆莫」,高車稱「候婁訇(fú)勒」,鮮卑、柔然、突厥、回紇(hé)、契丹、蒙古等稱「可汗(kèhán)」,簡稱「汗」;土蕃稱「贊普」。
2、宰相
宰相是國君之下輔助國君處理政務的最高官職。
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戰國以後是宰相。
宰相是從國君的家臣發展起來的,宰本是君主的總管家的稱呼,相是輔助的意思,用家臣的頭目管理國事,這就是宰相的實質。宰相的稱呼最早見於《韓非子_顯學篇》:「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宰相的官職起源要更早,楚國設置「令尹」,齊國、秦國設置「相」,宋國設置「大尹」,吳國設置「太宰」即是。輔助齊桓公建立霸業的管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傑出的宰相。秦統一後,宰相之職稱作「丞相」。
漢武帝後,宰相的職權轉到尚書台(尚書台本是皇帝私府中掌管收發文書的小機關),其長官叫尚書令(宦官擔任稱中書令)。
東漢末年,權臣董卓、曹操等回復丞相或相國之職,但是他們自任此職,實權在皇帝之上。
魏晉以後,尚書台從內廷獨立出來,成為中央執行政務的總機關。尚書台的長官、副長官都是宰相之職。尚書台由內廷文書機關變為外廷的行政機構以後,為收發文書、起草和傳達詔令的需要,另設中書省為文書處理機關,其長官為中書監和中書令,中書監和中書令也是宰相之職。中書省因掌管機要,接近皇帝,其地位比尚書省更為重要,古時有「鳳凰池」和「鳳池」之稱。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宰相之職,分屬於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所以三省的長官並稱宰相。
隋唐兩代,宰相名稱有所改變。中書令隋代稱內史令、內書令,唐代稱右相、鳳閣令、紫微令等。尚書令因李世民為秦王時曾任此職,後來不置,所以唐代尚書省的長官只有左右僕射(yè)。
北宋另設中書內省於禁中,為宰相的辦事機構,稱「政事堂」、「中書門下」、「中書」等。宋代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關,其長官樞密使、副使與福相稱執政官,與宰相一起合稱「宰執」。
明代廢除中書省及宰相等職,設立華蓋殿、謹身殿、武英殿、文華殿、文淵閣、東格等大學士,為皇帝顧問。後來這些入閣大學士成為實際上的宰相,號稱「輔臣」,首席大學士稱「元輔」、「首輔」,職權最重,主持內閣大政。
清初仿明制。實際任宰相職務的,是康熙時的「南書房行走」,雍正以後的「軍機大臣」。
在各種官職中,宰相的變化最為頻繁,無定職、無定稱、無定員,這是由君主專制的根本性質決定的。君主既離不開宰相,又最擔心宰相權力過重,大權旁落,這是宰相官職不斷變化的主要原因。
3、中央各部門長官
政府機構的劃分,大約是從西周開始的。
西周分管部門共有六個:司徒、司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這六個官職代表了六個部門。擔任這些官職的人一般都是大夫。
秦漢時期有「九卿」之說,「九卿」是對中央各部門長官的一種尊敬的稱號。君主家事與國事不分,政治事務與宮廷事務混雜在一起,是秦漢九卿的重要特點。
①太常(奉常)掌宗廟禮儀,其屬下有太史令掌天象歷法,太醫令掌醫療,博士掌經學傳授;
②郎中令掌宮殿門戶的守衛,其屬下有大夫掌議論,有謁者掌引見傳達;
③衛尉掌宮門警衛;
④太僕掌皇帝車馬,兼管全國的馬政;
⑤廷尉為全國最高司法官;
⑥典客掌接待少數民族事;
⑦宗正掌皇族事務;
⑧治粟內史掌租稅錢谷鹽鐵和國家的財政收支;
⑨少府掌皇家錢財、皇室用品供應及各項宮廷服務事宜。
九卿之外,有執金吾掌京師治安,將作大匠掌宮室、宗廟、陵寢及其他土木營建,大長秋掌宣達皇後旨意與管理宮中事務。九卿加上此三卿即為十二卿。
魏晉以後,尚書機構得到迅速發展。尚書台的總人數由秦時的七人猛增到六十多人,成為中央執行政務的總機關。以後尚書各曹逐漸變為部,到隋唐時確定為六部,唐代定名為吏、戶、禮、兵、刑、工,此後一直沿用到清代。六部是隋唐以後主要的政務部門。
①吏部掌管全國文職官吏的任免、考課、勛封等事;
②戶部掌管全國戶口、土地、賦稅、錢糧、財政收支等事;
③禮部掌管禮儀、祭祀、科舉、學校等事;
④兵部掌管武官選用及軍事行政;
⑤刑部掌管全國司法行政;
⑥工部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六部取代的秦漢九卿的大部分職權,九卿名稱雖還存在,但內容有很大變化,有的甚至完全不同了,如:
①太常稱太常寺卿;
②光祿勛稱光祿寺卿;
③衛尉稱衛尉寺卿;
④太僕稱太僕寺卿;
⑤廷尉稱大理寺卿;
⑥宗正稱宗正寺卿;
⑦大鴻臚稱鴻臚寺卿;
⑧大司農稱司農寺卿;
⑨太府稱太府寺卿。
九寺到清代只剩下五個:即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
北魏、北齊設置的昭玄寺,以大統、統為長官,是我國第一個掌管佛教的專門機構。
隋唐開始設五監。唐代的五監是:國子監、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都水監。
①國子監是主管學校教育的機構;
②少府監是掌皇家錢財、皇室用品供應及各項宮廷服務事宜的機構;
③將作監是掌宮室、宗廟、陵寢及其他土木營建的機構;
④軍器監是掌管軍器製造、保管、發放的機構;
⑤都水監是掌河渠、津梁、堤堰等事的機構。
五監到清代只剩下國子監,而另四監都先後歸並工部。在明清時新設欽天監,掌天文歷法。除此外,隋唐至清代還先後設立太醫院,宗人府等。清代的中央行政部門可以歸結為六部、五寺、二監、二院、一府,共十六個機構。
4、武官
西周軍政不分,統治者既管行政,也管軍事,作戰時軍隊分左中右三軍。春秋時分上中下三軍,三軍將領稱將上軍、將中軍(又稱元帥)、將下軍,此是武職設置之始。
秦漢以後,武官的設置可分為三個方面:
①警衛皇宮和京師的將領;
②掌管軍事行政的武職;
③領兵作戰的將帥。
太尉(漢武帝時稱大司馬)掌全國軍事行政。高級武官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
魏晉以後,權位最高的大臣出征時往往加以「假黃鉞」的稱號,有代表皇帝親征之意;地方軍政長官加以「使持節」的稱號,給以誅殺中級以下官吏的權力。武職的幕僚稱參軍或參軍事。
唐朝時,都督帶使持節的,稱節度使。中唐以後,朝廷組成新的中央禁軍共十個: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左右神策軍、左右神武軍、左右神威軍(勢力最強,中設護軍中尉,由宦官擔任,為禁軍統帥),各置大將軍、將軍、龍武、神策、神武等為統軍。
宋代正規軍都稱為禁兵,仁宗時達八十多萬人。禁兵由三衙統領,三衙長官分別稱為殿帥、馬帥、步帥,合稱三帥。教練武藝的軍官稱都教頭、教頭,單稱教頭的地位很低。(如林沖)禁兵的調動權在樞密院,由皇帝直接控制。樞密院是軍事行政機關,長官為樞密使。在地方路、府、州,設兵馬總管或兵馬都監(簡稱都監),或提轄兵甲(簡稱提轄)。(如張都監、魯提轄)
元朝成吉思汗時的衛隊叫「怯薛」,首長稱怯薛長。忽必烈時,成立左、右、中、前、後五衛親軍,作為拱衛京師的常備軍,每衛設都指揮使統領。
明代軍隊實行衛所制。衛是基本的軍事編制,下設千戶所和百戶所。其長官,衛稱指揮使,所稱千戶、百戶,旗下還有總旗、小旗。皇帝的親軍從十二衛增至二十六衛,錦衣衛就是其中之一。
清代的軍隊分為八旗與綠營兩個系統。八旗包括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綠營兵也稱綠旗兵,是清入關後招募漢人組成的。管轄綠營兵的稱九門提督。駐防各地將軍的職銜都冠以所駐地名,如盛京將軍、伊犁將軍等。清代為鎮壓農民起義而在地方臨時招募的兵卒稱為「勇」,其軍隊稱為「勇營」。曾國藩和李鴻章建立的湘軍和淮軍就是清政府鎮壓起義軍的主要武裝。
5、監官與諫官
監官是代表君主監察各級官吏的官吏(耳目)。諫官是對君主的過失直言規勸並使其改正的官吏。監官和諫官,古代並稱台諫,也通稱言官。
監官最早設於戰國,當時由君主的秘書——御史兼任。
秦與西漢設立御史府,首長是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為輔佐。在內廷保管檔案並督促百官的,稱侍御史;出外監察郡縣的稱監御史。遇有特別緊急情況的,皇帝臨時派遣有誅殺之權的御史,稱為綉衣御史,或稱綉衣直指。西漢末年,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御史府改為御史台,御史中丞為長官,轉屬少府,成為專門的監察機關,別稱憲台。從此之後,御史為監察官的專稱。
魏晉以後,御史台從少府獨立出來,成為全國性的監察機構。
唐代御史台分為三院:即台院、殿院、察院。
明代改御史台為都察院。各省設提刑按察使司,以按察使為長官,掌司法與監察,有監司之稱。
清代都察院以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為長官。
諫官的設置比監官早。春秋初年齊桓公設大諫,為諫官設置之始。晉國的中大夫、趙國的左右司過、楚國的左徒,都屬於諫官性質。
秦漢時有諫官之設,但是沒有專門的諫官機構。漢代置光祿大夫、太中大夫、諫大夫、中散大夫、議郎等官職,都屬光祿勛,掌議論,侍從皇帝,顧問應付。東漢侍中、中常侍成為正式官稱,屬少府。
隋朝改侍中為納言,武則天時增置左右拾遺與左右補闕。
宋改補闕為司諫,改拾遺為正言,並置諫院,作左右諫議大夫為長官,司諫、正言為其所屬。
遼以後,諫官名存實亡,或名實俱亡。
6、君主的秘書與文學侍從
秘書是指在君主左右從事文字圖書等工作的官員。君主的秘書是從史官的職務分化、發展出來的。戰國時期君主的秘書有御史、主書、掌書、御書、尚書等不同的稱呼;為備君主隨時咨詢的文學之士稱為學士、博士、博聞師等。
秦漢時的御史大夫為秘書之長,屬蘭台。蘭台是宮內收藏圖書和檔案的地方。
西漢的麒麟閣、東漢的東觀(guàn)都是禁中藏書之所,皇帝命別的官員入掌其事。東漢置秘書監,太史令僅掌天文歷法,無修史之職。史書的修撰,由皇帝臨時指定文學之士在東觀進行,稱為著作東觀。漢宣帝召集名儒講經於石渠閣,漢章帝召集名儒講經於白虎觀,此時為侍講之始,有講郎之稱。記載皇帝的言行,(修起居注)多由宮內女史擔任,也有皇後親自撰寫。
隋唐時以中書省之中書舍人掌制誥(撰擬詔旨)之職。中書舍人的職稱,有多次的改變,隋至唐初稱內史舍人、內書舍人,武則天時稱鳳閣舍人,簡稱舍人。
翰林院之設,始於唐代,本為各種文藝技術內廷供奉之處,文學之士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唐玄宗初置翰林待詔,又改為翰林供奉,後改為學士,置學士院,入院的稱翰林學士。
唐代的秘書省曾改稱蘭台、麟台。北齊始設史館,唐太宗以史館為宰相兼領職所,稱為監修國史。唐又在門下省設起居郎,掌修起居注之事。唐初置弘文館,掌四部書及其他圖籍。開元年間,又設集賢殿書院,以宰相一人為學士,掌刊輯經籍、撰集文章,繕寫御本等。弘文館、集賢殿書院的學士也受命參與機密,草擬詔旨。中唐以後,皇帝對學士的禮遇,常超過宰相。
宋代對學士尤為重視,學士院改稱翰林學士院,或稱翰苑、禁林,因地在宮禁,待遇優異,號稱玉署、玉堂。北宋沿唐制,以史館、昭文館、集賢院為三館,其官員並稱館職,為文臣清要之選。南宋初罷史館,置國史院與實錄院,二者分合不定,中期後並置。遼、金均置國史院。
元置翰林兼國史院,翰林學士兼修國史。
明代將制誥、著作、修史、圖籍等職都合並於翰林院,別稱詞林,從此翰林才成為文學之士的專稱,翰林院也正式成為外朝官署。
清初置文館,處文學侍從之臣,稱為文館大學士。後改文館為內三院,即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內國史院掌記注皇帝起居、詔令,收藏御制文字;內秘書院掌撰擬對外文書及敕諭、祭文等;內弘文院掌注釋古今政事得失,為皇帝進講,為皇子侍講。
7、學官
學官又稱教官,是指主管學務的官員和官學教師。
傳說夏代就有學校。最早的學校叫庠(xi_ng)、序、校,以教武藝為主。
西周的學校有大學、小學之分。天子的大學叫辟(b_)雍,諸侯的大學叫頖(泮p_n)宮,以師氏掌教武藝,以樂正掌教詩書禮樂,以司成為掌學之官。
秦及漢初有博士官。漢武帝採納公孫弘的建議,設五經博士,從此後博士專掌經學傳授,成為一種教職。西漢有博士僕射為其首領,東漢改稱博士祭酒。博士講學的地方稱太學,博士弟子稱太學生,博士就是當時的大學教師之稱。郡縣也普遍設立學校,郡國曰學,縣邑曰校,鄉曰庠,聚曰序。
北齊始立中央專門的教育機構,稱為國子寺,主官為祭酒。
隋煬帝改國子寺為國子監。所屬有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等,各置博士。
藏書與講學相結合的書院,出現在五代,興盛於宋代,創辦者或為私人,或為官府,受業者稱創辦者為山長。
明國子監與國子學合一,清代國子監沿襲明制。光緒年間改設學部,各省設提督學政,簡稱學政,也稱督學使者,別稱學台。學政為一省教育事業的最高長官。
8、宮廷事務官
宮廷事務館是指為君主及其家室服務的職官。這類職官起源於君主的家臣,夏商已有臣、尹、宰等家臣之稱。
明代無總管宮廷事務的機構,宮廷事務由宦官和女官分掌。宦官有十二監、四司、八局等共二十四衙門,各有提督太監、掌印太監等官。
清代設內務府為總管宮廷事務的機關。內務府管轄的機構有七司三院。除七司三院外,還有江寧、蘇州、杭州三織造處、織染局、御茶膳房、御葯房、養心殿造辦等處。
9、地方長官
西周實行分封制,地方長官為諸侯與大夫兩級,諸侯的封地叫國,大夫的封地叫邑。戰國時期,郡的長官稱守(或太守),縣的長官稱令。秦統一後,萬戶以上的縣稱令,萬戶以下的縣稱長。
漢代列侯所食縣叫國,皇太後、皇後、公主所食叫邑。侯國的行政長官稱相。漢武帝初置十三州,為監察區,每州設刺史(有時稱牧)。
北齊縣分九等,長官都稱令。郡長官仍稱太守。州長官稱刺史。
唐初置十道,玄宗時增至十五道,為監察區,每道設觀察使(按察使、采訪使)。唐代的軍區置都督府,都督加使持節稱節度使。節度使初設於邊鎮,後遍設於內地。節度使一身兼軍事、行政、督察三種職務,成為權力很大的地方軍政長官。
宋代的地方行政,又有新的變化。朝廷派朝官知(主持)某縣事,簡稱知縣;州的行政長官稱權知某州軍州事,簡稱知州。
遼代州的長官為節度使,或觀察使、或團練使、或防禦史、或刺史等。縣的長官為令。
明代省的下一級政區為府,府的地位相當於漢代的郡、唐代的州。府的長官稱知府,京府則稱府尹。州有兩種:一種是直隸州,與府同級;一種是散州,與縣同級。州的長官稱知州,縣的長官稱知縣。
清代的地方行政大體沿襲明制而略有不同。在省一級,正式以總督或巡撫為最高長官。總督、巡撫並稱封疆大吏,或稱疆臣、疆吏、岳伯。乾隆時,管轄府、州的高級行政長官通稱道員,別稱道台、觀察。清代在新開發地區又創設廳的建置,其長官為同知或通判。
10、佐官、屬官與胥吏
協助長官處理各種具體事務的官員為佐吏、屬吏或胥吏。
秦漢從中央到地方的官署大都設置丞,為最重要的佐官。
魏晉南北朝時,尚書省、門下省、秘書省等部門的佐官或屬官多稱郎、侍郎、郎中、員外郎等。秘書省有秘書郎、著作郎、校書郎等。
宋代在州、府衙門里設置通判,即共同處置政務之意。宋宮廷中有一種供奔走使令的吏役,稱為快行,也叫快行家。在內外衙署,又有叫做孔目、押司的吏職。(如宋江)
明清地方官府衙門的吏役有所謂「三班六房」。三班指快、壯、皂,為雜役,快專管緝捕;六房指吏、戶、禮、兵、刑、工六房辦理具體事務的書吏。從督、撫到州、縣,還要聘請若干有學識的人才,幫助自己處理各種事務,稱為幕僚,也稱為幕客、幕友、幕賓、師爺等。
11.試官、加官與贈官
漢代職官制度有規定:職官初任都要試用一年,稱守。以職位低的人暫代較高的職務稱行。一個人同時擔任兩種職務叫兼。以較高職務的人兼管較低職務的事叫領或平。在本官之外加特定官號和增加新的職務的叫加官。
魏晉南北朝時期,奉命征討的軍政長官,加「假黃鉞」、「使持節」、「持節」、「假節」等稱號的,權任更重。駙馬都尉原是侍從官的一種,魏晉以後,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稱號,簡稱駙馬。
唐代加官、加職、加銜等制度運用得更加普遍。唐代無固定的加官稱號,凡在正式官職之前加「檢校」二字的,一般都是加官。唐見習、試用之職稱里行使(或稱里行)。以官階低的人任較高職務的稱「守某官」,以官階高的人任較低職務的稱「行某官」。
宋代的職是指殿、閣大學士、學士、直學士、待制等榮銜,通稱為侍從官。官員以加學士等銜號為榮。如包拯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龍圖閣的學士等銜當時各有俗稱:學士稱老龍,直學士稱大龍,待制稱小龍,直龍圖閣為假龍。宋代的官場風氣與魏晉南北朝時期正相反:重文抑武。
12.爵、勛、品、階
爵、勛、品、階表示職官的等級。
爵一般稱爵位,是表示社會地位和物質待遇的一種尊號,多根據血緣親疏或功勞大小來授給,長期不變,大多數情況下可以世襲。
西周的爵位有諸侯、大夫、士三級。
戰國時期各國的爵位有君、侯、卿、大夫等。執圭是楚國特殊的爵稱。戰國時的爵稱大都與官職分開,有的只有爵稱而無官職。
漢代宗室封爵有王、侯二等,功臣封爵有二十等。
魏晉以後,歷代宗室和功臣的封爵大多以王、公、侯、伯、子、男為號。王有親王、嗣王、郡王之分。親王只分給皇子和皇帝的兄弟,嗣王指親王嫡子繼承者,郡王次親王一等。
漢時,皇帝之女稱公主,皇帝的姐妹稱長公主。唐代諸王之女稱郡主。清代皇後生女稱固倫公主,妃嬪生女稱和碩公主,皇族女兒稱格格,親王之女稱和碩格格,即郡主。公主的丈夫,魏晉以後皆加駙馬稱號,清代則稱額駙。
勛通稱勛官,是為獎賞有功人員而定的稱號。其制始於北周,本以獎勵作戰有功的戰士,後漸及朝官。到唐時定製,共有十二轉,轉多為貴,受勛者即稱勛官。
明代有文勛十級,武勛十二級。
清代勛官合並於爵位。
品是指官的等級。
西周時官有九命之別,九命最高,一命最低。
漢代以祿秩的多少來表示官的等級,如萬石、二千石、千石、八百石等級別。每一種官職都有固定的俸祿級別,所以有時以俸祿級別指官職,如郡守俸祿為二千石,二千石遂為郡守的通稱。
魏晉開始,官分九品,以一品為高。
隋代自九品至一品官,稱為流內,不入九品的稱為流外。流外也有品級,用以安排胥吏,明清則總稱為不入流。
階即階官,又稱散官,宋朝稱寄祿官,是表示官員實際等級的階位和稱號。
有些官稱並無實際職務,只是授予年老有病的舊臣或有一定勛勞的人,只作為領取俸祿和享受某種禮遇的依據,而不負實際責任,這樣的官叫做散官。
古代官職任免升降:
(1)遷:調職位、調動,一般指陞官;左遷則為降職調動。
(2)謫:降職並遠調。
(3)拜:授給官職。
(4)授:授予官職。
(5)擢(zhuǒ):選拔,提拔。
(6)除:免去舊職而任新職。
(7)罷:罷免、停職。
(8)免:免除官職。
(9)黜:廢黜,貶退,也用於剝奪王位或太子的繼承權。

『肆』 古代的各種官職和爵位的名稱及含義

中國古代官職制度
官職 我國國家的產生,開始於夏代,而職官的設置是隨著國家的產生才出現的,所以講職官,也只能從夏代開始。我國古代的職官,歷代建置不同,其間因襲變革、增加減少,情況十分復雜。

我國古代職官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為夏、商兩代,前後大約一千年。(商)國君稱「後」稱「王」,手下主要官員稱「史」、「巫」。商後期王族長老稱「父師」、「少師」,對王負有輔佐之責,如箕子、比干。管理家務的臣僕稱「臣」、「宰」、「尹」等。(殷紂王在位,昏庸無道,倒行逆施,他的哥哥微子辭職隱去;他的叔叔箕子多次力諫,被罰作奴隸;紂王的另一叔叔比干,則因進諫被剖心致死。孔子說,「殷有三仁焉」。)

第二個時期從西周到春秋,大約六、七百年。國君稱「天子」、「天王」。王位繼承人稱「太子」、「東宮」。王妻稱「後」。(《詩_小雅_北山》曰:溥(p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諸侯的封地叫國,大夫的封地叫邑,王室是中央政府,而國和邑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中除王以外,三公(太師、太傅、太保)職務最高,王年幼或缺位時他們可以代王行事。以卿士為首的政務部門管理軍事、行政、司法、外事等職,以太史為首的教育文化部門管理神事、教育、秘書、歷法等職,金文並稱之為「卿士寮」、「太史寮」。

卿士之下有司徒、司馬、司空三大夫,司徒掌管土地和役徒,司馬掌管軍賦和車馬,司空掌管築城修路等重大工程。

太史之下有內史、御史、太卜、宗伯、樂師等職,內史掌管策命卿大夫之事,御史掌管檔案,太卜掌管占卜,宗伯掌管祭祀禮儀,樂師掌管音樂與教育。臨時設置的輔導君主禮儀的稱「相」,總管王家事務的稱「宰」或「太宰」、「冢宰」,負責王宮警衛並教習武藝的稱「師氏」或「師」,王宮的衛士稱「虎賁(bēn)」,王的近臣稱「小臣」。地方政府設置大約與中央政府相同,不過,執政的卿由周天子任命,並世代相襲,只能稱「卿」或「政卿」、「正卿」,不能稱「卿士」。

第三個時期從戰國開始,一直延續地清末,時間長達兩千三百多年。此時期的特點是:①君主的地位極大地提高了,權力高度集中;②在國家機構中,巫史和宗室貴族不佔重要地位,而君主的臣僕和侍從上升的主要地位;③統治的地區越來越遼闊,機構也越來越龐大,職務上的分工也越來越細,變化復雜。

1、國君

夏、商、周稱「後」、「王」、「天子」、「天王」。

戰國開始稱「皇」、「帝」。(帝本是至上神的稱號,皇原本是形容帝的。)

秦開始稱「皇帝」,直至辛亥革命才結束。

匈奴稱「單(ch_n)於」、單於妻稱「閼氏(yānzhī)」,烏孫稱「昆莫」,高車稱「候婁訇(f_)勒」,鮮卑、柔然、突厥、回紇(h_)、契丹、蒙古等稱「可汗(k_h_n)」,簡稱「汗」;土蕃稱「贊普」。

2、宰相

宰相是國君之下輔助國君處理政務的最高官職。

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戰國以後是宰相。

宰相是從國君的家臣發展起來的,宰本是君主的總管家的稱呼,相是輔助的意思,用家臣的頭目管理國事,這就是宰相的實質。宰相的稱呼最早見於《韓非子_顯學篇》:「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www.dbxk.com

宰相的官職起源要更早,楚國設置「令尹」,齊國、秦國設置「相」,宋國設置「大尹」,吳國設置「太宰」即是。輔助齊桓公建立霸業的管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傑出的宰相。秦統一後,宰相之職稱作「丞相」。

漢武帝後,宰相的職權轉到尚書台(尚書台本是皇帝私府中掌管收發文書的小機關),其長官叫尚書令(宦官擔任稱中書令)。

東漢末年,權臣董卓、曹操等回復丞相或相國之職,但是他們自任此職,實權在皇帝之上。

魏晉以後,尚書台從內廷獨立出來,成為中央執行政務的總機關。尚書台的長官、副長官都是宰相之職。尚書台由內廷文書機關變為外廷的行政機構以後,為收發文書、起草和傳達詔令的需要,另設中書省為文書處理機關,其長官為中書監和中書令,中書監和中書令也是宰相之職。中書省因掌管機要,接近皇帝,其地位比尚書省更為重要,古時有「鳳凰池」和「鳳池」之稱。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宰相之職,分屬於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所以三省的長官並稱宰相。

隋唐兩代,宰相名稱有所改變。中書令隋代稱內史令、內書令,唐代稱右相、鳳閣令、紫微令等。尚書令因李世民為秦王時曾任此職,後來不置,所以唐代尚書省的長官只有左右僕射(y_)。

北宋另設中書內省於禁中,為宰相的辦事機構,稱「政事堂」、「中書門下」、「中書」等。宋代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關,其長官樞密使、副使與福相稱執政官,與宰相一起合稱「宰執」。

明代廢除中書省及宰相等職,設立華蓋殿、謹身殿、武英殿、文華殿、文淵閣、東格等大學士,為皇帝顧問。後來這些入閣大學士成為實際上的宰相,號稱「輔臣」,首席大學士稱「元輔」、「首輔」,職權最重,主持內閣大政。

清初仿明制。實際任宰相職務的,是康熙時的「南書房行走」,雍正以後的「軍機大臣」。

在各種官職中,宰相的變化最為頻繁,無定職、無定稱、無定員,這是由君主專制的根本性質決定的。君主既離不開宰相,又最擔心宰相權力過重,大權旁落,這是宰相官職不斷變化的主要原因。

3、中央各部門長官

政府機構的劃分,大約是從西周開始的。

西周分管部門共有六個:司徒、司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這六個官職代表了六個部門。擔任這些官職的人一般都是大夫。

秦漢時期有「九卿」之說,「九卿」是對中央各部門長官的一種尊敬的稱號。君主家事與國事不分,政治事務與宮廷事務混雜在一起,是秦漢九卿的重要特點。

①太常(奉常)掌宗廟禮儀,其屬下有太史令掌天象歷法,太醫令掌醫療,博士掌經學傳授;

②郎中令掌宮殿門戶的守衛,其屬下有大夫掌議論,有謁者掌引見傳達;

③衛尉掌宮門警衛;

④太僕掌皇帝車馬,兼管全國的馬政;

⑤廷尉為全國最高司法官;

⑥典客掌接待少數民族事;

⑦宗正掌皇族事務;

⑧治粟內史掌租稅錢谷鹽鐵和國家的財政收支;

⑨少府掌皇家錢財、皇室用品供應及各項宮廷服務事宜。

九卿之外,有執金吾掌京師治安,將作大匠掌宮室、宗廟、陵寢及其他土木營建,大長秋掌宣達皇後旨意與管理宮中事務。九卿加上此三卿即為十二卿。

魏晉以後,尚書機構得到迅速發展。尚書台的總人數由秦時的七人猛增到六十多人,成為中央執行政務的總機關。以後尚書各曹逐漸變為部,到隋唐時確定為六部,唐代定名為吏、戶、禮、兵、刑、工,此後一直沿用到清代。六部是隋唐以後主要的政務部門。

①吏部掌管全國文職官吏的任免、考課、勛封等事;

②戶部掌管全國戶口、土地、賦稅、錢糧、財政收支等事;

③禮部掌管禮儀、祭祀、科舉、學校等事;

④兵部掌管武官選用及軍事行政;

⑤刑部掌管全國司法行政;

⑥工部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六部取代的秦漢九卿的大部分職權,九卿名稱雖還存在,但內容有很大變化,有的甚至完全不同了,如:

①太常稱太常寺卿;

②光祿勛稱光祿寺卿;

③衛尉稱衛尉寺卿;

④太僕稱太僕寺卿;

⑤廷尉稱大理寺卿;

⑥宗正稱宗正寺卿;

⑦大鴻臚稱鴻臚寺卿;

⑧大司農稱司農寺卿;

⑨太府稱太府寺卿。

九寺到清代只剩下五個:即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

北魏、北齊設置的昭玄寺,以大統、統為長官,是我國第一個掌管佛教的專門機構。

隋唐開始設五監。唐代的五監是:國子監、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都水監。www.dbxk.com

①國子監是主管學校教育的機構;

②少府監是掌皇家錢財、皇室用品供應及各項宮廷服務事宜的機構;

③將作監是掌宮室、宗廟、陵寢及其他土木營建的機構;

④軍器監是掌管軍器製造、保管、發放的機構;

⑤都水監是掌河渠、津梁、堤堰等事的機構。

五監到清代只剩下國子監,而另四監都先後歸並工部。在明清時新設欽天監,掌天文歷法。除此外,隋唐至清代還先後設立太醫院,宗人府等。清代的中央行政部門可以歸結為六部、五寺、二監、二院、一府,共十六個機構。

4、武官

西周軍政不分,統治者既管行政,也管軍事,作戰時軍隊分左中右三軍。春秋時分上中下三軍,三軍將領稱將上軍、將中軍(又稱元帥)、將下軍,此是武職設置之始。

秦漢以後,武官的設置可分為三個方面:

①警衛皇宮和京師的將領;

②掌管軍事行政的武職;

③領兵作戰的將帥。

太尉(漢武帝時稱大司馬)掌全國軍事行政。高級武官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

魏晉以後,權位最高的大臣出征時往往加以「假黃鉞」的稱號,有代表皇帝親征之意;地方軍政長官加以「使持節」的稱號,給以誅殺中級以下官吏的權力。武職的幕僚稱參軍或參軍事。

唐朝時,都督帶使持節的,稱節度使。中唐以後,朝廷組成新的中央禁軍共十個: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左右神策軍、左右神武軍、左右神威軍(勢力最強,中設護軍中尉,由宦官擔任,為禁軍統帥),各置大將軍、將軍、龍武、神策、神武等為統軍。

宋代正規軍都稱為禁兵,仁宗時達八十多萬人。禁兵由三衙統領,三衙長官分別稱為殿帥、馬帥、步帥,合稱三帥。教練武藝的軍官稱都教頭、教頭,單稱教頭的地位很低。(如林沖)禁兵的調動權在樞密院,由皇帝直接控制。樞密院是軍事行政機關,長官為樞密使。在地方路、府、州,設兵馬總管或兵馬都監(簡稱都監),或提轄兵甲(簡稱提轄)。(如張都監、魯提轄)

元朝成吉思汗時的衛隊叫「怯薛」,首長稱怯薛長。忽必烈時,成立左、右、中、前、後五衛親軍,作為拱衛京師的常備軍,每衛設都指揮使統領。

明代軍隊實行衛所制。衛是基本的軍事編制,下設千戶所和百戶所。其長官,衛稱指揮使,所稱千戶、百戶,旗下還有總旗、小旗。皇帝的親軍從十二衛增至二十六衛,錦衣衛就是其中之一。

清代的軍隊分為八旗與綠營兩個系統。八旗包括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綠營兵也稱綠旗兵,是清入關後招募漢人組成的。管轄綠營兵的稱九門提督。駐防各地將軍的職銜都冠以所駐地名,如盛京將軍、伊犁將軍等。清代為鎮壓農民起義而在地方臨時招募的兵卒稱為「勇」,其軍隊稱為「勇營」。曾國藩和李鴻章建立的湘軍和淮軍就是清政府鎮壓起義軍的主要武裝。

5、監官與諫官

監官是代表君主監察各級官吏的官吏(耳目)。諫官是對君主的過失直言規勸並使其改正的官吏。監官和諫官,古代並稱台諫,也通稱言官。

監官最早設於戰國,當時由君主的秘書——御史兼任。

秦與西漢設立御史府,首長是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為輔佐。在內廷保管檔案並督促百官的,稱侍御史;出外監察郡縣的稱監御史。遇有特別緊急情況的,皇帝臨時派遣有誅殺之權的御史,稱為綉衣御史,或稱綉衣直指。西漢末年,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御史府改為御史台,御史中丞為長官,轉屬少府,成為專門的監察機關,別稱憲台。從此之後,御史為監察官的專稱。

魏晉以後,御史台從少府獨立出來,成為全國性的監察機構。

唐代御史台分為三院:即台院、殿院、察院。

明代改御史台為都察院。各省設提刑按察使司,以按察使為長官,掌司法與監察,有監司之稱。

清代都察院以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為長官。

諫官的設置比監官早。春秋初年齊桓公設大諫,為諫官設置之始。晉國的中大夫、趙國的左右司過、楚國的左徒,都屬於諫官性質。

秦漢時有諫官之設,但是沒有專門的諫官機構。漢代置光祿大夫、太中大夫、諫大夫、中散大夫、議郎等官職,都屬光祿勛,掌議論,侍從皇帝,顧問應付。東漢侍中、中常侍成為正式官稱,屬少府。

隋朝改侍中為納言,武則天時增置左右拾遺與左右補闕。

宋改補闕為司諫,改拾遺為正言,並置諫院,作左右諫議大夫為長官,司諫、正言為其所屬。

遼以後,諫官名存實亡,或名實俱亡。

6、君主的秘書與文學侍從

秘書是指在君主左右從事文字圖書等工作的官員。君主的秘書是從史官的職務分化、發展出來的。戰國時期君主的秘書有御史、主書、掌書、御書、尚書等不同的稱呼;為備君主隨時咨詢的文學之士稱為學士、博士、博聞師等。

秦漢時的御史大夫為秘書之長,屬蘭台。蘭台是宮內收藏圖書和檔案的地方。

西漢的麒麟閣、東漢的東觀(gu_n)都是禁中藏書之所,皇帝命別的官員入掌其事。東漢置秘書監,太史令僅掌天文歷法,無修史之職。史書的修撰,由皇帝臨時指定文學之士在東觀進行,稱為著作東觀。漢宣帝召集名儒講經於石渠閣,漢章帝召集名儒講經於白虎觀,此時為侍講之始,有講郎之稱。記載皇帝的言行,(修起居注)多由宮內女史擔任,也有皇後親自撰寫。

隋唐時以中書省之中書舍人掌制誥(撰擬詔旨)之職。中書舍人的職稱,有多次的改變,隋至唐初稱內史舍人、內書舍人,武則天時稱鳳閣舍人,簡稱舍人。

翰林院之設,始於唐代,本為各種文藝技術內廷供奉之處,文學之士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唐玄宗初置翰林待詔,又改為翰林供奉,後改為學士,置學士院,入院的稱翰林學士。

唐代的秘書省曾改稱蘭台、麟台。北齊始設史館,唐太宗以史館為宰相兼領職所,稱為監修國史。唐又在門下省設起居郎,掌修起居注之事。唐初置弘文館,掌四部書及其他圖籍。開元年間,又設集賢殿書院,以宰相一人為學士,掌刊輯經籍、撰集文章,繕寫御本等。弘文館、集賢殿書院的學士也受命參與機密,草擬詔旨。中唐以後,皇帝對學士的禮遇,常超過宰相。

宋代對學士尤為重視,學士院改稱翰林學士院,或稱翰苑、禁林,因地在宮禁,待遇優異,號稱玉署、玉堂。北宋沿唐制,以史館、昭文蕁⒓�馱何��藎���縹腦骸:笥衷詿酥薪�馗螅�枇�幾蟆⑻煺賂蟮仁�桓螅�植靨�詰然實鄣撓�楹陀�莆募�H�鶯橢罡螅�ǔ乒莞蟆9莞籩�。�蘊煜驢〗埽�厥遠�竺��瘓�酥埃�煳��鰲?br>
明代將制誥、著作、修史、圖籍等職都合並於翰林院,別稱詞林,從此翰林才成為文學之士的專稱,翰林院也正式成為外朝官署。

清初置文館,處文學侍從之臣,稱為文館大學士。後改文館為內三院,即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內國史院掌記注皇帝起居、詔令,收藏御制文字;內秘書院掌撰擬對外文書及敕諭、祭文等;內弘文院掌注釋古今政事得失,為皇帝進講,為皇子侍講。

7、學官

學官又稱教官,是指主管學務的官員和官學教師。

傳說夏代就有學校。最早的學校叫庠(xi_ng)、序、校,以教武藝為主。

西周的學校有大學、小學之分。天子的大學叫辟(b_)雍,諸侯的大學叫頖(泮p_n)宮,以師氏掌教武藝,以樂正掌教詩書禮樂,以司成為掌學之官。

秦及漢初有博士官。漢武帝採納公孫弘的建議,設五經博士,從此後博士專掌經學傳授,成為一種教職。西漢有博士僕射為其首領,東漢改稱博士祭酒。博士講學的地方稱太學,博士弟子稱太學生,博士就是當時的大學教師之稱。郡縣也普遍設立學校,郡國曰學,縣邑曰校,鄉曰庠,聚曰序。

北齊始立中央專門的教育機構,稱為國子寺,主官為祭酒。

隋煬帝改國子寺為國子監。所屬有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等,各置博士。

藏書與講學相結合的書院,出現在五代,興盛於宋代,創辦者或為私人,或為官府,受業者稱創辦者為山長。

明國子監與國子學合一,清代國子監沿襲明制。光緒年間改設學部,各省設提督學政,簡稱學政,也稱督學使者,別稱學台。學政為一省教育事業的最高長官。

8、宮廷事務官

宮廷事務館是指為君主及其家室服務的職官。這類職官起源於君主的家臣,夏商已有臣、尹、宰等家臣之稱。

明代無總管宮廷事務的機構,宮廷事務由宦官和女官分掌。宦官有十二監、四司、八局等共二十四衙門,各有提督太監、掌印太監等官。

清代設內務府為總管宮廷事務的機關。內務府管轄的機構有七司三院。除七司三院外,還有江寧、蘇州、杭州三織造處、織染局、御茶膳房、御葯房、養心殿造辦等處。

9、地方長官

西周實行分封制,地方長官為諸侯與大夫兩級,諸侯的封地叫國,大夫的封地叫邑。戰國時期,郡的長官稱守(或太守),縣的長官稱令。秦統一後,萬戶以上的縣稱令,萬戶以下的縣稱長。

漢代列侯所食縣叫國,皇太後、皇後、公主所食叫邑。侯國的行政長官稱相。漢武帝初置十三州,為監察區,每州設刺史(有時稱牧)。

北齊縣分九等,長官都稱令。郡長官仍稱太守。州長官稱刺史。

唐初置十道,玄宗時增至十五道,為監察區,每道設觀察使(按察使、采訪使)。唐代的軍區置都督府,都督加使持節稱節度使。節度使初設於邊鎮,後遍設於內地。節度使一身兼軍事、行政、督察三種職務,成為權力很大的地方軍政長官。

宋代的地方行政,又有新的變化。朝廷派朝官知(主持)某縣事,簡稱知縣;州的行政長官稱權知某州軍州事,簡稱知州。

遼代州的長官為節度使,或觀察使、或團練使、或防禦史、或刺史等。縣的長官為令。

明代省的下一級政區為府,府的地位相當於漢代的郡、唐代的州。府的長官稱知府,京府則稱府尹。州有兩種:一種是直隸州,與府同級;一種是散州,與縣同級。州的長官稱知州,縣的長官稱知縣。

清代的地方行政大體沿襲明制而略有不同。在省一級,正式以總督或巡撫為最高長官。總督、巡撫並稱封疆大吏,或稱疆臣、疆吏、岳伯。乾隆時,管轄府、州的高級行政長官通稱道員,別稱道台、觀察。清代在新開發地區又創設廳的建置,其長官為同知或通判。

10、佐官、屬官與胥吏

協助長官處理各種具體事務的官員為佐吏、屬吏或胥吏。

秦漢從中央到地方的官署大都設置丞,為最重要的佐官。

魏晉南北朝時,尚書省、門下省、秘書省等部門的佐官或屬官多稱郎、侍郎、郎中、員外郎等。秘書省有秘書郎、著作郎、校書郎等。

宋代在州、府衙門里設置通判,即共同處置政務之意。宋宮廷中有一種供奔走使令的吏役,稱為快行,也叫快行家。在內外衙署,又有叫做孔目、押司的吏職。(如宋江)

明清地方官府衙門的吏役有所謂「三班六房」。三班指快、壯、皂,為雜役,快專管緝捕;六房指吏、戶、禮、兵、刑、工六房辦理具體事務的書吏。從督、撫到州、縣,還要聘請若干有學識的人才,幫助自己處理各種事務,稱為幕僚,也稱為幕客、幕友、幕賓、師爺等。

11.試官、加官與贈官

漢代職官制度有規定:職官初任都要試用一年,稱守。以職位低的人暫代較高的職務稱行。一個人同時擔任兩種職務叫兼。以較高職務的人兼管較低職務的事叫領或平。在本官之外加特定官號和增加新的職務的叫加官。

魏晉南北朝時期,奉命征討的軍政長官,加「假黃鉞」、「使持節」、「持節」、「假節」等稱號的,權任更重。駙馬都尉原是侍從官的一種,魏晉以後,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稱號,簡稱駙馬。

唐代加官、加職、加銜等制度運用得更加普遍。唐代無固定的加官稱號,凡在正式官職之前加「檢校」二字的,一般都是加官。唐見習、試用之職稱里行使(或稱里行)。以官階低的人任較高職務的稱「守某官」,以官階高的人任較低職務的稱「行某官」。

宋代的職是指殿、閣大學士、學士、直學士、待制等榮銜,通稱為侍從官。官員以加學士等銜號為榮。如包拯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龍圖閣的學士等銜當時各有俗稱:學士稱老龍,直學士稱大龍,待制稱小龍,直龍圖閣為假龍。宋代的官場風氣與魏晉南北朝時期正相反:重文抑武。

12.爵、勛、品、階

爵、勛、品、階表示職官的等級。

爵一般稱爵位,是表示社會地位和物質待遇的一種尊號,多根據血緣親疏或功勞大小來授給,長期不變,大多數情況下可以世襲。

西周的爵位有諸侯、大夫、士三級。

戰國時期各國的爵位有君、侯、卿、大夫等。執圭是楚國特殊的爵稱。戰國時的爵稱大都與官職分開,有的只有爵稱而無官職。

漢代宗室封爵有王、侯二等,功臣封爵有二十等。

魏晉以後,歷代宗室和功臣的封爵大多以王、公、侯、伯、子、男為號。王有親王、嗣王、郡王之分。親王只分給皇子和皇帝的兄弟,嗣王指親王嫡子繼承者,郡王次親王一等。

漢時,皇帝之女稱公主,皇帝的姐妹稱長公主。唐代諸王之女稱郡主。清代皇後生女稱固倫公主,妃嬪生女稱和碩公主,皇族女兒稱格格,親王之女稱和碩格格,即郡主。公主的丈夫,魏晉以後皆加駙馬稱號,清代則稱額駙。

勛通稱勛官,是為獎賞有功人員而定的稱號。其制始於北周,本以獎勵作戰有功的戰士,後漸及朝官。到唐時定製,共有十二轉,轉多為貴,受勛者即稱勛官。

明代有文勛十級,武勛十二級。

清代勛官合並於爵位。

品是指官的等級。

西周時官有九命之別,九命最高,一命最低。

漢代以祿秩的多少來表示官的等級,如萬石、二千石、千石、八百石等級別。每一種官職都有固定的俸祿級別,所以有時以俸祿級別指官職,如郡守俸祿為二千石,二千石遂為郡守的通稱。

魏晉開始,官分九品,以一品為高。

隋代自九品至一品官,稱為流內,不入九品的稱為流外。流外也有品級,用以安排胥吏,明清則總稱為不入流。

階即階官,又稱散官,宋朝稱寄祿官,是表示官員實際等級的階位和稱號。

有些官稱並無實際職務,只是授予年老有病的舊臣或有一定勛勞的人,只作為領取俸祿和享受某種禮遇的依據,而不負實際責任,這樣的官叫做散官。

古代官職解

【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舊說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後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如漢初劉邦既封皇子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為王,彭越為梁王,英布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為陳王;唐郭子儀被封為汾陽郡王;清太祖努爾哈赤封其子阿濟格為英親王,多鐸為豫親王,豪格為肅親王。再如宋代寇準封萊國公,王安石封荊國公,司馬光為溫國公;明代李善長封韓國公,李文忠封曹國公,劉基封誠意伯,王陽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國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鴻章封一等肅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有時稱相國,常與宰相通稱,簡稱「相」。如《陳涉世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廣《廉頗藺相如列傳》:「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如宋代趙普、文彥博等曾被加太師銜。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如《梅花嶺記》「顏太師以兵解」,顏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師銜,故稱。再如明代張居正曾有八個虛銜,最後加太子太師銜;清代洪承疇也被加封太子太師銜,其實並未給太子講過課。

【太傅】參見「太師」條。古代「三公」之一。又指「東宮三師」之一,如賈誼曾先後任皇子長沙王、梁懷王的老師,故封為太傅。後逐漸成為虛銜,如曾國藩、曾國荃、左宗棠、李鴻章死後都被迫贈太傅。

【少保】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後逐漸成為虛銜,如《梅花嶺記》「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職,故稱。其二,古代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東宮三少」,後也逐漸成為虛銜。

【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沒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如《張衡傳》:「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再如大書法家顏真卿曾任吏部尚書,詩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書,,史可法曾任兵部尚書。

【學士】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後指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秘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相」之稱。明清時承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如《(指南錄)後序》「以資政殿學士行」,這是文天祥辭掉丞相後授予的官職;《譚嗣同》「君以學士徐公致靖薦」,徐致靖當時任翰林院侍讀學士,這是專給帝王講學的官職。白居易、歐陽修、蘇軾、司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學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為趙將……拜為上卿。」

【大將軍)先秦、西漢時是將軍的最高稱號。如漢高祖以韓信為大將軍,漢武帝以衛青為大將軍。魏晉以後漸成虛銜而無實職。明清兩代於戰爭時才設大將軍官職,戰後即廢除。《張衡傳》「大將軍鄧騭奇其才」,鄧騭當時為漢和帝的大將軍。

【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框密副使合稱「宰執」。宋代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職

『伍』 古代官職及解釋

近來古裝戲特別受大家的歡迎,但是裡面的官職太過於多,像什麼太守,刺史,太尉啊,一些不熟悉歷史的讀者可能就不太明白是什麼意思,下面就由我為你整理的古代官職及解釋,歡迎閱讀!!!

古代官職及解釋

丞相:秦、漢時期定的制度。以丞相為輔佐皇帝的最重政務長官,與太尉、御史大夫地位略等。漢代初期有時置左右丞相各一人。一般只置一人,不分左右。明初亦說左右丞相,不久即廢,此後不再有丞相之名。

中書令:漢武帝時以宦官充任,職掌傳宣詔令。曹丕即位後設中書監及中書令,監令同等,其權任相當於宰相,習慣上監在令前。隋、唐以後,中書監廢止,只存中書令。

中書監:魏時曹丕即位後所設,與中書令同等權位。

中書省:魏晉以後,尚書令之權被中書監、中書令所代,開始以中書省為中央總機構。至梁、陳時,中書省內部事務官中有中書舍人五人,領主事十人,書吏二百人。

中書舍人:唐、宋時中書舍人是相當尊貴的官職。明代設中書科中書舍人,僅掌書寫誥敕等事,官階從七品。開始名為中書省直省舍人,後固中書省廢而改稱中書科中書舍人。中書舍人不為人重視,僅作為外觀裝點而已。其中有以工書得名實際擔任繕寫者,清仍其制,一般稱中書科中書,是無是輕者之官。

秘書令:漢末曹操為魏王,初置秘書令,掌機要文書。曹丕即位後,改為中書監和中書令。

主書:戰國時魏國為國君保各種文字資料的人員。

御史大夫:秦朝時負責監察百官,代表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國家重要圖冊、典籍,代朝廷起草詔命文書等。西漢時,御史大夫與丞相、太尉合稱三公。丞相缺位時,往往由御史大夫遞補。晉以後御史大夫不再負責文書工作。

令史:漢代郎以下負責文書工作的官職。分:蘭台令史、尚書令史。隋:唐以後,令史變為三省、六部御史台低級事務員的稱謂。

宰相:封建時代“宰相為君主之幕僚長。”相當於現在的秘書長。

諫議大夫:西漢時稱秘書工作人員的諫大夫。東漢時改稱諫議大夫。隋、唐時錄屬於門下省,職責是侍從和規諫。宋代設諫院,遼金沿置,明代廢除。

黃門侍郎:西漢時在宮內內服務的郎官。東漢時黃門侍郎為專職,職責是侍從皇帝,傳達詔命。南朝以後黃門侍郎負責掌管機密文件。

左右曹:漢代處理皇帝文書的官職。這種官職不是專職,而是加職。大臣能得到左右曹加官,就能處理皇帝的文書。

譯官令九譯令:漢代設置的翻譯官,負責翻譯異國來信之語言。相當於當代的外文秘書。

符寶郎:東漢時掌管天子印璽及符節的官。

御史中丞:漢代御史大夫的下屬官員,負責中央館、圖書館,處理直達君主的一切奏章,監督在外行使巡察權的各部刺史等。漢以後御史中丞為御史的長官,與司隸校尉國為最有權威的督察官。

從事:漢代刺史的佐吏,如別駕、治中、主簿等都為從事。當時各郡國也有從事。

書佐:漢代主管文書的小吏。像功曹書佐、典郡書佐等,負責起草和繕寫文書。

尚書:尚書是主管文書的意思。漢代在宮廷中主管文書的官稱為尚書。

二千石曹尚書:漢代郡國守相的官傣為二千石,古習慣上稱地方行政長官為二千石。那時尚書是分曹辦事,分管郡國守相文書的尚書被稱為二千石曹尚書。

三公曹尚書:東漢時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那時尚書是分曹辦事,分管三公職掌的文書的尚書被稱為三公尚書。

尚書令:尚書的主管為尚書令。隋、唐時逐漸形成以尚書為尚書省長官的制度,這樣尚書令就不是主管文書的官,而是中央行政監督各部門的最高首長。

登仕郎:文散官名。唐始置,為文官第二十七階,正九品下。宋正九品。徽宗崇寧二年(1103)用以代知錄事參軍、知縣令,政和六年(1116)改為修職郎,為文官第三十六階。金正九品上。元升為正八品,掌管宗卷、錢榖的屬吏。《元史·百官志一》:“照磨一員正八品,掌磨勘左右錢榖出納繕料例,凡數計文牘簿籍之事。”明正九品初授將仕郞,升授登仕郞。清正九品概授登仕郞。

三省六部解釋

三省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隋唐時,三省同為最高政務機構,一般中書省管決策,門下省管審議,尚書省管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中書省長官稱中書令,下有中書侍郎、中書舍人等官職;門下省長官稱侍中,下有門下侍郎、給事中等官職;尚書省長官為尚書令,下有左右僕射等官職。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與考核等,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禮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等)、兵部(管軍事,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獄,相當於現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長官稱尚書,副職稱侍郎,下有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職。六部制從隋唐開始實行,一直延續到清末。

『陸』 中國古代官職表幾品也要寫上!!!

中央官職
秦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組成中樞機構。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管監察和秘書工作。漢朝大體上沿襲秦制稱為三公,下設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務,後世又演變為三省六部制。三省為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宋代中書省職權擴大,同樞密院分掌文武大權,門下、尚書省遂廢。明代內閣為最高政務機構,內閣大臣稱為輔臣,首席稱首輔(即宰相)。清代有軍機處,王、公、尚書等為軍機大臣,掌握政府大權。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事;禮部,管典禮、科學、學校等事;兵部,管軍事;刑部,管司法刑獄;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長官為尚書,副職為侍郎。下設郎中,副職稱員外郎,下屬官員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漢以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謂之九寺大卿。歷代略有變動,迄於清皆因之。

(1)光祿寺:掌宮廷宿衛及侍從,北齊以後掌膳食帳幕,唐以後始專司膳。

(2)太僕寺:掌輿馬畜牧之事,北齊始曰太僕寺,清光緒改革官制時並入陸軍部。

(3)太常寺:秦署奉常,漢改太常,掌宗廟禮儀,至北齊始有太常寺,清末廢。

(4)宗正寺:明清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獄案件審理,秦漢為廷尉,北齊為大理寺,歷代因之,清為大理院。

(6)衛尉寺:掌門衛屯兵,北齊改為衛尉寺,隋改為軍器儀仗、帳幕之類,明廢,清有鑾儀衛。

(7)鴻臚寺:秦曰典客,漢改大鴻臚,掌贊導相禮。鴻,聲也,臚,傳也,傳聲贊導,故曰鴻臚。至北齊曰鴻臚寺,清未廢。

(8)少府寺:掌山澤之事,後又掌宮中服飾衣物、寶貨珍貴之物,隋改為監,歷代因之,明始廢。

(9)太府寺:即大司農,掌錢谷金帛諸貨幣。

此外,中央還設有專門機構和官員,負責管理圖書、編修歷史、制定歷法等工作。如司馬遷、張衡曾任太史令。高啟為翰林國史編修等。

地方官職
秦漢主要行政區是郡。郡的長官,秦稱郡守,漢稱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區是州,州官稱刺史,屬官有長史、司馬等。唐代在一些軍事重鎮。設節度使,屬官有行軍司馬、參謀、掌書記等。宋代州官稱知州,縣官稱知縣。明清改州為府,稱知府。

此外,漢代也設州,天下分十幾個州,基本上是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去刺探情況,稱刺史。隋唐全國分十幾個道,也稱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前往巡視,稱黜陟使。宋代全國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設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務。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機構叫行中書省,明代改稱承宣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稱為「省」。

【官職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現以後,官員的升遷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職的任免升遷常用以下詞語:(1)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2)除。拜官授職,就是授予官職的意思。(3)擢。提陞官職。(4)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5)謫。降職貶官或調往邊遠地區。(6)黜。「黜」與「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7)去。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離屬於一般情況和調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8)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9)舉:提陞官職,對無官認識的提拔。

【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有時稱相國,常於宰相通稱,簡稱「相」。

【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

【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設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

【學士】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後指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秘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相」之稱。明清時奉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

【大將軍】先秦、西漢時是將軍的最高稱號。魏晉以後漸成虛銜而無實職。明清兩代於戰爭時才設大將軍官職,戰後即廢除。

【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樞密副使合稱「宰執」。

【軍機大臣】軍機處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少則三、四人,多則六、七人,被稱為「樞臣」。

【御史】本為史官,秦以後置御史大夫,職位僅次於丞相,主管彈劾、糾察官員過失諸事。

【樞密使】樞密院的長官。唐時由宦官擔任,宋以後改由大臣擔任,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的權力與宰相相當,清代軍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

【左徒】戰國時楚國的官名,與後世左右拾遺相當。主要職責是規諫皇帝、舉薦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職名稱。是輔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漢代稱大司馬。宋代定為最高一級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個朝代所指的內容不盡相同,有時可指中央機關的要職。

【士大夫】舊時指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時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歷法、祭祀等事。秦漢以後設太史令,其職掌范圍漸小,其地位漸低。

【長史】秦時為丞相屬官,兩漢以後成為將軍屬官,是幕僚之長。

【侍郎】初為宮廷近侍。東漢以後成為尚書的屬官。唐代始以侍郎為三省(中書、門下、尚書)各部長官(尚書)的副職。

【侍中】原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地位漸高,等級超過侍郎。魏晉以後,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郎中】戰國時為宮廷侍衛。自唐至清成為尚書、侍郎以下的高級官員,分掌各司事務。

【參軍】「參謀軍務」的簡稱,最初是丞相的軍事參謀,晉以後地位漸低,成為諸王、將軍的幕僚,隋唐以後逐漸成為地方官員。

【令尹】戰國時楚國執掌軍政大權的長官,相當於丞相。明清時指縣長。

【都尉】職位次於將軍的武官。

【司馬】各個朝代所指官位不盡相同。戰國時為掌管軍政、軍賦的副官。

【節度使】唐代總攬數州軍政事務的總管,原只設在邊境諸州;後內地也遍設,造成割據局面,因此世稱「藩鎮」。

【經略使】也簡稱「經略」。唐宋時期為邊防軍事長官,與都督並置。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設經略,官位高於總督。

【刺使】原為巡察官名,東漢以後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為太守。

【巡撫】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為省極地方長官,地位略次於總督,別稱「撫院」、「撫台」、「撫軍」。

【校尉】兩漢時期次於將軍的官職。

【教頭】宋代軍中教練武藝的軍官。

【提轄】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訓練軍隊、督捕盜賊等事務。

【從事】中央或地方長官自己任用的僚屬,又稱「從事員」。

【知府】即「太守」,又稱「知州」。

【縣令】一縣的行政長官,又稱「知縣」。

【里正】古代的鄉官,即一里之長。

【里胥】管理鄉里事務的公差。

【都尉】職位次於將軍的武官。《陳涉世家》:「陳涉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鴻門宴》:「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

【冏卿】太僕寺卿的別稱,掌管皇帝車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記》「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因之」是吳默的字。

【司馬】各個朝代所指官位不盡相同。戰國時為掌管軍政、軍賦的副官,如《鴻門宴》:「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隋唐時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屬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白居易當時被貶至九江,位在州郡別駕、長史之下。

【節度使】唐代總攬數州軍政事務的總管,原只設在邊境諸州;後內地也遍設,造成割據局面,因此世稱「藩鎮」。《紅樓夢》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書二封與賈政並京營節度使王子騰。」

【經略使】也簡稱「經略」。唐宋時期為邊防軍事長官,與都督並置。如范仲淹曾任陝西經略副使。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設經略,官位高於總督。如《梅花嶺記》「經略洪承疇與之有舊」,洪承疇降清後曾任七省經略,駐扎江寧。

【刺史】原為巡察官名,東漢以後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蘇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教頭】宋代軍中教練武藝的軍官,《水滸傳》中的林沖就是京城八十萬禁軍的槍棒教頭。

【提轄】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訓練軍隊、督捕盜賊等事務。如《水滸傳》中的魯提轄魯智深。

【從事】中央或地方長官自己任用的僚屬,又稱「從事員」。《赤壁之戰》:「晶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
[編輯本段]
中國古代常見官職一覽表
尹史卿宰尉令丞

卿士太史左史右史司徒司馬司空司寇職方

太師太傅大保少師少傅少保太宰少宰六卿

封人工正相國庶長令尹柱國公主駙馬三公

丞相宰相御史太尉九卿太僕廷尉宗正少府

將軍洗馬大夫博士郎中侍郎中郎議郎令史

尚書六曹合閣僕射侍中內史刺史州牧別駕

主薄郡守太守長史從事督郵縣令縣尉三老

亭長列侯主事三省行台都督錄事護軍可汗

六部三館學士總管元帥留守判官巡檢提刑

提轄通判孔目押司大人內閣廠衛太監都司

知府親王總督巡撫監司州判知縣提督總兵

參將散官流內流外貝勒

大良造左丞相右丞相大司徒大司空御史台

大司馬郎中令大司農大將軍執金吾中郎將

尚書省尚書令結事中京兆尹左馮翊 右扶風

關內侯中書省中書令門下省秘書省樞密使

員外郎著作郎國子監節度使招討使都點檢

觀察使按察使衍聖公大學土宣政院集賢院

軍機處翰林院欽天監內務府布政使未入流

稅務司資政院咨議局國務院樞密院

三閭大夫御史大夫司隸校尉將作大匠諫議大夫

光祿大夫綉衣直指監察御史同平章事參知政事

翰林學土中書舍人都指揮使欽差大臣牛錄額真

參贊大臣總稅務司海軍衙門

典農中郎將北洋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

古代秘書官制簡介
主書:戰國時魏國為國君保各種文字資料的人員。

御史大夫:秦朝時負責監察百官,代表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國家重要圖冊、典籍,代朝廷起草詔命文書等。西漢時,御史大夫與丞相、太尉合稱三公。丞相缺位時,往往由御史大夫遞補。晉以後御史大夫不再負責文書工作。

令史:漢代郎以下負責文書工作的官職。分:蘭台令史、尚書令史。隋:唐以後,令史變為三省、六部御史台低級事務員的稱謂。

宰相:封建時代「宰相為君主之幕僚長。」相當於現在的秘書長。

諫議大夫:西漢時稱秘書工作人員的諫大夫。東漢時改稱諫議大夫。隋、唐時錄屬於門下省,職責是侍從和規諫。宋代設諫院,遼金沿置,明代廢除。

黃門侍郎:西漢時在宮內內服務的郎官。東漢時黃門侍郎為專職,職責是侍從皇帝,傳達詔命。南朝以後黃門侍郎負責掌管機密文件。

左右曹:漢代處理皇帝文書的官職。這種官職不是專職,而是加職。大臣能得到左右曹加官,就能處理皇帝的文書。

譯官令 九譯令:漢代設置的翻譯官,負責翻譯異國來信之語言。相當於當代的外文秘書。

符寶郎:東漢時掌管天子印璽及符節的官。

御史中丞:漢代御史大夫的下屬官員,負責中央館、圖書館,處理直達君主的一切奏章,監督在外行使巡察權的各部刺史等。漢以後御史中丞為御史的長官,與司隸校尉國為最有權威的督察官。

從事:漢代刺史的佐吏,如別駕、治中、主簿等都為從事。當時各郡國也有從事。

書佐:漢代主管文書的小吏。像功曹書佐、典郡書佐等,負責起草和繕寫文書。

尚書:尚書是主管文書的意思。漢代在宮廷中主管文書的官稱為尚書。

二千石曹尚書:漢代郡國守相的官傣為二千石,古習慣上稱地方行政長官為二千石。那時尚書是分曹辦事,分管郡國守相文書的尚書被稱為二千石曹尚書。

三公曹尚書:東漢時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那時尚書是分曹辦事,分管三公職掌的文書的尚書被樂為三公尚書。

尚書令:尚書的主管為尚書令。隋、唐時逐漸形成以尚書為尚書省長官的制度,這樣尚書令就不是主管文書的官,而是中央行政監督各部門的最高首長。

丞相:秦、漢時期定的制度。以丞相為輔佐皇帝的最重政務長官,與太尉、御史大夫地位略等。漢代初期有時置左右丞相各一人。一般只置一人,不分左右。明初亦說左右丞相,不久即廢,此後不再有丞相之名。

中書令:漢武帝時以宦官充任,職掌傳宣詔令。曹丕即位後設中書監及中書令,監令同等,其權任相當於宰相,習慣上監在令前。隋、唐以後,中書監廢止,只存中書令。

中書監:魏時曹丕即位後所設,與中書令同等權位。

中書省:魏晉以後,尚書令之權被中書監、中書令所代,開始以中書省為中央總機構。至梁、陳時,中書省內部事務官中有中書舍人五人,領主事十人,書吏二百人。

中書舍人:唐、宋時中書舍人是相當尊貴的官職。明代設中書科中書舍人,僅掌書寫誥敕等事,官階從七品。開始名為中書省直省舍人,後固中書省廢而改稱中書科中書舍人。中書舍人不為人重視,僅作為外觀裝點而已。其中有以工書得名實際擔任繕寫者,清仍其制,一般稱中書科中書,是無是輕者之官。

秘書令:漢末曹操為魏王,初置秘書令,掌機要文書。曹丕即位後,改為中書監和中書令。

等級與管理許可權:

清分九品,每品有正、從之分,共十八級

丞相(輔佐皇帝的最高政務長官)

正一品——(文)太師、太傅、太保、大學士。(武)領侍衛內大臣。

從一品——(文)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總督、各部院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將軍、都統、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總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文)各省巡撫、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將。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參將。

從三品——(文)光祿寺卿、太僕寺卿、各省鹽運使。(武)游擊。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鴻臚寺卿、太僕寺少卿、各省道員。(武)都司。

從四品——(文)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內閣侍讀學士、各省知府。(武)城門領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祿寺少卿、欽天監監正、六科給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隸州知州。(武)守備。

從五品——(文)鴻臚寺少卿、各道監察御史、翰林院侍讀、各部員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總。

正六品——(文)國子監司業、內閣侍讀、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縣知縣、各省通判。(武)門千總、營千總。

從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直隸州州同、州同。(武)部千總。

正七品——(文)翰林院編修、各部院七品筆帖式、順天府學教授、訓導,京縣縣丞外縣縣長、各府學教授。(武)把總。

從七品——(文)翰林院檢討、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國子監博士、直隸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醫院御醫、各部院八品筆帖式、外府經歷、外縣縣丞、州學正、縣教諭。(武)外委千總。

從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縣訓導。(武)委署驍騎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筆帖式、縣主薄。(武)外委把總。

從九品——(文)翰林院侍詔、邢部司獄、州吏目、巡檢。(武)額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縣典史、驛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古代官職任免升降的術語
關於任職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於爵位)、贈(用於追封已故者)征、辟、薦、舉(多用於布衣作官)、點(用於口語)。

關於提升職務的有:抉或(用於由低級到譏級)、進(用於較高職務追加)、起復(恢復原職務)、超遷。

關於降級免職的:罷、免、解(因非嚴重過失而解除職務)、貶、謫(因過失而降級)、革、褫(撤職查辦)、開缺(奉命或自請解除職務)、致仕(帶職退休)、左遷(降級使用)。

關於調動職務的:移、調、徒、量移(調的比原職稍好)、補(由候補而正式上任)

關於兼職的:領(以本官兼較低職)、攝(暫時兼任比本官高的職務)、權(臨時代職)、行(代行某職而尚無此官銜)、(代替無本官的職務)、護(原官短期離職,臨叮守護印信)
[編輯本段]
古代官職變動用詞
1、除,任命、授職,一般指免去舊職、授予新職。如文天祥《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如果是「左除」,則是降級授職之意。

2、賞,是由皇帝特旨頒布,賜予官職、官銜或爵位。如《譚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

3、擢,既由選拔而提升。課文《海瑞傳》:「是瑞已擢嘉興通判,坐謫興國州判官。」

超擢則是越級破格提升的意思。如《譚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銜軍機章京,與楊銳、林旭、劉光第等同參預新政」。

4、遷,改官。用法較復雜,常見的有三種情況。一是升遷,如《海瑞傳》:「遷淳安知縣。」海瑞由原教諭官提升為知縣。二是改任,相當於轉調原職品級的官職,如《張衡傳》:「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新職太史令與舊職郎中官職級別相同。三是降職,即「左遷」。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即指被降為江州司馬。

5、徙,改任官職,多指一般的調職。《張衡傳》:「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即說張衡所居官職一直未得到改任。

6、謫,官吏降級,相當於貶。白居易《琵琶行》:「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當潯陽城。」

7、拜,授予官職,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職。《廉頗藺相如列傳》:「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張衡傳》:「公車特徵拜為郎中。」

8、出,指出京受任。《張衡傳》:「永和初,出為河間相」中的「出」,就是指張衡離京任河間王的相。

9、去,卸職。《張衡傳》:「自去史職,五載復還。」這里的「去」,就是卸職之意。

10、黜,廢免,革職免官。《屈原列傳》:「屈原既黜,其後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

要注意,「黜」與「貶謫」相同,但有區別,貶謫是出自皇帝的詔令,黜有時則是上司對下屬官員的處分,《書博雞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台臣」以對「臧使者」的處分。

11、放,放逐。如《史記·屈原列傳》「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中的「放」就是貶謫放逐的意思。

「放」有時也指京官調任外地,如《譚嗣同》「即放寧夏知府,旋升為寧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2、陟,升遷,指官吏的提升和進用。如諸葛亮《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陟」即指提升和進用。

「陟」常和「黜」連用表示人材的進退,降官曰「黜」陞官曰「陟」。如韓愈《送李盤谷序》:「理亂不知,黜陟不聞。」

13、奪,罷官免職。如《書博雞者事》「使者遂逮守,脅服奪其官」。

14、罷,革除官職。《書博雞者事》「又投間蔑污使君,使罷」中的罷是指被革去了官職。

15、復,恢復舊職。《書博雞者事》中「為復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復」指重新任命,恢復舊職的意

『柒』 各朝處理刑事案的官名

、唐代的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關

唐代沿襲隋制,皇帝以下設置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機構,執行各自司法職能。

1.大理寺是中央最高審判機關

大理寺以正卿和少卿為正副長官,行使中央司法審判權,審理中央百官與京師徒刑以上案件。凡屬流徒案件的判決,須送刑部復核;死刑案件必須奏請皇帝批准。同時大理寺對刑部移送的死刑與疑難案件具有重審權。

2.刑部是中央司法行政機關

唐代刑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下設刑部、都官、比部和司門等四司。刑部除掌司法政令外,並復核大理寺流刑以下及州、縣徒刑以上的犯罪案件。在復審中,如發現疑案、錯案,凡徒刑、流刑以下的案件,駁回原審州、縣重審或復判,死刑則轉送大理寺重審。刑部還有權參與重大案件的審理,並有權受理在押犯申訴案件。

3.御史台

御史台以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為正副長官,下設台、殿、察三院。作為中央監察機構,專門負責代表皇帝自上而下地監督中央和地方各級官吏是否遵守國家法律和各項制度,是否忠實履行職貴,位高權重,可稱得上是皇帝的「耳目之司」。御史台有權監督大理寺、刑部的審判工作,同時參與疑難案件的審判,並受理行政訴訟案件。御史台中分設台院、殿院、察院,統轄下屬的諸御史。

台院是御史台的基本組成部分,設侍御史若幹人,執掌糾彈中央百官,參與大理寺的審判和審理皇帝交付的重大案件。由於侍御史在諸御史中的地位最高,職權最重,因此一般均由皇帝直接指派,或由宰相與御史大夫商定,由吏部選任。

殿院,設殿中侍御史若幹人,執掌糾察百官在宮殿中違反朝儀的失禮行為,並巡視京城及其他朝會、郊祀等以維護皇帝的神聖尊嚴為其主要職責。

察院,設監察御史若幹人,執掌糾察州縣地方官吏的違法行為。唐代時以「道」為監察區,全國共分為十道(後增為十五道),每道設一名監察御史,稱為巡按使,品級雖低,但權力極大,是皇帝設在地方上的耳目。

4.唐代的「三司推事」

唐代中央或地方發生重大案件時,由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大理寺卿組成臨時最高法庭審理,稱為「三司推事」。有時地方發生重案,不便解往中央,則派大理寺評事、刑部員外郎、監察御史為「三司使」,前往審理。此外,唐代還設立都堂集議制,每逢發生重大死刑案件,皇帝下令「中書、門下四品以上及尚書九卿議之」,以示慎刑。

5.地方司法機關

唐代地方司法機關仍由行政長官兼理。州縣長官在進行司法審判時,均設佐史協助處理。州一級設法曹參軍或司法參軍,縣一級設司法佐、史等。縣以下鄉官、里正對犯罪案件具有糾舉責任,對輕微犯罪與民事案件具有調解處理的權力,結果須呈報上級。

刑部都是文官規制。歷朝的刑部也幾乎都是文官的體制。

北宋前期,刑部職權范圍較窄,以審刑遼分其職權。刑部以他官判部事,只掌審覆天下大辟(死刑的一種)案和因犯罪除免職務官員,經大赦重新錄用,或理雪冤案出給文牒證明等事。。元豐改制正名後,罷審刑院歸刑部,刑部的職權擴大,掌修訂律法、天下獄訟、重新審議有疑點的定案並上奏、依赦宥條格重新考慮犯科官員的赦免與錄用。其下分刑部、都官、比部、司門四司。

宋前期,刑部主要官員有,判刑部事二人,詳覆官四人或六人,法直官一人。吏額三十人。
元豐新制,刑部官額十三人:刑部尚書一人,侍郎二人,郎中、員外郎刑部司各二人,都官司、比部司、司門司各一人。吏額五十二人。
南宋建炎三年,刑部尚書、侍郎各置一人,郎官二人,吏額減半。後多次增減,至淳熙十三年減至三十一人。

刑部各司職掌:
刑部司:掌詳覆及敘復官秩與平反冤案等事。
都官司:掌刑徒流放、犯謀反罪家族株連沒為官私奴婢及其哲學家,兼掌吏員廢、置、增、減、出職等事。
比部司:掌會計審核內外帳本,追查各部司侵吞經費,催索場務、倉庫負欠帳務。
司門司:掌門關、橋梁、渡口、輦道之禁令,及道路橋梁等的修復、更改等事。

刑部各官品級如下:
刑部尚書:宋前期為正三品,元豐改制後定為從二品。
權刑部尚書:元佑初設置的官名,以安排資格不夠的新進之士,職掌與刑部尚書相同,為正三品。
刑部侍郎:宋前期無職事,為文臣遷轉寄祿官階,屬中行侍郎,正四品下。元豐改制後為職事官,為刑部副長官,從三品。
權刑部侍郎:與權刑部尚書同理。從四品。序位在正侍郎之下,在太中大夫以上。
各司郎中:宋前期為從五品上,元豐改制後為從六品。
各司員外郎:宋前期為從六品上,元豐改制後為正七品。

明朝刑部主管天下刑政,審定和執行律例,判案定罪,管理囚犯。因為訟事繁重,也按省分為十三個清吏司,各管一省刑政。
刑部設有尚書(正三品)、侍郎(正四品),皆為堂上官,下設各司,以理事務,都稱某某清吏司,每司的首長官職叫郎中(正五品)、員外郎(從五品)、主事(正六品),皆為司官、屬官。

『捌』 主簿是什麼官

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級主官屬下掌管文書的佐吏。魏、晉以前主簿官職廣泛存在於各級官署中;隋、唐以後,主簿是部分官署與地方政府的事務官,重要性減少。

(8)司法佐吏擴展閱讀:

主簿的有關歷史人物:

1,陳琳:(漢靈帝末年,任大將軍何進主簿)。

陳琳,字孔璋,廣陵射陽(今江蘇寶應,一說鹽城鹽都區大縱湖)人。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職務司空軍師祭酒,代表作《為袁紹檄豫州文》《飲馬長城窟行》《武軍賦》。

2,楊修:(曹操稱魏王時,任曹操主簿)。

楊修,字德祖,司隸部弘農郡華陰(今陝西華陰)人,太尉楊彪之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楊修為人恭敬,學問淵博,極聰慧,建安年間(196—220)被推選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後改人丞相府倉曹屬主簿。史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

3,黃權:(原為益州牧劉璋主簿)。

黃權,字公衡。巴西郡閬中縣(今四川閬中)人。三國時期蜀漢、曹魏將領。黃權年輕時為郡吏,後被益州牧劉璋召為主簿。曾勸諫劉璋不要迎接劉備,因而被外放為廣漢縣長。劉璋敗,才降劉備,被拜為偏將軍。建計取漢中,拜護軍。

4,呂布:(早期因其勇武被並州刺史丁原任為主簿)。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鎮西北)人。原為丁原部將,被唆使殺害丁原歸附董卓,與董卓誓為父子,後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誅殺董卓。旋即被董卓舊部李傕[què]等擊敗,依附袁紹,又被袁紹猜忌,依附張楊。

5,楊儀:(最早任荊州刺史杜群主簿)。

楊儀(約189年-235年),字威公,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三國時期蜀漢政治家。最初,為荊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後投奔關羽,任為功曹。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劉備贊賞,擢為尚書。因與尚書令劉巴不和,調為弘農太守。建興三年(225年)任丞相參軍,此後一直跟隨諸葛亮戰斗。

『玖』 古代官職從大到小排序

古代官職的情況,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
中央官職

綜述
秦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組成中樞機構。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並負責監察百官。漢朝大體上沿襲秦制稱為三公,下設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務,魏晉南北朝時期,握有實權的先是尚書省,繼而又是中書省、門下省。隋代演變並確立為三省六部制。三省為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相權分散。宋代中書省職權擴大,同樞密院分掌文武大權,門下、尚書省遂廢。後來又增設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分別行使行政權、軍權、財權。明代內閣雖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但實際上為最高政務機構,內閣大臣稱為輔臣,首席稱首輔(相當於前朝的宰相)。清代康熙設立南書房,於清內閣和議政王大臣會議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雍正帝設立軍機處,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京堂兼任軍機大臣,掌握政府大權。

六部
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
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事;
禮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祭祀等事;
兵部,管軍事;
刑部,管司法刑獄;
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事」。
各部長官為尚書,副職為侍郎。下設郎中,副職稱員外郎,下屬官員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漢以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謂之九寺大卿。歷代略有變動,迄於清皆因之。
(1)光祿寺:掌宮廷宿衛及侍從,北齊以後掌膳食帳幕,唐以後始專司膳。
(2)太僕寺:掌輿馬畜牧之事,北齊始曰太僕寺,清光緒改革官制時並入陸軍部。
(3)太常寺:秦署奉常,漢改太常,掌宗廟禮儀,至北齊始有太常寺,清末廢。
(4)宗正寺:明清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獄案件審理,秦漢為廷尉,北齊為大理寺,歷代因之,清為大理院。
(6)衛尉寺:掌門衛屯兵,北齊改為衛尉寺,隋改為軍器儀仗、帳幕之類,明廢,清有鑾儀衛。
(7)鴻臚寺:秦曰典客,漢改大鴻臚,掌贊導相禮。鴻,聲也,臚,傳也,傳聲贊導,故曰鴻臚。至北齊曰鴻臚寺,清末廢。
(8)少府寺:掌山澤之事,後又掌宮中服飾衣物、寶貨珍貴之物,隋改為監,歷代因之,明始廢。
(9)太府寺:即大司農,掌錢谷金帛諸貨幣。
此外,中央還設有專門機構和官員,負責管理圖書、編修歷史、制定歷法等工作。如司馬遷、張衡曾任太史令。高啟為翰林國史編修等。
地方官職編輯

綜述
秦漢主要行政區是郡。郡的長官,秦稱郡守,漢稱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區是州,州官稱刺史,屬官有長史、司馬等。唐代在一些軍事重鎮。設節度使,屬官有行軍司馬、參謀、掌書記等。宋代州官稱知州,縣官稱知縣。明清改州為府,稱知府。
此外,漢代也設州,天下分十幾個州,基本上是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去刺探情況,稱刺史。隋唐全國分十幾個道,也稱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前往巡視,稱黜陟使。宋代全國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設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務。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機構叫行中書省,明代改稱承宣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稱為「省」。

任免升降
「三省六部」制出現以後,官員的升遷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職的任免升遷常用以下詞語:(1)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2)除。拜官授職,提陞官職,如「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後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職的意思。而「左除」則是降級受職。(3)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4)謫。降職貶官或調往邊遠地區。(5)黜。「黜」與「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6)去。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離屬於一般情況和調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7)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8)舉:提陞官職,對無官人士的提拔。(9)陟:升遷。指官吏的提升和進用。

官職簡介
【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有時稱相國,常於宰相通稱,簡稱「相」。一般只設一個丞相,俗稱大丞相,,有時分為左右兩個丞相,右丞相專門管理國事,左丞相是皇帝的「私人顧問」。不需要管理國事。
【太師】指官職又名太宰
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
【太子太師】太子太師屬「東宮三師」為名義上的太子老師。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稱"三孤"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
【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設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
【學士】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後指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秘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相」之稱。明清時奉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
【大將軍】先秦、西漢時是將軍的最高稱號。魏晉以後漸成虛銜而無實職。明清兩代於戰爭時才設大將軍官職,戰後即廢除。
【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樞密副使合稱「宰執」。
【軍機大臣】軍機處是清代雍正帝建造的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少則三、四人,多則六、七人,被稱為「樞臣」。
【御史】本為史官,秦以後置御史大夫,職位僅次於丞相,主管彈劾、糾察官員過失諸事。
【樞密使】樞密院的長官。唐時由宦官擔任,宋以後改由大臣擔任,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的權力與宰相相當,清代軍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
【左徒】戰國時楚國的官名,與後世左右拾遺相當。主要職責是規諫皇帝、舉薦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職名稱。是輔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漢代稱大司馬。宋代定為最高一級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個朝代所指的內容不盡相同,有時可指中央機關的要職。
【士大夫】舊時指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時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歷法、祭祀等事。秦漢以後設太史令,其職掌范圍漸小,其地位漸低。
【長史】秦時為丞相屬官,兩漢以後成為將軍屬官,是幕僚之長。
【侍郎】初為宮廷近侍。東漢以後成為尚書的屬官。唐代始以侍郎為三省(中書、門下、尚書)各部長官(尚書)的副職。
【侍中】原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地位漸高,等級超過侍郎。魏晉以後,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郎中】戰國時為宮廷侍衛。自唐至清成為尚書、侍郎以下的高級官員,分掌各司事務。
【參軍】「參謀軍務」的簡稱,最初是丞相的軍事參謀,晉以後地位漸低,成為諸王、將軍的幕僚,隋唐以後逐漸成為地方官員。
【令尹】戰國時楚國執掌軍政大權的長官,相當於丞相。明清時指縣長。
【巡撫】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為省級地方長官,總攬一省的軍事、吏治、刑獄等事,地位略次於總督,別稱「撫院」、「撫台」、「撫軍」。
【校尉】兩漢時期次於將軍的官職。
【知府】即「太守」,又稱「知州」。
【縣令】一縣的行政長官,又稱「知縣」。
【里正】古代的鄉官,即一里之長。
【里胥】管理鄉里事務的公差。
【都尉】職位次於將軍的武官。《陳涉世家》:「陳涉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鴻門宴》:「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
【冏卿】太僕寺卿的別稱,掌管皇帝車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記》「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因之」是吳默的字。
【司馬】各個朝代所指官位不盡相同。戰國時為掌管軍政、軍賦的副官,如《鴻門宴》:「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隋唐時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屬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白居易當時被貶至九江,位在州郡別駕、長史之下。
【節度使】唐代總攬數州軍政事務的總管,原只設在邊境諸州;後內地也遍設,造成割據局面,因此世稱「藩鎮」。《紅樓夢》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書二封與賈政並京營節度使王子騰。」
【經略使】也簡稱「經略」。唐宋時期為邊防軍事長官,與都督並置。如范仲淹曾任陝西經略副使。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設經略,官位高於總督。如《梅花嶺記》「經略洪承疇與之有舊」,洪承疇降清後曾任七省經略,駐扎江寧。
【刺史】原為巡察官名,東漢以後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蘇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教頭】宋代軍中教練武藝的軍官,《水滸傳》中的林沖就是京城八十萬禁軍的槍棒教頭。
【提轄】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訓練軍隊、督捕盜賊等事務。如《水滸傳》中的魯提轄魯智深。
【從事】中央或地方長官自己任用的僚屬,又稱「從事員」。《赤壁之戰》:「晶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
【三省六部】三省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隋唐時,三省同為最高政務機構,一般中書省管決策,門下省管審議,尚書省管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中書省長官稱中書令,下有中書侍郎、中書舍人等官職;門下省長官稱侍中,下有門下侍郎、給事中等官職;尚書省長官為尚書令,下有左右僕射等官職。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與考核等,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禮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等)、兵部(管軍事,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獄,相當於現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長官稱尚書,副職稱侍郎,下有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職。六部制從隋唐開始實行,一直延續到清末。

一覽表
尹史卿宰尉令丞
卿士太史左史右史司徒司馬司空司寇職方
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太宰少宰六卿
封人工正相國庶長令尹柱國公主駙馬三公
丞相宰相御史太尉九卿太僕廷尉宗正少府
將軍冼馬大夫博士郎中侍郎中郎議郎令史
尚書六曹合閣僕射侍中內史刺史州牧別駕
主薄郡守太守長史從事督郵縣令縣尉三老
亭長列侯主事三省行台都督錄事護軍可汗
六部三館學士總管兵馬大元帥留守判官巡檢提刑
提轄通判孔目押司大人內閣廠衛太監都司
知府親王總督巡撫監司州判知縣提督總兵
參將散官流內流外
大良造左丞相右丞相大司徒大司空御史台
大司馬郎中令大司農大將軍執金吾中郎將
尚書省尚書令結事中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
關內侯中書省中書令門下省秘書省樞密使
員外郎著作郎國子監節度使招討使都點檢
觀察使按察使衍聖公大學士宣政院集賢院
軍機處翰林院欽天監內務府布政使未入流
稅務司資政院咨議局國務院樞密院
三閭大夫御史大夫司隸校尉將作大匠諫議大夫
光祿大夫綉衣直指監察御史同平章事參知政事
翰林學士中書舍人都指揮使欽差大臣牛錄額真
參贊大臣總稅務司海軍衙門
典農中郎將北洋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 洗馬 冏卿
里正 里胥 文淵閣大學士
官制簡介

簡介
主書:戰國時魏國為國君保各種文字資料的人員。
御史大夫:秦朝時負責監察百官,代表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國家重要圖冊、典籍,代朝廷起草詔命文書等。西漢時,御史大夫與丞相、太尉合稱三公。丞相缺位時,往往由御史大夫遞補。晉以後御史大夫不再負責文書工作。
令史:漢代郎以下負責文書工作的官職。分:蘭台令史、尚書令史。隋:唐以後,令史變為三省、六部御史台低級事務員的稱謂。
宰相:封建時代「宰相為君主之幕僚長。」相當於現在的秘書長。
諫議大夫:西漢時稱秘書工作人員的諫大夫。東漢時改稱諫議大夫。隋、唐時錄屬於門下省,職責是侍從和規諫。宋代設諫院,遼金沿置,明代廢除。
黃門侍郎:西漢時在宮內內服務的郎官。東漢時黃門侍郎為專職,職責是侍從皇帝,傳達詔命。南朝以後黃門侍郎負責掌管機密文件。
左右曹:漢代處理皇帝文書的官職。這種官職不是專職,而是加職。大臣能得到左右曹加官,就能處理皇帝的文書。
譯官令九譯令:漢代設置的翻譯官,負責翻譯異國來信之語言。相當於當代的外文秘書。
符寶郎:東漢時掌管天子印璽及符節的官。
御史中丞:漢代御史大夫的下屬官員,負責中央館、圖書館,處理直達君主的一切奏章,監督在外行使巡察權的各部刺史等。漢以後御史中丞為御史的長官,與司隸校尉國為最有權威的督察官。
從事:漢代刺史的佐吏,如別駕、治中、主簿等都為從事。當時各郡國也有從事。
書佐:漢代主管文書的小吏。像功曹書佐、典郡書佐等,負責起草和繕寫文書。
尚書:尚書是主管文書的意思。漢代在宮廷中主管文書的官稱為尚書。
二千石曹尚書:漢代郡國守相的官傣為二千石,古習慣上稱地方行政長官為二千石。那時尚書是分曹辦事,分管郡國守相文書的尚書被稱為二千石曹尚書。
三公曹尚書:東漢時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那時尚書是分曹辦事,分管三公職掌的文書的尚書被稱為三公尚書。
尚書令:尚書的主管為尚書令。隋、唐時逐漸形成以尚書為尚書省長官的制度,這樣尚書令就不是主管文書的官,而是中央行政監督各部門的最高首長。
丞相:秦、漢時期定的制度。以丞相為輔佐皇帝的最重政務長官,與太尉、御史大夫地位略等。漢代初期有時置左右丞相各一人。一般只置一人,不分左右。明初亦說左右丞相,不久即廢,此後不再有丞相之名。
中書令:漢武帝時以宦官充任,職掌傳宣詔令。曹丕即位後設中書監及中書令,監令同等,其權任相當於宰相,習慣上監在令前。隋、唐以後,中書監廢止,只存中書令。
中書監:魏時曹丕即位後所設,與中書令同等權位。
中書省:魏晉以後,尚書令之權被中書監、中書令所代,開始以中書省為中央總機構。至梁、陳時,中書省內部事務官中有中書舍人五人,領主事十人,書吏二百人。
中書舍人:唐、宋時中書舍人是相當尊貴的官職。明代設中書科中書舍人,僅掌書寫誥敕等事,官階從七品。開始名為中書省直省舍人,後固中書省廢而改稱中書科中書舍人。中書舍人不為人重視,僅作為外觀裝點而已。其中有以工書得名實際擔任繕寫者,清仍其制,一般稱中書科中書,是無是輕者之官。
秘書令:漢末曹操為魏王,初置秘書令,掌機要文書。曹丕即位後,改為中書監和中書令。
登仕郎:文散官名。唐始置,為文官第二十七階,正九品下。宋正九品。徽宗崇寧二年(1103)用以代知錄事參軍、知縣令,政和六年(1116)改為修職郎,為文官第三十六階。金正九品上。元升為正八品,掌管宗卷、錢榖的屬吏。《元史·百官志一》:「照磨一員正八品,掌磨勘左右錢榖出納繕料例,凡數計文牘簿籍之事。」明正九品初授將仕郞,升授登仕郞。清正九品概授登仕郞。

等級與管理許可權
清分九品,每品有正、從之分,共十八級
丞相(輔佐皇帝的最高政務長官)
正一品——(文)太師、太傅、太保、大學士、太尉、司徒、司空。(武)領侍衛內大臣。
從一品——(文)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總督、各部院尚書、郡王、國公。(武)將軍、都統、提督驃騎大將軍嗣王。
正二品——(文)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總督、各部院左、右侍郎、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開國郡公。(武)輔國大將軍、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文)各省巡撫、內閣學士各省布政使、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府牧、大都督、大都護、光祿大夫。(武)鎮軍大將軍、副將。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侍中、中書令、、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太子賓客、太常卿、宗正卿、太子詹事、上都護金紫光祿大夫。(武)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左右英武六軍大將軍、左右千牛衛大將軍、左右散騎常侍、內侍監、中都督、參將。
從三品——(文)光祿寺卿、太僕寺卿、各省鹽運使、御史大夫、秘書監、光祿、衛尉、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卿、國子祭酒、殿中監、少府監、將作監、諸衛羽林,。(武)游擊。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鴻臚寺卿、太僕寺少卿、各省道員、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太子左庶子、太子少詹事。(武)都司。
從四品——(文)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內閣侍讀學士、各省知府。(武)城門領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祿寺少卿、欽天監監正、六科給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隸州知州。(武)守備。
從五品——(文)鴻臚寺少卿、各道監察御史、翰林院侍讀、各部員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總、騎都尉。
正六品——(文)國子監司業、內閣侍讀、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縣知縣、各省通判。(武)門千總、營千總。
從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直隸州州同、州同。(武)部千總。
正七品——(文)翰林院編修、各部院七品筆帖式、順天府學教授、訓導,京縣縣丞外縣縣長、各府學教授。(武)把總。
從七品——(文)翰林院檢討、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國子監博士、直隸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醫院御醫、各部院八品筆帖式、外府經歷、外縣縣丞、州學正、縣教諭。(武)外委千總。
從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縣訓導。(武)委署驍騎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筆帖式、縣主薄。(武)外委把總。
從九品——(文)翰林院侍詔、邢部司獄、州吏目、巡檢。(武)額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縣典史、驛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唐朝官職
唐朝建立後,合並州郡縣,設立郡和縣。但是唐朝將天下劃分為23個道,分兵駐守。貞觀十三年全國有358州,1551縣。玄宗天寶元年,改州為郡,改刺史為太守。後復稱州。
上州刺史從三品,其下佐官有別駕1人,從四品下,長史1人,從五品上,司馬1人,從五品下,錄事參軍事1人,從七品上,錄事2人,從九品下,此外還有司功、司倉、司戶、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參軍各1人,皆從七品下。又有市令、丞、文學、醫學博土等;中、下州刺史皆正四品下,其下佐官仿上州,但不全置。別駕(中州不置)、長史、司馬稱為「上佐」,唐制規定,凡刺史缺員或為親王兼領時,上佐可代行州事。諸曹參軍分掌各州府的軍政、財政、刑法、農田以及戶糧諸事務,稱為「判司」。未設司馬之州,錄事參軍為刺史之佐,處於綜領督察的地位。

州府的判司及縣的簿、尉,雖然職位不高,但一般也是進士及第後的起家之官,若上有官員提攜,下有州縣推薦,幾經遷轉就可能入朝為郎官、御史,甚至可以外派為州刺史,直至藩帥,所以唐代一些高級文職人員大多在基層擔任過這類職務。

『拾』 古代官職名稱及官位

丞 相:戰國時始置,為百官之長。東漢不設丞相,建安十三年(208)復置,曹操自任丞相。「丞」與「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來處理國家事務的人。
丞相理曹掾:丞相府中掌管司法的官員。
光祿勛:秦時稱郎中令,漢武帝更名為光祿勛。王莽稱司中,東漢又稱光祿勛。曹操為魏公後設郎中令,黃初元年(220年)又稱光祿勛,掌管宿衛宮殿門戶。其屬官有掌管賓贊受事的謁者、掌管御乘輿車的奉車都尉、掌管副車馬匹的附馬都尉、掌管羽林騎的騎都尉,而大夫、中郎將等官是否是光祿勛的屬官尚有爭議。九卿之一。
執金吾:秦時稱中尉,漢武帝更名為執金吾。王莽稱奮武,東漢復稱執金吾。曹魏先稱中尉,黃初元年更名為執金吾,掌管宮外巡衛。衛尉巡行宮中,執金吾則徼偱京師。天子出行,執金吾為先導。「吾」當御講。
別 駕:刺史的佐吏,刺史以巡行視察為職,別駕則另乘傳車,輔助刺史出巡,故稱別駕。
廷 尉:秦時始置,漢景帝更名為大理,自後或稱廷尉,或稱大理。廷尉掌管刑法獄訟,是各地上訴的最高司法機關。「廷」字系直、平之義,治獄貴直而平,故以為號。廷尉的屬官有大理正、大理平、大理監,成為廷尉三官。九卿之一。
縣令長:春秋戰國時始置,一縣的行政長官,人口在萬戶以下的縣的長官稱為令,萬戶以上的稱為長。縣令長的佐官有掌管軍事、治安的縣尉和掌管文書、倉獄的縣丞,一般每縣有丞、尉各一人,大縣有尉兩人或更多。
尚 書:「尚」就是執掌的意思。秦漢時,尚書只是少府的屬官,掌管殿內文書,地位很低。漢武帝時,設尚書五人,開始分曹治事,因在皇帝周圍辦事,地位逐漸重要。曹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書。吏部又稱選部,掌管選用官吏;左民掌管繕修功作、鹽池園苑;客曹掌管少數民族和外國事務;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騎兵、別兵、都兵;度支掌管軍國支計。其中以吏部尚書最為重要。
尚書令:秦時始置,為尚書台首長,是直接對皇帝負責、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腦。尚書令的副手為尚書僕射,曹魏置尚書僕射一或二人,二人並置時稱左右僕射。若尚書令缺,由左僕射代行令事。曹魏時以五曹尚書、二僕射、一令為八座。
尚書郎:尚書台內負責起草文書的官員。東漢選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書台,滿一年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
侍 中:秦時始置,為丞相的屬官,掌管拾遺補缺、贊導、陪乘、出而負璽以及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等事。
宗 正:秦時始置,王莽稱宗伯,東漢復稱宗正,掌管皇族與外戚事務。兩漢皆以劉姓宗室充任。九卿之一。
征東將軍:統領青、兗、徐、揚四州,屯駐揚州。
征南將軍:統領荊、豫二州,屯駐新野。
征西將軍:統領雍、涼二州,屯駐長安。
征北將軍:統領幽、冀、並三州,屯駐薊州。
刺 史:秦時始置,掌管一州的軍政大權。刺,檢舉不法;史,皇帝所使。
治 中:刺史的佐吏。古代簿籍文書之類稱為「中」,「治中」即為管理文書檔案之意,後來逐漸演變為一種固定的官職。
參 軍:東漢末曹操以丞相總攬軍政,其僚屬往往以參丞相軍事為名,即參謀軍務,簡稱「參軍」。
河南尹:東漢建都於河南郡洛陽縣,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官不稱太守而稱尹,掌管洛陽附近的二十一縣。
典農中郎將:漢末曹操置典農中郎將和典農校尉,均掌管農業生產、民政和田租,僅有所治郡國大小之別,職權相當於太守。

城門校尉:西漢始置,掌管京師城門的屯兵。
相 國:即丞相。
將作大臣:秦時稱將作少府,漢景帝更名為將作大臣,掌管宮室、宗廟、路寢、陵園地土木營建。
給事中:秦時始置,西漢沿置,東漢省,魏復置。為將軍、列侯、九卿,以及黃門郎、謁者等的加官。
都 督:三國始置都督和大都督,為領兵官,其中大都督為最高軍事統帥。
校 事:曹操臨時設置的小吏,負責伺察群臣的微過小罪。
監冶謁者:三國時魏置,掌管冶鐵的專官
御史大夫:掌管彈劾、糾察的官員,其位僅次於丞相。
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
黃門侍郎:秦漢時,宮門皆黃色,故號黃門。黃門侍郎因在黃門內供職而得名。
散騎常侍:三國魏置,即漢代散騎(皇帝的騎從)和中常侍的合稱,在皇帝左右規諫過失,以備顧問。
督 軍:高級統兵長官,位在相國、太尉、御史大夫之下。
督 郵:漢代各郡置督郵官,掌管督察糾舉所領縣鄉違法之事,兼管宣達教令、訟獄捕亡等事。
安南將軍 四安將軍之一,魏時為第三品,掌征伐。
安東將軍 四安將軍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吳有置,蜀無。
安遠將軍 三國時雜號將軍之一。
兵曹掾 東漢太尉屬吏,主兵事,秩比三百石。魏沿之,於丞相府和大將軍府各置兵曹掾一人,三百石,第七品。
步兵校尉 漢武帝時,置八校尉領北軍,其中有步兵校尉,秩二千石,掌上林苑門屯兵。東漢因之,秩比二千石。三國均置,為天子禁軍首領之一。

驃騎將軍 漢武帝始置,以霍去病為之,秩位同大將軍,金印紫綬,位同三公,三國均置。

別駕從事 即別駕從事史,漢制,刺史屬吏之長,因跟隨刺史出巡時要另乘專車,故稱別駕,三國因置。

別部司馬 漢制,大將軍屬官有軍司馬,秩比千石。其中別領營屬者稱為別部司馬,共所率兵士數目各隨時宜,不固定。

從事中郎 漢魏時,三公及將軍府均設從事中郎,職參謀議,為在長史、司馬下。

從事祭酒 三國蜀置,為州牧的屬官。從事之長,稱為祭酒。

車騎將軍 漢制,僅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金印紫綬,地位相當於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師兵衛,掌宮衛。第二品。

大都督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屬加官。加此官者,頒與代表天子威權的黃鉞以節制持節將軍等高級將領。吳同魏制。蜀置中都護,統內外軍事。

大理 秦以廷尉為最高司法長官。漢時改為大理。魏時為第三品,中二千石。黃初元年改為廷尉。吳亦如之。

大尚書 吏部尚書的別稱。魏晉尚書分曹治事,吏部尚書為首曹,故稱大尚書。

大長秋 秦置將行,為皇後宮官。漢改為大長秋,秩二千石,職掌奉宣皇後命和引見給賜宗室外戚及充當皇後出行隨行,常為宦者任。三國因之。

東中郎將 秦郎中令屬官有左中郎將,漢屬光祿勛,秩比二千石。主輪番執戟宿衛天子。魏因置。亦作東中郎將。比二千石,第四品。吳蜀亦置。

東觀令 東觀原為東漢宮名,為宮中藏書之處。三國吳置東觀令,職司董理經籍,掌修國史。

東曹屬 漢制,丞相、太尉掾吏其正職稱掾,副職稱屬,皆比二百石。東曹副職吏員稱東曹屬。三國因之。

東曹掾 漢制,丞相、太尉自辟掾吏分曹治事,有東曹掾,秩比四百石,初出督為刺史,後主二千石長吏及軍吏的遷除。三國因之。

盪寇中郎將 中郎將秦漢時即設有是官,為皇帝的宿衛侍從官。秩位次於將軍。東漢三國事名號漸多,各國自相署置。盪寇之名僅吳有置,魏蜀未見。

盪寇將軍 東漢末始有此名。三國均置,秩為第五品。

督軍校尉 三國吳置,校尉在將軍和中郎將之下。

督軍從事 刺史、州牧之屬官,多稱從事史,分主各事。東漢末臨時設置屬軍事之從事史頗多。

都督 領兵將領或地方軍政長官之稱。蜀於邊緣諸郡皆置都督領兵屯守。

邸閣督 邸閣為囤積糧谷之所,其督為守備屯所士卒之長。

典學從事 漢制,司隸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設從事史若幹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設典學從事,總領一州之學政。

典曹都尉 蜀置,劉備定蜀,較鹽鐵之利而設鹽府校尉,並置典曹都尉以屬之,掌供繼軍糧。

都尉 都尉名官甚多,多為主兵武官。地方郡國都尉,主兵。

都護 漢宣帝時,置兩域都護,為加官。東漢光武帝時設都護將軍。三國魏沿置。蜀有中都護、行都護之號,職權如大都督,總領內外諸軍事。吳設左右都護,盡護諸軍。
奮威校尉 校尉為次於將軍之武職。有各種名號,奮威校尉僅三國吳置。

奮武校尉 位在將軍下。三國時校尉名號甚多,職責亦不同。奮武校尉僅吳置,魯肅任之。

奮武將軍 漢末,曹操、呂布曾任是官。三國時魏吳有置,蜀未見。

奮威將軍 西漢始置。三國均置,第四品。

符節令 秦漢時置此官,屬少府,掌府節。魏置符節令,別為一台,位次御史中丞。令一人,六百石,第五品。掌授節、銅虎符、竹使符。吳蜀亦置。

奉尚 「尚」他本均作「常」,即奉常(太常)。

奉車都尉 漢武帝時設奉車、駙馬、騎三都尉,皆比二千石。奉車都尉掌御乘輿馬。魏時為第六品,秩比二千石。

輔國大將軍 後漢時期設立的高級將軍位,位在「四鎮」大將軍之上。

輔國將軍 漢獻帝時伏完任此官。三國時均置此號。

關內侯 秦置。爵第十九級,位次於列侯。有其號,無國邑。

光祿大夫 秦郎中令屬官有中大夫,漢更名為光祿大夫,秩比二千石。魏時為第三品,位次三公。無固定職守,相當於顧問。諸公告老及在朝重臣加拜此官以示優重。

橫江將軍 三國時僅吳置。以魯肅任之,鎮守沿江轄地,用以橫掃來犯之敵,故名。

黃門丞 西漢少府屬官有此職,東漢因之。黃門令之佐吏有丞、從丞各一人。

黃門令 西漢少府屬官有此職,東漢因之。秩六百石,宦者充任,主省中諸宦者。

護軍 秦置護軍都尉。漢初又稱護軍中尉。武帝時設護軍將軍。護軍之號,有時即指竣軍將軍或中護軍之簡稱。

護軍將軍 秦置護軍都尉,漢因之,陳平曾任此職,盡護諸將。漢武帝時屬大司馬。建安12年改護軍為中護軍。魏亦置護軍,主武官選,隸領軍。資重者為護軍將軍,資輕者為中護軍。

侯相 即列侯封國的相,主治民,如縣令、長。

後典軍 三國時蜀於監軍之下置典軍,分前、後、中三典軍。吳亦置,但分左、右、中。

後將軍 東漢雜號將軍甚多,有以前、後、左、右名之者。魏時為第三品。

虎威將軍 三國時雜號將軍之一。魏吳有置。

虎賁中郎將 《周禮·夏官》記有虎賁氏,掌王出入儀衛。漢平帝元始元年更名為虎賁郎,置中郎將統領。秩比二千石。

建武中郎將 三國吳置,胡綜任之。

金曹從事 三國吳置。魏置金曹掾,主管貨幣鹽鐵事。吳置金曹從事,胡綜任之。

建武將軍 曹魏置,第五品。

建威將軍 曹魏置,第四品。吳蜀亦置。

監農御史 為御史中丞的屬官。秦置御史大夫,漢因之。有兩丞,一曰中丞。及御史大夫轉為司空,御史中丞遂成御史台的長官。御史台屬下有名目不同的御史,分掌各事。監農御史為其中之一。三國吳有置,魏蜀未見。

監軍 春秋有載,三國均置。無定員,隨事而設。諸州不置都督時置此官。將軍領兵出征時,多置監軍。

記室 東漢置,諸王、三公及大將軍都設記室令史,掌章表書記文檄。

家令 太子屬官。秦置,魏時為第五品,秩千石,主倉谷飲食,職似司農、少府。

軍師 三國時各國均設軍師官,皆參與主持軍事謀議等事。

軍祭酒 即軍師祭酒,陳壽撰《三國志》避晉景帝司馬師諱,改為軍祭酒。魏時為第五品。

軍議校尉 參議軍事的官位。

諫議大夫 秦時,郎中令屬官有大夫,掌議論、顧問、應對。漢武帝置諫大夫,東漢時改稱諫議大夫,秩比六百石。魏蜀有置,吳無考。

立武中郎將 三國吳置。步騭任是職。

立節中郎將 三國吳置。陸抗任是職。

領軍 是中領軍或領軍將軍的簡稱。曹操為丞相時置,掌禁兵。

領軍將軍 領軍中資重者之稱。資輕者為中領軍。掌禁兵。

列侯 爵位名。秦漢以二十等爵賞有功者,其最高級叫徹侯。後因避漢武帝諱,改為通侯。後又改列侯。金印紫綬,有封邑,得食租稅。魏初如漢制。咸熙元年改行五等爵制。

令史 漢代少府屬官有尚書令史,蘭台令史。諸公府亦設令史,地位低於掾史。曹魏公府及諸將軍府設令史。蜀相府有令史。
令 秦漢時縣官管轄區萬戶以上者稱令,萬戶以下者稱長。

秘書 掌管禁中圖書秘記。漢桓帝始置。

秘府郎 三國吳置,掌校秘書。

門下循行 漢制,郡守三吏有門下循行,類似門下客,不主實事。

門下督 將帥府屬官。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府均置門下督一人,第七品。下屬有門下錄事、門吏、門下書吏各一人。

南中郎將 光祿勛屬官。魏時秩二千石,蜀亦置,吳無。

破虜將軍 東漢雜號將軍之一。魏時為第五品。李典、孫堅曾任。

平戎將軍 三國吳置,步騭任是職。

平東將軍 漢置,魏時為第六品。呂布曾任是官。

平南將軍 魏置此官,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屬吏。吳蜀亦置。

平北將軍 建安十年始置,第六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屬吏。吳蜀亦置。

平西將軍 魏時為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屬吏。吳蜀亦置。

偏將軍 將軍中地位較低者,多由校尉或裨將升遷,無定員,第五品。三國均置。

前護軍 魏及蜀皆置護軍,唯蜀護軍分為前、後、左、右、中五護軍。

前將軍 三國時常設的高級將軍位。負責京師兵衛和邊防屯警。位次於九卿,而高於其他臨時設置的雜號將軍。三國時品級下降,為第三品。開府治事,屬官有長史、司馬、從事中郎等。

前軍師 東漢始有軍師之名。分前後左右中之名,第五品。

騎都尉 兩漢均置,屬光祿勛,秩比二千石,掌監羽林騎,無定員。

勸學從事 漢制,司隸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設從事史若幹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設勸學從事,為州之學官,地位略次於典學從事。

儒林校尉 校尉為次於將軍的武官,其名號甚多。由於其職務掌的不同,名號亦異。儒林校尉為蜀所特置。周裙任是職。

上大將軍 吳孫權黃龍元年置。位在三公之上。陸遜任是職。

綏南中郎將 三國魏蜀二國置有此官。士燮、張翼曾任是職。

射聲校尉 漢武帝置八校尉中有射聲校尉,掌待詔射聲士,即善射箭者。秩二千石。魏時為第四品,比二千石,掌宿衛兵,吳蜀亦置。

司馬 《周記·夏官》記大司馬之屬有軍司馬、輿司馬、行司馬。春秋晉作三軍,每軍別置司馬。漢宮門及將軍、校尉屬官有司馬。邊郡則設千人司馬,專掌軍事。曹魏公府及大將軍府設司馬,秩千石,主軍事。

司鹽校尉 又稱鹽府校尉。劉備定蜀時置,主較鹽鐵之利。吳亦置,主管海鹽生產諸務。

師友從事 漢制,刺史州牧的屬官有從事史,分為別駕、治中、簿曹、兵曹從事等。漢末或置師友從事,僅為榮譽職位,無固定職守。

師友祭酒 漢制,郡守延攬郡內人材,養於府中,專事謀議,稱為散吏,其地位或相當於掾、史,地位最高者尊稱為祭酒。

庶子 太子府屬官,第五品,秩四百石,職如三署郎。

舍人 秦始置,輪番當班宿衛太子。魏時為第七品,秩二百石。

尚書選曹郎 三國吳置尚書郎分曹治事,有選曹郎。

尚書右選郎 三國蜀置尚書郎分曹治事,有選部,分左右,有右選郎。楊戲曾任。

尚書吏部郎 曹魏置尚書郎中二十五人,分部、曹治事,有吏部郎。

熱點內容
雙方簽訂的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6 13:00:30 瀏覽:527
快遞單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6 12:22:03 瀏覽:754
黨員權利保障條例ppt 發布:2024-11-16 11:51:48 瀏覽:80
幹部任用條例學習宣傳計劃 發布:2024-11-16 11:39:02 瀏覽:804
鹽法條例 發布:2024-11-16 11:31:32 瀏覽:990
摩爾庄園法官 發布:2024-11-16 11:07:44 瀏覽:831
婚姻法第四條的理論意義 發布:2024-11-16 10:52:24 瀏覽:916
垛庄司法所 發布:2024-11-16 10:52:16 瀏覽:589
洛陽市容衛生條例 發布:2024-11-16 10:45:40 瀏覽:397
寧波市城市規劃條例 發布:2024-11-16 10:21:44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