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財產刑刑法

財產刑刑法

發布時間: 2020-12-25 17:04:58

⑴ 財產刑的罰金刑

從犯罪性質上看,我國刑法中的罰金主要適用於三種犯罪:
(1)經濟犯罪回
刑法分則第三答章規定的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共有90多個條文,基本上都規定了罰金的獨立或附加適用。
(2)財產犯罪
刑法分則第五章規定的侵犯財產罪,共有14個條文,其中9個法條規定了罰金,占條文總數的50%以上。
(3)其他故意犯罪
刑法分則第六章規定的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共有90餘個法條,其中約50%的法條規定了罰金。此外在我國刑法中,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中的第240條、第244條也規定了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1、普通罰金制:刑法分則規定了罰金數額的下限和上限,人民法院只需要在規定的數額幅度內裁量罰金。
2、倍比罰金制
3、無限額罰金制

⑵ 刑法修正案九沒收財產刑的適用問題

《刑法修正案(九)》起草頒布時正值我國反腐工作的關鍵時期,自十八大召開以來,國家打擊貪污腐敗犯罪的態度十分明確且強硬,並把進一步完善反腐敗立法規定,加大對腐敗犯罪的懲治力度作為未來一段時期內立法與執法工作的重要內容。在這樣的背景下,《刑法修正案(九)》進一步加大了對於貪腐犯罪的刑罰力度,主要表現為:
第一,加重「生刑」。根據《刑罰修正案(九)》第四十四條第三款的規定:「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項規定情形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同時決定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後,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這就意味著,因犯重大貪污受賄罪的犯罪分子而被判處死緩的犯罪分子,將面臨「終身監禁」的殘酷懲罰。在此之前,我國對於貪污賄賂犯罪的刑罰規定存在「生刑」與「死刑」銜接不合理的問題,而這也是我國整個刑罰體系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即「生刑」相對較輕,而對於重大犯罪分子則往往規定「死刑」以實現重罰與警戒的目的,故規定「死刑」的罪名相對較較多。在逐步廢除「死刑」的大背景下,由於「生刑」較輕,對於不適用「死刑」的重大犯罪分子往往存在不能實現「罪刑相適應」的尷尬。因此加重「生刑」是逐步廢除「死刑」的必然,也是逐步完善「罪刑相適應刑罰體系」的應有之義。
第二,增加「財產刑」。為進一步加大對貪污賄賂犯罪的懲處力度,《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罰金刑與沒收財產刑在相關罪名中適用。其中,對行賄罪,增加罰金、沒收財產等財產刑;對介紹賄賂罪、單位行賄罪,增加罰金刑;對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在第一檔刑中增加了罰金刑。
第三,嚴把「從寬」的條件。進一步嚴格對行賄罪從寬處罰的條件,《刑法修正案(九)》第四十五條第二款將「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的規定,修改為「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對偵破重大案件起關鍵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與原條文相比,該條增加了從輕、減輕處罰的限制條件,使得行賄人的出罪條件變得更為苛刻。
(三)堅持慎刑的立法原則,對適用死刑更為審慎
在進一步加大貪腐賄賂犯罪的處罰力度的同時,《刑法修正案(九)》仍堅持了慎刑的立法原則,並且對適用死刑更為審慎。
首先,從《刑法修正案(九)》規定了四個法定刑檔次的表述上看,《刑法修正案(九)》改變了原先「從重到輕」的表述,代之以「從輕到重」的表述,其充分表明了立法對待貪污賄賂犯罪一種審慎態度,符合慎刑的基本原則。
其次,在死刑的適用上,通過「從輕到重」的法定刑檔規定,為死刑的適用設置層層防線,表明:不到萬不得已,不輕易適用死刑(立即執行)。雖然《刑罰修正案(九)》仍然保留了死刑,但是對於死刑的適用卻設置了更為嚴格的規定。
再次,從法定刑的設置上,《刑法修正案(九)》除保留了第三檔與第四檔的無期徒刑交叉,基本改變了原刑法中大量存在的法定性檔次交叉現象,各個刑罰檔次之間的連接更為明確。原刑法第三八十三條所規定的法定刑,法定刑交叉現象普遍存在。其中,第一檔法定刑與第二檔法定刑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上存在交叉;第二檔與第三檔中在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存在交叉; 第四檔次法定刑中的一、二年有期徒刑部分與第三檔次交叉重合。而第一檔次法定最低刑是十年,第三檔次的法定最高刑是十年,兩者均包含了第二檔次所規定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部分。無疑,法定刑交叉有利於靈活量刑,但是也造成了量刑標準的模糊性。因此廢除交叉法定刑是進一步規范量刑標准,審慎適用刑罰的一層重要體現。

⑶ 5.刑事責任中的財產刑與民事責任發生沖突時,處理原則是( ) (刑法)_ a 民事優

民事優先。《刑法》第36條:由於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並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犯罪分子,同時被判處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處沒收財產的,應當先承擔對被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⑷ 法院刑事財產刑的規定是什麼,是怎麼回事

《刑法》規定的刑罰有兩大類,即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內徒刑容、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財產刑就是附加刑中的罰金或沒收財產。 「可以」減刑的實質條件,是犯罪分子在刑罰執行期間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和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或者有立功表現。犯罪分子沒有積極履行財產刑,法院就認定沒有「悔改表現」,不予減刑。

⑸ 什麼屬於一種財產刑,也是我國刑法的附加刑當中最重的一種

我國刑法的附加刑當中最重的一種是沒收財產刑。財產刑是以剝奪犯回罪分子的財產為懲罰答內容的刑種,有沒收財產和罰金兩種:

1、沒收財產是指人民法院判處犯罪分子強制沒收其個人所有財產的一部分或全部;
2、罰金是指人民法院判處犯罪分子強制其向國家繳納個人所有的一定數額的金錢。

⑹ 刑法上規定的他人的財物具體有哪些

我國刑法典法條表述中財物概念出現的頻率比較高,在財產犯罪一章財物概念更是必不可少。刑法中的財物之典型樣態是實物財產,看得到摸得著的有體動產最為典型。現代社會中的財產性利益越來越豐富多彩,侵犯各種各樣財產性利益行為的刑事可罰性也越來越明顯,但這並不能成為把所有財產性利益都解釋成財物的理由,刑事司法中什麼樣的財產性利益能擴大解釋成法典中的財物必須遵守刑法解釋的原理,對於財物解釋極限之外的侵犯財產利益行為只能通過修改刑法解決。某種財產性利益只有當存在確定的利益憑證時,才有可能被擴大解釋成財物,實物財產主要以其自然屬性成為財物,財產性利益憑證以其制度性事實屬性成為財物。網路虛擬財產作為物是虛擬的但作為財產是真實的,虛擬財產是與實物財產向對應的憑證類財產。把虛擬財產(網路服務符號)擴大解釋成財產犯罪中的財物,其依據就是因為社會上已經形成關於此服務符號的財產制度性事實。

由於不同的具體罪名都有自己獨立的行為類型,在對財物的具體解釋過程中,某一罪名的行為特點可能對財物的解釋結論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導致同一財物概念在不同罪名中的外延可能會有所不同,盡管刑法中財物概念的解釋極限是一致的,換句話說某種財物能否成為某一具體罪名的對象,不但與刑法上財物的解釋極限范圍有關,更與該罪的行為類型特點有關,例如虛擬財產可以成為詐騙罪對象但不一定能成為毀壞財物罪的對象。

⑺ 財產刑種類有哪些

刑事處罰是指違反刑法,應當受到的刑法制裁,簡稱刑罰。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專定,刑事處罰包屬括主刑和附加刑兩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此外還有適用於犯罪的外國人的驅逐出境。

⑻ 刑法對財產的定義

關於公共財產,我國刑法第91條作了規定。公共財產包括以下形式的各種財產:
1.國有財產。即國家所有的財產,包括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國有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的財產,以及國有公司、企業、國有事業單位在合資企業中的國家擁有的股份和資產。
2.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包括集體所有制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經濟組織中的財產,以及按照集體所有制進行管理的一些社會團體的財產。在經濟活動中,公民多人合夥經營積累的財產,屬於合夥人共有,不屬於集體所有的財產。
3.用於扶貧和其他公益事業的社會捐助或者專項基金的財產。這部分資產主要是指服務於學校、殘疾人康復中心、養老院以及希望工程等社會公益事業的財產。個人、組織或單位向社會公益事業以及向貧困地區或者特困的個人所捐贈、贊助的款物以及專門用於上述公益事業的各種基金,雖然從財產來源上可能是個人、私營企業以及集體的財產,但因為已經屬於並用於扶貧和社會公益事業,實際上已經成為公共財產。
4.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和人民團體管理、使用、運輸中的私人財產,以公共財產論。這部分財產雖然屬於私人所有,但交由國家機關、國有公司、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和人民團體管理、使用、運輸,上述單位就有義務保護該財產,一旦發生丟失、損毀,負有賠償責任,所以刑法規定將這部分財產作為公共財產來對待和保護。
縱橫法律網-河南辰中律師事務所-孫宏磊律師

熱點內容
律師王殿明 發布:2025-02-10 09:39:42 瀏覽:975
民事訴訟法研究生就業 發布:2025-02-10 09:28:21 瀏覽:741
義烏最好的律師 發布:2025-02-10 09:19:57 瀏覽:54
女子司法所 發布:2025-02-10 08:01:29 瀏覽:962
法官辭職做法務 發布:2025-02-10 07:54:06 瀏覽:890
法社會學在中國的地位 發布:2025-02-10 07:34:37 瀏覽:674
民法典對賠償的 發布:2025-02-10 07:30:27 瀏覽:484
公司法實物出資比例 發布:2025-02-10 07:16:02 瀏覽:713
銀川中級人民法院新聞 發布:2025-02-10 07:15:50 瀏覽:25
新刑事訴訟法第33條 發布:2025-02-10 06:59:51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