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論難嗎
① 復旦大學法學考研 裡面所說的法學概論究竟是考什麼具體有什麼科目呢 就法學概論而言有哪項參考書
你提問的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了,不知道現在說是不是已經沒有用了,但是希望對後來的考研者有點幫助吧。
首先說一下,復旦大學這點真的做的不太好,不管是招生簡章還是專業目錄,都對法學概論考什麼,沒有清晰的說明,導致很多考生稀里糊塗的。
復旦大學所有的法學專業都要考法學概論,而法學概論包括三部分:①《中國法律概論》張光傑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②《民法總論》(第二版)王全弟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③《法理學導論》張光傑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法學概論是很難搞定的,原因有三:
首先,超剛性。法概考察的范圍超過了這三本參考書的范圍,所以你要看的不能限於這三本書。
其次,陳舊性。《中國法律概論》這本書大概有十年沒有更新了,內容陳舊。
第三,概括性。《中國法律概論》薄薄一本的書,竟然包括十四門核心課程,內容十分簡略,特別是對法律的兩大支柱——民法和刑法的講述,這本書實在是遠遠不夠的,必然影響復習的效果。《中國法律概論》其實可以直接作為考試內容的不多,差不多每一個概念,它都是一筆帶過。基於上述,最好將《中國法律概論》當做法學概論的考試大綱,根據上面的考點和內容再補充其他學習資料。
如果還有其他的法學考研問題,歡迎咨詢博聯教育的在線老師,博聯教育專注法律人考研!
② 我想考政法幹警,都需要學什麼啊有沒有考過的啊難不難
難不難考主要看個人。政法幹警考試內容分為筆試和面試,筆試分為公共科目和教育科目。公共科目考試內容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考試。而教育科目根據考生學歷而有所不同。報考政法幹警專科的考生需參加文化綜合(歷史、地理、政治)的考試;本科層次考民法學;報考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考生需參加專業綜合(刑法學、民法學)、專業綜合(法理學、中國憲法學、中國法制史)的考試。
一、政法幹警考試題型
(1)一般來說,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公共基礎知識為客觀性試題;申論為主觀性試題。
(2)面試和專業科目考試由招錄機關確定考試方式和題型。
二、政法幹警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行測
1
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鍾。
2
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
試卷內容結構
數量關系,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常識判斷,資料分析。
申論
1
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鍾。
2
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
試卷內容結構
注意事項,背景資料,測試要求。
民法學
1
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鍾。
2
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
試卷內容結構
民法總論20%,物權法14%,人身權,
知識產權,繼承26%,民事責任14%
4
試卷題型結構
單選題60分,簡答題24分
判斷題20分,論述題16分,案例分析題30分。
文化綜合
1
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鍾。
2
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
試卷內容結構
歷史50分,地理50分,政治50分。
4
試卷題型結構
單項選擇題70分(每小題2分,35小題)
非選擇題80分
專業綜合I
1
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鍾。
2
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
試卷內容結構
刑法學75分,民法學75分
4
試卷題型結構
單選題40分,簡答題24分,案例分析題30分,
多選題10分,辨析題16分法條分析題20分。
專業綜合II
1
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鍾。
2
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
試卷內容結構
法理學60分,中國憲法學50分,中國法制史40分。
4
試卷題型結構
單選題45分,簡答題24分,多選題36分,分析題30分,論述題15分。(僅供參考)
③ 華東政法大學民商法和國際法研究生難度哪個大含金量
那到也沒有,但是你專業的排名必須也是考前的,華政的法律不錯的,但是你律專師證必須考屬出來。如果留在國內的話建議你還是考民商法,因為國際法在國內做法務用途比較小。話說復旦很多法律老師都是華政這邊過去的....所以總體來講華政性價比會高些如果你覺得復旦難考的話。
④ 法考最難的科目是哪個要怎麼備考
考生可以按照下列學科順序復習:刑法→民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版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權→商經法→理論法學→三國法,每一學科則按照「知識+題」至少三輪復習。理論法學和三國法純記憶的知識點較多,但也是性價比較高的學科,在考前花一些時間去背去強化記憶,容易得分,最好不要放棄這些學科。
⑤ 中國政法大學同等學力申碩考試難嗎
不難是假的。。。
中國政法大學的這次19年同等學力申碩校考中出現物權法科目大面積掛科,掛科率70%以上。。
次考試,很多人都是物權法沒有過,成績從20幾分到60幾分不等。很多沒有通過考試的人,還是通過司法考試的律師等有較強基礎的人士,並且,惟獨就在物權法這門課出現大面積掛科,其他有少量是債權掛科,物權法掛科的人組織了一個微信群,今天12日剛公布成績,這群裡面人數就有200多,微信群裡面很多目前正在執業的律師,按理說這些人應該理論和實務經驗都還不錯吧。
其他的商法、民法總論一般都是考試成績較好。本人是從事民商案件的專業人士,這次物權法僅考了30幾分,債權60多。債權掛科我還不覺得奇怪,但是物權這個分數也實在是有點離譜。
根本原因,還是現在去的人多了,學校導師數量嚴重不夠,瘋狂地卡人。學校為了利益,就是瘋狂招人。。去了,就是關門打狗的下場。。
⑥ 民法應該怎麼學啊
民法吧,特點就是東西特別多,但你要把大的框架抓住,那就是民法都是以民事法回律關系為中心答的,你看一開始說主體,自然人,法人,合夥,再說客體,物,行為,知識產權等等,後來又說權利,義務,這是法律關系的內容。 把這些弄明白了,再進一步學習就是要不斷豐富其中的內容。主要就是物權法,債權法,親屬法三大部分,民法總論也就這些了,不用看法條,看書理解就行了。
⑦ 民法學與民法總論有分別嗎
民法學是研究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現象和民法所反映的社會發展內規律的科學。也就是說,民容法學是研究民法的學科;而,民法總論則是民法的一個部分,包括民法性質任務,基本原則,民法淵源等一些列內容,用史尚寬先生的話說:「民法總則為民法各編之冠,總匯民法共同適用之原理原則,非將民法各編融會貫通,難以識其原流與體系,而窺其全豹。」 所以呢,民法總論是民法的一部分,而民法學是研究民法的學科,二者還是有區別的
⑧ 考研法學復習,民法
民法學是理論性、系統性、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其重點不可能體現在部分的章節上,所以考生在復習民法學課程時,重點應在於理解和准確把握民法的體系、民法的基本理論、民法的調整原則和民法的各項基本制度。從課程的內容結構來看,民法學課程的內容大體包括民法總論部分、物權法部分、債法部分和人身權、知識產權、繼承部分。根據《考試大綱》的要求,我們認為各部分的復習重點主要為以下內容:
(一)總論部分
民法學總論部分包括了民法的一些重要制度,學好這一部分內容,是深入學習民法學的基礎。這一部分的重點內容包括:
1.民法的本質。通過了解民法的起源可以有效地掌握民法的本質,洞悉民法的概念與特徵,進而對我國民事立法有正確的認識。所謂民法是指調整平等的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中發生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2.民法的調整對象和調整原則。明確民法的調整對象是弄清民法作為一個重要部門法的基礎,也是理解民法的體系結構、民法的調整原則和各項制度的前提。民法有自己特定的調整對象,即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與人身關系。民法的調整原則是貫徹憲法宗旨、體現民法精神、規范民事活動、指導民事審判的基本准則。把握好民法的調整原則,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各項民事制度。考生在復習民法的調整原則時,應結合民法的其他內容,深入理解。特別是誠實信用原則,該原則被認為是民法的「帝王原則」,考生應准確把握其基本含義和該原則在民法基本制度中的體現。
3.民事法律關系和民事法律事實。就民事法律關系而言,要求考生掌握民事法律關系的概念、特徵、民事法律關系的基本分類、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特別是對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考生要有較清楚地認識。就民事法律事實而言,要求考生重點掌握民事法律事實的概念和意義及其基本分類、各項分類的含義。
4.公民(自然人)和法人制度。首先,應掌握公民的概念與本質;其次,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是考生應當掌握的重點內容。特別是,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分類、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民事行為能力和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民事行為能力的不同特點及比較,考生在復習時,更應當重點掌握。其他的如監護制度、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制度、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個人合夥及法人的設立、變更和終止也是本部分的重點內容。
5.民事法律行為。民事法律行為是民法和民法學的核心內容,其知識點也比較多,考生在復習時,對這一部分內容應當重點掌握。這部分內容主要包括: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和特徵、民事法律行為的分類和形式、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附條件以及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無效民事行為和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的概念及構成等。考生在復習本部分內容時,應當首先准確掌握各相關的概念。比如,對於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的概念及構成等。考生在復習本部分內容時,應當首先准確掌握各相關的概念。比如,對於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考生應當能夠准確記住它的概念和特徵,能夠理解它和無效民事行為的區別,能夠掌握它的法律效力和被撤銷後的法律後果等。
6.代理。代理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在代理許可權內與第三人為法律行為,其法律後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考生要注意准確掌握代理的概念,並根據此概念,理解代理的法律特徵。其他如代理的適用范圍和種類、代理權及其行使、無權代理的概念和無權代理的效力以及表見代理制度,這些都是本部分的重點內容。
7.訴訟時效。重點掌握時效和訴訟時效的概念、種類及其性質、訴訟時效的效力、訴訟時效和取得時效的區別、訴訟時效和除斥期間的區別、訴訟時效的意義、訴訟時效的種類、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和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止、中斷和延長、期間的概念、種類病情 計算等。
8.民事責任。重點掌握民事責任的概念、特徵、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民事責任的分類和承擔民事責任的形式。一般侵權責任和特殊侵權責任的類型、違反合同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承擔方式以及違反合同民事責任的免責理由,這些都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內容。
(二)物權法部分
物權法部分的重點內容主要有物權的種類和體系、物權法的基本原則、所有權、他物權、共有和相鄰關系等。
1.物權的概念和特徵。物權是權利主體依法直接支配特定物並享受其利益的權利。物權的法律特徵可以通過物權與債權的對比加以說明。
2.物權的種類。對於物權的種類,考生應當掌握物權體系的基本構成和各種物權的概念特徵,以及我國法律所確定的物權類型。
3.物權的民法保護。物權方法和債權方法的異同是考生應當掌握的內容。考生還需要掌握物權的民法保護的五種方法:請求返還原物、請求排除妨害、請求消除危險、請求恢復原狀和請求賠償損失的概念和適用條件。此外,關於自力救濟與公力救濟的概念、特徵及相互區別也應掌握。
4.所有權。所有權的概念和特點、所有權的內容,即所有權的權能的含義、所有權的限制、所有權的原始取得和繼受取得的方法、所有權的消滅原因都是考生應當掌握的內容。善意取得制度的概念、意義和條件也是這一部分的重要內容。
5.他物權。各種物權的概念、特徵、成立或取得條件、權利的內容是本部分的重點內容。特別是對於國有土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權、質權和留置權的內容是考生應當特別注意的部分。
6.共有。共有是指某項財產同時屬於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所有的民事法律關系。考生應當掌握按份共有、共同共有的概念、特徵以及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人的權利和義務。
7.相鄰關系。考生應當掌握相鄰關系的概念、特徵、相鄰關系的處理原則和實踐中幾種主要的相鄰關系的具體處理要求。
(三)債法部分
債法和物權法並列為民法的兩個重要的分支部門。在債法中,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較多,考生應當能夠准確把握。
1.債的概念和債的種類。債是特定人之間請求為特定行為的民事法律關系。債的主體、內容、客體是債的三要素,這是考生應當理解的內容。對於債的不同分類以及各種分類的法律意義考生應當重點把握。
2.債的發生、變更和消滅。考生應當掌握:債的關系可因合同、侵權行為、不當得利和無因管理等法律事實而發生;債的變更包括債的內容變更、債的主體變更;債的消滅的原因主要有履行、解除、抵銷、提存、免除和混同。
3.不當得利。不當得利是指無法律上或合同上的根據,使他人財產受到損失而自己獲得利益。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以及對不當得利之債的處理,是本部分的重點內容。
4.無因管理。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或約定的義務為他人管理事務的行為。無因管理的構成要件以及對無因管理之債的處理,是本部分的重點內容。
5.合同法部分。這一部分的內容較多,考生在復習時應當重點掌握:合同的概念、合同的種類;合同訂立的概念、要約的概念、要約和要約邀請的區別、要約的效力、要約的生效時間和要約失效的原因;承諾的概念、承諾的方式和時間、承諾的撤回;合同成立的時間和地點、締約過失責任的含義、締約過失責任的構成條件和合同法關於產生締約過失責任原因的規定;合同效力的表現、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所訂立合同的效力、無權代理和表見代理所訂立合同的效力、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越權訂立合同的效力、無處分權處分他人財產的訂立合同的效力;合同履行的概念、合同履行的原則、內容、雙務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債權人代位權和撤銷權;合同變更的含義、合同解除的條件;合同擔保的概念與種類、保證的概念與設定、保證的兩種方式和保證的效力、定金的性質、定金的種類與效力、定金與預付款的區別;各種合同的概念、特徵、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等等。
(四)人身權部分
人身權部分的重點內容主要是人身權的特徵和類型。
1.人身權的概念、特徵和種類。人身權是指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的與其人身不可分離而又無直接財產內容的民事權利,它是民事主體的一項最基本的民事權利,是其他民事權利存在的前提。其特徵主要體現為它沒有財產內容,不直接體現財產權益,但與權利主體的財產權有一定的聯系,且與權利主體的人身緊密聯系,不可分離。人身權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其區別主要是權利取得的方式不同、主體范圍不同、權利對象不同。此外,對人身權與人權之間的異同也要有所了解。
2.人格權。人格權的類型主要包括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各譽權、隱私權。
3.身份權。身份權的類型主要包括榮譽權、配偶權和親屬權。
(五)知識產權部分
知識產權部分內容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
1.知識產權的概念與特點。知識產權是指創造性智力成果的完成人或工商標志的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權利的總稱。其具有專有性、地域性與時間性三大特徵。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知識產權制度具有的作用也要掌握。
2.著作權。著作權的主體包括作者和作者以外的人。考生應當了解幾種特殊情形下的著作權的歸屬。著作權的客體是作品。考生應當掌握作品的概念、范圍和我國法律規定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著作權的內容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考生應當掌握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的具體內容以及著作權的取得時間和保護期。著作權的限制包括對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考生應當掌握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的情形。鄰接權是作品傳播者所享有的權利。考生應當掌握各種鄰接權的內容。侵犯著作權的行為及其法律責任也是考生應當掌握的內容。
2.專利權。考生應當掌握:專利權的主體和客體;授予專利權的實體條件和程序條件;專利權的期限、無效與終止;專利權的內容以及對專利權的保護。
3.商標權。考生應當掌握:商標的概念作用;商標的種類;商標注冊的原則、商標注冊的實體條件和程序條件;商標權的期限與續展;商標權的轉讓程序與要求、使用許可和變更;商標權的爭議、無效和終止;商標權的保護范圍、商標侵權行為的類型、商標侵權行為的法律責任。
(六)繼承部分
1.繼承的概念、種類和繼承製度的基本原則。繼承是指將死考生前所有的、於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法轉移給他人所有的法律制度。繼承的主要分類是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本位繼承與代位繼承。除此之外,考生對我國繼承製度的五大基本原則也應當有基本的了解。
2.繼承權。考生應當掌握繼承權的概念、繼承權的行使、喪失繼承權的情形以及放棄繼承權的方式、繼承權的保護、遺產的概念與范圍。
3.法定繼承。考生應當掌握法定繼承的概念、特徵和適用條件、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順序、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區別及其適用條件、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和方法。
4.遺囑繼承。考生應當掌握遺囑、遺囑繼承的概念和特徵、遺囑繼承的適用條件、遺囑繼承人的范圍、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的區別、遺囑的有效條件、遺囑的撤銷和變更方式、遺贈和遺贈扶養協議的概念、特徵及其與遺囑繼承的區別。
5.遺產的處理。應掌握繼承開始的時間與通知的范圍及遺產的范圍、遺產的分割原則和分割方法、遺產債務的范圍、遺產債務的清償原則和清償辦法、無人繼承的遺產的處理、「五保護」遺產的處理。
二、民法學復習的難點
民法學的特點最主要體現為其理論性強、系統性強、知識點多,正如以上所指出的那樣,民法學課程的重點並不只是體現在哪幾個章節,可以說,《考試指南》和《考試大綱》中所列出的知識點都是考試重點,考生在復習時,要做到准確、全面、深入,只有這樣,才能順利通過考試。所謂難點,是相對於考生能夠比較直觀地、容易理解的部分而言,是考生在復習時,不能很好地把握地、需要通過深入思考、綜合分析才能比較透徹掌握的知識點。當然,由於考生個人能力不同,相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難點,從我們的教學經驗來看,下面的問題,可能是大多數考生在復習時所遇到的難點。
1.民法的調整原則。考生在復習這部分內容時,可能會覺得其內容比較空泛,或者比較簡單。但這一問題,不僅是考生應當復習的重點,也是大多數考生可能難以掌握的問題。在復習民法的調整原則時,考生不僅要理解各原則的含義,還要對民法中的其他制度,比如,合同法和侵權法,加以理解。
2.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不同於無效民事行為,也不同於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它們之間的區別,考生應當能准確理解。還應當注意的是,我國法律中所確認的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不僅包括《民法通則》中所確認的兩類:因重大誤解而為的民事行為和因顯失公平而為的民事行為,還包括《合同法》第53條所確認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
3.表見代理。表見代理是無權代理的一種特殊形式,是指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的民事行為在客觀上使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權而實施的代理行為。表見代理制度的核心在於使某些無權代理行為發生有權代理的後果。考生在復習此內容時,要注意把握表見代理應具備的構成條件和表見代理的法律效力。
4.物權和債權的比較。物權和債權是民法中兩類基本的財產權,它們聯系密切,物權是債權成立的基礎,也是債權運動的結果,但它們又是完全不同的兩類財產權。考生應當能夠從性質、權利范圍、權利客體、權利效力、權利發生、權利的保護方法等方面把握它們的不同點。
5.所有權的權能。所有權的權能是所有人為實現其對於所有物的獨占利益,而於法律規定的限度內可以採取的各種措施和手段。所有權的權能包括積極權能和消極權能,積極權能包括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消極權能是排除他人干涉的權能。所有權的一種或多種積極權能可與所有人分離,形成他物權,但並不導致所有權的消滅。所有權的核心是支配權。考生應當能夠理解所有權的權能和所有權的關系。
6.善意取得制度。善意取得又稱即時取得,是指無權處分他人動產的佔有人,在不法將其佔有的他人動產讓與第三人後,如果受讓人在取得該動產時系出於善意,即取得該動產的所有權,原動產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讓人返還。善意取得是動產所有權原始取得的一種方式。構成善意取得必須具備的條件包括對標的物的要求、對取得方式的要求和對善意的要求等。考生應特別注意,善意取得制度只適用於動產交易。
7.締約過失責任和違約責任的區別。締約過失責任和違約責任是兩類性質完全不同的責任制度。締約過失責任是當事人一方因於締約之際具有過失,致使合同不成立、無效或被撤銷,而對他方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違約責任是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時,依法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考生要注意它們不同的構成要件上的差別和責任形式的不同,特別是在案例分析題中,考生要結合案情,判定究竟是締約過失責任問題,還是違約責任問題。
8.合同的效力。合同的效力是合同法中最重要的內容,也是考試必然會涉及到的內容。其難點在於:第一,合同的成立和生效的關系。合同的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但合同生效並不是合同成立後的必然結果。只要符合合同的成立要件,合同就成立,但合同成立後,合同是否生效,要取決於合同是否符合合同的生效要件。第二,有效合同、可變更可撤銷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無效合同的聯系和區別。根據合同的生效條件,成立後的合同區分為有效合同、可變更可撤銷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和無效合同。凡是符合合同生效條件的合同,即為有效合同,相反,根據具體情況不同,分別為可變更撤銷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無效合同。考生要特別准確把握合同生效的條件、可變更可撤銷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的情形以及它們的法律後果等。
9.不安抗辯權。法律確定不安抗辯權制度的意義是為了確實保障先履行債務一方的債權,是指在雙務合同中,應先履行一方發現後履行一方有財產狀況惡化等情形,可能危及其債權時,在後履行一方未履行其債務或提供擔保前,有拒絕先履行自己債務的權利。考生在理解不安抗辯權時,要結合同時履行抗辯權,並要注意不安抗辯權的行使條件。
10.合同法分則。合同法分則涉及到許多不同的合同,內容較多,考生一般難以把握。考生在復習這一部分內容時,應該對各種合同的性質、成立和生效的要件、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違反合同的責任等有比較清楚的認識。比如買賣合同,考生一般都會有比較直觀的了解,但遇到一些具體問題,應當有明確的認識。其中,如出賣人的瑕疵擔保責任。瑕疵擔保責任包括物的瑕疵擔保責任和權利瑕疵擔保責任,它們的具體含義和表現是什麼,考生應當清楚。又如我國合同法區分了不同的買賣合同,它們的成立和生效條件、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都可能不同,對於這些不同點,考生也應當清楚。再如贈與合同,贈與合同什麼時候生效、贈與人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撤銷合同,是考生應當特別注意的問題。總之,考生復習時,在一般了解了各種合同的概念、特徵的基礎上,要特別注意各種合同中的一些特殊的法律問題。這些問題在《考試指南》和《考試大綱》中都有所提示。
11.代位繼承和轉繼承。代位繼承和轉繼承是繼承中的兩個特殊現象。代位繼承是指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情況下,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替該先死亡的子女繼承被繼承人的財產和法律制度。其成立條件有:必須有兩個死亡事實;代位繼承人必須是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須被代位繼承人未喪失繼承權;只適用於法定繼承,不適用於遺囑繼承。轉繼承是指被繼承人死亡後、遺產分割前,未放棄繼承權的繼承人也死亡的,其應得的遺產份額轉由他的繼承人繼承的法律制度。其成立條件有:必須有兩個死亡的事實;當繼承人死亡時,被繼承人的遺產尚未分割;必須繼承人未喪失繼承權,也未放棄繼承權。考生在復習這一內容時,必須分清各自不同主體之間的關系,每個制度適用的不同條件。
12.一般侵權行為和特殊侵權責任。特殊侵權責任之所謂特殊,就在於它的構成要件上的特殊性。考生不僅要掌握一般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還要准確掌握各種特殊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比如,動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其責任屬於無過錯責任,其構成要件是:需要有飼養動物傷人的事實;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動物加害與損害後果間有因果關系。同時考生還要掌握這種責任的免責事由,即如果加害人能證明動物所致損害是由於受害人的過錯引起的,或證明動物致損是由於第三人的過錯所造成的,動物的飼養人和管理人可以不承擔民事責任。
三、民法學考試中易出錯點
一般來說,民法學考試中易出錯點主要是對一些容易混淆的法律概念的區分和對一些相聯系的法律制度的理解。考生大復習時,要善於將那些相關聯的概念或制度進行比較,通過綜合分析,深入理解有關的概念和制度的含義。下面是考生在考試中常出現錯誤的地方。
1.民事法律行為和民事行為。這兩個概念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考生要注意民事法律行為只是民事行為的一種,是合法行為;民事行為不僅包括民事法律行為(合法行為),也包括無效民事行為、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和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不合法民事行為)。
2.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包括行為人合格、行為人意思表示真實、行為內容合法、行為形式合法。但欠缺這些條件,並不能認為行為無效,它還可能是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或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考生在復習這一內容時,可以結合合同法的有關條文加以理解。
3.附條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附條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並不是在條件滿足和期限到來時就發生效力的行為。所附條件可以是生效條件,也可以是解除條件;所附期限,可以是生效期限,也可以是終止期限。考生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條件或期限的性質。
4.代理人和代表人。代理人不同於法人的代表人。代表人是根據法律所確定的,他是法人的組成部分,其所表示的意思就是法人的意思;而代理人和被代理人是兩個不同的法律主體,代理權的產生是基於授權或法律的規定。
5.訴訟時效和除斥期間的區別。訴訟時效和除斥期間是法律上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它們的法律後果、期間、適用依據、適用條件、起算時間都不相同。考生應當注意理解它們的不同點,並能結合法律的規定,分清哪些是訴訟時效,哪些是除斥期間。
6.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和延長。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和延長在法律上有不同的意義,考生要准確理解它們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適用條件。
7.要約和要約邀請。要約和要約邀請不同。要約是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發出的希望與對方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約邀請是當事人向他人作出的希望對方向自已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在具體分析一項意思表示是要約還是要約邀請時,應當看該意思表示是否是向特定人的發出、意思表示人是否具有締約目的、意思表示的內容是否具體確定等。
8.人格權和身份權。人格權和身份權合稱人身權,它們有不同的含義。人格權是公民和法人作為民事主體所享有的人格不受侵犯的一種民事權利,而身份權是公民和法人依一定行為或依相互之間的關系所發生的一種民事權利。考生不僅要理解它們的不同含義,更要知道它們分別包括的不同類型。如榮譽權究竟是人格權還是身份權,這是考生應當注意的問題。
9.著作權的主體。一般都能理解著作權的主體包括作者,但容易忽視著作權的主體還包括作者以外的人。但作者以外的人要成為著作權的主體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對於這些條件,考生要准確掌握。比如職務作品,在一般情況下,職務作品的著作權並不是由法人或非法人單位享有,只有在兩種情況下,除作者享有署名權外,著作權的其他權利均由法人或非法人單位享有。這兩種情況包括:一是利用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並由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計算機軟體、地圖等職務作品;二是法律、行政法規或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非法人單位享有的職務作品。
10.遺囑和遺贈扶養協議。遺囑和遺贈扶養協議是比較相似,但以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類行為。它們的區別表現在:第一,遺囑是單方民事法律行為,遺贈扶養協議是雙方法律行為;第二,遺囑是死後生效的法律行為,遺贈扶養協議在成立時即生效;第三,遺囑是無償的法律行為,遺贈扶養協議是雙務有償的法律行為;第四,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優先於遺囑的效力,在遺囑的內容與遺贈扶養協議生產抵觸時,遺囑無效;第五,遺囑繼承人的范圍只限於法定繼承人,遺贈扶養協議中的扶養人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集體所有制組織,且與遺贈人之間不存在法定的扶養關系。
11.代理和委託合同的關系。委託合同是合同法中規定的內容,但它和民法總論部分的代理制度密切聯系。考生在復習時,要結合這兩部分的內容,進行分析比較,明確代理和委託合同的關系。特別要注意,代理權的授予是單方法律行為,只要有一方的授權行為,代理權就產生,而且代理權也可能是基於法律的規定產生。委託合同是雙方法律行為,只有雙方意識表示一致才能成立。根據委託合同可能產生代理權,但受託人的權利並不一定是代理權。受託人根據委託合同取得的是處理委託事務的權利,處理委託事務的行為包括法律行為,也包括非法律行為,而代理行為只能是法律行為。
⑨ 中國民法典通識選修課好過嗎
好過
每堂課都去認真聽講,肯定會過的,民法典這門課對以後自身還是有幫組的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進行課程設計,以民法總論、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為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