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四寶國際商法
㈠ 2013年考研的朋友們,有沒有考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的我想考國際法,哪裡可以查到國際經濟法參考書
法律類的不知道,我倒是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經濟類的復習資料,
有需要的話給我發站內信吧。
㈡ 沈四寶的研究方向
國際商法、公司法、證券法、外商投資企業法、仲裁、知識產權保護。
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的師資介紹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創建於1951年,1984年改為現名。同年學校設立了國際經濟法系,時稱「七系」。順應中國改革開放大業對涉外經貿法律人才的需求,對外經貿大學於1995年在原國際經濟法系的基礎上,成立法學院。
回顧往昔,自建系至今三十年篳路藍縷,法學院在風雨兼程中日益發展壯大這是一個有著優良傳統和深厚積淀的法學院。這里有著曾經全國最著名的國際商法大家沈達明先生、馮大同先生。他們開創了在國內外有廣泛影響的國際商法學科。由於兩位先生的奠基性努力,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全國最早擁有國際經濟法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首批四所院校之一。在為先賢成就自豪的同時,我更感到肩負的重擔與責任。我們該以怎樣的作為來傳承特色、凝心聚力、再創輝煌?
首先,學院定位和發展願景是涉及學院發展方向和思路的重大問題。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顧名思義,須以服務中國的對外經貿大業為目標,建設有特色的一流法學院。在這一針對性的戰略定位前提下,法學院將努力深挖學院廣大師生的潛力,並以此帶動學院科研、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等全面工作。
其次,法學院應致力於培養卓越的高層次法律人才。「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我們鼓勵學生崇法尚德、知義行理。我們堅持厚基礎、重特色的培養目標,教會學生通曉東西和適應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需要的各種知識。我們一方面強調學生知識結構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注重培養其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敬業精神和公共服務素養。
第三,努力打造優秀的教研隊伍,培養良好的學術環境,服務國家的立法和司法實踐。高西慶、沈四寶等一批具有現代法治理念和國際學術視野的知名教授和專家,長期以來以其精深的法學思想傳承著貿大的法學文明,並詮釋著現代社會的法治意蘊。「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目前,我院採取外引內培等各種措施,致力於擁有全國最好的國際法師資、優良的民商法、經濟法教研力量以及培育正在興起中的訴訟法、憲法、行政法等公法和基礎學科。
如今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已成為中國培養涉外經貿法律人才的重鎮,並逐步准備躋身於世界一流的特色法學院之列。2014年6月法學院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就任,不僅標志著貿大法學院發展的新起點,更預示著一段任重道遠的歷程的開端。我們將秉承教研立院、實干興院之信條,砥礪奮發,勵精圖治。
三十載光陰流水逝,貿法依然笑春風。我深信,在學校和社會各方面力量的關心和支持下,法學院全體師生必將同心同德、開拓進取,為貿大法學院的再次騰飛貢獻自己的心智和力量!
期待並感謝您對法學院的關注和支持,並誠摯歡迎您的寶貴意見和建議。
謝謝! 院長
石靜霞 教授,博士(耶魯大學),博導
副院長
於海純副教授
蘇號朋 教授
陳學權 教授
龔紅柳 副教授
院長助理:
李俊 教授
陳杭平 副教授
馮輝 副教授
國際法學系主任
邊永民 教授
經濟法學系主任
黃勇 教授
民商法學系主任
蘇號朋 教授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系主任
孫利 教授
訴訟法學系主任
陳杭平 副教授
法學理論學系主任
鮑祿 教授
刑法學系主任
賴早興 教授
㈣ 請問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國際法專業考研的指定參考書目有哪些(要全)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2016年考研考試科目、參考書目.doc》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鏈接:https://pan..com/s/1yeGRv80ZNvxKdwf5kd5eyw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2016年考研考試科目
㈤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的課程介紹
商法學(Commercial Law)
本課程共分四編:第一編總論,講授商法的概念、商事主體、商事行為、商業名稱、商業經營口者和雇員的概念和制度、商業管理制度。第二編為商事主體法,介紹不同的商事組織,包括個體經營者、獨資企業、公司、合營、聯營和企業集團的概念和相互關系。第三編為商事中介制度,講授商事代理、經紀制度、信託、寄託、居間和特許經營權。第四編為商品流通,講授商品銷售的不同方式(經營、代銷、直銷、傳銷等),介紹流通證券(股票、債券、提單、倉單等)、期貨交易、房地產交易、運輸和倉儲制度。
公司法(Law of Corporations)
介紹各國公司制度及有關吸引外資的法律。內容主要包括:公司的產生與發展;工商企業的主要組織形式,重點介紹合夥、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各自的法律地位、特徵和有關法律規定;結合我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介紹各國有關吸收外國投資的法律和有關保護外國投資的國際條約。教師主要採用課堂討論的方式,組織學生分析中、美等國主要判例,歸納和比較不同國家公司法制度的基本特徵,幫助學生在更廣闊的背景下把握我國公司法的主要特點、發展趨勢和利弊取向。
海商法(Maritime Law)
本課程主要介紹我國的《海商法》和其他國家有關航海貿易的法律制度及有關的國際公約、國際慣例以及法律實踐的判例。其內容主要包括:緒論介紹海商法的概念、調整對象、歷史沿革及海商法的淵源;船舶與船員介紹船舶所有權、船舶抵押權、船舶優先權;海上貨物運輸合同、船舶租用合同及海上保險合同_這部分內容為講授重點;船舶碰撞、船舶拖航、海上救助、共同海損、海事賠償責任限制、海事訴訟時效、涉外海事法律關系的法律適用及海商、海事糾紛的處理等法律問題_這部分內容作一般介紹。
票據法(Law of Negotiable Instruments)
主要介紹中國票據法,同時,將從比較角度介紹英、美票據法(重點是美國統一商法典第三章)以及國際統一票據法的有關內容。在不同票據(包括匯票、本標、支票)中,本課重點講授匯票與支票,包括出票、背書、提示、付款、拒付、追索等票據行為,分析票據行為中各方當事人的關系與相關訴權與抗辯權。在支票章節,還將介紹銀行與客戶的法律關系。
國際經濟法(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本課程主要講授五個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是國際經濟法概述及WTO的法律框架;二部分主要講授國際貨物貿易救濟法;第三部分主要講授國際服務貿易法;第四部分主要講授國際稅收法律制度;第五部分講授國際經濟糾紛爭端的解決。具體介紹國際經濟法的概念、特徵、主體與相關學科的關系,WTO的基本職能以及法律文件框架,WTO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的法律救濟手段及調查程序,國際服務貿易的基本法律原則及規則體系,國際稅收管轄權的理論和實踐,雙邊稅收條約的主要內容,WTO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國際投資爭端解決制度及其他國際經濟爭端解決手段及基本程序。通過教師講授相關法律、介紹案例,理論聯系實際,大量課外閱讀、課堂重點講授和課堂討論相結合的方法,幫助學生把握國際經濟法的基本原理、規則及操作程序,為學生在國際貿易、投資、稅收等領域的進一步理論研究和法律實務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國際私法學(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包括三大部分內容:(1)沖突規則,即當不同國家就某一民商事爭議的解決作出不同的規定時,規定應適用其中哪一國的民商法解決這一爭議的規則;(2)國際民事訴訟程序,主要涉及:各國法院對國際民商事案件的管轄權、為他國法院提供的司法協助、對他國法院作出的判決的承認和執行;(3)國際私法上的一般制度,如識別、反致、政策與善良風俗、法律規避、外國法內容的查明等。本課程將採用理論講述與經典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生加深對抽象的法學概念、范疇的理解。本課程還將隨著法律教學改革的深入,對內容進行不斷更新及調整。
經濟法學(Economic Law)
概要介紹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對經濟實現宏觀調控及對市場進行規制的主要法律。課程內容包括經濟法的基礎理論及財政法、稅法、銀行法、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單行法規。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了解法律與經濟體制的相互關系及法律在經濟管理及市場規制方面的作用與影響。
知識產權法(Intel lectual Property)
介紹知識產權基礎理論和應用理論,重點在應用理論,同時也介紹相關的國際公約及其與內國法的關系。主要內容包括:知識產權的概念、基本原理、發展歷史和發展的趨勢、在理論上存在產問題和主要的爭議;具體介紹專利、版權、商標、計算機程序、商業秘密的基本內容和中國的立法、司法等基本情況;從理論性,系統性和科學性三個方面把握教學的情況,並做及時調整。
民法總論(General Principles to Civil law)
本課程的目的是向學生介紹民法總論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與基本制度,是整個民法學課程體系的第一部分。本課程包括以下內容:1、民法概述,講述民法的含義、調整對象、發展歷史、淵源、適用范圍等;2、民法的基本原則,講述我國民法所確立的指導原則;3、民事法律關系,講述民事法律關系的概念、特徵、構成要件、民事法律事實、民事權利、民事義務與民事責任;4、自然人,講述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行為能力、宣告失蹤與宣告死亡、監護等;5、法人、講述法人的民事權利力與民事行為能力、法人機關、法人成立、變更與終止;6、民事法律行為,講述民事法律行為的含義、意思表示、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與生效、附條件與附期限民事行為、無效民事行為、可撤銷民事行為與效力待定民事行為等;7、代事,講述代理的概念和特徵、代理的分類、代理權、無權代理的類型等;8、訴訟時效,講述時效的類型、訴訟時效的期間、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與延長等。
民法物權(Property Law)
本課程的目的是向學生介紹民法物權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與基本制度,是整個民法學課程體系的第二部分。本課程包括以下內容:1、物權概述,講述物權的概念和效力、物權的類型、物權的變動;2、所有權,講述所有權概述、不動產所有權和動產所有權;3、共有,講述共有的概念與特徵、按份共有、共同共有;4、用益物權,講述用益物權的概念瓦特生、地上權、地土地承包經營權、典權、地役權;5、擔保物權,講述擔保物權概述、抵押權、質權、留置權;6、佔有,講述佔有概述、佔有的效力和保護、佔有的取得和消滅。
民法債權(Obligation)
本課程的目的是向學生介紹民法債權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與基本制度,是整個民法學課程體系的第三部分。本課程包括以下內容:1、債權概述,講述債的概念、特徵和構成要件、債的發生原因、債的分類;2、債的履行,講述債的概念和原則;3、債的保全和擔保,講述債的保全和擔保的具體方式;4、債的轉移和消滅,講述債權的轉讓、債務的轉移、債權債務的轉讓、債的消滅;5、合同,講述合同的概念和特徵、合同的分類、合同的訂立、合同的履行、合同的變更與解除、違約責任;6、侵權行為,講述侵權行為的概念和法律特徵、侵權行為的分類、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一般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各種特殊侵權行為侵權責任;7、不當得利,講述不當得利概述、成立要件、類型和不當得利之債內容;8、無因管理之債,講述無因、無因管理的成立要件、無因管理之債的內容。 國際法學專業(包括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三個方向)設立於1984年1月3日,是我校第一批設立的兩個博士點之一,並於2002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其專業目標是培養學生具備堅實的法學理論基礎和廣博的涉外經貿知識,同時能熟練進行外語的聽說讀寫,成為國際法學領域的高層次法律人才。
一、國家級重點學科、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自成立以來,在國際經濟法的教學和研究方面一直處於國內先進水平。我院的國際法專業是教育部批準的國家級重點學科,擁有國際法學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
經過馮大同、沈四寶、王軍三任院長和全體教師的建設,國際法專業匯聚了一批優秀的中青年骨幹教師,並形成了一個具有雄厚實力雄厚的教學和科研梯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05年,中國法學會國際經濟法學研究會依託我院成立,該研究會凝聚了全國國際經濟法專業的眾多著名學者,已經成為該領域最重要的全國性專業學術團體(2013年更名為中國國際經濟貿易法學研究會);國際法系在國家「十五」「211工程」的資助下,成立了WTO法律研究中心等專業學術研究機構,並完成或即將完成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其中一些成果已經被實踐部門用做決策的參考;國際法系的教師還主持承擔了多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以及教育部、司法部、國務院法制局和商務部等部委資助的研究項目,在國內法學權威期刊和核心期刊上發表了近百篇學術論文,並出版了數十部專著。
二、博士點專業、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水平
國際法專業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可以授予博士學位的十四個專業之一,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專業人才。
國際法系開設的《國際商法》課程,被教育部評審為國家級精品課程。該課程的教科書《國際商法》暢銷幾十萬冊,培養和影響了幾代經貿法律人才。
國際法系開設的其他課程,如國際投資法等,也深受廣大學生的歡迎。我系教師長期以來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方法,在很多課程的講授上都使用案例教學和雙語教學,增強了學生應用中國法律和理解外國法律的能力。為了配合案例教學和雙語教學,我系教師編寫了《國際商法教學案例(英文)選編》、《英美商事組織法》、《國際法》、《揭開公司面紗》等英文案例教學參考書,極大地促進了 「三會」人才(掌握法學專業知識,同時又懂外語和經貿知識)的培養。
國際法系在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培養的研究生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我系除了為中國大陸培養博士研究生外,近幾年還為港澳台地區和英國、韓國等國家培養了近十名博士研究生。
國際法系在開展對外教學方面也成績斐然。2003年,我院承擔了一個培養十餘名歐盟律師的項目,我系教師承擔了其中大部分的教學任務。
三、高水平的對外交流
國際法系的中青年教師大多有在歐美等國家學習或做訪問學者的經歷,有豐富的對外交流資源。每年的對外交流,特別是與國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機構的互訪非常頻繁。國際法系與一些國外的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穩定的、長期的合作關系,定期舉辦暑期講座、教師和學生的交換等,與時俱進的對外交流和合作使得國際法系的教師能夠追蹤自己研究領域的最新發展,並把相關的信息應用到自己的科研和教學中。部分教師還被國外邀請做高級訪問學者或課題研究人員,並在國外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篇論文。 學院擁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法學博士後流動站,國家級二級重點學科——國際法學。北京市法學一級重點學科。
教學科研學系
國際法學系
經濟法學系
民商法學系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系
訴訟法學系
法學理論學系
刑法學系 本科:
法學專業
科學學位碩士:
法學理論、國際法學、經濟法學、民商法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訴訟法學、刑法學
專業學位碩士:
法律碩士J.M.(法學)和法律碩士J.M.(非法學)
博士:
國際法學(含: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商法學
博士後流動站
法學博士後流動站 國際商法,是調整國際商事交易和商事組織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的授課對象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國際經濟法專業的本科生以及校內國際貿易、國際企業管理、外貿英語等專業的本科高年級學生。學生應在修完《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等外貿課程的基礎上,才進入本課程的學習。
國際商法的主要內容有:(1) 緒論;(2) 代理法;(3)合夥法;(4)公司法;(5)外商投資企業法;(6) 合同法;(7) 買賣法;(8) 產品責任法;(9) 票據法;(10)國際商事仲裁。應該說上述內容是國際商事法的核心部分,但不等於全部內容。其中,合同法、買賣法和公司法是本課程的重點,因為在涉外經濟活動中,合同尤其是貨物買賣合同是基本的法律文件,而公司是從事國際商事活動的最主要的主體。票據法是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因受課時限制,對外貿、管理、外語等專業的學生可暫不講授,但對國際經濟法專業的學生則必須講授。至於運輸及保險方面的法律問題,鑒於學生在學習《國際貿易實務》、《海商法》和《保險學》等課程中已獲得必要的知識,因此,在《國際商法》課程中不擬列入。
本課程以課堂講授為主,輔以案例討論或模擬仲裁庭或模擬、法庭。其目的是使學生在掌握法律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懂得如何將所學的法律原理用來解決實際商務糾紛。
國際商法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十五門重點建設核心課程之一,其特點是其專業性、實踐性強,與市場經濟的需求特別是中國入世後社會對國際經貿人材的需求聯系緊密。該課程對全校開放,要求學生在學習本課程之前,先掌握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和進出口業務等基本知識。講授的對象為法學院國際經濟法專業的本科生以及校內國際貿易、國際企業管理、外貿英語等專業的本科高年級學生。
從 1980 年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即開設國際商法課程,至今已有25年的歷史。這25年可以分為兩個時期。
第一時期為 1980 年至 1993 年。這一時期是國際商法課程的創建和體系確立時期。在這一時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將國際經濟法教研室從國際經濟貿易系分立出來,並成立國際經濟法系,由馮大同 教授任系主任,國際商法課程的帶頭人主要是我國著名法學家沈達明、馮大同兩位教授。這一時期的主要成就是:
(1) 建立了一套適應我國對外經濟貿易事業發展需要的國際商法體系;
(2) 沈達明、馮大同教授於 1980 年編寫的《國際商法》教材,後來被定為原外貿部統編教材,曾獲原外經貿部優秀教材一等獎和北京市社會科學科研成果獎。馮大同教授於1992 年主編出版了《國際商法》 ( 修訂版 ) 教材,後被定為原外經貿部統編教材,曾被評為外經貿部優秀教材。
第二時期為 1994 年至今。這一時期是國際商法作為一門品牌課程的確立時期。 1994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將國際經濟法系改建為法學院,由沈四寶教授任院長。在這一時期,國際商法課程的主要帶頭人是法學院院長沈四寶教授和副院長王軍教授。這一時期的主要成就為:
1、國際商法的教學和科研水平不斷提高,以國際商法課程為核心的國際法專業在 2002年獲得國家重點學科的稱號。
2、國際商法課程被評為 2003 年北京市精品課程。
3、由沈四寶、王軍、焦津洪三位教授編著的國際商法課程教科書《國際商法》被評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國際商法》教材現已被各大專院校採用,至今已發行幾十多萬冊,在社會上產生較大影響,對統一國際商法教材體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在國際商法的教學中不斷總結出了新的教學方法,其中包括:案例教學法、雙語教學法等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並採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這些方法的採用在國內產生較大的影響。經貿大學法學院曾先後召開過多次全國性的國際商法案例教學研討會,與國內同行共同研究國際商法課程的教學方法。
5、編寫了多部國際商法案例教學和雙語教學系列教材 , 除了《國際商法》教材之外,具有代表性的還有:
(1)沈四寶、王軍、焦津洪:《國際商法教學案例 ( 英文 ) 選編》,法律出版社 1999 年出版,該教材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研究生推薦教材;
(2)王軍:《美國合同法案例選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5 年出版;
(3)王軍:《美國合同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6 年出版;
(4)丁丁編著:《英美商事組織法》(案例精粹系列叢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 年出版。
㈥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的師資力量
截止2008年10月,學院專任教師共72名,其中具有教授職稱的教師共23人,具有副教授職稱的教師共3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4人,博士率為61%海外背景率89%,碩士率100%。大部分教師擁有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ACCA)、加拿大注冊會計師(CGA)等國際專業團體的會員資格,為國內其他院校所罕見。我院的教授和專家始終站在科研和教學的最前沿,使用學院配備的最先進的技術設備,隨時准備把最先進的成果奉獻給學員。
學院師資
施建軍教授,安徽無為人,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原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現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正廳級),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中國教育會計學會副會長 ,中國統計學會副會長,江蘇省統計學會會長,兼任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南通縱橫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董事、獨立董事職務,1978年至1982在安徽財貿學院計劃統計系統計專業獲學士學位,1984年12月獲廈門大學經濟學院計劃統計系統計專業碩士學位, 2001年獲得廈門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出版《科技進步監測研究》、《企業統計》等專著、教材13部,在《統計研究》、《會計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曾獲全國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霍英東優秀教學成果獎,國家統計科技進步獎,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獎等。任教及研究方向 經濟理論、統計學理論和方法、軟科學理論和方法、企業管理理論 ,目前承當的科研項目 高校財務管理和財務風險控制研究、管理和企業成長理論、管理創新等。
張新民博士,院長,現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副廳級), 1962年12月生,管理學博士,會計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企業財務狀況質量分析理論的創立者。中國大陸高等院校教授中唯一一位資深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FCCA),入選教育部2005年「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2006年度北京市教學名師獎。
湯谷良博士,1962年生於湖南,經濟學博士,現任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學院執行院長,博士生導師。1987年北京商學院會計系碩士研究生畢業,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1992年間月破格取得到教授職稱,1995年12月又破格取得教授職稱。1993年受聘為碩士研究生導師。1993年7月開始在職攻讀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士學位,師從著名財務專家黃菊波教授,1996年8月獲得博士學位。曾任北京工商大學會計學院院長。同時兼任全國高等財經院校商業財會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商業會計學會學術委員、《會計研究》特約編審。1994年受聘於中央電大,任企業財務學課程的主講教師,是《企業財務學》教材的主編之一。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企業財務管理專業高級財務管理課程教材主編。1990年被授予商業部系統優秀教師稱號。1993年被北京商學院樹為科研標兵。1996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湯教授在財務咨詢、策劃方面具有較高的社會知名度。他是中國新興集團等上市公司的財務顧問,先後為山東魯北化工、沈陽好利來公司、北京好鄰居連鎖店、安徽科苑集團、中國建築一局等大型集團公司進行資產重組、全面預算管理、財務診斷。
張建平博士,副院長,1966年3月生,1995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1999年破格晉升為教授。現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兼任海爾商學院副院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會計學會理事,中國企業家聯合會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跨國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等。擔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和武漢大學的EMBA「高級財務管理」專席教授。曾多年擔任英國ACCA、加拿大CGA和美國CMA項目的高級培訓師。
范黎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分黨委書記,經濟學博士,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研究員,中國WTO研究院研究員、國家行政學院客座教授、入選教育部2007年「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林漢川,1949年生,教授,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曾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現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特級教授、中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企業國際化經營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曾兼任湖北省行為科學學會會長、中國國有資產管理學會理事等職。已指導博士生二十餘人人和碩士生(含MBA、EMBA)一百餘人。
傅慧芬,市場營銷學教授,碩士,現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市場營銷學系主任,中國市場學會理事、中國高校市場學會會員、中國廣告協會學術委員會會員、中國MBA發展研究會會員、中國廣告主協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
王秀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會計學系主任,會計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注冊會計師。
余恕蓮,會計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注冊會計師。
賈懷勤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享有者。主要研究領域是經濟管理定量分析。在非統計專業的統計教學方面有突出貢獻:改革開放之初曾參與創設我國的「應用統計」課程和《統計分析概論》的編寫(1984)。現任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副會長。
外聘教授
Richard Powers教授
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副院長,MBA項目主任,董事管理項目主任,教授。皇後大學學士、MBA、法學碩士、多倫多大學博士。 Powers教授畢業後擔任過律師,在1992年加入多倫多大學之前還在本田汽車加拿大公司擔任高級職務。他目前的研究領域包括公司治理結構、商業法律、體育營銷等方面。他在學校教授EMBA課程,同時也在上海交大擔任訪問教授, 教授公司治理結構課程。
Anil K.gupta教授
美國馬里蘭大學史密斯商學院教授,Dingman創業中心調研主任,國際商業教育與研究中心調研主任,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曾經在多家全球500強企業擔任咨詢顧問,在戰略、全球化以及創業領域造詣頗深。
Walid Hejazi教授
Walid Hejazi教授畢業於西安大略大學,並在多倫多大學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 Hejazi教授是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國際競爭力教授,為MBA,EMBA及高級管理項目教授課程,同時還擔任國際項目主任,與加拿大及其他國家政府研究國際貿易,外國直接投資和國際競爭力等方面課題。
Jialin Xie謝家琳教授
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組織行為學教授,人力資源系主任,加拿大康克迪亞大學MBA、管理學博士,在多倫多大學教授組織行為學、國際組織行為學、比較企業管理學、商業調查方法、管理技巧、跨文化交流和中國管理等課程。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工作壓力,工作設計和跨文化管理,特別是中國企業的管理和組織行為學。Jia Lin Xie擁有豐碩的研究成果,在管理學術雜志、應用心理學雜志、管理雜志、組織行為學雜志和職業與組織心理學雜志上發表過多篇學術論文。Jia Lin Xie主要教授組織行為學和跨文化管理,同時擔任中國上海行為科學協會的顧問。目前還擔任中國國際管理協會副主席。
魏傑教授
現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企業戰略與政策系系主任,擔任中國國有資產管理學會等5家學會的副會長1991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特殊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兼任數十家企業及十幾個省市的經濟顧問,15家大學的兼職教授,曾被評為國家級有特殊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主要研究領域:企業制度安排、企業戰略選擇、企業文化塑造、企業外部選擇、宏觀經濟政策分析、宏觀經濟流量分析、市場經濟研究。
孟憲忠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戰略管理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家教育部首批跨世紀經濟學人才。兼任吉林、遼寧、河南、山東等省、市、區政府經濟顧問;兼任正泰集團、海王葯業、益佰股份等大型企業經濟與發展戰略顧問;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大連理工、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客座教授。 近幾年主要從事企業經濟與區域經濟研究,出版了《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戰略》、《中國企業缺少什麼》、《中國企業咨詢報告》、《絕處逢生》等二十餘部著作,主持國家教委重大科研項目<中國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研究>、<中國企業面臨的迫切問題調研報告>等多項。 在開展學術研究同時,積極參與企業經濟咨詢,先後主持近百家大型企業集團的發展戰略規劃、市場開發、管理提升、人力資源發展、企業文化建設等項目
沈四寶教授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前任院長、博士生和博士後導師,並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組成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2006年被教育部評為國家級教學名師,同時還兼任中國法學會國際經濟法學會會長、最高人民法院專家咨詢員、中央高級幹部講師團成員和中央法制講座主講人,聯合國解決國際投資爭端中心(ICSID)調解員。 沈四寶教授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系並獲得法學碩士學位,曾獲1981年-1982年的富布賴特(Fulbright)獎學金,於1981年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深造,兼備深厚的中西方法學理論基礎,尤其在國際商法領域有著精深造詣,曾應邀參與中國外商投資企業有關法律、《外貿法》、《公司法》和《仲裁法》等法律的起草和修訂工作。 沈四寶教授現為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CIETAC)資深仲裁員,同時兼任國內外多家仲裁機構的仲裁員,如北京、上海、深圳仲裁委員會,穀物及飼料貿易協會(GAFTA)、巴黎仲裁院仲裁員和韓國商事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以及解決國際投資爭端中心(ICSID)調解員,在仲裁領域兼備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㈦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考研大家一般都用什麼參考書
才思教育告訴你:
1.《憲法學討論教學教程》 李衛剛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2.《民事訴訟法》全國高等學校專業核心課程教材 江偉 高等教育出版社
3.《憲法》 周葉中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4.《經濟法》 楊紫喧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版
5.《民事訴訟法》 江偉 高等教育出版社
6.《國際商法》 沈四寶、王軍、焦津洪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7.《法理學》 張文顯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8.《民法學》 蘇號朋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2007版
9.《刑法學》 高銘喧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㈧ 國家經濟法 國際私法和國際商法有什麼不同
1.概念不同:
國際經濟法是指調整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國家與他國私人之間;國際組織與私人之間以及不同國籍私人之間,相互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隨著各國之間貿易和經濟往來日益增長以及國家對貿易和經濟活動的干預日益加強而形成和發展的。早在中世紀末期,歐洲主要商業城市就有一些關於國際商業交易的規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關國際經濟關系的法律規則和制度大量出現 ,並具有了國家之間條約的形式。
國際私法(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在世界各國民法和商法互相歧異的情況下,對含有涉外因素的民法和商法關系,解決應當適用哪國法律的法律。由於涉外因素又稱國際因素,民法和商法在西方傳統上稱為私法,國際私法因而得名。為廣義的民法可以包括商法,各國民法和商法互相歧異的情況,法律術語稱為民法的抵觸或民法的沖突,或稱法律的抵觸或法律的沖突,因此長期以來這一部門法被稱為法律抵觸法或法律沖突法。
國際商法是調整國際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的調整對象是國際商事關系,這種關系是各國商事組織在跨國經營中所形成的商事關系。
2.研究的內容不同:
國際商法最要研究國際貿易過則,如wto規則、反傾銷規則、國際稅收制度等。
國際私法涵蓋國際商法內容,但是偏向與民事關系。
國際經濟法的主體則既包括經濟領域中超越一國國界的「私法」關繫上的主體,也包括經濟領域中國際公法關繫上的主體,即國家以及各國政府間的國際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