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刑法專論
㈠ 北大法學考研用書
一、憲法
王磊《憲法的司法化》《選擇憲法》
周葉中《憲法》(第二版)
肖蔚雲《憲法學概論》(2008版)
張千帆《憲法學導論——原理與應用》(第二版)(該書非專業課考生可挑重點看)
《憲法學》(第二版)法律出版社(用於補充拓展)
二、行政法
姜明安主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三版)。該書前十章為姜教授所撰寫,重點關注。
羅豪才、湛中樂《行政法學》(第二版)關注該書行政行為及行政許可法部分。
羅豪才、湛中樂《行政法學》(自考版)(2008版)與前述之行政法學教材內容基本一致,沒有大的出入,可擇一而看
姜明安《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2008自考版)與前述第一本教材作者陣營基本一致,內容很多是相同的,但該書補充了最新的立法,可以相互補充使用
三、刑法
陳興良教授
1、《刑法適用總論》(上、下卷)(第二版)。可只看上卷。較之於教材較為深入,較之於專著又比較淺顯,因此難度很適合於考研用書的標准。
2、《規范刑法學》。重點關注總論及分論重點罪名。鑒於刑法諸多最新修正案,需要予以補充最新的司法解釋。
3、《刑法學的現代展開》。刑法專業課必備,非專業課可適當拓展。
雙楊《中國刑法論》(第四版)可只看總論部分
馬克昌《刑法學》,高等教育出版社。該書體系清晰,層次分明,亦可作參考用書。
張明楷《刑法學》(第三版)。專業課考生必備。非專業課若有興趣可了解拓展。
另外,刑法專業課考生除以上用書,另外推薦以下用書:
陳興良 《本體刑法學》陳興良文集系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共同犯罪論》(第二版)(該書系陳教授博士論文,鑒於共同犯罪在刑法學中的重要地位,被西方學者稱為「刑法學中的絕望與黑暗之山」,可予以拓展)
梁根林 《合理組織對犯罪的反應》(論文集)
馬克昌 《近代西方刑法學說史略》《外國刑法原理》或張明楷《外國刑法綱要》(建議專業課考生對刑法發展歷史尤其是西方刑法學說有所了解)
儲槐植 相關論文 學有餘力的同學可參考其《美國刑法》
高明瑄等著《刑法專論》(研究生用書)
北大刑法其他教授的論文
另外建議專業課考生若有餘力可閱讀我國台灣地區韓忠謨《刑法原理》、陳朴生《刑法專題研究》、許玉秀《當代刑法思潮》等。
四、刑事訴訟法
汪建成《刑事訴訟法概論》《理想與現實——刑事證據理論的新探索》《沖突與平衡——刑事程序理論的新視角》
陳瑞華 《刑事訴訟的基本問題》(第二版)《刑事訴訟的前沿問題》(第二版)《看得見的正義》《刑事審判原理》(第二版)
陳光中 《刑事訴訟法》(第二版)(汪建成、陳瑞華教授參編)
另外,刑事訴訟法需要關注老師最新論文
五、民法
魏振瀛《民法》(第三版)
馬俊駒、余延滿《民法原論》(第三版)
龍衛球《民法總論》(第二版)
梁慧星 《民法總論》
李永軍《民法總論》 《合同法總論》
劉凱湘《民法總論》(第二版)
梁慧星、陳華彬《物權法》(第四版)或者陳華彬《物權法》(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1998版)(總論部分)
崔建遠《合同法》(第四版)
韓世遠《合同法總論》(第二版)
張新寶或王利明《侵權行為法》
王軼 《物權變動論》
另外,人大王利明教授的民法系列專著也可參考補充。
建議閱讀王澤鑒民法總則、民法物權(總論),言簡意賅,簡明扼要,微言大義,體系明了,有助於加深理解。
六、民事訴訟法
潘劍鋒《民事訴訟原理》
劉家興、潘劍鋒《民事訴訟法學》(2008版)
江偉《民事訴訟法》(第三版)
專業課信息部分: 1 因為北大法學院對於法學碩士沒有指定的參考書,所以在此我向大家推薦一些參考書目。 A 卷部分: 憲法 : 《憲法學》,北大出版社,魏定仁等著,第二版 《憲法》,高教北大版,周葉中主編,第二版 《憲法的司法化》《選擇憲法》王磊 《憲法學導論》張千帆。 我推薦周葉中的《憲法》,知識體系非常好。答題模式也可參照此書。如果有空,應該看一看《憲法學導論》,但這本書比較難。 行政法: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北大高教版,姜明安主編,第二版 我看的是這本書,但是並不覺得特別好,據說姜老師有本自考教材很好。 刑訴: 《刑事訴訟法學概論》北大版,汪建成著 《看得見的正義》或者《問題與主義之間》陳瑞華老師的書 刑法 《中國刑法論》北大版第三版,雙楊著,郭自力老師參與修訂。 《刑法案例教程》,中國法制出版社,陳興良著 國際法 《國際法》人大版遠程教育系列,白桂梅,朱麗江主編。 白 老師去年有出新書,應該關注一下。 B 卷 法理 《法理學》北大版遠程教育系列,周旺生著。 《法理探索》周旺生著(有時間翻一翻) 經濟法 《經濟法學》北大版,張守文主編(必看) 《經濟法》楊紫煊,北大高教版第 2 版,反壟斷部分這本書稍好 《企業與公司法》北大版,甘培忠著,第四版 《財政稅收法》,法律出版社,劉劍文主編,第三版 《經濟法理論的重構》,人民出版社,張守文著 《稅法基礎理論》,北大版,劉劍文,熊偉著 《金融法概論》北大版,吳志攀 民訴 《民事訴訟原理》北大版,潘劍峰著 民法: 《民法》北大高教版,魏振瀛主編 一套九五計劃藍綠皮的民法教材,梁慧星《民法總論》,梁慧星陳華彬《物權法》,張廣興《債法》 國經: 《國際經濟法》北大高教版第二版,余勁松,吳志攀主編 邵景春的遠程教育的內部教材《國際經濟法》 還可以拿王傳麗的教材做參考,任選。 2 資料的選擇: 凱程的《內部沖刺百題》無論是答題方法還是押題方面都很好。 在上北大英華的輔導班時,陳永生老師(刑訴)給總結了一些專題,非常好,有機會可以把這個筆記復印一下。 《北大法學考研十門核心課》,為北大的研究生總結,內容有好有壞,經濟法,國際經經濟法,民法這些內容過多的科目,看這個筆記可以省比較多的時間。 如果民法能找到王軼老師的課堂筆記,也非常不錯。 國際經濟法王慧老師的講課錄音。 3 關於輔導班: 輔導班在暑假的個人經歷中已經提及。主要有兩個,北大英華和凱程。北大英華更重基礎,持續時間較長,如果基礎好的同學可不必參加。 凱程的應試性針對性很強,在大家知識掌握程度相同時,參加這個輔導班容易讓你勝出。我參加凱程的真題講解班,我從中學到的最重要的是答題方法,老師也講了些復習策略,很有啟迪性。 我還參加了凱程的百題沖刺班,百題沖刺講義,我個人認為非常的好,在最後一個星期里,我把凱程的百題沖刺班講義認真地看了三遍,並且把其中所列的自己不是很熟悉的知識點又查漏補缺,非常幸運的,這本講義押中了好多題。尤其今年的 A 卷部分,本來是比較難的,但刑訴部分刑法部分還有國際法等本分均有押中題目,我便順利通過初試。 4 復習方法: 主要注意三點: ( 1 )北大的書目多,看書不能看得過細過慢,要先從宏觀上對整個學科的體系脈絡有個很好的把握,然後仔細的看每年的重點,深入理解。我認為應該至少把知識看 4 遍。 ( 2 ) 我比較喜歡框架性記憶。。比如經濟法總論部分,框架性非常明顯,如果在記憶時畫出框架圖,有個整體框架在腦子里,答題的思路就非常清晰。尤其是在答「某某的體系」這一類體型時,作用尤為明顯。民法的重點我也會整理成一個個專題,(內容不用特別詳盡,有框架即可)按照考試時的答題模式整理,有助於最後的記憶。 ( 3 )反復研究歷年真題,找出重點和出題規律。 小結: 考研這一路走來,我認為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信心和毅力。在這一路,選擇北大,尤其是跨專業,也有人說過我考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自己總是一笑了之,既然做了決定,這些話對自己毫無意義。在這一路,有很多人中途放棄了考研,他們不是不聰明,而是沒有毅力。一些人雖然參加了考研,但成績不理想,我想,在復習中珍惜時間非常重要,決定去考卻不努力,只是浪費時間。而在考研中還想找工作想出國更是不可取,我們的能力與精力都是有限的,努力做好一件事,成功地可能性才會更大。 對於有些人一開始就准備考兩年的,我也奉勸大家先放棄這個念頭,我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其一次成功,人有退路有借口,有時就會鬆懈,破釜沉舟,一舉中的在我看來最可取。 在考研期間的心態調整也很重要,我們要放鬆自己的心情,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光緊張是沒有用的,倒不如快快樂樂的准備考研。
㈡ 有哪些刑法學必讀的經典著作
馬克昌主編:《犯罪通論》(第三版),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馬老仙逝,其思永存,學術地位自不待言。
馬克昌主編:《外國刑法學總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神作,囿於先生早年經歷,翻譯的很拗口,但也好懂。
馬克昌:《比較刑法原理:外國刑法學總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同上,也是很難讀,卻很易理解。
馬克昌主編:《近代西方刑法學說史》,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我還沒拜讀這一本大作。
高銘暄主編:《刑法專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王作富主編:《刑法分則實務研究》[上中下](第五版),中國方正出版社2013年版 。王先生是傳統刑法和新刑法的集大成者。
陳興良、周光權著:《刑法學的現代展開》,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少壯派法學家
陳興良:《刑法哲學》[上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怎一個好字!
㈢ 何鵬的學術成就
何鵬教授治學嚴謹,勤於耕耘,出版專著多部、譯著2 部。其中《外國刑法簡論》和《外國刑法》學(下學冊)在我國法學界引起廣泛反響,《外國刑事法選論》、《現代日本刑法專題研究》、《中外罪犯改造制度比較研究》等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我國研究外國刑法的與比較刑法的空白。他有較大堅實的外語功底,不僅精通日語,還初通英語與俄語。他是我國最早幾位刑法碩士和博士生導師之一,已先後培養碩士生23名,博士生19名。
㈣ 能否推薦學習外國刑法的書目,就是關於外國刑法的著作。謝謝!
馬克昌主編:《犯罪通論》(第三版),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馬老仙逝,其思永存,回學術地位自答不待言。
馬克昌主編:《外國刑法學總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神作,囿於先生早年經歷,翻譯的很拗口,但也好懂。
馬克昌:《比較刑法原理:外國刑法學總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同上,也是很難讀,卻很易理解。
馬克昌主編:《近代西方刑法學說史》,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我還沒拜讀這一本大作。
高銘暄主編:《刑法專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王作富主編:《刑法分則實務研究》[上中下](第五版),中國方正出版社2013年版 。王先生是傳統刑法和新刑法的集大成者。
陳興良、周光權著:《刑法學的現代展開》,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少壯派法學家
陳興良:《刑法哲學》[上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怎一個好字!
㈤ 2015西南大學法學研究生指定書目
1、英語(一)
2、政治
3、法學綜合一(法理學80分、憲法學35分、中國法制史35分)
法學綜合二(民法總論50分、刑法總論50分、訴訟法學(含民事訴訟法)
復試專業課(研途寶考研)
520 法學理論(01方向選)、521 中國法律思想史(02方向選)、522 行政訴訟法學(03方向選)、523 刑法學(含刑法最新條文)(04方向選)、524 商法學(含商法最新法律條文)(05方向選)、525 民事訴訟法學(06方向民訴方向選)、526 刑事訴訟法學(06方向刑訴方向選)、
1、憲法
王磊《憲法的司法化》《選擇憲法》
周葉中《憲法》(第二版)
肖蔚雲《憲法學概論》(2008版)
張千帆《憲法學導論——原理與應用》(第二版)(該書非專業課考生可挑重點看)
《憲法學》(第二版)法律出版社(用於補充拓展)
2、行政法
姜明安主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三版)。該書前十章為姜教授所撰寫,重點關注。
羅豪才、湛中樂《行政法學》(第二版)關注該書行政行為及行政許可法部分。
羅豪才、湛中樂《行政法學》(自考版)(2008版)與前述之行政法學教材內容基本一致,沒有大的出入,可擇一而看
姜明安《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2008自考版)與前述第一本教材作者陣營基本一致,內容很多是相同的,但該書補充了最新的立法,可以相互補充使用
3、刑法
陳興良教授
《刑法適用總論》(上、下卷)(第二版)。可只看上卷。較之於教材較為深入,較之於專著又比較淺顯,因此難度很適合於考研用書的標准。
《規范刑法學》。重點關注總論及分論重點罪名。鑒於刑法諸多最新修正案,需要予以補充最新的司法解釋。
《刑法學的現代展開》。刑法專業課必備,非專業課可適當拓展。
雙楊《中國刑法論》(第四版)可只看總論部分
馬克昌《刑法學》,高等教育出版社。該書體系清晰,層次分明,亦可作參考用書。
張明楷《刑法學》(第三版)。專業課考生必備。非專業課若有興趣可了解拓展。
另外,刑法專業課考生除以上用書,另外推薦以下用書:
陳興良 《本體刑法學》陳興良文集系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共同犯罪論》(第二版)(該書系陳教授博士論文,鑒於共同犯罪在刑法學中的重要地位,被西方學者稱為「刑法學中的絕望與黑暗之山」,可予以拓展)
梁根林 《合理組織對犯罪的反應》(論文集)
馬克昌 《近代西方刑法學說史略》《外國刑法原理》或張明楷《外國刑法綱要》(建議專業課考生對刑法發展歷史尤其是西方刑法學說有所了解)
儲槐植 相關論文 學有餘力的同學可參考其《美國刑法》
高明瑄等著《刑法專論》(研究生用書)
4、刑事訴訟法
汪建成《刑事訴訟法概論》《理想與現實——刑事證據理論的新探索》《沖突與平衡——刑事程序理論的新視角》
陳瑞華 《刑事訴訟的基本問題》(第二版)《刑事訴訟的前沿問題》(第二版)《看得見的正義》《刑事審判原理》(第二版)
陳光中 《刑事訴訟法》(第二版)(汪建成、陳瑞華教授參編)
5、民法
魏振瀛《民法》(第三版)
馬俊駒、余延滿《民法原論》(第三版)
龍衛球《民法總論》(第二版)
梁慧星 《民法總論》
李永軍《民法總論》 《合同法總論》
劉凱湘《民法總論》(第二版)
梁慧星、陳華彬《物權法》(第四版)或者陳華彬《物權法》(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1998版)(總論部分)
崔建遠《合同法》(第四版)
韓世遠《合同法總論》(第二版)
張新寶或王利明《侵權行為法》
王軼 《物權變動論》
6、民事訴訟法
潘劍鋒《民事訴訟原理》
劉家興、潘劍鋒《民事訴訟法學》(2008版)
江偉《民事訴訟法》(第三版)
㈥ 外國刑法中新舊兩派的爭議(觀點,內容)
倫理價值評價與社會秩序價值評價、道義非難與防衛觀念的對立,由於這些對立,以致新舊兩派刑法理論長期爭論不休
近代西方刑法新舊派理論對《欽定大清刑律》的影響
晚清時期,中國社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劇變。與此相關的沿襲了幾千年的傳統法律制度的變革亦時不我待。《欽定大清刑律》[①]便是晚清修律的標志性成果。19世紀末20世紀初,正是西方刑法理論新舊兩派激烈爭論的時期。東鄰日本,刑法學界也掀起了新舊學派理論爭論的熱潮。日本1907年的刑法典就是在新派理論指導下制定的。深受傳統律學影響的中國法學界,當時還無力形成刑法學派,更談不上參與新舊兩派刑法理論的爭論,但這並不說明晚清刑律的變革未受到新舊刑法學派理論爭論的影響。事實是,清末的修律者們已注意到西方刑法學派的理論差異,在起草刑律時是有取捨的。很難說模範日本近代刑法,移植大陸法系刑法制度的《欽定大清刑律》是在那個刑法學派影響下制定的,但通過日本刑法學家岡田朝太郎及其他渠道傳入中國的新舊刑法學派理論烙印的確打在了《欽定大清刑律》上。探討西方新舊兩派理論對《欽定大清刑律》的影響,既可以探明中國刑法近代化邁出第一時的理論高度,又有助於理清民國刑法變化的理論脈絡。
一、刑法基本原則
西方三大近代刑法原則對《欽定大清刑律》產生了全面而深遠的影響。這三大原則均是西方啟蒙思想的產物,是構成近現代刑法的柱石。舊派理論視為圭臬,晚清刑律改革在基本原則的採用上傾向於古典的舊派理論,特別是罪刑法定主義的明確規定,刪除比附,禁止類推較集中地體現了舊派的理論。基於三權分立和心理強制理論的罪刑法定主義原則首次引入中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也體現了古典刑法學派的強大生命力。同時,立法者們也注意到了新派理論關於刑法基本原則含義的詮釋,比如,《欽定大清刑律》在吸納了罪刑相適應原則時,除了舊派的報應論的思想基礎外,也接受了新派功利論的思想,注意教育刑的價值,對未成年人犯罪的感化教育便是例證。
(一)《欽定大清刑律》中的罪刑法定原則
其一,明確宣告罪刑法定原則,否定比附類推。《欽定大清刑律》第10條規定:「法律無正條者,不問何種行為,不為罪。」[②]這是我國刑法史上第一次明確規定的「罪刑法定主義」,沈家本在奏進呈刑法草案折中詳細陳述了立法理由:「本條所以示一切犯罪須有正條乃為成立,即刑律不準比附援引之大原則也。凡刑律於無正條之行為,若許比附援引及類似之解釋者其弊有三;第一,司法之審判官得以已意於律無正條之行為比附類似之條文致人於罪,是非司法官直立法官矣。司法立法混而為一,非立憲國之所應有也。第二,法者,與民共信之物。律有明文乃知應為與不應為。若刑律之外參以官吏之意見則民將無所適從。以律無明文之事忽援類似之罰,是何異於以機阱殺人也。第三,人心不同,亦如其面。若許審判官得據類似之例科人以刑,即可恣意出入人罪,刑事裁判難期統一也。因此三弊,故今惟英國視習慣法與成文法為有同等效力。此外歐美及日本各國無不以比附援引為例禁者,本案故采此主義,不復襲用舊例。」[③]岡田朝太郎認為《欽定大清刑律》「禁比附援引,可謂中國刑律上之一大革命。」[④]
其二,嚴格刑法解釋。《欽定大清刑律》雖然明確了罪刑法定原則,否定了比附類推,但並不排斥對刑法的自然解釋,若需要對刑法進行解釋,必須符合嚴格解釋的原則。民國初年刑法學者在解釋這一條款時作了補箋;「本例雖不許比附援引,究許自然解釋。自然解釋者,即所犯之罪與法律正條同類或加甚之時,則依正條解釋而通用之也。同類者,例如,修築馬路正條只禁止牛馬經過,則象與駱駝自然在禁止之例是也;加甚者,例如,正條禁止鉤魚,其文未示及禁止投網,而投網較垂鉤加甚,自可援鉤魚之例以定罪是。」[⑤]
其三,法不溯及既往。《欽定大清刑律》第1條規定:「本律於凡犯罪在本律頒行以後者適用之;其頒行以前未經確定審判者亦同,但頒行以前之法律不以為罪者不在此限。」沈家本先生在1907年的草案中闡述了立法理由:「本條定刑法效力之關於時者。第一項規定本於刑法不溯既往之原則,與第十條規定採用律無正條不處罰之原則相輔而行,不宜偏廢也。第二項前半指犯罪在新律施行前,審判在施行後,定新舊二律之中,孰當引用也。關於本題之立法例有二:一為比較新舊二法,從其輕者處斷之主義。法國刑法第四條,比國刑法第二條,德國刑法第二條,匈牙利刑法第二條,和蘭刑法第一條第二項,紐約刑法第二條,日本現行刑法第三條第二項,日本改正刑法第六條第二項,那威刑法第三條等皆本乎是。二即不分新舊二法,概從新法處斷之主義,英國用之。我國明律亦主此義。本朝雖有第一主義之例,然律之本文,仍有犯在以前並依新律擬斷之規定。議者謂被告犯罪之時,已得有受當時法律所定之刑之權利。誠如此說,應一概科以舊律之刑,不應復分新舊二律之輕重也。況人民對於國家並無所謂有受刑權利之法理也。或又謂若使新律重於舊律,而舊律時代之犯人科以新律之重刑,則與舊律時代受舊律輕刑之同種犯人相較,似失其平。誠如此說,則使新律施行之後,僅此舊律時代之同犯犯人科以舊律之輕刑,彼新律時代之犯人據新律而科重刑者,若互相比較,則又失其平矣。或又謂刑失之嚴不如失之寬。從新律之輕者,所以為寬大也。然刑不得為沾恩之具,非可嚴亦非可寬者。夫制定法律,乃斟酌國民之程度以為損益。既經裁可頒布,即垂為一代之憲章,不宜復區別輕重寬嚴也。歐美及日本各國多數之立法例,所以採用第一主義者,蓋受法國刑法之影響。而法國刑法之規定則其時代之反動耳,於今日固無可甄擇者。我國自古法理,本有第二主義之立法例,此本案所以不與多數之例相雷同,而仍用第二主義也。第二項後來頒行以前之律例不為罪者,不在此限。其旨與前微異,蓋一則新舊二律俱屬不應為之罪惡,不過輕重之差。一則新律雖為有罪,而舊律實認許其行為,因判決在後,遽予懲罰,有傷期刻也。」進而,沈家本先生在案語的「注意」部分指出:「第一項既採用刑法不溯既往之原則,新刑律施行以前之行為,在新刑律雖酷似有罪之行為,不得據新律之規定而罰之。第二項指未經確定裁判者,雖已有宣告,仍得依上訴而變更之。凡案件具此情節,檢察官即得上訴而請求引用新律。其上訴方法及其限制一以訴訟法為據。」[⑥]
其四,《欽定大清刑律》分則中規定了具體犯罪。在總則罪行法定原則的精神指導下,在分則中對各種犯罪作了明文規定。分則中共規定了侵犯帝室罪等36類罪名,從而為司法實踐的定罪活動提供了明確的標准。
其五,分則中規定了具體犯罪的法定刑。《欽定大清刑律》採取的是相對確定的法定刑,即在法律條文中規定一定的刑種、幅度,並確定其最高和最低期限。它體現了相對罪刑法定的精神。例如,第四章「妨害國交罪」中的第120條規定:「對外國君主或大統領有不敬之行為者,處二等至四等有期徒刑或二千元以下二百元以上罰金。」分則中類似規定,比比皆是。這樣,可以使司法官在法定刑的刑種和幅度內根據案情做出正確宣判。同時也避免了絕對罪刑法定原則過於僵化的弊端。
(二) 罪刑相適應原則在《欽定大清刑律》中的體現
《欽定大清刑律》引入了罪刑相適應原則,並將其精神體現在眾多的具體條文中,大體看來,以下方面較集中地體現了罪刑相適應原則。
第一,法律適用的主體平等。法律適用上的主體平等是罪刑相適應的前提。如果有人犯了罪可以享受種種特權,便談不上罪刑相適應了。為此,《欽定大清刑律》第2條至第8條規定了刑律對人的效力。其中第2條規定:「本律於凡在帝國內犯罪者,不問何人適用之。其在帝國外之帝國船艦內犯罪者,亦同。」從而否定了因身份不同而導致適用法律上的不平等。取消了中國封建法律中長期存在的議、請、減、贖、當、免等特權。為平等的適用法律,在立法上創造了條件。
第二,確立了近代刑罰體系。罪刑相適應需要有科學的刑罰體系相配套,《欽定大清刑律》第37條規定:「刑分為主刑及從刑。主刑之種類及重輕之次序如左;第一,死刑;第二,無期徒刑;第三,有期徒刑;(一)一等有期徒刑——十五年以下,十年以上,(二)二等有期徒刑——十年未滿、五年以上。(三)三等有期徒刑——五年未滿,三年以上。(四)四等有期徒刑——三年未滿,一年以上,(五)五等有期徒刑——一年未滿,二月以上;第四,拘役:二月未滿,一日以上;第五,罰金;一元以上。從刑之種類如左:第一,褫奪公權;第二,沒收。」《欽定大清刑律》所確定的刑名,深受日本1907年刑法的影響,1907年日本刑法廢除了重罪、輕罪、違警罪的劃分,取消了徒刑、流刑的名稱。將主刑分為死刑、懲役、禁錮、罰金、拘留、科料六種,沒收為附加刑。剝奪公權由特別法加以規定,未列入刑法典中。《欽定大清刑律》中的刑罰體系比日本新刑法中的刑名更簡潔、更概括、更清晰。雖然有些地方尚待完善,[⑦]但總體上看,這個刑罰體系按照各種刑罰方法的輕重次序分別加以排列,相關刑種互相銜接,結構嚴密,主附配合。這樣,既能根據已然的犯罪的社會危害性程度予以適用,具有給犯罪人帶來一定痛苦的懲罰性,從而體現報應的意蘊;又能根據未然的犯罪的可能性大小加以適用,例如剝奪自由,限制自由,剝奪財產等刑罰,都具有遏制再犯的功能,從而達到功利的目的。科學的近代刑罰體系的確立,為實現罪刑相適應原則奠定了基礎。
第三,規定了輕重有別的處罰原則。《欽定大清刑律》根據犯罪的社會危害性程度不同,規定了輕重有別的處罰原則。其一,防衛過當,緊急避險減輕處罰。第15條規定:「對現在不正之侵害,而出於防衛自己或他人權利之行為,不為罪;但防衛行為過當者,得減本刑一等至三等。」第16條規定:「避不能抗拒之危難、強制而出於不得已之行為,不為罪;但加過當之損害者,得減本刑一等至三等。前項之規定,於公務上有特別義務者,不適用之。」其二,未遂犯、中止犯減免處罰。第17條規定:「犯罪已著手,而因意外之障礙不遂者,為未遂犯。其不能生犯罪之結果者,亦同。未遂犯之為罪,於分則各條定之。未遂罪之刑,得減既遂罪之刑一等或二等。」第18條規定:「犯罪已著手,而因已意中止者,准未遂犯論。得免除或減輕本刑。」其三,在共同犯罪中,規定從犯減輕處罰。第31條規定:「於實施犯罪行為以前幫助正犯者,為從犯。得減正犯之刑一等或二等。教唆或幫助從犯者,准從犯論。」其四,數罪並罰。第五章為俱發罪,分別情況,對俱發罪進行了詳細地規定。以上種種輕重有別的處罰原則,都體現了《欽定大清刑律》中的罪刑均衡原則。
第四,規定了近代刑罰制度。《欽定大清刑律》的立法者們洞察世界刑法理論發展態勢,借鑒了新派刑法理論規定了一系列刑罰制度。其一,累犯制度。第五章為「累犯罪」,「凡已受刑之執行,復再犯罪,此其人習於為惡,實為社會之大憝。若仍繩以初犯之刑,有乖刑期無刑之義,故本章特設規定。」[⑧]所謂特設規定,主要指累犯加重的規定。」其二,自首制度。第九章為「自首制度」,第51條做了一般規定:「犯罪未發覺而自首於官受審判者,得減本刑一等。犯親告罪向有告訴權之人首服,受官之審判者,亦同。」沈家本闡述了自首減輕的理由「自首減刑為獎勵犯罪者悔過投誠而設。各國多數之例,惟認特別自首者,著之於分則。其有規定於總則者,蓋緣於中國法系也。自首必須備具四要件。(一)自己之犯罪;(二)必於覺前,若於發覺後告言已罪,乃自白非自首;(三)告知於官,惟例外告知被害者亦准自首法;(四)於官署就審判。四者不備即不得將予自首也。」[⑨]符合自首條件者可減輕處罰。其三,酌減制度。第十章為「酌減」,第54條規定:「審按犯人之心術及犯罪之事實,其情輕者,得減本刑一等或二等。」沈家本解釋說:「為裁抑犯罪,制定分則以下各條。然同一犯罪,情節互異,若株守一致,則法律之范圍過狹,反致有傷苛刻。故予裁判官以特權,臨時酌量犯人之心術與犯罪之事實,減一等或二等也。」[⑩]其四,緩刑制度。岡田朝太郎不僅把西方的緩刑制度首次引進日本刑法,而且又把這一制度引入中國。第十二章為「緩刑制度」,第63條規定:「具有下列要件,而受四等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之宣告者,自審判確定之日起,得宣告緩刑五年以下,三年以上:(一)未曾受拘役以上之刑者;(二)前受三等至五等有期徒刑執行完畢或免除後逾七年,或前受拘役執行完畢或免除後逾三年者;(三)有一定之住所及職業者;(四)有親屬或故舊監督緩刑內之品行者。」其五,假釋制度。第十三章為「假釋」,第66條規定:「受徒刑之執行而有悛悔實據者,無期徒刑逾十年後,有期徒刑逾二分之一後,由監獄官申達法部,得許假釋出獄;但有期徒刑之執行未滿三年者,不在此限。其六,時效制度。第十五章規定時效,第69條規定了追訴時效:「提起公訴權之時效期限,依下例定之:(一)系死刑者,十五年;(二)系無期徒刑或一等有期徒刑者,十年;(三)系二等有期徒刑者,七年;(四)系三等有期徒刑者,三年;(五)系四等有期徒刑者,一年;(六)系五等有期徒刑、拘役、罰金者,六月。前項期限,自犯罪行為完畢之日起算。逾期不起訴者,其起訴權消滅。」第74條規定了行刑時效:「行刑權之時效期限,依下例定之:(一)死刑,三十年;(二)無期徒刑,二十五年;(三)一等有期徒刑,二十年;(四)二等有期徒刑,十五年;(五)三等有期徒刑,十年;(六)四等有期徒刑,五年;(七)五等有期徒刑,三年;(八)拘役、罰金,一年。前項期限,自宣告確定之日起算。逾期不行刑者,其行刑權消滅。」
第六,按刑罰階梯理論設置了分則的順序。《欽定大清刑律》分則共三十六章,各章順序基本上按照犯罪性質的嚴重程度從重到輕依次排列。
(三) 刑罰人道主義原則在《欽定大清刑律》中的體現
針對西方封建中世紀的刑罰殘酷性、暴虐性,啟蒙思想家提出了刑罰人道主義原則。人類的人道精神促使刑罰的嚴厲性在長期的演變中緩慢但堅定地日趨緩和,刑罰體系從以死刑為中心,到以肉刑為中心,再到以自由刑為中心的歷史發展,背後的決定性力量是人道精神。因此,刑罰人道主義與寬容、柔和、人性等德性詞彙相聯系,與野蠻、殘酷、恐怖、折磨等相對立。刑罰人道主義表現出國家在規定和運用刑罰時對犯罪以及犯罪之實施者的一種寬容的態度,其實質是將犯罪人作為倫理主體對待,而不是物體處理。刑罰人道主義意味著對於人的自主性的承認。可見,刑罰人道主義的基本含義實際上是人道主義形而上學原則的直接套用。只有將這一原則展開為一系列人道主義刑罰規則,才具有刑法上的意義。這些規則包括否定性規則和肯定性規則兩個基本方面。否定性規則是人不能被作為手段對待之形而上學原則的展開,一般以「禁止……」,「不得……」的語言結構形式表達;肯定性規則是人應當作為目的對待之形而上學原則的展開,一般以「應當……」「盡量……」的語言結構形式表達,這兩個方面統一在一起形成一個規則體系,確保人道主義的實現。而且,否定性規則是刑罰人道主義的基礎,肯定性規則是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提升。
經過沈家本等清末修律者們的努力,西方近代的刑罰人道主義原則得以在《欽定大清刑律》中確立。主要表現為:
第一,刪除重法,設置近代刑種。
沈家本、伍廷芳受命修律後,對中西刑律進行了比較研究,「綜而論之,中重而西輕者為多。蓋西國從前刑法,較中國尤為慘酷,近百數十年來,經律學家幾經討論,逐漸改而從輕,政治日臻完善。故中國之重法,西人每訾為不仁。其旅居中國者,皆借口於此,不受中國之約束。」「臣等竊維治國之道,以仁政為先。自來議刑法者,亦莫不謂裁之以義而推之以仁。然則刑法之當改重為輕,固今日仁政之要務,而即修訂之宗旨也。現行律例款目極繁,而最重之法,亟應先議刪除者,約有三事。」「一日凌遲、梟首、戮屍」,「一日緣坐」,「一日刺字」。「以上三事,皆中法之重者。參諸前人之論說,既多議其殘苛,而考諸今日環球之國,又皆廢而不用,且外人訾議中法之不仁者,亦惟此數端為最甚。」[11]
《欽定大清刑律》確定近代刑種為主刑和從刑兩類。其中主刑為死刑、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罰金。從刑為褫奪公權和沒收。沈家本認為舊律應變通者有五端,「更定刑名」便是其中之一。[12]楊鴻烈先生對此也給予了高度評價。「將中國法律最落後不合時宜的部分真能愷切披陳,可算是對中國法系加以改造的一篇大宣言。」[13]
第二,酌減死罪,確立死刑惟一制度。
死刑條款的多少是衡量一部刑法人道與否的重要標志之一。沈家本等人對死刑的立法極為重視,雖說廢除死刑的條件不成熟,但減少死刑的適用,也是刑罰人道主義的體現。「死罪之增損代各不同,唐沿隋制,太宗時簡絞刑之屬五十,改加役流,史志稱之。宋用《刑統》而歷朝編敕麗於大辟之屬者,更仆難數,頗傷繁細。元之刑政廢弛,問擬死罪者,大率永系獄中。《明律》斬、絞始分立決、監候,死刑階級自茲益密。歐美刑法,備及單簡,除義大利、荷蘭、瑞士等國廢止死刑外,其餘若法、德、英、比等國,死刑僅限於大逆、內亂、外患、謀殺、放火、溢水等項。日本承用中國刑法最久,亦止二十餘條。中國死刑條目較繁,然以實際論之,歷年實決人犯以命盜為最多,況秋審制度詳核實緩,倍形慎重,每年實予勾決者十不逮一,有死刑之名而無死罪之實。持較東西各國,亦累黍之差爾。茲擬准《唐律》及國初並各國通例,酌減死罪;其有因囿於中國之風俗,一時難予驟減者,如強盜、搶奪、發冢之類,別輯暫行章程,以存其舊,視人民程途進步,一體改從新律。顧或有謂罪重法輕,適足召亂者。不知刑罰與教育互為消長,格免之判,基於道齊。有虞畫像,亦足致垂拱之治;秦法誅及偶語,何能禁勝、廣之徒起於草澤;明洪武時所頒大誥,至為峻酷,乃棄市之屍未移,新犯大辟者即至。征諸載籍,歷歷不爽。況舉行警察為之防範,普設監獄為之教養,此弊可無顧慮也。」[14]沈家本在指出酌減死刑的必要性的同時,也批評了酷刑的不人道。
在死刑的執行方法上同樣能反映刑罰的殘酷與人道;沈家本主張「死刑惟一」。「舊律死刑以斬、絞分重輕,斬則有斷脰之慘故重,絞則身首相屬故輕,然二者俱屬絕人生命之極刑,謂有輕重者,乃據炯戒之意義言之爾。查各國刑法,德、法、瑞典用斬,奧大利、匈牙利、西班牙、英、俄、美用絞,俱系一種,惟德之斬刑通常用斧,亞魯沙斯、盧連二州用機械,蓋二州前屬於法而割畀德國者,猶存舊習也。惟軍律所科死刑俱用銃殺,然其取義不同,亦非謂有輕重之別。茲擬死刑僅用絞刑一種,仍於特定之行刑場所密行之。如謀反大逆及謀殺祖父母、父母等條,俱屬罪大惡極,仍用斬刑,則別輯專例通行。至開戰之地頒布戒嚴之命令,亦可聽臨時處分,但此均屬例外。」[15]《欽定大清刑律》第38條規定:「死刑用絞,於獄內執行之。」
第三,對未成人犯罪的懲治教育。
《欽定大清刑律》第11條規定:「凡未十二歲人之行為,不為罪;但因其情節,得施以感化教育。」沈家本對此解釋為「夫刑者,乃出於不得已而為最後之制裁也。幼者可教而不可罰,以教育涵養其德性,而化其惡者,使為良善之民,此明刑弼教之義也。凡教育之力所能動者,其年齡依各國學校及感化場之實驗,以十六七歲之間為限。故本案拾辨別心之舊說,而以能受感化之年齡為主。同十六歲以下無責任之主義。誠世界中最進步之說也」。沈家本在理由之後又提出了注意事項「因其情節而命以感化教育。蓋以未滿十六歲者,雖有觸罪行為,不應置諸監獄,而應置諸特別之學校。至感化場規則,當另行纂定。不在刑律之內。所謂情節者,非指罪狀輕重而言,乃指無父兄或有父兄而不知施教育者。感化教育者,國家代其父兄而施以德育是也。」[16]憲政編查館認為刑事責任年齡十五歲太寬,主張改為十二歲。最後由皇帝欽定為十二歲,但同時在第50條宥減中加上未滿十六歲人得減本刑一等或二等。[17]
沈家本把懲治教育視為《欽定大清刑律》的重大變化之一,特別看重。「犯罪之有無責任,俱以年齡為衡。各國刑事丁年自十四迄二十二不等,各隨其習俗而定。中國幼年犯罪,向分七歲、十歲、十五歲為三等,則刑事丁年為十六歲以上可知。夫刑罰為最後之制裁,丁年以內乃教育之主體,非刑法之主體。如因犯罪而拘置於監獄,薰染囚人惡習,將來矯正匪易,如責付家族,恐生性桀驁,有非父兄所能教育,且有家本貧窶無力教育者,則懲治教育為不可緩也。按懲治教育始行之於德國,管理之法略同監獄,實參以公同學校之名義,一名強迫教育,各國仿之,而英尤勵行不怠,頗著成績。茲擬採用其法,通飭各直省設立懲治場,凡幼年犯罪,改為懲治處分拘置場中,視情節之重輕,定年跟之長短,以冀漸收感化之效,明刑弼教,蓋不外是矣。」[18]
第四,對精神病人、喑啞人行為的特別規定。
關於精神病人行為,《欽定大清刑律》第12條規定:「精神病人之行為,不為罪;但因其情節得施以監禁處分。前項之規定,於酗酒或精神病間斷時之行為,不適用之。」草案案語說明了立法理由:「本條系規定痴與瘋狂等精神病人,雖有觸罪行為全無責任。精神病人之行為非其人行為,乃疾病之作為,故不應加刑,而應投以葯石。若於必要之時,可命以監禁。各國之規定皆與本條同。」[19]
關於喑啞人的行為,《欽定大清刑律》第50條規定得減本刑一等或二等處罰。沈家本認為「聾啞精神不完備者不能與普通之犯罪者同論,故酌量情節減輕本刑一等或二等。聾啞有生而聾啞者,有因疾病或受傷而聾啞者。生而聾啞乃自來痼疾,不能承受教育,能力薄弱,故各國等諸幼年之列。若因疾病或受傷而聾啞者,不過肢體不具,其精神、知識與普通無異,則不能適用此例。即有可原情形,自有宥恕之例在也。」[20]
第五,對老者的宥減規定。
《欽定大清刑律》第50條規定滿八十歲人犯罪者,得減本刑一等或二等。沈家本解釋說:「八十歲以上精神漸昏眊自不能與普通之犯罪者同論,故酌量情節減輕本刑一等或二等。」[21]
二、犯罪論
(一)未遂犯
「舊派與新派之爭在未遂論方面的分歧至為明顯,可以認為,客觀未遂論與主觀未遂論是兩派爭論的縮影。」[22]舊派注重犯罪行為所產生的法益侵害。法益之侵害為犯罪行為之本質,刑法的目的是保護法益。因此,犯罪行為僅於既遂時,才有處罰之必要。對於重大犯罪,為防止犯罪的發生,也可就犯罪人的危險性給予處罰。如果僅存犯罪的意思,沒有發生法益侵害的客觀危險性,也不能作為未遂犯予以處罰。對於未遂犯「理應採取較既遂為輕的處罰。」[23]新派認為,未遂犯的處罰根據在於顯示出犯罪人的性格危險性的、與法相敵對的犯罪意思。如果某種行為已將這種犯罪意思表現在外部,則未遂犯的意思與既遂犯的意思沒有差異。行為的既遂及其結果,並非重要,犯罪意圖的顯示就是犯罪本質的表現,因此,未遂與既遂本質上相同,兩者均應同等予以處罰。雖可根據情節採取較既遂為輕的處罰,但不是必須如此。《欽定大清刑律》第17條規定:「犯罪已著手,而因意外之障礙不遂者,為未遂犯。其不能生犯罪之結果者,亦同。……未遂罪之刑,得減既遂罪之刑一等或二等」。此條關於未遂犯的規定,以肯定未遂犯罪受罰為前提,對其刑罰的適用是較既遂罪之刑「得減」一等或二等。「得減」不是「必減」,也不是「應減」,而是「可以減」。不難看出,《欽定大清刑律》關於未遂罪的規定,明顯地傾向新派理論。關於這一點,沈家本先生在立法案語中有詳細說明:「現行律所載,有謀殺已行未傷及傷而未死,強、竊盜未得財,強奸未成 等,皆屬未遂罪之規定,惟散見各門,並不到諸名例。隋唐以降,後先一軌。然此固不應僅屬二三種犯罪,實 系通乎全體之規則,本案故列於總則之中。歐美各國及日本之法殆莫不然也。未遂罪者照原則皆在應罰之列。……未遂罪致罪之主義有二:一,未生既遂之結果,損益尚屬輕微,於法律必減輕一等或二等;一,犯人因遭意外障礙乃至不得遂而止,其危害社會與既遂犯無異,故刑不必減。惟各按其情節亦或可以減輕。此二主義,前者謂之客觀主義,後者謂之主觀主義。客觀主義已屬陳腐,為世所非,近時學說及立法例大都偏於主觀主義。本案亦即采此主義。」[24]
(二)不能犯
行為人依犯罪之意思而實行一定之行為,在客體與行為性質上,從一開始就不能實現犯罪之結果者,稱為不能犯,也稱不能未遂。舊派學說認為,不能犯的行為未侵害法益,也未對法益構成威脅,這種既不能發生犯罪結果又無危害性的行為,沒有處罰的必要。新派認為,行為人的犯罪意思已於外部明顯表現出來,其性格的危險性暴露無遺,對不能犯進行懲罰,實屬當然。《欽定大清刑律》採納新派學說,把不能犯視同未遂犯,同樣規定在第17條中。沈家本解釋說:「未遂罪者,即分則所定之犯罪行為著手而未完結,或已完結而未生既遂之結果者是也。……第一項後半,在於不能生結果之情形者。如用少量之毒物,不致於死,及探囊而未得財物之類。在學術上謂之不能犯,其為罪與否頗屬疑問,學者之所爭論而未決之問題也。然此實應與一般未遂罪同論,故特設此規定。」[25]
(三)共犯
共犯理論是新舊兩派爭論
㈦ 人大刑法學的研究方向有哪些
刑法學專業介紹
一、本專業是博士學位授予點
二、專業研究方向、研究內容、培養目標
本學科點的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刑法學、國際刑法與比較刑法學、犯罪學與刑事執行法學、刑事政策學等。
(一)中國刑法學研究內容與培養目標
中國刑法學以中國刑法的發展演變歷史、中國刑法基本理論、中國刑法實務、中國刑法立法、中國刑法解釋等為主要研究內容,其培養目標是:為國家培養高層次的熟悉中國國情,精通中國刑法理論和實務,勝任中國刑法學教學研究以及從事中國刑法實務(刑事審判、刑事檢察、刑事辯護)或刑法立法工作的專門人才。本研究方向基本情況如下:
(1) 本方向重視刑法學原理的開拓與研究,出版了《刑法專論》、《刑事責任論》、《刑罰價值論》、《犯罪構成及其關系論》、《犯罪論的比較與構建》、《中國刑法現代化研究》、《犯罪故意與犯罪過失》、《共同犯罪論》、《死刑通論》、《刑事法探究》等百餘部有分量的專著,三卷本的《刑法學原理》榮獲三項國家級獎勵,顯著地深化了我國刑法學原理的研究。(2)注意結合社會發展和司法實踐研究刑法分則問題,及時推出了《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罪研究》、《刑法分則實務研究》(三卷本)、《新型經濟犯罪研究》、《中國刑法案例評論》(1-2卷)等著作,受到司法界的廣泛重視。(3)學術研究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且與立法、司法機關密切聯系協作,使理論研究充滿了活力與動力。(4)高層次專門人才培養體系完整,包括博士後、博士生、碩士生、國內外訪問學者、高級法官等。(5)學術開拓性強,經常能夠以有新意、有分量的學術論著和學術活動引導與促進全國刑法學科的發展。
本方向是新中國最早確立的刑法學科研究方向。早在1950年本方向即已開始招收研究生;1979年成為國內首批招收刑法專業碩士生單位;1984年成為全國第一個刑法專業博士學位授予單位;1988年被評為全國唯一的刑法學國家級重點學科點;1992年成為全國法學領域第一個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單位;1999年成為首批建立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設立我國刑事法領域唯一的國家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中」。本研究方向在我國刑法教學與研究等領域長期保持著開拓與領先地位,在我國刑法學界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並具有一定的國際聲譽和影響。本學科的特點還在於:
(1)教學科研成果突出。在國內較早開設研究生層次的專業課,30年來主編了幾乎所有種類的全國性刑法統編教材,並出版近400餘部書籍、發表3000餘篇論文,科研成果在全國具有廣泛而重要的影響。(2)高層次人才培養成效顯著。30多年來培養博士生150餘人、碩士生300多人、博士後10餘人、高級法官400餘人,所培養的高層次專門人才已在國家政法機關和教學科研單位發揮重要作用。(3)參與國家立法、司法決策。新中國建立以來尤其是近30年來,本方向的專家學者直接參與了國家幾乎所有的刑事立法工作,並參與了國家最高司法機關大量司法解釋的研擬工作,為國家刑事法治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4)是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與副會長單位,在刑法學研究會中發揮了重要組織領導作用。
(二)國際刑法與比較刑法學研究內容與培養目標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國際刑法的基本理論與國際法院的實務問題,包括國際刑事程序法的理論與實務問題,研究世界主要國家的刑法立法與刑法基本理論,為中國刑法理論和刑事司法實務提供借鑒。其培養目標是:主要培養國際刑法和比較刑法方面的高層次教學研究專門人才。本研究方向基本情況:
本方向與國外刑法學教學研究機構保持密切的合作交流關系,在國際刑法、外國刑法、比較刑法研究領域非常活躍;不僅重視對大陸法系、英美法系國家刑法的比較研究,同時密切關注祖國統一進程中我國大陸地區刑法與港澳台地區刑法的比較研究;在研究內容上,不僅關注各國刑事立法的演變,而且重視刑法理論的發展變化;在研究方法上,不僅重視第一手資料的收集、翻譯和第二手資料的運用,而且積極與國外同行進行實質性的科研合作;既注重成果的積累,更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隊伍建設。 其特點是:
(1) 1993年10月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國際刑法研究所,組織、吸收全國50餘位刑法學者積極開展國際刑法與比較刑法的研究;2005年8月又成立了國內第一個外國刑法研究所,和世界上重要國家的刑法學教學研究所建立了廣泛合作交流關系;(2)迄今已出版國際刑法文庫10餘種以及《比較刑法學研究》、《金融犯罪的全球考察》、《外國刑法原理》、《英美刑法學》、《台、港、澳刑法與大陸刑法比較研究》、《歐陸刑罰制度與刑罰價值原理》等一批重要著論著;同時還組織翻譯了《刑法哲學》、《行為、規范、刑法》、《刑法總論概說》、《日本刑法總論》、《日本刑法各論》、等大量專著,以及翻譯出版了兩大法系15個重要國家的刑法典;(3)與英、美、法、德、日、韓等國同行就刑法國際指導原則暨經濟犯罪、侵犯人身權利犯罪的國際化及對策等問題進行了合作研究,成果已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4)是國際刑法學協會副主席暨中國分會主席所在單位,在全國國際刑法學界擔當了引導與組織的角色。
(三)犯罪學與刑事執行法學研究內容與培養目標
本方向是刑法科學領域重要的研究方向,與中國刑法學、外國刑法學、比較刑法學、刑事政策學等研究方向之間存在著極為密切的聯系。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犯罪發生發展的規律、原因及對策,研究刑事處罰的基本理論與實務問題,培養高層次的犯罪學和刑事執行法學的教學研究人才以及從事犯罪預防和刑事處罰執行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本研究方向承擔了多項國家、省部暨與國內外合作的犯罪學、刑事執行法學的科研項目,相應的研究成果理論性與操作性突出,某些研究成果(如 「北京地區外來人口犯罪研究」的最終成果)已受到政府決策部門的關注,並被作為制定有關規劃或制度的主要依據。同時,本方向還是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副會長暨常務理事、中國監獄學會副會長所在單位,在國內犯罪學與刑事執行法學研究中居於重要的地位。其具體表現:
(1)為本科生、碩士生開設犯罪學和刑事執行法學的課程,刑法專業碩士生是作為專業必修課設置的;(2)在已經入學的刑法專業碩士生中確定有志於研究犯罪學、刑事執行法學者主攻本方向;(3)進行犯罪學、刑事執行法學有關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科學研究,迄今已出版《經濟犯罪與犯罪變化》、《犯罪統計學》、《刑事執行法學原理》、《刑事執行法學問題研究》、《中國特色監獄制度研究》、《監獄學問題研究》、《犯罪學研究》、《刑事執行法學研究》等一批有影響的學術專著。
(四)刑事政策學研究內容與培養目標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刑事政策的發生發展規律以及刑事政策制定與推行的基本理論和實務問題,特別注重中國刑事政策基本理論研究和如何解決中國刑事政策問題的實證研究。其培養目標是:主要培養刑事政策教學研究的高層次人才以及從事刑事政策制定和推行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本研究方向基本情況:
刑事政策乃是整個刑事法學的靈魂,本學科點一向重視刑事政策學的研究,特別是近10年來,刑事政策學研究更是取得了顯著成果,並成為本學科點的一個新的創新增長點和亮點。本學科點承擔了多項與刑事政策有關的國家級或省部級重要課題,出版了《中國刑事政策研究》、《中國刑事政策報告》(1-3卷)、《和諧社會語境下的刑事和解》、《刑罰正義論》等一批有重要影響的刑事政策研究成果,其中,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中國刑事政策研究》受到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首席大法官的重要批示。本學科點也是我國較早給碩、博士生開設刑事政策學課程的教學研究單位,至今,已撰寫出10餘篇專門研究刑事政策的博士論文。本學科點的刑事政策學方向關注國內外刑事政策研究最新成果和發展動向,特別注重立足於中國實際探討研究有中國特色的刑事政策問題,為國家制定和推行科學有效的刑事政策提供理論支持。2007年,本學科點在國內召開了第一次關於刑事政策的大型國際學術研討會,現在已經與歐、亞、美地區10餘國家或地區刑事政策教學研究機構建立合作交流關系。
㈧ 學習外國刑法學的困難
馬克昌主編:《犯罪通論》(第三版),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馬老仙逝,其思永存,學術地位自不待言。
馬克昌主編:《外國刑法學總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神作,囿於先生早年經歷,翻譯的很拗口,但也好懂。馬克昌:《比較刑法原理:外國刑法學總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同上,也是很難讀,卻很易理解。馬克昌主編:《近代西方刑法學說史》,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我還沒拜讀這一本大作。高銘暄主編:《刑法專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王作富主編:《刑法分則實務研究》[上中下](第五版),中國方正出版社2013年版 。王先生是傳統刑法和新刑法的集大成者。陳興良、周光權著:《刑法學的現代展開》,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少壯派法學家。
㈨ 刑法分論的作者簡介
王新,北京大學教授。
王新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法學博士 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1999年7月至今,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2.1999年3月至2000年3月,被借調到澳門立法會,擔任高級法律顧問王新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1995年7月至1999年7月,北京大學法學院,講師
1986年7月至1989年9月,在新疆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工作,擔任書記員、助理檢察員;其中1987年2月至1988年2月,在石河子市人民檢察院鍛煉一年。
學歷背景
2003年8月—2004年12月,McGillUniversity(加拿大),法學碩士(LL.M.)
1992年9月—1995年7月,北京大學法律系刑法學專業,法學博士
1989年9月—1992年7月,北京大學法律系刑事訴訟法學專業,法學碩士
1982年9月—1986年7月,北京大學法律系法律學專業,法學學士
所授課程
1.《刑法學(總論)》(本科生)
2.《刑法學(分論)》(本科生)
3.《刑法總論研究》(研究生)
4.《刑法分論研究》(研究生)
5.《外國刑法專題》(研究生)
㈩ 外國刑法綱要的介紹
本書按照德國、日本通行的理論體系,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國外最新刑事立法、刑法理論與典型判例,重點、深入地闡釋了對中國具有借鑒意義的法條、學說與判旨。本書具有重要學術價值與實踐意義,既是大學法學專業的教師、學習研習外國刑法的必讀書,也是其他法律工作者的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