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改革的緊迫性

司法改革的緊迫性

發布時間: 2022-09-01 17:47:16

A. 為什麼要堅持依法治

依法治國是社會來文明進步自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依法治國同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民.主與法治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密不可分。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礎,社會主義法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保障。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第四,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B. 如何加強隊伍管理和隊伍建設 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

民法院作為國家的審判機關,行使的是人民賦予的神聖權力,擔負著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打擊各類犯罪、調處民商、行政糾紛、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有序健康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法官隊伍的政治素質、審判業務素質、執法水平,關系著國家的長治久安。圍繞公正與效率這一主題,加強新時期的法官隊伍建設,目的就是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紀律嚴明、作風優良、工作高效、品格高尚的法官隊伍。如何加強法官隊伍管理和隊伍建設,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這既是人民法院當前司法改革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而又迫切需要認真解決的課題。
一、法官隊伍目前的現狀總的來說,法官隊伍的整體素質是好的,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在政治上、思想上、作風紀律上、業務能力上都是過硬的,特別是通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教育活動、「公正執法樹形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集中教育等活動,法院的工作面貌有了很大改觀,取得了較好效果。但不可否認,現實的法官隊伍離黨和人民的要求仍有相當的差距,法官隊伍整體素質尚不可適應形勢與發展的需要,法官貪污受賄,違法犯罪時有發生,有的法官業務水平不高,對所承辦案件久拖不決;「冷、硬、橫、推」的官老爺態度仍然存在,私自會見當事人,接受當事人吃請現象時有發生等等。雖然這些現象不是法官隊伍的主流,但已嚴重影響了法官隊伍的光輝形象。
二、造成目前法官隊伍現狀所形成的原因造成目前法官隊伍執法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體制不健全,是造成法官不能公正執法的原因。憲法賦予人民法院崇高而神聖的法律地位,但現實生活中並未得到真正落實。長期以來,國家機關在權力分配和相互關繫上,法院始終處於行政機關的附屬地位,始終未能真正建立起其權力性質所享有的獨立地位,即獨立行使審判權。法院的工作必須依賴政府的支持和配合,法院的人、財、物受制於同級政府,因此法院受到行政控制在所難免。同時法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以及衣食住行等所需均掌握在政府手中,法院由於自身利益原因,不得不與行政機關搞好關系。因為法院沒有充分、獨立的權力保障體系,獨立行使審判權自然難以落到實處,司法公正必然受到影響,行政干擾司法就不足為奇了。
2、缺乏合理的待遇結構,是造成目前現狀的又一原因。表現在:一是法官政治待遇低。憲法雖然明確規定「一府兩院」的政治和法律地位,但兩院的政治級別卻不明確。由於法院的地位低,法官的地位也隨之降低,行政機關領導長期以來一直把法院當作自己的下屬機構,把法官當成自己的工作人員隨意支配。二是法官的物質生活待遇太低,沒有很好的後勤保障。長期以來,法官超負荷的勞動與其勞動所產生的價值相差甚遠,以致法官對所從事的職業缺乏榮譽感和自豪感。雖然國家採取了一定的補救措施,如設立法官津貼、從優待警補助等,起到了一定的緩解作用,但一些地方由於財政緊張,相應的補救措施難以切實兌現。
3、監督制約機制不健全,也是形成目前現狀原因之一。雖然從最高人民法院到地方都相應制定了一些執業紀律,如《法官法》中對法官的懲戒、迴避制度等都作了明確規定,但法官執業過程中不公正執法現象時有發生,主要就是缺乏有效的可操作的懲戒制度,目前法院的執業紀律太多太濫太原則化,缺乏量化標准,同時,缺乏執行這些監督懲戒或制度相應的措施,對監督檢查法官缺乏激勵機制以及人身安全保障制度,也就是缺乏保證這些制度得以有效實施的制度保障,因此,不少制度懸掛在牆上無人問津、形同虛設。
4、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是形成目前現狀的另一原因。目前社會上請客送禮、說情風盛行,一些法官面對糖衣炮彈的誘惑缺乏黨性,同時,法官面對上級部門、親戚朋友的各種關系和層層壓力,作為「平民化」、「多樣化」的法官難以做到秉公執法、鐵面無私。法官也是社會上活生生的人,同樣也有許許多多的事情要辦,也有求於人,正由於法官的「平民化」、「多樣化」現狀,自然使其面對神聖的職責不得不打折扣。
三、提高隊伍整體素質的措施
一是抓好帶頭作用,加強領導班子建設
法院隊伍的作風和精神風貌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領導班子自身建設。「人不率,則不從;身不先,則不信」,同樣是一班人,班子建設好壞,工作就大相徑庭。因此,作為基層法院的「一把手」,調研課題組認為,必須堅持司法為民,以對黨、對人民、對法律、對廣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員負責的態度,以推進法官職業化進程為契機,把提高班子素質,改進班子作風和增進班子團結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精會神地當好一班之長,做好模範和表率。同時,要求班子成員團結、和諧、幹事創業,生活上知足常樂,工作上不知足常樂,把領導班子建設成為政治堅定,有戰鬥力、有凝聚力、有感召力的集體。
二是抓素養,築牢隊伍根基
1、要加強學習培訓。知識是力量的源泉,學習是立身之本,敬業之源,強院之路。當前,要從進一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認真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政法工作會議、全國大法官、大檢察官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強自身學習和各類業務培訓,將「大學習、大討論」活動深入扎實的推進,用科學發展觀引領法院工作實踐,讓學習積淀的能量轉化為巨大的工作動力,以此帶動各項法院工作的開展。近年來,我院始終堅持深化對幹警的教育管理,加強業務培訓,幹警的素質得以逐步提升,院里的各項工作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2、要注重人才培養。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和本質。為加強隊伍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觀念。所謂「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法院工作要上新台階,同樣必須大力培養各方面的人才。要樹立「愛才、惜才、育才、用才」和科學的人才觀,在人才選拔、管理、培養和使用上,捨得下功夫,花氣力。加大人才資金投入,創新育才機制,培養一支適應新時代要求綜合素質高的法院隊伍。針對我院人才後繼乏人的狀況,今年我院已將人才培養列入黨組的重要議事日程,提拔了一批年輕、思想品質好、事業心強、熟悉業務的二層機構領導。
3、要堅持從優待警。除了為幹警營造良好的辦公工作條件和學習環境外,生活環境也要創造條件進行改善,諸如通過「一次慰問、一次體檢、解決幹警的政治級別待遇」等等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關懷和體貼,增強幹警的凝聚力。
三是抓管理,依靠機制興院
管理是推進法院工作創新發展的動力。要針對制約法院工作發展在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創新工作機制,規范工作秩序,以實現向管理要效率、要素質、要質量、要成果。
1、要建立適合法院業務特點的專業化管理機制。尤如:依法化解矛盾糾紛,消除社會不安等因素,推動和諧社會的創建,就要以解決突出問題為重點,堅持院長接待日制度,完善首辦責任制,進一步建立健全處理涉訴信訪問題的長效機制;實行主辦辦法官辦案責任制,提高庭審駕馭實戰能力和水平;結合崗位目標量化,落實崗位目標考核責任制,不斷優化隊伍,提升水平。
2、要從法院工作特徵和執法監督規律出發,建立和完善有助於規范執法行為,提高辦案質量的業務工作流程和案件質量監督機制。我院應針對各業務部門的不同特點,將主要業務工作逐項分解,細化責任,明確從受理到結案每一個環節中的工作程序,明確庭長、辦案人、後勤、行政等責任人的職責、要求、做法和辦案(事)期限,從而理順了各類案件在本部門的流程走向,避免了責權不清和辦案的隨意性。對執法質量,我院應採取「承辦人、科室負責人、分管領導、考評小組」四級責任制,使幹警的質量意識逐年提高。
3、要建立績效考核機制,激發隊伍內在活力。通過制定崗位目標責任制等考核制度,對幹警的工作、學習實行目標量化考核,規范崗位職責,規范工作標准,使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標。把考核結果與幹警提拔任用、競爭上崗掛鉤,使幹警的工作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
四是抓監督,營造良好環境
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其宗旨和目的是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就要求我們「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就是要在法律監督實踐中,在注重隊伍自身發展和素質的提高上,履行好職責,把堅持「立法為公、執法為民」,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權益,做為法院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此,我們就要全面接受人大及社會各界的監督,以不同活動為載體,進一步拓展監督渠道,保持渠道暢通,使法院工作自覺置於人民群眾監督之下,聽取他們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打造與人大代表和社會各界溝通聯系平台,增強法院工作的透明度和信任度。同時採取在內設機構設置兼職紀監員,成立家屬委員會等措施,加強對幹警的內部監督制約,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質的隊伍,為法院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五是加強和完善法官的職業監督。要建立和完善符合法官職業特點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充分發揮訴訟體制本身的監督制約作用。要主動、認真地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積極接受民主監督、輿論監督,把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有機結合起來。但是要堅持摒除權力機關對具體案件的監督,要將有關監督側重於對法官素質、行為的監督,以確保在更高層次上實現審判獨立。要繼續加大懲治司法腐敗的力度,重點查處利用審判權、執行權貪贓枉法的人和事,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進一步純潔法官隊伍。六是加強對法官「八小時」以外監督,嚴格約束法官的業外活動。將監督關口前移,「八小時以內」的「工作圈」要管,「八小時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也要管。法官必須杜絕與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會公德和良好習慣相違背的,可能影響法官形象和公正履行職責的不良嗜好和行為,應當謹慎出入社交場合,謹慎交友,慎重對待與當事人、律師以及可能影響法官形象的人員的接觸和交往。要引導法官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養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C. 如何從立法上完善司法權威保障機制

法律至上是法治社會的首要原則,法律至上即法律具有最高權威。而司法權威是法律權威最重要的標志。如果司法權威不能確立起來,那麼法律權威也就根本無從談起。本文從現行憲法、法律關於司法權威的規定談起,分析了現行憲法、法律關於司法權威的規定在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保障司法權威,從立法上提出了一些具體建議,並著重研究了設立藐視法庭罪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一、現行憲法、法律關於司法權威的規定 司法權威首先來自「現行法規的確認」,在我國即來自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我國憲法和法律將司法權賦予司法機關,要求司法機關運用司法權保證法律的順利實施,在法律實施過程中,當出現違法事由時,司法機關就應當運用司法權強制違法者糾正違法行為,甚至要求違法者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司法權實質上是國家強制力的一部分。沒有國家賦予司法機關這一國家強制力,司法機關就如同一民間組織,當出現違法事由時,便不能對違法主體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以維護法律的尊嚴。也就是說,沒有國家強制力作後盾,司法機關便無任何權威可言。 我國憲法第126條和人民法院組織法第4條均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從法律條文上看,我國法律規定的審判獨立與其他國家關於司法獨立的規定並無多大差異。從憲法條文上看,司法機關與行政機關的憲法地位是平等的,司法機關獨立於行政機關,行政機關不具有干涉司法的憲法依據。然而在司法的實際運行中,法院與同級行政機關在地位、作用等方面不可同日而語。由於法院院長在黨內的地位要比行政首長低許多,使行政首長與法院院長之間平等的憲法地位得以演變,成了雖無領導之名卻有領導之實的事實不平等關系。「現行體制下,法院工作很現實;……法院工作客觀上是黨委、政府的一個職能部門。」 此外,我國憲法對於人民法院獨立審判雖有規定,但沒有審判獨立的保障措施,最明顯莫過於缺乏關於司法經費保障的規定。充足的司法經費是實現法院外部獨立的物質保障。目前法院的司法經費由地方財政供給,在客觀上加劇了地方政府甚至是一些政府職能部門對法院的控制,不利於法院獨立審判。當地政府控制了法院的經費供給,基本上也就控制了法院。司法經費的短缺,迫使法院將司法的獨立性和尊言拋在一邊,處心積慮地四處「要錢」,這就為外部力量干預司法提供了可乘之機。 二、現行憲法、法律關於司法權威的規定在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司法機關在國家權力結構中處於相對弱勢地位,司法強制力不夠充分。由於歷史和傳統的原因,在我國的國家權力結構中,長期以來行政權居於主導地位。在司法實踐中,法院、檢察院依行政區劃設置,內部實行行政化管理,人力、物力、財力受制於同級地方黨委和行政機關,對行政的司法監督在立法上被限制在具體行政行為的狹小范圍內,客觀上造成司法機關在國家權力結構中處於相對弱勢地位,司法強制力易被行政強制力所淹沒,司法強制力不夠充分。 2、社會公眾對司法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持懷疑態度,甚至冷漠,司法公信力受到挑戰。現實生活中老百姓打官司難,社會公眾對司法公正和效率失去信心,對司法公信力表示懷疑。「根據有關調查的推算,我國已頒布的法律和法規真正在社會發揮實效的只有近50%,公民對法律的認識程度只達到近幾年法律制定總數的5%,即使是那些廣為人知、且在社會生活中發揮實效的法律法規,其效力也大打折扣。」 在上訪案件中,「40%是反映公檢法機關問題的」。 3、法院生效判決的既判力得不到有效實現,「執行難」問題突出。當前,人民群眾對執行難的反映超過對審判不公的反映,執行難問題在全國各級法院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基層法院反映尤為突出。法院生效判決的既判力得不到實現;部分敗訴的當事人不尊重甚至不執行法院的生效判決,無理纏訟;少數行政機關對其涉及行政訴訟成為被告很不理解,有的對敗訴更是難以接受,甚至不履行法院的生效裁決;「執行難」仍是困擾法院的一大難題。 4、檢察機關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在司法實踐中普遍被作為公訴機關,憲法規定的法律監督權大大弱化。在司法改革實踐中,不斷有人議論檢察機關在司法改革中面臨「邊緣化」,不斷有人質疑檢察機關在司法體制中的「法律監督」職能。對檢察機關的性質和權力的理解就是,「檢察機關是國家的公訴機關,惟一的權力就是代表國家行使公訴權。」個別公安機關對於檢察機關發出的要求說明不立案的理由通知敷衍了事,有的不及時立案或辦了立案手續後卻以種種理由拖延辦案,對檢察機關發出的要求補充偵查或追捕、追訴決定不認真執行,有的補充偵查期限到了之後即將案件材料再原樣移送檢察機關。從而影響法律監督的效果,對檢察機關法律監督權威造成損害。 5、暴力抗法,打傷打殘致死政法幹警,政法幹警正當執法權益受到侵犯。對已發生法律效力的法院判決拒不執行,甚至發展到公然暴力抗法,司法權威已盪然無存。作為國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的公安民警因執行職務遭受侮辱、毆打、誣告等侵犯民警正當執法權益的案件也屢屢發生,這些暴力抗法,侮辱、毆打、誣告等侵犯政法幹警正當履行公務案件的發生,從表面上看是對法官和警察個人的人身侵犯,實質上是對國家權威、法律權威的公然蔑視,是司法權威遭受嚴重破壞的外在表現。 三、保證司法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不受干擾和無理追究的措施 保證司法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不受干擾和無理追究,必須建構權威的司法體制。權威的司法體制應該是能夠有效地抵禦外界的干擾,能夠自主地依法獨立地公正司法,贏得社會公眾的認同和信任的這樣一種司法體系。建構權威的司法體制必須正確處理司法與執政黨的關系、司法與國家權力機關的關系、司法與行政機關的關系、司法與社會傳媒的關系。 1、正確處理司法與黨領導方式的關系,加強和改進黨對司法工作的領導。司法與黨執政方式的矛盾主要表現在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司法權與黨對司法工作的領導方式之間的矛盾,表現為黨的領導與「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的矛盾。維護司法權威必須加強和改進黨對司法工作的領導方式,各級黨組織應當將加強和改進對司法機關的領導方式作為一個重大政治問題提上議事日程,自覺按照憲法和法律辦事,維護憲法尊嚴,推進憲政和政治體制改革健康發展,通過提升司法權威來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能力。 2、正確處理司法與國家權力機關的關系,加強和改進國家權力機關監督司法的方式。一是正確定位司法機關的性質和地位,不能把司法機關當作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二是地方各級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不能作為地方各級司法機關執行的必然依據,應當賦予地方司法機關審查地方法規的有限司法審查權,監督憲法和法律的統一完整實施。三是嚴格區分監督司法權的方式與監督行政權的方式,加強和改進國家權力機關監督司法的方式。 3、正確處理司法與行政的關系,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一要正確理解司法權的國家性,明確司法機關與行政機關各自性質的不同點。司法權主要不是地方性、地域性和行政性的,而是全國統一的整體。司法機關是「國家的」機關,司法權也非「地方的」司法權,整個司法機關體系是統一的國家機關而不是地方各級政權組成的地方機關。二要實行國家對司法的垂直領導,實現司法體制的一體化。在司法機關的設置上,建立一個司法區劃與行政區劃相分離的司法管轄區制度,司法機關的人事管理和財政保障等都應超越地方行政區劃的限制,切斷司法機關與地方政府之間非必要的聯系,在他們之間建立一個「屏障」,形成必要的距離,真正保證司法權獨立於行政權,保障司法權在全國的統一和完整。 4、正確處理司法與傳媒的關系,增強社會對司法公正的信仰。一要加強傳媒對司法的監督,以公開促公正司法。「公開審判」是憲法確立的司法原則,通過大眾傳媒客觀公正地報道司法過程,一方面能夠防止和矯正司法偏差,保證司法公正。「只有公開,才能接受群眾監督,法官的獨立才不至於變為獨斷專行。」 同時還能夠通過大眾傳媒對司法過程客觀公正地報道培養社會對法律的信仰,對司法公正的信仰。二要規范傳媒對司法的監督,維護司法權威。新聞監督司法活動應符合其內在要求和實際需要,堅持「真實、公正、合法」原則,輿論監督和批評應該是善意的和建設性的,而不是惡意的和攻擊性的。過多的不當新聞監督,不僅會破壞公眾對司法的信任,損害司法權威乃至國家形象,而且也會降低公眾對新聞媒體信任,而新聞監督與司法活動一樣都是建立在公正、真實的基礎上的,都要靠公眾的信任才有生命力。 四、保證上位法對下位法的法律效力的舉措 首先要注意從立法技術方面避免上位法和下位法的沖突。一方面,上位法的制定不宜原則性過於寬泛,彈性不宜過大,立法用語要避免曖昧模糊。另一方面,下位法的制定要以服從上位法為前提,同時要凸顯一定的地方特色和立法創新色彩,不能完全照抄照搬上位法。其次,要完善相關的備案審查制度,要在法律法規備案時審查是否存在上位法和下位法的沖突問題。筆者認為,對備案制度不宜作過於狹隘的理解,備案不僅僅是一種登記、存檔的形式上的備份,還應包括內容上的審查。因此,備案和審查應緊密聯系,要附帶審查是否存在上位法和下位法的沖突問題,否則備案制度就容易流於形式而無任何實際意義。下位法的備案其實是預防上位法和下位法沖突的一個有效機制。根據《憲法》、《立法法》和《地方組織法》的有關規定,地方性法規、自治法規必須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地方政府規章必須報國務院備案。接受備案的機關在必要時可以審查下級立法主體報送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督查上位法和下位法的沖突問題。此外,要重視法院對地方性法規、規章等下位法的司法審查,充分發揮司法審查在解決上位法和下位法沖突問題方面的積極作用。司法是維護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同時也是維護立法正義的重要防線。司法裁決的權威性、中立性和專業性,決定了法院是審查、判斷、選擇和解決法律規范沖突的理想機構。我國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力解釋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對法律的解釋效力雖然低於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法律的解釋效力,但以立法工作為主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實際上很少行使法律解釋權,因而事實上最高人民法院已經成為法律最經常、最權威的解釋機關。當下位法與上位法發生沖突時,最高人民法院有權進行合法性審查,有權通過司法解釋法律判定下位法違反上位法而使之失效。筆者認為,除了最高人民法院以外,還應賦予地方各級法院一定的下位法司法審查權,地方各級法院有權審查並裁決本級政府及其所屬職能部門發布的決定、命令等行政規范性文件是否與上位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相沖突。 五、保障司法權威在立法上的具體建議 (一)確保司法獨立 應在實踐中實現司法獨立,給司法機關強有力的司法權。這就要求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擺正自己的位置,行使好自己對司法機關的監督權。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要求在法律上明確、細致地規定人大及其常委會對司法機關監督的內容和程序,同時還要求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對法律的規定有正確的理解,不能將監督權理解為干涉權。為實現司法獨立,還要求黨的領導機關明確自己是政治上的領導而不是具體業務上的領導,黨的領導機關不能對司法機關的正常業務干預過多。實現司法獨立,最主要的還是要使司法機關擺脫地方行政機關的干涉,這就要使司法機關在人、財、物等權力上完全獨立於地方行政機關,改變當前司法機關對地方政府的依附狀況。 首先,在機構獨立方面:(1)改變目前各級地方黨組織對各級司法機關的領導體制,改由黨的中央組織對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的領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根據黨的中央組織上的授權代表執政黨領導全國各地的司法機關。(2)在司法人員的任免程序和方式上,結合我國的國情並結合國外的經驗,將目前地方司法機關的司法人員由地方權力機關選舉和任免的做法,改為由國家元首或由最高司法機關的司法長官根據一定的程序任命。(3)在財政體制上,將目前由地方政府負擔地方司法機關財政的做法,改為由中央政府負擔,並由最高司法機關集中統一管理全國各級司法機關的財政經費。 其次,在法官獨立方面:(1)嚴格推行對現行法官的專業知識考試,不合格的堅決另行安置,同時嚴格控制新任法官的任職資格,從而保證法官的資質;(2)在法官的經濟保障上,可提高其薪金水準,以相當於或高於公務員的標准發放;(3)在法官的裁判獨立上,改革審判委員會制度,同時改革同一法院內部以及上下法院間的「請示匯報」、「提前介入」的習慣做法,保障法官的獨立審判。最後,建立完善的監督約束機制,包括法官的外部約束——即對法官違法的懲戒制度,以及法官的內部約束——樹立對自身所處的法官職業共同體的自豪感與榮譽感。 (二) 維護司法公正 公正司法,維護公民合法權益,贏得公民對司法權的信賴。司法權的運作過程即為司法人員的辦案過程,所以司法公正,無論是實體公正還是程序公正,首先涉及的是司法人員的素質問題,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司法人員的法律專業素質和忠於法律、維護正義的職業道德素質。為實現公正司法,司法系統應把好司法隊伍的人員入口關,在聘用工作中通過公開考試錄取具備較高學歷的、敬業精神強的法律專業人才。另外,由於司法人員在辦案過程中接觸的人層次、類型多樣,思想上易受腐蝕,所以加強對司法隊伍的監督管理和教育整頓是非常必要的。司法公正除人的因素外,還有制度上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程序規則,因為程序具有保證實體公正的價值。然而長期以來,我國法律理論界和實務界對訴訟程序基本上持程序工具主義立場,認為程序不是作為獨立自主的實體存在,它沒有任何從其自身品質上可找到的合理性和正當性因素,它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作為實現某一外在目的的手段和工具。這種程序工具主義立場必然導致程序設計和運作中的實用主義和程序虛無主義,在實踐中就表現為程序設計上的不合理和程序運行過程中不公正。而沒有程序的公正實體上的公正也將大受影響,所以要在制度上制約司法權,實現司法公正,就要求程序設計者和運行者樹立正確的程序價值觀,認識到程序具有其自身的獨立的內在價值,即程序本身具有符合程序要求的內在品質,設計的程序應具有參與性、中立性、對等性、合理性,並在司法過程中充分體現程序價值。 (三)提高司法效率 終局性要求司法程序的有一定的效率性,司法權威在一定的程度上取決於司法效率。歷史上有多種糾紛解決方式,某一種糾紛方式的存續,即取決於糾紛的性質也取決於解決糾紛的效率。在某種程度上,公正的司法裁判所體現出的效率性是司法權威的一個重要標志。最有效率的司法應當是及時、有效且公正地解決社會糾紛的司法。從某種意義上講,正當的司法程序可以實現正義和效率的兼容,在正義和效率這兩大理念的互動中,實現正義和效率這兩大價值的平衡。從這個意義上講,案件久拖不決、超審限結案就是有悖於程序正義理念和違反程序法的司法行為,既犧牲了司法的效率,同時也背離了司法公正原則。所以說,完整意義上的司法效率主要指,公正判決能夠及時地作出和執行;作出判決和執行判決所需的費用、時間、人力等社會成本較低,並與社會經濟條件相適應,能夠保障大多數人接近和利用法院的審判權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公正判決的執行率較高。 及時裁判和裁決的及時執行是樹立司法權威的必備條件。司法權威的一個重要的特點是要求社會主體對司法的信任和信賴,而這種信任感來自於法律的高效率的實施。只有通過法律的高效率的實施,才能使社會主體將訴訟作為保護自己權利,解決糾紛的正常的、正規的途徑,民眾也才能在心理上體驗到法律的重要、公正和可信賴,司法權威才可能有大幅度的提升。而法律實施的低效率、審判的不合理延遲必然導致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不能在現實生活中得到全面貫徹,人們的權利不能通過司法得到有效的保護,司法沒有提供應有的救濟渠道,這種狀況也就會導致人們難以形成對法律的信任和依賴的感情,而對司法途徑持一種懷疑或漠不關心的態度,法律信仰就無從建立。重視效率已成為當代司法的一個重要觀念,司法效率體現在及時裁決糾紛上,案件久拖不決勢必會增加訴訟成本,往往會給訴訟當事人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和傷害,使訴訟當事人飽受訴訟之苦。司法效率還要求公正的裁判要能得到完全的執行,當事人的合法權利得到切實的維護。這為司法權威所必需。如果裁判得不到執行,體現法律尊嚴的判決書成了當事人權利的「白條」,人們就會對法律由困惑到失望直至蔑視,就會消極地否認法律的權威。 在保障司法權威方面,我們認為,我國司法的程序保障權力不足。在司法權威程度較高的國家,法院一般擁有藐視法庭制裁權,通過對藐視法庭行為的即時懲罰,保障對法庭應有的尊重。英國的法律就對侵犯法庭權威與尊嚴的行為,規定了一系列罪名,包括蔑視法庭罪,侵害證人罪,侮辱法官罪,違抗法庭命令罪,損害公平審判罪等。這對英國司法權威的樹立和維護,無疑發揮巨大的作用。我國目前的法律雖然規定了對擾亂法庭秩序、妨礙訴訟順利進行和拒不執行司法裁判的行為可以採取罰款、拘留等司法強制措施。但是,即使是最嚴厲的司法強制措施,也只能對藐視法庭者拘留15天,這種強制力度,顯然不足以對藐視法庭的行為造成威懾。根據新《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罪由公安機關偵查,檢察機關移送起訴。這實際上是剝奪了人民法院對拒不執行司法裁判行為的即時懲罰權。而且根據現行刑訴法,追究抗判者的刑事責任,遠未達到促使有關當事人積極履行司法裁判的理想效果。而實際上,法院在執行過程中遭遇的暴力抗法行為遠不止一件,還有許多案件在移送公安機關偵查之後因種種原因,不了了之。現在之所以造成執行難的現狀,就是因為沒有對那些不執行裁判的義務人和妨礙執行的責任人罰當其罪,嚴懲不貸。這種狀況不僅使藐視法庭者增強了對法院的藐視,也使民眾對司法的權威性產生了懷疑。 我國司法的程序保障權力不足,法院缺乏藐視法庭制裁權,面對干涉獨立審判的行為顯得軟弱無力。由於法律沒有將即時懲罰權賦予司法機關,使得我們的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在面對各種各樣妨礙司法的行為時,無力捍衛自己的尊嚴,他們或忍受或迎合、或被迫屈服,其後果是妨礙司法的行為大行其逆。軟弱的司法,一個任何人都敢於挑釁的司法是得不到尊重的,也談不上被公眾信任。因為往往公眾在權利受到比他強勢的力量侵害時,才導致司法的救濟。如果司法本身軟弱無力,那有何尊嚴、權威可言?公眾又如何信任?據此,我們認為,在立法上增設藐視法庭罪已成當務之急。

D. 舊蘇聯時期,為什麼說司法變革影響了蘇聯的解體呢

舊蘇聯時期,為什麼說司法變革影響了蘇聯的解體呢?

那時候,蘇聯試著了一個司法變革,這在全社會都產生了一股強勁的熱潮。1987年,蘇聯以前試著了一個牽涉到青年人法、新聞法、出版法、公開化法、結社法的大的變革,而在6月份,根據了協作法、租用法、土地法等。

這時的人民卻經歷了從一個由列寧、斯大林再到戈爾巴喬夫等領導人員的茫然當中,一部分懷念列寧時期的舊蘇聯,另一部分又由於權益階級而保持日趨完善的以斯大林等領導人員創建起來的後蘇聯,而這類分歧在一個司法完全釋放壓力、人民得到挑選的狀況出來了一個大爆發。

人民的選擇對立面,組成了後蘇聯戈爾巴喬夫改革創新上的執政黨對立面,在一個沒了法律維護、人民茫然、內部結構糾紛案件的情形下,戈爾巴喬夫壓根沒有可以操控這一亂局的能力。

在沒有了舊蘇聯的法律管束的條件下,戈爾巴喬夫時期的一部分高官早就將對蘇聯的後景繼而向對個人得失的維護上去,這在司法上是一個「法設而沒用,民望而無術」的展現。

人民高喊在街邊街巷,而制訂管理決策的高官卻由於各種各樣司法上的解放出、現行政策上的攣縮而又沒有一個能快速相匹配現況的管理決策煩惱,這時由戈爾巴喬夫等人領起的為了更好地圖新政策而設的司法變革本質上是作用了反動勢力加速對蘇聯的分裂。

在這類司法變革的直接影響下,1991年9月6日,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個加盟共和國單獨。12月8日,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國領導人員簽訂《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公布構成「獨立國家聯合體」。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公布辭掉蘇聯總統職位,這時,強大的蘇聯才宣布宣告解散。

E. 求答案!

參考 媒體監督,是指報紙、刊物、廣播、電視等大眾傳媒對各種違法違紀行為特別是國家公職人員的違法犯罪、瀆職腐敗行為所進行的揭露、報道、評論或抨擊。在現代法制國家,司法權是國家權力的重要部分,媒體對司法活動進行報道並監督司法權的行使,已是一種司空見慣的社會現象。在我國,傳統上媒體對司法的監督作用非常有限。近年來,隨著進行司法改革、促進司法公正的呼聲日益強烈,加強對司法的監督成為一項緊迫的任務。黨的十五大報告特別指出,要「推進司法改革,從制度上保證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要「把黨內監督、法律監督和群眾監督結合起來,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由於媒體報道是輿論的主導,輿論監督主要通過新聞媒體的監督來實現,因此媒體監督已成為我國加強司法監督、促進司法公正的一支重要力量。 媒體監督,是指報紙、刊物、廣播、電視等大眾傳媒對各種違法違紀行為特別是國家公職人員的違法犯罪、瀆職腐敗行為所進行的揭露、報道、評論或抨擊,支持和監督國家機關的方式,其具有速度快、范圍廣、影響大的特點。在現代法制國家,司法權是國家權力的重要部分,媒體對司法活動進行報道並監督司法權的行使,為其提供必要的保障。 媒體監督,由於其自身所特有的開放性與廣泛性,為我國的監督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促進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敗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媒體監督是一面雙刃劍,缺乏制約或運用不當便可能對司法公正造成負面的影響,從另一側面妨礙或破壞司法公正。

F. 中國加入WTO對國內業務的改革與發展帶來哪些機遇與挑戰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這是4000餘年以前流傳於中原地區的一首「復關」歌謠,唱的是一個年輕英俊的紡織商與一位美麗多情的少女約會復關的故事,少女在缺牆上遙望復關盼情郎,望穿秋水卻不見情郞的蹤影,浪漫中透出一絲憂傷。自然,少女的等待和業已成為過去的中國對"復關"與"入世"的期望並沒有多少可茲比較的地方。而後者所經歷的這段剛剛結束的長達15年之久,"黑發談成白發"、"有發談成無發"的馬拉松談判卻足以令人感慨萬分。就在不久前的11月10日,世界貿易組織審議通過中國入世決定。雄關已越,輕舟千里,回首來時的艱辛與歡笑,我們已然結束了漫長的等待,但當我們又一次展望未來,入世的成功又何嘗不是另一個充滿挑戰並註定會充滿艱辛的新的開始。WTO將給我們未來的生活節奏、管理方式、思維模式帶來的影響,也許要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以往人們談論"入世",多聚焦於WTO將對市場和某些行業的沖擊,作為法律人,我們無法漠視WTO將給我國法治進程特別是司法改革所帶來的深遠影響。法律界對WTO的關注不應來得如此之遲,大多習慣了「上命下從」的地方司法機關更在WTO撲面而來時表現出一片茫然。如果說以往中國的司法改革更多地是基於自身諸如司法腐敗、司法不公、司法無效率等「司法危機」的壓力,而更傾向於一種自我完善的話,那麼今天,已處於WTO大家庭中的中國司法改革又面臨著來自外部的強大壓力。遭遇雙重擠壓之下的司法改革將會傾向於一種更大力度的改造,這種改造不僅僅局限於司法制度本身,而是與中國的政治、經濟體制改革乃至世界司法改革潮流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入世」後的中國司法改革

11月10日,世界貿易組織審議通過了中國入世決定。15的漫長談判期內,「入世」對國內經濟發展的利弊得失我們早已聽出了耳繭,學者們深入淺出的分析日益消除了民眾對「入世」的恐慌。然而,對於WTO將在我國司法改革進程中可能產生的沖擊,人們卻似乎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要知道,WTO不僅是一個在國際社會中舉足輕重的國際組織,更是一部從實體內容到程序規范都具有鮮明特色的宏大法典。加入WTO後,隨著外部環境和內部機制的變化,必然對我國的司法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WTO將在司法改革的哪些領域帶來沖擊,以及如何利用和遵循WTO協議並立足國情,積極創新,加快我國的司法改革進程,已經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
一、提高立法與司法的透明度
透明度是WTO的一個重要特色,這體現在從GATT到WTO協議的多處條款中,如GATT第10條,GATS第3條,TRIPS第63條等。按照「透明度」原則,WTO要使每個成員方都能對其他各成員方國內所有影響國際貿易的法律、規章和措施瞭若指掌。換句話說,WTO要求成員方將本國(地區)的所有有關法令,規章,司法判例,行政裁決等統統公布。對WTO而言,不論是作為一個有效率的國際組織的運轉,還是條約規則的有效實施和遵守,透明原則都具有十分重要而必不可缺的價值。僅就WTO本身而言,它的一切活動都是公開而透明的。不論所制定的協議文件、決議、專家組或上訴機關的裁決報告,統統公布,並收入專門文獻集DISD(基本文件與補充文件)。
我國承諾履行WTO關於透明度的規定,包括對立法、司法程序和裁判文書等多方面的「透明度」要求。首先,在立法的「透明度」問題上,盡管我國的法律、法規一經立法機關通過就立即公布,但整體的透明度仍嫌不夠。如我國仍沒有承諾公布立法草案,也沒有給立法提供聽審程序,「部門立法」嚴重,立法草案和程序的不透明也使得立法過程中民間參與度不夠。其次,在司法程序的「透明度」問題上,我國尚存在一定差距,特別是在司法改革過程中,一些地方司法機關任意出台內部使用的訴訟規程,現有法律框架屢被突破,致使法制統一的原則遭到人為的破壞。這些既不「透明」也不合法的地方規程必須予以及時的清理;再次,在裁判文書的「透明度」問題上,雖然以強化「說理」為內容的裁判文書改革已被列入司法改革的議事日程並被寫入《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但該項改革的推進過程仍十分緩慢,而且各地做法不一,不盡協調。當務之急不但應改革我國現有的裁判文書格式,更要完善裁判文書的公開方式。裁判文書應真實地再現爭訟的有關情況,清楚地展示舉證、質證和認證的過程,詳細地敘述支持裁判結論的理由和根據。但裁判文書的公布也不應是無規則和無限制的。前不久,廣東某法院出台了裁判文書的改革措施,在該院的司法裁判文書中公開法官意見,包括合議庭各組成人員有不同意見的,每一位法官的意見都要記載在裁判文書中。我們認為這種公開的方式極為不妥。在裁判文書中公布不一致的意見,既不利於法院權威的樹立,也不利於當事人對法律的理解。而且,合議庭是一個法定的審判組織形式,實行的是「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最終的裁判採納的是整個合議庭的意見,在裁判公開上,也應公布合議庭的集體意見。如果合議庭內部存在分歧的,應在合議庭內部解決,若只是基於更好地推行法官的責任追究制,則完全可以在法院內部的審結報告中載明合議庭每位成員的意見,但沒有必要在裁判文書中將不同意見向全社會進行公開。對於法院的內部卷宗及相應材料,WTO規則並無「透明度」的限制,相反,內部材料不予公開倒是各國司法的通例。
二、WTO協議在我國法院的適用
WTO協議在各成員方法院的適用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適用,即WTO協議無需轉變為國內法就可以為法院所直接引用,並對當事人產生約束力。當WTO協議與國內法相抵觸時,法院應優先適用WTO協議。一是間接適用, WTO協議不能為國內法院所直接援引為裁判的依據,這是包括美國、日本、加拿大、歐盟諸國等在內的主要成員國的普遍做法。我們認為,目前我國法院直接適用WTO協議不利於以對等原則保護本國訴訟主體的合法權利,而且,鑒於WTO復雜的立法背景,法院在直接適用上尚存在技術方面的困難。因此,對WTO協議的適用,應以間接適用為原則。
但同時必須指出,法院不能直接適用WTO協議,並不意味著WTO協議與國內司法適用沒有直接的關系。不能直接適用的國際條約同樣會具有非常重要的國內法律效力(domestic legal effects),特別是能夠直接影響法院對相關國內法的解釋。依據已在國際社會得到普遍尊重的同一解釋原則(the doctrine of consist entinterpretation),當對國內法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釋時,對國內法的解釋不能與國際義務相抵觸。該原則常常被用來解決國內法與國際法之間的分歧,以使條約和國內法都能夠得到遵守。在美國、歐盟諸國、瑞士和加拿大等不允許WTO協議直接適用的許多國家,也都普遍採用同一解釋原則。因此,即便WTO協議不能在國內直接適用,這也只是從法院能否直接引用其條款作為案件裁判的直接依據這一意義上來說的。而依同一解釋原則,雖然在形式上並不要求法院直接引用WTO協議條款而仍然是適用國內法而判案,本質上卻仍是對WTO協議的適用,只不過這種適用在過程上有所婉轉罷了。WTO協議的間接適用和同一解釋原則無疑將對我國的司法程序和法官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
當然,有了間接適用和同一解釋原則並不代表我們在WTO協議的國內法律適用上就高枕無憂了。對立法和司法解釋工作仍應盡快解決國內法律與WTO協議不一致的問題,通過加速立、改、廢,確保WTO的協議和規則在國內得到統一的實施。立法上應分清輕重緩急,按我國承諾的國際條約義務制定或修改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凡是違反WTO協議和我國對外承諾的司法解釋要廢止;凡是與WTO協議和我國對外承諾不一致的司法解釋,都要通過修改使其一致;凡是國家法律、法規已作出修改的,與之相應的司法解釋也應作修改;凡是我國法律、法規不明確的,需要進一步作出司法解釋。
三、WTO與我國的司法審查制度
WTO中的司法審查制度並不是指WTO自身的司法審查制度,而是針對各成員方國內的司法審查而言的,即:要求各成員根據有關的WTO協議規定建立或完善相應的司法審查制度。國內學者多將WTO中的司法審查制度混同於我國的行政訴訟,因而得出我國司法審查制度與WTO的要求基本一致的結論,實則不然。盡管在最近十年來,我國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制度在建立與發展的過程中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並日益接近WTO的要求,但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我國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仍僅限於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而不包括行政機關制定的一般規則。這一差距如果不能被盡快彌補,其後果是顯而易見的。如果某成員國當事人認為我國某貿易法規、規章明顯違反上級法律,而我國對這種抽象行政行為又沒有有效的審查機制,當事人就會直接訴諸WTO的爭端解決機制。這樣,我國的抽象行政行為將被強制接受WTO專家組的審查,這恐怕不是我們所想見到的結果。二是在具體行政行為方面,接受審查的也只是行政機關及其官員武斷適用規則的結果,而不包括行政機關的酌處行為。三是行政終局裁決權與司法審查制度相沖突。目前我國行政機關在三個領域還擁有行政終局裁決權,即商標評審委員會的決定、公安機關關於出入境的決定和政府關於土地資源確權的決定。根據WTO規則的要求,應迅速修改上述國內立法,取消這些不適當的行政終局裁決制度。
四、WTO解決貿易爭端機制
由GATT第22、23條規定的解決貿易爭端機制,經過近半個世紀實踐所積累的經驗和所形成的習慣規則,逐漸建立了一整套頗具特色的國際司法體制,並具體體現在《WTO協定》附件2《管理解決爭端規則與程序的諒解》之中。依據統一的WTO爭端解決程序,當某一成員對另一成員執行世貿組織協議的情況感到不滿且理由充分時,即可尋求WTO爭端解決機制予以解決。WTO爭端解決機制有權設立專家組,當通過協調不能解決爭端時,如果一方向爭端解決機制提出設立專家組的請求或提出上訴,對方必須接受爭端解決機制對裁決或建議執行情況的監督,除非該機制一致反對。顯然,這些具體的規定已使WTO司法機製取得了事實上的強制管轄,其法理依據便來源於成員方在加入WTO時的事先承諾。
WTO爭端解決機制要求我國建立一個能迅速有效處理國際貿易爭端的國內法體系。一方面,要加強立法和立法監督工作,切實保障現有的立法和今後的立法符合WTO協議的要求,減少和避免因立法沖突引起的爭端,將被訴減至最小限度。另一方面,我國在投訴和應訴的法律規定上都很不健全,急需從立法和機構等方面採取必要的措施,建立一整套投訴和應訴的快速反應機制。鑒於我國法律體系不盡完善的現狀,入世後將不可避免地出現一個與WTO其他成員方沖突的多發期,依據WTO各適用協定所提起的爭端將大量涌現,涉及的領域也會更廣泛。而WTO爭端解決機制涉及面極其廣泛,內容紛繁復雜,學者們甚至將之稱為「迷宮」。這就需要我們有應對挑戰的充分准備和過硬的素質,同時我們也急需大批精通WTO協議的法律專業人才,只有當深入認識和了解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性質、內容、程序及作用,才能更好地讓WTO爭端解決機制為我所用。
除上述問題外,WTO同時也對我國的司法官員研修制度乃至整個法學教育制度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司法官員管理制度的改革,應從行政管理模式向符合司法規律和WTO要求的模式轉換,以努力實現司法隊伍的同質化、精英化和專業化。法學教育的改革,應不再僅僅圍繞培養學生以獨立、公平和公正的司法理念為目標,同時也應以國際化的標准著重培養一批熟知WTO規則的實務性法律人才。在具體措施上,可在高等法律院校內從大三起開始設立WTO方向,讓有志於WTO法律實務工作的學生能在餘下的一年時間內系統學習WTO規則及相應知識。在訴訟費用的收取上,《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第41條的規定,有關執法程序不應過於復雜或費用高昂。而在我國,非財產案件受理費按件徵收,財產案件的受理費按爭議財產的金額或數額按一定的比率徵收。總的來看,我國法院徵收的訴訟費用既多又濫,獨增當事人的訴訟成本,急待改造。
入世後,WTO對我國司法改革的影響是多方位的,這種影響又將長期存在。對於目前步履維艱的司法改革而言,入世既是挑戰,更是機遇。作為一個過程的司法改革絕不會僅僅因入世就一蹴而就,但也必須看到WTO對我國司法改革提出了更高、更快和更深入的要求,其緊迫性自不待言。我們必須在熟知WTO協議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國情,革舊換新,趨利避害,有條不紊地採取改革措施,逐步建立起符合WTO要求的司法制度,為「入世」後的改革與發展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G. 如何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更好地做好檢察工作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以來,各地檢察機關以各種形式組織學習會議精神,部署學習貫徹會議精神的各項措施。廣大檢察幹警紛紛表示,要立足本職崗位,積極履職盡責,以四中全會精神為統領,做好各項檢察工作。
河北 10月27日,河北省檢察院召開黨組擴大會,傳達學習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該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童建明要求,全省檢察機關和檢察人員要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深入學習好、領會好全會精神,全面貫徹好、落實好全會部署,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積極貢獻。要緊密結合檢察工作實際,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進一步堅定政治方向,增強政治定力,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始終不渝地走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法治建設道路;主動把各項檢察工作融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體工作布局,切實找准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黑龍江10月27日,黑龍江省檢察院黨組召開專題會議,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該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徐明強調,十八屆四中全會確立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開啟了依法治國的新時代,全省檢察幹警要把思想行動統一到四中全會精神上來,作為司法體制改革的踐行者,要帶頭學習好,帶頭實踐好,帶頭落實好。就下一步如何更好地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徐明強調,一是要充分領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深刻認識「一個目標、五個體系、六大任務」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領悟黨的領導是依法治國的關鍵。二是要精心組織好全省檢察系統的學習和貫徹工作。三是以四中全會精神為統領,做好年底前的各項檢察工作。
江蘇10月27日,江蘇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徐安主持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工作。徐安強調,全省檢察機關要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學習領會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把工作和力量凝聚到落實全會部署的各項任務上來,真正擔當起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任。徐安強調,要進一步增強做好檢察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擔當起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重任。充分認識深化司法改革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積極穩妥推進江蘇省檢察改革各項工作。要始終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領導不動搖,努力創造良好法治環境。要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為指引抓好當前各項工作,為開創檢察工作新局面奠定堅實基礎。
福建 10月27日,福建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何澤中主持召開黨組會,傳達學習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和省委常委(擴大)會議精神,對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四中全會精神作出部署。何澤中要求全省檢察機關迅速行動起來,學深學透四中全會精神,在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充分發揮好檢察職能作用。何澤中強調,要聯系思想實際學,認識重要意義,武裝思想,堅定方向,善於運用法律手段服務黨的工作大局,自覺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各項檢察工作中;聯系工作實際學,把握精神實質,改進工作,切實履職,主動把各項檢察工作融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工作布局,找准促進法治建設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作用;聯系檢察改革學,增強改革意識,大膽實踐,推進改革;領導幹部帶頭學,認真履行管黨治黨責任,嚴字當頭,建好隊伍。
江西 10月28日,江西省檢察院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學習傳達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的主要精神。江西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劉鐵流就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要求該省檢察機關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深刻認識檢察機關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職責使命,進一步增強做好檢察工作的責任感,確保檢察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堅守執法為民的宗旨,忠實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緊緊圍繞全會要求,進一步提升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檢察工作的能力,善於運用法律手段調解社會關系、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善於在法治的軌道上解決問題;扎實做好當前各項檢察工作,以實際行動落實好全會精神。
山東 10月27日,山東省檢察院召開黨組擴大會議,認真傳達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學習會議公報,緊密結合檢察工作實際,研究部署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具體意見和措施。該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吳鵬飛強調,要精心安排部署,認真貫徹落實全會提出的各項目標和要求,進一步把隊伍建設擺在至大至要的位置。繼續加強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堅持從嚴治檢,以鐵的決心、鐵的紀律打造鐵的隊伍,進一步樹立檢察機關的良好形象,以爭先的勇氣、務實的作風投身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偉大實踐中,開拓進取,扎實工作,為加快建設法治山東,譜寫山東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作出新的貢獻。
河南 10月28日,河南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蔡寧主持召開黨組中心組擴大會議,集中學習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和中紀委四次全會精神。就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問題,蔡寧強調,要努力學深學透,省院領導班子成員和各部門負責人要先學多學、學深學透,省院機關各部門要作出安排、認真組織,引導全省檢察機關和全體檢察人員在深入學習、深刻領會、准確把握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上下功夫。要突出學習重點,深刻領會、准確把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總目標、基本原則、工作布局、重點任務,深刻領會堅持黨的領導的實踐要求,真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為檢察工作科學發展提供重要的思想保障。

H. 高分求助「我為法院建設獻計策」

推動平安建設人民法院要抓好「四個環節」

深入貫徹落實省委關於在全省建設「平安山東」的決定,努力在全省形成抓穩定、保平安、促發展的整體合力和良好氛圍,是當前擺在各部門面前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作為國家審判機關的人民法院,必須緊跟省委部署,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實現「平安山東」建設的任務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人民法院參與「平安山東」建設,要突出抓好四個關鍵環節。
一、充分認識建設「平安山東」的重大意義,明確參與「平安山東」建設的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
省委作出建設「平安山東」的決策部署,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正確的政績觀的具體體現,是解放思想、幹事創業、加快發展的重要保障,是加強民主法制建設、依法治縣、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舉措,代表和反映了全省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迫切願望。人民法院是黨領導下的國家審判機關,擔負著打擊制裁犯罪、調節經濟社會關系、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職責,做好這些工作,既是建設「平安山東」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平安山東」建設任務目標的重要保障。全院幹警必須充分認識建設「平安山東」的重大意義,明確建設「平安山東」的基本要求和目標任務,牢記人民法院所擔負的重要職責,積極投身於建設「平安山東」的工作實踐。
根據省委建設「平安山東」總的要求,結合法院工作實際,人民法院參與「平安山東」建設中,要做到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實踐「公正與效率」主題和「司法為民」宗旨,立足於法院工作實際,全面做好各項審判、執行和信訪工作,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充分有效地發揮職能作用,最大限度地預防違法犯罪的發生,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糾紛,減少群體性事件,緩解社會沖突,切實承擔起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重大政治責任和司法職責,保障和促進「平安山東」建設各項任務目標的實現。
在「平安山東」建設中,人民法院必須按照司法工作規律辦事,始終堅持正確的原則。一是堅持全面發揮職能的原則。強化懲罰、保護、調節等職能並重的意識,既依法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又充分發揮民事、行政審判和執行工作化解矛盾、調節社會經濟關系的職能作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同時,積極參與社會治安和其他領域的綜合治理。二是堅持依法履行職責的原則。堅持立足審判和執行工作,著力抓好審判執行這一主業,嚴格依據法律規定公正高效地審判和執行案件;堅持在職權范圍內辦事,通過嚴格公正的司法活動,推動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三是堅持維護公平正義的原則。深入實踐「公正與效率」主題,進一步強化質量觀念和效率意識,嚴格適用法律,確保裁判的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堅決摒棄狹隘的地方和部門利益,統一執法標准,維護司法的統一和權威,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四是堅持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的原則。進一步強化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在嚴格依法辦事,確保辦案法律效果的前提下,堅持對法律負責與對黨和人民負責的一致性,公正司法與文明司法的一致性,司法形式與司法目的的一致性,實現司法功能的最大價值。
二、依法嚴厲打擊刑事犯罪,為加快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
打擊制裁犯罪、維護社會穩定是建設「平安山東」的首要任務,也是人民法院參與「平安山東」建設的基本手段和首要職責。人民法院在「平安山東」建設中必須始終堅持「嚴打」方針不動搖,依法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活動,努力創造一個長期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一是突出「嚴打」斗爭的重點。對各種恐怖犯罪、組織和利用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犯罪以及爆炸、殺人、綁架等嚴重暴力犯罪,黑惡勢力犯罪,盜竊、搶劫、搶奪等影響群眾安全感的多發性犯罪和經濟犯罪等犯罪案件,要重點加強審判,堅決打掉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二是提高「嚴打」案件的審判效率。對屬於「嚴打」范圍的重點案件,凡基本犯罪事實清楚,基本證據確實充分的,要快審、快判、快執行,確保對嚴重刑事犯罪打得准、打得狠、打出成效;根據審判工作需要,及時調整充實審判力量,確保「嚴打」在審判環節不貽誤戰機。三是嚴格執行刑事法律政策。在「嚴打」斗爭中,堅持罪刑法定、罪刑相適應等刑罰原則,依法正確地定罪量刑,確保罰當其罪;堅持懲辦與寬大相結合的刑事政策,寬嚴相濟,恩威並用,既依法嚴懲犯罪,又依法保障人權,對具有法定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情節的罪犯,依法給予從寬處理。四是積極參與「嚴打」集中整治行動。按照省委的統一部署,與有關部門搞好配合,根據不同時期、不同階段本縣的社會治安形勢和犯罪走勢,採取集中打擊、專項斗爭、專項治理、重點整治等多種有效形式,有針對性地打擊突出犯罪活動,增強打擊效果。
三、依法妥善化解人民內部矛盾,努力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及時妥善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維護人民群眾利益,是建設「平安山東」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絕大多數是人民內部矛盾的反映,能否處理好這些案件,直接關系群眾的切身利益,社會的安定團結和「平安山東」建設。各級人民法院要進一步強化司法為民的思想,落實司法為民的措施,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原則,努力暢通人民群眾通過司法手段解決矛盾糾紛、維護合法權益的渠道;高度重視並切實加強因國有或集體企業改制、土地徵用、城建拆遷、環境污染等問題引發的群體性民事和行政訴訟案件的審理,既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又切實保護廣大群眾的合法權益;依法審理各類婚姻家庭、債權債務、損害賠償、勞動爭議等案件,有效保護人民群眾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勞動權利;加大對下崗職工、農民工、婦女、兒童、老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司法保護力度,審理好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及勞動報酬等案件,制裁職業中介的欺騙行為,防止引發不穩定因素和影響穩定的事件;審理好各類涉農案件,依法制止「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現象,打擊制售「假種子、假農葯、假化肥」等坑農害農行為;加強刑事自訴案件以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審理,既依法制裁違法犯罪行為,又依法保護被害人的合法權益;切實加強法院信訪工作,強化責任意識,及時妥善處理人民群眾申訴信訪中反映的問題,疏導化解矛盾糾紛。
四、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人民法院繼續堅持以審判工作為依託,認真落實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各項措施。一是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充分行使好憲法和法律賦予的通過審判活動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職能,通過庭審直播、選擇典型案件公開報道、組織集中宣判和執行活動等多種形式,加大對社會關注、人民關心的各類典型案件的庭審、宣判、執行全過程的宣傳,提高幹部群眾的法制觀念和法律素質,增強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依法行政意識,引導人民群眾自覺遵守法律,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通過正當渠道反映解決矛盾和問題。二是進一步做好司法建議工作。對審判、執行和信訪案件中發現的違法犯罪或矛盾糾紛發生的形式、手段、特點及原因等,進行定量、定性、定向分析,從中總結歸納出規律和對策,及時向黨委、政府提出工作決策或制定政策方面的建議;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加強和改進具體工作的建議,幫助其堵塞管理上的漏洞,預防違法犯罪、矛盾糾紛和安全責任事故的發生。三是做好未成年人犯罪審判和幫教工作。堅持對未成年人犯罪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進一步完善「少年法庭」審判方式,積極穩妥地開展對青少年罪犯實行社區矯正工作;對被判處緩管免以及兩勞釋放人員和少年犯進行跟蹤幫教,幫助他們改過自新,防止重新犯罪。
人民法院在工作中只要抓好了以上四個環節,相信「平安山東」建設將得到進一步推進。同時人民法院要在省委的統一領導下,與其它政法部門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平安山東」建設必定能夠實現。

I. 如何理解法官職業化是實現司法公正的必由之路

公正是人類社會永恆追求的價值目標,法治是人類社會公正的最佳方式,而法院的超然地位,高度的司法權威,是法治必不可少的核心內容,司法公正已成為現代社會一種普遍的價值理念。司法公正要從抽象的理念變為客觀的社會現實,既需要公正的司法制度,更需要高素質的法官隊伍。因此,建立一套科學的法官管理體制,對法官的權利、義務、地位和作用正確定位,對法官實施有效的管理,提高法官素質,是當前司法改革進程中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法官職業化順應了現代社會對法官專業化、素質化的要求,成為司法改革的首要問題。法官職業化是指法官是專門從事司法審判工作並具有一定權威和社會地位的特定職業和職業群體。「法官職業化」的提法承繼了法院內部流行的「法官精英化」的提法,體現了我國法治建設和司法改革中一種反思性、批判性的視點轉換,從一味地注重「規則因素」強調建規立制,轉換為對「人的因素」的重視。法官職業化是現代法治國家的基本特徵和要求。按照首席大法官肖揚院長2002年7月5日在全國法院隊伍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的說法:「法官職業化建設是提高法官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在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是法院隊伍建設的一條主線。」

一、法官職業化的必要性

法官體制改革的復雜性,要求改革必須明確總體目標,確立改革中心,有重點地推進。我國現階段法官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應當是建立一整套符合法官職業特點,保障法官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的有效機制,造就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高素質法官隊伍,為司法公正提供保障。法官管理體制改革,應當以推進法官職業化為中心來進行。

(一)法官職業化是法官履行職責的本質要求

馬克思說:「法官除了法律就沒有別的上司。」獨立對於法官依法行使審判權極為重要。審判是一種個性化極強的職業活動,法官依據自己對事實和證據的判斷、對法律的理解,對糾紛作出公正的裁判,為此法官必須嚴格遵守中立性、被動性、合法性、終極性等職業要求,而這一切都有賴於法官的職業化地位。沒有職業化的法官就不可能在復雜的社會利益糾紛中排除各種干擾,裁判公正就沒有保證。

(二)法官職業化是貫徹司法獨立原則的必然要求

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司法獨立和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模式下的司法獨立有本質的差別。人民法院在黨的領導下和人大監督下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均不得干涉。司法獨立分為司法權獨立、法院獨立和法官獨立三個層次,司法權獨立是前提,法院獨立是基礎,而法官獨立是根本。沒有法官職業化,法官不獨立,法院獨立就不能落實到具體的審判中,就不能真正發揮作用,司法獨立就沒有實質意義。我國憲法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這為法官職業化提供了法律依據。

(三)法官職業化是審判工作發展的客觀要求

要解決裁判質量不高、效率低等問題,滿足社會公眾對司法公正與效率越來越高的要求,就必須賦予法官職業化的地位,因為這些問題都與法官沒有職業化有密切關系。只有法官職業化才能全面落實法官責任,增強法官審判能力,保證審判質量,提高審判效率。

(四)法官職業化是適應我國加入WTO形勢發展的新要求

我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就必須履行承諾,遵守國際普遍通行的規則。法官職業化是當今世界具有普遍性的現代司法原則,聯合國《世界司法獨立宣言》第2條規定:「每個法官均應自由地根據其對事實的評價和對法律的理解,在不受來自任何方面或任何原因的直接或間接的限制、影響、誘導、壓力、威脅或干涉的情況下,對案件秉公裁判。」世貿組織規則也對司法公正、效率、統一、透明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法官職業化適應了司法具有獨立性和透明性這一世貿組織規則的基本要求,是人民法院必須履行的義務。

J. 如何提升司法公信力,提高人民群眾獲得

…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優化司法職權配置,規范司法行為,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要自覺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至少三次提到了法律的權威問題,其中第二次更把司法權威確定我國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一項重要目標和特徵。年初以來在在開創我省法院工作新局面的活動中,張文顯院長曾多次指出,「要密切關注以建立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制度為目標的司法改革的進程,堅持『公正與效率』的法院工作主題,以公正和效率贏得權威,以權威保障公正和效率」深刻闡述了司法權威與法院工作的關系。司法權威與司法公信力是一對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在某些語言環境當中兩者的含義基本相同。針對現階段的法院工作而言,樹立司法權威的目標主要是通過提高法院司法公信力來實現的。結合目前法院工作的實際情況,我們所面臨的實現任務是如何在短時期內切實提高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從而為真正實現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夯實基礎、創造條件。 司法公信力這一概念具有兩個維度:「一是信用的維度,即司法機關獲得公眾信任的能力;另一個是信任的維度,即公眾對司法機關的信任程度」,而在多數情況下我們主要是在「公眾信任程度」這一語義下使用司法公信力一詞的,即「公司公信力是指社會公眾對司法主體、司法程序、司法運作過程和司法裁判的尊重和認同,是司法在公眾心目中所建立的信服狀態」。是我們法院所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為此我們需要面對客觀現實,透視司法現狀與公眾需求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從而找出快速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具體方案。 一、法院司法公信力的現實狀況 事實上無論我們從哪一個載體中獲得關於司法公信力的信息,最初都源自各種評價主體同法院打交道的經歷,從當事人而言他們是程序和實體的親歷者,從相關利益方而言他們是公平與否的感知者,從社會輿論方的角度他們是公信力評判的參與者,總之他們都是對於自己同法律、法院、法官的接觸交往中形成公信力判斷的。也就是說,法院司法公信力的高低是於法院的日常工作分不開的,我們需要從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來重新審視公信力問題。目前我們法院的整體司法公信力不高,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一)法官的職業形象受到質疑。以四川省為例,四川高院曾就法院公信力問題展開過社會調查,結果顯示,有三分之一的當事人受訪者對法官的職業形象評價一般,其中作出負面評價的接近兩成,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認為個別法官違法違紀對法官整體形象的影響最為惡劣。這個調查結果對於法院整體而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應當看到,目前我們法官隊伍在整體結構上仍然是經驗型多於知識型,這同我們建立知識型與經驗型結合的法院隊伍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法官這一職業社會地位還不高,法官自身的職業榮耀感還不強

熱點內容
個人計程車外包面臨那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4 02:58:43 瀏覽:136
理化司法鑒定 發布:2025-01-14 02:44:36 瀏覽:560
濰坊司法鑒定 發布:2025-01-14 02:18:44 瀏覽:236
采礦權司法拍賣 發布:2025-01-14 02:10:24 瀏覽:637
合同法分類 發布:2025-01-14 01:13:24 瀏覽:533
理財代持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4 01:09:07 瀏覽:12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具體包括哪些分類 發布:2025-01-14 00:50:06 瀏覽:614
勞動法企業如何辭退職工 發布:2025-01-14 00:42:44 瀏覽:520
政府出具證明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3 23:49:18 瀏覽:957
法院馨華園 發布:2025-01-13 23:31:48 瀏覽: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