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專家

民法專家

發布時間: 2020-12-26 02:19:01

⑴ 中國民法學的最好的人

中國民法學的最好的人是王利明
王利明,男,1960年生,湖北仙桃人,中共黨員,新中國第一位民法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兼召集人,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九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十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十一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88年,王利明赴美國密歇根大學,在美國著名的財產法教授歐林·布勞德的指導下,專攻英美財產法和侵權行為法。王利明一邊如飢似渴地廣泛學習,一邊思考美國作為全世界最發達的國家這一,它的法律制度對中國的法制建設在哪些方面值得學習和借鑒?
1990年1月學習期滿後,王利明謝絕了一些美國朋友的挽留和勸告,按期回國。回國前,他做了兩件事情:一是利用積攢的生活費買了3箱英文書籍回國後送給系資料室;二是在密歇根大學法學院用英文作了一次報告,介紹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在法制建設、法學教育和研究方面的巨大成績,增進了參加會議的美國學者和學生對中國的了解。
1998年8月,王利明受教育部的委派.以高級訪問學者的身份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訪問、進修。離上一次赴美學習,近10年過去了,一個高速發展、開放自信的中國已經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王利明也不再是10年前那個初出茅廬的青年,已經成為國內法學界公認的民法學研究的專家。
在美期間,王利明應邀到耶魯大學等著名大學講學,出席各種學術活動。這次,他的研究觸角伸向了國內法學界十分關注的司法改革領域。在哈佛大學圖書館和東亞法律研究所的研究室里,王利明花費了很長時間對憲政和司法制度、審判方式、程序制度進行思考和理解,回國後出版了《司法改革研究》一書,對我國司法體制改革的目標、原則、方式、方法等問題作了系統闡述。直到現在,這本書仍然是司法體制改革領域的代表作。

⑵ 當今民商法最有名專家

我家農村自有住房斜對面,把他家自有居住房子整體改成商業用房開飯店擾版民怎麼權辦,在2015年10月16號開始違建改造,把後門大路箍了一個大院子,把我家大門出路封死,不讓我們家人進出,現在維有走邊門了,到大隊,鎮政府都拖兒不辦,違章建築到現如今未拆,工商部門在我多次告知下仍然發了許可證,我們該如何?

⑶ 政府采購評審專家有哪些情形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完整解讀:根據《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管理辦法》第四專章有關條屬款,第二十七條 評審專家未按照采購文件規定的評審程序、評審方法和評審標准進行獨立評審或者泄露評審文件、評審情況的,由財政部門給予警告,並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影響中標、成交結果的,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禁止其參加政府采購評審活動。
評審專家與供應商存在利害關系未迴避的,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禁止其參加政府采購評審活動。
評審專家收受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供應商賄賂或者獲取其他不正當利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禁止其參加政府采購評審活動。
評審專家有上述違法行為的,其評審意見無效;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⑷ 中國當今的民法學者中,誰最厲害

當然是江平教授,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曾經留學燕京大學,《民法通則》制定人,《物權法》起草小組組長。

⑸ 中國民法學的泰斗有哪些有哪些經典著作

中國民法學的泰斗有:

1、江平(1930—— ),最負盛名的民商法專家,原中國政法大學校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編纂負責人,被譽為「中國民法三傑」之一。

江平教授1930年12月出生,浙江省寧波市人。1948年至1949年就讀於北京燕京大學新聞系;1951年入莫斯科大學法律系,1956年畢業;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民商法博士生導師。

2、梅仲協

梅仲協 (1900-1971) 字祖芳,浙江永嘉人。法國巴黎大學法學碩士,1933年後在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前身)和中央政治學校擔任民法講席,曾任中央政治學校法律學系主任,抗戰期間重慶東吳大學教授。

3、謝懷栻

謝懷栻,男,漢族。湖北省棗陽縣(現為市)人。1919年8月15日生。1938年在重慶入中央政治學校大學部法律系,1942年畢業。次年參加高等文官考試司法官考試合格。

1944年後歷任重慶、台北、上海各地法院推事。1948年任上海國立同濟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兼任上海大夏大學教課,講授民法、民事訴訟法

1979年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民法研究室工作,任副研究員、研究員,擔任過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於1988年退休。



4、佟柔

佟柔(1921年6月20日——1990年9月16日)男,滿族,遼寧省北鎮縣人,中共黨員。生前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民法專業博士生導師。

國內法學界,尤其民法學界,公認佟柔教授是新中國民法的開創者、民法理論的奠基人,是民法學的帶頭人,稱贊他是中國民法的權威或「泰斗」。

日本有的法學家譽其為「中國民法之父」,美國有的法學家稱他是「中國民法先生」。

5、史尚寬

史尚寬先生(1898—1970),字旦生,安徽桐城人,生於1898年農歷元旦,性厚重而穎悟,十一歲能文章,十五歲留學日本,由京都第三高等學校而東京帝大法律系,獲法學士學位。

史尚寬先生的「民法全書」對民國的立法時間產生了重大深遠的影響,對後世的法學的研究也具有深遠的意義。

中國民法學經典著作:

《民法要義》、《公司法概論》、《公司法教程》、《國際私法新論》、《中國票據法釋義》、《法學緒論》、《中國司法大辭典》等。

⑹ 關於民法中各類行為的概念(法學專家和律師過來看看)

行為=事實行為(非表意行為)+民事行為(表意行為=民事法律行為+無效、可撤銷、效專力未定等屬其他民事行為)

1、民法上的行為,包括民事行為和事實行為。
事實行為就是非表意行為,民事行為就是表意行為,這些概念可以通用。
二者的區別為是否以意思表示為要素。
2、民事行為是以意思表示為要素的行為,
也就是說行為人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有效果意思和目的意思地從事這些行為,將內心意思表示於外部,法律效果根據其意思的內容確定。
如果這種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規定要件,是真實的自由的,就是合法的民事行為,也就是民法法律行為。
如果這種意思表示有不真實或不自由的缺陷,那麼效力上可能是無效的、可撤銷的、效力待定的,這就是你問題中所說的無效、可撤銷、效力未定等其他民事行為。雖然他們效力上有欠缺,但仍然是以意思表示為要素的,因此仍然屬於表意行為,也就是都屬於民事行為。

⑺ 民法總則專家建議稿和民法通則的差別

你好,這兩者最大的區別,專家建議稿只有專家向立法機關建議應如何制定民法總則的建議,並不是法律,所以是沒有法律效力的,而民法通則是由我國立法機關制定,具有法律效力

⑻ 綠色原則最早是由哪個民法專家提出來的

這個是由我國的民法通則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九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即綠色原則,對解決我國面臨日益嚴重的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⑼ 港澳台民法專家有哪些

王澤鑒是台灣最著名的民法學家了,但是要學習港澳台婚姻家庭繼承法看看法條就可以了,繼承法是法律中最為清晰明白的法律了,已經很成熟了,法條加上實施細則就能看明白了,但是要是學習理論的話還是看法理吧

⑽ 民法通則對法人的分類與民法總則專家建議稿的異同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法人主要被區分為企業法人與非企業法人兩大類。 企業法人回是從事商品生答產經營活動,以獲取利潤、創造社會財富、擴大社會積累為目的法人,包括從事工業、農業、建築業、運輸業、商業、服務業的經濟組織。非企業法人是指依法設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之外的其他社會活動的法人。
民法總則專家建議稿則認為: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熱點內容
合同法期末考試的試卷 發布:2025-02-12 08:31:14 瀏覽:117
道德小故事400 發布:2025-02-12 08:29:48 瀏覽:182
狄律師 發布:2025-02-12 08:23:32 瀏覽:442
勘察設計合同條例 發布:2025-02-12 07:33:36 瀏覽:23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平等保護 發布:2025-02-12 06:23:05 瀏覽:191
對教師的職業道德 發布:2025-02-12 06:22:31 瀏覽:155
張大樂律師 發布:2025-02-12 05:51:35 瀏覽:684
條例准則主要內容 發布:2025-02-12 05:46:37 瀏覽:366
法律責任的承擔主要包括 發布:2025-02-12 05:01:51 瀏覽:833
吉林省法律援助中心建築 發布:2025-02-12 05:01:07 瀏覽: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