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法碩民法
① 18考研:法碩(非法學)考綱有哪些變與不變
一、大綱整體變化總結
第一是題型變化,這是最大的變化。什麼意思呢?今年取消了一種特別難的題型,叫辨析題,簡答題今年沒有增加題目,只是增加了分數,加分不加量,從4分變成了6分,對大家來說是福音,題目減少了,分值增加了,這樣得分就更高了,辨析題丟分就變少了,這是今年的重大變化。
綜合課題目變化在於選擇題變少,簡答題加了分,由8分變成10分。今年加了道憲法論述題,以前只考法理論述題,第二道論述題只能考憲法,不能考法制史,一道論述題考法制史的話,分值就沒法分了,所以今年的論述題一定是憲法論述題。具體考什麼,我們會在後面主觀題當中對於憲法的論述題進行單獨講述。憲法的考查特點決定了憲法的論述題主要集中在憲法基本理論部分,比如說憲法的基本原則,比如說憲法的違憲審查制度等,還有一些基本制度。剩下民法的題目,今年有了《民法總則》,今年新民法題都是以《民法總則》為考點。
第二個變化在於刑法。刑法加入了熱門案例和罪名,我經常舉例徐玉玉,徐玉玉在大學開學以後,有不法分子通過某種手段拿取她的信息對她進行詐騙,最後他自己自殺了,造成了嚴重後果,這裡面最重要的是泄露她個人信息。今年教育部在9月1日開學時一定強調,學校一定不得泄露個人信息,否則就構成犯罪,今年就考這個內容。
接下來是憲法結構發生了變化,很多人說今年憲法變得一塌糊塗,其實只是在結構上發生了變化,內容沒有發生變化。等一會看下憲法目錄就知道了,內容是一樣的。
最後一個是法制史,多年來法制史從來沒有變化。法理學去年改了27處,今年只有1處,但是這1處不是那麼重要,基本不變。牢固記住兩句話,今年的形式變化大於實質性變化,表面上變化不多,大家還是以安心復習為主。
但是也要注意正因為實質變化少,新增了內容往往就是考試的內容,特別是憲法論述題將成為今年大家重點准備的對象,所以今年憲法課程一定要認真學習。
考研就用 斃考題~
② 法碩中民法的幾個問題,大家幫忙看看啊
1、繼承和遺贈是由《繼承法》規定,善意取得是由《物權法》規定,贈與是一般民事法內律行為容,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即可實現物權轉移。此外,贈與不適應繼承。
2、拾得遺失物應當交存,收存部門保管一定期限,並且收一定的保管費,遺失人逾期不來領取,規國家所有。
3、不要把所有權特徵和所有權的來源混淆。所有權不是永遠存在的,物的滅失必然導致物所有權的滅失。所有權是絕對權,其恆久性是指所有權這個權利相對他人的恆久。
③ 法碩民法協議一班和二班有什麼區別
華成法碩長期協議班是從開課時間起一直上到考前12月中旬的,包含專業課和公回共課兩個部分答,上課時間比較長,課程安排較多,需要來北京長期脫產學習的。協議班的課程平均下來是每周不少於4天的課程,其中3天的專業課,1天的公共課。協議班課程都是一輪一輪上課的,所有協議班都是在一起上課的。最早開課的班次是5月6日,從5.6日-6.19日這是最基礎的第一階段,第一遍是精講部分,老師講的都比較細致,便於沒有基礎的掌握知識點。6.20日-7.17日這是第二輪的課程,在第一輪的基礎上進行精練。7.18-8.13屬於最後一輪過基礎,都是從零基礎開始講的。在這一輪沒有基礎的學生需要抓住機會,過了這個時間後面的課程都是稍加難度了,基礎不打好的情況下後面的課程會不太容易復習,8月15日以後的班次,我們就開始講專題,練習,真題,以及後期的沖刺串講和主觀題的答題方法和技巧等。咱們協議班是包括全部短期集訓班課程,協議班單獨上課期間老師都是北大,人大,清華,政法的博士,博士後,有的老師有副教授職稱,也都是在我們華成授課多年的有經驗的老師。
④ 法碩刑法和民法分別誰講的最好
法碩刑法的部分李方曉講的不錯,民法部分姚歡慶講的不錯。
⑤ 新的民法典通過之後會對今年的法碩考試有什麼樣的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將於2020年5月交由全國人大表決通過。民法是權利之法,它所調解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極為廣泛,小到去菜市場買根黃瓜,去交個電費,大到公司設立,買賣飛機,還包括結婚買房,離婚財產分割等,民法與我們生活聯系十分密切。而《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那民法典的出台將對法考產生什麼影響呢?
事實上,《民法典》的出台對法考民法最為重要的影響,在其對民事規范之改變,而這些改變往往是考試重點,筆者擇其重點介紹如下:
1、流押(質)制度
《物權法》
第一百八十六條 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不得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
第二百一十四條 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處分質押財產,給出質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
第四百零一條 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前,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抵押財產優先受償。
解析
按照《物權法》的規定,當事人之間做出流押(質)的約定時,應屬無效,但《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並未直接否認該行為的效力,而是明確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前,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抵押財產優先受償,即抵押權人可就抵押財產實現抵押權。
我們知道無效之評判在民法中是最強烈之否定,一味無效,並不能很好處理民事問題,並有可能損害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而規定,抵押權人就抵押財產優先受償,一方面不會損害抵押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又促進資金流通,真正發揮抵押權的功能,顯為立法之進步。
這里需要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物權法》會規定,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不得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呢?
因為,此時抵押人處於劣勢地位,如果抵押財產價值大於應實現的債權額,當債務人到期不清償債務就講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時,就會使得抵押權人獲得超額利益,這顯然不道德,亦不能為誠實信用原則所容納。
這邊需要注意的是,在債務履行期屆滿時,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當事人可以約定將抵押物作價抵償債務,這是抵押權實現的一種方式,不是流押(質)的規定,同學們需要注意哦。
抵押物轉讓問題
1《物權法》
第一百九十一條 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2《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
第四百零六條 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財產。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抵押財產轉讓的,抵押權不受影響。
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及時通知抵押權人。抵押權人能夠證明抵押財產轉讓可能損害抵押權的,可以請求抵押人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解析
抵押物轉讓在《物權法》中是個老大難的問題,曾經,老師給學生們的總結如下:
(1)抵押物僅指抵押物所有權變動而言如出賣、贈與、互易、出資、抵債,對抵押物設立抵押、質押、出租則不受限制。
(2)抵押權人同意,可轉讓,抵押人應當將轉讓所得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或提存;
(3)未經抵押權人同意,受讓人行使滌除權即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代為清償,可轉讓;
(4)未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物的買賣合同有效。
在這種模式下,未經抵押權人同意,受讓人也未行使滌除權時,抵押物是否能發生轉讓,在動產情況下,得看受讓人是否善意,在不動產情況下,就不能轉讓。
如今,根據《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的規定,關於抵押物的轉讓,原則上明確,抵押期間抵押人有權轉讓抵押物,不論是否經過抵押權人同意,僅在抵押權人能夠證明抵押財產轉讓可能損害抵押權的,可以請求抵押人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並且,抵押物轉讓的,抵押權不受影響。
事實上,對抵押權人而言,不論抵押物在誰手中,只要抵押權存在即可。《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的規定更有利於抵押物流通,發揮抵押物的擔保功能,促進資金融通。此一改變,順應時代發展之潮流。
總之,《民法典》的出台對法考民法影響深遠,同學們不可不察!
⑥ 2017年民法典能頒布影響2018法碩考試嗎
會有影響的,17年民法總則就要出台,對法碩來講變化是肯定會有的,問題就在於變多變少的
⑦ 法律碩士聯考時民法類別里都包括什麼具體課程
法律碩士聯考時民法類別里都包括民法通則,物權,債,合同,婚姻繼承,人身權回,侵權責任,基答本上民法的基本內容都會考,考的都是很基本的知識點。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是中國對民事活動中一些共同性問題所作的法律規定,是民法體系中的一般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條。
⑧ 法碩民法怎麼復習呀
背完兩遍也是沒有頭緒 知識點太雜沒辦法全面兼顧到 法條今年總感覺會出在知識產權上 最難的專就是民法屬啊 我用的四聯的錄音沒什麼用 還是去買本老妖精看看希望有益處 祝你好運 也祝我考到希望的學校
⑨ 大家認為法碩的民法課哪個老師講的比較好啊
[qq:13] 又是我沙發付翠英或者尹志強,都行尹志強講課發散思維很好,不過就是容易扯的太遠,被學生當場罵了付老師講課就朴實認真的多了,非常實在我考的那年去聽付老師的課,壓中了不少題~~[qq:2]
⑩ 法碩非法學 求指點民法怎麼復習啊
在復習過程中,尋求知識中的要點,抓住要點也就抓住了問題的主幹。回如復習課文時,就可答以把重點詞、每段的關鍵句、承上啟下的過渡句等用醒目的顏色標上記號,使這些詞句作為記憶的支撐點,抓住幾個關鍵詞句,也就抓住了整篇課文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