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民法
⑴ 民事違法是什麼
民事違法行為,是指違反強制性規范的民事行為,對於任意性規范並無「回違反」答可言。在我國,對於違反強制性規范民事行為的法律效力是通過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第五項和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這兩個效力條款來控制的。通常而言,強制性規范的目的只在強制或禁止特定行為,其本身並不直接規定違反該規范民事行為的效力。進言之,違反強制性規范民事行為的效力不是由這些規範本身所明確的,而是經由效力條款所確定的。強制性規范只有經由效力條款這一通道才能發生影響民事行為效力的效果。
⑵ 民事處罰的種類有什麼
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賠償道歉。
同時,該條第三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適用上述規定外,還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並且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拘留」。
這一規定明確了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作為承擔民事責任的補充方式。
(2)違法民法擴展閱讀:
民事案件與刑事案件相比有本質的不同:性質不同,民事案件主要是關於民事權利、義務性質的糾紛,屬於人民內部矛盾性質,而刑事案件則是危害社會、觸犯刑律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犯罪,屬於階級矛盾性質。
適用的實體法不同,民事案件所適用的實體法是民法通則、婚姻法、海商法等,而刑事案件所適用的法律是刑法。
適用的程序法不同,審理民事案件適用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而審理刑事案件則適用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進行審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民事案件
⑶ 民事違法行為應受到的怎樣的法律
具體情況不詳
不好回答
具體可以查看民法總則、民事訴訟法
是侵權行為還是交通事故?
⑷ 民事違法行為的典型案例
1、2006年1月19日凌晨4時許,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女教授歐陽潔跳樓身亡。歐陽潔生前曾與中山大學翻譯學院副院長、翻譯研究中心主任王東風簽訂一份翻譯合作協議,由王東風所在的翻譯研究中心為歐陽潔的3本管理學著作進行翻譯。
歐陽潔父母認為,女兒的死,和女兒與王東風的合同糾紛有間接關系。就這份翻譯合同,歐陽潔的父親歐陽周向天河法院起訴王東風違約,要求王東風支付違約金26萬元。昨日,此案在天河法院開庭。王東風稱:他嚴格執行了翻譯合同,歐陽潔的死與他無關。
2006年3月8日,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歐陽潔與中山大學翻譯學院副院長王東風以及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簽訂三方翻譯合作協議,約定由王東風翻譯歐陽潔的3本管理學著作(《決策管理――理論、方法、技巧與應用》、《國際管理挑戰賽賽前必讀》、《市場預測與決策分析方法》);
3本書合計126萬字。該協議內容十分簡單,未就翻譯質量作出具體約定。僅約定歐陽潔需要支付給王東風3筆費用,合計30萬元。
歐陽周提出,雖然合同中沒有具體約定3本書的翻譯要達到什麼水平,但王東風組織了一批學生翻譯,導致翻譯出的文稿質量不合格,被皮爾遜公司退回。
歐陽周認為,在合同沒有具體約定翻譯質量的情況下,應當參照行業標准。王東風所在的翻譯研究中心只是一個研究機構,不是營利性機構,沒有資質去為管理學專業著作進行翻譯。「如果歐陽潔在這個問題上犯了錯誤,那麼王東風作為專業人士犯了更大的錯誤。」
在沒有資質的前提下,王還組織沒有翻譯資格的學生對該書進行翻譯,直接導致翻譯質量不合格,書稿被退回。此後,歐陽潔為了讓書稿達到出版標准,又出資讓他人翻譯書稿,給她經濟上帶來很大困擾,回老家借錢時曾在家人面前痛哭。
王東風的律師提出,翻譯質量並無問題,而是歐陽潔一直都有資金問題的困擾,到譯稿已經完成時歐陽潔都未能全額付款,至今仍有4萬元未付,如果說違約也是歐陽潔違約。歐陽潔也知道不是由王東風本人翻譯,有一批學生在翻譯書稿。協議並未說明要由王東風本人翻譯。
年過70的歐陽周和陶琪參加了長達3個小時的庭審。陶琪向記者表示,打這個官司並不是為了錢,而是要討個公道。法庭建議雙方調解,王東風的律師表示,如果要補償願意補償1.5萬元,對此,歐陽周表示,如果補償數額太低他不會接受。
2、朱某在工廠浴室撿到蘇某的進口手錶,先說第二天歸還,後來又說自己把手錶弄丟了。蘇某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判決朱某限期歸還手錶。
我國民法第七十九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歸還失主。
(4)違法民法擴展閱讀:
民事違法的主要特徵:
它同其他違法行為相比,有以下特徵:
1、民事違法行為是違反民法規定的作為或不作為義務的行為;
2、某些民事違法行為不要求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如從事高度危險作業造成他人財產或人身損害的,即使行為人主觀上沒有過錯,也同樣構成民事違法行為;
3、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違法行為,本人雖不承擔民事責任,但要由其監護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4、某些情況下,違反國家民事政策和社會共公利益的行為也可構成民事違法行為。
⑸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屬於行政違法行為還是刑法
你是不是遇到騙子了
目前的民法典還沒有生效
民事法律目前看具體的行為,屬於合同法、擔保法、民法總則,都是不一樣的
法律分為民事法律、刑事法律、行政法律
沒有等同的
⑹ 行政違法行為和民事違法有什麼區別
行政違法行為和民事違法的區別是:違反的法律法規不同、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同。
1、違反的法律法規不同
行政違法行為:違反的是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規。如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交通管理條例、義務教育法、環境保護法等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規的行為,都屬於行政違法行為。
民事違法行為:違反的是民事法律法規,這些民事法律法規主要有:民法通則、經濟合同法、著作權法、繼承法、專利法等。
2、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同
行政違法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是行政制裁。行政制裁是指依照國家的行政法規或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規章制度,對違反行政法規的人進行的制裁。行政制裁可分為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兩種。其中,行政處分也叫紀律處分,它的種類一般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職、降級、撤職、開除留用察看、開除八種。行政處罰的種類一般有:警告、罰款、沒收非法所得、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或營業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整頓、行政拘留及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等。
民事違法行為: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是民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八章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公民和法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主要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
參考資料: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⑺ 民事違法行為應受什麼處罰
承擔民事責任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礙
3.消除危險
4.返還財產
5.恢復原狀
6.修理、重作、更專換
7.賠償損失
8.支付違約金
9.消除影響、屬恢復名譽
10.賠禮道歉
法院還可以:
1.予以訓誡
2.責令具結悔過
3.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
4.依法罰款、拘留
(參見民法通則第134條)
⑻ 觸犯民法就是屬於民事違法行為了嗎
一、行政違法行為和民事違法行為的區分:
1.簡單說,行政違法行為就是違反國家國務院及其下屬部門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行政違法要受處罰或罰金,一般體現的是國家與個人的關系,具有公權性質。
2.民事違法行為就是違反民法法律規定的行為,包括商法,民法,姻婚法,繼承法,經濟法等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民事違法責任有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停止侵害,排除妨礙等。這里一般體現的是個人之間的關系,具有私法性質。
二、行政違法行為和民事違法行為定義:
判斷一個違法行為是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還是刑事違法行為,主要的是看違法行為的主體是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還是違反民事法律規定的或者是觸犯刑法行為的。 簡單來說,違法行為嚴重觸犯刑法,可能受到刑事制裁的,就屬於刑事違法行為;輕微違法行為,尚達不到刑事處罰標準的,可以進行行政處罰(治安處罰),就屬於行政違法行為。
所謂的民事違法行為,只能說違法法律規定,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權利,需要進行賠償或承擔其他責任的行為。 例如:在網上傳某人緋聞或者隱私,侵犯他人名譽權的,是民事違法行為,應當賠償對方損失;如果在網上轉播危害公共安全的謠言,造成公眾恐慌的,但沒有嚴重後果的,就是行政違法,會受到治安處罰;在網上傳播企圖顛覆政府國家的謠言,危害國家安全的,就構成刑事違法,要受到刑事制裁。
資料擴展
一、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規的違法行為。包括兩種情況:
(1)職務過錯,即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這類失職行為使國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遭受損害,但還沒達到瀆職罪的程度。
(2)行政過錯,即公民和法人違反行政管理法規的行為。如司機違反交通管理法規的行為。有的學者認為行政違法在許多情況下,專指行政過錯,主張把職務過錯稱為紀律違法。
二、民事違法行為是違反法律規范和侵犯民事權利的行為。民事法律事實的一種。違反法律規范是行為違法性的形式;違反民事義務和侵犯
一是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
二是侵犯國家的、集體的財產;
三是侵犯他人的財產和人身權利。
根據當事人所負的義務不同,違法行為有違法的作為和違法的不作為兩種。違法的作為指實施法律禁止做的行為;違法的不作為指不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行為的違法性,是承擔民事責任的要件之一。違法行為,如對他人造成損害,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如該違法行為系民事行為,則應歸於無效。
⑼ 民事違法行為有哪些
民事違法行為:
(1)侵犯他人受到民事法律保護的權利和利益;
(2)行為具有違法性,即違反民事法律的規定。民事違法行為分為違反合同行為和侵權行為兩大類,前者指合同當事人沒有合法事由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後者指合同以外的,非法侵犯他人民事權利的行為。
民事違法行為在表現形式上可分為作為和不作為。違法的作為是指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違法的不作為是指不實施法律所要求做的行為。它同其他違法行為相比,有以下特徵:
(1)民事違法行為是違反民法規定的作為或不作為義務的行為;
(2)某些民事違法行為不要求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如從事高度危險作業造成他人財產或人身損害的,即使行為人主觀上沒有過錯,也同樣構成民事違法行為;
(3)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違法行為,本人雖不承擔民事責任,但要由其監護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4)某些情況下,違反國家民事政策和社會共公利益的行為也可構成民事違法行為。
(9)違法民法擴展閱讀:
案例:
1、朱某在工廠浴室撿到蘇某的進口手錶,先說第二天歸還,後來又說自己把手錶弄丟了。蘇某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判決朱某限期歸還手錶。
2、在網上傳某人緋聞或者隱私,侵犯他人名譽權的,是民事違法行為,應當賠償對方損失;如果在網上轉播危害公共安全的謠言,造成公眾恐慌的,但沒有嚴重後果的,就是行政違法,會受到治安處罰;在網上傳播企圖顛覆政府國家的謠言,危害國家安全的,就構成刑事違法,要受到刑事制裁。
我國民法第七十九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歸還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