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刑法
①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全部內容
這是新華網上的全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② 中 國刑法
構成和規定如下:
一、概念
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葯罪,是指違反槍支管理規定,私自挪用、藏匿槍支、彈葯,拒不交出的行為。
(一)主體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凡年滿16周歲、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均可成為本罪主體。單位也可成為本罪主體。
本罪其他有關規定處理。同時,在區分罪與非罪時,要注意以下兩種情況:
(1)要把非法持有槍支、彈葯罪與未攜帶持槍證件而攜帶依法配備、配置槍支、彈葯的行為區別開來。後者顯然也違反了槍支管理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第25條的規定,對未攜帶持槍證件的行為,由公安機關扣留其槍支、彈葯,而不能認定為本罪。
(2)要把本罪與在禁止攜帶槍支、彈葯的區域、場所攜帶依法配備、配置的槍支、彈葯的行為區別開來。後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第44條的規定,應由公安機關對個人或者單位負有直接責任的、彈葯罪與私藏槍支、彈葯罪的界限
其主要區別在於客觀方面的表現不同。前者表現為擁有、攜帶、佩帶或者以其他方式公然擁有、持有槍支、彈葯的行為;後者表現為私自藏匿槍支、彈葯的行為。前者行為是公開的方式,後者行為則是秘密的方式。
(二)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是禁止私人持有的槍支、彈葯,而故意隱藏不交。如果不知道自己收藏的物品中有槍支、彈葯,因而沒有交出的,不構成犯罪。
(三)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和國家對槍支、彈葯的管理制度。國家禁止任何個人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葯。1996年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明確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非法持有、私藏槍支,都是違法犯罪行為。由於槍支、彈葯一旦失控,就可能成為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被一些犯罪分子用來實施殺人、搶劫、綁架等違法犯,還是拾來的,或者是自己曾經合法配帶、以後應交未交的,只要是未經合法批准而私自持有、隱藏,都屬於本罪所要求的私藏槍支、彈葯的行為。但是,如果非法持有、藏匿的槍支、彈葯是自己非法製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的,應以非法製造、買賣槍支、彈葯罪或者盜竊、搶奪槍支、彈葯罪論處,不再另定私藏槍支、彈葯罪。所謂拒不交出,既包括私藏槍支、彈葯已被發覺,限令其交出仍抗拒交出;也包括私藏者未被發覺,但其明知應當交出而仍藏匿不交出。本罪屬於選擇性罪名,即具備持有、私藏行為之一,即構成犯罪。
(四)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違反槍支管理規定,非法持有、私藏槍支的行為。所謂私藏,是指持有和隱藏槍支、彈葯的非法性。即違反槍支管理規定,未依法取得持槍證件而持有、攜帶槍支、彈葯,或者雖有證件但將槍支、彈葯攜帶出依法規定場所,或者在禁止攜帶槍支、彈葯的區域、場所攜帶槍支的行為。槍支、彈葯無論是他人贈予的,還是拾來的,或者是自己曾經合法配帶、以後應交未交的,只要是未經合法批准而私自持有、隱藏,都屬於本罪所要求的私藏槍支、彈葯的行為。但是,如果非法持有、藏匿的槍支、彈葯是自己非法製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的,應以非法製造、買賣槍支、彈葯罪或者盜竊、搶奪槍支、彈葯罪論處,不再另定私藏槍支、彈葯罪。所謂拒不交出,既包括私藏槍支、彈葯已被發覺,限令其交出仍抗拒交出;也包括私藏者未被發覺,但其明知應當交出而仍藏匿不交出。本罪屬於選擇性罪名,即具備持有、私藏行為之一,即構成犯罪。
二、認定
(一)罪與非罪的區分
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葯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故立法上沒有規定數額、情節的限制。但是,根據本法第13條的但書規定,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則不應認為是犯罪,可以依照其他有關規定處理。同時,在區分罪與非罪時,要注意以下兩種情況:
(1)要把非法持有槍支、彈葯罪與未攜帶持槍證件而攜帶依法配備、配置槍支、彈葯的行為區別開來。後者顯然也違反了槍支管理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第25條的規定,對未攜帶持槍證件的行為,由公安機關扣留其槍支、彈葯,而不能認定為本罪。
(2)要把本罪與在禁止攜帶槍支、彈葯的區域、場所攜帶依法配備、配置的槍支、彈葯的行為區別開來。後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第44條的規定,應由公安機關對個人或者單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或其他責任人員處以警告或者15日以下拘留,並沒收其槍支、彈葯,可以並處5000元以下罰款;但不構成犯罪。
(二)本罪與盜竊、搶奪槍支、彈葯、爆炸物罪的界限
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 (1)犯罪對象不盡相同。本罪的犯罪對象是槍支、彈葯,不包括爆炸物;盜竊、搶奪槍支、彈葯、爆炸物罪的犯罪對象包括槍支、彈葯、爆炸物在內。(2)客觀方面的行為方式不同。本罪表現為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葯的行為;盜竊、搶奪槍支、彈葯、爆炸物罪表現為盜竊、搶奪槍支、彈葯、爆炸物的行為。
(三)非法持有槍支、彈葯罪與私藏槍支、彈葯罪的界限
其主要區別在於客觀方面的表現不同。前者表現為擁有、攜帶、佩帶或者以其他方式公然擁有、持有槍支、彈葯的行為;後者表現為私自藏匿槍支、彈葯的行為。前者行為是公開的方式,後者行為則是秘密的方式。
三、處罰
第一百二十八條【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葯罪】違反槍支管理規定,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葯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相關處罰情節
1、追訴標准:
(一)非法持有、私藏軍用槍支一支以上的
(二)非法持有、私藏以火葯為動力發射槍彈的非軍用槍支一支以上,或者以壓縮氣體等為動力的其他非軍用槍支二支以上的;
(三)非法持有、私藏軍用子彈二十發以上、氣槍鉛彈一千發以上或者其他非軍用子彈二百發以上的;
(四)非法持有、私藏手榴彈、炸彈、地雷、手雷等具有殺傷性彈葯一枚以上的;
(五)非法持有、私藏的彈葯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的。
2、情節嚴重:
(一)非法持有、私藏軍用槍支二支以上的;
(二)非法持有、私藏以火葯為動力發射槍彈的非軍用槍支二支以上或者以壓縮氣體等為動力的其他非軍用槍支五支以上的;
(三)非法持有、私藏軍用子彈一百發以上,氣槍鉛彈五千發以上或者其他非軍用子彈一千發以上的;
(四)非法持有、私藏手榴彈三枚以上的;
(五)達到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最低數量標准,並具有造成嚴重後果等其他惡劣情節的。
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內容是什麼
罪 刑
④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次會議來通過的那部,在之自後的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
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修訂。這就是刑法學理論上所謂的「79刑法」和「97刑法」。可以說,二者在立法思想、具體條文設置上有著很大的不同,後者對前者做了大幅度的修改,如取消「反革命罪」這一章,又新立「危害國家安全罪」一章,更取消了諸如反革命殺人罪、流氓罪、投機倒把罪等罪名,更符合時代潮流和我國的社會情況。
但是,立法的滯後性是天然的,故於1997年後,我國又開始用刑法修正案(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部分落後於司法實踐的刑法條文進行修正。修正案只需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即可,無需每年開一次的全會審議,這就降低了立法成本。
⑤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修訂)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修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2001年8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修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2001年12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修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修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2005年2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修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2006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修正。]
目錄
第一編 總則
第一章 刑法的任務、基本原則和適用范圍
第二章 犯罪
第一節 犯罪和刑事責任
第二節 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
第三節 共同犯罪
第四節 單位犯罪
第三章 刑罰
第一節 刑罰的種類
第二節 管制
第三節 拘役
第四節 有期徒刑、無期徒刑
第五節 死刑
第六節 罰金
第七節 剝奪政治權利
第八節 沒收財產
第四章 刑罰的具體運用
第一節 量刑
第二節 累犯
第三節 自首和立功
第四節 數罪並罰
第五節 緩刑
第六節 減刑
第七節 假釋
第八節 時效
第五章 其他規定
第二編 分則
第一章 危害國家安全罪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三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第一節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第二節 走私罪
第三節 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
第四節 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五節 金融詐騙罪
第六節 危害稅收征管罪
第七節 侵犯知識產權罪
第八節 擾亂市場秩序罪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第五章 侵犯財產罪
第六章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第一節 擾亂公共秩序罪
第二節 妨害司法罪
第三節 妨害國(邊)境管理罪
第四節 妨害文物管理罪
第五節 危害公共衛生罪
第六節 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
第七節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
第八節 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
第九節 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
第七章 危害國防利益罪
第八章 貪污賄賂罪
第九章 瀆職罪
第十章 軍人違反職責罪
發郵箱給我,我給你發全文,字數有限制在這發不上去
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刑法規定了什麼
規定了哪些是犯罪和刑罰
⑦ 中國刑法
你的問題抄真的還蠻多襲的,不過我不是法律專業的,我只是從我的個人角度分析一下,僅供你參考哈,呵呵
---如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汽車內犯罪的,適用本法嗎??==法律沒有明文規定,不適合本法,汽車作為越來越普及的交通工具,不可能要求生產國或所屬國為其承擔法律責任。就像,你能說如果中國的自行車在國外交通肇事要用中國的法律來判決嗎?
---可以不予追究怎麼理解?==如果沒有人提起訴訟應該就是不追究,但如果當事人提起訴訟相信就要追究了
---假如X國或者X地區那裡有殺人沒有罪,賠一些錢就了事的法律或者習慣,那麼是不是中國公民在那裡被殺了,我國的刑法也奈何不了??==殺人者如果不是中國人,是的,但可通過外交途徑獲得利益保障!
----如果先行羈押的時間比判決刑期的時間更長,那該怎麼辦??? ==正常情況下應該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是應該可以申請國家賠償的!
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專代表大會第二次會屬議通過,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修訂。
根據1999年1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2001年8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年12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
2002年1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
2005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
2006年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
2009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修正,
根據2009年8月27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修正,
根據2011年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修正,
根據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的《刑法修正案(九)》修正。
⑨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全文
不會,之前的罪行已經被判刑了。故意傷害罪和之前的詐騙罪不會一起判刑了,但由於是累犯會加重處罰。
根據《刑法》
第六十五條【一般累犯】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但是過失犯罪和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除外。
前款規定的期限,對於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從假釋期滿之日起計算。
第六十六條【特別累犯】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在任何時候再犯上述任一類罪的,都以累犯論處。
(9)國刑法擴展閱讀
區別再犯
累犯與再犯不同,一般意義上,所謂再犯,是指再次犯罪的人,也即兩次或兩次以上實施犯罪的人。就再犯而言,後犯之罪在實施的時間上並無限制,既可以是在前罪刑罰執行期間實施的,也可以是在刑滿釋放之後實施。累犯與再犯的相同之處主要表現為:都是兩次或兩次以上實施了犯罪行為。累犯與再犯的區別主要表現為:
(1)累犯前罪與後罪必須是故意的犯罪(特殊累犯除外);而再犯前後罪沒有此種限制。
(2)累犯必須以罪受過一定的刑罰和後罪應受一定的刑罰處罰為成立條件(特殊累犯沒有限制,只要求受過刑罰處罰即可,哪怕只單獨判處過附加刑);而再犯,並不要求前後兩罪必須判處一定刑罰。
(3)累犯所犯後罪,必須是在前罪刑罰執行完畢或赦免以後的法定期限內(特殊累犯是在刑罰執行完畢或赦免之後的任何時間)實施;而再犯的前後兩罪之間並無時間方面的限制。也就是說再犯包含了累犯。
⑩ 國家的刑法是什麼
國家的刑法是一國規定什麼是犯罪和如何懲罰犯罪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1979年制定實施的版《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是我國第一部刑法典。該法實施後,又制定實施了若干單行刑法,如1983年制定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嚴懲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分子的決定》。1997年,全國人大對1979年刑法典進行了修訂,並廢止了其他單行刑法。1997年刑法典生效後,僅於1998年制定了一個單行刑法,即《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此後,全國人大常委會於1999年至2015年,對1997年刑法典進行了九次修訂。截止目前,我國刑法體系中,正在生效的刑法有一部刑法典、一個單行刑法和九個刑法修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