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法院提起訴是否屬於司法手段
A. 消費者與經營者發生消費爭議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爭議了,解決途徑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有詳細規定。
主要就是以下五個途徑: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在這里要注意一下,消協是一個社會組織,是非行政機構,非營利性的,也是非企業的組織。
消協可以支持消費者提起訴訟,也可以自己提起訴訟。這個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七條也有作相關規定。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這里要注意一個就是,前提是雙方有仲裁協議。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一般是被告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
16081226
B. 司法途徑是指什麼途徑
法律分析:司法途徑就是指到法院訴訟來解決問題。訴訟就是指公民、法人、其它組織依法起訴,申訴、控告或司法機關依職責依追究他人法律責任,由人民法院裁決的法律行為。公民因婚姻家庭糾紛,或者公民、法人、其他組織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他人發生財產權益爭議,均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C. 司法行為不能行政訴訟么
可以!但得在時效期內提出訴訟!
行政案件,《行政訴訟法》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同時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釋:
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沒有製作或者沒有送達法律文書,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只要能證明具體行政行為存在,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2年。
復議決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法定起訴期限的,適用前款規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知道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其起訴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計算。對涉及不動產的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20年、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5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D. 起訴和訴訟是一回事嗎
不是。簡單地說起訴是當事人為了維護自己合法權利義務關系向法院提起的訴訟。而訴訟是指在法院主持下,當事人、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法院依法處理事情的一種訴訟活動。
【法律分析】
起訴是指當事人就民事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審判的行為。即請求法院通過審判,使被告人承擔某種法律上的責任和義務。起訴須有明確的被告人、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還須屬於受訴法院管轄范圍。訴訟,俗稱打官司,是指司法機關和案件的當事人,在其他訴訟參與人的配合下,為處理案件所進行的全部活動。民事、經濟、行政訴訟有三個基本階段,即起訴、審判、執行。刑事訴訟還包括偵查。在訴訟過程中,司法機關處於主導地位,當事人則基於訴訟法所確定的權利和義務,在司法機關的主持下進行活動。民事訴訟俗稱打官司,是指當事人因民事權益矛盾或者經濟沖突,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在雙方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參加下,由人民法院審理和解決民事案件,以及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訴訟程序審理的其他案件,在訴訟和審理過程中,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當事人人民法院和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各種訴訟活動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各種關系的總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E. 怎麼樣自己去法院提起訴訟
1、有欠條、協議、合同等書面借款憑證的情況下,可以申請支付令。
2、沒有書面借款憑證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不申請支付令直接起訴。
a、申請支付令必須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出申請,有管轄權的法院只能是債務人經常居住地的基層法院管轄。寫好申請書,內容:債務雙方的名稱、地址、要求歸還的數額、有價證券的種類、債務發生的時間、並且盡可能的提供證據。
支付令實質上是一個督促的程序,督促債務人履行債務,一般當債務人收到法律的文書,還是會感受到嚴重性,出於不想吃官司,還是會想盡快還款,如果在債務人收到支付令後,還未履行債務,又未提出異議,支付令就開始生效,債務人可以此根據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與提出訴訟程序相比,申請支付令有以下優點:
1、及時便捷,催償債務很快,債務人在收到支付令後的15日內不提出異議,支付令即可生效。
2、手續簡單,訴訟的程序就很復雜,申請支付令無需傳喚、審理、辯論在債權人申請後,經法院查核批准,就可以及時發布。
b、起訴應提交的材料
(一)起訴狀;
1、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3、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和理由;
4、證據和證據來源;
5、有證人的,載明證人姓名和住所。
(二)原告為自然人,需提交身份證復印件一份;
(三)原告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需提交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營業執照、注冊登記證書或者組織機構代碼證,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身份證復印件一份;
有字型大小的個體工商戶在訴訟中應當以其登記的業主為當事人,註明系某字型大小的業主,但在勞動爭議案件中則應當以字型大小為當事人,同時列明業主;
業主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在民事訴訟中以業主與實際經營者為共同當事人,但在勞動爭議案件中則以字型大小與實際經營者為共同當事人;
(四)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身份證明書原件一份;
(五)原告提交起訴狀時應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
(六)原告應向法院提供所有可供證明的證據,證人姓名和住所,書證、物證的來源及由誰保管,並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
(七)證據清單一式兩份;
(八)委託訴訟代理人進行訴訟的應當一並提交委託授權材料。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是否屬於司法手段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一審的程序
1、起訴,即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後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對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後,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並立即開始執行
3、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如果達成調解協議,製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生效,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行;未達成調解協議,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宣判)。
5、宣判
同意判決,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行申請;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區分對待:
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F. 公訴是司法程序嗎
公訴是司法程序。
公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通過審判確定犯罪事實、懲罰犯罪人的訴訟活動。
提起公訴的對象
提起公訴應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
人民檢察院決定起訴的時候,應當依法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不允許越級起訴。如果人民檢察院受理不屬於同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應當分別情況報送相應的上級或者移送相應的下級人民檢察院,由它向其同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例如,縣(市、區)人民檢察院受理的屬於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應當報送地市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後,由它向其同級的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反之,地市級人民檢察院受理的屬於縣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應移送縣(市、區)人民檢察院,由它向其同級的縣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提起公訴的條件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72條的規定,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時,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犯罪事實是對犯罪嫌疑人正確定罪和處刑的基礎,只有查清犯罪事實,才能正確定罪量刑。因此,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必須首先查清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這里的「犯罪事實」,是指影響定罪量刑的犯罪事實,包括:(1)確定犯罪嫌疑人實施的行為是犯罪,而不是一般違法行為的事實。(2)確定犯罪嫌疑人是否負刑事責任或者免除刑事責任的事實。比如犯罪嫌疑人的主觀狀態(包括故意、過失、動機和目的)、犯罪嫌疑人的年齡、精神狀態等。(3)確定對犯罪嫌疑人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從重處罰的事實。查清上述各項事實就符合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的條件。實踐中,就具體案件來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可以確認犯罪事實已經查清:(1)屬於單一罪行的案件,與定罪量刑有關的事實已經查清,不影響定罪量刑的事實無法查清的;(2)屬於數個罪行的案件,部分罪行已經查清並符合起訴條件,其他罪行無法查清的;(3)無法查清作案工具、贓物去向,但有其他證據足以對被告人定罪量刑的;(4)言詞證據中主要情節一致,只有個別情節不一致且不影響定罪的。對於符合上述第(2)種情況的,應當以已經查清的罪行起訴。因此,對那些並不影響定罪量刑的事實,則沒有必要查清,司法實踐中那種查清案件的一切事實後才提起公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證據確實、充分。證據是認定犯罪事實的客觀依據。因此,人民檢察院指控犯罪嫌疑人實施的犯罪行為,必須要有確實、充分的證據。證據確實,是對證據質的要求,是指用以證明犯罪事實的每一證據必須是客觀真實存在的事實,同時又是與犯罪事實有內在的聯系,能夠證明案件的事實真相。證據充分,是對證據量的要求,只要一定數量的證據足夠證明犯罪事實,就達到了證據充分性的要求。
證據確實與充分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證據確實必須以證據充分為條件,如果證據不充分,證據確實也無法達到;反之,如果證據不確實,而證據再充分,也不能證明案件真實。因此,證據確實、充分是提起公訴的一個必要條件。
3.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依照法律規定,犯罪嫌疑人實施了某種犯罪,並非一定要負刑事責任。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有些犯罪行為法定為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因此,決定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還必須排除法定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依法應當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就成為對其提起公訴的又一必要條件。
總之,對犯罪嫌疑人決定提起公訴,必須同時具備上述三項條件,缺少上述三項條件中的任何一項,都不能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
G. 提起訴訟就是打官司嗎
是的。打官司是民間的一種說法,從法律角度來說就是訴訟。
訴訟,俗稱打官司,是指司法機關和案件的當事人,在其他訴訟參與人的配合下,為處理案件所進行的全部活動。民事、經濟、行政訴訟有三個基本階段,即起訴、審判、執行。刑事訴訟還包括偵查。在訴訟過程中,司法機關處於主導地位,當事人則基於訴訟法所確定的權利和義務,在司法機關的主持下進行活動。
H. 打官司是什麼意思
打官司即訴訟。
訴,是指告訴、申訴、控告意思和行為。訟,是法律行為,訟是指要由人民法院裁決的法律行為。如;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行政訴訟。就是「打官事」。
訴訟程序是在訴訟和司法過程中必須遵循的法定順序、方式和步驟。
訴訟的功能不僅限於對過去發生之歷史事實的發現,而更要通過訴訟的過程建立起過錯與責任、犯罪與刑罰之間的聯系,從而向公民傳遞一種應當如何行為的信息,追究責任。
(8)向人民法院提起訴是否屬於司法手段擴展閱讀:
當事人的訴訟權利與訴訟義務
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中的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和申請執行。
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按規定交納訴訟費用。
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可以自行辯護或者委託辯護人進行辯護,可以提出迴避申請,經許可,可對證人、鑒定人員發問,進行最後陳述,提起上訴。刑事自訴案件的自訴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進行和解,接受調解,撤回自訴,提起上訴。
I. 打官司第一步就是找律師嗎
一、行政訴訟的主要程序:
什麼是行政訴訟,通俗的講,就是「民告官」 。行政訴訟的主要程序包括一審、二審、審判監督和執行程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 3 個月內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人民法院經過審查受理後,進入一審程序。此時,人民法院指定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陪審員組成合議庭。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
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有權申請審判人員迴避。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依據(地方性法規適用於本行政區域內發生
的行政案件)。審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並以該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為依據。同時,參照國務院部、委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
命令制定、發布的規章及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制定、發布的
規章。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 3
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當事人不服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 15 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不服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 10
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逾期不提起上訴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發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 2
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
當事人必須履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拒絕履行判決、裁定的,行政機關可以向一審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可採取相應措施予以執行。
二、民事訴訟的主要程序 :
民事訴訟,就是打民事官司。民事訴訟的主要程序,包括當事人起訴、人民法院受理、開庭審理、判決,當事人提起上訴、二審法院審理、判 決以及再審程序和執行程序。
當事人起訴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其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或與他人發生爭議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起訴
進行審查後,認為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條件,予以接受並決定立案受理的,應在 7
日內通知原告。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在完成審理前的調查、准備工作後,應當按法定程序開庭審理。法院適用普通程序的案件 ,
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的,按法定程序申請延長。當事人對一審法院所作的裁判不服的,可以在法律規定的上訴期間上訴於一審法院的上級人
民法院,從而引發第二審程序。第二審人民法院對符合法定上訴條件的案件,應當受理。二審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開庭審理。經過閱卷和調查,詢問當事人,在事
實核對清楚後,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也可以進行判決、裁
定。二審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院長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
審立案之日起 30 日內作出終審裁定。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 ,
是終審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人民法院按照再審程序對案件進行審理時,如果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第一審普通程序進行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
上,訴。如果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由於再審案件按原審程序
進行審理,因此審理、裁判、宣判期限均按原審程序規定進行。
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申請執行的期限,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的最後一日開始計算,雙方或一方是公民的為1年,雙方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為6個月。
三、刑事訴訟的主要程序 :
我國的刑事訴訟程序分為普通程序和特別程序。普通程序包括立案、偵查、起訴、第一審程序、第二審程序和執行程序。特別程序是指死刑復核程序和審判監督程序,其所以稱為特別程序,意即並非每一刑事案件都須經過這一程序。
立案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接受的報案、控告、舉報或自首及自己發現的犯罪嫌疑人進行審查,判明有無犯罪事實 和是否追究刑事責任,並決定是否作為刑事案件進行偵查或審理的訴訟活動。它是刑事訴訟的開端程序,是大多數刑事案件必須經過的程序。
偵查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在辦理案件過程中,依照法律進行的專門調查工作和有關的強制性措施。它的任務主要是:
(1) 收集證據,查明犯罪事號,抓獲犯罪嫌疑人;
(2) 制止和預防犯罪;
(3) 保護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保衛人民民主專政。
起訴是指人民檢察院或者自訴人向法院控訴被告人犯罪,要求對被告人進行審判並追究刑事責任的訴訟活動。人民檢察院起訴的稱 為公訴,自訴人起訴的稱為自訴。
第一審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對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或者自訴人提起自訴的刑事案件進行初次審判的程序。它的職能和任務是,保障通過合法公正的法庭審判使犯罪分子受到法律制裁,使無罪的人不受刑事懲罰。
第二審程序是指上一級人民法院根據依法提出的上訴或者抗訴,對下級人民法院所作出的第一審未生效判決、裁定進行審判的訴訟程序。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
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也可以提出上訴,
從而引發第二審程序。第二審程序的任務是對一審法院所作的判決、裁定進行全面審查和處理,以維護正確的裁判,糾正錯誤的或不合法的裁判,實現刑事訴訟的任
務。
執行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和監獄等國家刑罰執行機關為實現已經發生效力的判決、裁定所確定的內容而依法進行的活動。執行的程序則是指上述各機關在進行活動時所應遵循的步驟和方式、方法。
四、怎樣提起民事訴訟 ?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是當事人獲得司法保護的手段。當事人起訴要得到法院的審理,就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首先原告要具有合法資格,即原告必須是與
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原告必須是因自己的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自己與他人發生爭議而起訴。第二,要有明確的具體被告,必須能夠明確
指出何人為對方當事人。第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訴訟請求是指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要求法院作出某種判決的要求,是原告在訴訟上對被告提出的實體權利的要求,原告還必須提出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及要求法
院保護自己權益的理由。第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並屬於受訴人民法院管轄。當事人起訴的案件,應當是人民法院能夠通過行使審判權予以解決的事
項。同時,訴訟要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出。在我國,不同級別的法院之間和相同級別的法院之間在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上有嚴格的界限。對第一審普通
民事案件的管轄,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2條規定,「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
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戶籍所在地,以及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主要營業地或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這是一般管轄原則,適用一般性訴訟。《民
事訴訟法》第24條、第25條還規定了幾種特殊情況的管轄。
具備了上述幾個條件,當事人就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起訴時,應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訴狀,並按被告人數提交起訴狀副本。起訴狀應當寫明以下內容 :
(1)
當事人的情況。當事人是個人的,應寫明其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等;有代理人的,還要寫明代理人的姓名、住所、工作單位以及與當事
人的關系。當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寫明法人或者組織的名稱、單位所在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等。
(2) 原告訴訟請求以及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
(3) 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的姓名、住所等。
(4) 受訴法院名稱,起訴的年、月、日,起訴人簽名或蓋章。
法律規定,原告應當遞交書面的起訴狀。同時,為了方便當事人起訴,又作了例外規定,即原告書寫起訴狀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
方當事人。人民法院對原告的起訴審查後,對符合法律規定的應在收到起訴狀次日起的7日內依法立案受理,並通知當事人。對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在7日內裁定
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上訴。
五、法律對民事訴訟期限和執行時效的規定
(1)
關於受理的期限規定,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後,人民法院應對起訴進行審查。經審查,凡是符合起訴條件和起訴手續的案件,應在收到起訴狀次日起7日內立案受
理,並在7日內通知當事人。經審查,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5日內將起
訴狀副本送達被告。原告口頭起訴的,法院應以書面或口頭方式將原告起訴的請求等告知被告。被告應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在收
到答辯狀之日起5日內將副本送達原告。
(2)
關於第一審普通程序的期限規定。法院開庭審理一審民事案件,應在開庭3日前通知當事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
。法院開庭審理後,對所審理的民事案件所作的裁判應宣告判決。當庭宣判的,應在 10
日內向當事人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法院審理適用普通程序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應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理終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
長的,報請院長批准延長,最長不超過6個月,還需延長的,則報請上級法院批准,對適用簡易程序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應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
(3)
關於上訴的期限規定。當事人對一審法院的判決不服提起上訴的期間是15天,不服裁定的上訴期間是10天,從裁判送達後次日起計算。原審法院收到當事人的上
訴狀及其副本後,應當在5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收到上訴狀副本後,應當在15日內提出答辯狀。
二審法院審理不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在二審法院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報請本院院長批准。二審法院審理不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0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4) 關於再審的期限規定。根據《民事訴訟 法》的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2年內提出。
(5) 關於執行時效的規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雙方或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執行的期限是1年 ;
雙方當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申請執行的期限是6個月。這個期限,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
間的最後一日起算。
六、如何上訴 ?
上訴是指當事人對一審法院裁判不服,向該法院的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
提起上訴應當注意以下事項 :
首先,要明確對哪些裁判可以提起上訴。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作出的一審判決,二審法院發回重審的判決,按照一
審程序對再審案件作出的裁決,都是可以上訴的判決。同時,不予受理的裁定,對管轄權有異議的裁定及駁回起訴的裁定,是可以上訴的裁定。除此之外,按特別程
序審理後作出的裁判、二審法院的終審裁判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審裁判,都是不能上訴的裁判。其次,要明確什麼人可以成為上訴人和被上訴人。上訴人是享有上
訴權的人,被上訴人是上訴人的對方當事人二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 對於上述可以提起上訴的裁判不服的,雙方當事人都有權上訴,也可以成為被上訴人。
提起上訴,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提起。《民事訴訟法》規定,不服判決的上訴期間為15日,不服裁定的上訴期間為10日,從裁判書送達之次日起
計算。在法律規定的上訴期間內,一審人民法院的裁判不發生法律效力,只有上訴期屆滿後,原告和被告雙方都未提起上訴,一審裁判才發生法律效力。
當事人不服一審法院附裁判提起上訴的,應當向原一審法院提交上訴狀,但也可以直接向一審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即向二審人民法院
提起上訴。但不論向哪個法院提出上訴,最終都要由二審法院依二審程序審理。
上訴人上訴必須遞交上訴狀。上訴狀應寫明以下內容 :
(1) 當事人的姓名,當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寫明其全稱、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和職務;
(2) 原審(即一審)法院的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
(3) 上訴的請求和理由,上訴的請求是上訴人提起上訴所要達到的目的,上訴的理由是上訴人向上訴法院對一審法院在認定事實和適用 法律方面的異議的全面陳述。上訴人遞交上訴狀時,還應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上訴狀副本。
七、如何申訴 ?
我國〈刑事訴訟法〉中所稱的申訴,是指有申訴權的人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
提出重新處理的請求的訴訟活動。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為有申訴權人。如果提出的申訴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1) 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
(2) 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定、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3) 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4) 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詢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了有別於刑事訴訟中申訴制度的申請再審制度,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和調解協議,認為有錯誤,向人民
法院提出變更或者撤銷原判決、裁定的請求,並提請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重新審理的訴訟行為。申請再審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 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2)
申請再審應當具備法定的事由。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①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②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
證據不足的;③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④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⑤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詢私舞
弊,枉法裁判行為的。另外 ,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
(3) 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2年內提出。
此外,我國《行政訴訟法》也規定了申訴制度,是指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重新處理請求的訴訟活動。
八、打官司如何請律師 ?
打官司請律師,首先耍了解律師事務所的信譽和專長,然後根據自己所涉官司的性質(民事、刑事、行政)來選擇相關的律師事務所。選定律師事務所之後,先到該
所進行登記,說明大致案情,以及擬請哪位律師等。雙方談妥後,即與該律師事務所簽訂書面委託
代理合同。因為律師承辦業務,應當由律師事務所統一接受委託。簽訂委託代理合同後,再與指定的律師簽訂授權委託書。在委託代理合同中,應當明確委託律師代
理的許可權,即屬於一般代理還是特別授權代理。所謂一般代理就是僅代理一般的訴訟權利,如起訴、應訴權、申請迴避權、提供證據權、辯論權等。所謂特別授權代
理是指與實體權緊密聯系的訴訟權利代理,如承認、放棄、變更被代理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代理被代理人上訴等。如果委託人只授予律師一般的
訴訟權利可以在授權委託書中載明,訴訟代理人不得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等。如果委託人願意授予代理律師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
反訴或者上訴的權利,必須在授權委託書中註明,即為「特別授權」。因為,人民法院在審查授權委託書時,若發現只寫有「 全權代理」 字樣 ,
即判定委託訴訟代理人無權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其所以這樣嚴格規范,目的是杜絕委託訴訟代理人越權。
簽訂委託代理合同以後,要按照國家規定的統一收費標准交納律師費。律師費應當交給律師事務所,不要交給委託的律師。
此外,如果在瞻養、工傷、刑事訪訟、請求國家賠償和請求依法發給撫恤金等方面需要獲得律師幫助,但是無力支付律師費用,可以按照有關規定申請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