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刑法學會會長
A. 刑法學會長被免職,讓人明白為什麼法律對壞人越來越好
刑法學會長被免職,法律對壞人越來越好沒有關系,刑法學會長,是搞刑法研究的,法律是人大常委會或者全國人大研究通過的。
B. 對於多被告人的共同犯罪案件在庭審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對於多被告人的共同犯罪案件在庭審過程中主要應當區分主犯與從犯、脅從犯,這些對於量刑是有很大影響的。
一、共同犯罪主、從犯的認定:1、 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2、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 3、 起主要作用,是指在共同犯罪中直接實施犯罪行為,而且其行為是犯罪結果發生的主要原因,或是事前拉攏、勾結他人,提起犯意,出謀劃策的教唆犯。起次要作用或輔助作用
二、主、從犯的量刑:1、 主犯的量刑。根據犯罪行為所具有的事實情況應當歸屬的法定刑幅度,依照刑責相一致的原則確定主犯的刑種或刑期,不應從重處罰。 2、從犯的量刑 (1)從犯應當比照主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三、程序部分:1、 不屬於共同犯罪的案件,即使存在某種聯系,如被告人參與數個共同犯罪,或數個被告人沒有共謀,但分別侵害同一對象,應分案處理。
2、 對共同犯罪案件尚未審結,在逃的同案人又被抓獲的,應全案合並審理。
3、 同案人已判刑,對後起訴的被告人的量刑,應將同案人的判決作為重要的參照標准,做到量刑均衡。
C. 中國刑法法學專家有哪些
中國刑法法學專家有張明鍇、高銘暄等。
1、高銘暄
高銘暄1951年從北京大學法律系(本科)畢業,1953年從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刑法研究生班畢業,現任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榮譽一級教授 ,兼任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 、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榮譽委員、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國際刑法學協會名譽副主席暨中國分會名譽主席。
高銘暄是當代中國著名法學家和法學教育家,新中國刑法學的主要奠基者和開拓者,中國國際刑法研究開創者。中國刑法學專業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導師。高銘暄教授與武漢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馬克昌教授合稱為中國刑法學界「北高南馬」。
2、張明楷
張明楷教授主要從事刑法學領域的教學與研究。獨著《犯罪論原理》(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刑事責任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刑法的基礎觀念》(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版)、《市場經濟下的經濟犯罪與對策》(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版)、《未遂犯論》(法律出版社&成文堂1997年版)、《刑法學》(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2003年第2版、2007年第3版、2011年第4版,2015年將出版第5版)、《外國刑法綱要》(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7年第2版)。
曾獨立承擔了多項科研課題,參加過聯合國預防犯罪委員會科研項目,並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國家重點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400餘篇。
(3)中國刑法學會會長擴展閱讀
研究對象
刑法學主要分為以下類型
1、規范刑法學,是指以本國的現行刑法為研究對象,主要採取注釋方法揭示法條的內容,並加以評注而形成的刑法規范知識體系。
2、理論刑法學,是指採用思辨方法,對蘊含在法條背後對法條起支撐作用的法理加以闡述而形成的刑法知識體系。在理論刑法學中,按照其內容又可以分為刑法法理學與刑法哲學。
3、比較刑法學,是指採用比較方法,研究各國刑法,探求其立法思想和原理的異同,闡述其特徵而形成的刑法知識體系。
4、國際刑法學,是指對國際刑事法律規范(包括刑事實體法規范和刑事程序法規范)進行研究而形成的刑法知識體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銘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明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刑法學
D. 陳忠林的人物簡介
陳忠林,重慶大學法學院長、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
1982年獲北京大學法學學士,1986年獲西南政法大學法學碩士,1996年6月獲比薩聖安娜高等大學(SSSUP)法學博士學位,1998年在西南政法大學破格評為教授,先後當選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並被推選為第五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學科組成員。
現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社科基金項目法學評審組專家,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導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刑法學會副會長,中國犯罪學會與中國行為法學會顧問,重慶市社科聯學術委員、重慶市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重慶市公共安全技術專家,重慶市高院和廣東高院智庫專家、重慶大學學術委員會與學位委員會委員,在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十多個國內著名高校兼任教學科研職務。
在法學基本理論界領域,陳忠林教授以人性的特殊性為基礎,對現代法治的前提、基礎以及「自由、人權、法治」等基本范疇作出了全新的解讀,提出了現代法治是「人性之治」,「良心之治」,「常識、常理、常情之治」的法治觀和法學教育觀。
在刑法學基本理論領域,陳忠林教授以重構的刑法調整對象和行為概念為價值、技術基礎,對傳統刑法理論進行了系統、全面的改造;對刑法的基本性質、調整對象、基本原則、刑法解釋的基本原理、犯罪的本質及本質特徵、犯罪構成理論、犯罪形態及刑罰的目的等刑法基本范疇,都做出獨樹一幟的解讀。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陳忠林教授努力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立法議案和改革建議,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的關於司法制度改革、勞動教養制度改革、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收回死刑核准權等多項議案和建議被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採納。並先後在2004年被央視網等中央媒體列為「十大風雲人物」候選人,2013年被檢察日報、正義網等推選為「全國十大法治影響人物」。
陳忠林教授撰、譯、編專著、教材30餘部,在國際權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等國內外著名雜志上發表等論文60餘篇,有《自由、人權、法治 – 人性的解讀》等教學科研成果獲10多項省部級一、二、三等獎,並先後獲得重慶市先進工作者、重慶直轄10年建設功臣、重慶市名師等稱號。
E. 法學名家高銘暄:我是怎樣喜歡上刑法學的
作者:高銘暄,現任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榮譽一級教授,兼任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榮譽委員、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國際刑法學協會名譽副主席暨中國分會名譽主席。高銘暄是當代中國著名法學家和法學教育家,新中國刑法學的主要奠基者和開拓者,中國國際刑法研究開創者。
本文原載於《法學家茶座》第一輯
我從事刑法學教學和研究工作已逾半個世紀,但對我怎樣喜歡上刑法學這門學科,我卻從來沒有形諸文字。
說來話長,童年在故鄉(浙江省玉環縣鮮迭村)上小學時,我就聽人說我的父親在上海做「官」,至於當的什麼官,我並不知道。後來稍稍長大一些,才知道他是在上海特區地方法院當書記官。這件事給自己思想上多多少少打下了一點烙印,覺得自己是「法」門子弟,與「法」字天然有點聯系。當然,那時對什麼是「法」,我一無所知,不過感性上感覺得到:法院就像古代的衙門,是打官司的地方,打官司就得去法院。以後去溫州讀中學,從初中到高中,親眼看到過法院門口掛的牌子,也看到過不少律師事務所的牌子,報紙上也有一些有關的報道,我的升學志願就形成。我立志將來考大學要報考法律系。
1947年高中畢業時,我按自己的志願去辦,先後報考了南方的三所著名大學即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的法律系,有幸都被錄取了。因為那時我的父親在杭州工作,任杭州市地方法院推事(也即法官),我想借父親的一點「光」,將來求職容易一些,同時也想圖個生活方便,就選擇了浙江大學法學院法律系就讀。
當時浙江大學法學院院長是李浩培。李先生是被浙大校長竺可楨從武漢大學法律系系主任崗位上聘任過來的。李先生早年留學英國,是國內著名的國際法專家。說來也巧,我入學後第一學年的刑法總則課就是李先生講授的。據李先生後來講,當時沒有聘請到刑法教授,他就親自上陣,他一輩子也就講過這一次刑法課。李先生的講課分析細致、條理清晰、娓娓動聽,對我產生了強烈的震撼,引起我極大的興趣。我本來就對他仰慕,此時就更肅然起敬了。所有的課,我最喜歡聽的是李先生講的刑法課。刑法學的對象明確,體系完整,內容生動,邏輯嚴密,並且所見所聞與實際生活距離非常之近,聽起來毫無枯燥之感。所以聽了李先生講的這門課之後,我就暗地下了決心:好好學習刑法這門課。當時模模糊糊地也意識到將來選擇職業也許就在這一方面呢!
我上了大學之後,父親有一次對我作了明確的表態:「我不管有什麼困難,一定供給你到大學畢業。至於畢業以後,你是出洋留學,還是將來當大學教授,那就看你自己的了。」這段話給我留下難忘的印象。首先是激勵我必須很好完成大學學業。這個強烈願望在下述一件事上表現得尤為明顯。1949年5月杭州解放,其後不久浙江大學法學院即被當時的省軍管會文教部撤銷(可能與廢除舊「六法全書」有關吧),對此,李院長和我們廣大同學都表示不能理解,但又無可奈何。同學們紛紛參加當時省里舉辦的人民幹部學校,以便接受短期培訓後去從事革命工作。但我堅持要完成大學學業。既然浙大法學院宣布撤銷,我就在李浩培教授的幫助下,想方設法轉到北京大學法律系繼續就讀。在解放後的北大,我接受了革命傳統教育、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法律專業教育,其中也聽到了著名刑法學家蔡樞衡教授的刑法課和黃覺非教授的刑事政策課,進一步提高了我對刑法學的興趣。
1950年,新中國第一所新型的正規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宣告成立,該校聘請了大批蘇聯專家任教。這對我有很大的吸引力,令我心馳神往。當1951年7月我在北大畢業,法律系領導徵求分配去向志願時,我就毫不猶豫地提出願意去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當刑法研究生。法律系領導經過研究滿足了我的志願。這樣,從1951年8月起我就被保送到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當了刑法研究生。在兩年研究生學習期間,我先後接受貝斯特洛娃、達馬亨、尼可拉耶夫、柯爾金四位前蘇聯專家的專業教育,對刑法學有了更全面、更系統、更深入的了解,研究的興趣也越來越濃。這就為我的專業思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一再沉思,我已與刑法學結下不解之緣,今後我恐怕只有吃刑法學這碗「飯」了。果不其然,研究生畢業之後,我就被留校任教,而且一干就是50年。我已由一名青年變成老者,如今還在「老驥伏櫪」。
回顧我走過的路程,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一是父親的叮嚀激勵我完成大學學業,我沒有辜負他的遺願;二是李浩培教授的講課使我對刑法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決定了我的人生走向;三是三所大學(浙大、北大、人大)的教育奠定了我的專業基礎,使我對母校哺育之恩永誌不忘。就我自己來說,我只是有股傻勁而已,認准了刑法學,就執著地追求,專業思想自始至終沒有動搖,既不想當官,也不想經商,就想做一名合格的教授。平凡如此者,也就沒有資格再羅嗦什麼了。
F. 孫國祥的介紹
男,1956年生,江蘇省張家港市人。1982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1986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法學碩士學位。現為南京大學經濟刑法研究所所長、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華全國律協刑事業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江蘇省律師協會刑事業務委員會主任,江蘇省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會長。 江蘇金禾律師事務所律師。
G. 劉仁文的介紹
劉仁文,湖南隆回人。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經濟學博士後(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博士後(北京大學)。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刑法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刑法學會理事、中國犯罪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勞教學會理事、中國行為法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法學會理事、刑法學會常務理事、立法學會副會長。
H. 中國第一個法學博士是誰
新中國的第一個法學博士們
姓名
現任職務
獲得博士
學位時間
導師
授予學位院校
第一個法理學
博士
鄭永流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1989
北京大學
第一個法制史
學博士
朱勇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 兼任中國法律史學會執行會長
1987
系我國首位法學博士
張晉藩
中國政法大學
第一個民法學
博士
王利明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副校長兼法學院院長 兼任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法學研究會會長
1990
佟柔
中國人民大學
第一個憲法學
博士
陳雲生
現任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
教授 博士生導師
1987
張友漁
中國社會科學院
第一個行政法
學博士
袁曙宏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副主任
兼任中國法學會副會長
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
1993
北京大學
第一個行政訴
訟法學博士
馬懷德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副校長兼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長 兼任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行政法研究會副會長、秘書長
1993
陳光中
中國政法大學
第一個刑法學
博士
趙秉志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院長
兼任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
1987
高銘暄
中國人民大學
第一個國際私
法學博士
黃進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 校長 兼任中國法學會國際私法學研究會會長
1988
韓德培
武漢大學
第一個刑事訴
訟法學博士
卞建林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訴訟法學研究院院長 兼任中國法學會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
1991
陳光中
中國政法大學
第一個民事訴
訟法學博士
陳桂明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 兼任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
1995
陳光中
中國政法大學
第一個經濟法
學博士
時建中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
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1998
徐傑
中國政法大學
第一個環境法
學博士
汪勁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1997
北京大學
第一個軍事法
學博士
曾志平
南昌理工學院副教授
2006
周健
中國政法大學
I. 趙長青的簡介
1960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法律系,獲學士學位。接著在中共黨史研究班學習。畢業後留校任教,文化大革命期間在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從事六年刑事審判工作。1977年以來一直從事刑法教學、科研工作,現任西南政法大學毒品犯罪與對策研究中心主任、刑法學教授和學術帶頭人。社會兼職主要有:中國教育協會理事、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幹事、重慶市法學會常務理事、刑法學專業委員會會長、重慶市計算安全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人大常委會法規委員會咨詢委員、重慶市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西南師范大學兼職教授。
J. 法學名人
古羅馬五大法學家
公元 426年頒布並在東、西羅馬帝國同樣生效的《引證法》正式承認蓋尤斯、J.保羅(?~約222),D.烏爾比安(約170~228)、A.帕比尼安(約150~212)和H.莫迪斯蒂努斯(?~約 244)五大法學家的解答具有法律效力;並規定凡法律問題未經明文規定的,悉依五大法學家的解答加以解決;如他們的解答並不一致,取決於多數;人數相同時則以帕比尼安的解釋為准。 1、蓋尤斯(約公元130~180年),羅馬帝國前期著名法學家,代表作為《法學階梯》,該書是唯一一部流傳至今的古代羅馬法學家的文獻,成為查士丁尼編纂同名法典的範本。 2、帕比尼安(約公元140~212年),帝國前期羅馬的著名法學家,擔任過申訴官、帝國高級法院院長和被認為是副皇帝高位的近衛都督之職,行使軍事和司法大權。其代表作有37卷《法律問答集》、19卷《解答集》、19卷《解說書》。其學說具有極高的權威性,直至4世紀,君士坦丁皇帝仍命令屬下整理他的學說。在《學說引證法》中並明確規定,在五大法學家的意見相左時,以帕比尼安的學說為准。 3、烏爾比安(約公元170~228年),擔任過帝國高級法院法官助理、帝國議事會成員,近衛都督,做過皇帝的法律顧問。烏爾比安是公認的古代羅馬最偉大的法學家之一,是羅馬法學的集大成者,查士丁尼的《學說匯纂》摘錄的9142段法學家的著述中,其中烏爾比安的著作就有2464段。最先提出公法與私法的劃分也是烏爾比安。
4、保羅(約公元222年去世),擔任過帕比尼安法院的陪審法官,最著名的著作是關於告示的80卷注釋書,在《學說匯纂》中摘錄了他的2081段作品。
5、孟代斯梯安(又譯為莫迪斯蒂努斯,約公元244年去世),是烏爾比安的學生,也是五大法學家中名氣最小的一位。《學說匯纂》中有關他的著作,只有344段。
馬克昌,我國著名法學家、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
著名法學教授、博導馬克昌
1926年8月生,河南西華縣人,法學家。1950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法律系,後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研究生班,師從前蘇聯刑法學家貝斯特洛娃教授專門從事刑法學研究。1952年返回武漢大學任教。曾於1977年受委託擔任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的主犯吳法憲的辯護人,並參加過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修訂工作。現任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法學會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詢員。與人大高銘暄教授合稱為我國刑法學界的「北高南馬」。曾任武漢大學法律系主任、法學院院長、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總幹事長和副會長、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名譽理事、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法學學科小組成員等職。獨著的《比較刑法原理——外國刑法學總論》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主編的《犯罪通論》和《刑罰通論》分別獲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一等獎和二等獎;主編的《經濟犯罪新論》獲中國圖書獎;任主編之一的《刑法學》和副主編的《中國刑法學》分別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和特等獎;主持完成的「著重提高研究生素質,培養刑法學高層次人才」項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中國著名法學家趙中孚
1929年7月出生。1947年匯文中學畢業後考入朝陽大學法律系。1949年5月參加工作,先後在華北人民政府司法部主辦的學習隊、中國政法大學三部、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本科、研究生班學習。1950年冬開始在民法教研室任教,歷任教員、講師、副教授、教授、民(商)法教研室主任、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法學院院務委員會暨學位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法學會副會長暨民商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暨深圳仲裁分會仲裁員、南京市仲裁委員會仲裁員、河北省人大常委法律咨詢委員會成員、北京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和貴州大學法律系兼職教授、天津民主法制建設研究中心學術指導、中國行為法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在半個世紀的教學崗位上,為校內外本科、研究生、高級法官班、台港澳律師培訓班、香港樹仁學院和城士大學等不同層次的學員講授系統或專題的多門民商法課程。參加我國民法典(第2、3次)、民法通則、企業破產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等法律的起草、研討或建議。培養了本專業的碩士40餘人,聯合培養博士5人,單獨培養包括港台和外國在內的博士19人,指導尚未答辯的博士生20人。先後主持國家社科項目、博士點項目和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項目。
中國著名法學家韓德培,法學界最年長的明星
「中國當代法學10人」中惟一存世者 現代意義上的法學在中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那時的中國方始引進西方現代法律科學。在《中國大網路全書·法學卷》(上),可以找到名列其上的10位中國當代最著名的法學家,然而他們中間的絕大多數人都已經作古,今天惟一健在的只有韓德培老先生,至今仍在為之辛勤耕耘。
2000年1月8日,武大為韓德培先生舉行了隆重的九十華誕紀念活動和法學思想研討會。
2009年5月29日晚9時,一代法學泰斗與世長辭。
武漢大學將在2009年11月隆重舉行「韓德培教授百歲華誕暨武漢大學法科恢復重建30周年慶祝活動」
1.史尚寬先生是民國時期的著名的法學家,不僅從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的起草,擔任了民國時期的"立法委員"、"考選部部長"等職務,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余復從事著述",涉獵的領域廣泛,幾乎包含了法學的大部分領域,其中主要有民法、刑法、憲法、行政法和勞動法等。
2.商秧,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法學家之一,同時他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功臣之一。
3.張釋之(生卒年不詳),字季,漢南陽郡堵陽(今南陽市方城縣)人。西漢廷尉,中國歷史上著名法學家。公元前179年,被選為騎郎,後成為協助皇帝處理司法事務的最高審判官。他處理案件深究事理,不枉不縱,不偏不倚,敢於用法律去限制包括皇權在內的一切特權,提出了「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
4.韓 非: 河南新鄭人,戰國後期著名的法學家、思想家、散文家,法家的集大成者。
5.肖蔚雲先生是中國著名法學家,1927年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畢業後留校任教。曾留學蘇聯4年。先後擔任香港、澳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澳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是北京法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
太多了都列舉不完。你可以網路再搜搜看哈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