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開放日
1. 「為了得到自由 我們才是法律的臣撲」這句話 的看法
「為了得到自由,我們才是法律的臣僕。」
——[古羅馬] 西塞羅
有別於西方,我國司法權分為審判權與檢察權,相應的,司法公開也至少分為審判公開與檢察公開,筆者在本文中的論述僅著眼於審判公開。這似乎在開篇就陷入了一種片面、狹隘的境地,但出於對陽光司法理想堅定不移的熱情追求,就無法迴避現實主義所認可的規律——晝夜交替往往附著輕度悲觀的理性。
一、理論錯覺——鋪天蓋地的經驗報道
在司法思想史上,司法公開是以審判公開的提出為藍本的,自18世紀義大利法學家貝卡利亞首次明確提出審判公開的概念,並在著作《論犯罪與刑罰》中進行了精闢的論述以來,這一思想經由不斷對司法擅斷、秘密審判進行「除魅」,一直伴隨著現代民主法治的成長,如同太陽放射出真理的光芒。
應當明確,司法公開首先是一種司法理念,但事實上,對司法公開理論的專門研究長期處於一種較為荒蕪的狀態。這並不是說中外法學家一直沒有注意到該問題的深刻與重要,而是因為「法律從一開始就明顯不僅僅是法律問題,而同時也是政治問題、社會問題、歷史問題和文化問題。」1司法公開已經作為自由平等的人權成為無需證明的事項。過於龐雜的理論分析往往不得不捆綁社會學研究,從而偏離法律的專業性軌道,淪為缺乏邏輯分析與價值比較的純粹謳歌。然而,無論如何衍生,司法公開的根本意義在於:從國家角度審視,表明司法權運行是透明和民主的;從公眾角度審視,意味著對人民知情權的尊重和滿足。
近年來,媒體大量刊載了各地法院進行司法公開活動的情況,涉及司法公開的范圍、方式等領域,成為衡量司法民主實現程度的基本標准。這種特別關注表明司法公開開始融入我們的司法文化,但在充分肯定這種來之不易的轉變與成績的前提下,筆者逐漸在重復的情況反映與雷同的經驗介紹中尋找到一種正在硬化的模式:為了推進司法公開這項任務,專門設置或突出了「宣傳處(科)」等內部工作部門,把公開當作「法制宣傳」的工具充分使用,全面展示法院亮點工作。
筆者在前面交代過,司法公開是一種理念,即使隨後的一切行動都是靠理念來支配的,但理念的深化、植根並非易事。這種展示或者引導容易使人對司法公開產生一種錯覺:司法公開是一種可以被輕易物化的工作方法,經過刻苦學習與大力推廣,我們將很快實現司法公開,進而全面達到民主法治。
二、方式問題——過猶不及的現實操作
毋庸置疑,傳統的審判公開是衡量司法公開的根本標准,但是解決了這個「溫飽」問題就等於司法公開了嗎?當然沒那麼簡單!這就好比「政府外的法院」意在指司法獨立而不受非法干預,但不能反過來說將法院作為建築建在大街上就算司法公開。做好審判公開之外,也確有很多功夫可下。具體來說,法院系統的亮點還體現在執行公開、裁判文書上網、庭審直播、建立健全新聞發布例會制度和法院開放日活動等。然而,有兩個問題必須注意:
第一個問題,就是界定什麼可以公開?如果從起點和基礎做起,就是基於法律的規定而實行公開,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外,一律公開審理;無論是否公開審理,一律公開宣告判決。但這只局限在審判案件過程的相關司法行為公開。
為了克服這種局限性,裁判文書上網成為最為合理和經濟的救濟方式,因為這種全面而常態的公開方式至少要公開裁判的證據與理由。我們首先不考慮經濟成本,暫且忽略一些貧困地區基層法院的負擔,假設可以通過經濟發展和補貼解決資金、人員、技術等問題。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法官與書記員勢必增加的工作量,這並不是通過提高職業能力和工作熱情就可以解決的。
首先,法院工作量加大已成為全國性問題。很多地區案件數量陡增、人員編制不能大幅增加,法官長期加班加點。裁判文書上網,勢必對每位法官產生壓力,他們將更盡力使得文書臻於完美,但公眾通常不會留心,也沒有相關的系統背景專業知識能力來欣賞判決和/或判決書的優點。2可以預見,至少是上網之初,一些與實體、程序無關的文字標點錯誤,即使案件的當事人並不關心,但很可能吸引網民的好奇,成為被挑剔、嘲諷的對象。
有人會反駁,通過反復校對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但另一個問題馬上應運而生,就是文書的實質內容。當僅僅面對當事人或本地受眾之際,判決書不必展示太多細節,當事人的經歷和當地受眾的感聞已經構成了理解這份判決書的語境了,某個本地表達也許就向判決的社區傳達了足夠的信息。但當判決書面向全國大眾之際,對案情的介紹就不得不更加細致。同為持刀傷人,一個判了3年,一個判了10年,因前者用的是手邊的水果刀,後者則是進屋拿了把砍柴刀。如果判決書只對當事人,就不一定要精細描述刀的大小;但當這兩個本來沒問題但描述粗略的判決書在網上一放,一般受眾就可能感到這兩個案件量刑為什麼差別這么大,甚至會起疑心,要說服他們就必須仔細描述諸多細節。3為了證明判決的正當與合法,法官只能將語境轉換為全國公眾可以接受的范圍,判決結果的對象與查閱對象不對接,往往導致對個案的描述不再准確合理,反而引起當事人的不解和嘲弄,對證據的展示論證以及對裁判理由的論述將陷於一種冗長的死循環狀態。
第二個問題,就是公開到哪種程度?我們再以裁判文書上網為例,這種上網究竟是要求全國法院都建立網站全部上傳法律文書,還是由模範法院、優秀法院率先公開?對於一個地區或者同一法院,按照「判決公開」的原則,即使注意了應予保密的事項,花大力氣屏蔽了不應公開的內容,但個案都有不同的因素,這些不應公開的標准怎樣設定,怎樣評判,由於這涉及到責任的承擔,是由承辦法官、還是由庭長甚至院長來評判?
那麼循序漸進一些,將公開的范圍稍微縮小為當地公眾,可是當事人的身份、地址信息是否應當對當地公眾公開,當事人是否應該為了司法公開而犧牲自己的隱私權?假設大家都有推進公開與法治的熱情,同時法院為了審慎也只在內部區域網絡進行公開,但這些公開需要授權和排序嗎?假設其他法院的法官來學習相關案件,或者律師接到了類似的業務想參考一下類型案件,再或者一名退休人員想來行使一下監督權利逐一查看所有案件……法院真有精力應付大家的查詢嗎?!
三、價值探討——未必可信的預期利益
司法公開受到追捧證明公眾希望通過法律、司法、甚至法院解決如暗箱操作、貪污腐敗等令老百姓深惡痛絕的社會問題。似乎在司法公開的陽光普照下,社會不公自然沒有藏身之地。這種希望是一種對司法公開效果的追求,最起碼應該包含法律價值、政治價值、社會價值在內。但鑒於司法公開仍處於起步的運行狀態,對這些價值的探討都是一種預期,這些收益暫時還是理論上的。
首先,關於最直接的法律價值。我們不提太高的要求,僅希望達到普法的效果。這樣我們暫且先忽略以裁判文書為代表的常態監督存在的諸多障礙,以法院開放日等間歇性的、公眾可以偶爾抽出精力參加的活動進行考量。筆者承認這些活動的立足點非常好,群眾參與的熱情也很高,在這些開放的過程中經常附帶觀摩旁聽庭審,法院展示了自身工作的順暢流程。無論公眾對專業性法律問題是否感興趣,至少了解了審判大致怎樣運轉。但審判之外的立案、送達、執行等非常辛苦也經常遭遇狀況的工作並不便於作為成績展示,這樣的開放雖然讓公眾感受到了審判事業的神聖,但對法院的諸多現實困難並未深刻領悟。即使對審判有所了解,但是可以向大家介紹審限內結案的壓力嗎?大家可以理解公告所必須要等待的冗長的時間嗎?
有人會說,公開日的次數多一些、深度廣一些、形式更新穎一些,日積月累公開就做到位了。法律不可替代的專業性雖不是神秘的借口,但確是非法律人了解的障礙。對社會絕大部分人而言,他們並非法律專家,甚至不具備一些在法官看來是常識的法律知識,這樣的現實決定了公開的過程必然存在著將法言法語轉化為群眾聽得懂的語言的翻譯與會意。例如,庭審中詢問當事人是否申請迴避,假設當事人聘請了律師或者自己因為訴訟而了解了迴避制度,但對於前來參觀開放日的公眾,如果想要讓他們明白,就可能需要配備「翻譯」粗淺地解釋為「是否同意由這位法官審理」。
第二,關於最受關注的政治價值。結合法院工作,主要是對服務群眾的考驗。這里有一個難以權衡的考核標准——滿足群眾需求。以群眾的利益衡量工作的重要性、應然性不需贅述。但是,對這種需求的回應范圍是多大,應該達到什麼程度?
讓我們再主動一些,更深入關懷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問題,加強街頭法制宣傳、「法律四進」這些群眾喜聞樂見活動的力度。但對比群眾熱情的法律需求與不知咨詢何物的尷尬,法官自身也往往陷入究竟是不是應該代替律師等法律服務者的兩難境地,特別是當群眾咨詢的是正在處理的案件時,遵照職業要求不予評論會被當成無知或搪塞。即使是已經生效、執行的案件,特別是賠償類案件,因為賠償標准等年年變化,一場沒有證據僅有模糊描述的咨詢,是否會因無法歸責法官的相反表達引發爭議,反而引發公眾的質疑。
第三,關於最想實現的社會價值。這主要是希望充分發揮互聯網的獨特優勢,便於民意溝通和防腐監控,根植法治理念。但是,這些都可以以點帶面地解決嗎?網路視頻當然流暢了民意表達,也挖掘出一些社會丑惡,在輿論有力的關注下,很多個案得到了解決,這使我們達到了廉潔和公開的整體狀態了嗎?恐怕沒有!
我們先忽略熱衷炒作的網路水軍,僅討論一般性的問題反映。比如說,有人曾將法官開庭時抽煙的視頻上傳於網路,於是輿論一片嘩然,法官當然應當注意司法形象與規范細節,但大家質疑和攻擊的焦點並不是公正,而是僅因抽煙這樣的不規范行為就斷定法官的職業能力、廉政、人品存在問題,這真的契合法治的內涵嗎?
再如,媒體報道了一則女犯罪嫌疑犯人向一個十多歲小女孩兒面部潑硫酸致其毀容的故意傷害案件,包括很多職業法律人在內的公眾基於我們善良的文化傳統,理所當然地義憤填膺,一致要求法院嚴懲兇手——立刻推出去斬了!!!其後法院的審理可能陷入一種被動的僵局:首先必須堅定地保證主持公道,然後小心地解釋法律規定「未經審判不得定罪」,隨後追蹤報道逐漸浮出水面:原來女嫌疑犯有著令人同情的作案動機,她多年辛苦打工掙錢供丈夫留學國外,丈夫拿到博士學位和綠卡卻要求離婚了,她一直租房居住,還錯過了生育的年齡,丈夫也沒有任何賠償可以給她,所以只好向丈夫的侄女報復,而在下毒手之前,她曾是個很好的嬸娘……這些遭遇真的一點不令人動容?!甚至有人提出應該把那個薄情寡義的丈夫判了,我們還一致要求「斬立決」嗎?!但風口浪尖的法院還敢不判處她死刑嗎?
美國法院庭審時,對於新聞媒體的報道採取了嚴格的審查,更不允許隨意評判審理中的案件,以防止輿論干擾法律的判斷,甚至於「辛普森案」這樣的「世紀審判」也不允許媒體直播,想得到最新消息,只能僱人進行速寫。但是並未有人據此質疑審判的公正與否,也沒有人懷疑司法的公開與公正。人們在法治公正和言論自由發生根本性抉擇時,前者的理性戰勝了後者的感性。
四、冷卻思考——顯然保守的法治理想
即使沒有以上遭遇,公開的目的是正義的實現,至少是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和幸福。但是這種指標過於主觀,讓群眾滿意並不能簡單等同於一種單純的情緒上的高興。別以為學界今天人人贊頌的、雄辯的「馬伯里訴麥迪遜」案的判決書,就令當年的馬伯里滿意了,或是令麥迪遜滿意了,別說他們各自背後的聯邦黨人和共和黨人了。4即使有些近距離參與了司法公開的群眾高興了,那麼其他不能逐一親歷的群眾的滿意情緒由誰來調劑?!而後者卻代表大多數人的利益。
司法資源是一種非常寶貴的社會資源,應當避免進行無謂的消耗。同時,司法公開也不能脫離政務公開單獨進行,形單影只地強調司法公開只會致使並不萬能的司法在無法解決所有社會問題的過程中屢屢碰壁,很多期望並未達到預想的深度,反而傷害了司法的權威。
筆者深度贊同司法公開,也贊同豐富公開的方式,更希望隨著司法公開的全面推進和生動實踐,進一步深化我國司法界司法風氣的開明和開放。潑了半天冷水,只是希望有些性急的朋友不因有些方式不完善、效果不立等可取而失望動搖。
收尾了,筆者才發現自己零星的反例論理只是一種假設——建立在忽視經濟利益與實際費用的理想假設之上,建立在忽略一些客觀障礙之上。如同經濟學將理論建立在理性經濟人上的假設一樣,只是股票狂跌時,連經濟學家也不理性了。至於保守的論調,可能由於極端的無知,也可能源自現實偶爾帶來的審美疲勞。
2.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對司法工作監督的決定
一、常務委員會在黨的領導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集體行使職權,依法對本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以下統稱司法機關)以及人民政府的公安、國家安全、司法行政等機關(以下統稱具有司法職能的機關)的司法工作實施監督,支持司法機關和具有司法職能的機關依法行使職權。二、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以下簡稱主任會議)依法處理對司法工作監督的重要日常工作。人民代表大會內務司法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內務司法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內務司法專工委)和常務委員會有關工作機構負責組織實施對司法工作監督的具體事務。三、常務委員會對下列事項實施監督:
(一)遵守和執行憲法、法律、法規以及上級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議、決定的情況;
(二)全面履行法定職責的情況;
(三)貫徹落實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和其他重大改革的部署的情況;
(四)司法機關、具有司法職能的機關之間相互配合及監督制約機制建立和落實的情況;
(五)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及其常務委員會任命和決定任命的司法工作人員履行法定職責的情況;
(六)辦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出的有關司法工作的建議、批評、意見的情況;
(七)辦理常務委員會依法轉辦、交辦、督辦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情況;
(八)錯案及重大司法過錯責任追究的情況;
(九)依法需要監督的其他情況。四、常務委員會可以採取下列方式實施監督:
(一)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
(二)法律法規實施情況的檢查;
(三)詢問和質詢;
(四)特定問題調查;
(五)撤職案的審議和決定;
(六)旁聽庭審、運用人大司法監督工作平台察看庭審活動;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五、內務司法專(工)委和常務委員會有關工作機構可以從下列途徑發現的問題中提出監督議題,由主任會議研究決定:
(一)在監督司法工作中發現的突出問題;
(二)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對司法工作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集中反映的問題;
(三)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對司法工作提出的比較集中的問題;
(四)社會普遍關注的司法工作熱點、難點問題;
(五)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反映的司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六)其他途徑反映的問題。六、常務委員會每年選擇若干關系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有計劃地安排聽取和審議司法方面的專項工作報告。
常務委員會應當將每年年中聽取和審議司法機關半年工作情況的報告列入年度監督工作計劃。
常務委員會聽取和審議司法方面的專項工作報告後,主任會議可以決定對專項工作報告、審議意見研究處理的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七、常務委員會開展司法方面法律法規實施情況的檢查,應當堅持問題導向,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推動法律得到正確有效實施。八、常務委員會根據監督工作需要,可以組織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旁聽庭審、參加司法機關和具有司法職能的機關的公眾開放日等活動;也可以通過人大司法監督工作平台(庭審監督系統)對庭審活動實施遠程在線監督。九、司法機關和具有司法職能的機關應當向常務委員會報告下列重大事項:
(一)貫徹執行憲法、法律、法規以及上級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議、決定的重大措施;
(二)履行審判、檢察、公安、國家安全、司法行政職責的重大工作部署;
(三)擬提請常務委員會審議並需要作出決議、決定的事項;
(四)對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因涉嫌犯罪提請採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許可的事項;
(五)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常務委員會任命或者決定任命的司法工作人員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情況;
(六)執法、司法過程中發生的重大暴力抗法事件及處理情況;
(七)錯案和重大司法過錯責任追究情況;
(八)根據法律、法規規定或者常務委員會認為需要報告的其他重大事項。十、司法機關和具有司法職能的機關制定的下列重要文件,應當自印發之日起三十日內報送常務委員會:
(一)全局性工作部署;
(二)貫徹落實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和其他重大改革的部署的情況;
(三)指導和規範本行政區域司法工作的文件;
(四)常務委員會認為需要報送的其他文件。
3. 開展「法院開放日」有何意義
通過「法院開放日」活動,增強了法院工作的透明與公開,提升了法院的親和力和公信力,希望法院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規范司法行為,不斷加大宣傳力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4. 如何回應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期盼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這是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首要價值追求。要讓人民群眾感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最有力、最具體的手段就是每一起案件都努力做到程序公正、實體公正,形象親和,司法公信,讓社會公眾「信」法。本文著重探討的是應用系統科學方法規范法院管理提升司法公信力、司法親和力。
一、問題的提出
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就是由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共同團結進步,這表明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社會追求的價值目標。同時,公平正義是協調社會各個階級階層相互關系的基本准則,既能促進各方力量的「合」,也能推動長治久安的「和」,公平正義與社會主義的本質是內在統一的。
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大任務。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和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人民群眾權利意識不斷增強,對公平正義的追求更加強烈,一些民眾為爭得一分公平甚至比爭得幾分利益還要執著。人民法院處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只有嚴格依法辦事,不枉不縱,不冤枉一個「好人」,不放縱一個「壞人」,讓民眾感受到法律之威,感受到法律之仁,感受到公平正義在身邊。
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實現人民法院工作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人無信不立。一個單位、一個行業、一個系統,如果得不到社會普遍信任,就會失去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作為人民法院理應成為最講理、最公正、最值得信任的地方。但現實中,眼下處於社會轉型期,矛盾多、訴求廣、聲音雜,一些群眾不相信法院會依法公正處理案件;涉訴信訪高位運行,司法裁決自動履行率不高,執行難問題依然存在;在法院內部,個別幹警法治理念沒有牢固樹立,司法作風不端正,甚至徇私舞弊,嚴重損害了司法公信力;個別幹警對群眾「冷橫硬」,群眾意見大等等,都在客觀上制約了民眾對司法的感受。
二、實現「讓人民群眾感受公平正義」的途徑
系統意義上的法院系統是一個開放系統,時刻處在陽光的照耀下。所以,法院管理必須確立系統的理念、運用系統的分析方法,從司法主體、司法權運行、司法監督等維度,從理念、能力、制度、文化等層次,建立最優化的管理體系。
(一)讓人民群眾感受公平正義,隊伍建設是根基。1月7日召開的全國政法會議上明確提出要加強「新形勢下群眾工作能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能力、新媒體時代輿論引導能力、科技信息化應用能力、拒腐防變能力」的建設,具體到人民法院重點抓好:一是強化法官司法理念、職業道德建設。孔子曰「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近年來,相繼開展以「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為主要內容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都把「為民」作為本質要求,這是司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求人民法官必須牢固樹立「為民」的司法理念,落實依法保障人權的憲法精神,以「公正、文明、高效」的司法活動原則,進一步增強司法的公信力。二是強化司法能力建設。司法人員作為法律的運用者,主要通過司法者的司法行為來體現「為民」,所以履職能力則是關鍵。加強司法能力建設,不僅僅依靠理論上的學習和理解,還必須通過專門的訓練和實踐來實現。對司法者的培訓逐步實現由知識型向能力型、由普及型向專業型、由經驗型向素質型的轉變,提高司法者案件處理能力,調解疏導能力,運用法律能力,分析判斷能力,綜合協調能力等。
(二)讓人民群眾感受公平正義,司法公正是基礎。公正是司法的生命。人民法院辦理的每一起案件,要做到實體公正、程序公正、裁判公正、執行公正、辦案公正、形象公正,這是最基本的要求。為此,重點做好:首先,完善司法保障制度。主要涉及身份保障機制和經費保障機制兩。身份保障機制方面,在堅持實行司法考試制度的基礎上,選拔品行端正、法律素養較高、社會閱歷經驗豐富的人到司法隊伍中來,才能使社會公眾真正相信司法者是公正的、具有足夠能力公正辦理案件,才有助於提高司法公信力。經費保障方面,雖然在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有些問題依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中共中央做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工作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司法機關的保障機制,對於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會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其次,建立完善的審判管理制度,保障公正高效的辦案。建立科學的審判流程管理、審判質量評查體系、法官業績評價體系,讓人民群眾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公平正義,提高辦案效率,「遲來的正義非正義」,努力把每一起案件都辦成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鐵案。第三,建立完善的監督考核及責任追究制度。任何權利都是一把雙刃劍,在賦予司法人員獨立的司法權的同時,還必須加強對司法的監督,建立審判監督程序、科學有效監管考核及錯案責任追究制度。完善黨內監督、人大監督、群眾監督以及和陪審員的監督,實現司法權由封閉到開放的轉變。
(三)讓人民群眾感受公平正義,司法公開是重要措施。把司法依據、程序、流程和結果及時公之於眾,繼續開展「法院開放日」、庭審觀摩、庭審網路直播活動,完善人民陪審制度,健全新聞發布制度,不斷增強司法公開的廣度和深度,充分滿足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認真落實中央關於改進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六項措施,嚴肅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努力確保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
(四)讓人民群眾感受公平正義,必須認真落實司法為民。妥善審理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案件,依法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大力推廣普通程序簡易審、小額速裁程序以及上門立案、就地開庭、巡迴審判等便民舉措,加大司法救助力度,讓人民群眾「不怕打官司、打得起官司」。繼續深化「反規避執行」和清理涉訴信訪積案活動,努力解決好「執行難」問題。不斷修訂、完善和落實各項利民、便民、親民措施,以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熱情周到服務,提升社會公眾對司法機關和司法者的信任度。
(五)讓人民群眾感受公平正義,必須加強司法文化建設。司法文化建設是深化司法者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的重要途徑,是提升司法品味、增強司法公信力、樹立法律權威的重要手段。它包括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設四個方面。物質文化,是內在精神的物化形式的表象體現。行為文化,是幹警人生價值觀的折射。制度文化,科學合理、管理制度健全的機制。精神文化,是靈魂,處於核心地位。通過發展司法文化,充分發揮文化的教育、引導、凝聚、規范、約束、激勵、輻射作用,逐步塑造法官的人格品性、理想信念和行為准則,使忠誠、公正、清廉、文明等理念內化於心,外踐於行。
安居才能樂業,公正才有幸福。公正司法,是能讓一切正能量喚醒並激活起來的「魔法石」。民眾將糾紛付諸司法,是緣於相信司法是受侵犯的權利得以救濟的最後一道屏障,是實現、維護社會正義的最後陣地。人民法官只有嚴格依法公正辦案,才能不斷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5. 如何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深化法治建設的實施意見的建設
一、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增強深化法治長治建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和戰略部署,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出了更高要求、賦予了更新內涵。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法治建設,結合省委、省政府《關於深化法治山西建設的實施意見》,制定了《法治長治建設實施綱要》,推進普法依法治理,深化法治創建,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我市法治建設現狀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期盼還有一定差距,依法執政和行政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執法不嚴格、不規范、不公正、不文明、不廉潔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增強,全社會法治意識有待進一步提升。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我市實施「五五」戰略、加快轉型跨越、率先全面小康的重要階段,也是深化法治長治建設的關鍵時期。各級黨委、政府一定要從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社會長治久安、保障和促進轉型跨越的戰略高度,切實增強政治責任感和緊迫感,把深化法治長治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法制教育為重點,以創建法治城市、法治縣(市、區)和各級依法治理示範單位為抓手,以強化法治文化建設為支撐,大力推進黨委依法執政、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機關公正司法、企業依法經營和全社會崇法守法,全面提高依法治市水平,加快建設法治長治。
二、著力推進依法執政,切實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市全過程
1.健全依法執政機制。堅持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充分發揮黨委在同級各種組織中的領導核心作用。進一步健全完善黨委與人大、政府、政協、司法機關以及人民團體的關系,積極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職責、依法行政,支持政協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職能,支持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支持工會、共青團和婦聯等人民團體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開展工作。全市各級黨組織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真正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帶頭守法。
2.提高依法決策水平。完善依法決策程序,對涉及全市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的重大決策以及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市委要適時向市人大或其常委會和市人民政府提出建議和意見,把黨的意志和路線方針政策轉化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行為規范,落實到全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
3.樹立法治思維方式。領導幹部要帶頭厲行法治,帶頭學習、遵守憲法和法律,切實增強法治意識,自覺做到依法辦事、辦合法事,做到辦事情、想問題、作決策堅持以法治為主要標准,以法治為主要手段,以法治為基本方式,自覺摒棄人治思維,努力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
4.增強依法執政能力。建立黨員領導幹部法律知識學習培訓長效機制。黨委(黨組)中心組要每年集中學法1~2次,市、縣(市、區)要每年舉辦1~2次綜合性學法報告活動。推行領導幹部任前法律考試,探索建立領導幹部述法制度和公務員、事業人員任職和招考法律知識考試制度。紀檢部門要進一步加強領導幹部和黨員反腐倡廉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加大黨內監督和查處大要案力度,切實推動全市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深入開展。各級組織部門要把能不能依法辦事、遵守法律情況作為考察識別幹部的重要內容,使法治建設真正成為一種硬標准、硬要求、硬約束,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
三、著力推進法律法規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切實提升人大依法監督工作水平
5.加強監督工作。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市、縣(市、區)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加強對「一府兩院」的監督,加大對法律法規實施情況的檢查,作出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促進人民群眾法律素質的提高,推進法治長治建設。
6.做好立法調研工作。根據上級人大立法調研工作安排,廣泛聽取和徵求廣大群眾意見和建議,結合我市實際,認真分析研究匯總,為上級立法提出科學、具體、有價值的建議意見。
7.加強對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工作。市、縣(市、區)人大常委會要嚴格按照省人大常委會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規程加強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各級行政機關要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制定規范性文件,嚴格執行規范性文件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公布制度和有效期制度。
四、著力推進嚴格執法,切實加快法治政府建設
8.依法規范政府職能。深入推進行政體制改革,依法規范市、縣(市、區)政府在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方面的職能,深入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切實減少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進一步清理、減少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加強規范性文件清理審查工作。行政機關嚴格依照法律、法規、規章實施行政管理和執法;沒有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行政機關不得作出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義務的決定。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充分發揮社會的自我完善功能。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能夠自主解決的、市場競爭機制能夠調節的、行業組織或者中介機構通過自律能夠解決的事項,行政機關不通過行政管理去解決。
9.健全依法決策程序。嚴格執行重大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的程序規定。建立重大決策事項會前交由法制機構進行合法性審查制度,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全面實施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和重大政策制定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凡是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影響面廣、容易引發社會不穩定問題的重大決策事項,都要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建立決策跟蹤評價和責任追究制度,凡超越許可權、違反程序的決策行為及決策失誤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嚴肅追究決策部門、單位和相關人員責任,堅決防止因決策不當引發社會矛盾。
10.嚴格規范執法行為。各級行政機關要自覺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嚴格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狠抓業務能力、執法紀律和職業道德教育,提升執法人員綜合素質。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完善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強制、行政徵收或徵用等行政執法案卷的評查制度,嚴厲查處各類違法案件和行為。扎實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合理界定執法許可權,明確執法責任,推進綜合執法,減少執法層級,切實解決多頭執法、多層執法和執法缺位、執法混亂問題。改進和創新執法方式,堅持管理與服務並重、處置與疏導結合,努力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扎實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加強制度建設,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細化執法流程,明確環節步驟,嚴格程序公正,規范裁量許可權,堅持做到平等對待、適當適度、文明執法。加強行政信息化建設,推行執法流程網上管理、執法活動網上監督、執法效果網上考核,提高執法效率和規范化水平。
11.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加大政務信息公開力度,凡是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都要主動、及時、准確、具體向社會公開。重點推進財政預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實施、社會公益事業等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推進辦事公開,拓寬公開領域,所有面向社會服務的政府部門都要依法公開辦事依據、條件、要求、過程和結果。創新政務公開方式,加強電子政務建設,推行網上電子審批,充分發揮政務網站的信息查詢和在線辦事功能。規范和監督醫院、學校、公交等公共企事業單位的辦事公開工作,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提供優質、高效、便利的服務。
12.大力加強行政監督。行政機關要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和司法機關的法律監督,高度重視輿論監督,切實強化行政機關內部層級監督和專門監督,探索建立監督聯席會議制度和行政執法人員執法檔案制度。全面推行行政執法評議工作,拓展評議范圍,完善評議方式,擴大群眾參與,提高評議實效。認真按照行政訴訟程序履行職責義務。嚴格行政問責,嚴肅查處行政不作為、亂作為和失職瀆職、濫用職權、損害群眾利益等問題,做到有錯必究、有責必問。對因違法行政導致發生重大責任事故、事件或者嚴重違法行政案件的,堅決實施行政問責。
13.依法化解矛盾糾紛。建立健全政府負總責、政府法制機構牽頭、各職能部門為主體的行政調解工作體制,充分發揮行政機關在化解行政爭議和民事糾紛中的作用。進一步加強法制機構和隊伍建設,加強和改進行政復議工作,扎實推進行政復議委員會試點工作。建立行政機關負責人重大復議案件出席聽證制度。完善行政復議與信訪的銜接機制。完善行政應訴制度,大力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主動出庭應訴制度,不斷提高行政機關負責人行政訴訟出庭應訴率。
五、著力推進公正司法,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14.深化司法改革。認真落實中央深化司法體制機制改革的各項部署,優化司法職權配置,健全司法職權結構和組織體系。完善貫徹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制度和措施。建立健全司法經費保障體制。進一步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和刑事賠償制度。進一步規范和完善人民陪審員、人民監督員制度,擴大司法參與。積極穩妥地推進勞動教養制度改革、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改革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健全完善科學、合理的司法權力運行機制,依法理順政法機關內外、上下、左右關系,確保執法權、司法權高效正確運行,保障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
15.維護司法權威。各級黨委要帶頭維護司法權威,市、縣(市、區)人大及其常委會要依法實施監督,各級行政機關要依法參與訴訟活動、認真履行協助義務、自覺履行生效裁判。加強司法保障機制建設,建立對非法干預司法活動進行備案登記和查處追究制度,堅決排除地方保護主義和本位主義對司法活動的干擾,規范新聞媒體對司法機關正在辦理案件的報道,保障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加強司法公信力建設,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司法不公問題,健全司法糾錯機制。加大生效裁判的執行力度,建立健全執行聯動威懾機制,有效解決執行難問題。把解決信訪問題納入法治軌道,依法維護公正結論、依法保障合法權益、依法糾正錯誤裁決,保護合法信訪、制止違法鬧訪,努力實現案結事了、息訪罷訪,實現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與維護司法權威的統一。
16.規范司法行為。進一步規范辦案流程,所有司法行為都要嚴格依法依規依章進行,針對容易出問題的環節,要明確權力運行的范圍、條件、程序和界限,避免司法隨意性。規范執法尺度,完善案例指導制度,及時發布指導性案例,統一類案裁判標准。推進量刑規范化工作,促進量刑公平公正,增強法律適用的統一性。積極引導司法人員正確行使自由裁量權,確保自由裁量合法合情合理,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17.提高司法效率。進一步完善案件繁簡分流的制度,優化配置司法資源,提高訴訟效率,降低司法成本。處理好實事求是、有錯必糾與維護司法既判力的關系。進一步完善涉法涉訴案件的終結機制,減少非法上訪、無序信訪對司法機關人力財力等資源的消耗。加大清理超期羈押案件的力度,嚴格依法處理,避免久押不決、久拖不決。
18.強化司法監督。強化上級司法機關的監督職能,通過訴訟程序及時糾正下級司法機關錯誤裁決。充分發揮政法各部門在刑事案件中的監督制約作用,共同保證刑事案件的公正處理。加強黨委政法部門的執法監督、人大的權力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和社會公眾的監督,促進公正司法。完善司法機關的內部監督制度,通過案件管理機制改革,提高司法效率和辦案質量。
19.推進司法公開。嚴格落實警務公開、檢務公開、審判公開制度,除法律規定保密的情況外,最大限度地向社會公開執法依據、執法程序、執法時限、執法進度和執法結果,保障當事人和社會公眾享有充分的知情權。進一步拓寬公開渠道,將公開載體從傳統的公示欄、報刊、宣傳冊等,拓展到網站、博客、微博客、即時通訊工具等網路新興媒介,豐富司法公開載體。建立健全新聞發言人和新聞發布例會制度,及時發布司法信息,積極回應社會關切。通過裁判文書上網、邀請群眾旁聽庭審、推行司法開放日制度等措施,拓展司法公開的廣度和深度。
20.提升司法能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和專業化、職業化水平較高的司法隊伍。加大培訓力度,積極推進專題培訓和崗位練兵,加強司法人員對法律精神的學習掌握和對司法規律的研究把握,切實提高法律素養、司法能力、辦案水平。加強專業化建設,深入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建立職業准入、分類管理、職業保障等制度,研究完善符合司法職業特點的人事管理、人才保障制度,為司法人員提供良好的職業保障,增強司法人員的職業認同感和榮譽感。
六、著力推進全民守法,切實加強法治社會建設
21.全面實施全民普法規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堅持法制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相結合、與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相結合、與公民意識教育相結合,突出抓好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宣傳教育,重點加強對領導幹部、公務員、青少年、企事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農民的法制宣傳教育,深入推進法律「六進」及法律宣傳日、宣傳周、宣傳月等普法主題教育活動,不斷創新法制宣傳教育形式和手段,堅持傳統手段與現代宣傳方式相結合,切實增強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推動形成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辦事的良好社會風尚。
22.大力推進法治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法學研究和法學教育機構、行業團體和法律服務中介機構的重要作用,進一步繁榮法學教育和理論研究,促進法學理論與法治實踐相結合。著力加強教學課堂、媒體網路、影劇院、城市廣場、移動通信、集貿市場、城鄉居民區、流動屏幕、LED屏、各種宣傳欄廣告牌「十大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推動法治文化與社會文化有機融合、法治文化設施與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功能互補。積極推動法制電視片、法制文藝表演、法制書畫攝影、法制專欄版面、法制夜校、法制文化大院、法制演講比賽、法律知識競賽、法制大篷車、法制集市「十大法治文化工程」,廣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法治文化的需求。
23.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圍繞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源頭治理、動態管理、應急處置相結合的社會管理機制。加強基層社會管理服務體系建設,推廣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創新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務,強化公共安全體系和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建設,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深化平安建設,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深入推進社區居民自治,鼓勵城鄉社區居民積極探索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新途徑、新辦法。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通過轉變工作方式、創新管理手段、構建服務平台,切實把基層黨組織的政治、組織、制度優勢轉化為服務和管理優勢,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
24.廣泛開展依法治理。深化地方、行業、基層依法治理,形成市、縣、鄉、村、校、企「六位一體」聯動格局。加大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力度,依法嚴厲查處安全生產、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食品葯品安全、交通安全、假冒偽劣、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的違法案件,嚴厲打擊各種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犯罪活動。推進基層民主法治建設,堅持普法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進一步推進城鄉居民依法自治,推進基層法治服務陣地建設,積極推廣在鄉(鎮、街道)、社區(村)建立「法治服務中心」、「公民法治驛站」、「居民法治之家」等做法,積極引導公民有序參與基層民主法治實踐,推進基層依法治理深入開展。把推進企業依法經營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經營管理制度。完善企業法律顧問制度,提高企業防範處理法律風險的能力和依法經營管理水平。
25.加強誠信長治建設。認真貫徹落實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誠信建設全面推進依法治省的意見》(晉辦發〔2013〕8號),以市場主體准入、依法納稅、合同履行、產品質量、社會成員信用度建設為重點,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及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社會誠信意識、政府依法行政意識、司法公信力和企業信用度,逐步建成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覆蓋全社會的徵信系統,確保社會誠信環境明顯優化。
26.拓寬公民權利救濟渠道。建立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完善信訪制度,健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的工作體系,建立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加大各類法律服務、司法救助和全社會各項救助工作力度,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著力解決農村土地徵用、城鎮房屋拆遷、企業改制、涉農利益、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環境保護、安全生產、食品葯品安全、城市管理、涉法涉訴等方面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大力實施法治為民工程,進一步提高法律服務和保障水平。
27.深入開展法治創建活動。扎實推進法治城市、法治縣(市、區)和依法治理示範單位創建活動,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考評指標體系和簡便實用的考評辦法。廣泛開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示範點等行業法治創建活動和法治機關(單位)、誠信守法企業、法治鄉(鎮、街道)、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等系列法治創建活動,形成以法治城市和法治縣(市、區)創建為引領、以行業法治示範點創建為支撐、以基層法治創建為基礎的覆蓋全市的法治創建活動體系。
七、強化組織領導,切實保證法治建設扎實推進
28.加強組織領導。法治建設在市委的統一領導下進行,市委依法治市領導組作為市委的議事協調機構,要定期研究解決法治建設中的重大問題。領導組辦公室要履行規劃指導、組織協調、督促檢查、考核驗收、總結評比的職責,推進法治建設各項工作扎實開展。各縣(市、區)要成立相應領導機構,加強對法治建設的組織領導、科學謀劃、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確保法治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加大經費保障力度,積極為法治建設創造必要條件。
29.建立工作機制。建立六個專項聯席會議機制。一是建立依法監督聯席會議機制,由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牽頭,研究推進法律法規實施監督檢查工作。二是建立依法行政聯席會議機制,由市政府法制辦牽頭,協調推進依法行政。三是建立公正司法聯席會議機制,由市委政法委牽頭,協調推進政法機關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四是建立依法經營聯席會議機制,由市工商局牽頭,協調推進市場主體依法經營。五是建立基層民主法治建設聯席會議機制,由市民政局牽頭,組織開展基層民主法治建設工作。六是建立普法和依法治理聯席會議機制,由市司法局牽頭,協調推進依法執政、普法教育、法治文化建設及基層法治創建工作。六個專項聯席會議要實行項目化管理方式,確定一批帶動性強、能夠產生累積效應的重點工作項目,以重點項目帶動法治建設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縣(市、區)要建立相應的協調推進機制,形成上下聯動、協調有力、高效運轉的工作格局。
30.加強督導考核。市委依法治市領導組辦公室要加強對全市法治建設的調研指導,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及時了解掌握基層法治建設的推進情況。確定一批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法治建設試點,按照實踐探索、基層突破、試點先行、總結經驗的工作思路,堅持典型引路、以點帶面,探索形成法治建設工作新範式。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法治建設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把推進法治長治建設情況作為考核評價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發揮考核評價的杠桿作用,加快依法治市步伐,為實施「五五」戰略、加快轉型跨越、率先全面小康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6.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文化建設的意見的內容
一、加強人民法院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充分認識加強人民法院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實踐證明,先進文化具有獨特功能和巨大魅力,能在潛移默化中發揮教育、熏陶、引導、規范、凝聚、激勵等作用。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為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近年來,人民法院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等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探索,為推動人民法院科學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也要看到,人民法院文化建設目前仍然存在重視程度不夠、發展不平衡、重點不突出、與審判執行工作聯系不緊密、未能形成長效機制等問題。各級人民法院要按照中央要求,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文化建設,切實採取有力措施解決存在問題,充分運用先進文化力量強化價值觀念、打牢思想基礎、激發隊伍活力、宣傳法院工作、樹立法院形象。
(二)人民法院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堅持「三個至上」指導思想和「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工作主題,按照司法工作特點和文化建設規律,深入挖掘、不斷充實法院工作的文化內涵,大力加強人民法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建設,為人民法院科學發展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障。
(三)人民法院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幹警的主體地位,用科學理論引導人、先進文化熏陶人、高尚精神鼓舞人,促進幹警全面發展;堅持全員參與,強化幹警的主人翁意識,動員和組織廣大幹警積極發揮才智為法院文化建設做貢獻;堅持聯系實際,遵循貼近審判、貼近法官、貼近基層的要求,把文化建設落實到法院工作各個方面,務求取得實效;堅持繼承創新,注重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借鑒其他行業先進文化,吸收國外法治文化的有益成果,堅決抵制腐朽文化的消極影響,以創新的思路和方法,不斷探索法院文化建設的新內容和新載體。
二、大力弘揚公正、廉潔、為民的司法核心價值觀
公正、廉潔、為民的司法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司法領域的集中體現,是人民法院精神文化的本質內涵,是人民法院文化的精髓和靈魂。要把加強對司法核心價值觀的研究、教育和實踐,作為人民法院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突出抓緊抓好,確保融入思想、體現行為。
(一)加強理論研究。要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將司法核心價值觀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司法價值體系的研究范疇。要採取召開研討會等多種形式,深入探求和闡釋司法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重要意義和實踐要求,為宣傳教育和貫徹落實提供理論支持。
(二)開展教育培訓。要在全體幹警中廣泛開展司法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引導廣大幹警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金錢觀和地位觀。要把司法核心價值觀納入幹警培訓內容體系,保證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要重點搞好對主要領導幹部、新任領導幹部和一線幹警的培訓。
(三)開展特色實踐活動。要將培育司法核心價值觀與審判執行、法院改革及隊伍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適時組織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廣大幹警做到學與用、知與行相統一。要利用演講競賽、徵文活動、書畫攝影展、歌詠比賽、文藝匯演等廣大幹警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弘揚司法核心價值觀,切實增強感染力,確保深入人心。
(四)確立法院精神。要緊緊圍繞司法核心價值觀,結合本院優良傳統、當地文化特色、法院工作和隊伍實際,總結、提煉法院精神,積極宣傳和展示法院精神文化風貌。
(五)開展法官宣誓活動。要根據司法核心價值觀,建立並推廣實施法官宣誓制度。法官應當以公開宣告誓詞的方式,鄭重承諾對黨和國家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對法律的尊崇和對職責的堅守。
(六)加強對外宣傳。要充分利用現代大眾媒體和傳播手段,向全社會廣泛宣傳司法核心價值觀,不斷擴大社會影響力。要積極對外宣傳人民法院踐行司法核心價值觀的各種舉措和重要成果,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
三、加強司法職業修養,樹立良好職業形象
良好的司法職業修養和職業形象,是司法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是人民法院行為文化建設的主要目標。要以司法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建設為重點,大力加強行為文化建設,培養和樹立司法公正、清正廉潔、一心為民、規範文明的職業形象。
(一)加強職業道德建設。要充分發揮司法職業道德建設對培育司法良知、塑造法官行為的重要作用,積極採取有力措施,不斷強化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對法律的忠誠和對公平正義的信仰與追求。要努力營造崇尚和遵守職業道德的文化氛圍,積極探索建立司法職業道德評價體系,採取誡勉談話、警示教育、道德評議等多種形式,增強司法職業道德的約束力。
(二)嚴格規范司法行為。要高度重視司法行為的制度化建設,以明確的制度規范約束和指引幹警言行,嚴格規范人民法院文明用語,形成靠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的長效機制,努力塑造規范、文明的司法行為文化。要教育和引導幹警遵守司法禮儀,規范司法言行,講究司法文明,改進司法作風,樹立司法形象。要組織開展檢查活動,加強對幹警司法行為的監督和考核。
(三)切實維護司法公正。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立案、刑事審判、民商事審判、行政審判、審判監督、執行等重要崗位的辦案規范和標准,嚴格規范廣大幹警的職權行使和職務言行,確保實現公平正義,樹立司法公正形象。要教育和引導幹警在執法辦案中,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做到實體公正、程序公正和形象公正,不斷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努力實現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機統一。
(四)增強司法廉潔意識。要按照「從嚴治院」的要求,積極培育司法廉潔文化,嚴格執行「五個嚴禁」等紀律規定,切實做到警示教育到位和監督管理到位,不斷提高廣大幹警拒腐防變的能力,增強反腐倡廉意識,努力形成廉榮貪恥的思想道德基礎和文化氛圍。
(五)落實司法為民措施。要持續開展「人民法官為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增強廣大幹警對人民法院人民性的理論認同、感情認同和實踐認同。要堅持深入群眾調查走訪、開展巡迴審判、送法到基層,推行首問負責、服務承諾、文明接待等制度,把司法為民的要求落到實處。
(六)抓好典型示範。要按照中央要求,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積極培育和大力表彰法院系統先進典型,努力營造學習先進、趕超先進的良好氛圍。要廣泛開展向宋魚水、陳燕萍等重大典型以及身邊先進典型學習的活動,加大宣傳力度,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全面提升法院隊伍的職業修養和職業形象。
四、努力營造崇尚學習、積極進取、特色鮮明的文化氛圍
營造崇尚學習、積極進取、特色鮮明的文化氛圍,是人民法院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是建設學習型法院的重要保障。要把加強學習型法院建設和人民法院文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互為促進,相得益彰,為提高廣大幹警的司法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一)大力加強學習型法院建設。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建設學習型社會和學習型政黨的精神和要求,大力加強學習型法院建設。要在法院大興學習之風,引導廣大幹警牢固樹立全員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要教育幹警改進學風,著眼於做好本職工作和提高司法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學習制度,努力形成加強學習的長效機制。
(二)廣泛開展「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活動。要引導廣大幹警把讀書作為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徑,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豐富知識儲備,優化知識結構,提升文化品位。緊密結合法院工作實際開展讀書活動,成立讀書興趣小組、組織讀書會等,促進讀書活動的深入開展。
(三)切實加強圖書館(閱覽室)建設。要把圖書館(閱覽室)建設作為建設學習型法院、提高隊伍素質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切實抓緊抓好。要專門設立「法官書架」,根據法院工作實際需要,科學配備、及時更新法律業務和其他各類圖書,為廣大幹警工作和學習提供良好條件。
(四)抓好法院刊物和網路建設。要積極創辦具有特色的法院刊物,為廣大幹警總結交流思想體會、工作方法和辦案心得提供重要平台。要在法院內網上開設法院文化建設專欄,為廣大幹警加強學習、參與文化建設提供有效載體。有條件的法院,要加強與報刊、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等新聞媒體的合作,設立宣傳人民法院工作的專欄、專題節目等,積極向社會傳播和展示法院文化。
(五)加強院史(榮譽)室建設。要利用專門場所,設立院史(榮譽)室,集中展示法院發展歷史、工作業績、所獲獎勵和榮譽以及先進典型的優秀事跡。要組織幹警特別是新進人員到院史(榮譽)室參觀學習,接受思想教育,激發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要確立「法院開放日」,邀請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參觀訪問院史(榮譽)室,加深對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六)加強審判和辦公場所的文化形象塑造。要按照「規模適當、莊重實用、布局規范、功能齊全」的要求,規劃和建造審判庭和辦公場所,努力塑造體現人民法院文化的物質環境。要重點加強立案、信訪等文明窗口建設,認真落實各項司法便民、利民措施,努力營造尊重和方便人民群眾的良好氛圍。要按照「科技強院」的要求,合理配置辦公設施,不斷提高辦公科技含量,逐步改善辦公條件,積極推廣電子化辦公,為廣大幹警創造便捷、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
(七)加強法院公用區域的文化氛圍烘托。要利用辦公樓大廳、走廊、接待室等公用區域,精心打造「文化長廊」、「文化牆」,懸掛、張貼法律名言、廉政警句以及反映法院工作理念的文字標識和廣大幹警創作的反映時代精神、法官風貌的各類作品。有條件的人民法院要設立電子滾動屏(觸摸屏),及時顯示和宣傳人民法院文化理念和文化實踐活動。
(八)加強文體場所及設施建設。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籌措資金,建立和完善文體活動場所,配置相關器材和設施,為廣大幹警緩解工作壓力、養成良好生活情趣、保持身心健康提供良好條件。要組織成立各類文體協會、文藝團體和興趣小組,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健身運動和文藝活動,不斷豐富廣大幹警文化生活。
(九)注重人文關懷和精神疏導。要建立和落實領導幹部聯系幹警、日常交流談心等制度,暢通與幹警的溝通渠道。要在「從嚴治院」的同時,堅持「從優待警」,盡可能滿足幹警合理需求,幫助幹警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要科學合理地設定工作指標和考核標准,落實國家關於幹部休假的規定,定期組織幹警體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緩解幹警身體和心理壓力,培養積極樂觀、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態。有條件的法院,可以聘請專職心理師為一線法官做心理調適,從多方面為幹警鼓勁減壓。
五、切實加強對人民法院文化建設的組織領導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各級人民法院要結合實際開展法院文化建設,研究制定加強法院文化建設的具體規劃和措施。要成立法院文化建設領導小組,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及時研究解決文化建設的工作安排、人員配備和經費保障等問題。要將文化建設納入法院管理體系,作為評價法院整體工作的重要指標,保證文化建設目標的實現。要重視制度建設,切實加強對各個工作環節的規范管理,確保文化建設健康、有序發展。
(二)明確責任,形成合力。各級人民法院政治部門要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做好文化建設的規劃、指導和督促檢查等工作;其他各部門和黨群組織要積極落實法院文化建設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協調開展相關工作,確保形成職責清晰、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加強示範和指導。要總結推廣各地法院文化建設的新鮮經驗,樹立榜樣。最高人民法院適時推出「全國法院文化建設示範單位」,各高級人民法院要在本轄區內加強法院文化示範建設,以點帶面,整體推進人民法院文化建設工作全面發展。
(四)加強經費保障。要切實加大對文化建設的投入,撥出專門經費用於開展文化活動、建設文體場所等,確保投入比例隨經濟增長逐步提高。
7.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監督司法機關工作的規定
第一條為加強和規范對司法機關工作的監督,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等法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常務委員會)依法對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以下統稱司法機關)履行職責情況實施監督。第三條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以下簡稱主任會議)依法處理監督司法機關工作的重要事項。
省人民代表大會內務司法委員會負責監督司法機關工作的組織實施。
常務委員會內務司法工作委員會承辦監督司法機關工作的具體事務。第四條常務委員會對司法機關的下列工作實施監督:
(一)遵守和執行憲法、法律、法規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議、決定情況;
(二)司法機關之間和各司法機關內部監督制約機制的建立和落實情況;
(三)省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及其常務委員會任命的司法人員履行法定職責情況;
(四)辦理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出的有關司法工作的建議、批評、意見情況;
(五)辦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申訴、控告或者檢舉情況;
(六)錯案和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情況;
(七)依法需要監督的其他工作。第五條常務委員會依法採取下列方式對司法機關工作實施監督:
(一)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
(二)對法律法規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
(三)詢問和質詢;
(四)特定問題調查;
(五)撤職案的審議和決定;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第六條常務委員會對司法機關開展執法檢查,可以通過實地考察、隨機抽查、召開座談會、個別走訪、網路調查、問卷調查、抽樣調查、設立專線電話、查閱有關資料等途徑了解情況,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第七條常務委員會聽取和審議司法機關專項工作報告時,可以對專項工作進行評議,也可以進行滿意度測評,測評結果當場宣布。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半數以上對專項工作報告不滿意的,司法機關應當對專項工作進行整改,並向常務委員會重新報告。重新報告的時間由主任會議決定。第八條常務委員會對司法機關專項工作報告的審議意見,交由司法機關研究處理。有關司法機關應當按照審議意見的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向常務委員會提出研究處理情況的報告。第九條常務委員會認為必要時,可以對司法機關專項工作報告作出決議。司法機關應當在決議規定的期限內,將執行決議的情況向常務委員會報告。第十條常務委員會應當對司法機關執行決議情況、研究處理審議意見情況、落實評議意見情況組織跟蹤監督,並可以根據監督情況,經主任會議研究決定是否進行滿意度測評。經測評,滿意度低的,司法機關應當整改,並向常務委員會報告整改情況。第十一條常務委員會對社會影響重大的司法事項,可以開展專題詢問。專題詢問時,司法機關有關負責人應當到場回答詢問。第十二條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需要對司法機關工作提出質詢的,五人以上聯名可以依法提出質詢案。第十三條常務委員會在監督司法機關工作中發現的特別重大典型違法問題,可以依法組織特定問題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第十四條常務委員會在監督司法機關工作中發現任命的司法人員有違紀違法行為的,交由有關機關調查處理;依法應當免去、撤銷其職務的,按照人員管理許可權和程序辦理。第十五條常務委員會任命的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省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應當向常務委員會報告履職情況。經主任會議研究,可以對其履職情況進行評議,評議結果通報有幹部管理權的相關機關。第十六條常務委員會可以組織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旁聽庭審、見證執行、參加司法開放日等活動。第十七條司法機關向常務委員會提請任免司法人員,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向常務委員會提交有關材料。
常務委員會相關工作機構應當對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並向主任會議提出審查意見,由主任會議決定是否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第十八條司法機關對下列事項應當及時書面報告常務委員會:
(一)貫徹執行憲法、法律、法規、上級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議、決定的重大措施;
(二)擬提請常務委員會審議並作出決議、決定的事項;
(三)對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採取法律規定的限制人身自由措施或者進行刑事審判的案件;
(四)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在重大問題上不同意檢察委員會多數人的決定而提請常務委員會決定的事項;
(五)省人民檢察院發現司法活動中的重大違法事項;
(六)省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及其常務委員會任命的司法人員因涉嫌犯罪被立案偵查或因違紀受到黨紀政紀處分的情況;
(七)執法、司法過程中發生的重大暴力抗法事件及處理情況;
(八)錯案和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情況;
(九)承擔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國家賠償責任情況;
(十)其他應當報告的事項。
8. 廈門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對司法工作監督的決定
第一條常務委員會對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廈門海事法院(以下統稱司法機關)的工作實施監督。第二條常務委員會依法監督司法工作,集體行使監督權,注重解決共性問題。第三條常務委員會監督和支持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監督和支持人民檢察院依法全面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督促司法機關完善和落實內部監督制約機制。第四條常務委員會開展監督司法工作的情況,依法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第五條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負責處理常務委員會行使監督司法職權的重要日常工作。
市人民代表大會內務司法委員會(以下簡稱內務司法委員會)在常務委員會領導下,做好監督司法的具體工作。
設立內務司法委員會專家咨詢組,為監督司法工作提供法律咨詢論證。第六條司法機關應當及時向常務委員會報告下列重大事項:
(一)貫徹執行憲法、法律、法規、上級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議、決定的重大措施;
(二)履行審判和檢察職責的重大工作部署;
(三)實施司法體制改革的方案;
(四)市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常務委員會任命的司法人員因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情況;
(五)司法過程中發生的重大暴力抗法事件及處理情況;
(六)違法辦案責任追究情況;
(七)承擔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國家賠償責任情況;
(八)根據法律、法規規定或者常務委員會認為需要報告的其他重大事項。第七條司法機關制定的下列規范性文件,應當自印發之日起三十日內報送常務委員會:
(一)與審判、檢察工作機制相關的文件;
(二)管理和考核司法人員的文件;
(三)常務委員會認為需要報送的其他文件。第八條司法機關應當加強辦案質量評查工作,並及時向常務委員會提交評查情況報告。對司法機關辦理的案件,常務委員會也可以要求司法機關開展專項評查,司法機關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報告評查情況。常務委員會根據工作需要,決定是否安排聽取和審議。
常務委員會聽取和審議司法機關辦案質量評查情況報告前,內務司法委員會應當就評查情況報告的有關事項組織調查研究,可以指定評查,或者採取調卷抽查的方式組織專業人員對已辦結案件進行評查,形成調查報告提交常務委員會供審議時參考。第九條常務委員會根據工作需要,對司法機關的專項工作報告、審議意見研究處理情況報告,進行滿意度測評。第十條常務委員會對社會影響大、群眾反映強烈的司法事項,安排開展專題詢問。專題詢問時,司法機關應當派有關負責人員到會回答詢問。第十一條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可以依法提出對司法機關的質詢案,經主任會議決定交由受質詢機關答復。第十二條常務委員會對監督司法工作中發現的重大問題,可以依法組織關於特定問題的調查委員會,根據調查委員會提出的調查報告,可以作出相應的決議、決定。第十三條常務委員會在監督司法工作中發現司法人員有違紀違法行為的,應當交由有關機關調查處理;依法應當免職、撤職的,按照法定程序辦理。第十四條常務委員會可以要求其任命的司法人員報告履職情況。履職情況報告包括下列內容:
(一)履行法定職責的情況;
(二)廉潔自律的情況;
(三)存在問題以及改進措施等情況。
司法機關提請常務委員會任命司法人員時,應當將擬任人員近三年來工作情況包括辦案情況,報常務委員會人事代表工作室。第十五條常務委員會根據工作需要,可以組織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旁聽庭審、參加司法開放日等活動。第十六條常務委員會受理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申訴、控告或者檢舉,交由司法機關依法處理。要求報告處理情況的,有關司法機關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報告處理情況。第十七條常務委員會發現區司法機關工作違反法律、法規的,可以要求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法實施監督,或者責成其上一級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現上一級司法機關工作違反法律、法規的,可以報請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實施監督。第十八條常務委員會監督司法工作,應當加強與市人民檢察院法律監督工作的有效銜接,建立健全工作銜接機制。
9. 聽說北京有機構可以免費為老年人立遺囑,想問具體地址
北京為老遺囑庫,在社區公益中一直免費咨詢。
10. 榆林監獄開放日會每年都舉行嗎都是一樣的時間4月23日嗎
榆林監獄開放日是省監獄管理局落實司法部的126工程中一項內容,今年4月23日,全省20所監獄首次向公眾全部開放,以後每年應該都會搞一次,但是具體日期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