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借貸司法解釋

借貸司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0-12-17 12:13:37

A. 最高法院司法解釋名為投資實為借貸

名為投資,實為借貸,顧名思義,就是以投資作為外在表現形式(如簽訂回投資協議),實質形成答借貸權利義務關系的民事行為。我國並沒有相關法規對名為投資,實為借貸進行直接的規制,與之最為接近的就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聯營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

此處的聯營是經濟主體之間橫向的聯合經營,與投資的內涵最為相似。我國關於不同主體之間借貸的法律法規也不斷完善。總體看來,對於名為投資,實為借貸民事行為效力歷經無效到限制再到有效的演變。

(1)借貸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應當提供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以及其他能夠證明借貸法律關系存在的證據。

2、當事人持有的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沒有載明債權人,持有債權憑證的當事人提起民間借貸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被告對原告的債權人資格提出有事實依據的抗辯,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不具有債權人資格的,裁定駁回起訴。

3、借貸雙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事後未達成補充協議,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仍不能確定的,以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B.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間借貸最新司法解釋出台後對訴訟時效 有什麼規定

(一)對於定期還款的民間借貸,訴訟時效為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2年,逾期則喪失請求人民法院保護的權利。

(二)對於定期還款的民間借貸,債務人在約定期限屆滿後未履行債務而出具沒有還款日期的欠款條,應當認定訴訟時效中斷,從收到欠款條的第二天開始重新計算訴訟時效(2年)。

(三)對於不定期還款的民間借貸,也就是沒有寫明還款日期的民間借貸,不受訴訟時效規定的限制,但是受最長20年保護期的限制。

(四)對於不定期的民間借貸,如果借款人明確表示拒絕還款的(當然由借款人舉證證明其已經明確表示不予還款),則從借款人明確表示拒絕還款之日起適用2年的訴訟時效期間。

(五)對於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民間借貸,當事人雙方就原債務達成還款協議,或者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單上簽章,就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關系應受法律保護。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

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重新計算。」根據這些規定,對未約定還款期限的,其訴訟時效應按以下幾種情況分別計算:

第一,對於沒有約定履行期限的關系,按照《民法通則》第八十八條的規定:「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向人履行義務,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因而其兩年的普通訴訟時效從權利人主張權利而義務人拒絕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但如果債權人未曾主張債權,就不能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第二,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債權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後,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時間內,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從再次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要再次重新計算,且訴訟時效中斷不受次數的限制籂俯焚謊蒔荷鋒捅福拉。但主張訴訟時效中斷,必須有足夠的證據證明。

第三,債權人若一直沒有主張權利,則適用最長訴訟時效期,從債權債務關系發生之日起計算20年,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保護。具體到你的情況,如果你有證據證明自己曾向朋友主張過權利,則兩年的訴訟時效從你主張權利之日起計算;如果無證據證明,則適用20年訴訟時效期,在借款之日起的20年內可隨時直接起訴。

C. 關於處理民間借貸的相關法律規定和司法解釋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本規定所稱的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及其相互之間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

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因發放貸款等相關金融業務引發的糾紛,不適用本規定。

(3)借貸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九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視為具備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條關於自然人之間借款合同的生效要件:

(一)以現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時;

(二)以銀行轉賬、網上電子匯款或者通過網路貸款平台等形式支付的,自資金到達借款人賬戶時;

(三)以票據交付的,自借款人依法取得票據權利時;

(四)出借人將特定資金賬戶支配權授權給借款人的,自借款人取得對該賬戶實際支配權時;

(五)出借人以與借款人約定的其他方式提供借款並實際履行完成時。

第十四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

(一)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又高利轉貸給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

(二)以向其他企業借貸或者向本單位職工集資取得的資金又轉貸給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

(三)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於違法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

(四)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

(五)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效力性強制性規定的。

D. 民間借貸最新司法解釋 24%怎麼理解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六條規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2、上述規定中所謂的24%是指的年利率24%,也就是說,若是一筆債務本金為1萬元,借款期間為1年,那根據上述規定,債權人可以主張的利息最多為:1萬元*1年*24%=240元。
3、上述法律規定,民間借貸的利息有兩個數字,即年利率24%和36%,24%和36%實際上是設定了民間借貸利率的三個區間:
(1)第一個是依法受到司法保護的區間,即年利率24%(即月利率2%)以下的民間借貸依法受到法律的保護;
(2)第二個區間是不受司法保護的區間,即年利率超過36%(即月利率3%)的民間借貸,超過年利率36%的部分法院將認定無效,不受司法保護;
(3)第三個區間是自然債務區間,即年利率24%到36%之間,這個區間的債務屬於自然債務,當事人自願履行該區間的債務,法院不反對,但如果提起訴訟,要求法院保護該區間內的債務,法院不會保護。

E. 最高法院關於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第二十三條上部份怎麼理解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三條規定:

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以企業名義與出借人簽訂民間借貸合同,出借人、企業或者其股東能夠證明所借款項用於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個人使用,出借人請求將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列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

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以個人名義與出借人簽訂民間借貸合同,所借款項用於企業生產經營,出借人請求企業與個人共同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解釋第二十三條規定的實質即:企業向第三方借款給個人使用或者個人向第三方借款給企業使用,用款人需與借款人一起共同承擔責任。

單從合同相對性來看,出借人只能向合同相對方主張償還債務,這往往會導致實際用款人藉此逃避債務。為此,最高人民法院突破合同相對性原理,規定在特定情形下,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共同負責清償債務。

在司法實踐中,根據合同相對性的原理,合同的權利義務只發生在當事人之間,第三人無法介入。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活動日趨復雜化,交易活動不再停留在固有的合同法體系下,遵循一貫的合同相對性原則己經不能適應經濟和交易活動的發展。

合同相對性原則在保護債權人及合同關系外第三人合法權益方面的弊端凸顯,合同相對性原則的滯後性漸漸顯現。

(5)借貸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關於職務行為,《民通意見》第58條有規定,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法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全國經濟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法發[1993]8號)第五條中也明確,企業法人的工作人員在其職務范圍或者在授權范圍內以企業法人的名義進行的活動應當由法人承擔責任。

企業法人的工作人員事前未經授權或超越代理權以企業名義進行職務范圍外的活動,除企業法人追認或者知道不予制止的外,由行為人自己負責。企業法人授權不明,使相對人誤認為企業法人的工作人員得到授權的,由企業法人承擔責任。

其他人明知企業法人的工作人員未經授權或超越代理權而仍與之進行經濟交往造成損失的,無權要求行為人所在單位承擔責任。

解釋第二十三條的規定與上述法定的突破合同相對性情形相比,其有一個證明責任的規定,無論是企業證明借款用於個人,還是個人證明借款用於企業,都需要有足夠的證據支持。

不僅須證明借款的實際用途,還須證明借款實際用於個人或企業的比例。在無法區分比例的情況下,是否可以要求企業和個人承擔連帶責任,諸如此類的問題則需要進一步去探究。

比較典型的案例,即融資租賃。融資租賃是集融資、融物為一體的新型金融產業(融資租賃的典型特點之一,在融資租賃合同項下承租人可避開出租人直接向出賣人行駛索賠權)。

F. 企業民間借貸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2015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55次會議通過)2015年9月1日起施行。
望採納,有問題可繼續追問,謝謝!

G. 如何理解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第14條

這是關於民間借貸合同無效的規定,第一項是高利轉貸行為,第二項是企業借款與職工集資款轉貸;第三項是用途違法;第四項是公序良俗;第五項是違反法律法規的(效力)強制性規定;這是本次解釋對於法律上無效情形的匯總,並沒有新的內容,所以廣大借貸雙方當事人不必驚慌,在此為稍做解答;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十四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

(一)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又高利轉貸給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

(二)以向其他企業借貸或者向本單位職工集資取得的資金又轉貸給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

(三)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於違法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

(四)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

(五)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效力性強制性規定的。

(7)借貸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司法解釋規定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及其相互之間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從借貸主體的適用范圍上與金融機構進行了區分。規定了民間借貸案件的受理與管轄,包括起訴條件、民間借貸合同履行地的確定以及保證人的訴訟地位等問題。

規定對於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民間借貸案件,人民法院應當不予受理或者駁回起訴,並將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線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檢察機關;對於與民間借貸案件雖有關聯,但不是同一事實的犯罪,人民法院應當將犯罪線索材料移送偵查機關,但民間借貸案件仍然繼續審理;借款人涉嫌非法

2015年8月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並在下月1日起生效。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全文共三十三條,主要明確了民間借貸合同的效力以及互聯網借貸平台的責任等九大主要內容。下文為您詳細介紹,歡迎閱讀。

H. 最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第二十六條是什麼意思

第二來十六條 借貸雙方約定的源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本條意思是:
1、民間借貸法定年利率為24%,不超過24%都是合理的;
2、借貸雙方如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雙方均認可該利率,但法律規定最高不得超過36%,超出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

I. 最高法民間借貸新司法解釋對借貸有什麼影響

此次司法解釋,一是解決了網貸定位及發生糾紛法律歸屬問題,讓網貸有法可依;版二是繼續在權法律上,也給網貸留有發展空間,如,企業間借貸有法律保護了,給企業解決融資問題留有空間,但又不是所有的借貸都行,如借錢去放高利貸的不行,犯罪違法的不行。

熱點內容
西方第一個主張依法治國 發布:2024-11-15 16:30:43 瀏覽:995
創遠律師事務所黑律所 發布:2024-11-15 16:26:11 瀏覽:21
法院調查股票 發布:2024-11-15 15:57:34 瀏覽:269
開封人民法院執行網 發布:2024-11-15 15:35:07 瀏覽:332
酒駕法律知識問答 發布:2024-11-15 15:24:02 瀏覽:678
法治文章名 發布:2024-11-15 15:16:25 瀏覽:367
新車貼膜法規 發布:2024-11-15 15:14:09 瀏覽:949
淘寶司法拍賣費用 發布:2024-11-15 15:14:01 瀏覽:71
公共法律服務平台方案 發布:2024-11-15 14:03:56 瀏覽:74
美國紐約律師 發布:2024-11-15 13:58:45 瀏覽:932